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算信息放籌碼
擴展閱讀
網路安全法監控主任責任 2025-07-05 16:29:00
世界上首個計算機網路 2025-07-05 14:15:44
電腦一扯就黑屏怎麼辦 2025-07-05 12:42:54

計算機網路算信息放籌碼

發布時間: 2022-07-16 03:34:57

1. 一個計算機網路組成包括什麼

計算機網路
連接分散計算機設備以實現信息傳遞的系統


計算機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定義分類
按廣義
計算機網路也稱計算機通信網。關於計算機網路的最簡單定義是:一些相互連接的、以共享資源為目的的、自治的計算機的集合。若按此定義,則早期的面向終端的網路都不能算是計算機網路,而只能稱為聯機系統(因為那時的許多終端不能算是自治的計算機)。但隨著硬體價格的下降,許多終端都具有一定的智能,因而「終端」和「自治的計算機」逐漸失去了嚴格的界限。若用微型計算機作為終端使用,按上述定義,則早期的那種面向終端的網路也可稱為計算機網路。

另外,從邏輯功能上看,計算機網路是以傳輸信息為基礎目的,用通信線路將多個計算機連接起來的計算機系統的集合,一個計算機網路組成包括傳輸介質和通信設備。
從用戶角度看,計算機網路是這樣定義的:存在著一個能為用戶自動管理的網路操作系統。由它調用完成用戶所調用的資源,而整個網路像一個大的計算機系統一樣,對用戶是透明的。
一個比較通用的定義是:利用通信線路將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獨立功能的計算機系統和通信設備按不同的形式連接起來,以功能完善的網路軟體及協議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系統。
從整體上來說計算機網路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區域的計算機與專門的外部設備用通信線路互聯成一個規模大、功能強的系統,從而使眾多的計算機可以方便地互相傳遞信息,共享硬體、軟體、數據信息等資源。簡單來說,計算機網路就是由通信線路互相連接的許多自主工作的計算機構成的集合體。
最簡單的計算機網路就只有兩台計算機和連接它們的一條鏈路,即兩個節點和一條鏈路。
按連接
計算機網路就是通過線路互連起來的、自治的計算機集合,確切的說就是將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獨立工作能力的計算機、終端及其附屬設備用通信設備和通信線路連接起來,並配置網路軟體,以實現計算機資源共享的系統。
按需求
計算機網路就是由大量獨立的、但相互連接起來的計算機來共同完成計算機任務。這些系統稱為計算機網路(computer networks)
發展歷程
自從計算機網路出現以後,它的發展速度與應用的廣泛程度十分驚人。縱觀計算機網路的發展,其大致經歷了以下四個階段:
誕生階段
20世紀60年代中期之前的第一代計算機網路是以單個計算機為中心的遠程聯機系統,典型應用是由一台計算機和全美范圍內2000多個終端組成的飛機訂票系統,終端是一台計算機的外圍設備,包括顯示器和鍵盤,無CPU和內存。隨著遠程終端的增多,在主機前增加了前端機(FEP)。當時,人們把計算機網路定義為「以傳輸信息為目的而連接起來,實現遠程信息處理或進一步達到資源共享的系統」,這樣的通信系統已具備網路的雛形。
形成階段
20世紀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的第二代計算機網路是以多個主機通過通信線路互聯起來,為用戶提供服務,興起於60年代後期,典型代表是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協助開發的ARPANET。主機之間不是直接用線路相連,而是由介面報文處理機(IMP)轉接後互聯的。IMP和它們之間互聯的通信線路一起負責主機間的通信任務,構成了通信子網。通信子網互聯的主機負責運行程序,提供資源共享,組成資源子網。這個時期,網路概念為「以能夠相互共享資源為目的互聯起來的具有獨立功能的計算機之集合體」,形成了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概念
互聯互通階段
20世紀70年代末至90年代的第三代計算機網路是具有統一的網路體系結構並遵守國際標準的開放式和標准化的網路。ARPANET興起後,計算機網路發展迅猛,各大計算機公司相繼推出自己的網路體系結構及實現這些結構的軟硬體產品。由於沒有統一的標准,不同廠商的產品之間互聯很困難,人們迫切需要一種開放性的標准化實用網路環境,這樣應運而生了兩種國際通用的最重要的體系結構,即TCP/IP體系結構和國際標准化組織的OSI體系結構。
高速網路技術階段
20世紀90年代至今的第四代計算機網路,由於區域網技術發展成熟,出現光纖及高速網路技術,整個網路就像一個對用戶透明的大的計算機系統,發展為以網際網路( Internet)為代表的互聯網。
組成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與一般的事物分類方法一樣,可以按事物所具有的不同性質特點(即事物的屬性)分類。計算機網路通俗地講就是由多台計算機(或其它計算機網路設備)通過傳輸介質和軟體物理(或邏輯)連接在一起組成的。總的來說計算機網路的組成基本上包括:計算機、網路操作系統、傳輸介質(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如無線網路的傳輸介質就是空間)以及相應的應用軟體四部分。
功能
數據通信
數據通信是計算機網路的最主要的功能之一。數據通信是依照一定的通信協議,利用數據傳輸技術在兩個終端之間傳遞數據信息的一種通信方式和通信業務。它可實現計算機和計算機、計算機和終端以及終端與終端之間的數據信息傳遞,是繼電報、電話業務之後的第三種最大的通信業務。數據通信中傳遞的信息均以二進制數據形式來表現,數據通信的另一個特點是總是與遠程信息處理相聯系,是包括科學計算、過程式控制制、信息檢索等內容的廣義的信息處理。

