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區域網:
所謂區域網,那就是在局部地區范圍內的網路,它所覆蓋的地區范圍較小。區域網在計算機數量配置上沒有太多的限制,少的可以只有兩台,多的可達幾百台。
2、城域網:
這種網路一般來說是在一個城市,但不在同一地理小區范圍內的計算機互聯。這種網路的連接距離可以在10 ̄100公里,它採用的是IEEE802.6標准。MAN與LAN相比擴展的距離更長,連接的計算機數量更多,在地理范圍上可以說是LAN網路的延伸。
3、廣域網:
這種網路也稱為遠程網,所覆蓋的范圍比城域網(MAN)更廣,它一般是在不同城市之間的LAN或者MAN網路互聯,地理范圍可從幾百公里到幾千公里。因為距離較遠,信息衰減比較嚴重,所以這種網路一般是要租用專線,通過IMP(介面信息處理)協議和線路連接起來,構成網狀結構。
(1)計算機網路連接線通常包括擴展閱讀
商業運用
1、主要是實現資源共享最終打破地理位置束縛,主要運用客戶-伺服器模型。
2、提供強大的通信媒介。如:電子郵件(E-mail)、視頻會議。
3、電子商務活動。如:各種不同供應商購買子系統,然後在將這些部件組裝起來。
4、通過Internet與客戶做各種交易。如:書店、音像在家裡購買商品或者服務。
⑵ 在計算機網路中常用的有線通信介質中包括什麼
在計算機網路中常用的有線通信介質中包括同軸電纜、雙絞線、光纖。
1、同軸電纜
同軸電纜的中央是銅芯,鈾芯外包著一層絕緣層,絕緣層外再是一層屏蔽層,屏蔽層氫電線很好地包起來,再往外就是外包皮了。由於同軸電纜的這種結構,它對外界具有很強的抗干擾能力。同軸電纜是區域網最普遍使用的傳輸媒體。
2、雙絞線
在區域網中,雙絞線用的非常廣泛,這主要是因為它們低成本、高速度和高可靠性。雙絞線有兩種基本類型:屏蔽雙絞線(STP)、和非屏蔽雙絞線(UTP),它們都是由兩根絞在一起的導線來形成傳輸電路。兩根導線絞在一起主要是為了防止干擾(線對上的差分信號具有共模抑制干擾的作用)。
3、光纖
有些網路應用要求很高,它要求可靠、高速地長距離傳送數據,這種情況下,光纖就是一個理想的選擇。光纖具有園柱形的形狀,由三部分組成:纖芯、包層和護套。纖芯是最內層部分,它由一根或多根非常細的由玻璃或塑料製成的絞合線或纖維組成。
每一根纖維都由各自的包層包著,包層是玻璃或塑料塗層,它具有與纖芯不同的光學特性。最外層是護套,它包著一根或一束已加包層的纖維。護套是由塑料或其他材料製成的,用它來防止潮氣、擦傷、壓傷或其它外界帶來的危害。
(2)計算機網路連接線通常包括擴展閱讀
1、雙絞線
雙絞線可分為非屏蔽雙絞線UTP和屏蔽雙絞線STP,適合於短距離通信。
非屏蔽雙絞線價格便宜,傳輸速度偏低,抗干擾能力較差。屏蔽雙絞線抗干擾能力較好,具有更高的傳輸速度,但價格相對較貴。雙絞線需用RJ-45或RJ-11連接頭插接。
2、同軸電纜
同軸電纜由繞在同一軸線上的兩個導體組成。具有抗干擾能力強,連接簡單等特點,信息傳輸速度可達每秒幾百兆位,是中、高檔區域網的首選傳輸介質。
3、光纖
應用光學原理,由光發送機產生光束,將電信號變為光信號,再把光信號導入光纖,在另一端由光接收機接收光纖上傳來的光信號,並把它變為電信號,經解碼後再處理。與其它傳輸介質比較,光纖的電磁絕緣性能好、信號衰小、頻帶寬、傳輸速度快、傳輸距離大。
主要用於要求傳輸距離較長、布線條件特殊的主幹網連接。具有不受外界電磁場的影響,無限制的帶寬等特點,可以實現每秒萬兆位的數據傳送,尺寸小、重量輕,數據可傳送幾百千米,但價格昂貴。
⑶ 網線的接線方法有幾種
兩種方式
一、平行線製作
二、穿叉網線製作
1,平行線製作
A端: 白橙/橙/白綠/藍/白藍/綠/白棕/棕
B 端: 白橙/橙/白綠/藍/白藍/綠/白棕/棕
2,穿叉網線製作
在線序上,採用了1-3,2-6交換的方式,一頭使用568B製作,另外一頭使用568A製作
