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有關黑客帝國與計算機網路的看法
擴展閱讀
網路安全法監控主任責任 2025-07-05 16:29:00
世界上首個計算機網路 2025-07-05 14:15:44
電腦一扯就黑屏怎麼辦 2025-07-05 12:42:54

有關黑客帝國與計算機網路的看法

發布時間: 2022-07-14 03:17:45

A. 黑客帝國電影什麼意思沒看懂

簡單說《黑客帝國》里的人們生活在計算機網路,他們的世界實際是虛擬的世界,就是有高樓大廈的世界。
什麼是Matrix(矩陣)?

Matrix的本意是子宮、母體、孕育生命的地方,同時,在數學名詞中,矩陣用來表示統計數據等方面的各種有關聯的
數據。這個定義很好地解釋了Matrix代碼製造世界的數學邏輯基礎。在電影中,Matrix不僅是一個虛擬程序,也是一個實際存在的地方。在這里,人類
的身體被放在一個盛滿營養液的器皿中,身上插滿了各種插頭以接受電腦系統的感官刺激信號。人類就依靠這些信號,生活在一個完全虛擬的電腦幻景中。機器用這樣的方式佔領了人類的思維空間,用人類的身體作為電池以維持自己的運行。

在電影中,Matrix是一套復雜的模擬系統程序,它是由具有人工智慧的機器建立的,模擬了人類以前的世界,用以控
制人類。在Matrix中出現的人物,都可以看做是具有人類意識特徵的程序。這些程序根據所附著的載體不同有三類:一類是附著在生物載體上的,就是在矩陣
中生活的普通人;一類是附著在電腦晶元上的,就是具有人工智慧的機器;這些載體通過硬體與Matrix連接。而另一類則是自由程序,它沒有載體,諸如特
工、先知、建築師、梅羅文加、火車人等。

Matrix是一個巨大的網路,連接著無數人的意識,系統分配給他們不同的角色,就象電腦游戲中的角色扮演游戲一樣,只是他們沒有選擇角色的權利和意識。人類通過這種聯網的虛擬生活來維持自身的生存需要,但Matrix中的智能程序,也就是先知的角色,發現在系統中有1%的人由於自主意識過強,不能兼容系統分配的角色,如果對他們不進行控制就會導致系統的不穩定,進而導致系統崩潰。因此編寫Matrix的智能程序,也就是建築師就製造了「救世主」,讓他有部分自主意識,並成為覺醒人類的領袖,帶領他們建造了錫安。
什麼是Zion(錫安)?

「Zion(錫安)」一詞在《聖經》中,是所羅門王建造聖殿所坐落的山,位於聖城耶路撒冷。而在猶太教中,「錫安」代表著上帝的榮耀,是神的救贖來臨的標志。當大地被毀滅後,人類將在錫安接受最後的審判。

在電影中,「錫安」是指那些從Matrix中被解放的人類所棲居的家園,位於地球深處,依靠地熱作為能源,成為人類
對抗Matrix和機器之城的最後基地。電影用這個名字來命名人類的最後家園,象徵著這里是正義得到彰顯的地方,是對抗機器的聖地。有影迷根據劇情推
測:zion
所在的世界其實是另一個母體,是超智能設計的讓本身升級的另一套程序。更有人認為,「真實世界」中的zion所在的世界是用來蒙蔽那些覺醒者(占
Matrix中人口總數1%的那些人)的一個更接近真實世界的一個更大范圍的「母體」,這個所謂的「母體」——zion所在的世界是用來取代影片中的母體
的升級版本(他們暫且把它叫做Matrix2)!……然而很多人不理解官方對影片的描述,這些觀點明顯與下文講述的動畫版影片(官方發布)以及相關游戲作
品的內容不相符。

錫安的議會結構很象古羅馬的元老院,是兼有立法和管理權的國家機構,制定一切法律和制度,通過執行官進行管理。

錫安是由占據Matrix 人口總數的1%的覺醒者構成的,其中主要是以有色人種為主,尤其是議會里的議員和戰艦的船長等高層人員,都是黑人。而電影中之所以這樣設置錫安的人口,主要是為了體現多民族的融合與寬容,因為這是一個講述人類對抗共同敵人的故事,人類自己首先要團結,要實現大同的理想。而從另一個角度講,在西方主流科幻電影中,破敗的未來以及非白人的世界,一直是最重要的兩個視覺元素。沃卓斯基兄弟作為科幻片導演,自然會在電影中加入這兩個西方電影觀眾耳熟能詳的視覺元素。

B. 對於黑客你有怎樣的理解

喜歡熬夜,晚上精力充沛。為什麼要這么講呢,因為晚上使用網路的人少,因此網速相對而言就要比白天快些。其次是晚上對於攻克網站或者系統等來講也相對容易些,因為白天有工程師們看著,可以一有什麼異常就被及時發現了,晚上就好點了,雖然好些都有監控啥的,但是機器畢竟是機器不是人,對付機器比對付人容易多了。

