當前位置:首頁 » 手機網路 » 電腦網路發達到什麼程度
擴展閱讀
怎樣修改路由器網路IP 2025-07-01 18:20:51
下載的網站為什麼打不開 2025-07-01 18:11:29

電腦網路發達到什麼程度

發布時間: 2022-03-07 07:38:59

1. 你覺得網路能可怕到什麼程度

其實網路確實能夠非常可怕,像那個66萬的賓士漏油事件搞的截至網路也許這件事情也不會傳播的這么快不會有那麼多人去關注這么一件事情,他們也不會得到一個很好的維護海維權

2. 現在的電腦發展到什麼了

計算機網路是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緊密結合的產物,它涉及到通信與計算機兩個領域。它的誕生使計算機體系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在當今社會經濟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對人類社會的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從某種意義上講,計算機網路的發展水平不僅反映了一個國家的計算機科學和通信技術水平,而且已經成為衡量其國力及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 自50年代開始,人們及各種組織機構使用計算機來管理他們的信息的速度迅速增長。早期,限於技術條件使得當時的計算機都非常龐大和非常昂貴,任何機構都不可能為雇員個人提供使用整個計算機,主機一定是共享的,它被用來存儲和組織數據、集中控制和管理整個系統。所有用戶都有連接系統的終端設備,將資料庫錄入到主機中處理,或者是將主機中的處理結果,通過集中控制的輸出設備取出來。它最典型的特徵是:通過主機系統形成大部分的通信流程,構成系統的所有通信協議都是系統專有的,大型主機在系統中占據著絕對的支配作用,所有控制和管理功能都是由主機來完成。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尤其是大量功能先進的個人計算機的問世,使得每一個人可以完全控制自己的計算機,進行他所希望的作業處理,以個人計算機(PC)方式呈現的計算能力發展成為獨立的平台,導致了一種新的計算結構---分布式計算模式的誕生。 一般來講,計算機網路的發展可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相結合,形成計算機網路的雛形; 第二階段:在計算機通信網路的基礎上,完成網路體系結構與協議的研究,形成了計算機網路; 第三階段:在解決計算機連網與網路互連標准化問題的背景下,提出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與協議,促進了符合國際標準的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發展; 第四階段:計算機網路向互連、高速、智能化方向發展,並獲得廣泛的應用。 任何一種新技術的出現都必須具備兩個條件:即強烈的社會需求與先期技術的成熟。計算機網路技術的形成與發展也證實了這條規律。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電子數字計算機ENIAC在美國誕生時,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並沒有直接的聯系。50年代初,由於美國軍方的需要,美國半自動地面防空系統SAGE進行了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相結合的嘗試。要實現這樣的目的,首先要完成數據通信技術的基礎研究。在這項研究的基礎上,人們完全可以將地理位置分散的多個終端通信線路連到一台中心計算機上。用戶可以在自己的辦公室內的終端鍵入程序,通過通信線路傳送到中心計算機,人們把這種以單個為中心的聯機系統稱做面向終端的遠程聯機系統。它是計算機通信網路的一種。60年代初美國航空公司建成的由一台計算機與分布在全美國的2000多個終端組成的航空訂票系統SABRE-1就是這種計算機通信網路。 隨著計算機應用的發展,出現了多台計算機互連的需求。這種需求主要來自軍事、科學研究、地區與國家經濟信息分析決策、大型企業經營管理。他們希望將分布在不同地點的計算機通過通信線路互連成為計算機-計算機網路。網路用戶可以通過計算機使用本地計算機的軟體、硬體與數據資源,也可以使用連網的其它地方計算機軟體、硬體與數據資源,以達到計算機資源共享的目的。這一階段研究的典型代表是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ARPA,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的ARPAnet(通常稱為ARPA網)。1969年ARPA網只有4個結點,1973年發展到40個結點,1983年已經達到100多個結點。ARPA網通過有線、無線與衛星通信線路,使網路覆蓋了從美國本土到歐洲與夏威夷的廣闊地域。ARPR網是計算機網路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它對發展計算機網路技術的主要貢獻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完成了對計算機網路的定義、分類與子課題研究內容的描述; 2、提出了資源子網、通信子網的兩級網路結構的概念; 3、研究了報文分組交換的數據交換方法; 4、採用了層次結構的網路體系結構模型與協議體系。