2. 《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

計算機技術、微型計算機系統;計算機軟體系統、數據結構與演算法、操作系統、高級語言與程序設計;資料庫技術概論、關系資料庫;微電子技術、通信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網際網路及其應用、高速寬頻網路技術;多媒體技術概論等。有信息就有信息處理。人類很早就開始出現了信息的記錄、存儲和傳輸,原始社會的「結繩記事」就是指以麻繩和籌碼作為信息載體,用來記錄和存儲信息的。文字的創造,造紙術和印刷術的發明是信息處理的第一次巨大飛躍,計算機的出現和普遍使用則是信息處理的第二次巨大飛躍。長期以來,人們一直在追求改善和提高信息處理的技術,大致可劃分為三個時期。[1]
1.手工處理時期
手工處理時期是用人工方式來收集信息,用書寫記錄來存儲信息,用經驗和簡單手工運算來處理信息,用攜帶存儲介質來傳遞信息。信息人員從事簡單而繁瑣的重復性工作。信息不能及時有效地輸送給使用者,許多十分重要的信息來不及處理,甚至貽誤戰機。
2.機械信息處理時期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人們對改善信息處理手段的追求,逐步出現了機械式和電動式的處理工具,如算盤、出納機、手搖計算機等,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計算者的負擔。以後又出現了一些較復雜的電動機械裝置,可把數據在卡片上穿孔並進行成批處理和自動列印結果。同時,由於電報、電話的廣泛應用,也極大地改善了信息的傳輸手段,機械式處理比手工處理提高了效率,但沒有本質的進步。
3.計算機處理時期
隨著計算機系統在處理能力、存儲能力、列印能力和通信能力等方面的提高,特別是計算機軟體技術的發展,使用計算機越來越方便,加上微電子技術的突破,使微型計算機日益商品化,從而為計算機在管理上的應用創造了極好的物質條件。這一信息處理時期經歷了單項處理、綜合處理兩個階段,現在已發展到系統處理的階段。這樣,不僅各種事務處理達到了自動化,大量人員從繁瑣的事務性勞動中解放出來,提高了效率,節省了行政費用,而且還由於計算機的高速運算能力,極大地提高了信息的價值,能夠及時地為管理活動中的預測和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第一次信息處理技術上的革命是語言的出現和使用。在史前階段,人類以手勢、眼神、動作或某種信號(如點燃烽火、敲擊硬物等)傳遞信息,用感覺器官接受各種自然信息,並與之相適應。但當時信息處理的器官——大腦還不發達。自從人類認識到火的作用這一系統信息以後,從茹毛飲血進而到熟食、取暖、制陶、冶煉,從單純適應客觀世界變成利用信息來改造世界,從而擴大了人類活動和交際的范圍。在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中,人們需要不斷交流信息,於是就產生了語言。語言因此成為人類信息交流的第一載體。語言是人類區別於其他生物的重要特徵,並始終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和人類文化的演進有著重要影響。因為人的邏輯思維離不開語言,語言是思維的工具:同時語言又是人類進行意識交流和傳播信息的工具。通過語言進行信息交流,人類不但獲得了大量的信息,同時也促進了人類信息處理器官——大腦的進一步發展。在這一歷史時期,人類依靠大腦儲存信息,通過語言進行信息的交流和傳播。[2]