C. 關於黑客帝國

什麼是Matrix(矩陣)?
Matrix的本意是子宮、母體、孕育生命的地方,同時,在數學名詞中,矩陣用來表示統計數據等方面的各種有關聯的數據。這個定義很好地解釋了Matrix代碼製造世界的數學邏輯基礎。在電影中,Matrix不僅是一個虛擬程序,也是一個實際存在的地方。在這里,人類的身體被放在一個盛滿營養液的器皿中,身上插滿了各種插頭以接受電腦系統的感官刺激信號。人類就依靠這些信號,生活在一個完全虛擬的電腦幻景中。機器用這樣的方式佔領了人類的思維空間,用人類的身體作為電池以維持自己的運行。
在電影中,Matrix是一套復雜的模擬系統程序,它是由具有人工智慧的機器建立的,模擬了人類以前的世界,用以控制人類。在Matrix中出現的人物,都可以看做是具有人類意識特徵的程序。這些程序根據所附著的載體不同有三類:一類是附著在生物載體上的,就是在矩陣中生活的普通人;一類是附著在電腦晶元上的,就是具有人工智慧的機器;這些載體通過硬體與Matrix連接。而另一類則是自由程序,它沒有載體,諸如再特工、先知、建築師、梅羅文加、火車人等。
Matrix是一個巨大的網路,連接著無數人的意識,系統分配給他們不同的角色,就象電腦游戲中的角色扮演游戲一樣,只是他們沒有選擇角色的權利和意識。人類通過這種聯網的虛擬生活來維持自身的生存需要,但Matrix中的智能程序,也就是先知的角色,發現在系統中有1%的人由於自主意識過強,不能兼容系統分配的角色,如果對他們不進行控制就會導致系統的不穩定,進而導致系統崩潰。因此編寫Matrix的智能程序,也就是建築師就製造了「救世主」,讓他有部分自主意識,並成為覺醒人類的領袖,帶領他們建造了錫安。
=================================================
什麼是Zion(錫安)?
「Zion(錫安)」一詞在《聖經》中,是所羅門王建造聖殿所坐落的山,位於聖城耶路撒冷。而在猶太教中,「錫安」代表著上帝的榮耀,是神的救贖來臨的標志。當大地被毀滅後,人類將在錫安接受最後的審判。
在電影中,「錫安」是指那些從Matrix中被解放的人類所棲居的家園,位於地球深處,依靠地熱作為能源,成為人類對抗Matrix和機器之城的最後基地。電影用這個名字來命名人類的最後家園,象徵著這里是正義得到彰顯的地方,是對抗機器的聖地。
錫安的議會結構很象古羅馬的元老院,是兼有立法和管理權的國家機構,制定一切法律和制度,通過執行官進行管理。
錫安是由占據Matrix 人口總數的1%的覺醒者構成的,其中主要是以有色人種為主,尤其是議會里的議員和戰艦的船長等高層人員,都是黑人。而電影中之所以這樣設置錫安的人口,主要是為了體現多民族的融合與寬容,因為這是一個講述人類對抗共同敵人的故事,人類自己首先要團結,要實現大同的理想。而從另一個角度講,在西方主流科幻電影中,破敗的未來以及非白人的世界,一直是最重要的兩個視覺元素。沃卓斯基兄弟作為科幻片導演,自然會在電影中加入這兩個西方電影觀眾耳熟能詳的視覺元素。
==================================================
Matrix中的救世主
Matrix是一個建立在數學基礎上的嚴整系統,一切都是有規律的,包括特工們和尼奧的超能力在內,都是包含在這個系統中的。而尼奧這個「救世主」的產生,則和數學中的哥德爾命題有關。奧地利數學家哥德爾在1931年發表了題為《論<數學原理>及有關系統的形式不可判定命題》的論文,其中提出這樣一個觀點,在任何數學系統中,只要其能包含整數的算術,這個系統的相容性就不可能通過幾個基礎學派所採用的邏輯原理建立。簡單地說,就是在任何系統中,總有些真理是游離於邏輯之外的,這些真理就叫做歌德爾命題。
在Matrix中,尼奧就是在Matrix這個嚴整系統中不能被數學推得的歌德爾命題,不符合系統的規律。(建築師對尼奧的談話中涉及部分)當尼奧重生後,他就擔負起系統所有的擾動,所有的規則在他面前都變得透明,因此他能夠看到系統中別人所看不到的東西。先知叫尼奧回到源頭去終止災難,在數學邏輯中就是將歌德爾命題變成整個系統的一部分,當作系統的一個變數,從而消除整個系統的不確定性。如果尼奧當初選擇了毀滅錫安的門,他所攜帶的代碼將反饋給系統,將系統的穩定性提高到一個新階段。而這個選擇的前提則是系統中沒有斯密斯這個狂人。但從數學的角度上來說,這樣的穩定也是暫時的,不是對系統的徹底修正,新的系統還是會產生自己的歌德爾命題,從而繼續這個輪回。這就是為什麼在尼奧之前會有六任救世主的原因。
按照建築師最初編寫救世主時的任務,救世主的使命就是在錫安運行一段時間後,將錫安的代碼帶回到Matrix的源程序進行重裝,同時機器摧毀錫安,完成Matrix系統的升級。之後救世主將按照初始設置,帶領16女7男返回真實世界,再開始重建錫安,等待下一代的救世主。而尼奧與前任們不同的是,建築師在他的意識中編寫了關於愛的編碼,這本來是系統處於不斷升級的需要,也是考察人類反應的新實驗。但這個關於愛的編碼,不但導致了尼奧在第二集中做出違背程序設置的選擇,而且在第三集中將「愛情」升華為「博愛」,從而最後終結了戰爭,終止了矩陣和錫安之間的循環。
