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機網路 » 移動網路優化天線
擴展閱讀
電腦微信使用就黑屏 2025-08-09 00:10:42

移動網路優化天線

發布時間: 2022-05-13 13:58:26

A. GSM網路優化的一些問題

隨著移動通信行業的發展,網路規模不斷壯大,移動用戶日趨增多。無線收發信基站由發展初期的大區制演變為遍布大街小巷、鄉村角落的蜂窩網路,這就使得無線網的優化工作日趨復雜、艱巨。同時,移動用戶對無線網服務質量的敏感程度不斷增加,移動通信競爭機制的引入,使無線網的服務質量更為運營商所關注,成為經營成敗的重要籌碼。發展較早、規模較大的無線網存在諸如工程遺留問題、網路結構復雜等因素,要在市場競爭中獨占鰲頭,網路的優化顯得更為重要。

一、網路優化的范疇

網路優化是高層次的維護工作,是通過採用新技術手段以及優化工具對網路參數及網路資源進行合理的調整,從而提高網路質量的維護工作。可採用室內分布、跳頻、同心圓技術、DTX、功率控制等手段減少干擾,增大網路容量,改善無線環境;通過調整天線角度,增益,方位角,俯仰角以及功率大小,選擇最佳站址,調整載頻配置,均衡話務分布,改善網路質量,獲得最佳覆蓋效果等等。

二、網路優化是基礎維護工作的升華。

基礎維護做的好,可確保設備完好率;但要提高網路質量,必須要優化網路參數,即進行網路優化。只有搞好網路優化才能使基礎維護的成效得以充分體現。

維護為經營服務,經營為用戶服務,維護的最終目標是為網上用戶提供高質量的網路服務,而只有通過網路優化才能實現維護的最終目標,維護工作才有實際的意義。

三、網路優化是持續性的工作

1、因為影響網路質量的因素不是一成不變的,網路優化應隨著網路參數和環境的變化而不斷進行。各地區特別是近幾年來,經濟蓬勃發展,城市高樓大廈不斷涌現,改變了無線信號的傳播環境,可能會出現新的盲區以及來自系統內部的干擾。而且話務的分布也在改變,在原來沒有的話務或話務較小的地區會出現更高的話務需求,需要及時調整網路以吸收話務量。

2、工程建設會嚴重改變網路參數,盡管工程規劃務求做得盡善盡美,但規劃人員很難將參數調整到最佳狀態,不可避免地造成干擾和話務的不均衡,這就需要網路優化來解決。

3、無線網軟、硬體版本的升級也會改變部分BSC資料庫中的參數,也需要調整參數設置,實施網路優化。

因此,網路優化非一朝一夕,而是長期、持久、艱巨的維護工作。簡單地說,只要網路運營一天,就需要進行網路優化。網路優化的重要性和持久性決定了網路優化工作必須由各地市根據當地的實際 情況持續地開展,任何短期的、突擊性的優化從長遠看是取效甚微的。 下面我們就優化中的室內覆蓋、天線在網路優化中的作用、掉話及網路虛擬分層等幾個熱點問題進行探討,以達到共同學習的目的。

第二部分、室內覆蓋的優化

一、室內覆蓋優化的意義

隨著市區基站密度加大,優化工作的深入,城市的室外覆蓋已基本做到了無縫連接,話音質量也進一步得到改善。由於用戶在大型建築物(尤其是酒店、商務和商業中心、大型購物商場、停車場等)內使用行動電話所產生的話務量日益增加,用戶已不滿足於只有室外覆蓋良好的移動通信服務,同時也要求網路運營商能提供室內覆蓋良好的服務,但此類場所由於其建築體自身的原因(如牆體較厚、面積較大、樓層較高等等),往往是網路覆蓋的盲區或信號特別差。尤其是目前大部分用戶所使用的GSM系統,其信號的穿透能力比模擬系統更弱,現象也就更明顯。因此,解決好室內覆蓋,滿足用戶的需求,提高網路的通信質量,也就成為工程建設和網路優化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從狹義上來講,室內覆蓋問題僅僅是對室內覆蓋盲區的改善,解決電話打不出去的問題。從廣義上來講,室內覆蓋問題包括對室內移動通信話音質量、網路質量、系統容量的改善問題。除了對諸如地下室,一、二層等通信盲區提供覆蓋外,同時也應對建築物的高層部分因接收到來自多方向的雜亂不穩定信號而導致掉話、斷續、切換不成功等方面進行改善。同時,室內覆蓋作為一種擴容手段,對在高話務量地區分擔室外基站話務,增加網路容量,使室內話務在室內吸收,減少同頻干擾也起很大作用。另外,良好的室內覆蓋,對於提高網路運營商的形象,為用戶提供更好更完善的隨時隨地通信服務,提高企業競爭力具有很大的意義。

二、改善室內覆蓋的方法及手段

改善室內覆蓋,有兩種基本方法:一種是加大室外信號解決室內覆蓋;另一種是採用室內信號分布系統方式。

1、加大室外信號解決室內覆蓋方式

在存在室內盲區的地方附近安置直放站,或提高覆蓋該地方基站發射功率,提高室外信號強度,利用電磁波的穿透能力而達到解決室內覆蓋問題。這種方式的優點是:簡單、快捷,不需要花很大的投資,工程工作量較小,不需要在建築物中作布線,建設速度較快。這種方式對於在一些網路還不是很完善的地方,一方面不但解決了室內覆蓋的問題,另一方面也解決了周圍地區覆蓋和話務吸收,是一種一舉兩得的事情。但在網路已經比較完善、基站密集的地方,用這種方式就不是一種明智之舉,特別是採用直放站,對系統造成的影響比起解決這些方的室內覆蓋可能是得不償失。這種方式缺點是:需要進行頻率規劃,有時甚至是必須對網路進行較大的頻率調整。同時,用這種方式並不是一種全面解決問題的方式,對於地下室、大型建築物和採用金屬玻璃幕牆的建築物,其室內可能有相當的地方仍然是盲區,因此,該種方法已不能滿足大型室內建築的覆蓋需求。

2、室內信號分布系統方式

建設室內分布系統是目前解決室內覆蓋問題最有效的方法,它與前一種方案最根本的區別就是將無線信號通過有線方式直接引到室內的每一個區域,消除室內覆蓋盲區,抑制干擾,為室內用戶提供穩定、可靠的信號,使用戶在室內也能享受高質量的通信服務。這種方案在設計時,要考慮信號不外泄到建築物外面,而對網路造成干擾。

三、室內分布系統組成

室內分布系統主要由三部分組成:信號源設備(微蜂窩、宏蜂窩基站或室內直放站);室內布線及其相關設備(同軸電纜、光纜、泄漏電纜、電端機、光端機等);干線放大器、功分器、耦合器、室內天線等設備。