第二次信息處理技術上的革命是文字的發明和使用。人腦漫長的進化過程及語言的使用,是人類開發和利用信息資源的早期階段。大約在公元前3500年出現了文字。文字的發明為人類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樹起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這時期除用語言傳播信息外,文字成為人類信息交流的第二載體。人類的大腦不僅依靠感覺器官直接與外界保持聯系,而且還可以依靠語言和文字間接地與外界保持聯系。文字的出現使人類信息的儲存與傳播方式取得了重大突破。文字把人類智慧、思維成果記載下來,可以長久地儲存,並可以傳遞給他人或後人。文字極大地突破了時間和地域對人類的限制,在人類知識積累和文明發展的過程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這一階段,信息是人以手工篆刻或抄寫在諸如竹片、石頭、織物、紙張等物體上的。手工方式不僅耗費了巨大的勞動,使信息的積累和傳遞代價高昂,而且積累的量小,速度也慢。
第三次信息處理技術上的革命是印刷術的發明。北宋時期(大約在11世紀),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技術:15世紀中期,德國人J.谷登堡發明了現代印刷技術。文字的發明促進了信息的大量積累,印刷技術的發明則把文字信息的傳播推向了新的高度。將積累的信息按需要收集起來,並加以系統化地整理,便形成了知識。印刷技術的使用有利於對文字信息和知識進行大量生產和復制,促進了知識的廣泛傳播,充分發揮了知識的作用。此後,報刊和書籍成為人類重要的信息儲存和傳播媒介,極大地促進和推動了思想的傳播和人類文明的進步。
第四次信息處理技術上的革命是電報、電話、廣播和電視的使用。1844年在美國的華盛頓和巴爾的摩之間開通了世界上第一個電報業務;1876年貝爾發明了電話;1895年馬可尼發明了無線電;1923年英國廣播公司(BBC)在全國正式廣播:1925年在英國電視首次獲得播映……在對電磁波進行的研究中,人們發現電磁波(包括光波波段)可以運載信息,於是開始了利用電磁波進行信息傳播的嘗試。電報、電話、廣播、電視等科學技術的發展,使人類進入利用電磁波傳播信息的時代。以電磁波為載體傳播信息,使人們超越了空間限制,不但可以在信息發出的瞬間收聽到語言和音響信息,還可以收看到圖像和文字,於是電磁波便成為人類信息交流的第三載體。與此同時,知識和信息還繼續以報紙、雜志、書籍等形式廣泛傳播,使信息傳遞普及到整個社會。
第五次信息處理技術的革命是指信息技術。信息技術的核心是現代的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的融合,1946年美國發明了第一台電子計算機:1957年,前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計算機的發明和現代通信技術的使用把人類開發利用信息資源的技術發展和推進到了計算機通信的新階段。計算機與通信技術的結合不是簡單的相加,而是產生了「驚人」的放大效應。計算機作為信息處理工具,其信息存儲、處理、傳輸能力是當今任何其他技術無法與之相比的。現在,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幾乎涉及到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面,從經濟到政治,從生產到消費,從科研到教育,從社會結構到個人生活方式……信息技術影響之廣、作用之大,令人驚嘆。信息技術從社會生產力和人類智力開發兩個方面推動著社會文明的進步,對人類社會必將產生深刻而久遠的影響。

3. 計算機網路(計算題)

ukygyu

4. 有關計算機網路計算的問題

1、可以劃成8個32個地址的小網段,掩碼是255.255.255.224,每個子網有30個地址可用(除掉網段地址和廣播地址),比如192.168.1.0/255.255.255.224,192.168.1.0是網段地址,192.168.1.31是廣播地址。
2、網段地址是這個網段的最開始那個地址,而廣播地址是這個網段的最後一個地址,192.168.10.130是隸屬於192.168.10.128/255.255.255.252這個地址段裡面的,網段廣播地址就是192.168.10.128,廣播地址是192.168.10.131