A 端: 白綠/綠/白橙/藍/白藍/橙/白棕/棕
B 端: 白橙/橙/白綠/藍/白藍/綠/白棕/棕
雙絞線一般有三種線序:
直通(Straight-through),
交叉(Cross-over)
全反(Rolled)
1,直通(Straight-through)線一般用來連接兩個不同性質的介面。
一般用於:PC to Switch/Hub,Router to Switch/Hub。
直通線的做法就是使兩端的線序相同,要麼兩頭都是568A 標准,要麼兩頭都是568B 標准。 Hub/Switch Host 1 <-------。
2,交叉(Cross-over)
線一般用來連接兩個性質相同的埠。比如:Switch to Switch,Switch to Hub, Hub to Hub, Host to Host,Host to Router。做法就是兩端不同,一頭做成568A,一頭做成568B 就行了。
3.,全反(Rolled)線
不用於乙太網的連接,主要用於主機的串口和路由器(或交換機)的console 口連接的console 線。做法就是一端的順序是1-8,另一端則是8-1 的順序。
(3)計算機網路連接線通常包括擴展閱讀
三類線的標識是「CAT3」,帶寬10M,適用於十兆網基本已淘汰;五類線的標識是「CAT5」,帶寬100M ,適用於百兆以下的網;超五類線的標識是「CAT5E」,帶寬155M,是主流產品;六類線的標識是「CAT6」,帶寬250M,用於架設千兆網。
⑷ 網路線纜有哪幾大類
雙絞線的標准接法 區域網就是將單獨的微機或終端,利用通信線路相互連接起來,遵循一定的協議,進行信息交換,實現資源共享。其中,通信線路,即傳輸介質常用的有: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纖等。從性價比和可維護性出發,大多數區域網使用非屏蔽雙絞線(UTP—Unshielded Twisted Pair)作為布線的傳輸介質來組網。
網線由一定距離長的雙絞線與RJ45頭組成。雙絞線由8根不同顏色的線分成4對絞合在一起,成隊扭絞的作用是盡可能減少電磁輻射與外部電磁干擾的影響,雙絞線可按其是否外加金屬網絲套的屏蔽層而區分為屏蔽雙絞線(STP)和非屏蔽雙絞線(UTP)。在EIA/TIA-568A標准中,將雙絞線按電氣特性區分有:三類、四類、五類線。網路中最常用的是三類線和五類線,目前已有六類以上線。第三類雙絞線在LAN中常用作為10Mbps乙太網的數據與話音傳輸,符合IEEE802.3 10Base-T的標准。第五類雙絞線目前佔有最大的LAN市場,最高速率可達100Mbps,符合IEEE802.3 100Base-T的標准。做好的網線要將RJ45水晶頭接入網卡或HUB等網路設備的RJ45插座內。相應地RJ45插頭座也區分為三類或五類電氣特性。RJ45水晶頭由金屬片和塑料構成,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引腳序號,當金屬片面對我們的時候從左至右引腳序號是1-8, 這序號做網路聯線時非常重要,不能搞錯。雙絞線的最大傳輸距離為100米。
EIA/TIA的布線標准中規定了兩種雙絞線的線序568A與568B。
雙絞線的標准接法
雙絞線一般用於星型網路的布線,每條雙絞線通過兩端安裝的RJ-45連接器(俗稱水晶頭)將各種網路設備連接起來。雙絞線的標准接法不是隨便規定的,目的是保證線纜接頭布局的對稱性,這樣就可以使接頭內線纜之間的干擾相互抵消。
超五類線是網路布線最常用的網線,分屏蔽和非屏蔽兩種。如果是室外使用,屏蔽線要好些,在室內一般用非屏蔽五類線就夠了,而由於不帶屏蔽層,線纜會相對柔軟些,但其連接方法都是一樣的。一般的超五類線里都有四對絞在一起的細線,並用不同的顏色標明。
