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第六章計算機網路基礎與應用

第六章計算機網路基礎與應用

發布時間: 2022-06-04 14:30:24

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與應用的內容簡介

《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與應用》採用「項目導向、任務引領」的教學模式。主要內容包括組建家庭網路、組建辦公網路、搭建網路伺服器、網路信息瀏覽與搜索、收發與管理電子郵件、網路資源下載、網路信息交流與網路生活、網路安全管理等。《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與應用》可作為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及應用專業、計算機網路專業等網路課程教材,也可作為各類計算機網路培訓教材和計算機愛好者的參考書。

❷ 計算機網路基礎知識大綱

第一章:計算機網路概論(2學時)

1、計算機網路的形成與發展過程

2、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概念

4、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3、計算機網路拓撲的基本概念

5、網路體系結構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數據通信基礎(2學時)

1、數據通信的基本概念

2、數據交換技術

3、差錯控制方法

第三章:區域網與城域網(2學時)

1、區域網概述

2、區域網標准和工作原理

3、常見區域網技術

4、區域網組網基礎(傳輸介質、設備、布線)

第四章:網路操作系統基礎(4學時)

1、網路操作系統的基本概念

2、典型網路操作系統

3、Windows 2000 Server的基本應用

第五章:網路互連技術(2學時)

1、網路互連的基本概念

2、網路互連的類型與層次

3、網路互連設備

第六章:Internet技術基礎(4學時)

1、Internet的概述

2、TCP/IP協議基礎

3、Internet的域名機制

4、Internet的基本服務

5、Internet的接入方法

第七章:Internet的基本使用方法(6學時)

1、WWW瀏覽器的使用

2、使用Outlook Express/Foxmail收發電子郵件

3、從Internet中下載文件

4、在Internet中搜索信息

第八章:網站建設與網頁製作基礎(4學時)

1、網站建設的一般步驟

2、網頁編程技術簡介

3、網頁設計與製作基礎(HTML基礎和FRONTPAGE應用)

第九章:網路系統集成技術基礎(2學時)

1、 網路系統集成的基本概念

2、 網路系統集成的體系框架

3、 網路系統集成的三大環節

4、 網路系統集成的內容

5、 網路系統集成的主要階段

第十章:網路管理與網路安全技術基礎(2學時)

1、網路管理技術基礎

2、網路安全技術基礎

3、網路安全策略和網路防火牆

❸ 計算機網路基礎與應用求大神幫忙做一下這些題吧

1. D
2.C 區域網的標准化工作主要由IEEE 802委員會
3.D 千兆乙太網
解析:答案D。由於各工作組網路都是Ethernet,將他們互聯的主幹網優先選擇千兆乙太網,已適用高速高容量的需求。幀中繼用於互聯區域網;ATM適合於不需要高速或高容量的應用,ATM設備也很昂貴,FDDI則常用於互聯城域網且數據傳輸速率僅為100Mbps.
二:
題1.物理層、媒體訪問控制(MAC)子層和邏輯鏈路控制(LLC)子層
題2 不好意思,不清楚
題3.星型, 10Mbps, 雙絞線
題4.共享介質區域網和交換式區域網。
題5.直通式,存儲轉發,碎片隔離
三:
題1.計算機網路的最簡單定義是:一些相互連接的、以共享資源為目的的、自治的計算機的集合
題2. 7.應用層 6.表示層 5.會話層 4. 傳輸層 3.網路層 2.數據鏈路層1. 物理層
其中高層,既7、6、5、4層定義了應用程序的功能,下面3層,既3、2、1層主要面向通過網路的端到端的數據流。7層的功能:
(1)應用層:與其他計算機進行通訊的一個應用,它是對應應用程序的通信服務的。
(2)表示層:這一層的主要功能是定義數據格式及加密。
(3)會話層:他定義了如何開始、控制和結束一個會話,包括對多個雙向小時的控制管理。(4)傳輸層:這層的功能包括是否選擇差錯恢復協議還是無差錯恢復協議,及在同一主
機上對不同應用的數據流的輸入進行復用,還包括對收到的順序不對的數據包的重新排序功能。
(5)網路層:這層對端到端的包傳輸進行定義,他定義了能夠標識所有結點的邏輯地址,還定義了路由實現的方式和學習的方式。
(6)數據鏈路層:他定義了在單個鏈路上如何傳輸數據。
(7)物理層:OSI的物理層規范是有關傳輸介質的特性標准,這些規范通常也參考了其他組織制定的標准。
題3.區域網體系結構中共分為3層:物理層、媒體訪問控制(MAC)子層和邏輯鏈路控制(LLC)子層(實際上仍是兩層,即: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主要作用:
1.物理層
區域網體系結構中的物理層和計算機網路OSI參考模型中物理層的功能一樣,主要處理物理鏈路上傳輸的比特流,實現比特流的傳輸與接收、同步前序的產生和刪除;建立、維護、撤銷物理連接,處理機械、電氣和過程的特性。
2.媒體訪問控制MAC子層
MAC子層負責介質訪問控制機制的實現,即處理區域網中各站點對共享通信介質的爭用問題,不同類型的區域網通常使用不同的介質訪問控制協議,另外MAC 子層還涉及區域網中的物理定址。區域網體系結構中的LLC子層和MAC子層共同完成類似於OSI參考模型中數據鏈路層的功能,將數據組成幀進行傳輸,並對數據幀進行順序控制、差錯控制和流量控制,使不可靠的鏈路變為可靠的鏈路。
3.邏輯鏈路控制LLC子層
LLC子層負責屏蔽掉MAC子層的不同實現,將其變成統一的LLC界面,從而向網路層提供一致的服務。題4.CSMA/CD是英文「Carrier Sense Mutiple Access Collision detect」的縮寫,中文的意思是「載波監聽多路訪問/沖突檢測」,其工作原理如下:
(1) 若媒體空閑,則傳輸,否則轉
(2) 若媒體忙,一直監聽直到信道空閑,然後立即傳輸。
(3) 若在傳輸中監聽到干擾,則發干擾信號通知所有站點。
.等候一段時間,再次傳輸。以上原理可以通俗理解為:「先聽後說,邊說邊聽」。

