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機網路 » 移動網路主機內部結構圖

移動網路主機內部結構圖

發布時間: 2022-05-26 04:33:21

Ⅰ 計算機主機內部結構及功能

1、主機:主機從外觀看是一個整體,但打開機箱後,會發現它的內部由多種獨立的部件組合而成。
下面介紹一下電腦主機的各個部件:
(1)電源:電源是電腦中不可缺少的供電設備,它的作用是將220V交流轉換為電腦中使用的5V,12V,3.3V直流電,其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其他設備工作的穩定性,進而會影響整機的穩定性。
(2) 主板:主板是電腦中各個部件工作的一個平台,它把電腦的各個部件緊密連接在一起,各個部件通過主板進行數據傳輸。也就是說,電腦中重要的「交通樞紐」都在主板上,它工作的穩定性影響著整機工作的穩定性。
(3) CPU:CPU(Central Precessing Unit)即中央處理器,其功能是執行算,邏輯運算,數據處理,傳四捨五入 ,輸入/輸出的控制電腦自動,協調地完成各種操作。作為整個系統的核心,CPU 也是整個系統最高的執行單元,因此CPU已成為決定電腦性能的核心部件,很多用戶都以它為標准來判斷電腦的檔次。
(4) 內存:內存又叫內部存儲器(RAM),屬於電子式存儲設備,它由電路板和晶元組成,特點是體積小,速度快,有電可存,無電清空,即電腦在開機狀態時內存中可存儲數據,關機後將自動清空其中的所有數據。
(5) 硬碟:硬碟屬於外部存儲器,由金屬磁片製成,而磁片有記功能,所以儲到磁片上的數據,不論在開機,還是並機,都不會丟失。
(6) 音效卡:音效卡是組成多媒體電腦必不可少的一個硬體設備,其作用是當發出播放命令後,音效卡將電腦中的聲音數字信號轉換成模擬信號送到音箱上發出聲音。
(7)顯卡:顯卡在工作時與顯示器配合輸出圖形,文字,其作用是負責將CPU送來的數字信號轉換成顯示器識別的模擬信號,傳送到顯示器上顯示出來。
(8) 數據機:數據機是通過電話線上網時必不可少的設備之一。它的作用是將電腦上處理的數字信號轉換成電話線傳輸的模擬信號。
(9) 網卡:網卡的作用是充當電腦與網線之間的橋梁,它是用來建立局網的重要設備之一。
(10) 軟碟機:軟碟機用來讀取軟盤中的數據。軟盤為可讀寫外部存儲設備。
(11) 光碟機:光碟機是用來讀取光碟中的設備。光碟為只讀外部存儲設備,其容量為650MB左右。
2、顯示器:顯示器有大有小,有薄有厚,品種多樣,其作用是把電腦處理完的結果顯示出來。它是一個輸出設備,是電腦必不可缺少的部件之一。
3、鍵盤:鍵盤是主要的輸入設備,用於把文字,數字等輸到電腦上。
4、滑鼠:當人們移到滑鼠時,電腦屏幕上就會有一個箭頭指針跟著移動,並可以很准確切指到想指的們位置,快速地在屏幕上定位,它是人們使用電腦不可缺少的部件之一。
5、音箱:通過它可以把電腦中的聲音播放出來。
6列印機:通過它可以把電腦中的文件列印到紙上,它是重要的輸出設備之一。
7、攝像頭、掃描儀、數碼像機等設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電腦的軟體系統
軟體是指程序運行所需的數據以及與程序相關的文檔資料的集合。可分為:
1 操作系統軟體:人們知道,電腦完成許多非常復雜的工作,但是它卻「聽不懂」人們的語言,要想讓電腦完成相關的工作,必須由一個翻譯把人們的語言翻譯給電腦。此時,操作系統軟體就充當這里的「翻譯官」,負責把人們的意思「翻譯」給電腦。由電腦完成人們想做的工作。
2、應用軟體:應用軟體是用於解決各種實際問題以及實現特定功能的程序。
此外還有程序設計軟體:程序設計軟體是由專門的軟體公司編制,用來進行編程的電腦語言。程序設計軟體主要包括語言,匯編語言和高級語言。不過這些軟體一般人是不使用的。夠詳細了吧!
出自網路,復制過來的

Ⅱ 區域網架構有哪些方案,各方案比較,如何架構區域網費用比較寫出或借用軟體來控制各網路埠,感激不盡

老大,這么大型的問題,才10分

我們要知道區域網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實現資源的最佳利用,如:共享磁碟設備、列印機等,從而可以在組建的區域網內部互相調用文件,並可在任何一台共享列印機上進行列印;當然我們也可以藉助Wingate或Sygate等軟體多機共享一台Modem上網;或者通過代理伺服器連上Internet,享受非一般的速度。如果你家裡有一台以上的電腦,如果你想把你的電腦游戲室升級到網吧,那麼你得考慮把它們連成區域網。
別以為很難,其實如果只是組建一個小型的區域網,我們只要添置幾塊網卡和一些數據線,就可以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我們知道,Win98內置了點到點(pc to pc)的網路配置能力,這使建立小型網路變得簡單。如果你的區域網有很多台機,那麼您需要一個成熟的網路操作系統來管理網路,例如:WinNT、Netware或Linux等。

