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課程是高職高專院校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計算機應用專業、軟體工程專業、電子商務專業等計算機相關專業所開設的一門專業技術基礎課。主要介紹計算機網路的基礎知識,從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紹基本通信理論、計算機網路的體系結構、Internet與TCP/IP、區域網的概念及組成、網路設計與組網技術、Windows2000Server網路操作系統的操作與維護、計算機網路安全及應用等方面的知識。
㈡ 計算機網路技術主要學哪些課程
計算機網路技術的主要課程有:
資料庫原理與SQLSERVER,Oracle資料庫管理、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網路安全管理與維護技術,HTML與JavaScript,網路後期維護與運營。
網路規劃、設計方向:Linux系統及網路管理、網路伺服器配置與管理、路由器交換機配置與管理、構建企業網路、網路綜合布線技術、網路測試與故障診斷、網路入侵的檢測與防範。
網站設計方向:ASP動態網站建設、JAVA網路程序開發,php伺服器端腳本語言。Dreamwearver firework Flash網頁設計,div+css網頁布局。
計算機網路技術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知識,具備良好的個人、人際交往能力, 具備計算機網路系統設計、實施、運維能力的高級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
㈢ 計算機網路應用基礎的2007年版
作者:武新華陳恩波段玲華等
ISBN:10位[7560619134]13位[9787560619132]出版社: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0-1
定價:¥28.00元 本書全面系統地講解了組成計算機網路的各種硬體設備,詳細介紹了其原理、功能、分類、連接、設置技術等,使讀者通過對網路設備的了解掌握區域網的架設和維護技能,並能夠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選擇網路設備,組建出適合自己需求的區域網絡。
全書共12章,主要內容有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區域網基礎知識、區域網組建技術基礎、伺服器與組網規則、常見網路解決方案、安裝與配置區域網伺服器、劃分子網和分配IP地址、安裝和配置Web/FTP伺服器、安裝和配置其他網路伺服器、從區域網共享Internet連接、區域網的升級與維護、資源共享方案與常見故障等。
書中收錄了大量的網路設計實例和圖片,並在每一章結束提供了適量的練習題,讓讀者在學習網路各項技術的同時注意鞏固與提高。 第1章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1
1.1計算機網路的發展2
1.1.1計算機網路的發展歷史2
1.1.2計算機網路的發展前景3
1.2計算機網路的定義和功能4
1.2.1計算機網路的定義4
1.2.2計算機網路的功能4
1.2.3計算機網路的類型5
1.3網路體系結構6
1.3.1網路體系結構7
1.3.2不同的網路協議層7
1.3.3TCP/IP協議8
自我突破習題10
第2章區域網基礎知識11
2.1區域網概述12
2.1.1區域網的基本概念12
2.1.2區域網的三要素13
2.1.3區域網介質訪問控制方法14
2.1.4IEEE802協議16
2.2區域網的組成16
2.2.1區域網的互聯設備16
2.2.2區域網伺服器與工作站20
2.2.3傳輸介質20
2.2.4網路互聯的定義和類型24
2.3區域網基本工作原理25
2.3.1區域網的技術特點及基本結構25
2.3.2高速區域網和交換區域網29
2.3.3虛擬區域網31
自我突破習題34
第3章區域網組建技術基礎35
3.1典型區域網概述36
3.1.1乙太網的基本概念36
3.1.2交換式乙太網概述37
3.1.3基於乙太網的VLAN38
3.1.4交換乙太網40
3.1.5無線區域網概述40
3.2區域網的操作系統40
3.2.1網路操作系統的概念41
3.2.2網路操作系統的分類41
3.2.3網路操作系統的選擇42
3.3網線製作材料和工具44
3.3.1雙絞線與水晶頭44
3.3.2網路布線的材料和工具46
3.3.3同軸電纜網線製作材料與工具47
3.3.4網線製作詳解50
3.3.5如何安裝網卡55
3.3.6選購不同的網路附件57
3.4WindowsServer2003伺服器安裝實戰58
3.4.1WindowsServer2003網路功能簡介58
3.4.2WindowsServer2003區域網的架設59