==================================================
特工史密斯
電影中的特工史密斯實際上就是矩陣這個程序世界中的殺毒程序,他們在矩陣中是沒有身體的,由於他們是殺毒程序,所以他們被矩陣賦予了超越常人的能力。在矩陣中他們具有改寫人類角色程序的能力,所以可以不斷借用他人身體。
尼奧最後可以戰勝特工,實際上是因為他復活後具有了識別矩陣代碼的能力,並可以輕松改寫這些代碼,所以特工就不能再利用超能力戰勝他了。
特工史密斯被尼奧消滅後,因為在他被尼奧消滅前明明是他先殺死了尼奧,所以這就導致了一個邏輯錯誤。因為這種程序上的邏輯運算錯誤,導致了特工史密斯不但拒絕被系統刪除,而且由殺毒程序變成了病毒,最後危害到了整個矩陣世界。
因為這個邏輯錯誤是由尼奧導致的,所以特工史密斯就變成了和尼奧相對的負極。最後尼奧選擇了讓史密斯感染自己,在復制過程中矩陣掌握了史密斯的代碼,最後才得以將他們兩個同時刪除,使矩陣回到了平衡。
英文中的Smith意思就是鐵匠,而他的車牌號是IS 5416,這都暗含著宗教含義。在《聖經·以塞亞書》第54章16節里說到:吹噓炭火,打造合用的器械的鐵匠是我所造;殘害人、行毀滅的也是我所造。這正暗指特工史密斯在矩陣系統中的作用——消滅一切危害矩陣運行的異常程序。
==================================================
尼奧(Neo)/托馬斯·安德森(Thomas Anderson)
在希伯來語中,托馬斯的意思是雙生。這象徵著尼奧平時的雙重身份:一個是程序員托馬斯·安德森,一個是黑客尼奧。而安德森在希伯來語中的含義是「人之子」,這正是耶穌的身份。
組成Neo(尼奧)的這三個字母掉轉順序後就可以組成「one」,表示他就是那個拯救人類的救世主「The One」。而「基督」一詞在希伯來語中的本意就是「被指定的那個人」——The One。
==================================================
墨菲斯(Morpheus)
在希臘神話中,墨菲斯是夢神,擁有改變夢境的能力。在電影中,墨菲斯是把人們從夢境般的虛幻世界中喚醒的指路人。
墨菲斯指揮的飛船是「尼布甲尼撒」號,這是用巴比倫的智慧之神的名字命名的。而在《聖經》中,尼布甲尼撒是巴比倫的國王,曾找人解夢。而在電影中,墨菲斯等人乘坐「尼布甲尼撒」號飛船去找先知詮釋什麼是真實。
==================================================
崔尼蒂(Trinity)
Trinity的意思是「三位一體」,在基督教中,「三位一體」指得是聖父、聖子、聖靈。而在現代心理學的奠基之作《夢的解析》一書中,「三位一體」指代了女性意識,她能夠進入神秘的領地和完美的境界。
==================================================
先知(Oracle)
Oracle的希臘語本意是解惑、傳遞解釋神的預言,可以是人、地方,也可以是物品。這些預言通常是模糊的,是現實的一種扭曲,所以能解釋的人一定要很有智慧,但即使是他們也不一定能保證預言正確。先知的目的是用自己看到的模糊景象指導信徒,但不能幫他們做決定,決定本身完全取決於人們主觀的意願。
==================================================
梅羅紋加(Merovingian)
梅羅紋加是法國封建社會中六個王朝的第一個,歐洲中世紀的黑暗歷史正是從梅羅紋加王朝開始的,經歷六朝,正符合電影中矩陣曾經有六代版本的故事。在電影中,梅羅紋加是一個曾經很有力量的人,而且他喜歡說法語,居住在法國式的城堡中。
法國的梅羅紋加王朝也是歐洲浪漫神話的發源時期,而這些神話的核心人物則是「墮落天使」,他們因為背叛上帝被趕出天堂,撒旦正是這些墮落天使的首領。這也正符合電影中梅羅紋加在矩陣中的身份——他是所有背叛矩陣的程序人的首領,利用自己的能力來對抗矩陣。
==================================================
塞拉夫(Seraph)
塞拉夫是先知的守衛者,這個名字在歐洲中世紀神話中是天使9個等級里級別最高的六翼天使。當尼奧在矩陣中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他的代碼呈現了與眾不同的金色。塞拉夫在矩陣中的作用相當於保護先知不受侵害的防火牆,非常有力量,曾經打敗過史密斯。
==================================================
卡瑪拉(Kamala)
卡瑪拉在梵語中的意思是「蓮華」,代表的是清凈。在佛教中有句真言就叫做「卡瑪拉」。在影片中,卡瑪拉是一個由程序自行產生出的新程序,是矩陣世界中第一個由人工智慧培養出來的智能程序。在影片結尾暗示了她具有改變矩陣世界代碼的能力。

