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答案為本人原創,絕非復制。分兩部分來回答你的疑問。
一、子網掩碼的含義和根據子網掩碼劃分子網
一個IP地址必然屬於某一個網路,或者叫子網。子網掩碼就是用來指定某個IP地址的網路地址的,換一句話說,就是用來劃分子網的。
例如,一個A類網路可以容納16777214台主機。但是在實際運用中,不可能把一個A類網路只用於一個子網,因為那樣管理起來很不方便,也會出現廣播風暴等種種問題,所以需要根據實際需求把它劃分為若干個較小的子網。一個B類網路可以容納65534台主機,往往也是需要劃分子網的。即便一個小型企業內部,為了部門之間的職能的需要,配置那些電腦可以互相訪問,哪些不能互相訪問,就需要通過劃分子網的方法來實現。
子網劃分的問題看起來很復雜,其實也不是很復雜。只要把IP地址的位數、網路位數、主機位數、子網掩碼的位數這幾個概念搞清楚,就覺得很簡單了。
IP地址位數=網路位數+主機位數=32位。子網掩碼的位數就是網路的位數。
A類網路的網路位數是8位,子網掩碼就是1111111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換算成二進製表示為255.0.0.0。
B類網路的網路位數是16位,子網掩碼就是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000,換算成十進製表示為255.255.0.0。
C類網路的網路位數是24位,子網掩碼就是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換算成十進製表示為255.255.255.0。
A類網路加長子網掩碼到16位就把一個A類網路劃分為256個B類網路同樣大小的網路,再加長到24位就又把每個B類大小的子網劃分為256個C類網路大小的子網。就是這個道理。一個大的網路,通過把子網掩碼加長,使網路位多了,也就是網路數目多了,子網就多了。
當然你也可以不劃分為256個子網,而劃分為128個,64個,32個,16個,8個,4個,2個。
一個B類網路的默認子網掩碼為255.255.0.0,你如果想把它劃分為2個子網,網路位數就成立17位,也就是說子網掩碼就變成了255.255.128.0;想劃分為16個子網,因為16是2的4次方,所以網路位數加4變成了20位,也就是說子網掩碼加長,成了20位,就是255.255.240.0。依此類推。
一個C類網路的默認子網掩碼為24位的,那麼主機位=32-24=8位,2的8次方等於256,所以一個C類網路的IP地址數量(包括網路地址和廣播地址)為256個。
但是你仍然可以通過加長子網掩碼的手段,把一個C類子網劃分為更多的子網。劃分的子網數必定是2的n次方個,每個子網的IP數量必定是2的(8- n)次方個。
子網掩碼加長1位,劃分2個子網;加長2位,劃分4個子網,加長6位,劃分2的6次方個,也就是64個子網。
子網掩碼的1的個數表示網路位的個數,簡單地來說,網路位是不屬於你控制的,是上級主管給你的,給你多少就是多少。但是主機位是你可以控制的,你可以把它縮短,把縮短出來的位數加到網路位中,這樣網路位就長了,子網數就多了,相應地每個子網的IP數量就少了。
記住下面的公式,遇到再復雜的子網劃分問題也難不倒你了。
IP地址位數=32
網路位+主機位=32
子網掩碼加長n位,則在當前子網基礎上劃分為2的n次方個子網。每個子網的IP地址數量=2^(32-劃分前子網掩碼位數-n)
二、如何根據子網劃分的目標計運算元網掩碼
簡單來說,子網掩碼就是網路地址的位數。
一個IP地址一共有32位,其中靠前的某些位表示網路地址,後面的某些位表示主機位。
網路位數+主機位數=IP地址位數=32
知道了這個道理,計運算元網掩碼的方法就是:已知子網內IP數的多少,求出主機位的位數,用32減去主機位數就等於網路位數,也就是子網掩碼。
舉最簡單的例子。一個C類網路,包括256個主機位置,256是2 的8次方,所以主機位是8,那麼網路位就是32-8=24,也就是說子網掩碼是24位,用二進製表示就是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換算成十進制就是255.255.255.0
再比如一個C類網路劃分的子網,每個網路主機IP數是32, 而32是2的5次方,所以主機位是5,那麼網路位就是32-5=27,也就是說子網掩碼是27位,用二進製表示就是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換算成十進制就是255.255.255.224
再比如一個B類網路劃分的子網,每個網路主機IP數是1024, 而1024是2的10次方,所以主機位是10,那麼網路位就是32-10=22,也就是說子網掩碼是22位,用二進製表示就是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換算成十進制就是255.255.252.0
子網劃分是通過改變子網掩碼的位數來實現的。比如一個C類IP地址,默認子網掩碼是24位的,二進製表示是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換算成10進制的就是255.255.255.0。