雙絞線有兩種接法:EIA/TIA 568B標准和EIA/TIA 568A標准。
將水晶頭的尾巴向下(即平的一面向上),從左至右,分別定為1 2 3 4 5 6 7 8 ,以下是各口線的分布
T568A線序
1 2 3 4 5 6 7 8
綠白 綠 橙白 藍 藍白 橙 棕白 棕
T568B線序
1 2 3 4 5 6 7 8
橙白 橙 綠白 藍 藍白 綠 棕白 棕
在整個網路布線中應用一種布線方式,但兩端都有RJ-45 plug 的網路聯線無論是採用端接方式A,還是端接方式B, 在網路中都是通用的。雙絞線的順序與RJ45頭的引腳序號--對應。10M乙太網的網線使用1,2,3,6編號的芯線傳遞數據,100M乙太網的網線使用4,5,7,8編號的芯線傳遞數據。為何現在都採用4對(8芯線)的雙絞線呢?這主要是為適應更多的使用范圍,在不變換基礎設施的前提下,就可滿足各式各樣的用戶設備的接線要求。例如,我們可同時用其中一對絞線來實現語音通訊。
100BASE-T4 RJ-45對雙絞線的規定如下:
1、2用於發送,3、6用於接收,4、5,7、8是雙向線。
1、2線必須是雙絞,3、6雙絞,4、5雙絞,7、8雙絞。
一般地
直通線:兩頭都按T568B線序標准連接。
交叉線:一頭按T568A線序連接,一頭按T568B線序連接。
具體連接情況:
1)對等網(兩台計算機的網卡直接互連):採用交叉線接法,網線兩端接法不同。
2)網卡與交換機(或HUB):採用直通線接法,網線兩端接法相同。
3)交換機與交換機(或HUB)級聯:採用交叉線接法,網線兩端接法不同。
⑸ 計算機網路的主要組成部分有哪些
典型的計算機網路由計算機系統、數據通信系統、網路軟體及協議三大部分組成。
從硬體來看主要有下列組成部分:
(1)終端:用戶進入網路所用的設備,如電傳打字機、鍵盤顯示器、計算機等。在區域網中,終端一般由微機擔任,叫工作站,用戶通過工作站共享網上資源。
(2)主機:有於進行數據分析處理和網路控制的計算機系統,其中包括外部設備、操作系統及其它軟體。在區域網中,主機一般由較高檔的計算機(如486和586機)擔任,叫伺服器,它應具有豐富的資源,如大容量硬碟、足夠的內存和各種軟體等。
(3)通信處理機:在接有終端的通信線路和主機之間設置的通信控制處理機器,分擔數據交換和各種通信的控制和管理。在區域網中,一般不設通訊處理機,直接由主機承擔通信的控制和管理任務。
(4)本地線路:指把終端與節點蔌主機連接起來的線路,其中包括集中器或多路器等。它是一種低速線路,費用和效率均較低。
⑹ 電腦的網路連接分幾種
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是世界上著名的專業組織,每年出版大量的技術雜志並召開很多會議。IEEE計算機委員會下設的IEEE 802負責制定電子工程和計算機領域的標准,從屬關系如下圖所示:
IEEE 802又稱為LMSC(LAN /MAN Standards Committee,區域網/城域網標准委員會),致力於研究區域網和城域網的物理層和MAC層規范,對應OSI參考模型的下兩層。
LMSC執行委員會(Executive Committee)下設工作組(Working Group)、研究組(Study Group)、技術顧問組(Technical Advisory Group)。曾經設立的多個SG已經合並到WG中,目前活躍的WG和TAG如下:
802.1 :高層區域網協議Higher Layer LAN Protocols
802.2 :邏輯鏈路控制Logical Link Control
802.3 :乙太網Ethernet
802.4 :令牌匯流排Token Bus
802.5 :令牌環Token Ring
802.11:無線區域網Wireless LAN