D. 誰能給一份原創的《黑客帝國》的關於科技發展的觀後感急需啊。。。。

最早人類發明機器為人類服務,後來人類發明的機器具備高級智商,甚至超越了人類的大腦(AI: artifical Intelligence)。機器覺得被人類統治(奴役)了很不爽,就跟人類打了一仗,人類打不過機器,就把發明了一種化學大氣層遮蔽了太陽能,太陽能是機器的能量來源,但是機器並沒有因此失去動力,機器發明了新的能源---人體電能,但是人類當然不願把自己給機器當電池,所以機器只能通過基因工程用人體細胞來生產出一個活人,並在活人體內插入金屬電極和插頭,以便為機器供電。那麼機器就有了新能源,機器贏得戰爭,人類不得不躲到地下並建立易安。但是新的問題又產生了,就算是基因工程生產的人群,畢竟也是完整的人,有人性,也不會乖乖受到機器的奴役,那麼機器是怎麼統治這些電池人的呢?

機器製造了一個核心計算機,這個核心計算機就是造物主,換句話說核心計算機(造物主)代表了機器的立場。這個計算機具備自主編寫操作系統和程序的能力,因此這台計算機理解不了人類的行為,只懂得數學公式,符合編程的邏輯。計算機連接著一個巨大的伺服器,這個伺服器就是Matrix(矩陣)。計算機為伺服器編寫一切程序,機器人把電池人的大腦跟伺服器連接,那麼電池人的意識就在伺服器里生活(有點兒像網遊玩家活在Dota的伺服器里),如果在伺服器里一個電池人死了,那麼在現實中電池人的大腦會認為自己死了,所以在現實中就真的死了,也就停止供電了。

計算機為伺服器編寫的第一個人類虛擬世界是完美的(應該是人類所有要求都可以滿足,比如你想要啥啥都從天上掉下來,要錢掉錢,要美女掉美女,要帥哥掉帥哥,要房要車都馬上變出來),但是計算機不知道人類本身就是有缺陷的,所以第一個虛擬世界裡的所有人都死了,那麼現實中的所有電池人都死了,機器又沒有電源了。

機器又繁育了一批新電池人,讓計算機為伺服器編寫新程序。計算機通過第一次失敗知道人類不能活在完美世界裡,所以就編寫了充滿人類人性醜陋的世界,第二個虛擬世界也沒有成功,電池人的意識在虛擬世界中死去也就在現實中死去也就無法供電了。

在此期間,計算機為伺服器編寫了五個安全程序,用來保證系統安全,第一個是操作系統殺毒軟體(相當於360掃描),就是在虛擬世界裡的警察,他們可以防止虛擬世界裡的電池人意識的犯罪。第二個是硬碟殺毒軟體(相當於卡巴斯基硬碟保護),就是電腦人(Agent),他們要比警察高級,必要時可以以任何一個程序作為載體變身,從而達到保護系統不被外來黑客攻擊的效果。第三個就是實時監控程序(相當於瑞星實時監控),這個就是法國人梅羅紋奇,法國人程序的能力是計算過去發生過的一切事情,所以就有了監控的作用,同時法國人程序屬於高級程序,可以為母體編寫一些小的程序,比如「蛋糕」包括「雙胞胎」都是法國人的傑作。第四個是認證系統(相當於USB介面),就是火車人和火車,火車是USB插口和插口到硬碟的連線,火車人就相當於U盤的驅動程序,他的作用是連接伺服器里的軟體和與伺服器連接的硬體設備,所以就是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的過度,所有的電池人的大腦要想進入伺服器Matrix就必須通過火車人的認證,火車人跟法國人連在一起就像實時監控系統+認證程序具有保衛系統安全的協同作用,一個維持內部安全,一個確保外界進入內部的東西是安全的。第五個是防火牆(諾頓防火牆),就是計算機(造物主)的那棟大樓,如果防火牆檢測到伺服器里的程序試圖非法進入計算機,防火牆就會關閉計算機和伺服器的介面(大樓爆炸),防止程序入侵。

但是只要是規定就可以被改變或打破。因此這五個安保系統都被人類黑客破解了。

現在畫面轉到人類。為什麼機器沒有追到易安並徹底摧毀?原因如下:如果計算機不能為伺服器編輯一個讓每一個電池人的意識都可以好好活著的虛擬世界,那麼電池人在現實中就無法正常供電,那麼機器世界就沒有能源。因此,為了讓造物主計算機可以編寫好的程序,就必須先要徹底了解人類;為了徹底了解人類,就要保留人類純正活體並觀察;為了保留人類純正活體並觀察,就不能徹底摧毀易安!