3.4.3在區域網中安裝WindowsServer2003系統62
3.5無線區域網的組建65
3.5.1無線區域網的傳輸方式65
3.5.2無線區域網的工作原理67
3.5.3無線區域網的組建68
自我突破習題70
第4章伺服器與組網規則71
4.1伺服器知識概述72
4.1.1伺服器的基本概念72
4.1.2伺服器的主要性能和外觀特點73
4.1.3伺服器的主要結構類型76
4.1.4伺服器的分類78
4.2需求分析與組網原則81
4.2.1網路拓撲選擇81
4.2.2網路布線規則82
4.3選擇與連接網路設備85
4.3.1選擇合適的路由參數85
4.3.2交換機的選擇86
4.3.3集線器的選擇88
自我突破習題90
第5章常見網路解決方案91
5.1區域網建設概述92
5.1.1網路建設的基本概念92
5.1.2建網的基本原則93
5.1.3建網的技術與方法94
5.1.4區域網共享中的技巧96
5.2結構化布線97
5.2.1結構化布線概述98
5.2.2結構化布線系統的構成99
5.2.3結構化布線系統的測試100
5.2.4結構化布線方案的確定101
5.3常見網路解決方案實例102
5.3.1解決方案的步驟與原則102
5.3.2實例1--商務中心網路系統解決方案105
5.3.3實例2--中小型辦公網路系統解決方案109
5.3.4實例3--校園網解決方案111
5.3.5實例4--IP電話網路解決方案113
5.4網路安全解決方案115
5.4.1網路安全概述115
5.4.2網路的不安全因素116
5.4.3網路安全技術117
5.4.5網路安全系統解決方案119
自我突破習題122
第6章安裝與配置區域網伺服器123
6.1安裝Windows2000伺服器124
6.1.1Windows2000伺服器的系統組成124
6.1.2安裝Windows2000伺服器127
6.1.3建立Windows2000伺服器的網路環境132
6.1.4建立Windows2000伺服器工作站137
6.2安裝WindowsXP伺服器138
6.2.1安裝WindowsXP伺服器的硬體要求138
6.2.2安裝WindowsXPProfessional伺服器的操作流程139
6.3安裝WindowsVistaServer伺服器145
6.3.1安裝WindowsVistaServer操作系統145
6.3.2架設WindowsVistaServer區域網148
自我突破習題152
第7章劃分子網和分配IP地址153
7.1子網的劃分154
7.1.1劃分子網的作用與意義154
7.1.2為何要使用子網掩碼154
7.1.3網路地址與廣播地址的計算156
7.1.4子網劃分實戰157
7.2分配IP地址158
7.2.1配置機器上的靜態IP地址158
7.2.2動態IP地址的配置159
7.2.3配置DHCP伺服器159
7.3對已分配的IP地址進行管理163
7.3.1安裝IP地址查看器163
7.3.2區域網查看工具164
7.3.3IP管理專家168
7.4「網路崗三代」使用實戰169
7.4.1監控服務與連接服務170
7.4.2監控對象的設置170
7.4.3對多個網段實現監控175
7.4.4設置操作員的操作許可權175
7.4.5監控上網流量數據176
7.4.6通過運行日誌實現檔案監控177
自我突破習題180
第8章安裝和配置Web/FTP伺服器181
8.1配置Web和FTP伺服器182
8.1.1Web伺服器的工作原理182
8.1.2安裝IIS6.0操作流程183
8.1.3配置Web伺服器185
8.1.4配置FTP伺服器193
8.2創建虛擬Web站點與目錄199
8.2.1創建虛擬Web站點199
8.2.2創建虛擬目錄201
8.2.3管理虛擬目錄203
8.3用Serv-U創建FTP伺服器204
8.3.1Serv-U的安裝與配置204
8.3.2設置自己的Serv-U208
8.4用IIS6.0架設ASP . net網站209
自我突破習題214
第9章安裝和配置其他網路伺服器215
9.1安裝和設置DNS伺服器216
9.1.1DNS伺服器概述216
9.1.2DNS的作用218
9.1.3安裝與配置DNS伺服器220
9.2WinRoute代理伺服器的配置228
9.2.1WinRoute概述229
9.2.2WinRoute的配置流程231
9.3用QuickEasyFTPServer配置FTP伺服器233
9.3.1安裝QuickEasyFTPServer的FTP文件伺服器233
9.3.2創建自己的用戶帳戶235
9.3.3配置FTP文件伺服器237
9.3.4用戶帳戶的管理設置238
9.3.5對伺服器進行安全性設置239
9.3.6通過IE測試下載伺服器240
9.3.7在DOS環境下實現伺服器登錄241
9.4創建與設置IRC伺服器242
9.4.1安裝IRC伺服器端軟體242
9.4.2安裝IRC客戶端軟體244
9.4.3設置IRC伺服器247
9.4.4調試配置好的IRC伺服器250
自我突破習題254
第10章從區域網共享Internet連接255
10.1Internet上網概述256