【串並口通訊聯網】
如果你只是想把兩台裝有Windows系列操作系統的PC連接起來,我們可以直接通過計算機的串、並口,利用串、並行通訊電纜(pc to pc),把兩台微機連接好後,在Windows的「控制面板/網路」下的「適配器」中選Microsoft的「撥號網路適配器」和「協議」中的「IPX/SPX兼容協議」及「NetBEUI協議」。然後啟動「控制面板」,選擇「添加/刪除程序」,單擊「安裝Windows程序」,選擇「通訊」,單擊「直接電纜連接」,再利用Windows安裝盤進行安裝。安裝好後,重新啟動計算機。選定一台計算機作主機,在主機「我的電腦」中用右鍵某一驅動器(如C驅),選擇「共享」,選好共享級別。分別在兩機的附件中運行「直接電纜連接」,在主機上,選擇所用的通訊埠。選另一台作客戶機,按提示操作,稍等片刻,聯機完成。打開「客戶機」桌面上的「網上鄰居」,你會發現你不再孤獨了,你可通過「網上鄰居」訪問你的主機,也可以通過「映射網路驅動器」的方法將網路驅動器映射為自己的虛擬物理驅動器,更妙的是如果你所聯的主機已經上了區域網,那麼你還能通過主機訪問所有的網上資源。而且在你訪問的同時,並不影響主機的正常工作,這一點對於筆記本電腦的用戶尤為有利。

【網卡通訊聯網】
當微機(pc)多於兩台的話,就需要用到網卡、網線和集線器(HUB)。如果區域網中沒有網卡,就如河流沒有橋梁架在兩岸一樣。網卡是網路介面卡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的簡稱,它是區域網最基本的組件之一。網卡安裝在網路計算機和伺服器的擴展槽中,充當計算機和網路之間的物理介面,因此可以簡單地說網卡就是接收和傳送數據橋梁。網卡根據傳輸速率可分為:10Mbps網卡(ISA 插口或PCI插口)、100Mbps PCI插口網卡、10Mbps/100Mbps自適應網卡和千兆網卡。目前10Mbps ISA插口的網卡仍以其低廉的價格佔有市場的一定份額,但由於10Mbps ISA插口網卡的網路傳輸速率低,且佔用大量的CPU資源,只適應於那些對速度要求不高的區域網,因此我推薦用100Mbps PCI插口的網卡或者10Mbps/100Mbps自適應網卡,價格不貴又能夠適應於用戶比較多,網上傳輸的數據量大和需要進行多媒體信息傳輸的應用環境。
在選擇網線時要先看你所購買的網卡的介面類型,網卡的介面有兩種類型(RJ45和BNC):BNC口是用細同軸電纜作為傳輸媒介的一種網卡介面。RJ45是採用雙絞線作為傳輸媒介的一種網卡介面,RJ45的介面酷似電話線的介面,但網路線使用的是8芯的接頭,使用RJ45的缺點是架設成本高,但安裝和維護較為方便,因此我們一般使用RJ45介面。集線器 (HU:根據微機的數量,利用 HUB構成星形結構,在工作站較多的情況下,會因 HUB的處理速率遠遠低於通信線路的傳輸速度,從而造成瓶頸問題。因此有條件的話可選用交換機。一個 Hub所組成的域稱為沖突域,也就是說,網路上任何一台計算機在收發數據時,其他所有計算機都能夠收到,且這些計算機不能同時進行數據的收發,否則會發生碰撞(CSMA/ CD協議會阻止碰撞 )。此外每台接入 Hub的計算機,都要檢測接收到的數據目的地址,以確認是否是收到自己的通信信息,因此計算機 CPU佔用率高,全網通信效率低,只適用於小型工作組級別應用。

【集線器HUB或者交換機的作用】:
(1)每個雙絞線介面只與一個工作站 (網卡)相連,信號點對點傳輸。
(2)當某一埠接收到信號時,HUB將其整形再生並廣播到其他每個埠。
(3)HUB本身可自動檢測信號碰撞,當碰撞發生時立即發出阻塞 (jam)信號通知其他埠。
(4)某一埠的傳輸線或網卡發生故障時,HUB自動隔離該埠,使其不影響其他埠的正常工作,因為現在的100MB的交換機價格很便宜,所以一般都選擇100Mbps的網卡和100M的交換機。
區域網所需的組件都已經齊了,現在就以在現時最穩定的個人操作系統Windows2000 Professional為基礎跟我來一步一步組建區域網吧。