❹ 計算機網路與應用學社么內容

富營養惡熱映預熱與

❺ 計算機網路基礎

第一章:計算機網路概論(2學時)1、計算機網路的形成與發展過程2、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概念4、計算機網路的分類3、計算機網路拓撲的基本概念5、網路體系結構的基本概念第二章:數據通信基礎(2學時)1、數據通信的基本概念2、數據交換技術3、差錯控制方法第三章:區域網與城域網(2學時)1、區域網概述2、區域網標准和工作原理3、常見區域網技術4、區域網組網基礎(傳輸介質、設備、布線)第四章:網路操作系統基礎(4學時)1、網路操作系統的基本概念2、典型網路操作系統3、Windows 2000 Server的基本應用第五章:網路互連技術(2學時)1、網路互連的基本概念2、網路互連的類型與層次3、網路互連設備第六章:Internet技術基礎(4學時)1、Internet的概述2、TCP/IP協議基礎3、Internet的域名機制4、Internet的基本服務5、Internet的接入方法第七章:Internet的基本使用方法(6學時)

❻ 計算機應用基礎(第二版)這門課程第六章計算機網路基礎的知識點有哪些

計算機應用基礎(第二版)這門課第六章計算機網路基礎的知識點包含章節導引,6.1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概念,6.2Internet基本概念,6.3網路接入,。

❼ 計算機網路技術到底學的是什麼

核心課程:組網技術與網路管理、網路操作系統、網路資料庫、網頁製作、計算機網路與應用、網路通信技術、網路應用軟體、JAVA編程基礎、伺服器配置與調試、網路硬體的配置與調試、計算機網路軟體實訓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課程和實踐環節。

計算機網路技術是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產物。計算機網路是按照網路協議,將地球上分散的、獨立的計算機相互連接的集合。連接介質可以是電纜、雙絞線、光纖、微波、載波或通信衛星。計算機網路具有共享硬體、軟體和數據資源的功能,具有對共享數據資源集中處理及管理和維護的能力。

(7)第六章計算機網路基礎與應用擴展閱讀

我國網路人才缺口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1、政府機關上網工程的實施,造就了對網路人才的巨大需求。

2、現代社會處於全球信息化時代,企業上網需求量猛增。企業網路工程的建設、網路設備的配置、網路安全維護等方面都增加了對網路方面的相關人才的需求。

3、現有的媒體網站、商業網站和專業性質的網站對專業人才的渴求迫不及待,網站今後的長遠發展需要更加專業的人才來開拓。

❽ 計算機網路技術與應用 基礎知識

1、通信技術 2、有線 無線 3、計算機網路 4、網路協議 5、單模 多模 6、A B C 7、城域網、廣域網 8、雙絞線 同軸電纜 光纖
1、A 2、C 3、B 4、B 5、A
6-10 A A A C B 11-15 A C C B C 16-20 B C D C A 21-25 B B B A D
三、 1-10 錯 錯 對 對 錯 錯 錯 對 錯 錯

希望能多給分。謝謝。做的累啊。特別的不清楚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