10.1.1Internet的上網方式256
10.1.2家庭用戶的上網方式256
10.1.3組建家庭區域網的軟體選擇257
10.1.4在WindowsXP下設置ADSL259
10.2共享上網基礎261
10.2.1如何實現共享上網262
10.2.2代理伺服器技術262
10.2.3NAT技術概述264
10.2.4共享上網的網路實現264
10.3在WindowsXP中共享ADSL上網267
10.3.1共享WindowsXP區域網267
10.3.2通過網關在WindowsXP下實現共享上網268
10.3.3用網橋實現共享上網270
10.4在區域網中實現寬頻共享272
10.4.1從區域網接入寬頻Internet272
10.4.2使用共享上網代理軟體實現共享上網273
10.4.3使用NAT功能實現共享上網276
10.4.3使用ICS實現共享上網277
自我突破習題278
第11章區域網的升級與維護279
11.1硬體設備的增加或升級280
11.1.1增加或升級物理設備280
11.1.2配置伺服器硬體281
11.1.3網路設備的升級283
11.1.4撤銷硬體改變283
11.1.5升級主幹網284
11.2區域網的自動升級服務284
11.2.1安裝自動更新伺服器284
11.2.2配置自動更新伺服器287
11.2.3安裝自動升級客戶端290
11.2.4升級網路的應用程序293
11.2.5撤銷軟體升級293
11.3部署SUS實現系統更新293
11.3.1在伺服器端安裝SUS293
11.3.2同步SUS伺服器296
11.3.3設置SUS計劃同步297
11.3.4配置SUS的客戶端298
11.3.5SUS系統更新實戰300
11.4幾個常見的網路維護命令302
11.4.1Ping命令302
11.4.2Ipconfig命令304
11.4.3Tracert命令305
11.4.4Netstat命令305
11.4.5Arp命令306
11.4.6FTP命令307
11.4.7Netsh命令308
自我突破習題309
第12章資源共享方案與常見故障311
12.1資源共享方案312
12.1.1資源共享基礎312
12.1.2訪問安全性與許可權控制313
12.2常見資源共享故障解析316
12.2.1對等網路的資源共享316
12.2.2伺服器/客戶端網路的資源共享325
自我突破習題327
計算機網路應用基礎
系列名: 新編21世紀高等院校計算機系列規劃教材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書號: 9787030168610
作者: 王穎 劉水強 趙銳 張國慶
所屬類別: 教材 -> 計算機網路與通信
出版日期:2006年3月版別版次:2006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本書勘誤:有(0)條勘誤字數:373.464千字印張:16 1/2 印數:1-3000冊頁數:251附帶物: 無附帶物
內容簡介
本書是根據國家教育部制定的高等院校計算機網路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結合各位老師的教學經驗編寫而成。 本書內容與計算機網路發展的最新技術緊密結合。內容包括:計算機網路概述,數據通信,區域網,廣域網,無線網路,網路互聯和互聯網,Internet應用,網路安全等知識。 本書可以作為高等院校計算機專業或非計算機專業學生的網路課程教材,也可以作為廣大技術人員學習網路知識的參考書。
本書目錄
第1章 計算機網路概述
1.1 計算機網路的產生與發展
1.2 計算機網路的定義
1.3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1.4 計算機網路的功能與應用
1.5 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
思考題
第2章 數據通信
2.1 數據通信基礎
2.2 數據編碼和調制技術
2.3 多路復用
2.4 交換技術
2.5 流量控制
2.6 差錯控制
思考題
第3章 區域網
3.1 區域網概述
3.2 區域網體系結構
3.3 乙太網
思考題
第4章 廣域網
· · · · · · 第1章 計算機網路概述
1.1 計算機網路的產生與發展
1.2 計算機網路的定義
1.3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1.4 計算機網路的功能與應用
1.5 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
思考題
第2章 數據通信
2.1 數據通信基礎
2.2 數據編碼和調制技術
2.3 多路復用
2.4 交換技術
2.5 流量控制
2.6 差錯控制
思考題
第3章 區域網
3.1 區域網概述
3.2 區域網體系結構
3.3 乙太網
思考題
第4章 廣域網
4.1 概述
4.2 商業網路服務
4.3 住宅用戶服務
思考題
第5章 無線網路
5.1 無線網路概述
