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帶寬」是什麼意思
帶寬又叫頻寬是指在固定的的時間可傳輸的資料數量,亦即在傳輸管道中可以傳遞數據的能力。在數字設備中,頻寬通常以bps表示,即每秒可傳輸之位數。在模擬設備中,頻寬通常以每秒傳送周期或赫茲Hertz
(Hz)來表示。頻寬對基本輸出入系統
(BIOS
)
設備尤其重要,如快速磁碟驅動器會受低頻寬的匯流排所阻礙。
單位時間內能夠在線路上傳送的數據量,常用的單位是bps(bit
per
second)
計算機網路的帶寬是指網路可通過的最高數據率,即每秒多少比特。
描述帶寬時常常把「比特/秒」省略。
例如,帶寬是
10
M,實際上是
10
Mb/s。
這里的
M
是
10^6。
在網路中有兩種不同的速率:
信號(即電磁波)在傳輸媒體上的傳播速率(米/秒,或公里/秒)
計算機向網路發送比特的速率(比特/秒)
這兩種速率的意義和單位完全不同。
㈡ 帶寬是什麼意思
寬頻(英語:Broadband)在基本電子和電子通信上,是描述電子線路能夠同時處理較寬的頻率范圍。
帶寬應用的領域非常多,可以用來標識信號傳輸的數據傳輸能力、標識單位時間內通過鏈路的數據量、標識顯示器的顯示能力。
寬頻是一種相對的描述方式,頻帶的范圍愈大,也就是帶寬愈高時,能夠發送的數據也相對增加。譬如說在無線電通信上,頻率范圍比較窄的帶寬只能發送摩爾斯電碼,發送高質量的音樂就需要較大的帶寬。
電視天線的寬頻代表能夠接收數量較多的頻道。在數據發送方面,同樣是以電話線作為信號傳遞的介質,當前光纖電纜則愈來愈普及,數據機只能夠每秒鍾發送64Kbps的數據,寬頻的ADSL和光纖Modem能夠提供更高的發送速率。
(2)計算機網路中帶寬的含義擴展閱讀:
信號的帶寬是指該信號所包含的各種不同頻率成分所佔據的頻率范圍。頻寬對基本輸出入系統 (BIOS ) 設備尤其重要,如快速磁碟驅動器會受低頻寬的匯流排所阻礙。
數字信號系統中,帶寬用來標識通訊線路所能傳送數據的能力,即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網路中某一點的最高數據率,常用的單位為bps(又稱為比特率---bit per second,每秒多少比特)。在日常生活中中描述帶寬時常常把bps省略掉,例如:帶寬為4M,完整的稱謂應為4Mbps。
針對於帶寬成本降低,用戶接入速率也是越來越高,從最初的撥號上網,到20M甚至100M光纖。但是隨著計算機的發展,用戶對『帶寬』的認識也應該有更大的提高。
㈢ 在計算機網路中,「帶寬」這一術語表示數據傳輸的寬度。
帶寬(band
width)在模擬信號系統又叫頻寬,是指在固定的的時間可傳輸的資料數量,亦即在傳輸管道中可以傳遞數據的能力。在數字設備中,頻寬通常以bps表示,即每秒可傳輸之位數。在模擬設備中,頻寬通常以每秒傳送周期或赫茲
(Hz)來表示。對於數字信號而言,帶寬指單位時間能通過鏈路的數據量。[1]
㈣ 計算機網路中的「帶寬」,為什麼是指「在單位時間內
帶寬:Maxnetbitrate。
帶寬是指的鏈路帶寬,也就是一段線路,也就是教材上寫的「一點到另外一點」:當討論通信鏈路的帶寬時,一般是指鏈路上每秒所能傳送的比特數,它取決於鏈路時鍾速率和信道編碼在計算機網路中又稱為線速。可以說乙太網的帶寬是10Mbps。但是需要區分鏈路上的可用帶寬(帶寬)與實際鏈路中每秒所能傳送的比特數(吞吐量)。通常更傾向於用「吞吐量」一詞來表示一個系統的測試性能。這樣,因為實現受各種低效率因素的影響,所以由一段帶寬為10Mbps的鏈路連接的一對節點可能只達到2Mbps的吞吐量。這樣就意味著,一個主機上的應用能夠以2Mbps的速度向另外的一個主機發送數據
吞吐量其實等同我們平時說的速率了,但是是單點的:吞吐量的大小主要由網路設備的內外網口硬體,及程序演算法的效率決定,尤其是程序演算法,對於像防火牆系統這樣需要進行大量運算的設備來說,演算法的低效率會使通信量大打折扣。因此,大多數防火牆雖號稱100M防火牆,由於其演算法依靠軟體實現,通信量遠遠沒有達到100M,實際只有10M-20M。純硬體防火牆,由於採用硬體進行運算,因此吞吐量可以接近線速,達到90-95M,是真正的100M防火牆
