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手機通訊需要基站,對講機沒有基站
首先我們必須要了解的是,這兩個通訊設備是完全不一樣的,並且在市場中的定位也是不同的,而主要的兩個方面:一是頻率,而是容量,如果不考慮到這兩點手機基站一般都能達到這個范圍內就完全沒有問題了,如今4G基站的電磁波越高衰減越快,而4G基站已經高達3635MHz,反而對對講機來說一般100到400兆赫茲不等,他們傳遞的速度會更快!
一般對講機的信號頻率與手機的信號的頻率是截然不同得,對講機是頻率越低的話,那麼它的傳播的范圍就會越廣泛,所以對講機天生就比手機信號從傳播的更加遙遠,而在一定的范圍內自然不需要建立的基站來輔助了,而手機與對講機的用途不一樣,並不適合一些比較偏遠的地區使用,由於手機信號頻率比較高的,所以每隔一段時間都需要依賴基站進行傳輸!
㈡ 在移動通信中,手機是如何找到基站的
移動通信中,手機找到基站比較簡單。就是手機空閑時一直在從自己能夠接入的網路中搜索信號百最好的信道,GSM一般搜索最強的信號,在有業務需求的時候,比如打電話,就從這個信道上發度起請求,基站會響應並建立起連知接。
基站發射的微波始終跟蹤著手機,當用戶從一區域過渡到另一區域時,手機自動進行切換。也就是說手機始終在基站的「監視」之中,這就有點象處在雷達監視中的飛機。基站只是起著發射信號的作用,而進行數據處理、轉換的中心則是網路運營商的中央機房計算機系統。
計算機擔負著數據的處理、傳輸,計算費用等任務。基站與系統也是時刻保持聯系的,基站將用戶的信息及時反饋給系統,而且將用戶在進行數據業務的同時將數據傳輸給系統,然後系統再進行中轉。因此不難發現手機用戶、基站、中央計算機系統之間的關系。
(2)網路通訊手機基站擴展閱讀:
信號傳輸流程如下:
1、核心網側的控制信令、語音呼叫或數據業務信息通過傳輸網路發送到基站(在2G、3G網路中,信號先傳送到基站控制器,再傳送到基站)。信號在基站側經過基帶和射頻處理,然後通過射頻饋線送到天線上進行發射。
2、終端通過無線信道接收天線所發射的無線電波,然後解調出屬於自己的信號。反向信號傳輸流程與前向流程方向相反,但原理相似。每個基站根據所連接的天線情況,可以包含有一個或多個扇區。基站扇區的覆蓋范圍可以達到幾百到幾十千米。
3、在用戶密集的地區,通常會對覆蓋范圍進行控制,避免對相鄰的基站造成干擾。基站的基帶和射頻處理能力,決定了基站的物理結構由基帶模塊和射頻模塊兩大部分組成。基帶模塊主要是完成基帶的調制與解調、無線資源的分配、呼叫處理、功率控制與軟切換等功能。
4、射頻模塊主要是完成空中射頻信道和基帶數字信道之間的轉換,以及射頻信道的放大、收發等功能。
㈢ 通信基站是如何接收到手機發出的信號的
可以從幾個方面來看。
天線。基站使用的是高增益天線,具備雙集/多集接收能力,±45度雙極化,可以很好的「捕捉」到手機發出的微弱信號。一副好天線就像是基站的「順風耳」,手機發出的很微弱的「聲音」也能被接收到。
還有就是所使用的技術。比如使用了CDMA技術的3G系統比單純使用TDMA+FDMA技術的GSM多了擴頻增益,從而允許終端可以以更低的發射功率和基站進行通信。
還有就是所使用的技術。比如使用了CDMA技術的3G系統比單純使用TDMA+FDMA技術的GSM多了擴頻增益,從而允許終端可以以更低的發射功率和基站進行通信。擴頻可以使原來相對高功率頻譜密度的窄帶信號展擴成一個低功率頻譜密度的寬頻信號,在接收端再進行解擴操作將擴頻後的信號恢復出來。CDMA技術的特性可以使手機以更低的發射功率進行工作的同時還能被基站更好的接收,比如WCDMA手機的發射功率可低至-50dBm(約10nW,而GSM手機在1800MHz頻段下最低發射功率為0dBm,約1mW)。這種信號甚至可以淹沒在雜訊中進行傳輸,具備一定的隱蔽性,因此早期也被用於軍事通信用途。同時CDMA中還使用Rake接收機對多徑信號進行合並處理(無論是基站還是手機都應用了Rake接收機,這也是「基站能更好的接收手機微弱信號」的一個體現。通俗的說就是採取CDMA技術系統的基站(WCDMA/CDMA2000/TD-SCDMA)接收能力要比GSM基站更強。