建築物室內覆蓋要考慮的基本因素主要有:隔牆的阻擋為5~20dB、樓層的阻擋為20dB、傢具及其它障礙物的阻擋為2~15dB、多徑衰落及高層建築物上的「孤島效應」和「乒乓效應」。各種不同室內環境對無線環境的影響是非常顯著的,這在工程設計及優化中都要綜合考慮。

四、不同信號源比較

最常用的信號源主要有以下兩種:宏蜂窩+直放站和微蜂窩+室內覆蓋。

1、宏蜂窩+直放站

這是採用室外天線將附近宏蜂窩基站的信號接收後經放大處理,再由室內天線分布到所需覆蓋的位置。這種採用無線耦合的方式,對於存在頻率復用較高的市區,需嚴格調試,以免對網路造成干擾。由於直放站本身沒有增加信道資源,只是信號的延伸,故直放站一般用於低話務量的地方,覆蓋范圍也羅小,一般只能作為補盲點來使用。如小型酒樓、地下停車場等。

2、微蜂窩+室內覆蓋

微蜂窩就是一個基站,只不過基站的發射天線是分放在室內。微蜂窩增加了網路的信道資源,可提高網路容量和通話質量,適合於大范圍的室內覆蓋。它一般用於話務量密集的地方(如:星級酒店、大型娛樂場所、商業和商業中心等),既保證優良的覆蓋,又分擔了周圍基站的話務量。

五、室內覆蓋系統的優化

對於建成的室內覆蓋系統,最重要的就是日常維護和優化。以下結合實際工作中的例子進行說明。

1、相鄰小區的確定

在城市的中心區,基站密度都比較大,平均站距小於1km,所以通常進入室內的信號比較雜亂、不穩定。特別是在一些沒有完全封閉的高層建築的中、高層,進入室內的信號非常多,鄰近基站的信號直射,遠處基站的信號通過直射、折射、反射、繞射等方式進入室內,信號忽強忽弱不穩定,同頻、鄰頻干擾嚴重。手機在這種環境下使用,未通話時,小區重選頻繁;通話過程中頻繁切換,易導致話音質量差、掉話現象嚴重。

解決這類問題的最主要方式是根據實際情況為微蜂窩選擇適當的相鄰小區。相鄰小區測量頻點的限制,可以有效地控制微蜂窩與其他小區發生聯系。

例如,湘潭繁華地區的鴻達酒店安裝了微蜂窩室內覆蓋系統。由於該地區基站分布密度大,室內中庭信號復雜。由於對微蜂窩作的相鄰小區較多,導致切換頻繁,指標反映為切換成功率較低、掉話較多。通過實地測量,確定了三個最主要的900M宏蜂窩服務小區:9141、9142、9143,並作雙向切換關系。又由於在三樓電梯口測得較強的1800M宏蜂窩63141的信號,考慮到用戶佔用該小區進入微蜂窩的可能性極大,故作62141向微蜂窩的單向切換關系。相鄰小區精簡後指標顯示切換成功率顯著提高、掉話率降低。

由這個典型案例可知微蜂窩的相鄰小區一定要因地制宜,數目不在多少,而在准確。一般確定兩三個主服務小區即可,但同時要考慮若相鄰小區過少,宏蜂窩退服導致由外部到室內無法切換的問題。所以相鄰小區至少要兩個以上。

2、重選和切換的優化

現代建築多以鋼筋混凝土為骨架,再加上全封閉式的外裝修,對無線信號的屏蔽和衰減特別厲害;高層建築物內電梯多,又多為金屬全封閉結構,這就導致在進出建築物、電梯時信號變化非常強烈。這就要對微蜂窩的相關重選、切換參數進行細致的設置、調整。 例如,武漢某酒店大廳及低層為微蜂窩A覆蓋,電梯及高層為微蜂窩B覆蓋。從大廳進電梯手機由 A重選到B時正常,而由電梯進入大廳時,手機由B重選到A上則明顯遲緩,甚至出現短暫無信號情況。通過小區參數查詢發現,對小區重選偏置參數的設置A、B小區明顯不一致,B遠大於A。設計者本意是為讓B更易吸收話務,而使手機在空閑狀態容易重選進入該小區,但差別太大,致使在B小區信號很弱、A小區信號已很強的情況下手機仍然無法重選。通過調整上述情況消失,手機重選正常。

3、載頻調整優化

對於許多大型酒店和購物中心採用多個微蜂窩小區分片覆蓋,分擔話務的情況,我們都建議盡量通過調整載頻分布,將多個小區合並為一個小區,因為那樣往往會出現話務量不均衡甚至相差懸殊以及各小區間的切換成功率較低的問題。將多個小區覆蓋優化調整為一個小區覆蓋,用戶可以無切換通話,消滅了潛在的不穩定因素。

另外分布系統的工藝質量也會影響微蜂窩信號,例如上下行功率不匹配導致上行干擾或信號弱,引起話音斷續或掉話。這些則要在分布系統廠家的配合下進行優化工作。

第三部分、天線在網路優化中的作用

天線技術是移動通信技術基礎,基站天線是移動通信網路與用戶手機終端空中無線聯結的設備,其主要作用是輻射或接收無線電波,輻射時將高頻電流轉換為電磁波,將電能轉換電磁能;接收時將電磁波轉換為高頻電流,將磁能轉換為電能。天線的性能質量直接影響移動通信網路的覆蓋和服務質量;不同的地理環境,不同服務要求需要選用不同類型,不同規格的天線。天線調整在移動通信網路優化工作中有很大的作用。

一、天線的主要性能指標

表徵天線性能的主要參數有方向圖,增益,輸入阻抗,駐波比,極化方式,雙極化天線的隔離度,及三階交調等。

1、方向圖

天線方向圖是表徵天線輻射特性空間角度關系的圖形。以發射天線為例,從不同角度方向輻射出去的功率或場強形成的圖形。一般地,用包括最大輻射方向的兩個相互垂直的平面方向圖來表示天線的立體方向圖,分為水平面方向圖和垂直面方向圖。平行於地面在波束最大場強最大位置剖開的圖形叫水平面方向圖;垂直於地面在波束場強最大位置剖開的圖形叫垂直面方向圖。

描述天線輻射特性的另一重要參數半功率寬度,在天線輻射功率分布在主瓣最大值的兩側,功率強度下降到最大值的一半(場強下降到最大值的0.707倍,3dB衰耗)的兩個方向的夾角,表徵了天線在指定方向上輻射功率的集中程度。一般地,GSM定向基站水平面半功率波瓣寬度為65o,在120o的小區邊沿,天線輻射功率要比最大輻射方向上低9-10dB。

2、方向性參數

不同的天線有不同的方向圖,為表示它們集中輻射的程度,方向圖的尖銳程度,我們引入方向性參數。理想的點源天線輻射沒有方向性,在各方向上輻射強度相等,方向是個球體。我們以理想的點源天線作為標准與實際天線進行比較,在相同的輻射功率某天線產生於某點的電場強度平方E2與理想的點源天線在同一點產生的電場強度的平方E02的比值稱為該點的方向性參數D=E2/E02。