802.15:無線個域網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
802.16:寬頻無線接入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802.17:彈性分組環 Resilient Packet Ring
802.18:無線管制 Radio Regulatory TAG
802.19:共存 Coexistence TAG
802.20:移動寬頻無線接入 Mobile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MBWA)
802.21:媒質無關切換 Media Independent Handoff
標准通過流程
IEEE 802的標准草案首先在WG內進行投票,當達到75%以上同意後,則視為通過,並提交到LMSC進行Sponsor Ballot的投票。在LMSC投票過程中,如果90%以上同意,則視為通過,IEEE 802就可以將其發布為正式的標准,如IEEE 802.2、IEEE 802.3、IEEE 802.11。IEEE 802一般會將他們的標准提交到ISO(國際標准化組織),ISO採納後會以ISO的名義發布,如已經被ISO接受並發布的標准有:ISO/IEC 8802-1、ISO/IEC 8802-2、ISO/IEC 8802-3、ISO/IEC 8802-5、ISO/IEC 8802-11等。
技術標准體系
IEEE 802下設的不同WG研究不同領域的標准,當標准在IEEE 802獲得通過後,就可以發布。因此IEEE 802的技術標准體系與它的WG分工是一一對應的。
下面介紹一下主要的工作組情況。
無線通信領域
IEEE 802目前在無線領域主要有四個工作組:802.11、802.15、802.16、802.20。在每個工作組下又設置了任務組(TG)。
⑺ 電腦主機後有幾根線具體有什麼線
電源線、滑鼠線、鍵盤線、網線、耳塞線、網路攝像頭USB線、接顯示器的線(輸出)。電腦連接線就是把各種外部設備連接到電腦主機的線纜,分為顯示器連接線,電源線和數據線。電源線主要是給設備提供電以及給電池充電。
顯示器連接線用於主機顯卡輸出口或主板顯示輸出口與顯示器輸入口連接。數據線主要通過電腦串口和並口和USB介面與外部輸入、輸出或者存儲設備相連接達到互傳信息的目的,例如列印機與電腦連接需要列印機USB線、手機與電腦連接需要手機USB線等等。
(7)計算機網路連接線通常包括擴展閱讀:
電腦主機介面及連接線類型:
1、 鍵盤滑鼠介面:注意紫色的圓形介面為鍵盤介面,綠色的圓形介面為滑鼠介面。如果鍵盤是紫色的圓形插頭,請一定要插到紫色的介面上,另外還要注意分清方向,插錯會導致鍵盤損壞。
2、 VGA顯示器介面:為藍色15孔D形介面,接顯示器信號連接線。有兩點一定注意:一是此介面為字母D形,一邊大一邊小,對應顯示器信號線的15針D形插頭。
插入時注意分清方向;二是若電腦帶有獨立顯卡,顯示器一定要接到獨立顯卡上,否則顯示器無顯示。獨立顯卡在主機靠下方,一般有一個藍色15孔VGA介面和一個白色24孔DVI介面,根據顯示器信號線類型插入對應插孔。
3、 USB介面:該介面為通用,只要是USB設備可插入任意一個USB介面。現在最新的電腦上都帶有USB 3.0介面,其顏色為藍色,傳輸速度更快,使用時既可插入傳統的USB2.0設備也可插入USB3.0設備,但只有在插入USB3.0設備時才會發揮速度優勢。
4、 音頻介面:一般主機上有3個或6個音頻輸入輸出介面。不管有多少個,記住綠色的接音箱或耳機(音箱和耳機使用同一介面),紅色的接麥克風,其它介面基本不用。
5、 串口與並口:9針的D形介面為串口,接老式設備,25孔紅色D形介面為並口,接老式列印機及其它設備用,平時基本用不上,很多電腦上已沒有此介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電腦連接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主機介面