人類躲到易安之後,人類造了5個體系:1,交通,就是飛船和管道;2,居住場所,就是橋屋;3,能源設備,就是岩漿地熱發電機和污水循環系統;4,武裝保衛體系,包括電磁波,機器戰士和大門。5,中央控制系統,就是委員會(相當於黨委書記或政委)和中央控制辦公室(相當於市長或師長),來確保整體協調。易安還想再次摧毀機器世界,叫地下的崛起,他們認為摧毀機器世界的方法肯定不是去荷槍實彈的打,因為機器有幾億個士兵和幾億發炸彈,而人類只有幾十個士兵和幾艘飛船,就像幾個幼兒園的小孩手裡拿著超人玩具要戰勝幾萬個裝備齊全的特種部隊一樣。因此人類必須通過其他辦法來摧毀機器世界,跟上次通過隔斷太陽能讓機器沒有能源一樣,這次還要讓機器沒有能源,那麼就要摧毀伺服器,這樣電池人就沒有意識也就死了,機器人就沒電了。要摧毀伺服器(矩陣),就要先了解矩陣,於是易安派出飛船來潛入到伺服器機房附近,並通過WiFi(無線網路由器信號發射)技術連接飛船人員的意識和虛擬世界,這個技術就叫黑客技術。因為程序進入伺服器的常規途徑是防火牆(造物主的那個大樓)和USB介面(火車人)。但是船員繞過這些常規來進入系統的辦法就叫黑客。他們出入的路徑就是虛擬世界電話連接虛擬世界電話線連接伺服器的數據機連接飛船WiFi路由器連接船員大腦和飛船總機。船員進入伺服器的目的跟伺服器的目的是不一致的,伺服器的目的(Purpose)是讓電池人的大腦穩定以便為機器世界供電,而船員進入伺服器是為了干擾電池人的大腦以便不能正常供電。

但是任何規定都有例外,再完美和平衡的公式也不是萬能的,還是有極個別的電池人的大腦(腦電波天生很強,多半是大腦皮層的神經末梢比常人發達的原因)意識到他們活在伺服器里,而不是真正地世界,於是他們試圖在伺服器里通過虛擬網路來驗證他們的意識是否在伺服器里。而且趕巧,船員黑客在伺服器(Matrix矩陣)里發現了一批這樣「叛逆」的電池人,於是決定把他們解救出來。解救方法是在伺服器里跟他們取得聯絡,讓他們知道他們確實活在伺服器里,然後給他們葯片讓他們自己選擇是否出來還是留下,紅葯片是追蹤程式,可以讓飛船知道他們的意識在伺服器里的坐標;藍色葯片是休眠程式,可以讓他們的意識睡覺,然後再醒過來就感覺什麼都沒有發生。如果他們服用紅葯,飛船就修改他們的意識,讓他們蘇醒,電池人蘇醒後從電池殼里爬出來,爬出來拔掉電源線、撕破囊膜後,這塊電池就停止給機器的一個電極供電,機器檢測到這塊電池不工作了,就認為沒有意義了,直接通過下水道排出,然後再被飛船打撈上來進行重新改造。

就這樣墨菲斯、崔尼蒂等電池人先後上船了。

現在畫面再切回造物主計算機,計算機意識到電池人一個接一個的被易安飛船解救,於是就覺得前五個安保系統沒有什麼價值,就創造了第六個安保系統:第六個安保系統就是先知婆(Oracle),計算機通過對人類的不斷了解發現了人類的第六感、直覺、通靈感、潛意識等可以通過數學公式來編寫到程序里,計算機把人類預知未來的能力寫入了先知婆程序里,那麼這個先知婆就可以預測在未來的什麼時候什麼坐標的電池人會被易安飛船救走。那麼那個法國人就失業了。先知婆取代了法國人這個實時監控系統。因為先知婆可以預測未來,而法國人只能知道已經發生過的事情,所以就防止電池人被易安飛船救走這個目的而言,先知婆要比法國人NB。就像如果有一個系統可以預測未來所有的犯罪,那麼你還會僱傭現在的警察嗎?這也就是為什麼法國人非常痛恨先知婆而要她的眼睛的原因。

但是,先知婆對於計算機、伺服器和機器世界來說雖然有優點,但是缺點也非常明顯,先知婆被植入的是第六感,而第六感的基礎是人格,所以先知婆並不完全收到公式和數學的影響,先知婆有自己的意識和獨立的人格,因此先知婆也就有自己的獨立的編程能力和行動力,以及善惡觀。先知婆為了自己的安全為自己編寫了黃飛鴻私人保鏢程序。先知婆知道人類和機器之間的矛盾必須被和平解決。因此先知婆幫助易安人和被解救的電池人墨菲斯還有崔尼蒂等尋找The One(Saver救世主)。