這里再補充一個概念:吞吐量的測試方法是:在測試中以一定速率發送一定數量的幀,並計算待測設備傳輸的幀,如果發送的幀與接收的幀數量相等,那麼就將發送速率提高並重新測試;如果接收幀少於發送幀則降低發送速率重新測試,直至得出最終結果。吞吐量測試結果以比特/秒或位元組/秒錶示
所以,吞吐量和帶寬的關系就出來了:當幀的大小確定的時候,以一個不大不小的速率發送並沒有失敗,吞吐量就接近於帶寬(也可以認為是測試出了帶寬),這時發送時延的公式用幀大小除以吞吐量也是成立的(也就是題主疑問的是單點還是點到點之間的區別)。請注意,如果幀的大小變了,幀發送的速率也會變化,但是
很顯然,對於固定線路,帶寬必然是確定的。我們把題主的問題簡化到帶寬測試中來:由於設備具有發送時延,所以在通過固定大小幀(車)的時候實際是有消耗的,我們選擇一個不大不小的速率發送車,是為了最有效的消除發送時延對測試的影響,這樣用最終每秒發送的數據量就可以衡量帶寬。
總結一下,發送時延可以歸結為公式表述:和單點發送的幀成正比(數據越多,處理的時間越長);和單點的吞吐量成反比(吞吐量越高,時間越短)。但是,就一個設備來說,吞吐量是可變的,所以需要一個最大的吞吐量來固定衡量,這樣就是帶寬了。也可理解為同一個線路只有得到最大帶寬的時候,才會有最小時延,不同線路的帶寬不一樣發送時延也不一樣。以上就是教材公式的變形,把分母的線路帶寬用Maxthrought來替代即可。
不必糾結這里帶寬的點到點,實際就是線路帶寬使用到這個公式裡面來了,你理解為單點也沒有問題。
㈤ 計算機里的 帶寬 名詞解釋是什麼求解
帶寬網路
簡介:帶寬通常指信號所佔據的頻帶寬度;在被用來描述信道時,帶寬是指能夠有效通過該信道的信號的最大頻帶寬度。對於模擬信號而言,帶寬又稱為頻寬,以赫茲(Hz)為單位。例如模擬語音電話的信號帶寬為3400Hz,一個PAL-D電視頻道的帶寬為8MHz(含保護帶寬)。對於數字信號而言,帶寬是指單位時間內鏈路能夠通過的數據量。例如ISDN的B信道帶寬為64Kbps。由於數字信號的傳輸是通過模擬信號的調制完成的,為了與模擬帶寬進行區分,數字信道的帶寬一般直接用波特率或符號率來描述。帶寬在資訊理論、無線電、通信、信號處理和波譜學等領域都是一個核心概念。
㈥ 寬頻的帶寬是什麼意思2兆帶寬是什麼概念
1.指信號具有的頻帶寬度。信號的帶寬是指該信號所包含的各種不同頻率成分所佔據的頻率范圍。
2.在計算機網路中,帶寬用來表示網路的通信線路所能傳送數據的能力,因此網路帶寬表示在單位時間內從網路中的某一點到另一點所能通過的「最高數據率」。
至於2兆帶寬,比如你下載東西的時候,迅雷上穩定下來的速度是200KB/S,那麼帶寬就是200*8=1600也就是1.6兆
㈦ 帶寬什麼意思啊!
你好
通俗點說就是
上網用的線路
寬頻(英語:Broadband)在基本電子和電子通信上,是描述續號或者是電子線路包含或者是能夠同時處理較寬的頻率范圍。寬頻是一種相對的描述方式,頻率的范圍愈大,也就是帶寬愈高時,能夠發送的數據也相對增加。譬如說在無線電通信上,頻率范圍比較窄的訊只能發送摩爾斯電碼,發送高質量的音樂就需要較大的帶寬。電視天線的寬頻代表能夠接收數量較多的頻道。在數據發送方面,同樣是以電話線作為信號傳遞的介質,光纖電纜則愈來愈普及,數據機只能夠每秒鍾發送64Kbps的數據,寬頻的ADSL和光纖Modem能夠提供更高的發送速率。
謝謝採納
㈧ 帶寬 的定義
帶寬指的是單位時間內在線路中可以傳輸的數據總量,它等於位寬與工作頻率的乘積。體現了通信線路所能傳送數據的能力。例如,對於64位、800MHz的前端匯流排,它的帶寬就等於64bit×800MHz÷8=6.4GB/s;32位、33MHzPCI匯流排的帶寬就是32bit×33MHz÷8=133MB/s。
(8)計算機網路中帶寬的含義擴展閱讀:
頻率相同的情況下,並行匯流排比串列匯流排快得多,但它存在並行傳輸信號間的干擾現象,頻率越高、帶寬越大,干擾就越嚴重,因此要大幅提高現有並行匯流排的帶寬是非常困難的;而串列匯流排不存在這個問題,匯流排頻率可以大幅向上提升,這樣串列匯流排就可以憑借高頻率的優勢獲得高帶寬。
而為了彌補一次只能傳送一位數據的不足,串列匯流排常常採用多條管線(或通道)的做法實現更高的速度——管線之間各自獨立,多條管線組成一條匯流排系統,從表面看來它和並行匯流排很類似,但在內部它是以串列原理運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