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計算機網路採用的主要數據交換方式的特性
電路交換:建立連接之後傳輸。
報文交換:把要發送的數據當成一個整體(報文)傳送出去。
分組交換:把要發送的數據分成組傳送出去。
在實際應用中報文交換主要用於傳輸報文較短、實時性要求較低的通信業務,如公用電報網。報文交換比分組交換出現的要早一些,分組交換是在報文交換的基礎上,將報文分割成分組進行傳輸,在傳輸時延和傳輸效率上進行了平衡,從而得到廣泛的應用。
(1)計算機網路信息交換擴展閱讀:
電路交換方式的優點是數據傳輸可靠、迅速,數據不會丟失,且保持原來的序列。缺點是在某些情況下,電路空閑時的信道容量被浪費;另外,如數據傳輸階段的持續時間不長,電路建立和拆除所用的時間就得不償失。因此,它適用於遠程批處理信息傳輸或系統間實時性要求高的大量數據傳輸的情況。這種通信方式的計費方法一般按照預訂的帶寬、距離和時間來計算。
❷ 在計算機網路中,數據交換的方式各有哪幾種各有什…
網路中常用的數據交換技術可分為兩大類:線路交換和存儲轉發交換,其中存儲轉發交換交換技術又可分為報文交換和分組交換。
線路交換
通過線路交換進行通信,就是要通過中間交換節點在兩個站點之間建立一條專業的通信線路。利用線路交換進行通信需三個階段:線路建立、數據傳輸和線路拆除。線路交換的特點是:數據傳輸可靠、迅速、有序,但線路利用率低、浪費嚴重,不適合計算機網路。
報文交換
報文交換採用"存儲-轉發"方式進行傳送,無需事先建立線路,事後更無需拆除。它的優點是:線路利用率高、故障的影響小、可以實現多目的報文;缺點是:延遲時間長且不定、對中間節點的要求高、通信不可靠、失序等,不適合計算機網路。
分組交換
分組由報文分解所得,大小固定。分組交換適用於計算機網路,在實際應用中有兩種類型:虛電路方式和數據報方式。虛電路方式類似"線路交換",只不過對信道的使用是非獨占方式;數據報方式類似"報文交換"。
報文的優點是:高效、靈活、迅速、可靠、經濟,但存在如下的缺點:有一定的延遲時間、額外的開銷會影響傳輸效率、實現技術復雜等。
❸ 計算機網路中,數據交換方式有哪幾種
在計算機網路中,數據交換的方式有:
(1)線路交換。在數據傳送之前需建立一條物理通路, 在線路被釋放之前,該通路將一直被一對用戶完全佔有。
(2)報文交換。報文從發送方傳送到接收方採用存儲轉發 的方式。在傳送報文時,只佔用一段通路;在交換節點中需要 緩沖存儲,報文需要排隊。因此,這種方式不滿足實時通信的 要求。
(3)分組交換。此方式與報文交換類似,但報文被分成組傳 送,並規定了分組的最長度,到達目的地後需重新將分組組裝成報文。這是網路中最廣泛採用的一種交換技術。
❹ 計算機信息交換方式是什麼
方式可分為:電路交換,分組交換,報文交換。
電路交換:在數據傳輸期間,源結點與目的結點之間有一條由中間結點構成的專用物理連接線路,在數據傳輸結束之前,這條線路一直保持。如果兩個相鄰結點之間的信道容量很大時,這兩個相鄰結點之間可以同時有多個物理電路。
分組交換:與報文交換的工作方式基本相同,形式上的主要差別在於,分組交換網中要限制所傳輸的數據單位的長度,一般選128B。發送節點首先對從終端設備送來的數據報文進行接收、存儲,而後將報文劃分成一定長度的分組,並以分組為單位進行傳輸和交換。接收節點將接收到的分組重新組裝成信息或報文。
報文交換:無需在兩個站點之間建立一條專用通路,其數據傳輸的單位是報文,長度不限且可變。傳送過程採用存儲-轉發方式,即發送站在發送一個報文時把目的地址附加在報文上,途經的網路結點根據報文上的目的地址信息,把報文發送到下一個結點,通過逐個結點轉送,直到目的站點。
❺ 在計算機網路中,信息是怎樣進行交換的
信息用二進制編碼,然後分成小塊,這些小塊在網路中傳輸,到達目的地後,再組裝成一個整體。
❻ 計算機按信息交換方式可分為哪幾種
可分為:電路交換網,分組交換網,報文交換網。
其他分類
按照網路的傳輸技術:廣播式網路,點對點式網路。
根據其工作模式分為:對等網,客服機/伺服器網路。
按傳輸介質分為:有線網,光纖網,無線網。
按拓撲機構分為:星型,匯流排型,環型,樹型,網狀。
