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計算機網路中,計算機是信息處理的主體。
2、計算機網路中的計算機既相互聯系又相互獨立,不存在主從關系。
3、計算機網路中的計算機系統通過通訊協議實現信息交互。
從邏輯功能上看,計算機網路是以傳輸信息為基礎目的,用通信線路將多個計算機連接起來的計算機系統的集合,一個計算機網路組成包括傳輸介質和通信設備。
從用戶角度看,計算機網路是這樣定義的:存在著一個能為用戶自動管理的網路操作系統。由它調用完成用戶所調用的資源,而整個網路像一個大的計算機系統一樣,對用戶是透明的。
(1)計算機網路特性有哪些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就是通過線路互連起來的、自治的計算機集合,確切的說就是將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獨立工作能力的計算機、終端及其附屬設備用通信設備和通信線路連接起來,並配置網路軟體,以實現計算機資源共享的系統。
雖然網路類型的劃分標准各種各樣,但是從地理范圍劃分是一種大家都認可的通用網路劃分標准。按這種標准可以把各種網路類型劃分為區域網、城域網、廣域網和互聯網四種。
區域網是一個較小區域內,城域網是不同地區的網路互聯,不過在此要說明的一點就是這里的網路劃分並沒有嚴格意義上地理范圍的區分,只能是一個定性的概念。下面簡要介紹這幾種計算機網路。
2. 計算機網路的工作模式有哪些各自的工作特徵是什麼
網路的工作模式
它有兩種工作模式,1是客戶機伺服器模式( Client /Server),簡稱C/S模式
2是對等模式(Peer to peer),簡稱p2p模式
客戶伺服器模式,和對等模式也是區域網目前流行的兩種工作模式。
C/S模式
伺服器是指專門提供服務的高性能計算機和專用設備;客戶機是用戶計算機。這是客戶機向伺服器發出請求並獲得服務的一種網路形式,多台客戶機可以共享伺服器提供的各種資源。這是最常用,最重要的一種網路類型,不僅適合於同類計算機連網,也適用於不同類型計算機連網。這種網路的安全性容易得到保證,計算機的許可權,優先順序易於控制,監控容易實現,網路管理化,能夠規范化;但是這種網路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伺服器的性能和客戶機的數量。目前針對這類網路有很多優化性能的伺服器,專用伺服器。銀行,證券公司都採用這種
p2p模式
對等網不要求伺服器,每台客戶機都可以與其他對客戶機對話,共享彼此的信息資源和硬體資源,昨晚的計算機一般類型相同。這種網路方式靈活方便,但是較難實現集中管理與監控,安全性也低,較適合於部門內部協同工作的小型
我們都知道網路,它給我們提供的,就是一個服務的功能,因此接下來我要介紹網路服務的小知識。
網路服務
什麼是網路服務呢?網路服務是指用戶通過計算機網路,在共享資源及數據通信等方面能夠得到的新增功能。
最常用的服務有下列幾個方面:
文件服務:它指的是網路用戶不僅可以使自己工作站上的程序數據,而且可以使用伺服器或者其他工作站中可共享的程序與數據用戶可以像使用本地的磁碟一樣,對其中的程序和數據進行存取。
列印服務:網路上的工作站一般都不再配置單獨的列印機,用戶需要列印輸出時,操作系統會自動把輸出的文件送到網路列印機去。對於每一個需要列印的文件,網路列印機按先來先服務的順序將其存放在列印隊列中,然後進行處理,用戶可以查看列印任務的情況。暫停或取消列印隊列中的列印任務。
消息服務:指的是網路能實現用戶之間的相互通信,在用戶之間傳遞文本,圖像和聲音所表示的消息,最典型的消息服務是電子郵件,其他如網上聊天、網路電話、短消息、網上直播、視頻會議等都是消息服務的普通型是他們已經得到了廣泛地應用。
應用服務:是一種為網路用戶運行軟體的服務,即工作站需要執行的某一項任務,部分甚至全部都是由網路上的另一台計算機(稱為應用伺服器)完成。應用伺服器允許網路上的計算機相互間共享處理能力協同完成特定的一項服務。
3. 計算機網路最顯著的特徵是什麼
遠程信息共享。計算機網路是這網路協議控制下,實現數據遠程傳輸,最終在網路邊緣的伺服器上實現信息共享。
4. 什麼是計算機網路它的功能和特點是什麼
一,計算機網路的定義:計算機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二,計算機網路的功能:計算機網路的功能要目的是實現計算機之間的資源共享、網路通信和對計算機的集中管理。除此之外還有負荷均衡、分布處理和提高系統安全與可靠性等功能。
三,計算機網路的特點:可靠性,高效性,獨立性,擴充性,廉價性,分布性。
(4)計算機網路特性有哪些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的性能:
1,速率
