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對網路有個清晰、全面的認識,可以閱讀三本書籍:
第一本就是潘愛民翻譯的Andrew S.Tanenbaum的《計算機網路》,此書講明白了網路之道,即計算機網路通信的主要原理;
第二本是W.Richard Stevens的《TCP/IP詳解卷一:協議》,此書講明白了網路之術,即TCP/IP協議簇的工作過程;
第三本是Douglas E.Comer的《計算機網路與網際網路》,此書嘗試在更廣泛意義上解答「計算機網路和網際網路是如何工作的」這一基本問題,解釋了協議是如何使用硬體和應用是如何使用協議來滿足用戶的需求。
如果想自己設計一個網路系統,可以閱讀三本書籍:
第一本就是Douglas E.Comer的《Network Systems Design Using NPs》,此書從包處理演算法開始,引導我們了解發生在包上的每一件事。本書的獨特之處是以一種「與應用無關」的方式描述各種系統結構和設計思路。再多一句,大多數國外大學教授網路系統設計與實現課程的參考藍本;
第二本是George Varghese的《Network Algorithmics: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Designing Fast Networked Devices》,此書對網路系統實現模型進行分析,抽象出設計網路系統的一般規則,同時分析在真實網路系統實現中如何運用這些規則。
第三本是「親自動手,從零開始構建一個網路系統」,選擇一款合適的硬體平台,Learn by doing。
⑵ 計算機網路看哪本書比較好
《計算機網路》也分很多種,如果你想學習網路推薦你看以下的書籍:
計算機網路第五版 謝希仁 主遍 謝希仁同時還出了很多書都關於TCP/IP的書籍,具體書名我忘記,我覺得他講解得思路清晰,易理解,適合基礎差的。
計算機網路第四版,這是國外經典計算機網路經典教程,作者都是英文名字(具體我忘記了) ,我以前我學時很喜歡看這本。。
⑶ 學計算機網路技術買什麼書
看你要走軟體還是硬體方向:
如果你想主攻硬體,那麼應該多看看計算機通信,數字邏輯,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tcp/ip協議,計算機網路工程,網路管理,網路操作系統,寬頻ip,socket編程之類書籍。
如果你要走軟體方向,那麼也必須要把自己的網路基礎打牢,那麼仍然需要先看看操作系統,tcp/ip協議,同時要看看軟體工程,要把C語言,數據結構,資料庫作為主要的基礎課程,並且還得做深入學習,然後學習更高層的變成語言,如java、C++、C#、javascript等等。對web編程要著重學習asp.方面的書籍。差不多吧,等你基礎好點了,也就知道自己該看什麼書了。如果是你還是學生的話,多去圖書館!
自學計算機網路技術入門需要看什麼書先?
一般先找本計算機網路類的書就行,不用太厚,內容都差不多,介紹像TCP\IP類的協議,及分層,各種網路設備等。
⑷ 推薦計算機基礎知識學習的書籍
大學計算機基礎資料網路網盤資源免費下載
https://pan..com/s/1Six2stp9YnHUQbgNBAUxvA
大學計算機基礎|5PPT視頻|4Excel視頻|3Word綜合視頻|2Word單項視頻|計算機二級(AOA)考前提醒20160413.pdf|單項題&判斷題(胡秋芬).pdf|5PPT真題.rar|5PPT視頻.rar|4Excel真題.rar|4Excel視頻.rar|3Word綜合真題.rar|3Word綜合視頻.rar|2Word單項真題.rar|2Word單項視頻.rar
⑸ 學計算機網路技術,什麼書籍比較好
組網技術與網路管理、網路操作系統、網路資料庫、網頁製作、計算機網路與應用、網路通信技術、網路應用軟體、JAVA編程基礎、伺服器配置與調試、網路硬體的配置與調試、計算機網路軟體實訓等
⑹ 掌握網路必讀哪些書籍
1.《計算機網路》謝希仁第五版。
全書分為10章,比較全面系統地介紹了計算機網路的發展和原理體系結構、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運輸層、應用層、網路安全、網際網路上的音頻/視頻服務、無線網路和下一代網際網路等內容。可供電氣信息類和計算機類專業的大學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對從事計算機網路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也有學習參考價值。
2.結合著思科ccna書,最好是原版英文教材;實在不行,中文版也行。