5.2 藍牙技術
5.3 移動通信技術
5.4 紅外通信技術
5.5 WiMAX技術
5.6 WLAN技術
思考題
第6章 網路互聯和互聯網
6.1 網路互聯設備
6.2 區域網互聯
6.3 互聯網體系結構
6.4 互聯網協議地址
6.5 協議地址聯編
6.6 IP數據報和數據報轉發
思考題
第7章 Internet應用
7.1 Internet概述
7.2 Internet應用
7.3 Internet用戶接入方式
7.4 網站設計與開發
思考題
第8章 網路安全
8.1 網路安全概述
8.2 網路安全防禦技術
8.3 網路安全面臨的熱點問題
8.4 網路安全協議
思考題
參考文獻
㈣ 計算機與網路技術基礎的歷年真題答案
2006年1月自考計算機與網路技術基礎試題
全國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計算機與網路技術基礎試題
課程代碼:00894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計算機硬體系統中,負責向其它各部件發出信號,以確保其它部件能正常有序地運行的部件是( )
A.控制器 B.運算器
C.存儲器 D.輸入/輸出設備
2.在Windows98中,可以刪除「文件夾」的操作是( )
A.選中文件夾,按Ctrl+C鍵
B.選中文件夾,按滑鼠右鍵,選「刪除」
C.選中文件夾,按Ctrl+V鍵
D.選中文件夾,按滑鼠右鍵,再按Ctrl+C鍵
3.以下不屬於按地理范圍劃分的網路是( )
A.廣域網 B.城域網
C.區域網 D.高速網
4.根據網路服務質量,提供數據報服務的廣域網、無線電分組交換網屬於( )
A.A類網路 B.B類網路
C.C類網路 D.D類網路
5.計算機或終端是處理傳輸內容的設備,在計算機網路中稱為( )
A.處理機 B.傳輸機
C.站 D.節點
6.在通信網中,流量控制的目的是為了防止數據丟失,保證( )
A.發送能力小於接收能力 B.發送能力大於接收能力
C.發送能力等於接收能力 D.發送能力與接收能力無關
7.ICMP報文不包含( )
A.差錯報告報文 B.傳輸控制報文
C.IP報文 D.請求/應答報務報文
8.在遠程登錄協議中,可以解決不同類型的計算機系統之間的互操作性問題的是( )
A.Rlogin協議 B.Telnet協議
C.TCP/IP協議 D.FTP協議
9.UDP協議是屬於下列哪個層次的協議? ( )
A.運輸層 B.網路層
C.鏈路接入訪問控制子層 D.介質訪問控制子層
10.100VG-AnyLAN採用的介質訪問控制方法是( )
A.令牌傳送 B.需求優先順序
C.CSMA/CD D.CSMA
11.ISO的互聯網協議的分組首部格式(即IPDU)中,長度指示欄位是表示IPDU中( )
A.允許分段的長度 B.段偏移的長度
C.首部的長度 D.分組的長度
12.HDLC幀標志序列其對應的8位編碼是( )
A.11111111 B.00000000
C.10000001 D.01111110
13.Internet中所使用的協議是( )
A.TCP、LAN B.TCP、WWW
C.UDP、HUB D.UDP、SNMP
14.匯流排網、令牌匯流排網或令牌環網的協議區別在於( )
A.運輸層 B.網路層
C.LLC子層 D.MAC子層
15.以下屬於對稱密鑰密碼體制優點的是( )
A.密鑰分配簡單 B.保密強度很高
C.可以完成數字簽名和數字鑒別 D.密鑰的保存量少
16.具有檢測和校正物理層所產生的差錯功能的層次是( )
A.物理層 B.數據鏈路層
C.運輸層 D.表示層
17.IP地址中,主機號全為l的是( )
A.回送地址 B.某網路地址
C.有限廣播地址 D.向某網路的廣播地址
18.下列屬於防火牆優點的是( )
A.防範惡意的知情者 B.防範不通過它的連接
C.限制暴露用戶點 D.防禦病毒
19.網路安全管理不包括的任務是( )
A.對授權機制的管理 B.對訪問機制的管理
C.加密和加密關鍵字的管理 D.對執行診斷測試的管理
20.某區域網要求數據傳輸率達到100MB/s,所有站點都位於1棟大樓,因此該網路的傳輸介質最好採用( )
A.雙絞線 B.細同軸電纜
C.粗同軸電纜 D.光纖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請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答案。錯填、不填均無分。
21.ATM這種交換技術的基礎是__________________。
22.網路中繼器用於物理層以上各層協議__________________的網路互聯。
23.在滑動窗口中,若接收窗口的上界為2,下界為5,則接收端允許最多可接收__________________個幀。
24.在Internet上尋找需要的主頁,可以使用__________________。
25.IEEE802標准中MAC子層和LLC子層對應於ISO/OSI參考模型的______________。
26.微型計算機的匯流排結構有三類匯流排:數據匯流排、控制匯流排和________________匯流排。