3、天線增益

增益和方向性系數同是表徵輻射功率集中程度的參數,但兩者又不盡相同。增益是在同一輸出功率條件下加以討論的,方向性系數是在同一輻射功率條件下加以討論的。由於天線各方向的輻射強度並不相等,天線的方向性系數和增益隨著觀察點的不同而變化,但其變化趨勢是一致的。一般地,在實際應用中,取最大輻射方向的方向性系數和增益作為天線的方向性系數和增益。

另外,表徵天線增益的參數有dBd和dBi。DBi是相對於點源天線的增益,在各方向的輻射是均勻的;dBd相對於對稱陣子天線的增益dBi=dBd+2.15。相同的條件下,增益越高,電波傳播的距離越遠。習慣上我們採用dBi來表徵天線的增益。

4、輸入阻抗

輸抗是指天線在工作頻段的高頻阻抗,即饋電點的高頻電壓與高頻電流的比值,可用矢量網路測試分析儀測量,其直流阻抗為0Ω。一般移動通信天線的輸入阻抗有50Ω和75Ω兩種,在湘潭的移動網中我們採用的都是輸入電阻為50Ω的天線。

5、駐波比

由於天線的輸入阻抗與饋線的特性阻抗不可能完全一致,會產生部分的信號反射,反射波和入射波在饋線上疊加形成駐波,其相鄰的電壓最大值與最小值的比即為電壓駐波比VSWR。一般地說,移動通信天線的電壓駐波比應小於1.4,但實際應用中我們都要求VSWR應小於1.2。

6、極化方式

根據天線在最大輻射(或接收)方向上電場矢量的取向,天線極化方式可分為線極化,圓極化和橢圓極化。線極化又分為水平極化,垂直極化和±45o極化。發射天線和接收天線應具有相同的極化方式,一般地,移動通信中多採用垂直極化或±45o極化方式。實際上採用垂直極化方式是歷史造成的錯誤,因為垂直極化波受天氣,特別是受下雨的影響很大,所以在今後的工作中如果可能的話要盡量少用此類型的天線。

7、雙極化天線隔離度

雙極化天線有兩個信號輸入埠,從一個埠輸入功率信號P1dBm,從另一埠接收到同一信號的功率P2dBm之差稱為隔離度,即隔離度=P1-P2。

移動通信基站要求在工作頻段內極化隔離度大於28dB。±45o雙極化天線利用極化正交原理,將兩副天線集成在一起,再通過其他的一些特殊措施,使天線的隔離度大於30dB。

二、優化中天線的選擇

1、城區內話務密集地區

在話務量高度密集的市區,基站間的距離一般在500-1000米,為合理覆蓋基站周圍500米左右的范圍,天線高度根據周圍環境不宜太高,選擇一般增益的天線,同時可採用天線下傾的方式。天線下傾的傾角計算公式為:α=arctg(h/(r/2)),α為波束傾角,h為天線高度,r為站間距離。

選擇內置電下傾的雙極化定向天線,配合機械下傾,可以保證方向圖水平半功率寬度在主瓣下傾的角度內變化小。

(1)對話務量高密集市區,基站間距離300-500米,可計算出天線傾角α大約在10o-19o之間,原天線單純使用機械下傾的方式,下傾角一般在10o以上,水平方向圖半功率波瓣寬度將變寬,造成站間干擾;如果採用內置電下傾9o的±45o雙極化天線,這樣電下傾加上機械下傾可變傾角將達15o,可保證水平方向圖半功率波瓣寬度在主瓣下傾的10o---19o內無變化,同時結合適當調整基站發射功率,完全可以滿足對話務量高密集市區覆蓋且不幹擾的要求。

(2)對話務量較密集市區,基站間距離大於500米,可計算出天線傾角α大約在6o-15o之間,如果採用內置電下傾6o的±45o雙極化天線,這樣電下傾加上機械下傾可變傾角將達10o,可保證水平方向圖半功率波瓣寬度在主瓣下傾的6o---16o內無變化,可以滿足對話務量較密集市區覆蓋且不幹擾的要求。

(3)話務量底密集市區,基站間距離可能更大,天線傾角α大約在3o-12o之間,可採用內置電下傾3o的±45o雙極化天線,這樣電下傾加上機械下傾可變傾角將達8o,可保證水平方向圖半功率波瓣寬度在主瓣下傾的3o---12o內無變化,可以滿足對這一區域覆蓋且不幹擾的要求。 2、在郊區或鄉鎮地區

在話務量不太密集的郊區或鄉鎮地區,信號覆蓋范圍要適當大,基站間距離較大,可以選用單極化,空間分集,增益較高的65o定向天線,如西安海天的(17DB)65o定向天線HTDBS096517型號的天線,既考慮容量又兼顧覆蓋。

3、在農村地區

在話務量很底的農村地區,主要考慮信號覆蓋,基站大多是全向站。天線可考慮採用高增益的全向天線,天線架高可設在40-50米,同時適當調大基站發射功率,以增強信號的覆蓋范圍,一般平原地區-90dBm覆蓋距離可達5公里。

4、在鐵路或公路沿線

在鐵路或公路沿線主要考慮沿線的帶狀覆蓋分布,可以採用雙扇區型基站,每個區180o;天線宜採用單極化3dB波瓣寬度為90o的高增益定向天線,兩天線相背放置,最大輻射方向與高速路的方向一致。

另外,如果沿路方向話務量很底,既考慮覆蓋又考慮設備成本,可採用全向天線變形的雙向天線,雙向3dB波瓣寬度為70o,最大增益為14dBi,如:西安海天的全向天線變形的雙向天線HTSX-09-14型號的天線。

5、在城區內的一些室內或地下

在城區內的一些室內或地下,如:高大寫字樓內,地下超市,大酒店的大堂等,信號覆蓋較差,但話務量較高。為滿足這一區域用戶的通信需求,可採用室內微蜂窩或室內分布系統,天線採用分布式的低增益天線,以避免信號干擾影響通信質量。

總之,天線在移動通信網路優化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同時饋線,饋線轉換頭及室內外跳線的質量也非常大地影響著移動通信基站的覆蓋質量。大部分覆蓋效果差的基站是由於饋線及連接部分的質量差引起的,可通過VSWR儀表逐級逐段測量來判定質量差的部分,及時更換以保證整個基站天饋線部分的質量,保證基站的運行質量和覆蓋質量。

第四部分、掉話的分析和解決方法

掉話現象是用戶在使用手機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問題,也是用戶申告的熱點,它是系統各種不良因素的綜合體現,對系統的運行質量影響很大,所以如何降低系統的掉話率,提高網路運行質量是網路優化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

一、掉話產生的原因

系統的掉話主要體現為SDCCH和TCH的掉話,其主要產生原因有以下幾點:

1、由於切換導致的掉話

所謂切換,就是指當移動台在通話過程中從一個基站覆蓋區移動到另一個基站覆蓋區,或者由於外界干擾而造成通話質量下降時,必須改變原有的話音信道而轉接到一條新的空閑話音信道上去,以繼續保持通話的過程。切換是移動通信系統中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術,切換失敗會導致掉話,影響網路的運行質量。GSM系統採用的是移動台輔助切換方式,即由移動台監測判決,由交換中心控制完成,在切換過程中基站和移動台均參與切換過程。

(1)越區切換參數定義不合理

如:上行電平切換門限、下行電平切換門限、切換餘量以及切換功率控制參數等定義不合理,致使越區切換失敗,產生掉話。

(2)信號強度滯後值設置不當

有些小區,由於信號強度滯後值設置太小,小區基站沒有足夠的時間處理切換呼叫,造成許多呼叫在切換時丟失。(但若設置太大,又會引起許多不必要的切換)。

(3)忙時目標基站無切換信道

有一些小區,由於相鄰小區都很繁忙,造成忙時目標基站無切換信道或在拓撲關系中漏定義切換條件(含BSC間切換和越局切換),致使手機用戶在進行切換時無法佔用相鄰小區的空閑話音信道,此時BSC將對此進行呼叫重建,若主叫基站的信號此時不能滿足最低工作門限或亦無空閑話音信道,則呼叫重建失敗導致掉話。

(4)網路色碼參數設置不當

允許的網路色碼參數定義了移動台需測量的小區的NCC碼的集合,為手機切換提供可行的目標小區。如果該數據定義錯誤將引起越區切換不成功和小區重選失敗,產生掉話。

(5)信號強度太弱

當基站做分擔話務量的切換時,有些切換請求會因切入小區的信號強度太弱而失敗,有時即使切換成功,也會因信號強度太弱而掉話。因為我們在BSC中對手機用戶的接收信號強度設有最低門限,當低於此門限值時,手機無法建立呼叫。

(6)網路存在漏覆蓋區或盲區

當移動台進入網路的漏覆蓋區或信號強度盲區時,信號變得太弱而發出切換請求,切換不成功引起掉話。

(7)孤島效應

孤島效應是基站覆蓋性問題,當基站覆蓋在大型水面或多山地區等特殊地形時,由於水面或山峰的反射,使基站在原覆蓋范圍不變的基礎上,在很遠處出現「飛地」,而與之有切換關系的相鄰基站卻因地形的阻擋覆蓋不到,這樣就造成「飛地」與相鄰基站之間沒有切換關系,「飛地」因此成為一個孤島,當手機佔用上「飛地」覆蓋區的信號時,很容易因沒有切換關系而引起掉話。

2、由於干擾而導致的掉話

無線電波傳播的特性決定其在傳播過程中易受外界多種因素的影響;由於網路內部原因,它還受到網路內部各種因素的影響,如同頻、鄰頻干擾以及網路中設備本身的非線性、設備故障所引起的交調干擾。在網路實際運行中我們常常遇到以下幾種干擾:

(1)設備本身的非線性以及設備故障引起的交調干擾。設備運行中缺乏定期的指標測試和調整,使交調干擾在一定范圍存在。如發射部分尤其是直放站上行發射雜散輻射較大、接收部分雜散響應較大,造成對本信道和其它信道的干擾,嚴重的將無法正常撥叫和通話。在網路運行中曾出現過因為直放站而干擾城區多個跳頻基站的情況,並引起大量掉話

B. 無線網路天線的分類及特點是什麼

移動通信天線的技術發展很快,最初中國主要使用普通的定向和全向型移動天線,後來普遍使用機械天線,現在一些省市的移動網已經開始使用電調天線和雙極化移動天線。由於目前移動通信系統中使用的各種天線的使用頻率,增益和前後比等指標差別不大,都符合網路指標要求,我們將重點從移動天線下傾角度改變對天線方向圖及無線網路的影響方面,對上述幾種天線進行分析比較。

2.1 全向天線
全向天線,即在水平方向圖上表現為360°都均勻輻射,也就是平常所說的無方向性,在垂直方向圖上表現為有一定寬度的波束,一般情況下波瓣寬度越小,增益越大。全向天線在移動通信系統中一般應用與郊縣大區制的站型,覆蓋范圍大。

2.2 定向天線
定向天線,在在水平方向圖上表現為一定角度范圍輻射,也就是平常所說的有方向性,在垂直方向圖上表現為有一定寬度的波束,同全向天線一樣,波瓣寬度越小,增益越大。定向天線在移動通信系統中一般應用於城區小區制的站型,覆蓋范圍小,用戶密度大,頻率利用率高。

根據組網的要求建立不同類型的基站,而不同類型的基站可根據需要選擇不同類型的天線。選擇的依據就是上述技術參數。比如全向站就是採用了各個水平方向增益基本相同的全向型天線,而定向站就是採用了水平方向增益有明顯變化的定向型天線。一般在市區選擇水平波束寬度B為65°的天線,在郊區可選擇水平波束寬度B為65°、90°或120°的天線(按照站型配置和當地地理環境而定),而在鄉村選擇能夠實現大范圍覆蓋的全向天線則是最為經濟的。
2.3 機械天線
所謂機械天線,即指使用機械調整下傾角度的移動天線。

機械天線與地面垂直安裝好以後,如果因網路優化的要求,需要調整天線背面支架的位置改變天線的傾角來實現。在調整過程中,雖然天線主瓣方向的覆蓋距離明顯變化,但天線垂直分量和水平分量的幅值不變,所以天線方向圖容易變形。

實踐證明:機械天線的最佳下傾角度為1°-5°;當下傾角度在5°-10°變化時,其天線方向圖稍有變形但變化不大;當下傾角度在10°-15°變化時,其天線方向圖變化較大;當機械天線下傾15°後,天線方向圖形狀改變很大,從沒有下傾時的鴨梨形變為紡錘形,這時雖然主瓣方向覆蓋距離明顯縮短,但是整個天線方向圖不是都在本基站扇區內,在相鄰基站扇區內也會收到該基站的信號,從而造成嚴重的系統內干擾。

另外,在日常維護中,如果要調整機械天線下傾角度,整個系統要關機,不能在調整天線傾角的同時進行監測;機械天線調整天線下傾角度非常麻煩,一般需要維護人員爬到天線安放處進行調整;機械天線的下傾角度是通過計算機模擬分析軟體計算的理論值,同實際最佳下傾角度有一定的偏差;機械天線調整傾角的步進度數為1°,三階互調指標為-120dBc。