學習CCNA的基礎需要基本的計算機知識(會開關機就行 - -)初級的英語(會音標知道字母就中- -)基礎就是這些了 如果是要自學買書的話推薦你一本現在最通用的書籍《CCNA學習指南》這本書是國產的,講的很淺很簡單。應該說是同類書籍中最適合新手的吧。 接下來就需要入門的書籍了,推薦你CISCO官方CCNA教材兩本: Cisco網路設備互連 (ICND1) (第二版) Cisco網路設備互連 (ICND2) (第三版) 這兩本書涵蓋了CCNA的全部內容,適合自學入門的了。 這三本書完全就可以學會CCNA了,三本大概需要100多錢。你可以下個虛擬機練習命令。不過CCNA現在不像幾年前那麼有力了,如果想從事還得繼續往下考取CCNP。 CCNP也可以自學,官方教材三本: CCNP ROUTE (642-902)認證考試指南 CCNP SWITCH (642-813) 認證考試指南 CCNP TSHOOT(642-832)認證考試指南 如果嫌自學太慢,最好還是找培訓什麼的。
供參考。
⑺ 計算機網路與應用的書籍目錄
前言
第1章計算機網路概述
1.1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概念
計算機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按廣義定義
關於計算機網路的最簡單定義是:一些相互連接的、以共享資源為目的的、自治的計算機的集合。
另外,從邏輯功能上看,計算機網路是以傳輸信息為基礎目的,用通信線路將多個計算機連接起來的計算機系統的集合。一個計算機網路組成包括傳輸介質和通信設備。
從用戶角度看,計算機網路它是這樣定義的:存在著一個能為用戶自動管理的網路操作系統。有它調用完成用戶所調用的資源,而整個網路像一個大的計算機系統一樣,對用戶是透明的。
一個比較通用的定義是:利用通信線路將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獨立功能的計算機系統和通信設備按不同的形式連接起來,以功能完善的網路軟體及協議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系統。
從整體上來說計算機網路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區域的計算機與專門的外部設備用通信線路互聯成一個規模大、功能強的系統,從而使眾多的計算機可以方便地互相傳遞信息,共享硬體、軟體、數據信息等資源。簡單來說,計算機網路就是由通信線路互相連接的許多自主工作的計算機構成的集合體。
按連接定義
計算機網路就是通過線路互連起來的、資質的計算機集合,確切的說就是將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獨立工作能力的計算機、終端及其附屬設備用通信設備和通信線路連接起來,並配置網路軟體,以實現計算機資源共享的系統。
按需求定義
計算機網路就是由大量獨立的、但相互連接起來的計算機來共同完成計算機任務。這些系統稱為計算機網路(computer networks)
1.2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1.3網路拓撲結構
1.4網路體系結構及協議的分層
1.5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
1.6TCP/IP參考模型
TCP/IP參考模型是計算機網路的祖父ARPANET和其後繼的網際網路使用的參考模型。ARPANET是由美國國防部DoD(U.S.Department of Defense)贊助的研究網路。逐漸地它通過租用的電話線連結了數百所大學和政府部門。當無線網路和衛星出現以後,現有的協議在和它們相連的時候出現了問題,所以需要一種新的參考體系結構。這個體系結構在它的兩個主要協議出現以後,被稱為TCP/IP參考模型(TCP/IP reference model)。
由於國防部擔心他們一些珍貴的主機、路由器和互聯網關可能會突然崩潰,所以網路必須實現的另一目標是網路不受子網硬體損失的影響,已經建立的會話不會被取消,而且整個體系結構必須相當靈活。
1.7OSI與TCP/IP參考模型的比較
習題
第2章物理層
2.1數據通信基礎
數據通信是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相結合而產生的一種新的通信方式。要在兩地間傳輸信息必須有傳輸信道,根據傳輸媒體的不同,有有線數據通信與無線數據通信之分。但它們都是通過傳輸信道將數據終端與計算機聯結起來,而使不同地點的數據終端實現軟、硬體和信息資源的共享。
2.2信道復用技術