【連接區域網的步驟】:
1、安裝網卡。關閉計算機,打開機箱,找到一空閑PCI插槽(一般為較短的白色插槽),插入網卡,上好螺絲。
2、連接網線。將網線一頭插在網卡接頭處,一頭插到交換機或HUB上。
3、安裝網卡驅動程序。打開計算機,操作系統會檢測到網卡並提示您插入驅動程序盤。插入隨網卡銷售的驅動程序盤,然後單擊「下一步」,Windows找到驅動程序後,會顯示確定屏幕,單擊「下一步」。如果Windows沒有找到驅動程序,單擊「設備驅動程序向導」中的「瀏覽」按鈕來指定驅動器的位置。如果您的驅動程序不是最新的版本,可以打開「設備管理」,運行「更新設備驅動程序器向導」,雙擊「網路適配器」,然後選中您的網卡,選擇「驅動程序」鍵,單擊「升級驅動程序」按鈕。Windows會提示您插入Windows安裝盤,按照提示操作即可。您還必須為網路中的每一台計算機指定一個唯一的名字和相同的工作組名(例如默認的Workgroup),然後再重新啟動計算機。具體操作為在桌面「我的電腦」圖標上點右鍵,單擊「屬性」。在彈出的對話框里點擊「網路標識」,再點擊「屬性」,在「計算機」名中填入你想要指定的機器名,在工作組中填入統一的工作組名,點擊確定完成。
4、安裝必要的網路協議。在桌面「網上鄰居」圖標上單擊右鍵,點擊「屬性」,在「本地連接」圖標上單擊右鍵,在彈出的屬性對話框里點擊「安裝」,雙擊「協議」安裝「Internet協議(TCP/IP)」,雙擊「客戶」安裝「Microsoft網路客戶端」,重新啟動計算機。
5、實現網路共享。在桌面「網上鄰居」圖標上單擊右鍵,點擊「屬性」,在「本地連接」圖標上單擊右鍵,在彈出的屬性對話框里點擊「安裝」,雙擊「服務」安裝「Microsoft網路的文件和列印機共享」,單擊「確定」,需重新啟動計算機後這些設置才有效。如果您要共享驅動器或目錄,在資源管理器中或桌面上,打開「我的電腦」,右擊欲共享的驅動器或目錄,選擇「共享」,填寫相應的內容。如果選擇共享整個驅動器,則該驅動器下的所有目錄均為網路共享。打開「網路鄰居」圖標可以得到網路上計算機的列表。雙擊您欲訪問的計算機,進入驅動器。要想映射網路驅動器,請查閱Windows幫助文件。如果在使用網路訪問列印機或別的計算機時出現問題,請檢查您的網線連接,保證連線和共享設置正確。
6、設置可任選的啟動口令安裝網路驅動程序後第一次啟動計算機時,會彈出一對話框提示您鍵入Microsoft網路的用戶和口令。鍵入用戶名,以後每次啟動計算機時它會自動顯示(可以使用第三步中指定的計算機名)。如果不想設置口令,將口令行置空,然後「確定」,否則鍵入口令,並確定口令。如果輸入的口令與設置的口令不符,則計算機雖可在本地運行操作系統,但不能上網共享資源。

哈哈這樣.我們一個簡單的基於Windows2000 Professinal的區域網建立起來了,你也可以用以上方法在你的鄰里之間建立一個區域網

家庭或小型辦公室,如果有兩台或更多的計算機,很自然地希望將他們組成一個網路。為方便敘述,以下約定將其稱為區域網。在家庭環境下,可用這個網路來共享資源、玩那些需要多人參與的游戲、共用一個數據機享用Internet連接等等。辦公室中,利用這樣的網路,主要解決共享外設如列印機等,此外,辦公室區域網也是多人協作工作的基礎設施。

別看這樣小的網路工程,在過去也是需要專業人員來進行組網配置的。那時,大部分操作的都是手工的,一般的用戶都不具備相應的知識和經驗。正好屬於"高不成低不就"的情況,自然限制了它的發展。Windows XP的出現,打破了這種局面,這依賴它內建有強大的網路支持功能和方便的向導。用戶完成物理連接後,運行連接向導,可以自己探測出網路硬體、安裝相應的驅動程序或協議,並指導用戶,完成所有的配置步驟。

本文介紹兩種在Windows XP操作系統下的組網方案,並介紹Windows XP用於區域網中的各種很有特色的功能。

一. 目標:

組成家庭區域網:對外,可以連接Internet,允許區域網內的各個計算機共享連接。對內,可以共享網路資源和設備。

二. 採用什麼網路形式?

家庭網中的計算機可能有桌面機或便攜機,例如掌上電腦或筆記本機等,也可能出現各種傳輸介質的介面,所以網路形式上,不宜都採用有線網路,無線介面是必須考慮的。但如果可以明確定位在純粹的有線網上,也可不設無線介面。所以,這里提供兩種方案:

1. 有線與無線混合。
2. 有線。

三. 網路硬體選擇

網路適配器(網卡)可採用PCI、PC或PCMCIA介面的卡(後兩者多用在攜帶型機或筆記本機上),Windows XP也支持用USB介面的網路適配器。究竟採用那種適配器,取決於接入網路中的計算機。無論那種適配器,都需要注意與現有計算機的介面以及HUB的協調一致,USB介面的適配器可能適應性更強一些,但對於較舊的計算機,又需要注意它是否支持USB介面。

網路連接線,常用的有同軸電纜和雙絞線,這都是大家熟悉的東西,不多解釋。究竟採用哪一種,就看你怎麼想了。
四. 可採用的網路結構和介質

以太結構:這種結構在辦公室或商業用戶中最為流行,熟悉的人也很多,技術資料和維護人員也容易找到,所以不多贅述。

電話線連接:這種形式主要的特色是成本很低,物理連接也很簡單,適用於大部分的家庭用戶。

無線電波:利用電磁波信號來傳輸信號,可以不用任何連線來進行通訊,並可以在移動中使用。但需要在每台計算機上加裝無線適配器,成本高是肯定了。在我國,無線形式用在計算機網路通訊的還較少。在美國,用於無線網路的是一個稱為IEEE 802.11b的標准協議,用於計算機近距離網路通訊。在該協議支持下,可達到的網速是11 Mbps。

五. 方案之一

這是一個有線、無線混合方案,具體結構可以參看圖1。這個例子中,用4台計算機組成了一個混合網路,PC1是主機,它與外部連接有3個通路:

1. 與Internet接連的數據機:用於整個網路的各個計算機共享上網之用。
2. 無線適配器:用於和本網路內的無線設備之間的通訊。
3. HUB:用於"帶動"本網路內的下游計算機。

該方案中的PC1、PC2機,必須用Windows XP操作系統,有線部分採用的是乙太網結構連接。圖中的HPNA是home phoneline network adaptor的縮寫,表示家庭電話線網路適配器。圖中的PC3和移動計算機,並不要求非使用Windows XP操作系統不可,別的windows版本也行。移動計算機和主機之間的網路連接利用的是無線形式。
如果希望建立混合網路,這種方案已經具備典型的功能,並且不需要花費很大就可以擴充網路規模。
關於連通操作:

圖1顯示的結構只能表示物理連接關系,物理連接完成後,還需要進行連通操作,網路才可真正投入使用。連通操作包括區域網內部各個計算機之間的連通,和區域網與Internet之間的連通。前者連通建立的步驟如下:

1. 滑鼠點擊 開始,進入控制面板,點擊"Network and Internet Connections網路和Internet連接",選擇網路連接( Network Connections),進行下一步。
2. 選擇進行"兩個或多個LAN的連接"
3. 右鍵點擊一個連接.
4. 確定完成連接任務.