2.4 電調天線
所謂電調天線,即指使用電子調整下傾角度的移動天線。

電子下傾的原理是通過改變共線陣天線振子的相位,改變垂直分量和水平分量的幅值大小,改變合成分量場強強度,從而使天線的垂直方向性圖下傾。由於天線各方向的場強強度同時增大和減小,保證在改變傾角後天線方向圖變化不大,使主瓣方向覆蓋距離縮短,同時又使整個方向性圖在服務小區扇區內減小覆蓋面積但又不產生干擾。實踐證明,電調天線下傾角度在1°-5°變化時,其天線方向圖與機械天線的大致相同;當下傾角度在5°-10°變化時,其天線方向圖較機械天線的稍有改善;當下傾角度在10°-15°變化時,其天線方向圖較機械天線的變化較大;當機械天線下傾15°後,其天線方向圖較機械天線的明顯不同,這時天線方向圖形狀改變不大,主瓣方向覆蓋距離明顯縮短,整個天線方向圖都在本基站扇區內,增加下傾角度,可以使扇區覆蓋面積縮小,但不產生干擾,這樣的方向圖是我們需要的,因此採用電調天線能夠降低呼損,減小干擾。

另外,電調天線允許系統在不停機的情況下對垂直方向性圖下傾角進行調整,實時監測調整的效果,調整傾角的步進精度也較高(為0.1°),因此可以對網路實現精細調整;電調天線的三階互調指標為-150dBc,較機械天線相差30dBc,有利於消除鄰頻干擾和雜散干擾。

2.5 雙極化天線
雙極化天線是一種新型天線技術,組合了+45°和-45°兩副極化方向相互正交的天線並同時工作在收發雙工模式下,因此其最突出的優點是節省單個定向基站的天線數量;一般GSM數字移動通信網的定向基站(三扇區)要使用9根天線,每個扇形使用3根天線(空間分集,一發兩收),如果使用雙極化天線,每個扇形只需要1根天線;同時由於在雙極化天線中,±45°的極化正交性可以保證+45°和-45°兩副天線之間的隔離度滿足互調對天線間隔離度的要求(≥30dB),因此雙極化天線之間的空間間隔僅需20-30cm;另外,雙極化天線具有電調天線的優點,在移動通信網中使用雙極化天線同電調天線一樣,可以降低呼損,減小干擾,提高全網的服務質量。如果使用雙極化天線,由於雙極化天線對架設安裝要求不高,不需要征地建塔,只需要架一根直徑20cm的鐵柱,將雙極化天線按相應覆蓋方向固定在鐵柱上即可,從而節省基建投資,同時使基站布局更加合理,基站站址的選定更加容易。

對於天線的選擇,我們應根據自己移動網的覆蓋,話務量,干擾和網路服務質量等實際情況,選擇適合本地區移動網路需要的移動天線:
--- 在基站密集的高話務地區,應該盡量採用雙極化天線和電調天線;
--- 在邊、郊等話務量不高,基站不密集地區和只要求覆蓋的地區,可以使用傳統的機械天線。

我國目前的移動通信網在高話務密度區的呼損較高,干擾較大,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機械天線下傾角度過大,天線下傾角度過大,天線方向圖嚴重變形。要解決高話務區的容量不足,必須縮短站距,加大天線下傾角度,但是使用機械天線,下傾角度大於5°時,天線方向圖就開始變形,超過10°時,天線方向圖嚴重變形,因此採用機械天線,很難解決用戶高密度區呼損高、干擾大的問題。因此建議在高話務密度區採用電調天線或雙極化天線替換機械天線,替換下來的機械天線可以安裝在農村,郊區等話務密度低的地區。

C. 在無線通信系統和網路優化中,為什麼天線如此重要

不是天線重要,應該說RF優化重要。RF優化主要是調整天線。

  1. 主設備BBU,RRU 位置基本固定,調整費用高。

  2. 天線調整主要是調整掛高,方位角,下傾角,更有效的直接控制覆蓋(低成本)

  3. 天線優化效率高,成本低,技術低,受周邊環境和人影響小

D. 移動基站天線下傾角問題

高話務地區(市區)天線計算公式:天線下傾角=arctag(H/D)+垂直半功率角/2

低話務地區(農村、郊區等)天線計算公式:天線下傾角=arctag(H/D)

機械天線的最佳下傾角度為1°-5°;當下傾角度在5°-10°變化時,其天線方向圖稍有變形但變化不大;當下傾角度在10°-15°變化時,其天線方向圖變化較大;

當機械天線下傾15°後,天線方向圖形狀改變很大,從沒有下傾時的鴨梨形變為紡錘形,這時雖然主瓣方向覆蓋距離明顯縮短,但是整個天線方向圖不是都在本基站扇區內,在相鄰基站扇區內也會收到該基站的信號,從而造成嚴重的系統內干擾。

下傾角的計算

天線下傾角的計算可以建立在以下所示的模型下。其中H表示天線的高度,D表示基站的覆蓋半徑,α就表示天線的下傾角,β/2 表示半功率角。那麼天線的下傾角α為arctan(H/D)+β/2.在實際中只要已知了基站的高度、覆蓋半徑和半功率角就可以計算出天線的下傾角。

方位傾角儀是Android平台下的一款測量方位角和下傾角的軟體。根據軟體自身的功能描述,只要將手機的背面對著天線,軟體就可以測量出天線的方位角和下傾角。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方位角與下傾角