「復用」是一種將若干個彼此獨立的信號,合並為一個可在同一信道上同時傳輸的復合信號的方法。比如,傳輸的語音信號的頻譜一般在300~3400Hz內,為了使若干個這種信號能在同一信道上傳輸,可以把它們的頻譜調制到不同的頻段,合並在一起而不致相互影響,並能在接收端彼此分離開來。
2.3數據交換技術
在數據通信系統中,當終端與計算機之間,或者計算機與計算機之間不是直通專線連接,而是要經過通信網的接續過程來建立連接的時候,那麼兩端系統之間的傳輸通路就是通過通信網路中若干節點轉接而成的所謂「交換線路」。
在一種任意拓撲的數據通信網路中,通過網路節點的某種轉接方式來實現從任一端系統到另一端系統之間接通數據通路的技術,就稱為數據交換技術。
數據交換技術主要是電路交換、分組交換和報文交換。
電路交換:由於電路交換在通信之前要在通信雙方之間建立一條被雙方獨占的物理通路(由通信雙方之間的交換設備和鏈路逐段連接而成),因而有以下優缺點。
①由於通信線路為通信雙方用戶專用,數據直達,所以傳輸數據的時延非常小。
②通信雙方之間的物理通路一旦建立,雙方可以隨時通信,實時性強。
③雙方通信時按發送順序傳送數據,不存在失序問題。
④電路交換既適用於傳輸模擬信號,也適用於傳輸數字信號。
⑤電路交換的交換的交換設備(交換機等)及控制均較簡單。
缺點:
①電路交換的平均連接建立時間對計算機通信來說嫌長。
②電路交換連接建立後,物理通路被通信雙方獨占,即使通信線路空閑,也不能供其他用戶使用,因而信道利用低。
③電路交換時,數據直達,不同類型、不同規格、不同速率的終端很難相互進行通信,也難以在通信過程中進行差錯控制。
分組交換:分組交換仍採用存儲轉發傳輸方式,但將一個長報文先分割為若干個較短的分組,然後把這些分組(攜帶源、目的地址和編號信息)逐個地發送出去,因此分組交換除了具有報文的優點外,與報文交換相比有以下優缺點:
①加速了數據在網路中的傳輸。因為分組是逐個傳輸,可以使後一個分組的存儲操作與前一個分組的轉發操作並行,這種流水線式傳輸方式減少了報文的傳輸時間。此外,傳輸一個分組所需的緩沖區比傳輸一份報文所需的緩沖區小得多,這樣因緩沖區不足而等待發送的機率及等待的時間也必然少得多。
②簡化了存儲管理。因為分組的長度固定,相應的緩沖區的大小也固定,在交換結點中存儲器的管理通常被簡化為對緩沖區的管理,相對比較容易。
③減少了出錯機率和重發數據量。因為分組較短,其出錯機率必然減少,每次重發的數據量也就大大減少,這樣不僅提高了可靠性,也減少了傳輸時延。
④由於分組短小,更適用於採用優先順序策略,便於及時傳送一些緊急數據,因此對於計算機之間的突發式的數據通信,分組交換顯然更為合適些。
2.4物理層的傳輸介質
2.5常見物理層標准
習題
第3章數據鏈路層
3.1數據鏈路層的作用
3.2成幀
3.3差錯控制和流量控制
3.4滑動窗口協議
3.5數據鏈路層協議實例
習題
第4章介質訪問層和區域網
4.1區域網與IEEE802標准
4.2MAC地址及其結構
4.3傳統區域網技術
4.4邏輯連接控制子層LLC
4.5區域網的擴展
4.6高速區域網技術
4.7無線區域網
4.8藍牙技術
習題
第5章乙太網技術
5.1乙太網的發展簡史
5.2乙太網幀結構
5.310Mb/s/100Mb/s/1000Mb/s乙太網
5.4乙太網組網技術
5.5自動協商
5.6萬兆乙太網技術
習題
第6章交換技術與虛擬區域網
6.1交換機與集線器
6.2交換機的種類
6.3交換機的學習和數據轉發
6.4基於交換機的虛擬網
6.5交換機的擴展
6.6冗餘鏈路與生成樹協議
習題
第7章網路層
7.1網路層的任務
7.2IP協議
7.3劃分子網
7.4網際網路控制報文協議
7.5地址解析協議
7.6BOOTP、DHCP和IGMP
習題
第8章網路的互連
8.1路由與路由演算法
8.2基於路由的互連
8.3網路地址轉換
8.4第三層交換技術
習題
第9章傳輸層
9.1傳輸層概述
9.2傳輸層要解決的問題
9.3傳輸控制協議TCP
9.4用戶數據報協議UDP
9.5套接字編程
9.6第四層交換技術
習題
第10章應用層
10.1應用層功能概述
10.2TCP/IP應用層
10.3DNS服務
10.4Web服務
10.5E-mail服務
10.6FTP服務
10.7簡單網路管理協議SNMP
10.8動態主機配置協議DHCP
習題
第11章網路安全
11.1信息加密技術
11.2防範網路病毒
11.3入侵檢測技術
11.4網路層安全協議族IPSec
11.5防火牆技術
11.6網路分析和監視工具
習題
第12章網路設計與結構化布線
12.1網路系統設計流程
12.2綜合布線系統
12.3網路設計實例
習題
第13章廣域網接入技術
13.1幀中繼
13.2DDN技術
13.3ISDN技術
13.4ATM技術
13.5數字同步體系SONET/SDH
13.6ADSL/DSL技術
13.7VPN技術
習題
附錄A網路參考實驗
實驗一構造小型區域網
實驗二利用交換機組建虛擬網
實驗三通過路由器連接區域網