3. 目前光纖網路發展到什麼程度急

未來的發展必然趨勢就是光纖網路,現在光纖通信的發展前景是非常寬廣的。現在人們所談及的全光通信實際上還是未來真正全光通信的「初級階段」,真正實現全光信號處理的全光網將給人們帶來的通信的變革是現在無法詳盡描述的。
給你一組數:根據2013年4月非政府組織寬頻論壇(Broadband Forum)最新發布的報告稱,去年全球寬頻增長達到了新高,而中國的寬頻用戶數則位列全球第一位。報告稱,2011年,全球寬頻和IPTV的增長都達到了過去5年來的新高。2012年全球寬頻用戶增長6549.36萬,寬頻用戶總數達到5.97億,季度增長率達到2.6%,年增長率達到12.3%。中國寬頻用戶數達到1.58億,位列全球第一。由此可見,中國的寬頻市場不僅有著極大的容量,還有著極大的潛在價值,這對於運營商而言有著極大的吸引力,誰也想著從中能獲取盡可能大的利潤。
面臨的問題;
運營商發展光纖寬頻需要及可能面對的問題:
1.重新布線的進場費。要發展光纖取代銅纜,必然要進行重新布線,而為了進入小區而支付給物業管理的進場費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2.資費下降與份額的矛盾。寬頻資費下降是大潮流,如何在資費下降中,更大更有效率地佔有收入份額是運營商應該考慮的問題。
3.與無線技術的競爭。4G技術日漸成熟,加上無線網路便捷性,其速度也能滿足用戶絕大部分需求,或許也會有越來越多用戶會選擇無線網路,這是否會降低光纖寬頻的用戶量?這個問題也是運營商有必要探討的。
4.用戶接受難。因為住宅結構的原因,光纖入戶的時候需要對住宅牆體進行破壞,容易引起住戶抵觸情緒。解決這個問題就是要在保證光纖使用的情況下,合理地施工,使施工對住宅造成的破壞降到最低。另一方面要通過適當補償及專人做心裡工作,緩解打消用戶的抵觸情緒。
5.光纖到戶成本問題。單單從設備成本來看,光纖成本要比銅纜低很多,相當於80元/芯公里,而光收發模塊價格和ADSL設備價格相差不大。但是最大的問題在於最後一百米的接入,每戶FTTH的改造成本遠在ADSL安裝成本之上。這樣計算下來,光纖到戶的總成本還是要比ADSL高出不少。這也大大提高了成本回收的難度。再結合目前國內各設備廠商的發展來看,今年上半年,幾家主流廠商的財報越來越嚴峻,利潤越來越低,已經難以維持目前的低價現狀。假若設備升價,運營商的壓力也會增大,這是整個業界都要承受的。
國務院下達的任務:按照規劃,該階段目標是到2013年底,固定寬頻用戶超過2.1億戶,城市和農村家庭固定寬頻普及率分別達到55%和20%。3g/lte用戶超過3.3億戶,用戶普及率達到25%。城市地區寬頻用戶中20mbps寬頻接入能力覆蓋比例達到80%,農村地區寬頻用戶中4mbps寬頻接入能力覆蓋比例達到85%。
從2014年至2015年為第二階段推廣普及。重點在繼續推進寬頻網路提速的同時,加快擴大寬頻網路覆蓋范圍和規模,深化應用普及。目標是固定寬頻用戶超過2.7億戶,城市和農村家庭固定寬頻普及率分別達到65%和30%。城市家庭寬頻接入能力基本達到20mbps,部分發達城市達到100mbps,農村家庭寬頻接入能力達到4mbps。
第三階段從2016年至2020年,為優化升級階段。重點推進寬頻網路優化和技術演進升級,寬頻網路服務質量、應用水平和寬頻產業支撐能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目標是固定寬頻用戶達到4億戶,家庭普及率達到70%,光纖網路覆蓋城市家庭。城市和農村家庭寬頻接入能力分別達到50mbps和12mbps,50%的城市家庭用戶達到100mbps,發達城市部分家庭用戶可達1gbps。
希望採納,謝謝!

4. 現在計算機網路發展怎麼

我覺得你應該對自己有一個好點的規劃 看你對哪方面感興趣,以下是我個人的意見

目前,從發展的長遠角度上來講網路安全是比較熱門的也是今後所有網路發展的趨勢,信息安全 網路安全服務 入侵檢測等都比較不錯。
從就業角度來看 我建議你考網工 不要考什麼MCSE 啥的 沒有啥太大的發展 充其量不過是坐在電腦前的民工
做網工可以自己構建網路 從而對整個網路有一個深遠的認識
做幾年當具備一些條件以後可以自己開公司
比給人打工要強好多

5. 計算機的網路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現代計算機就是從古老的計算工具一步步發展過來的,中間經歷過的難易程度已經很少找到相關記載,但是可以想像如今計算機的智能化大概就能猜測出當時的一步步艱辛!