區域網之內的連通操作就完成了。

再說區域網與Internet之間的連通,這種情況主要考慮速度與成本兩方面的兼顧。多機上網,最省事的辦法是每個機器占據一條獨立的電話線,但這不是一般用戶能承受起的,資源的浪費也太大。另一個辦法,可以使用住宅網關,但這樣成本需要增加,不是最佳途徑。比較好的方法是使用一個計算機作為主機伺服器。這不僅技術上可行,還有很多別的優點,如:

①:由於Windows XP有內建的防火牆,主機介於Internet和終端機之間,可以利用主機的防火牆保護區域網中的分機免受來自Internet的攻擊。
②:主機是"隱匿在" Internet和區域網之間的,充當了網關的腳色,在分機上,用戶感覺好像自己是直接連在Interne上一樣,察覺不到中間還有主機存在。特別是可以使區域網中的每台計算機同時上網。大大減少了設備投資。
③:除主機必須使用Windows XP操作系統之外,區域網內的計算機可使用早期的windows版本。
④:如果區域網中需要使用不同的媒體(例如有線和無線混合),可以利用Windows XP作為過渡的網橋。
⑤:雖然有網路資源和設備的共享功能,但也可以限制別人對私有文件和數據的訪問,特別是將文件存放在主機上的時候,更具有這種優勢可用。
⑥:利用"萬能即插即用"功能,可以隨時擴充區域網的規模。

六. 方案之二

下面是這種方案的結構示意圖。該方案適用於小型辦公室。與上一個方案比較,主要是去掉了無線部分,主機與分機之間不採用電話線連接,而是採用了電纜或雙絞線連接。所有分機都通過一個HUB與主機連接到Internet上,並可以支持列印機共享。這其實就是最常見的那種區域網的結構。
該方案完成物理連接之後,還需要進行下列操作:

1. 打開網路連接文件夾或找到網路連接的圖標.
2. 右鍵點擊"connection to the Internet you want to share(共享Internet連接)"然後再右鍵點擊"Properties(屬性)"
3. 選擇"Advanced(高級)"任務條。
4. 選擇"Allow other network users to connect through this computer′s Internet connection(允許另外用戶通過這個計算機連接到Internet)"檢查框,並選定。
5. 點擊 OK.結束操作。

啟用Windows XP的防火牆,必須進行設置,不設置是不起作用的。設置過程:

1.打開網路連接文件夾或找到網路連接的圖標.
2.右鍵點擊"connection to the Internet you want to share(共享Internet連接)"然後再右鍵點擊"Properties(屬性)"
3.選擇"Advanced(高級)"任務條。
4. 選擇"Protect my computer and network by limiting or preventing access to this computer from the Internet(利用這個計算機限制從Internet進入的訪問並保護我的計算機和網路" ,在其下面有一個Internet連接防火牆的檢查框,滑鼠點擊選定。
5. 點擊 OK.結束操作。

七. 幾點說明

A.主機必須採用Windows XP操作系統,區域網內的計算機可以使用早一些的windows版本,如:windows98、windows ME、windows2000等等。
B.這里提供的是典型的情況,想擴充網路規模基本上可以照此疊加。
C.本文是依據英文測試版本進行的試驗,不能保證將來的正式版本。特別是中文正式版本的性能與此完全一致。

Ⅲ 計算機系統組成的結構圖

主板,內存,硬碟,CPU,主機箱,顯示器,鍵盤,滑鼠等

Ⅳ 電腦結構圖解

1、顯示器(輸出設備)

Ⅳ GSM主要介面的協議分層結構

樓上的答的牛頭不對馬嘴,抄書,不是這么抄滴。

不過樓主的這個問題確實問的比較大。在整個GSM網路結構中,介面很多。有
--手機到BTS(基站發射器)的空中介面-Um itf;
--BTS到BSC(基站控制器)的Abis介面;
--BSC到MSC(移動交換中心)的A介面;
--MSC到VLR(訪問位置寄存器)直接的B介面;
--MSC到HLR(歸屬位置寄存器)之間的C介面;
--HLR和VLR之間的D介面;
--各MSC之間的E介面;
--MSC到EIR(電子設備寄存器)之間的F介面;
--各VLR之間的G介面;
--HLR和AC(鑒權中心)之間的H介面等。

上述介面中,Abis,B,H介面一般為設備中的內部介面,不開放,其餘都是開放介面。一律採用的CCITT的七號信令。

7號信令採用的也是IT通用OSI的7層協議棧,從承載,到鏈路,一直到應用。只不過電信的7號信令在鏈路層以上採用了一些專用的定義。在承載以上,分別為MTP,SCCP,以及上層應用的BSSAP,TUP,ISUP,MAP等。當然,有些協議,主要是TUP是直接建立在MTP層上的,並不通過SCCP。類似的信令還有隨路信令CAS,也就是R2信令。