實驗四實施網路應用(FTP服務、DNS服務、wWW服務和E-mail服務)
實驗五利用防火牆實現網路安全
實驗六協議及數據分析軟體的使用
附錄B網路課程設計參考題目
設計一設計基於路由和虛擬網的綜合性工作組網路
設計二數據包的捕獲與分析設計
設計三分析IP地址與MAC地址映射關系
設計四編寫基於ICMP的應用程序
參考文獻
⑻ 計算機網路技術的推薦書籍
如果想對網路有個清晰、全面的認識,可以閱讀三本書籍:
第一本就是潘愛民翻譯的Andrew S.Tanenbaum的《計算機網路》,此書講明白了網路之道,即計算機網路通信的主要原理;
第二本是W.Richard Stevens的《TCP/IP詳解卷一:協議》,此書講明白了網路之術,即TCP/IP協議簇的工作過程;
第三本是Douglas E.Comer的《計算機網路與網際網路》,此書嘗試在更廣泛意義上解答「計算機網路和網際網路是如何工作的」這一基本問題,解釋了協議是如何使用硬體和應用是如何使用協議來滿足用戶的需求。
⑼ 我要學的專業是計算機網路應用,求推薦幾本學習書籍
《開天闢地》多媒體電腦學習軟體大家是比較熟悉的,正如它的名字在電腦學習軟體市場上經久不衰!《開天闢地》學電腦系列圖書就是《開天闢地》電腦學習軟體的延伸。《開天闢地》學電腦系列圖書打破了以往教材枯燥的學習模式,採用通俗語言講解的教學方式,並吸取了環境式教學方法的精髓。與一般教材不同的是:這套書每本配有一張光碟,達到了人機互動式學習的完美結合,以便學習者在學完一個知識點後通過光碟迅速得到鞏固!《開天闢地》學電腦系列圖書分《開天闢地學電腦——電腦入門篇》、《開天闢地學電腦——辦公軟體篇》、《開天闢地學電腦——互聯網篇》、《開天闢地學電腦——PowerPoint XP篇》、《開天闢地學電腦——Windows XP篇》、《開天闢地學電腦——Word XP篇》、《開天闢地學電腦——Excel XP篇》、《開天闢地學電腦——五筆字型篇》、《開天闢地學電腦——應用技巧篇》、《開天闢地學電腦——硬體實戰篇》、《開天闢地學電腦——電腦醫生》,共11本。
一看就懂、一學就會的實例教學方式是這套書最大的特點
1、PC技術 熟悉匯編、對計算機硬體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報考。這科考試側重於個人計算機的硬體組成、原理等知識。上機為考核匯編。對於在校生來說,電子工程、儀表、自動化專業的考生可以報考,其所學和考試內容有交叉並且有知識的延伸。通過此考試的人員在自考中可以免考一些相關的科目。 下面3個上機為c語言考試,並且上機要求相同 2、網路技術 對網路的原理、組建、維護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報考網路。這科考試主要內容為計算機基礎知識、網路原理、操作系統、網路應用。電信、通信、電子信息科學等專業可以報考網路。同時,網路也是目前三級當中報考人數最多的考試,約佔三級總數的70%,因此社會上輔導班和輔導書籍也很多,所以通過相對較容易。 3、資料庫技術 計算機中專畢業生以及計算機相關專業大學低年級的學生、希望系統學習計算機知識的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准備以後報考四級的學生,推薦報考資料庫。資料庫的考核內容為:計算機基礎知識、數據結構、操作系統、資料庫原理、資料庫的應用及開發。其考核內容與計算機專業的主幹基礎課吻合程度較好,並且均為四級考核內容。 4、信息管理技術 對計算機技術在企業管理當中的應用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報考這個考試。這個考試主要考核計算機基礎知識、軟體工程、資料庫、結構化分析與設計、企業系統規劃、戰略數據規劃
⑽ 學習計算機網路,具體要看哪些方面的書籍呢
業界最好的書籍就是CCNA,CCNP,CCIE 相關的培訓教材
這套培訓教材是由著名網路產商CISCO編寫出來的。
業界的觀點來看,獲得路由和交換領域的CCIE認證, 表示網路工程師在不同的LAN、WAN介面和各種路由器、交換機的聯網方面擁有專家級知識。
如果只是想掌握一般的網路知識,可以學習入門級的CCNA相關資料,例如《CCNA學習指南》。這些學習都對應有考試和認證課程,也可以只自己學習資料不參加考試。
普通高校也編寫了一些網路基礎教材,也可以參照學習。清華大學出版及一些高校出版的《計算機網路基礎》也可以作為入門。
許多網路產商都會寫一些網路教程,各產商都針對自己的網路產品,思科的教材相對更全面完整一些。所以推薦。 此外,如果學習是為了將來工作做准備,思科的設備在各行業中應用廣泛,個人覺得學它的認證,工作面可能會更廣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