27.用於數據報網路互聯的OSI網關是__________________。
28.在排除掉主機號為全0和全1兩種特殊情況外,一個C型網路可供分配的IP地址數是__________________。
29.10Base-T乙太網可方便地直接升級到100Base-T,是因為二者都使用________________介質訪問協議。
30.如果加密在會話層或__________________完成,那麼所有的運輸層控制信息對攻擊者來說都將是可知的。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1.匯編語言
32.網路通信協議
33.運輸層
34.廣域網
35.拒絕報文服務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36.簡述差錯控制的概念及其實現方法。
37.簡述UNIX系統調用介面的作用。
38.簡述我國的公共通信網提供的線路類型。
39.簡述IP協議的工作原理。
40.請簡述TCP和UDP協議的概念,並列舉2個應用程序名稱,其中1個使用TCP協議,另1個使用UDP協議。
五、計算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5分,共10分)
41.1.8km長度的劍橋環(即時間片分割環)有40個站,沿環均勻分布,每個站引入2位延遲時間,試問該環上允許容納多少個時間片?(設其傳播速度為2×108m/s,數據速率為10Mbps,每個時間片長度為38位。)
42.將以下兩個數:(23)10,(15)16分別轉換為二進制,並比較其大小(要求給出計算過程)。
六、應用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3.某用戶欲登錄到某FTP伺服器,但該用戶並無該FTP伺服器的帳號。(1)怎樣才能登錄?(2)登錄後,該用戶想將自己的一個文件上傳到該FTP伺服器,但發現沒有上傳文件的許可權,如何才能達到上傳文件的目的?(3)由於當前線路情況不穩定,該用戶幾次試圖利用瀏覽器從該FTP伺服器下載某文件,都是下載到文件長度的90%左右即斷開FTP伺服器和客戶端的連接,只能從頭再傳,怎樣有效解決這一問題?
44.分析頻分多路復用與時分多路復用的異同,並說明各自適合的場合。
㈤ 計算機網路技術主要學哪些課程
計算機網路技術的主要課程有:
資料庫原理與SQLSERVER,Oracle資料庫管理、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網路安全管理與維護技術,HTML與JavaScript,網路後期維護與運營。
網路規劃、設計方向:Linux系統及網路管理、網路伺服器配置與管理、路由器交換機配置與管理、構建企業網路、網路綜合布線技術、網路測試與故障診斷、網路入侵的檢測與防範。
網站設計方向:ASP動態網站建設、JAVA網路程序開發,php伺服器端腳本語言。Dreamwearver firework Flash網頁設計,div+css網頁布局。
計算機網路技術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知識,具備良好的個人、人際交往能力, 具備計算機網路系統設計、實施、運維能力的高級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
㈥ 計算機網路技術的專業課程與就業方向有哪些
計算機網路技術的專業課程:
組網技術與網路管理、網路操作系統、網路資料庫、網頁製作、計算機網路與應用、網路通信技術、網路應用軟體、JAVA編程基礎、伺服器配置與調試、網路硬體的配置與調試、計算機網路軟體實訓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課程和實踐環節。
就業方向:
計算機系統維護、網路管理、程序設計、網站建設、網路設備調試、網路構架工程師、網路集成工程師、網路安全工程師、數據恢復工程師、網路安全分析師等崗位。
專業簡介
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知識,具備良好的個人、人際交往能力,具備計算機網路系統設計、實施、運維能力的高級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
專業方向
網路工程
能夠根據企業需求為企業完成網路設計、組建,完成網路設備的選購、安裝和配置,完成伺服器的選購和配置等。掌握網路設計、組建的方法;掌握網路設備的選購、安裝和配置方法;掌握伺服器的配置和選購方法。
包括計算機網路產品的銷售、安裝、維護與用戶培訓工作。熟練掌握各種網路設備的性能特徵;掌握市場營銷的策略。
能夠對企業網路進行安全性分析和設計,並能熟練的解決網路安全事件。掌握企業網路安全性分析方法,掌握常見網路安全事件解決方法。
網站建設管理
管理各種網站的正常工作,包括網頁的內容更新,網站的形象策劃,營銷,以及網站虛擬空間的管理和網站後台伺服器資料庫的管理。