這個問題實在是比較專業,我也想不出有什麼很簡單的辦法可以講的特別清楚,就只能這樣了。多包涵。

Ⅵ 筆記本電腦的內部結構是什麼樣子的 和台式機一樣嗎

不同,台式的不同品牌的內部結構一樣,筆記本不同品牌不同尺寸的內部結構都是不同的。

1、筆記本的內部結構包括:CPU、硬碟、內存、顯卡等。

Ⅶ 打開機箱,簡述機箱內部的結構和部件組成

摘要:電腦主機內部一般是由:主板、CPU、內存、硬碟、顯卡、電源、光碟機這些配件組成的。其中主板、cpu、內存、硬碟、電源這5大件是必不可少的,缺一樣電腦就無法正常運行。其它的像光碟機、機箱散熱風扇之類的配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選擇安裝。下面跟著小編具體了解一下吧。

【電腦主機配置】台式機主機內部結構 台式機主機有哪些配件組成

台式電腦主機的硬體組成部分簡介

計算機硬體系統中用於放置主板及其他主要部件的容器( Mainframe )。通常包括 CPU 、內存、硬碟、光碟機、電源、以及其他輸入輸出控制器和介面,如 USB 控制器、顯卡、網卡、音效卡等等。位於主機箱內的通常稱為內設,而位於主機箱之外的通常稱為外設(如 顯示器 、鍵盤、滑鼠、外接硬碟、外接光碟機等)。通常,主機自身(裝上軟體後)已經是一台能夠獨立運行的計算機系統,伺服器等有專門用途的計算機通常只有主機,沒有其他外設。

1 、機箱(必備)

機箱作為電腦配件中的一部分,就是主機的外殼,它起的主要作用是放置和固定各電腦配件,起到一個承托和保護作用,此外,電腦機箱具有電磁輻射的屏蔽的重要作用,現在的高配機箱具有防輻射、防塵、加強散熱、靜音等多中功能。但由於機箱不像 CPU 、顯卡、主板等配件能迅速提高整機性能,所以在 DIY 中一直不被列為重點考慮對象。但是機箱也並不是好無作用,一些用戶買了雜牌機箱後,因為主板和機箱形成迴路,導致短路,使系統變得很不穩定。

2 、電源(主機供電系統,沒有電源計算機將無法工作)

計算機屬於弱電產品,也就是說部件的工作電壓比較低,一般在正負 12 伏以內,並且是直流電。而普通的市電為 220 伏(有些國家為 110 伏)交流電,不能直接在計算機部件上使用。因此計算機和很多家電一樣需要一個電源部分,負責將普通市電轉換為計算機可以使用的電壓,一般安裝在機箱內部。計算機的核心部件工作電壓非常低,並且由於計算機工作頻率非常高,因此對電源的要求比較高。目前計算機的電源為開關電路,將普通交流電轉為直流電,再通過斬波控制電壓,將不同的電壓分別輸出給主板、硬碟、光碟機等計算機部件。

3 、主板(承載和連接主機各個配件的主體)

又叫主機板( mainboard )、系統板( systemboard )或母板( motherboard );它安裝在機箱內,是計算機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主板一般為矩形電路板,上面安裝了組成計算機的主要電路系統,一般有 BIOS 晶元、 I/O 控制晶元、鍵盤和面板控制開關介面、指示燈插接件、擴充插槽、主板及插卡的直流電源供電接插件等元件。

4 、 CPU (中央處理器,計算機的大腦,負責數據運算,是計算機的核心硬體。)

中央處理器( CPU ,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是一塊超大規模的集成電路,是一台計算機的運算核心和控制核心。主要包括運算器( ALU , Arithmetic and Logic Unit )和控制器(CU , Control Unit )兩大部件。此外,還包括若干個寄存器和高速緩沖存儲器及實現它們之間聯系的數據、控制及狀態的匯流排。它與內部存儲器和輸入 / 輸出設備合稱為電子計算機三大核心部件。

5 、內存(存儲主機調用文件,不可缺少。)

內存是計算機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與 CPU 進行溝通的橋梁。計算機中所有程序的運行都是在內存中進行的,因此內存的性能對計算機的影響非常大。內存( Memory )也被稱為內存儲器,其作用是用於暫時存放 CPU 中的運算數據,以及與硬碟等外部存儲器交換的數據。只要計算機在運行中, CPU 就會把需要運算的數據調到內存中進行運算,當運算完成後CPU 再將結果傳送出來,內存的運行也決定了計算機的穩定運行。內存是由內存晶元、電路板、金手指等部分組成的。

目前計算機內存普遍已經採用 DDR3 代,單條容量都在 2GB 以上, DDR4 代內存也即將問世。

6 、硬碟(計算機數據的存儲設備,負責存放文件、音樂、視頻、文檔等等)

我們所有長期存儲的數據都存儲在硬碟上,比如電影,音樂,軟體,游戲等等,而那些計算機臨時需要的文件都在內存中,硬碟就相當於我們的倉庫,所有數據的存放都需要硬碟,硬碟也是計算機的核心硬體之一,沒有硬碟,計算機將無法工作(無盤工作站除外)。

硬碟有固態硬碟( SSD 盤,新式硬碟)、機械硬碟( HDD 傳統硬碟)、混合硬碟( HHD 一塊基於傳統機械硬碟誕生出來的新硬碟)。 SSD 採用快閃記憶體顆粒來存儲, HDD 採用磁性碟片來存儲,混合硬碟( HHD : Hybrid Hard Disk )是把磁性硬碟和快閃記憶體集成到一起的一種硬碟。絕大多數硬碟都是固定硬碟,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碟驅動器中。

7 、音效卡(主板都有集成音效卡,部分行業需要專門處理計算機音效,就需要獨立音效卡)

音效卡的基本功能是把來自話筒、磁帶、光碟的原始聲音信號加以轉換,輸出到耳機、揚聲器、擴音機、錄音機等聲響設備,或通過音樂設備數字介面( MIDI )使樂器發出美妙的聲音。