5. 計算機網路的四個功能

[編輯本段]計算機網路的功能
計算機網路的功能主要表現在硬體資源共享、軟體資源共享和用戶間信息交換三個方面。
(1)硬體資源共享。可以在全網范圍內提供對處理資源、存儲資源、輸入輸出資源等昂貴設備的共享,使用戶節省投資,也便於集中管理和均衡分擔負荷。
(2)軟體資源共享。允許互聯網上的用戶遠程訪問各類大弄資料庫,可以得到網路文件傳送服務、遠地進程管理服務和遠程文件訪問服務,從而避免軟體研製上的重復勞動以及數據資源的重復存貯,也便於集中管理。
(3)用戶間信息交換。計算機網路為分布在各地的用戶提供了強有力的通信手段。用戶可以通過計算機網路傳送電子郵件、發布新聞消息和進行電子商務活動。
概述
計算機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簡單地說,計算機網路就是通過電纜、電話線或無線通訊將兩台以上的計算機互連起來的集合。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經歷了面向終端的單級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網路對計算機網路和開放式標准化計算機網路三個階段。
計算機網路通俗地講就是由多台計算機(或其它計算機網路設備)通過傳輸介質和軟體物理(或邏輯)連接在一起組成的。總的來說計算機網路的組成基本上包括:計算機、網路操作系統、傳輸介質(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如無線網路的傳輸介質就是空氣)以及相應的應用軟體四部分。
在定義上非常簡單:網路就是一群通過一定形式連接起來的計算機。
一個網路可以由兩台計算機組成,也可以是在同一大樓裡面的上千台計算機和使用者。我們通常指這樣的網路為區域網(LAN, Local Area Network),由LAN再延伸出去更大的范圍,比如整個城市甚至整個國家,這樣的網路我們稱為廣域網(WAN, Wide Area Network),當然您如果要再仔細劃分的話,還可以有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和 ANC(Citywide Area Network),這些網路都需要有專門的管理人員進行維護。
而我們最常觸的Internet則是由這些無數的LAN和WAN共同組成的。Internet僅是提供了它們之間的連接,但卻沒有專門的人進行管理(除了維護連接和制定使用標准外),可以說Internet是最自由和最沒王管的地方了。在Internet上面是沒有國界種族之分的,只要連上去,在地球另一邊的計算機和您室友的計算機其實沒有什麼兩樣的。
因為我們最常使用的還是LAN,(即使我們從家中連上Internet,其實也是先連上ISP的LAN),所以這里我們主要討論的還是以LAN為主。LAN可以說是眾多網路裡面的最基本單位了,等您對LAN有了一定的認識,再去了解WAN和Internet就比較容易入手了,只不過需要了解更多更復雜的通訊手段而已。
Internet? Intranet? Extranet?
接觸過網路的朋友,或多或少都應該聽過上面幾個名詞吧?不過,大家可知道它們之間的分別和如何定義嗎?
其實,最早出現的名詞應該是 Internet,然後人們將 Internet 的概念和技巧引入到內部的私人網路,可以是獨立的一個 LAN 也可以是專屬的 WAN ,於是就稱為 Intranet 了。它們之間的最大分別是:開放性。Internet 是開放的,不屬於任何人,只要能連接得到您就屬於其中一員,也就能獲得上面開放的資源;相對而言,Intranet 則是專屬的、非開放的,它往往存在於於私有網路之上,只是其結構和服務方式和設計,都參考 Internet 的模式而已。

6.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通過計算機網路等方式參與境外賭場賭博活動的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通過計算機網路、電話、手機簡訊等方式參與境外賭場賭博活動,或者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赴境外賭場賭博,賭博輸贏結算地在境內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罰。

賭博或者為賭博提供條件,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三十二條的規定,可以從重處罰:

(一)在工作場所、公共場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賭博的;

(二)一年內曾因賭博或者為賭博提供條件受過治安處罰的;

(三)國家工作人員賭博或者為賭博提供條件的;

(四)引誘、教唆未成年人賭博的;

(五)組織、招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赴境外賭博的;

(六)其他可以依法從重處罰的情形。

關於賭博的其他規定。

賭博活動中用作賭注的款物、換取籌碼的款物和通過賭博贏取的款物屬於賭資。在利用計算機網路進行的賭博活動中,分賭場、下級莊家或者賭博參與者在組織或者參與賭博前向賭博組織者、上級莊家或者賭博公司交付的押金,應當視為賭資。