從事該崗位工作需要掌握WEB伺服器的運行管理,資料庫伺服器的運行管理,熟悉網頁製作的相關知識,掌握一定網路安全知識。此外,還要有較快的打字速度,較強的溝通能力,並應掌握一定的營銷策略。
網路管理
管理各種企業、事業單位的網路的正常運行,出現各種網路故障能及時診斷及恢復,能支持企業、事業單位網路的正常工作。
該崗位需要有較強的動手能力,掌握各種常用的組網技術,掌握網路系統的管理技能,熟悉常見的網路設備,有一定網路安全知識。另外,由於內地企業網路通常還包含WEB站點,因此,要懂得一些網頁設計知識。
核心能力
計算機網路系統構建能力、網路操作系統管理能力。
㈦ 計算機網路技術好學嗎
因為我自己就是學計算機的,計算機網路相比操作系統好學非常多,因為計算機網路不抽象,你要想知道網路中的細節,你都可以通過抓包來分析,而且不管是手機、個人電腦和伺服器,它們所使用的計算網路協議是一致的。
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性很強,對於喜歡這個專業的人來說,不算難,但是如果對該專業沒有興趣,就很難學進去的,你每天好幾個小時盯著電腦,如果你學不進去的話,就感覺很枯燥無味,久而久之就會放棄,所以要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不要盲目
㈧ 現代計算機網路的技術基礎有哪些
第1章 計算機網路基礎知識
1.1 計算機網路的產生與發展
1.2 計算機網路概述
1.2.1 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概念
1.2.2 通信子網和資源子網
1.3 計算機網路的功能
1.4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和拓撲結構
1.4.1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1.4.2 計算機網路的拓撲結構
1.5 計算機網路的應用
小結
習題1
第2章 數據通信技術
2.1 數據通信的基本概念
2.1.1 信息、數據與信號
2.1.2 模擬信號與數字信號
2.1.3 基帶信號與寬頻信號
2.1.4 信道及信道的分類
2.1.5 數據通信的技術指標
2.1.6 通信方式
2.2 傳輸介質的主要特性和應用
2.2.1 傳輸介質的主要類型
2.2.2 雙絞線
2.2.3 同軸電纜
2.2.4 光纖
2.2.5 雙絞線、同軸電纜與光纖的性能比較
2.3 無線與衛星通信技術
2.3.1 電磁波譜
2.3.2 無線通信
2.3.3 微波通信
2.3.4 衛星通信
2.4 數據交換技術
2.4.1 電路交換
2.4.2 存儲轉發交換
2.5 數據傳輸技術
2.5.1 基帶傳輸技術
2.5.2 頻帶傳輸技術
2.5.3 多路復用技術
2.6 數據編碼技術
2.6.1 數據編碼的類型
2.6.2 數字數據的模擬信號編碼
2.6.3 數字數據的數字信號編碼
2.6.4 脈沖編碼調制
2.7 差錯控制技術
2.7.1 差錯產生的原因與差錯類型
2.7.2 誤碼率的定義
2.7.3 差錯的控制
小結
習題2
第3章 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與協議
3.1 網路體系結構與協議概述
3.1.1 網路體系結構的概念
3.1.2 網路協議的概念
3.1.3 網路協議的分層
3.1.4 其他相關概念
3.2 OSI參考模型
3.2.1 OSI參考模型的概念
3.2.2 OSI參考模型各層的功能
3.2.3 OSI參考模型中的數據傳輸過程
3.3 TCP/IP參考模型
3.3.1 TCP/IP概述
3.3.2 TCP/IP參考模型各層的功能
3.4 OSI參考模型與TCP/IP參考模型
3.4.1 兩種模型的比較
3.4.2 OSI參考模型的缺點
3.4.3 TCP/IP參考模型的缺點
3.4.4 網路參考模型的建議
小結
習題3
第4章 區域網
4.1 區域網概述
4.2 區域網的特點及其基本組成
4.3 區域網的主要技術
4.3.1 區域網的傳輸介質
4.3.2 區域網的拓撲結構
4.3.3 介質訪問控制方法
4.4 區域網體系結構與IEEE 802標准
4.4.1 區域網參考模型
4.4.2 IEEE 802區域網標准
4.5 區域網組網技術
4.5.1 傳統乙太網
4.5.2 IBM令牌環網
4.5.3 交換式乙太網
4.6 快速網路技術
4.6.1 快速乙太網組網技術
4.6.2 吉比特乙太網組網技術
4.6.3 ATM技術
4.7 VLAN
4.7.1 VLAN概述
4.7.2 VLAN的組網方法
4.8 WLAN
4.8.1 WLAN概述
4.8.2 WLAN的實現
4.8.3 WLAN組網實例——家庭無線區域網的組建
小結
習題4
第5章 廣域網接入技術
5.1 廣域網概述
5.2 常見的廣域網接入技術
5.2.1 數字數據網(DDN)
5.2.2 綜合業務數字網(ISDN)
5.2.3 寬頻綜合業務數字網(B-ISDN)
5.2.4 分組交換數據網(PSDN)