如果是這樣的子網掩碼,後面的8位都可以用來做為主機的位置,2 的8次方等於256,一共有256個IP位置,因為有2個不能用,所以可用的主機位置為254個。
但是你要把這樣一個地址劃分成2個子網,就要從主機位里拿出一位來作為網路地址,網路地址就成了25位了。相應地主機位就成了7位了,2 的7次方等於128,一共有126個地址可用。
這是從正向來說的,就是已知要劃分的子網數,求每個子網的主機數。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往往是先知道每個子網的主機數,讓你劃分子網。其實也很簡單。
首先你算一下主機數更接近於2 的幾次方,那麼主機位數就是幾位。32減去主機位就是網路位。
舉例說明。假如給你一個C類IP地址192.168.0.0。假如你想劃分2個子網,一個裡面有100台電腦,另一個有50台電腦。
100大於2的6次方,小於2的7次方,所以主機位數取7位。那麼網路位數就是32-7=25位。25位的子網掩碼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 換算成10進制的就是
255. 255. 255. 128,這就是第一個子網的子網掩碼,網路號為192.168.0.0/25,網路地址192.168.0.0,主機地址192.168.0.1~192.168.0.126,廣播地址192.168.0.127
50大於2的5次方,小於2的6次方,所以主機位數取6位。那麼網路位數就是32-6=26位。26位的子網掩碼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 換算成10進制的就是
255. 255. 255. 192,這就是第二個子網的子網掩碼,網路號為192.168.0.128/26,網路地址192.168.0.128,主機地址192.168.0.129~192.168.0.190,廣播地址192.168.0.191
註:以上的這些內容其實是我把以前我給其他網友的3個提問的回答拼接到一起又整理了一下搞出來的。可能看起來比較亂,對不起了。你搜搜網上的那些回答,比我的更亂。
子網掩碼和子網劃分的概念和方法,對於不會的人來說,特別難。一旦你會了,又會覺得特別簡單。也許你看了我上面的回答還是雲里霧里,看著很頭大。但說不定哪一天你就豁然開朗了,又會覺得這些東西很簡單,根本不用寫那麼多。
2. 計算機網路如何劃分子網
為什麼要劃分子網
如果你的單位申請獲得一個B類網路地址172.50.0.0,你們單位的所有主機的IP地址就將在這個網路地址里分配。如172.50.0.1、172.50.0.2、172.50.0.3…。那麼這個B類地址能為多少台主機分配IP地址呢?我們看到,一個B類IP地址有兩個位元組用作主機地址編碼,因此可以編出216-2個,即六萬多個IP地址碼。(計算IP地址數量的時候減2,是因為網路地址本身172.50.0.0和這個網路內的廣播IP地址172.50.255.255不能分配給主機。)
能想像六萬多台主機在同一個網路內的情景嗎?它們在同一個網段內的共享介質沖突和它們發出的類似ARP這樣那樣的廣播會讓網路根本就工作不起來。
因此,需要把172.50.0.0網路進一步劃分成更小的子網,以在子網之間隔離介質訪問沖突和廣播報。
將一個大的網路進一步劃分成一個個小的子網的另外一個目的是網路管理和網路安全的需要。我們總是把財務部、檔案部的網路與其它網路分割開來,外部進入財務部、檔案部的數據通訊應該受到限制才對。
我們來假設172.50.0.0這個網路地址分配給了鐵道部,鐵道部網路中的主機IP地址的前兩個位元組都將是172.50。鐵道部計算中心會將自己的網路劃分成鄭州機務段、濟南機務段、長沙機務段…等鐵道部的各個子網。這樣的網路層次體系是任何一個大型網路需要的。
下面是,鄭州機務段、濟南機務段、長沙機務段…等各個子網的地址是什麼呢?怎麼樣能讓主機和路由器分清目標主機在哪個子網中呢?這就需要給每個子網分配子網的網路IP地址。
通行的解決方法是將IP地址的主機編碼分出一些位來挪用為子網編碼。
我們可以在172.50.0.0地址中,將第3個位元組挪用出來表示各個子網,而不再分配給主機地址。這樣,我們可以用172.50.1.0表示鄭州機務段的子網,172.50.2.0分配給濟南機務段作為該子網的網路地址,172.50.3.0分配給長沙機務段作為長沙機務段子網的網路地址。於是,172.50.0.0網路中有172.50.1.0、172.50.2.0、172.50.3.0…等子網。
事實上,為了解決介質訪問沖突和廣播風暴的技術問題,一個網段超過200台主機的情況是很少的。一個好的網路規劃中,每個網段的主機數都不超過80個。
因此,劃分子網是網路設計與規劃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工作。
3. 計算機ip地址 子網如何計算如何劃分 舉例說明