E. 移動網路優化與路測

網優入門不讀別後悔哦(精華)新手用網優入門參考
個人起手准備技能:
計算機:計算機技能在現在這個時代的重要性無需說明,同樣身為IT職業之一的通信行業,基本也屬於離開了計算機就一無所能的狀態噢。有時候,要照顧好自己的計算機(至少要熟悉並且保養好工作用的計算機,關鍵時刻卡機的情況絕對不要出現噢,也不要去上亂七八糟的網站和裝很多游戲,估計你入行較深以後也沒空玩)。另外要補充一點,搞一個好一點的滑鼠,個別OMCR客戶端上的操作命令行按鈕,刪除和修改是上下行,就是說只差5cm左右,鎮定些,別手軟別點錯。英語:英語倒是不強求,國內的設備商主要指華為,中興等界面都已換成是中文界面了。但是,要知道,先進的軟體和國外的操作界面可都是英文的噢。想要國際先進技術接軌的話,英文很重要。有些專業英語,深奧難懂,長期接觸以後才會熟悉,但是有的則一般英語4級就足以應付,具體不懂的時候可以查字典。但是有時候沒有那麼多空閑學習,總的來說,記在頭腦里或者筆記上比後查實用。另外,用個英語測試軟體啥的別驚訝,別心虛,熟悉以後其實不是很難。
個人理論知識准備:
現在是3G時代,可以考慮參加單位的培訓,但是我個人覺得2G的知識並不落伍噢,就好象雖然電腦已經進化到雙核時代卻仍逃不出馮諾依曼結構一樣。具體知識應學習哪些,正規的公司培訓里都有,設備商的培訓比較有針對性,基本上是針對自己公司的設備的。外包商則要看為哪家設備商提供服務,原理都是一樣的,國際標準定的,但是在各家設備商的具體設置中,有細微的區別,這些東西需要實踐經驗補足。補充一點,剛培訓的時候,有些東西可能是沒有具體概念的,暫時無法體會,可以先收藏好或者記錄好,具體工作中遇到,可以拿出來對比,這樣可以加深印象和學會靈活運用。靈活運用和學習這個東西,其實是看悟性的,知識就是那些,工作十多年,那麼經歷過的事情自然就多,但是知識到實踐的應用是需要一段時間的。現在是2G全面轉向3G的交替時代,應該說一個全新的起點,基本同一起跑線,就算領先也領先不多,對自己有信心的同志們,時機來臨了噢。
具體要看哪些書:通信基礎知識,信令介面,空中介面,資料庫,專向設備原理和應用類。
補充:沒有經過實踐和時間檢驗的理論知識其實很脆弱。網優上手基礎-路測投訴勘站:
A.看似簡單的路測:
路測是一個別人看似很簡單,實際自己操作才知道並非如此的工作。舉個例子來說,我出去路測,別人看來,非常簡單,就開軟體坐車上溜一圈閃人。一般新人會想,這又有什麼難的,其實不然。路測考驗的是觀察力,現場臨變反應,思維和判斷也有一些要求。軟體大體能夠把所有該測試出來的數據情況測試出來,但是在觀察到數據情況時,最好是能夠在現場有所判斷和思考。老手能夠在現場分析出問題大致在哪裡,或者需要做哪些工作,稍慢一些可以回去對比數據,大致能夠正確判斷情況。路測的要求一般需要提供解決方案,大家都知道,調整硬體例如物理天線效果較為顯著,調整軟體例如小區參數效果有可能不明顯。但是硬體調整耗時耗工,軟體調整方便快捷,當然像有經驗的工程師是可以兩者同時調整的。這些調整都是建立在現場路測數據的基礎上的,也就是路測擔當了情況偵查的角色。打仗的時候,雖然決策很重要,但是偵查也很重要噢,沒有偵查決策會失誤導致敗局,所以千萬不要輕視路測,具體操作自己用心體會吧,有時比較枯燥,可以鍛煉耐心噢。
補充:路測時應同時觀察周邊物理環境和軟體信號測試數據,心分二用,還要指揮司機,強人還可以帶一個學徒隨時現場指導,有時要應付運營商人員的詢問,挑戰噢。
B.
萬金油養成用,投訴處理:
投訴處理,對於新人來說,其實是非常好的鍛煉,至少我這么認為。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心高氣傲,接觸社會後會產生落差感,才發現原來自己也只是一個普通人。那麼來做投訴處理吧,絕對超值噢。在投訴處理中,會接觸到各行各業的各種性格脾氣的人,有的是對信號不滿很火爆的人噢,這種情況下,如何安撫客戶,安撫不成則說服客戶。大家要把安撫和說服看成2中概念,一般比較理智比較年紀大的客戶,安撫一下就可以了,當然回去還是要搞點調整,改善信號的噢,否則下次還去就沒面目了。有時候會遇到脾氣火爆,不講道理的客戶噢,這種情況下,我一般採用說服或者通俗說磨嘴皮子的方法,順便鍛煉一下辯論的能力。一般這樣鍛煉下來以後,說話技巧可以大幅提高,甚至說話思路都會不一樣,處理問題圓滑程度大幅提高,所以稱為萬金油之路。
投訴高級後,會經常去做VIP或者大客戶投訴,這時候接觸的人物檔次就絕對不一樣了噢,我在北京時就有機會去中央各機要部門轉了一圈,雖然今天你在別人眼裡只是一個幹活的小兵,但是以後的某一天,說不定會再重逢的噢,這個世界很奇妙。
C.
實戰洞察力技能檢驗,勘站及故障排除:
勘站和故障排除是初級通信工程師中較難的一環,因為面對的是不知道何種問題但是肯定有問題,所以才去檢驗。這項工作需要一定的經驗,需要很高的洞察能力,也需要很細致。無線信號的難點在於會變化,無固定模式也無形。有可能信號的變化是偶然發生的,也有可能是某個故障產生的,也有可能是其他因素產生的(例如環境變化,軟體故障等)。基本上能夠自如應用解決此類問題,則可以合格畢業路測工程師。工作嘛,大家都知道是累的,同時還要趕時間,趕質量,熟練了以後則大家都會覺得,其實並不是很難。
網優中級-系統工程師之路:
路測順利畢業之後是系統工程師。系統工程師對我而言,我覺得並不是很難,即使是設置參數,現在也早已告別了命令行時代轉入窗口圖形化時代。但是參數是很多的,呵呵,硬體配置參數,計時器,小區參數,其他參數,基本上這樣的說明文檔大約會有300頁到400頁,我看到中興的較簡練的好像是約270頁,類似於OMCR的使用說明書,呵呵。嗯,假設一個電器,它的使用說明書就長達300頁,那麼它的具體靈活應用是什麼狀態呢?呵呵,不過,不需要畏懼,陌生和不了解才是畏懼的來源。部分東西是默認設置好的,不需要調整,但是要能夠知道自己的不足和勇於面對困難噢。具體如何面對實際情況靈活應用,這里就不寫明了,太多了而且不一定適合具體無線環境。
掌握OMCR和參數原理是系統工程師的一個方面,系統工程師的另一個方面是對應用地點通信環境的概念的建立。大體上會明白,自己要處理的通信環境是咋樣的,應該怎麼解決,解決方案很多,有很多途徑。但是一個優秀的系統工程師,頭腦里都是整網的概念噢,不會拘泥於獨立的單站。正像我之前所說的那樣,可以單站調整,可以周圍領結基站調整,也可以整網調整(一般不採用,動作太大,只有嚴重普遍情況才採用)。在調整方案的問題上,是自由的噢,但是要是能夠切實解決問題的方案。我的一位前輩說過,網優並不一定是誰對誰錯,但是能夠解決問題的方案,那就是一個好的方案。
能夠自如的處理各種問題以後,網路指標自然也能夠很好的得到改善,加之前面路測工程師時鍛煉出來的和人(主要指運營商)打交道的技巧,優秀的系統工程師合格畢業。
補充:技術工作有時是繁瑣枯燥的,要有耐心,有時候需要有工作經驗的輔助,所以3-5年時間是無法省略的噢。我花了大約4年不到的時間,別人都用異樣的眼光看我,算是進步神速了。網優高級-自由天空任我翱翔:
一位優秀的系統工程師,走到哪裡,都很受歡迎,但是沒有對自己產生自滿心理噢。
我心目中的優秀的人才,就應該是小問題解決優秀,大問題解決優秀,個人戰能力優秀,團隊戰能力優秀,此外還應具備領導能力和親和力,完美的來說還應具備開拓和創新能力。
但是呢,無需急躁,保持良好的心態,即使達不到優秀,那麼一位普通的系統工程師,和諧美滿的生活也是綽綽有餘的了。
當5年後,你會發現,財富完全不是生活的障礙。有人說,伴侶很難找,確實,但是其實並不是很難。一個月15K以上的收入,即使你的伴侶不工作,也不會有太大的生活問題,當然了,整天進出聯通移動(以後加個電信)的你,見到美女的機會會少嗎?
道路一:自由人之路
有錢以後,可以自己開個小店(大部分網優工程師的理想,我很納悶),可以買個房子吃吃房租。如果你想去哪裡旅遊,可以啊,找個項目就去了,玩個2,3個月項目完了就回來,請注意,這個是可以帶老婆的噢,當然帶不帶隨你。我工作才約5年,但是已經去過福建的山區和海島,去過新疆的沙漠,去過東北的溝壑,又去過上海,北京,廣州等。我不認為中國還有啥地方我去不了或者無法適應的。網優的缺口為何巨大,因為財富積累較快,轉行的也多,年紀大了總要照顧家庭,上老下小,誰也不願意再四處奔波,這也是很正常的。但是自由其實是可以自己開創的,圈子裡混了很多年,也認識很多人,找個項目這樣的事還是辦的到的噢,特別是比較優秀以後,居然會出名,汗。有時候會遇到別人認識我,我不認識別人的情況,不過,四處跑來跑去,認識的人自然也多,我那手機里號碼就多的要死,所以光姓名不夠,還得加地名和加職業,順便加個年份。總之,自由人還是很快樂的,不想幹活了,休息個半年,吃吃玩玩,想旅遊,就找項目,找個美女老婆也挺容易,愛幹啥幹啥,屬於自由逍遙型。
道路二:事業型之路
覺得自由人不保障的,可以選用此方案。很不幸,本人就是。事業上有一些追求,大體上可以有兩種考慮。一種是找一個中意的公司投靠之,因為是被哄搶的人才,所以這時候,基本屬於你挑公司,,,汗,別扔番茄之類的。一種是自己跑去開個小公司,搞點軟體或者搞點網路之類的並不是什麼難事。但是現在的時代都是團隊作戰的時代噢,小公司還是主要要看自身的思維和理念,初期可能也會缺乏人才。本人比較懶惰,沒想把自己搞這么累,所以就基本屬於找個公司投靠了。入門當然還是可以做技術的,有能力有發展,可以考慮去做市場,做管理。公司內部調動職位或者可以自己向領導提議。
做市場也很舒服的噢,憑借投訴鍛煉出來的口才,積累的專業經驗和知識,就怕把別人唬的一愣一愣的,順帶說一句,做市場有提成的日子很好過。但是目前設備賣的和水果差不多,所以日子沒以前那麼紅火,但是仍舊不差。
做管理,大家都知道是咋回事了,看似最輕松,其實等同於公司的中樞神經,另外還具有可能影響公司未來的情況。一個好的管理,是很難找的,也是很吃香的,何況你在做管理之前還兼通技術,別人想玩花樣,等同於魯班門前玩斧頭。
其他:繼續做技術,兼職培訓。這個也可以,主要看個人意願,但是年紀大了以後還喜歡繼續遊山玩水的人不多的噢,而且技術可能比較苦比較累,也需要及時更新和跟上時代步伐,所以很少人選。
轉去做研發,一般研發轉應用是上至下,而應用轉研發則是下至上,後者屬於倒置,但是優秀的人,無論在何地何種環境下,都無法掩飾其光芒。看個人的了。最後總結一句:個人認為,財富只是一個方面並不是全部,我最想做的事是寫本書把自己全部記錄下來。但是切不可被一時的財富和權力所迷惑,無論到哪裡都要保持一顆真誠的心,即使周圍沒人能夠理解,我覺得此生也不會改變自己的信念