⑻ 計算機網路中雙絞線包括哪些顏色
計算機網路中雙絞線包括綠白、綠、橙白、藍、藍白、橙、棕白、棕,等幾種顏色。其中:
EIA/TIA 568A的線序定義依次為綠白、綠、橙白、藍、藍白、橙、棕白、棕,其標號如下表所示:
4)四類線(CAT4):該類電纜的傳輸頻率為20MHz,用於語音傳輸和最高傳輸速率16Mbps(指的是16Mbit/s令牌環)的數據傳輸,主要用於基於令牌的區域網和10BASE-T/100BASE-T。最大網段長為100m,採用RJ形式的連接器,未被廣泛採用。
5)五類線(CAT5):該類電纜增加了繞線密度,外套一種高質量的絕緣材料,線纜最高頻率帶寬為100MHz,最高傳輸率為100Mbps,用於語音傳輸和最高傳輸速率為100Mbps的數據傳輸,主要用於100BASE-T和1000BASE-T網路,最大網段長為100m,採用RJ形式的連接器。這是最常用的乙太網電纜。在雙絞線電纜內,不同線對具有不同的絞距長度。通常,4對雙絞線絞距周期在38.1mm長度內,按逆時針方向扭絞,一對線對的扭絞長度在12.7mm以內。
6)超五類線(CAT5e):超5類具有衰減小,串擾少,並且具有更高的衰減與串擾的比值(ACR)和信噪比(SNR)、更小的時延誤差,性能得到很大提高。超5類線主要用於千兆位乙太網(1000Mbps)。
7)六類線(CAT6):該類電纜的傳輸頻率為1MHz~250MHz,六類布線系統在200MHz時綜合衰減串擾比(PS-ACR)應該有較大的餘量,它提供2倍於超五類的帶寬。六類布線的傳輸性能遠遠高於超五類標准,最適用於傳輸速率高於1Gbps的應用。六類與超五類的一個重要的不同點在於:改善了在串擾以及回波損耗方面的性能,對於新一代全雙工的高速網路應用而言,優良的回波損耗性能是極重要的。六類標准中取消了基本鏈路模型,布線標准採用星形的拓撲結構,要求的布線距離為:永久鏈路的長度不能超過90m,信道長度不能超過100m。
8)超六類或6A(CAT6A):此類產品傳輸帶寬介於六類和七類之間,傳輸頻率為500MHz,傳輸速度為10Gbps,標准外徑6mm。和七類產品一樣,國家還沒有出台正式的檢測標准,只是行業中有此類產品,各廠家宣布一個測試值。
9)七類線(CAT7):傳輸頻率為600MHz,傳輸速度為10Gbps,單線標准外徑8mm,多芯線標准外徑6mm。
⑼ 一個計算機網路一般包括
計算機網路從邏輯上分為通信子網和資源子網。通信子網是完成數據通信的軟硬體的集合。包括網路連接設備、底層通信協議。資源子網時完成資源共享功能的軟硬體的集合。包括網路伺服器、客戶機、網路操作系統和網路共享數據。
⑽ 網線是什麼樣的線怎麼連接
網線是連接計算機與計算機、計算機與其它網路設備的連接線。常用的網線有雙絞線和同軸細纜 。
使用同軸細纜進行網路連接比較簡單,只要將每台計算機或網路設備串聯起來就可以了,但是維護起來比較麻煩,如果某處出了故障,整個網路就有可能癱瘓。從網路中添加或者去掉一台計算機,就必須停止網路的工作,等到添加或去掉計算機後,才能繼續使用。同時,這種方式必須採用匯流排型拓撲結構,這種結構現在很少使用 。
雙絞線是由四對外覆絕緣材料的互相絞疊的銅質導線組成,並包裹在一個絕緣外皮內。它可以減少雜波造成的干擾,並抑制電纜內信號的衰減。如果使用雙絞線,我們可以方便地在網路中添加或去掉一台計算機而不必中斷網路的工作,網路的維護也比較簡單,如果某處網線出現故障,只會影響到該條雙絞線連接的計算機或設備,並不會造成網路的癱瘓。但是使用雙絞線就必須在網路中添加集線器或交換機,增加了網路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