要想理解什麼是子網掩碼,就不能不了解IP地址的構成。互聯網是由許多小型網路構成的,每個網路上都有許多主機,這樣便構成了一個有層次的結構。IP地址在設計時就考慮到地址分配的層次特點,將每個IP地址都分割成網路號和主機號兩部分,以便於IP地址的定址操作。 IP地址的網路號和主機號各是多少位呢?如果不指定,就不知道哪些位是網路號、哪些是主機號,這就需要通過子網掩碼來實現。 子網掩碼的設定必須遵循一定的規則。與IP地址相同,子網掩碼由1和0組成,且1和0分別連續。子網掩碼的長度也是32位,左邊是網路位,用二進制數字「1」表示,1的數目等於網路位的長度;右邊是主機位,用二進制數字「0」表示,0的數目等於主機位的長度。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掩碼與ip地址做AND運算時用0遮住原主機數,而不改變原網路段數字,而且很容易通過0的位數確定子網的主機數(2的主機位數次方-2,因為主機號全為1時表示該網路廣播地址,全為0時表示該網路的網路號,這是兩個特殊地址)。只有通過子網掩碼,才能表明一台主機所在的子網與其他子網的關系,使網路正常工作。 子網掩碼的術語是擴展的網路前綴碼不是一個地址,但是可以確定一個網路層地址哪一部分是網路號,哪一部分是主機號,1 的部分代表網路號,掩碼為 0的部分代表主機號。子網掩碼的作用就是獲取主機 IP的網路地址信息,用於區別主機通信不同情況,由此選擇不同路由。其中 A類地址的默認子網掩碼為 255.0.0.0;B類地址的默認子網掩碼為 255.255.0.0;C類地址的默認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
通過 IP 地址的二進制與子網掩碼的二進制進行與運算,確定某個設備的網路地址和主機號,也就是說通過子網掩碼分辨一個網路的網路部分和主機部分。子網掩碼一旦設置,網路地址和主機地址就固定了。子網一個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具有子網掩碼。與IP地址相同,子網掩碼的長度也是32位,也可以使用十進制的形式。例如,為二進制形式的子網掩碼: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0000 0000,採用十進制的形式為:255.255.255.0。
子網掩碼是一個32位地址,是與IP地址結合使用的一種技術。它的主要作用有兩個,一是用於屏蔽IP地址的一部分以區別網路標識和主機標識,並說明該IP地址是在區域網上,還是在遠程網上。二是用於將一個大的IP網路劃分為若干小的子網路。
4. 計算機子網數目是如何計算的
1、確定要劃分的子網數
2、求出子網數目對應二進制數的位數N及主機數目對應二進制數的位數M。
3、對該IP地址的原子網掩碼,將其主機地址部分的前N位置取1或後M位置取0 即得出該IP地址劃分子網後的子網掩碼。
例如,對B類網路135.41.0.0/16需要劃分為20個能容納200台主機的網路(即:子網)。因為16<20<32,即:2的4次方<20<2的5次方,所以,子網位只須佔用5位主機位就可劃分成32個子網,可以滿足劃分成20個子網的要求。
(4)計算機網路子網數目啥意思擴展閱讀
計算機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
一、電子管數字機(1946—1958年)
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採用的是真空電子管,主存儲器採用汞延遲線、陰極射線示波管靜電存儲器、磁鼓、磁芯;外存儲器採用的是磁帶。
特點是體積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速度慢、價格昂貴,但為以後的計算機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晶體管數字機(1958—1964年)
硬體方的操作系統、高級語言及其編譯程序。應用領域以科學計算和事務處理為主,並開始進入工業控制領域。
特點是體積縮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運算速度提高、性能比第1代計算機有很大的提高。
三、集成電路數字機(1964—1970年)
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採用中、小規模集成電路,主存儲器仍採用磁芯。軟體方面出現了分時操作系統以及結構化、規模化程序設計方法。
特點是速度更快,而且可靠性有了顯著提高,價格進一步下降,產品走向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標准化等。應用領域開始進入文字處理和圖形圖像處理領域。
四、大規模集成電路機(1970年至今)
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採用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軟體方面出現了資料庫管理系統、網路管理系統和面向對象語言等。
特點是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處理器在美國矽谷誕生,開創了微型計算機的新時代。應用領域從科學計算、事務管理、過程式控制制逐步走向家庭。
5. 計算機網路關於子網劃分問題
選B
解答:有22個子網,需要子網位5位。80個子網需要子網位7位。B類地址的網路位是16位加上擴展位7位。至少300個主機至少需要主機位8位。所以16+7=23位是滿足要求的.網路地址是:X.X.X.0/23
所以子網掩碼是:255.255.254.0
我本來是在15分鍾內答完的,可惜你能來採納。辛苦答題!麻煩給分!謝謝!