最後就是基站君雖然性能強大,但是其同時間所能服務的手機數量也是有上限的,當同個小區(cell)下同時進行業務的手機超過一定數量,就可能會導致上行受限(比如CDMA系統的呼吸效應),此時部分手機的信號即使能被接收也無法被正確解調,從而造成無法進行業務的情況。如果手機距離基站實在過遠或者是物理環境阻隔太多,使得基站接收到手機的信噪比低於其所能解調的門限,也會造成業務無法順利進行。還有就是私人違法架設的一些所謂信號放大器之類的東西,由於其發射功率或者天線增益超標,導致基站接收到的信號功率過大,從而引起底噪的抬升,甚至阻塞了接收機,就像大家都安靜說話,就一個人大聲說話蓋過了所有人的聲音一樣,此時基站也無法順利解調出其他手機的信號了。所以基站也並不是每時每刻都能順利的接收並解調出手機的信號。
㈣ 手機不直接使用衛星信號而是要使用大量的基站,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使用手機打電話或上網是一種雙向交互通訊,需要同時接收和發射信號,這就需要大量的基站覆蓋才可以實現移動通訊。而衛星電話的優點是可以不限制地域使用,因此實際我國也已經開發了民用的衛星電話,只是沒有完全的投入民用,只用於特定人群!實際上現在也有衛星電話!但是基於成本太高,所以沒有大面積的開展。
手機的性能目前來說是否能滿足衛星接收信號?需要考慮電量、信號接收、輻射等多方面的問題。即使以後天空中有成千上萬的衛星是用來發送信號所使用,那麼現在的手機是有能夠滿足衛星接收的功能呢?目前來說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綜上,地面上畢竟是我們人類熟悉的環境,成本相對來說比在太空建設要低很多,而且難度也會相對來說低很多,因此才沒有大面積的考慮衛星電話,只是對於特定的行業或者特定的人群開展!
㈤ 什麼是基站,基站有哪些分類區別在什麼
基站分為宏基站以及分布式基站,兩者區別如下:
一、主體不同
1、宏基站:是一種用於蜂窩式行動電話通訊的設備。
2、分布式基站:是新一代用於完成網路覆蓋的現代化產品。
二、特點不同
1、宏基站:在蜂窩式行動電話的建網初期,蜂窩小區的覆蓋半徑較大,一般在1~2.5千米左右,有的甚至達到20千米以上
2、分布式基站:是將射頻處理單元和傳統宏基站基帶處理單元分離的同時又通過光纖連接。
三、優勢不同
1、宏基站:低發射功率的微蜂窩基站允許較小的頻率復用距離,每個單元區域的信道數量較多,因此業務密度得到了巨大的增長。
2、分布式基站:在網路部署時,將基帶處理單元與核心網、無線網路控制設備集中在機房內,通過光纖與規劃站點上部署的射頻拉遠單元進行連接,完成網路覆蓋,從而降低建設維護成本、提高效率。
㈥ 手機是怎麼與基站通信的
基站發射的微波始終跟蹤著手機,當用戶從一區域過渡到另一區域時,手機自動進行切換。也就是說,手機始終在基站的「監視」之中,這就有點象處在雷達監視中的飛機。基站只是起著發射信號的作用,而進行數據處理、轉換的中心則是網路運營商的中央機房計算機系統,計算機擔負著數據的處理、傳輸,計算費用等任務。基站與系統也是時刻保持聯系的,基站將用戶的信息及時反饋給系統,而且將用戶在進行數據業務的同時將數據傳輸給系統,然後系統再進行中轉。因此,我們不難發現手機用戶、基站、中央計算機系統之間的關系。
這就是手機通信的基本原理,當然在實際操作中絕對沒有這么簡單,但是如果我們明白了這個基本原理以後,我們可以解釋許多平時遇到過的現象。
就象前面所說的當你的手機處於信號盲區別人打你的手機的時候,這時候系統自動給予用戶不在服務區的提示。原因很簡單,當用戶處在信號盲區,這時候用戶和基站暫時脫離聯系,基站尋找不到用戶,所以就給中央系統反饋信息,系統記錄下來,認為此用戶脫離服務區,當別人撥打此用戶的時候,系統自動播放事先錄制好的語音提示,所以就能聽到「您所撥叫的用戶不在服務區……」的提示。當用戶再次進入網路服務區內,重新進入基站的「監視」中,基站又給中央系統反饋信息,系統記錄下來,重新接通,於是用戶恢復到了正常通信狀態。