賭博現場沒有賭資,而是以籌碼或者事先約定事後交割等方式代替的,賭資數額經調查屬實後予以認定。個人投注的財物數額無法確定時,按照參賭財物的價值總額除以參賭人數的平均值計算。

以上內容參考吉林省公安廳——關於辦理賭博違法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通知

7. 計算機網路包括那些方面

計算機網路的組成基本上包括:計算機、網路操作系統、傳輸介質以及相應的應用軟體四部分。

8. 計算機網路

解:1、劃分為4個子網,因為2^2=4,所以網路位借用2個主機位即可滿足,此時每個子網的主機台數是:2^6-2=62台(因為原主機位的位數8,被借用2位後,還剩6位。),也能滿足題目中要求的每個子網的主機數,多出的一些台數可作備用,無影響。直接劃分為4個子網方案確定。
2、網路中心申請到的是C類網路地址202.224.68.0,默認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即24位網路位。當主機位借用2位後,網路位數變為26位。所以有(注意:以下子網號的最後一段是二進制,右邊的是網路地址/網路位數的表示方法):
子網1:202.224.68.00 000000,即202.224.68.0/26。
子網2:202.224.68.01 000000,即202.224.68.64/26。
子網3:202.224.68.10 000000,即202.224.68.128/26。
子網4:202.224.68.11 000000,即202.224.68.192/26。
以上各子網的網路位數都是26位,即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劃為十進製得子網掩碼為:255.255.255.192。子網1的有效地址范圍是:202.224.68.1-202.224.68.62(202.224.68.63是子網1的廣播地址),同理樓主也能寫出子網2、3、4的地址范圍了。
題外話:同一批劃分的子網,它們的子網掩碼是一樣的,但是不用擔心它們能直接通信,因為它們的網路地址是不同的,屬於不同IP段(是不是同一IP段看的就網路地址)。

9. 網路上賭博屬於什麼違法

網路上賭博屬於賭博罪。
達到法定刑事立案條件即屬於刑事犯罪。
賭博在我國是被明令禁止的。在網上參與任何禁止性的網路賭博都是違法的,會受到法律懲罰。網路賭博,作為新型的賭博方式,快速在網路、手機上蔓延。利用計算機網路開設賭場,或者為賭博網站兼任代理,以及明知道他人實施網路賭博行為還為其提供技術支持和資金結算服務的行為,都涉嫌賭博罪。
網上的賭博種類相當多,可以說是魚龍混雜,稍不留心就掉入了賭博的陷阱裡面,而且很難自拔,進入以後一開始都會體驗到贏錢的快感,但是慢慢的就會一直輸一直輸,然後讓人有想繼續贏下去的慾望,所以引發了很多不好的事件。所以國家是不允許進行網上賭博以及線下的賭博,賭博是違法的,舉報也會有國家獎勵。
賭博網站的會員賬號數可以認定為參賭人數,如果查實一個賬號多人使用或者多個賬號一人使用的,應當按照實際使用的人數計算參賭人數。如果賬號和人數存疑,依法不能認定參賭人數。
賭資數額可以按照在網路上投注或者贏取的點數乘以每一點實際代表的金額認定。
對於將資金直接或間接兌換為虛擬貨幣、游戲道具等虛擬物品,並用作為籌碼授注的,賭資數額按照購買該虛擬物品所需資金數額或者實際支付資金數額認定。
對於開設賭場犯罪中用於接收、流轉賭資的銀行賬戶內的資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說明合法來源的,可以認定為賭資。
對於銀行賬戶中,既有合法資金,也有賭資,但是無法區分,賭資存疑,根據疑點利益歸於被告的原則,銀行賬戶的金額不能認定為賭資。
向該銀行賬戶轉入、轉出資金的銀行賬戶數量可以認定為參賭人數。如果查實一個賬戶多人使用或多個賬戶一人使用的,應當按照實際使用的人數計算參賭人數。
有證據證明犯罪嫌疑人在賭博網站上的賬號設置有下級賬號的,應當認定其為賭博網站的代理。
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零三條 以營利為目的,聚眾賭博或者以賭博為業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
開設賭場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參與國(境)外賭博,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