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手機存在哪些泄密隱患
手機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信息安全帶來了極大隱患。尤其在涉及國家秘密的重點部門、要害部位,手機通訊已成為不容忽視的一大泄密隱患。1、手機在通話狀態下泄密手機通信是一個開放的電子通信系統,只要有相應的接收設備,就能夠截獲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人的通話信息。2、手機在待機狀態下泄密專家指出,即使手機在待機狀態也並非絕對安全。因為在待機狀態,手機也要與通信網路保持不間斷的信號交換。在這些過程中產生的電磁頻譜,人們很容易利用偵察監視技術發現、識別、監視和跟蹤目標,並且能對目標 進行定位,從中獲得有價值的情報。據有關專家介紹,一些手機具有隱蔽通話功能,可以在不響鈴、也沒有任何顯示的情況下由待機狀態轉變為通話狀態,收集周圍的聲音發射出去。即使使用者不使用手機,但如果保持待機狀態,有心人即可通過簡單電信暗嗎,遙控手機的話筒竊聽有效范圍內的任何談話。3、手機在關機狀態下泄密手機在關機狀態的泄密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使用特殊設備,可以遙控打開手機的話筒,竊聽話筒有效范圍內的任何談話。另一種是在手機製造過程中在晶元中植入接收和發送功能裝置。因此,這種手機雖未開機,但只要有電池,手機的話筒也能將其有效范圍內的話音信息接收並發送出去。通過地球同步衛星或附近的中繼站,將信息傳遞到地面處理系統。(信息辦輯)
B. 微信泄密自查自糾
摘要 解決方法如下:
C. 如何知道自己的手機有沒有被泄密
查看手機通訊錄受否出現了不認識的號碼
2.查看近期電話費消費是否突然增長很多
3.在使用手機打電話時是否出現卡頓現象
wifi釣魚是目前不法分子的慣用手段,因其具有製作成本低、信息搜集快的特點,更催化了WIFI竊密事件的不斷滋生。在此形勢下,加強個人手機防泄密意識顯得尤為關鍵。WIFI是普通網民高速上網、節省流量資費的重要方式,但我們在使用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防止因WIFI惡意釣魚導致個人信息泄露:
1、慎用公共WIFI熱點。盡可能連接官方機構提供的、有驗證機制的WiFi。
2、使用公共WIFI熱點時,只瀏覽網頁、下載軟體、觀看視頻等,盡量不要進行網路購物和網銀的操作,以防重要的個人敏感信息遭被黑客竊取,造成經濟損失。
3、養成良好的WIFI使用習慣。關閉WIFI自動連接功能,避免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連接上惡意WIFI。
4、安裝手機安全工具。安全工具可及時攔截提醒惡意攻擊,有效防止網民上網裸奔。
5、手機中已不用的敏感信息應及時刪除。有條件的用戶還應定期用專業的信息安全核查設備、手機防泄密設備等專業硬體產品徹底清除手機中的隱蔽數據,以防被黑客恢復竊取。
E. 手機管家提示當前wifi存在泄密風險
很好解決,改密碼就可以了,有人破解了你的密碼。
F. 急求一篇部隊嚴防網路失泄密的自查,一千字就行。謝了……
找個自查的頭尾加上去即可!
不準將辦公計算機和涉密私人計算機聯接國際互聯網;
不準在聯接國際互聯網的計算機上使用涉密存儲介質;
不準在國際互聯網上與境外人員、組織和機構聯系交往;
不準在國際互聯網上談論軍事秘密、泄露軍人身份;不準在非辦公計算機或國際互聯網上存儲、處理、傳輸涉密信息;不準在辦公計算機上隨意使用外來軟體;不準開啟辦公計算機的藍牙、紅外等無線上網、聯網功能;不準在未開啟干擾器時使用辦公計算機處理涉密信息;不準擅自在部隊內部計算機網上發布或傳輸秘密級以上信息;不準將涉密計算機和存儲介質送交非指定單位維修、脫密、銷毀或私自贈送、出借、出售、遺棄。
G. 手機泄密的主要途徑
三種泄密方式 為何會出現被動泄密的情況?與普通手機相比,智能手機擁有獨立的操作系統和運行空間,用戶可自行安裝和卸載應用軟體,並通過移動通信網路實現無線網路接入,正是這一有別於普通手機的便捷服務,成為智能機泄密的渠道。 其一,第三方可通過專門的設備截獲智能手機的通話和收發信息的內容。智能手機使用開放的電子通信系統或互聯網聯系,通常只要有相應的無線電接收設施或網路設備,就能截獲用戶通話和上網收發的信息內容。另外,手機的GPS功能,使其能「自報家門和地址」。目前很多國家的情報部門或安全機構就是通過授權,用這種方式監聽智能手機的通話和截獲信息,來搜尋、跟蹤和定位特定用戶。不過這種方法專業性較強,需要動用很多資源,一般的組織或個人很難實施。 其二,利用手機病毒和木馬暗中破壞或竊取智能手機用戶信息。