現在人們常用更簡單的並且是很不嚴格的記法來描述網路的速率,如100M乙太網,它省略了單位中的bit/s,意思是速率為100Mbit/s的乙太網。
2,帶寬
在計算機網路中,帶寬用來表示網路的通信線路所能傳送數據的能力,因此網路帶寬表示在單位時間內從網路中的某一點到另一點所能通過的最高數據率。
3,吞吐量
吞吐量表示在單位時間內通過某個網路(或信道,介面)的數據量。
4,時延
時延是指數據從網路的一端傳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時間。時延是個很重要的性能指標,它有時也稱為延遲或遲延。
5. 網路的特點是什麼
(1)計算機網路具有廣泛聯結、任意聯結的特點
計算機網路遍布全世界,無論採取何種連接方式,只要上了網,就成為計算機網路上的一個終端,並可以同網路上的任何一個其他終端相連接。
(2)計算機網路具有無中心性和開放性的特點
從歷史起源考察,計算機網路發端於美國國防部的ARPANET計劃,其設計目的就是為了使美國在遭受蘇聯的核攻擊後仍能保留主要信息,故採用了無中心、不封閉的結構。信息傳播過程簡單地描述為:信源→信道→信宿。其中,「信源」是信息的發布者,即上載者;「信宿」是信息的接收者,即最終用戶。在傳統的信息傳播過程中,對信源的資格有嚴格的限制,通常是廣播電台、電視台等機構,採用的是有中心的結構。而在計算機網路中,對信源的資格並無特殊限制,任何一個上網者都可以成為信源,
3)計算機網路具有信息容量巨大和信息種類豐富的特點
隨著計算機網路的產生和發展,幾乎所有原先以傳統介質為載體的信息都在日益「數字化」,並被上載到網路上廣泛傳播,我們甚至可以說,整個世界正在被日益「網路化」。計算機網路所容納的信息量巨大,以至於人們創造出「海量」這一詞語加以描述,網路資料庫就是典型的例子。與此同時,計算機網路信息在種類方面也與傳統形式有著根本的區別。
4)計算機網路具有信息傳播「交互性」的特點
如前所述,傳統的信息傳播方式基本上是從信源到信宿的單向方式,一般來說,信宿只能「被動」地接收信源傳播的信息。而在計算機網路環境下,信宿卻可以「主動」地向信宿傳遞信息,要求信宿根據自己的要求提供信息。
5)計算機網路具有信息傳播「階段性」的特點
實際上,任何信息傳播都是一個過程,筆者這里所強調的這一特點是指,由於計算機網路信息傳播過程在技術上可分為截然不同幾個階段,處於不同階段的主體對於完成信息傳播整體過程的貢獻不同,他們的權利義務也因此不同,應當分別進行研究。
6. 電腦網路有哪些特點,
計算機網路系統就是利用通信設備和線路將地理位置不同、功能獨立的多個計算機系統互聯起來,以功能完善的網路軟體實現網路中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系統。通過計算機的互聯,實現計算機之間的通信,從而實現計算機系統之間的信息、軟體和設備資源的共享以及協同工作等功能,其本質特徵在於提供計算機之間的各類資源的高度共享,實現便捷地交流信息和交換思想。
1、特點
計算機網路系統是由網路硬體和網路軟體組成的。在網路系統中,硬體的選擇對網路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而網路軟體則是挖掘網路潛力的工具。
①計算機網路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實現計算機資源的共享。計算機資源主要是指計算機硬體、軟體與數據。
②互連的計算機是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的多台獨立的「自治計算機」。連網的計算機既可以為本地用戶提供服務,也可以為遠程用戶提供網路服務。
③連網計算機之間遵循共同的網路協議。
2、功能
計算機網路的功能:
(1)資源共享:
資源共享是基於網路的資源分享,是眾多的網路愛好者不求利益,把自己收集的一些通過一些數據資源通過平台共享給大家,但是隨著網路和經濟社會的發展資源共享在社會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
1、數據和應用程序的共享。
1.1 列印共享區域網內建立一台列印伺服器,可以為區域網所有用戶提供列印服務。
1.2 郵件功能郵件伺服器可以為企業內部所有員工提供基於用戶名的郵件轉發、分發、抄送等服務,並且可以在伺服器上完成方便的管理、備份、刪除、收回、恢復等工作。
1.3網路聊天最常見的便是Whiteboard, Netmeeting, WebEx等應用程序,可以實時、快速的實現位於不同物理位置的用戶之間的語音、視頻交流。
1.4 實時消息例如:Yahoo IM、MSN等應用程序,可以實現區域網、互聯網范圍內的消息轉發。
1.5 資料庫資料庫伺服器是企業區域網內部重要的組成部分,可以實現數據共享、減少冗餘度、集中存儲和管理、可維護性和安全性等功能。