5.2.5 幀中繼(Frame Relay)
5.2.6 數字用戶線路xDSL
小結
習題5
第6章 網路互聯技術
6.1 網路互聯的基本概念
6.1.1 網路互聯概述
6.1.2 網路互聯的要求
6.2 網路互聯的類型和層次
6.2.1 網路互聯的類型
6.2.2 網路互聯的層次
6.3 典型網路互連設備
6.3.1 中繼器
6.3.2 網橋
6.3.3 網關
6.3.4 路由器
6.4 路由協議
6.4.1 路由信息協議(RIP)
6.4.2 內部路由協議(OSPF)
6.4.3 外部路由協議(BGP)
6.5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6.5.1 路由器的介面
6.5.2 路由器的配置方法
小結
習題6
第7章 Inter基礎知識
7.1 Inter的產生和發展
7.1.1 ARPANET的誕生
7.1.2 NSFNET的建立
7.1.3 全球范圍Inter的形成與發展
7.2 Inter概述
7.2.1 Inter的基本概念
7.2.2 Inter的特點
7.3 Inter的主要功能與服務
7.3.1 Inter的主要功能
7.3.2 Inter的主要服務
7.4 Inter的結構
7.4.1 Inter的物理結構
7.4.2 Inter協議結構與TCP/IP
7.4.3 客戶機/伺服器的工作模式
7.5 Inter地址結構
7.5.1 IP地址概述
7.5.2 IP地址的組成與分類
7.5.3 特殊類型的IP地址
7.5.4 IP地址和物理地址的轉換
7.6 子網和子網掩碼
7.6.1 子網
7.6.2 子網掩碼
7.6.3 A類、B類、C類IP地址的標准子網掩碼
7.6.4 子網掩碼的確定
7.7 域名系統
7.7.1 域名系統的層次命名機構
7.7.2 域名的表示方式
7.7.3 域名伺服器和域名的解析過程
7.8 IPv4的應用極其局限性
7.8.1 什麼是IPv4
7.8.2 IPv4的應用
7.8.3 IPv4的局限性
7.9 IPv6簡介
7.9.1 IPv6的發展歷史
7.9.2 IPv4的缺點及IPv6的技術新特性
7.9.3 IPv4與IPv6的共存局面
7.9.4 從IPv4過渡到IPv6的方案
7.9.5 IPv6的應用前景
小結
習題7
第8章 Inter接入技術
8.1 Inter接入概述
8.1.1 接入到Inter的主要方式
8.1.2 ISP
8.2 電話撥號接入Inter
8.2.1 SLIP/PPP概述
8.2.2 Winsock概述
8.3 區域網接入Inter
8.4 ADSL接入技術
8.4.1 ADSL概述
8.4.2 ADSL的主要特點
8.4.3 ADSL的安裝
8.4.4 PPP與PPPoE
8.5 Cable Modem接入技術
8.5.1 CATV和HFC
8.5.2 Cable Modem概述
8.5.3 Cable Modem的主要特點
8.6 光纖接入技術
8.6.1 光纖接入技術概述
8.6.2 光纖接入的主要特點
8.7 無線接入技術
8.7.1 無線接入概述
8.7.2 WAP簡介
8.7.3 當今流行的無線接入技術
8.8 連通測試
小結
習題8
第9章 Inter的應用
9.1 Inter應用於家庭
9.1.1 家庭用戶連入Inter
9.1.2 使用瀏覽器瀏覽Inter
9.1.3 家庭娛樂
9.2 Inter應用於電子商務
9.2.1 電子商務及其起源
9.2.2 電子商務的特點
9.2.3 電子商務的內容
9.3 Inter應用所帶來的社會問題
9.4 Inter應用的發展趨勢與研究熱點
小結
習題9
第10章 移動IP與下一代Inter
10.1 移動IP技術
10.1.1 移動IP技術的概念
10.1.2 與移動IP技術相關的幾個重要術語
10.1.3 移動IP的工作原理
10.1.4 移動IP技術發展的3個階段
10.2 第三代Inter與中國
10.2.1 什麼是第三代Inter
10.2.2 第三代Inter的主要特點
10.2.3 中國的下一代互聯網
小結
習題10
第11章 網路操作系統
11.1 網路操作系統概述
11.1.1 網路操作系統的基本概念
11.1.2 網路操作系統的基本功能
11.1.3 網路操作系統的發展
11.2 Windows NT Server操作系統
11.2.1 Windows NT Server 的發展
11.2.2 Windows NT Server的特點
11.3 Windows 2000 Server操作系統
11.3.1 Windows 2000 Server簡介
11.3.2 Windows 2000 Server的特點
11.4 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統
11.4.1 Windows Server 2003簡介
11.4.2 Windows Server 2003的特點
11.5 NetWare操作系統
11.5.1 NetWare操作系統的發展與組成
11.5.2 NetWare操作系統的特點
11.6 UNIX操作系統
11.6.1 UNIX操作系統的發展