到第一台真正意義上的電子計算機出現的時候已經到了20世紀中期。

1946年,馮 · 諾依曼提出計算機的基本原理:存儲程序和程序控制。

1. 由二進制代替十進制思想

2. 採用存儲程序思想

3. 從邏輯分為CPU(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

同年第一台計算機ENIAC (埃尼阿克(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 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現世並正式投入運行,參與研製工作的是賓夕法尼亞大學莫爾電機工程學院的莫克萊和埃克特為首的研製小組。

馮諾依曼並沒有參加 ENIAC 的研製,而是在了解到 ENIAC 項目後,在其基礎上帶領 ENIAC 的原班人馬研製了 EDVAC,重新設計了整個架構,從而奠定了當今所有計算機的結構,從而開始採用二進制進行運算。

ENIAC重30噸,使用了約18800個真空電子管,功率達174千瓦,佔地約140平方米,使用十進制運算,每秒能運算5000次加法,但是它不像現在這樣的電腦有輸入控制設備,只能通過人工來扳動龐大面板上的各種開關來進行數據信息輸入,雖然現在看來它真的很落後,但是在當時它代表著人類計算技術的最高成就,它奠定了電子計算機的發展基礎,開辟了信息時代。

第一台計算機操作圖片:

後來的日子裡面,根據計算機電子器件分為了四個階段

1946~1957年 電子管 外存:磁鼓,磁帶 機器語言、匯編語言
1958~1964年 晶體管 內存:磁芯體 出現程序員
1965~1972年 半導體,小規模集成電路 半導體存儲器
1972年至今 超大規模集成電路

整個計算機起始與發展的歷程,是十分的曲折的,發展到如今還在感嘆它鬼斧天工的藝術性。

6.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經歷了什麼階段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經歷了面向終端的單級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網路對計算機網路和開放式標准化計算機網路三個階段。

7. 計算機網路學到什麽程度可以出去找工作主要學些什麽

看你工作指向和內容 也就是說你想做什麼 做哪一類的

8. 電腦網路的前景如何

現在我們每天上網的時間越來越多,我們對互聯網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在未來十年內互聯網發展趨勢基本會是這樣的十種趨勢:

  1. 互聯網的用戶數量將進一步增加

  2. 互聯網在全球的分布狀況將日趨分散

  3. 電子計算機將不再是互聯網的中心設備

  4. 互聯網的數據傳輸量將增加到exabyte,乃至zettabyte級別

  5. 互聯網將最終走向無線化

  6. 互聯網將出現更多基於雲技術的服務項目

  7. 互聯網將更為節能環保

  8. 互聯網的網路管理將更加自動化

  9. 互聯網技術對網路信號質量的要求將降低

  10. 互聯網將吸引更多的黑客

9. 計算機網路發展可分為幾個階段每個階段各有什麼特點

1、第一代計算機網路——遠程終端聯機階段。

2、第二代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網路階段。

3、第三代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網路互聯階段。

4、第四代計算機網路——國際互聯網與信息高速公路階段。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與一般的事物分類方法一樣,可以按事物所具有的不同性質特點(即事物的屬性)分類。計算機網路通俗地講就是由多台計算機(或其它計算機網路設備)通過傳輸介質和軟體物理(或邏輯)連接在一起組成的。

總的來說計算機網路的組成基本上包括:計算機、網路操作系統、傳輸介質(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如無線網路的傳輸介質就是空間)以及相應的應用軟體四部分。

(9)電腦網路發達到什麼程度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可按網路拓撲結構、網路涉轄范圍和互聯距離、網路數據傳輸和網路系統的擁有者、不同的服務對象等不同標准進行種類劃分。一般按網路范圍劃分為:區域網(LAN);城域網(MAN);廣域網(WAN)。

區域網的地理范圍一般在10千米以內,屬於一個部門或一組群體組建的小范圍網,例如一個學校、一個單位或一個系統等。廣域網涉轄范圍大,一般從幾十千米至幾萬千米。

例如一個城市,一個國家或者洲際網路,此時用於通信的傳輸裝置和介質一般由電信部門提供,能實現較大范圍的資源共享。城域網介於LAN和WAN之間,其范圍通常覆蓋一個城市或地區,距離從幾十千米到上百千米。

局部區域網路(local area network)通常簡稱為"區域網",縮寫為LAN。區域網是結構復雜程度最低的計算機網路。區域網僅是在同一地點上經網路連在一起的一組計算機。區域網通常挨得很近,它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一類網路。通常將具有如下特徵的網稱為區域網。

1、網路所覆蓋的地理范圍比較小。通常不超過幾十公里,甚至只在一幢建築或一個房間內。

2、信息的傳輸速率比較高,其范圍自1Mbps 到10Mbps ,已達到100Mbps 。而廣域網運行時的傳輸率一般為2400bps 、9600bps 或者38.4kbps 、56.64kbps 。專用線路也只能達到1.544Mbps 。

3、網路的經營權和管理權屬於某個單位。

10. 無線網路到什麼程度了

802.11b/g就是說明你的筆記本有無線網卡,現在更快一點的是支持802.11n,一般支持這三個的就是Intel的5100AGN網卡,但是你想買的是迷你本,802.11b/g已經夠用了~
你說的全國無線網路那就應該是3G上網了,那個現在還是很貴的,信號還不是很好,在大城市的繁華地段信號還行,中小城市就有些不理想了!可以過一段時間再考慮用3G網卡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