8 、顯卡(計算機最重要的硬體之一,承擔著圖像的處理作用)

顯卡全稱顯示介面卡( Video card , Graphics card ),又稱為顯示適配器( Video adapter ),顯示器配置卡簡稱為顯卡,是個人電腦最基本組成部分之一。顯卡的用途是將計算機系統所需要的顯示信息進行轉換驅動,並向顯示器提供行掃描信號,控制顯示器的正確顯示,是連接顯示器和個人電腦主板的重要元件,是「人機對話」的重要設備之一。

沒有顯卡(沒有獨立顯卡也沒有核心顯卡),計算機將無法啟動,目前大多數平台都有集成顯卡,而集顯又多用在移動平台(筆記本)。

9 、網卡(聯網設備,沒有網卡將無法和其他計算機聯機)

計算機與外界區域網的連接是通過主機箱內插入一塊網路介面板(或者是在筆記本電腦中插入一塊 PCMCIA 卡),但是現在絕大多數主板都有集成網卡設備,也就是我們插網線的地方。網路介面板又稱為通信適配器或網路適配器( Win7 系統就能見到這個詞語)( network adapter )或網路介面卡 NIC ( Network Interface Card ),但是現在更多的人願意使用更為簡單的名稱「網卡」。

網卡也分為集成網卡和獨立網卡,按速率來也分為百兆網卡( 100Mbps )、千兆網卡( 1 , 000Mbps )、萬兆網卡( 10 , 000Mbps )。

10 、光碟機(光碟機用來讀取 CD , VCD 和 DVD 光碟)

光碟機用來讀寫 CD 、 VCD 等等光碟內容,也是台式機和筆記本電腦里比較常見的一個部件。

11 、軟碟機(早期計算機都有軟碟機,現在已經徹底淘汰)

軟盤驅動器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軟碟機,英文名稱叫做「 floppy disk drive 」,它是讀取 3.5 英寸或 5.25 英寸軟盤的設備。現今最常用的是 3.5 英寸的軟碟機,可以讀寫 1.44MB 的 3.5 英寸軟盤, 5.25 英寸的軟盤已經淘汰,很少會見到。

12 、散熱系統(如 CPU 風扇、機箱散熱器)

散熱其系統主要是對 電腦 的一些高溫部件進行降溫,如 CPU 、顯卡、電源等,這些硬體在工作時會產生高達幾百攝氏度的高溫,如果溫度過高,計算機將無法正常工作,出現死機、藍屏等故障。

Ⅷ 求電腦主機的解剖圖

主板,又叫主機板(mainboard)、系統板(systembourd)和母板(motherboard);它安裝在機箱內,是微機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主板一般為矩形電路板,上面安裝了組成計算機的主要電路系統,一般有BIOS晶元、I/O控制晶元、鍵盤和面板控制開關介面、指示燈插接件、擴充插槽、主板及插卡的直流電源供電接插件等元件。主板的另一特點,是採用了開放式結構。主板上大都有6-8個擴展插槽,供PC機外圍設備的控制卡(適配器)插接。通過更換這些插卡,可以對微機的相應子系統進行局部升級,使廠家和用戶在配置機型方面有更大的靈活性。 總之,主板在整個微機系統中扮演著舉足重新的腳色。可以說,主板的類型和檔次決定著整個微機系統的類型和檔次,主板的性能影響著整個微機系統的性能。常見的PC機主板的分類方式有以下幾種

★主板的分類:

一、按主板上使用的CPU分有:
386主板、486主板、奔騰(Pentium,即586)主板、高能奔騰(Pentium Pro,即686)主板。 同一級的CPU往往也還有進一步的劃分,如奔騰主板,就有是否支持多能奔騰(P55C,MMX要求主板內建雙電壓), 是否支持Cyrix 6x86、 AMD 5k86 (都是奔騰級的CPU,要求主板有更好的散熱性)等區別。

二、按主板上I/O匯流排的類型分
·ISA(In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工業標准體系結構匯流排.
·EISA(Extension In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擴展標准體系結構匯流排.
·MCA(Micro Channel)微通道匯流排. 此外,為了解決CPU與高速外設之間傳輸速度慢的"瓶頸"問題,出現了兩種局部匯流排,它們是:
·VESA(Video Electronic Standards Association)視頻電子標准協會局部匯流排,簡稱VL匯流排.
·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圍部件互連局部匯流排,簡稱PCI匯流排. 486級的主板多採用VL匯流排,而奔騰主板多採用PCI匯流排。 目前,繼PCI之後又開發了更外圍的介面匯流排,它們是: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列匯流排。IEEE1394(美國電氣及電子工程師協會1394標准)俗稱"火線(Fire Ware)"。

三、按邏輯控制晶元組分
這些晶元組中集成了對CPU、CACHE、I/0和匯流排的控制586以上的主板對晶元組的作用尤為重視。 Intel公司出品的用於586主板的晶元組有:LX 早期的用於Pentium 60和66MHz CPU的晶元組
·NX 海王星(Neptune),支持Pentium 75 MHz以上的CPU,在Intel 430 FX晶元組推出之前很流行,現在已不多見。
·FX 在430和440兩個系列中均有該晶元組,前者用於Pentium,後者用於Pentium Pro。HX Intel 430系列,用於可靠性要求較高的商用微機。VX Intel 430系列,在HX基礎上針對普通的多媒體應用作了優化和精簡。有被TX取代的趨勢。TX Intel 430系列的最新晶元組,專門針對Pentium MMX技術進行了優化。GX、KX Intel 450系列,用於Pentium Pro,GX為伺服器設計,KX用於工作站和高性能桌面PC。MX Intel 430系列,專門用於筆記本電腦的奔騰級晶元組,參見《Intel 430 MX晶元組》。 非Intel公司的晶元組有:VT82C5xx系列 VIA公司出品的586晶元組。
·SiS系列 SiS公司出品,在非Intel晶元組中名氣較大。
·Opti系列 Opti公司出品,採用的主板商較少。