按通信距離分為:區域網(Local Area Network,LAN)、,廣域網(Wide Area Network,WAN)和城域網(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
計算機網路定義:
將分散在不同地點的具有獨立功能的計算機系統,用通信線路和通信設備連接起來,再配以相應的網路軟體,以實現數據傳輸和資源共享的集合。
❼ 計算機網路採用什麼交換技術
計算機網路採用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分組交換、信元交換四種技術。計算機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隨著計算機及其互聯技術(也即通常所謂的「網路技術」)的迅速發展,乙太網成為了迄今為止普及率最高的短距離二層計算機網路。而乙太網的核心部件就是乙太網交換機。
不論是人工交換還是程式控制交換,都是為了傳輸語音信號,是需要獨占線路的「電路交換」。而乙太網是一種計算機網路,需要傳輸的是數據,因此採用的是「包交換」。但無論採取哪種交換方式,交換機為兩點間提供「獨享通路」的特性不會改變。就乙太網設備而言,交換機和集線器的本質區別就在於:當A發信息給B時,如果通過集線器,則接入集線器的所有網路節點都會收到這條信息(也就是以廣播形式發送),只是網卡在硬體層面就會過濾掉不是發給本機的信息;而如果通過交換機,除非A通知交換機廣播,否則發給B的信息C絕不會收到(獲取交換機控制許可權從而監聽的情況除外。
❽ 計算機網路中,數據交換方式有哪幾種
在計算機網路中,數據交換的方式有:
(1)線路交換。在數據傳送之前需建立一條物理通路, 在線路被釋放之前,該通路將一直被一對用戶完全佔有。
(2)報文交換。報文從發送方傳送到接收方採用存儲轉發 的方式。在傳送報文時,只佔用一段通路;在交換節點中需要 緩沖存儲,報文需要排隊。因此,這種方式不滿足實時通信的 要求。
(3)分組交換。此方式與報文交換類似,但報文被分成組傳 送,並規定了分組的最長度,到達目的地後需重新將分組組裝成報文。這是網路中最廣泛採用的一種交換技術。
❾ 簡述計算機網路中分組信息交換的基本工作思想
1)分組交換技術(Packet switching technology)也稱包交換技術。
2)分組交換其實是將用戶傳送的數據劃分成許多小的部分,每一部分是有一定的長度且稱之為一個分組
3)通過傳輸分組的方式傳輸信息,通過計算機和終端實現計算機與計算機之間的通信,每個分組的前面有一個分組頭,分組頭中包含了一些信息,如目的地址,原地址等,該分組頭用以指明該分組發往何地址,然後由交換機根據每個分組的地址標志,將他們轉發至目的地,這一過程就是分組交換。
❿ 計算機網路的數據交換技術有四種,分別是
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分組交換、信元交換
電路交換:端對端通信質量因約定了通信資源獲得可靠保障,對連續傳送大量數據效率高。
報文交換:無須預約傳輸帶寬,動態逐段利用傳輸帶寬對突發式數據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分組交換:具有報文交換之高效、迅速的要點,且各分組小,路由靈活,網路生存性能好。
信元交換又叫ATM(非同步傳輸模式),是一種面向連接的快速分組交換技術,它是通過建立虛電路來進行數據傳輸的。
(10)計算機網路信息交換擴展閱讀:
報文交換的原理是當發送方的信息到達報文交換用的計算機時,先存放在外存儲器中,待中央處理機分析報頭,確定轉發路由,並選到與此路由相應的輸出電路上進行排隊,等待輸出。一旦電路空閑,立即將報文從外存儲器取出後發出,這就提高了這條電路的利用率。
報文交換雖然提高了電路的利用率,但報文經存儲轉發後會產生較大的時延。分組交換也是一種存儲轉發交換方式,但與報文交換不同,它是把報文劃分為一定長度的分組,以分組為單位進行存儲轉發。
這就不但具備了報文交換方式提高電路利用率的優點,同時克服了時延大的缺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數據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