F. lte網路優化如何調整天線下傾角

涉及小區協調,鄰區干擾等因素,結合網管平台,DT測試信息做最佳優化角度,然後叫塔工上去調整天線。至於塔工,一般都是直接用腳踹的!

G. 5G天線有哪些技術參數

5G重點和網路射頻部分簡介

1、基站和終端

5G網路是一個密集分布基站網路,基站分布密度比前幾代移動系統都高。

其中,基站移動終端之間採用28Ghz的毫米波頻段通訊。基站天線系統採用相控陣天線體制。波束在垂直和水平兩個方向交叉極化,以實現更高的用戶密度和增加系統用戶容量。
5G終端具備自選基站能力,可以根據基站誤碼率挑選誤碼率低的基站和信道通訊。

實現以上這些功能,依賴陣列天線技術,基站和終端都用到了毫米波相控陣天線。終端中天線陣列為nXn點陣;

2、回顧下終端中天線技術

手機中布滿了天線,從GPS、藍牙、wifi、2G、3G、4G等頻段。頻率越低,尺寸越大。毫米波,顧名思義,其波長尺度在10mm內了,照波長四分之一計算,約2.5mm的點陣,就是組成有規則間距的陣列。

4G的天線一般布置在手機上下端部和側面,採用了LDS(立體電路的一種製造工藝,激光在3D曲麵塑膠上選擇性沉積金屬工藝)和FPC(柔性線路板)配合側面金屬邊框來實現終端天線功能:

金屬機身手機中,外露的中框一段金屬與手機內FPC組成了天線:

2017年玻璃機身手機開始流行,這類手機擬用到的工藝和材質依然是FPC和LDS工藝,也有把天線製造在玻璃殼體和玻璃支架上的:

0.1-0.2mm厚度3D的玻璃支架上製造邊框觸摸和天線

3、5G的手機天線特點及其工藝

(1)5G終端天線,對周邊金屬很敏感,

由於毫米波之波長很短,來自金屬的干擾是非常厲害的,印刷線路板(即PCB板),需要其與有金屬的物體之間需要保持1.5mm的凈空。

(2)5G天線是垂直與水平天線交互的點陣

這種垂直和水平交互的天線,對應垂直和水平兩個極化方向的信號收發。

(3)5G天線對安裝位置有特殊要求

由於5G終端天線是相控陣體系,其天線單元需要合成形成聚焦波束,因此需要規則的位置進行擺放,天線不能被金屬遮擋,適合3D空間掃描,規則的空間。

5G終端,被人手和人體遮擋,其信號都會開始尋找最優誤碼率頻段,形象的說,手機像一個長了眼睛的小寵物,一旦遮擋他,他即刻眼球四處轉動尋找最優信道。我們把5G手機這一動作叫手機尋優,因此,設計終端時候,安裝天線位置一開始就要合適,使其好尋優。目前手機終端中,最適合5G天線位置是兩端,尤其是上端部(聽筒位置附近),其他4G內天線都要給其讓路,也就是說有優選位置權,其他天線移到他處。