四、按主板結構分
·AT 標准尺寸的主板,IBM PC/A機首先使用而得名,有的486、586主板也採用AT結構布局
·Baby AT 袖珍尺寸的主板,比AT主板小,因而得名。很多原裝機的一體化主板首先採用此主板結構
·ATX &127; 改進型的AT主板,對主板上元件布局作了優化,有更好的散熱性和集成度,需要配合專門的ATX機箱使用
·一體化(All in one) 主板上集成了聲音,顯示等多種電路,一般不需再插卡就能工作,具有高集成度和節省空間的優點,但也 有維修不便和升級困難的缺點。在原裝品牌機中採用較多
·NLX Intel最新的主板結構,最大特點是主板、CPU的升級靈活方便有效,不再需要每推出一種CPU就必須更新主板設計 此外還有一些上述主板的變形結構,如華碩主板就大量採用了3/4 Baby AT尺寸的主板結構。

五、按功能分
·PnP功能 帶有PnP BIOS的主板配合PnP操作系統(如Win95)可幫助用戶自動配置主機外設,做到"即插即用"
·節能(綠色)功能 一般在開機時有能源之星(Energy Star)標志,能在用戶不使用主機時自動進入等待和休眠狀態,在 此期間降低CPU及各部件的功耗
·無跳線主板 這是一種新型的主板,是對PnP主板的進一步改進。在這種主板上,連CPU的類型、工作電壓等都無須用跳線開關,均 自動識別,只需用軟體略作調整即可。經過Remark的CPU在這種主板上將無所遁形. 486以前的主板一般沒有上述功能,586以上的主板均配有PnP和節能功能,部分原裝品牌機中還可通過主板控制主機電源 的通斷,進一步做到智能開/關機,這在兼容機主板上還很少見,但肯定是將來的一個發展方向。無跳線主板將是主板發 展的另一個方向。

六、其它的主板分類方法:
·按主板的結構特點分類還可分為基於CPU的主板、基於適配電路的主板、一體化主板等類型。基於CPU的一體化的主板是 目前較佳的選擇。
·按印製電路板的工藝分類又可分為雙層結構板、四層結構板、六層結構板等;目前以四層結構板的產品為主。
·按元件安裝及焊接工藝分類又有表面安裝焊接工藝板和DIP傳統工藝板。
內存一般指的是隨機存取存儲器,簡稱RAM。我們平常所提到的電腦的內存指的是動態內存,即DRAM。除此之外,還有各種用途的內存,如顯示卡使用的VRAM,存儲系統設置信息的CMOS RAM等。

存儲設備
在計算機的組成結構中,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存儲器。存儲器是用來存儲程序和數據的部件,對於計算機來說,有了存儲器,才有記憶功能,才能保證正常工作。隨著計算機的發展越來越迅猛,存儲設備也隨之越來越先進,其存儲容量也越來越大。今天,我們大家最常用的一些存儲介質主要包括:內存、硬碟、軟盤和光碟等,隨著網路的發展壯大,網路存儲已成為時代的主流,但是要普及到家用還需要一段時間,因此,我們今天先將以上提到的四個最常用的存儲介質做一簡單介紹。

存儲器的種類很多,按其用途可分為主存儲器和輔助存儲器,主存儲器又稱內存儲器(簡稱內存),輔助存儲器又稱外存儲器(簡稱外存)。外存通常是磁性介質或光碟,像硬碟,軟盤,磁帶,光碟等,能長期保存信息,並且不依賴於電來保存信息,但是由機械部件帶動,其速度與內存相比就顯得慢的多。

一、內存

內存RAM(Random Access Memory)又稱隨機存儲器,指的就是主板上的存儲部件,是CPU直接與之溝通,並用其存儲數據的部件,存放當前正在使用的(即執行中)的數據和程序,它的物理實質就是一組或多組具備數據輸入輸出和數據存儲功能的集成電路,內存只用於暫時存放程序和數據,一旦關閉電源或發生斷電,其中的程序和數據就會丟失。一般來說所有的應用程序都要在RAM中運行,所以RAM的容量大小可以影響到程序的運行速度。RAM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它裡面儲存的信息,只有在開機狀態下才會保存,如果機器關掉了,那麼一切沒有保存在硬碟或軟盤上的信息,就全部丟失了,當下一次啟動機器時內存里是不會留下任何以前的信息的。

二、硬碟

電腦中的零件那麼多,到底什麼才是硬碟呢?通過下面的圖片來認識一下硬碟:

那麼,硬碟到底由哪些部分組成呢?它能起到什麼作用呢?