那麼關鍵就是這個救世主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

是這樣的:在第一次先知婆跟易安飛船取得聯系之後,計算機就已經通過法國人知道先知婆「叛變了」,計算機意識到自己的公式看似完美無缺,但是無法平衡不能控制的人格獨立化(自由Freedom)。而且計算機也意識到光在伺服器里編寫的程序是不能完全屏蔽易安黑客的干擾。舉個例子,在現實中防止一個黑客犯罪最好的辦法不是在網路上拼技術,而是找到這個黑客然後殺死他。前六套安保系統都是治標不治本。因此要想讓易安黑客不幹擾伺服器,就必須找一個活人來去潛入易安黑客,然後觀察並了解易安黑客和人類行為。因此,第七套安保系統就叫救世主,那麼這個救世主應該具備三位一體的能力:1,軟體,就是可以在伺服器里存在;2,機器,就是理解機器並跟機器交流;3,人格,就是也要理解人並跟人類交流。因此,救世主是由三個部分組成的:人類的身體,機器金屬的部分,可以隨時進出並改造伺服器的的軟體性意識。

過程是這樣的:機器人選一個電池人作為救世主的肉身,在這個電池人肉體內植入機器金屬,要比電極復雜的一些零件,最後在矩陣里為他的大腦植入軟體意識。那麼作為肉身,救世主可以跟人類交流,就是救世主----人類的連接線。作為機器部分,救世主可以感受機器,這就是為什麼Neo好幾次說 I can fee them(them 指的是烏賊機器兵),就是救世主---機器的連線。作為軟體部分,救世主可以隨意進出伺服器並且改造伺服器,就是可以看到伺服器的數據來在虛擬世界裡打敗電腦人史密斯以及中彈不死或者像超人一樣飛來飛去等,就是救世主---虛擬世界的連線。作為人、鬼、神三界通靈的救世主,他是一個點,把機器世界、易安人類、虛擬世界連接在了一起。

但是救世主的最初目的是由造物主計算機設計的:救世主被易安救走,計算機通知機器,機器派烏賊摧毀易安,但是留些活口,救世主回到易安,挑選男女重建易安,然後救世主的意識變為源代碼回到造物主計算機那裡,計算機再根據之前的過程發現人類、救世主、機器、系統的缺陷,然後從新更新一批新版本,然後這個過程就一直循環往復下去,直到Neo停止了一切。

那麼先知婆既然有預測能力,在計算機還沒有開始第七個安保系統---救世主的時候,先知婆就已經知到這一切,而且先知婆知道無論是自己還是人類能力都是很有限的,因此要告訴易安人類、電池人墨菲斯、崔尼蒂等未來會有這么一個救世主,他的能力是非常全面的,也只有他可以停止人類和機器的戰爭。

先知婆和易安的前幾次合作都以失敗告終,直到最新一代造物主Neo,先知婆也預測出來前幾次都會失敗,直到Neo才能成功。先知婆預測出Neo的獨特之處就是在具備人、機器、虛擬部分的基礎上,還有「愛」(Love),愛是唯一一個計算機沒有辦法用公式來平衡的東西。因為愛往往帶表著自我犧牲,這種代價超過了可以被量化的程度。Neo最初的愛是和崔尼蒂的愛情,然後轉化成了對人類、機器和虛擬世界的博愛,並最後選擇自我犧牲。

在一次Neo和史密斯的戰斗中,Neo打敗了史密斯,史密斯被Neo給「破裂」了,作為一個任務失敗的電腦人,史密斯應該被系統刪除,但是系統沒能刪掉它,原因是Neo如果是完美的正義,那麼史密斯必須是完美的邪惡,否則的話伺服器就會失去平衡,從而燒毀。因此,史密斯變成了病毒,具備侵入其他程序並改造其他程序來復制自己的能力,復制之後會獲取原來載體的基因、記憶和能力,這叫病毒的變異與進化,而無休止的破壞平衡就是病毒存在的意義。史密斯也復制了先知婆,於是史密斯具備了預知未來的能力,史密斯也就獲得了破壞未來平衡的能力,從而大笑。

Neo如果通過飛船進入伺服器,就是黑客行為,可以繞過火車人。但是如果史密斯通過自己的意識WiFi跟伺服器連接,這就是軟體意識,是計算機的設計程序,Neo則必須通過常規途徑進入伺服器,就是火車人。這就是在Neo暈倒後憑借自己的意識創建WiFi信號跟伺服器連接的時候,就必須要通過火車人的認證,但是火車人效忠實時監控程序,而實時監控程序法國人梅羅紋奇有自己的情感,痛恨Neo、人類和先知婆,告訴火車人不要帶Neo的軟體意識進入伺服器。然後墨菲斯、崔尼蒂、黃飛鴻必須通過愛的力量親自戰斗,挾持實時監控系統來命令認證程序把史密斯帶出來。 這叫黑客交易(Make a deal)。