11.6.2 UNIX操作系統的特點
11.7 Linux操作系統
11.7.1 Linux操作系統的發展
11.7.2 Linux操作系統的特點
小結
習題11
第12章 網路安全
12.1 網路安全的現狀與重要性
12.2 防火牆技術
12.2.1 防火牆的基本概念
12.2.2 防火牆的主要類型
12.2.3 防火牆的主要產品
12.3 網路加密技術
12.3.1 網路加密的主要方式
12.3.2 網路加密演算法
12.4 數字證書和數字簽名
12.4.1 電子商務安全的現狀
12.4.2 數字證書
12.4.3 數字簽名
12.5 入侵檢測技術
12.5.1 入侵檢測的基本概念
12.5.2 入侵檢測的分類
12.6 網路防病毒技術
12.6.1 計算機病毒
12.6.2 網路病毒的危害及感染網路病毒的主要原因
12.6.3 網路防病毒軟體的應用
12.6.4 網路工作站防病毒的方法
12.7 網路安全技術的發展前景
12.7.1 網路加密技術的發展前景
12.7.2 入侵檢測技術的發展趨勢
12.7.3 IDS的應用前景
小結
習題12
第13章 網路管理
13.1 網路管理概述
13.1.1 網路管理的基本概念
13.1.2 網路管理體系結構
13.2 網路管理的功能
13.3 MIB
13.3.1 MIB的結構形式
13.3.2 MIB的訪問方式
13.4 SNMP
13.4.1 SNMP的發展
13.4.2 SNMP的設計目標
13.4.3 SNMP的工作機制
13.5 網路管理工具
13.5.1 HP Open View
13.5.2 IBM TME 10 NetView
13.5.3 Cisco Works 2000
13.5.4 3Com Transcend
13.6 網路管理技術的發展趨勢
小結
習題13
第14章 網路實驗
14.1 實驗1 理解網路的基本要素
14.2 實驗2 雙絞線的製作與應用
14.3 實驗3 使用「超級終端」進行串列通信
14.4 實驗4 網路連接性能的測試
14.5 實驗5 組建一個小型對等網
14.6 實驗6 服務
14.7 實驗7 使用電子郵件
14.8 實驗8 DHCP伺服器的安裝與配置
14.9 實驗9 DNS伺服器的安裝與配置
㈨ 計算機網路技術主要學什麼
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是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產物。主要課程有組網技術與網路管理、網路操作系統、網路資料庫、網頁製作、計算機網路與應用、網路通信技術、網路應用軟體、JAVA編程基礎、伺服器配置與調試、網路硬體的配置與調試、計算機網路軟體實訓等。
計算機網路技術課程:
主幹學科:
微機原理、數據結構。
主要課程:
微機原理、數據結構、網路基礎、網路操作系統、可視化程序設計。
專科課程:
電路基礎、微機原理、數據結構、網路基礎、網路操作系統、可視化程序設計、網路管理、網路資料庫、網路工程、網路安全、綜合布線、電子商務、英語等。
(9)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陳高祥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的就業方向有:計算機系統維護、網路管理、程序設計、網站建設、網路設備調試等。
計算機網路技術是指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知識,培養具有一定計算機網路基本理論和開發技術,具備從事程序設計、Web的軟體開發、計算機網路的組建、網路設備配置、網路管理和安全維護能力的網路高技術應用型人才。
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的核心能力要求具備計算機網路系統構建能力以及網路操作系統管理能力等。就業方向包括計算機系統維護、網路管理、程序設計、網站建設、網路設備調試、網路構架工程師、網路集成工程師、網路安全工程師、數據恢復工程師、安卓開發工程師、網路運維工程師、網路安全分析師等崗位。
㈩ 計算機網路技術是教什麼的
看你再什麼地方學
計算機起源於基礎
網路技術基礎
IP
交換技術
CSMA/CD 廣播組播單播技術
交換協議
網路設備概念
路由
路由協議
多層交換
路由策略
IGP路由
EGP路由
組建大型網路
組建遠程網路
組建交換網路
排錯教學
網路安全
網路存儲
————————————
主機篇
microsoft介紹
windows簡介
windows xp教學
windows 2003教學
windows 2003各種服務教學
windows 2003 cluster教學
MS-sql
exchang
等等微軟產品
linux+unix系統教學 等等 我就不一一舉例了
工作:
大型網路系統工程 金牌銀牌集成商 大型企業信息中心職位:工程師 網路安全工程師 網路設計工程師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