6. 請教計算機網路為什麼要劃分子網
劃分子網的目的是為了便於管理區域網實現資源共享和通訊,防止一個問題而影響整個網路。網路只是一個安全的邊界,主機是用來管理整個網路提供資源共享的,一個子網可以相當一個區域網,一般一個網路可以劃分幾個域或者工作組來管理網路,從而實現網路的同一管理。
7. 如何計算計算機中的子網位數 子網數目 主機數
1、確定要劃分的子網數
2、求出子網數目對應二進制數的位數N及主機數目對應二進制數的位數M。
3、對該IP地址的原子網掩碼,將其主機地址部分的前N位置取1或後M位置取0 即得出該IP地址劃分子網後的子網掩碼。
例如,對B類網路135.41.0.0/16需要劃分為20個能容納200台主機的網路(即:子網)。因為16<20<32,即:2的4次方<20<2的5次方,所以,子網位只須佔用5位主機位就可劃分成32個子網,可以滿足劃分成20個子網的要求。
(7)計算機網路子網數目啥意思擴展閱讀:
計算機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
一、電子管數字機(1946—1958年)
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採用的是真空電子管,主存儲器採用汞延遲線、陰極射線示波管靜電存儲器、磁鼓、磁芯;外存儲器採用的是磁帶。
特點是體積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速度慢、價格昂貴,但為以後的計算機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晶體管數字機(1958—1964年)
硬體方的操作系統、高級語言及其編譯程序。應用領域以科學計算和事務處理為主,並開始進入工業控制領域。
特點是體積縮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運算速度提高、性能比第1代計算機有很大的提高。
三、集成電路數字機(1964—1970年)
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採用中、小規模集成電路,主存儲器仍採用磁芯。軟體方面出現了分時操作系統以及結構化、規模化程序設計方法。
特點是速度更快,而且可靠性有了顯著提高,價格進一步下降,產品走向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標准化等。應用領域開始進入文字處理和圖形圖像處理領域。
8. 怎麼運算元網數量用什麼公式算
計算機中的子網位數 子網數和主機數計算方法:
已知C類地址:202.117.38.0的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要求劃分8個子網,那麼需要借用後面3位主機位(沒有排除不可用子網),即可:子網數=主機位^3,即:2^3=8,滿足上述所需子網個數。
已經算出子網數的主機位,那麼接下來計算劃分後的網路的子網掩碼:
劃分前的子網掩碼二進製表示與劃分後的子網掩碼表示:
劃分前: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劃分後: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00000,劃分後子網掩碼十進製表示:255.255.255.224,可分為8個網路(沒有排除不可用子網)
子網掩碼的功能
子網掩碼是一個32位地址,是與IP地址結合使用的一種技術。它的主要作用有兩個,一是用於屏蔽IP地址的一部分以區別網路標識和主機標識,並說明該IP地址是在區域網上,還是在遠程網上。二是用於將一個大的IP網路劃分為若干小的子網路。
使用子網是為了減少IP的浪費。因為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網路產生,有的網路多則幾百台,有的只有區區幾台,這樣就浪費了很多IP地址,所以要劃分子網。使用子網可以提高網路應用的效率。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子網掩碼
9. 子網號是什麼意思
子網號是就是計算機網路中的子網掩碼。
子網掩碼(subnet mask)又叫網路掩碼、地址掩碼、子網路遮罩,它是一種用來指明一個IP地址的哪些位標識的是主機所在的子網,以及哪些位標識的是主機的位掩碼。
子網掩碼不能單獨存在,它必須結合IP地址一起使用。子網掩碼只有一個作用,就是將某個IP地址劃分成網路地址和主機地址兩部分。
子網掩碼是一個32位地址,用於屏蔽IP地址的一部分以區別網路標識和主機標識,並說明該IP地址是在區域網上,還是在遠程網上。
(9)計算機網路子網數目啥意思擴展閱讀:
子網號的構成規則:
子網掩碼的設定必須遵循一定的規則。與二進制IP地址相同,子網掩碼由1和0組成,且1和0分別連續。子網掩碼的長度也是32位,左邊是網路位,用二進制數字「1」表示,1的數目等於網路位的長度;右邊是主機位,用二進制數字「0」表示,0的數目等於主機位的長度。
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掩碼與ip地址做按位與運算時用0遮住原主機數,而不改變原網路段數字,而且很容易通過0的位數確定子網的主機數(2的主機位數次方-2,因為主機號全為1時表示該網路廣播地址,全為0時表示該網路的網路號,這是兩個特殊地址)。
只有通過子網掩碼,才能表明一台主機所在的子網與其他子網的關系,使網路正常工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子網掩碼
10. 求助,計算機網路中子網的概念!
1.子網就是不同網段。
2.劃分子網可以使IP地址的利用率更高。而且分辨A B C D E類網段。
3.同上。
4.子網掩碼決定了是否屬於同一個網段。 很明顯上面2個IP地址子網掩碼不同。
所以不能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