H. 在通信中智能天線的作用

智能天線潛在的性能效益表現在多方面,例如,抗多徑衰落、減小時延擴展、支

智能天線
持高數據速率、抑制干擾、減少遠近效應、減小中斷概率、改善BER?Bit Error Rate 性能、增加系統容量、提高頻譜效率、支持靈活有效的越區切換、擴大小區覆蓋范圍、靈活的小區管理、延長移動台電池壽命、以及維護和運營成本較低,等等。
改善系統性能
採用智能天線技術可提高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的容量及服務質量,W-CDMA系統就採用自適應天線陣列技術,增加系統容量。我國SCDMA系統是應用智能天線技術的典型範例。SCDMA系統採用TDD方式,使上下射頻信道完全對稱,可同時解決諸如天線上下行波束賦形、抗多徑干擾和抗多址干擾等問題。該系統具有精確定位功能,可實現接力切換,減少信道資源浪費;
歐洲在DECT基站中進行智能天線實驗時,採用和評估了多種自適應演算法,並驗證了智能天線的功能。日本在PHS系統中的測試表明,採用智能天線可減少基站數量。由於PHS等系統的通信距離有限,需要建立很多基站,若採用智能天線技術,則可降低成本;
無線本地環路系統的基站對收到的上行信號進行處理,獲得該信號的空間特徵矢量,進行上行波束賦形,達到最佳接收效果。天線波束賦形等效於提高天線增益,改善了接收靈敏度和基站發射功率,擴大了通信距離,並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多徑傳播的影響;
FDMA系統採用智能天線技術,與通常的三扇區基站相比,C/I值平均提高約8dB,大大改善了基站覆蓋效果;頻率復用系數由7改善為4,增加了系統容量。在網路優化時,採用智能天線技術可降低無線掉話率和切換失敗率?
TDMA系統採用智能天線技術?可提高C/I指標。據研究,用4個 30°天線代替傳統的120?天線,C/I可提高6dB,提高了服務質量。在滿足GSM系統C/I比最小的前提下,提高頻率復用系數,增加了系統容量;
CDMA系統系統採用智能天線技術,可進行話務均衡,將高話務扇區的部分話務量轉移到容量資源未充分利用的扇區;通過智能天線靈活的輻射模式和定向性,可進行軟/硬切換控制;智能天線的空間域濾波可改善遠近效應,簡化功率控制,降低系統成本,也可減少多址干擾,提高系統性能。
提高頻譜利用效率
容量和頻譜利用率的問題是發展移動通信根本性的問題。智能天線通過空分多址,將基站天線的收發限定在一定的方向角范圍內,其實質是分配移動通信系統工作的空間區域,使空間資源之間

智能天線接收器
的交疊最小,干擾最小,合理利用無線資源。
對於給定的頻譜帶寬,系統容量愈大,頻譜利用率愈高。因此,增加系統容量與提高頻譜效率一致。為了滿足移動通信業務的巨大需求,應盡量擴大現有基站容量和覆蓋范圍。要盡量減少新建網路所需的基站數量,必須通過各種方式提高頻譜利用效率。方法之一是採用智能天線技術,用自適應天線代替普通天線。由於天線波束變窄,提高了天線增益及C/I指標,減少了移動通信系統的同頻干擾,降低了頻率復用系數,提高了頻譜利用效率。使用智能天線後,無須增加新的基站就可改善系統覆蓋質量,擴大系統容量,增強現有移動通信網路基礎設施的性能。
未來的智能天線應能允許任一無線信道與任一波束配對,這樣就可按需分配信道,保證呼叫阻塞嚴重的地區獲得較多信道資源,等效於增加了此類地區的無線網容量。採用智能天線是解決稠密市區容量難題既經濟又高效的方案,可在不影響通話質量的情況下,將基站配置成全向連接,大幅度提高基站容量。

I. 如何自製天線使手機信號增強(移動的)

手機信號的不穩定對大家的使用感受影響很大,不過有些手機,尤其是很多智能手機即使在自己家信號也是不穩定 看下圖:

機器為i8000,以下文章均已i8000為例。充分發揮網路優勢,搜索看到一些網友使用外接自製天線的方法可以增強信號,按奈不住這個誘惑,俺也試試看,然後就打開手機後蓋,翹掉橡膠塞子,然後用縫衣針捅在了箭頭處(天線的介面線,事後證明,這個地方千萬不要輕易用針捅,否則你會後悔的)

發現效果奇佳!!!在相同的房間測試,捅上針後信號一下子就滿格了 看下圖:

實驗驗證完畢,拔掉針准備復原。此時杯具發生了,拔掉針後發現i8失去了電話的功能!!!一個信號都沒有了!!顯示無網路狀態。本人以為捅針時是不是身體的靜電傳到了手機主板上,導致軟體飛了(這個想法和自我工作關系有關,習慣了)隨後就硬起動兩次,希望能有轉機,結果事與願違啊。難道是軟體數據損壞了??那就刷機試試,此時把刷機看作救命稻草。結果還是不行,一個信號都出不來。 這時候意識到沒有信號的原因可能是:用針捅屁屁時,猛了,把天線介面捅壞了(隨後搜索發現,10個捅屁屁的機油,8個半會出現問題,要麼信號比原來還差,要麼乾脆無網路。除非把針或銅絲永遠插在屁屁里,真的搞不懂這個天線介面是什麼做的,為什麼一捅就壞??)

目前的解決方法只能是做一個外接天線了!!干一行愛一行,做就做個專業點的,為了專業就得付出啊,首先拆了一個無線網卡的天線,此網卡可是新的啊,真的有點捨不得呢:

看到天線的內部結構如下圖所示(自畫的草圖,黑色部分為銅皮):

下面開始模仿自製天線,首先從報廢主板上扯一塊銅皮(俺是開發工控的,這種材料不缺)

然後按照正規網卡天線的樣子自己刻畫(刀工不是很好):

天線刻好後,焊上插針(此插針是網卡上拆的,專業插針)

裝上橡膠塞子(注意露出的插針長度 不能超過1毫米)

將天線插入手機:

信號迅速滿格 成功了!!!杯具變成了喜劇

最後貼上膠布,以固定天線,此天線效果要比直接用銅絲好,並且厚度很薄(一張紙的厚度)絕對不會影響手機後蓋的安裝

另外說明的是,這種做法可以減少手機對人的輻射,原因如下:當手機信號不好時,手機會自動加大發射功率(信號不好電池用的快,就是這個原因)另外,內置天線的手機,隔離輻射主要靠天線的設計,天線都是設計在PCB的反面,靠PCB板的厚度來減少對大腦的輻射,當然電路上也是需要特殊設計的。加了外接天線後 輻射離大腦的距離會更遠一些,更重要的是信號都是滿格,手機功率降低了。

J. 移動手機信號不好,怎麼自製天線

原因:
1、網路問題或網路無法覆蓋到。
網路覆蓋不好時,一般所處在山區、地下室、電梯及有屏蔽或信號干擾時,就會出現沒信號的樣子或者很弱的樣子。網路在調試、優化、保養的過程中也有可能造成信號不穩定,一般網路恢復正常,手機信號都會恢復正常啦。
2、手機自身問題。
手機接收器可能出現問題。需要到維修點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