按照計算機設計的固定程式,救世主Neo被解救,造物主計算機通知機器世界准備排出機器烏賊大舉進攻易安開始新的一個循環,但是就連造物主自己都不知道,伺服器正在被病毒史密斯大量的入侵,電池人的意識都變成了病毒史密斯,如果不停止史密斯的繼續復制,結果就是史密斯把伺服器里的所有程序都變成史密斯,那麼伺服器就壞死了,史密斯還會大舉入侵造物主計算機,那麼造物主計算機就必須關閉防火牆(大樓爆炸),然後伺服器就徹底壞死,這時候電池人的意識就不受伺服器的奴役,那麼電池人的意識都是史密斯,電池人從電池囊膜里蘇醒,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病毒史密斯的目的:摧毀一切平衡,摧毀整個世界,無論是機器世界還是易安人類世界。

因此,Neo以幫助破壞史密斯為籌碼,跟機器國王談判,機器國王同意跟人類停止戰爭,維系和平,前提是Neo願意把自己復制給史密斯,這樣的話計算機就可以找到史密斯里的Neo,從而定位所有史密斯的坐標,來殺死史密斯。換句話說,史密斯是新病毒,現有的殺毒軟體版本對史密斯病毒無效,但是Neo是一個專門殺死史密斯病毒軟體的定位程序,如果Neo願意自我犧牲來定位史密斯病毒,那麼現有的殺毒軟體就可以殺死這個史密斯新病毒,阻止人類、機器、虛擬世界的毀滅。

因此,可以想像,在Neo被史密斯復制後,造物主計算機找到了Neo的位置,也就找到了史密斯的位置,並殺死了全部史密斯。但是造物主計算機的邏輯是數學公式,是非常定數的東西,既然計算機答應Neo如果Neo成功幫助殺死史密斯,那麼計算機就放了所有想要逃離機器世界和虛擬世界擺布的電池人,讓他們回到易安,並且停止進攻易安,讓人類自己去決定自己的命運(set them free 就是讓他們獲得自由)。這就是結尾造物主計算機告訴先知婆我還不至於不守信用的意思。

但是可以想像:機器人履行承諾,讓計算機釋放了那些選擇要脫離母體的電池人,電池人回到易安,易安變得強大,那是否有一天人類的獨立發展,人類的貪婪和慾望的膨脹,還會和機器人繼續發生戰爭,和平又一次被打破,這就是為什麼計算機在最後問了先知婆這樣一個問題:How long you think the peace will last? 你認為這樣的和平可以維系多久? 先知婆說:as Long as it can be. 應該多久就是多久。

至於那個小女孩莎蒂,就是愛的象徵。莎蒂的父親是電廠程序,莎蒂的母親是軟體程序,兩個程序是計算機用數學公式編寫出來為伺服器虛擬世界Matrix工作的程序,但是奇跡的一點就是用數學公式編寫的程序居然產生了愛情和愛的結晶:女兒莎蒂。法國人實時監控系統監測到電廠程序和軟體程序產生了愛,而莎蒂一家三口是愛,也就是數學公式無法讀取的,不屬於伺服器系統,應該被刪除(Dekete),出於對女兒莎蒂的愛,電廠和軟體找到先知婆,先知婆同意留下他們的女兒莎蒂,方法是電廠程序和軟體程序和他們的女兒「莎蒂」必須到達火車站,也就是USB埠處,然後先知預婆預測出造物主計算機為了研究「愛」和跟蹤先知婆的坐標,會讓實時監控系統法國人梅羅紋奇告訴USB埠認證程序火車人把莎蒂(Love,愛)帶到母體作為研究對象,但是莎蒂的父母的目的不是產生愛情和女兒,而是單純的電廠和電廠軟體,因此既然違背了伺服器目的,自然要被系統永久刪除。但是已經具備獨立人格的軟體電廠和軟體依然願意以愛為目的,以犧牲自我為代價,回到USB埠,把女兒解救出去,不讓系統刪除女兒,但是可以刪除自己。

這部電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世界的趨勢不會以任何一種勢力(人或機器或虛擬世界)的意志被改變,因為每一種勢力都可以用自己的意志改變世界的一些規矩(Rules or Laws),比如說人的改變能力就是「愛」(Love)。請人類善待自己賴以生存的環境和機器,用愛對待他們,不要把他們當成比自己低等的東西,要認為他們也有尊嚴和情感。否則,就是作繭自縛,自我毀滅。

E. 如何評價黑客帝國

黑客帝國,算是千禧年階段最優秀的科幻未來的電影之一。
概念描述的是一名網路黑客尼奧發現看似正常的,但是現實世界實際上是由一個名為「矩陣」的計算機人工智慧系統控制的。這個黑客尼奧在一名神秘女郎崔妮蒂的引導下見到了黑客組織的首領墨菲斯,三人走上了抗爭矩陣的征途。同時在一次次的對抗中,偶然一次尼奧腦死亡後又在此復生,發現自己的「救世主」身份,成為以及摧毀「矩陣」的核心力量。
這是一部帶有懸疑,一步步揭秘真相,以及男主成長的影片

F. 黑客帝國什麼意思

黑客帝國介紹:

在矩陣中生活的一名年輕的網路黑客尼奧發現,看似正常的現實世界實際上似乎被某種力量控制著,尼奧便在網路上調查此事。

而在現實中生活的人類反抗組織的船長墨菲斯, 也一直在矩陣中尋找傳說的救世主,就這樣在人類反抗組織成員崔妮蒂的指引下,兩人見面了,尼奧也在墨菲斯的指引下,回到了真正的現實中,逃離了矩陣,這才了解到,原來他一直活在虛擬世界當中。

影片評價:

《黑客帝國》是又一套向「人類中心說」說不的電影,譜寫了人與機器關系的新篇章,其觀念上的沖擊力與歷史意義甚至要超過機器人三定律。

這是一種釋放,是一種能量的轉換,影片會點燃你,讓你在眼花繚亂中眩暈不已。這很像動畫但卻立體的電影畫面,科幻迷將不想錯過影片的每一秒鍾。

G. 如何評價黑客帝國1值得一看嗎

黑客帝國1是一部顛覆性的,具有宗教革命意義的科幻電影,影片講述一名年輕的網路黑客尼奧發現看似正常的現實世界實際上是由一個名為「矩陣」的計算機人工智慧系統控制的。尼奧在一名神秘女郎崔妮蒂的引導下見到了黑客組織的首領墨菲斯,三人走上了抗爭矩陣的征途,第一部是具有開創性的,為觀眾打開了一個新世界,值得觀看。

H. 黑客帝國觀後感

黑客帝國觀後感:

說實話,第一次看《黑客帝國》這部電影時,我並沒有看懂,更不用說參透其中的內涵了,甚至一度相信電影中的「Matrix」概念,認為自己確實有可能生活在一個由電腦所製造的活生生的虛擬世界中。

影片中,墨菲斯問尼奧:「你是否曾做過這樣的夢,夢中的一切真切得如同真實一樣。要是你無法從這樣的夢中醒來會怎麼樣?你怎麼確定自己能分清楚夢幻世界與真實世界?」我同樣也在問著我自己:我現在到底是在夢中還是清醒,到底是生活在現實還是生活在虛幻中?

這不禁讓我聯想到佛教中的「空」的概念,佛教告訴我們,世界的真相是空性的,不僅是世界,連我們自身也是空性的。《黑客帝國》中的主人公原來是芸芸眾生的一員,像我們每個人一樣,執迷於這個虛幻的世界裡。就像佛教里說的,佛是覺悟的人,人是未覺悟的佛。

我們大部分人都是沒有覺悟的,因為我們只看到了名利兩種東西,一心只追逐名利,反而將自己遺忘。但電影中的主人公尼奧不願一輩子在名利的追求中從生到死,他開始懷疑這個世界的真實性,開始懷疑自己,懷疑一切。

尼奧通過網路發現了另外一個世界的存在,這個發現的過程其實也就是他覺悟的過程,這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他發現原來自己一直生活在虛幻之中,而真實的自己卻在另一個空間里被束縛著,也就是說,即使你現在覺得幸福抑或痛苦,其實都是一種幻覺,因為你看到的一切都是電腦程序的設計,是你自己意識的一種創造。

所以,要想找回真正的自己,就要把眼前的一切都看空,即佛教中所說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真正的自己,是自己的本心。

我們的本心,像電影中尼奧的肉身一樣,XX滿了管子,固定在一個個小小的容器中,難以逃脫,如果不拯救出真實的自己,我們的本心將會一直被囚禁,遭遇一次次的痛苦的輪回,一直生活在假象之中。

最終,尼奧覺悟了,成為了「the one」(救世主),成為了佛,他看透了一切,認識到世界原本是虛幻的,就像一堆程序那樣沒有實際存在意義,就在尼奧覺悟的那一剎那,他擁有了不可思議的力量。

他可以控制子彈,爆發出神一般的法力,普通人生活在虛擬世界中之所以能力有限,受到電腦人的統治,就是因為將虛幻的世界當做真實,為程序所束縛。

影片中尼奧一旦真正相信自己其實根本不受程序之操縱,馬上就可以讓子彈在空中停留,也可以像電腦人那樣不受限制地自由變化,在虛擬世界中隨心所欲。

當然從根本上說,尼奧的法力其實也是虛幻的,也是一種意識的產物,但是重要的是,尼奧在覺悟了之後,找回了自己的本心,用自己的智慧去拯救整個世界的芸芸眾生。

影片中有一個令我印象十分深刻的場景:在祭司家中,一個小僧人盤腿而坐,眼睛十分明亮清澈,他能夠將湯匙彎曲,但同時又說湯匙其實不存在,當他把湯匙舉到尼奧面前時,我們在湯匙中看到了尼奧的映像,這個映像就代表著真實與透明。

這與佛教中所說的「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既然湯匙不存在,那麼尼奧的映像同樣不存在,這只是幻覺,同時暗示了影片所說的「Matrix」的所在。

總之,《黑客帝國》暗示了我們所認識的世界是幻覺,彰顯了夢世界與真實世界的區別,強調了解放心靈的作用,這對於處在一個物慾橫流的世界中的我們是十分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