智能手機用戶經常會收到一些來歷不明的廣告、郵件,有時還會搜索到一些應用軟體或各種二維碼,一些非法的郵件和二維碼背後隱藏有病毒和木馬,用戶一旦點擊安裝,或見「碼」就刷的話,會將病毒激活並在手機上安裝了木馬,導致手機中毒,信息被破壞,另外還有一些木馬會潛伏在手機里伺機啟動,以不易察覺的方式監聽用戶通話,讀取通話內容以及手機中的網路交易、投資等數據,同時啟動實時上傳程序,將這些信息上傳至不法分子搭建的伺服器上,造成用戶敏感信息外泄,甚至帶來無法挽回的經濟損失。 其三,一些機構在智能手機中預設軟體,或通過遠程植入軟體,實時竊取用戶信息。或在盜取用戶智能手機後,人工將竊聽軟體或黑客軟體安裝在手機里;也有可能通過將這些軟體夾帶到一些應用軟體中,當用戶安裝軟體時一同將它們安裝到手機上,而這一切用戶並不知情,也不會有任何提示顯現。還有一種更專業和隱蔽的做法是通過互聯網或基帶在智能手機中實施軟體遠程植入。通過這些方法,全面控制智能手機,在需要時鎖定用戶,進行後台操縱實時監聽用戶通話,或通過網路將通話內容上傳到事先綁定的郵箱中供他人隨時調取。另外,被植入這種竊聽軟體的智能手機還能被遠程啟動和操作,例如,通過接收指令將手機麥克風激活,從而成為一種竊聽器,竊聽用戶的談話內容,這一過程無論手機處於待機還是關機狀態(加電狀態)都能進行,而且絲毫不會被用戶察覺。 最後,通過未加密的惡意Wi Fi連接,以設伏方式獲取用戶智能手機中的信息。如今,越來越多的公共場所都提供免費的無線上網服務,很多用戶外出時習慣不假思索地用手機連接未加密的Wi Fi網路,上網瀏覽或收發信息。如果手機自動搜索並連接到了黑客惡意架設的Wi Fi上,從而使智能手機的一些重要數據被控制Wi Fi設備的黑客電腦截獲,手機中未經加密處理的用戶名和賬號密碼以及其他私密信息等就會在不知不覺間泄露出去。 應對泄密的措施 智能手機泄密大多是通過後台操作進行的,因此這種安全隱患通常難以避免,用戶只能最大限度地減少這一情況的發生。 首先,為抵禦和監視病毒與木馬,用戶應為智能手機安裝一些從正規網站下載的專業防火牆和防病毒軟體,定期查殺病毒並進行軟體升級,必要時還可安裝具有隱私保護功能的安全軟體;為免遭病毒和木馬入侵,不要隨意打開身份可疑的廣告、簡訊等,不要無選擇地刷網上出現的二維碼,不要輕易下載和安裝網上搜索到的應用軟體,尤其是一些非正規網站或論壇提供的軟體; 其次,為減少被植入竊聽軟體或黑客軟體的可能,不要輕易將智能手機交給他人保管和使用,在手機失而復得或維修後應進行必要的專業檢測,長期不上網時應關閉手機的無線連接功能以及藍牙和USB介面等; 再次,為避免被惡意Wi Fi「暗算」,不要輕易連接免費和不設密碼的Wi Fi,非使用不可時,要看清Wi Fi熱點名稱,並選擇和進行自動跳轉到瀏覽器安全驗證和手機驗證碼安全認證過程; 另外,關閉智能手機中一些可能泄露用戶私密信息的服務,比如能通過地圖顯示出用戶經常所去地理位置的「常去地點」、能定位用戶位置的微信中的「附近的人」等功能;將私密數據加密保存,不輕易發送私密信息或以加密方式發送,隨時留意手機運行情況,及時處理異常狀況。
H. 手機存在哪些泄密隱患
手機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信息安全帶來了極大隱患。尤其在涉及國家秘密的重點部門、要害部位,手機通訊已成為不容忽視的一大泄密隱患。1、手機在通話狀態下泄密手機通信是一個開放的電子通信系統,只要有相應的接收設備,就能夠截獲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人的通話信息。2、手機在待機狀態下泄密專家指出,即使手機在待機狀態也並非絕對安全。因為在待機狀態,手機也要與通信網路保持不間斷的信號交換。在這些過程中產生的電磁頻譜,人們很容易利用偵察監視技術發現、識別、監視和跟蹤目標,並且能對目標 進行定位,從中獲得有價值的情報。據有關專家介紹,一些手機具有隱蔽通話功能,可以在不響鈴、也沒有任何顯示的情況下由待機狀態轉變為通話狀態,收集周圍的聲音發射出去。即使使用者不使用手機,但如果保持待機狀態,有心人即可通過簡單電信暗嗎,遙控手機的話筒竊聽有效范圍內的任何談話。3、手機在關機狀態下泄密手機在關機狀態的泄密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使用特殊設備,可以遙控打開手機的話筒,竊聽話筒有效范圍內的任何談話。另一種是在手機製造過程中在晶元中植入接收和發送功能裝置。因此,這種手機雖未開機,但只要有電池,手機的話筒也能將其有效范圍內的話音信息接收並發送出去。通過地球同步衛星或附近的中繼站,將信息傳遞到地面處理系統。(信息辦輯)
I. 關於微信泄露問題落實情況說明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05
J. 如何預防手機使用帶來的網上失泄密
關於你所詢問的預防手機使用帶來的網上的安全問題,其實首先要注意好個人信息的保護,做到不主動泄漏並且可以安裝安全軟體,這樣以來對自身的使用上有一定的保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