有這樣一種有趣的現象不知道大家是否發現過沒有,當手機開機的時候強行取下電池後,然後撥打該手機,仍然會聽到用戶不在服務區的語音提示,這又是為什麼呢?(開機的時候強行取下電池有損手機壽命,強烈建議大家不要去試,否則後果自負哦)我們已經知道,手機是時刻與基站保持聯系的.當我們關機的時候,手機向基站發出退網信息,然後基站將信息反饋給中央系統。關機後,系統自動記錄該用戶的關機信息.所以當我們關機以後,別人再打你的電話,就聽到的是'您所撥叫的用戶已關機,請稍後再撥'的語音提示.當我們開機的時候,手機又向基站發出登陸網路信息,然後尋網,待登陸好網路以後我們就可以使用手機進行通話等業務了.那為什麼手機在開機狀態取下電池,然後如果別人再打就認為你的手機不在服務區了呢?當我們在開機狀態取下電池,這個時候手機是被強行關機的,並沒有來得及給基站發送關機信息的,但是這個時候,手機關機了,與基站突然脫離聯系,基站不能正常跟蹤手機,基站將信息反饋給中央系統,系統就認定此用戶進入信號盲區,所以系統自動記錄此用戶不在服務區。
㈦ 手機為什麼不使用衛星信號,而要使用大量的基站
衛星通信覆蓋范圍廣,幾十顆衛星就可以實現全球覆蓋,而實現全球4G信號覆蓋,用了600多萬座基站,仍然存在很多信號死角,比如一些偏遠山區、海上是沒有4G信號的。衛星信號為什麼沒有「淘汰」手機基站呢?下面具體說一說。
成本劣勢
衛星製造成本,還有衛星上天也需要成本,不是想上去就能上去的,發射一顆衛星怎麼都得幾百萬美元。根據航天科工四院的數據,旗下快舟1A火箭的每千克報價是2萬美元,一個中低軌道的衛星,以200千克算,也得400萬美元了。
衛星發射也不是100%的發射成功,據統計衛星發射沖功率為80%,衛星自身也是有壽命的,過了時間舊的報廢,還得重新發射衛星代替。
總之,現階段衛星通信還不能代替基站,無論是成本上還是性能上,都無法代替傳統的基站。
㈧ 一個移動通信基站能覆蓋多遠
覆蓋多遠不是一個定值,是與邊緣場強直接相關的,邊緣場強與信源的發射功率和傳播損耗有關。
傳播損耗與電波的頻率、傳播距離以及遮擋情況有關。
在市區,由於話務量大,基站多,為防止基站之間相互干擾以及單個基站容量飽和問題,設計覆蓋距離一般在100-200米左右;在郊區,由於話務量相對小一些,單個基站覆蓋距離就遠一些,一般能覆蓋半徑3公里左右。理論上一個GSM基站能覆蓋35公里。
現在移動聯通電信都是小區制,只有廣播電台這樣的才採用大區制。手機輻射跟基站輻射沒有直接關系,跟手機發射功率有關,而手機發射功率跟接受到的下行場強有關,因為無線通信是雙工制式,手機接受到基站信號的同時也向基站發射信號,接受到的弱了表明路徑損耗大,手機自然就要提高發射功率使得基站能夠收到並解析手機發射的信號。
㈨ 手機基站是什麼意思
就是發射手機信號的站點!我有一款基站鎖定的軟體!可以鎖定離你最近的基站讓你手機信號穩定一些,不過這個軟體對手機有一點小要求!
㈩ 手機之間是如何進行通訊的
手機之間是通過移動運營商提供的不同網路制式來進行通訊的。只有擁有工信部頒發的運營執照的公司才能架設網路;從通信行業來說,設備生產商和運營商是相互依存的。
中國移動使用的GSM(2G)/TD-SCDMA(3G)/TD-LTE(4G)這3模;
中國聯通使用的是GSM(2G)/WCDMA(3G)/TD-LTE(4G)/FDD-LTE(4G);
而中國電信則使用的是CDMA1X(2G)/EVDO(3G)/TD-LTE(4G)/FDD-LTE(4G)。
對於國內的運營商來說,只要達到7模即GSM/TD-SCDMA/WCDMA/TD-LTE/FDD-LTE/CDMA1X/EVDO即可稱之為全網通機型。
(10)網路通訊手機基站擴展閱讀
中國有包括中國電信、中國網通、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金橋網、教育網等在內的9家營利性和非營利性的互聯網網路運營單位和數百個跨省經營的ISP(互聯網接入服務提供者)。
各網路運營單位在網路規模、用戶數量和網上資源上差距很大,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分別在南方21個省區市和北方10個省區市居主導地位。
網路運營商有責任和義務進行不同網路之間的互聯互通,在技術上可行的條件下,按照經濟合理、保證雙方的經濟利益的同時,將互聯互通進行下去,其實是有利於雙方的發展,特別是新進入的網路運營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