上圖就是我們對硬碟的解剖圖,① 所指的是磁頭 ② 所指的是碟片(碟片由磁性材料製作,信息就記錄在它上面。一個硬碟一般有好幾個碟片)。

硬碟是一種利用磁性記錄信息的外存儲器。存儲體是兩面塗有磁性材料的圓片,碟片基底是硬的鋁合金,所以稱之為硬磁碟。

硬碟在加電後碟片一直旋轉,所以CPU訪問硬碟時不需要啟動時間,訪問速度快;容量大,數據傳輸速率也高;訪盤時磁頭不直接接觸盤表面,摩擦力小,提高了速度且降低磨損。

硬碟是一種精密設備,不要強烈振動和碰撞,開機30秒內,不要立即關機,在接觸硬碟時要防止人體靜電損壞硬碟。

硬碟能夠供我們日常存儲文檔和程序,不會發生掉電丟失現象,隨著現在各種程序的不斷發展,功能越來越完善,我們硬碟的容量也在不斷地增加。下面介紹幾個有關硬碟的關鍵參數:

1. 硬碟的轉速(Rotational Speed): 也就是硬碟電機主軸的轉速,轉速是決定硬碟內部傳輸率的關鍵因素之一,它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硬碟的速度,同時轉速的快慢也是區分硬碟檔次的重要標志之一。現在的主流硬碟轉速一般為7200rpm以上。

2. 平均尋道時間(Average seek time):指硬碟在盤面上移動讀寫頭至指定磁軌尋找相應目標數據所用的時間,它描述硬碟讀取數據的能力,單位為毫秒。當單碟片容量增大時,磁頭的尋道動作和移動距離減少,從而使平均尋道時間減少,加快硬碟速度。

3. 最大內部數據傳輸率(Internal data transfer rate):指磁頭至硬碟緩存間的最大數據傳輸率,一般取決於硬碟的碟片轉速和碟片數據線密度(指同一磁軌上的數據間隔度)。

三、軟盤和光碟

軟盤和光碟都屬於外存儲器,它們是我們現在最主流的移動存儲介質。軟盤目前主要使用的是3.5寸軟盤。

它可以為我們存儲小容量的內容,最多隻能存1.44M,因為它個頭小,因此攜帶方便,在前幾年頗為盛行,但是終因為容量的限制,目前已逐漸被光碟所取代。那麼,什麼是光碟存儲器呢?

光碟存儲器ROM(Read-Only Memory)又稱為只讀存儲器。這種存儲器里的內容是人們在製作好它之後,用電子工藝預先寫進去的。在這之後一般就不能修改它裡面的內容了,而只能從中讀取內容,因此被稱作「只讀」。

在光碟的使用過程當中,我們主要應該注意一些問題。

1. 不要將不清潔的光碟放入光碟機;

2. 和軟盤不一樣,不要在光碟上貼標簽,即使是在光碟的背面。

3. 不要在光碟工作時強行按彈出鈕彈出光碟。

4. 不要曝曬光碟。

5. 千萬不要用標識筆在光碟表面書寫。

6. 不要將變形的光碟放入光碟驅動器,這樣會造成光碟機機械部件的變形和損壞。

7. 不要用手或硬物觸摸光碟的底面,接觸和碰磨會破壞光碟表面的凹凸結構,造成數據的錯誤讀取和丟失。

8. 不要用有油漬、污垢的手拿光碟,否則,臟物會粘在光碟表面,這樣有可能使數據無法讀取。另外,將光碟放入光碟機和光碟保護盒中時要小心輕放,避免損壞光碟的表面。
參考資料:http://www.cbe21.com/subject/information/html/130101/2004_03/20040322_2064.html

如果很少接觸電腦的話還是不要卸機器了,按不上了咋整,我建議朋友只要保持有顆強烈的好奇心,對於電腦的鑽研。相信不就就會懂很多很多東西了。2.與人的溝通,自己有不會的地方不要就那麼地了,現在網路推出了這么好的學習氛圍,我們大家可以在一起互相學習.但是知識這東西是循序漸進的.那我自己做個列子,我不是非常喜歡學電腦,可以從玩電腦開始,最主要的還是培養自己這方面的興趣.本人學習電腦知識的過程給你列一下.

1.玩電腦,什麼也不懂,瞎玩.因為游戲和電腦是分不開的.
2.想學電腦,不知該怎麼入手.
3.找一些最基礎的電腦書,認識什麼是電腦,以及電腦的個部分部件.以及電腦的工作原理.
4.多做電腦日常操作,多接觸電腦.了解自己的系統.了解自己電腦的性能和別的電腦的差距.
5.能正常的處理一些簡單的電腦故障.可以幫親朋好友修修電腦,因為在修電腦的同時也是在學習.
在您慢慢循序漸進的學習下,相信朋友您的電腦水平一定會迅速提升的.加油吧!
對了,差點忘介紹網站了

硬體網站:http://www.zol.com.cn/ 中關村在線
系統網站:http://www.yesky.com/SoftChannel/72350064130916352/
不會問題提問網:http://..com/

Ⅸ 求電腦主板結構圖,要詳細和清晰

1、CPU插座,是主板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2、內存插槽,用來安裝內存條,DDR內存條需要二根才能打開雙通道。

3、匯流排擴展槽:PCI-E是點對點的串列連接,每個設備都有自己專用的連接,不需要向匯流排申請帶寬,主要用於顯卡。

4、PCI是外設部件互連匯流排

5、BIOS晶元:基本輸入輸出系統。

6、CMOS電池維持硬體的基本設置。

晶元組是主板的靈魂,決定主板的檔次。因為,需要專業設備才能取下,所以沒有維修價值,北橋控制cpu、內存、顯卡。南橋控制其他埠。

I/O晶元受南橋控制.(I/O晶元的功能主要是為用戶提供一系列輸入、輸出介面)

電源管理晶元根據電路反饋信息,內部調整輸出各路供電控制電壓,負責識別CPU供電幅值,為CPU內存晶元組供電

(9)移動網路主機內部結構圖擴展閱讀:

如何選電腦主板

  • 先確定CPU,再依據處理器插槽類型,確定主板的大致范圍。

  • 了解主板的性能,確定自己需要主板具有哪些功能。

  • 結合預算,選對版型和晶元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