2、網路存儲常見的便是文件共享服務,採用FTP和TFTP服務,使用戶能夠在工作組計算機上方便而且安全的訪問共享伺服器上的資源,而且ftp資源大多是免費的。
3、資源備份隨著網路攻擊和病毒的發展,資源備份也成為了資源共享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現代企業大都採取實時高效的資源備份方式,以便在網路崩潰的時候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護公司信息,以及在災難恢復的時候起到最大的作用。
4、人脈關系:包括客戶資源、能力資源等一些可以相互應用的到的。
5、設備。
(2)數據通信:
數據通信是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相結合而產生的一種新的通信方式。要在兩地間傳輸信息必須有傳輸信道,根據傳輸媒體的不同,有有線數據通信與無線數據通信之分。但它們都是通過傳輸信道將數據終端與計算機聯結起來,而使不同地點的數據終端實現軟、硬體和信息資源的共享。
7. 計算機網路的兩個基本特徵是什麼
計算機網路的主要特徵是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計算機網路也稱計算機通信網。關於計算機網路的最簡單定義是:一些相互連接的、以共享資源為目的的、自治的計算機的集合。若按此定義,則早期的面向終端的網路都不能算是計算機網路,而只能稱為聯機系統(因為那時的許多終端不能算是自治的計算機)。
但隨著硬體價格的下降,許多終端都具有一定的智能,因而「終端」和「自治的計算機」逐漸失去了嚴格的界限。若用微型計算機作為終端使用,按上述定義,則早期的那種面向終端的網路也可稱為計算機網路。
(7)計算機網路特性有哪些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是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相結合的產物。隨著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網路也經歷了從簡單到復雜,從單機到多機的發展過程,其發展過程大致可以細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面向終端的計算機網路。
20世紀50~60年代,計算機網路進入到面向終端的階段,以主機為中心,通過計算機實現與遠程終端的數據通信。
第二階段:多台計算機互連的計算機網路。
計算機網路發展的第二個階段是以通信子網為中心的網路階段(又稱為「計算機-計算機網路階段」),它是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由若乾颱計算機相互連接成一個系統,即利用通信線路將多台計算機連接起來,實現了計算機與計算機之間的通信。
8. 網路的特點有哪些
(1)開放式的網路體系結構,使不同軟硬體環境、不同網路協議的網可以互連,真正達到資源共享,數據通信和分布處理的目標。
(2)向高性能發展。追求高速、高可靠和高安全性,採用多媒體技術,提供文本、聲音圖像等綜合性服務。
(3)計算機網路的智能化,多方面提高網路的性能和綜合的多功能服務,並更加合理地進行網路各種業務的管理,真正以分布和開放的形式向用戶提供服務。
隨著社會及科學技術的發展,對計算機網路的發展提出了更加有利的條件。計算機網路與通信網的結合,可以使眾多的個人計算機不僅能夠同時處理文字、數據、圖像、聲音等信息,
而且還可以使這些信息四通八達,及時地與全國乃至全世界的信息進行交換
9. 計算機網路抗干擾特性是指什麼
計算機網路的抗干擾特性是指抗禦干擾的擾亂作用的能力。當干擾強度很大時,實際上會不可能辨認信號。但可能組成這樣的傳送和接收系統,即使在很困難的條件下,也能保證系統足夠可靠地工作。
干擾是指對有用信號的接收造成損傷。干擾一般由以下兩種,串擾:電子學上兩條信號線之間的耦合現象。無線電干擾:通過發送無線電信號來降低信噪比的方式,達到破壞通信、阻止廣播電台信號的行為。
(9)計算機網路特性有哪些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所使用的傳輸介質中,抗干擾能力最強的是光纜。通信光纜比銅線電纜具有更大的傳輸容量,中繼段距離長、體積小,重量輕,無電磁干擾,自1976年以後已發展成長途干線、市內中繼、近海及跨洋海底通信、以及區域網、專用網等的有線傳輸線路骨幹,並開始向市內用戶環路配線網的領域發展,為光纖到戶、寬頻綜合業務數字網提供傳輸線路。
光纜主要是由光導纖維(細如頭發的玻璃絲)和塑料保護套管及塑料外皮構成,光纜內沒有金、銀、銅鋁等金屬,一般無回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