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基本概念
擴展閱讀
蘋果電腦標志顏色 2024-04-19 10:44:05
同網路下手機共享文件夾 2024-04-19 10:24:10
流量卡2g網路怎麼設置 2024-04-19 10:22:20

計算機網路基本概念

發布時間: 2022-01-23 18:32:27

❶ 簡述計算機網路的概念及組成

網路協議設計者不應當設計一個單一、巨大的協議來為所有形式的通信規定完整的細節,而應把通信問題劃分成多個小問題,然後為每一個小問題設計一個單獨的協議。這樣做使得每個協議的設計、分析、時限和測試比較容易。協議劃分的一個主要原則是確保目標系統有效且效率高。為了提高效率,每個協議只應該注意沒有被其他協議處理過的那部分通信問題;為了主協議的實現更加有效,協議之間應該能夠共享特定的數據結構;同時這些協議的組合應該能處理所有可能的硬體錯誤以及其它異常情況。為了保證這些協議工作的協同性,應當將協議設計和開發成完整的、協作的協議系列(即協議族),而不是孤立地開發每個協議。 在網路歷史的早期,國際標准化組織(ISO)和國際電報電話咨詢委員會(CCITT)共同出版了開放系統互聯的七層參考模型。一台計算機操作系統中的網路過程包括從應用請求(在協議棧的頂部)到網路介質(底部) ,OSI參考模型把功能分成七個分立的層次。圖2.1表示了OSI分層模型。 ┌—————┐ │ 應用層 │←第七層 ├—————┤ │ 表示層 │ ├—————┤ │ 會話層 │ ├—————┤ │ 傳輸層 │ ├—————┤ │ 網路層 │ ├—————┤ │數據鏈路層│ ├—————┤ │ 物理層 │←第一層 └—————┘ 圖2.1 OSI七層參考模型 OSI模型的七層分別進行以下的操作: 第一層??物理層 第一層負責最後將信息編碼成電流脈沖或其它信號用於網上傳輸。它由計算機和網路介質之間的實際界面組成,可定義電氣信號、符號、線的狀態和時鍾要求、數據編碼和數據傳輸用的連接器。如最常用的RS-232規范、10BASE-T的曼徹斯特編碼以及RJ-45就屬於第一層。所有比物理層高的層都通過事先定義好的介面而與它通話。如乙太網的附屬單元介面(AUI),一個DB-15連接器可被用來連接層一和層二。 第二層??數據鏈路層 數據鏈路層通過物理網路鏈路提供可靠的數據傳輸。不同的數據鏈路層定義了不同的網路和協議特徵,其中包括物理編址、網路拓撲結構、錯誤校驗、幀序列以及流控。物理編址(相對應的是網路編址)定義了設備在數據鏈路層的編址方式;網路拓撲結構定義了設備的物理連接方式,如匯流排拓撲結構和環拓撲結構;錯誤校驗向發生傳輸錯誤的上層協議告警;數據幀序列重新整理並傳輸除序列以外的幀;流控可能延緩數據的傳輸,以使接收設備不會因為在某一時刻接收到超過其處理能力的信息流而崩潰。數據鏈路層實際上由兩個獨立的部分組成,介質存取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和邏輯鏈路控制層(Logical Link Control,LLC)。MAC描述在共享介質環境中如何進行站的調度、發生和接收數據。MAC確保信息跨鏈路的可靠傳輸,對數據傳輸進行同步,識別錯誤和控制數據的流向。一般地講,MAC只在共享介質環境中才是重要的,只有在共享介質環境中多個節點才能連接到同一傳輸介質上。IEEE MAC規則定義了地址,以標識數據鏈路層中的多個設備。邏輯鏈路控制子層管理單一網路鏈路上的設備間的通信,IEEE 802.2標準定義了LLC。LLC支持無連接服務和面向連接的服務。在數據鏈路層的信息幀中定義了許多域。這些域使得多種高層協議可以共享一個物理數據鏈路。 第三層??網路層 網路層負責在源和終點之間建立連接。它一般包括網路尋徑,還可能包括流量控制、錯誤檢查等。相同MAC標準的不同網段之間的數據傳輸一般只涉及到數據鏈路層,而不同的MAC標准之間的數據傳輸都涉及到網路層。例如IP路由器工作在網路層,因而可以實現多種網路間的互聯。 第四層??傳輸層 傳輸層向高層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網路數據流服務。傳輸層的功能一般包括流控、多路傳輸、虛電路管理及差錯校驗和恢復。流控管理設備之間的數據傳輸,確保傳輸設備不發送比接收設備處理能力大的數據;多路傳輸使得多個應用程序的數據可以傳輸到一個物理鏈路上;虛電路由傳輸層建立、維護和終止;差錯校驗包括為檢測傳輸錯誤而建立的各種不同結構;而差錯恢復包括所採取的行動(如請求數據重發),以便解決發生的任何錯誤。傳輸控制協議(TCP)是提供可靠數據傳輸的TCP/IP協議族中的傳輸層協議。 第五層??會話層 會話層建立、管理和終止表示層與實體之間的通信會話。通信會話包括發生在不同網路應用層之間的服務請求和服務應答,這些請求與應答通過會話層的協議實現。它還包括創建檢查點,使通信發生中斷的時候可以返回到以前的一個狀態。 第六層??表示層 表示層提供多種功能用於應用層數據編碼和轉化,以確保以一個系統應用層發送的信息可以被另一個系統應用層識別。表示層的編碼和轉化模式包括公用數據表示格式、性能轉化表示格式、公用數據壓縮模式和公用數據加密模式。 公用數據表示格式就是標準的圖像、聲音和視頻格式。通過使用這些標准格式,不同類型的計算機系統可以相互交換數據;轉化模式通過使用不同的文本和數據表示,在系統間交換信息,例如ASCII(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國標准信息交換碼);標准數據壓縮模式確保原始設備上被壓縮的數據可以在目標設備上正確的解壓;加密模式確保原始設備上加密的數據可以在目標設備上正確地解密。 表示層協議一般不與特殊的協議棧關聯,如QuickTime是Applet計算機的視頻和音頻的標准,MPEG是ISO的視頻壓縮與編碼標准。常見的圖形圖像格式PCX、GIF、JPEG是不同的靜態圖像壓縮和編碼標准。 第七層??應用層 應用層是最接近終端用戶的OSI層,這就意味著OSI應用層與用戶之間是通過應用軟體直接相互作用的。注意,應用層並非由計算機上運行的實際應用軟體組成,而是由向應用程序提供訪問網路資源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應用程序介面)組成,這類應用軟體程序超出了OSI模型的范疇。應用層的功能一般包括標識通信夥伴、定義資源的可用性和同步通信。因為可能丟失通信夥伴,應用層必須為傳輸數據的應用子程序定義通信夥伴的標識和可用性。定義資源可用性時,應用層為了請求通信而必須判定是否有足夠的網路資源。在同步通信中,所有應用程序之間的通信都需要應用層的協同操作。 OSI的應用層協議包括文件的傳輸、訪問及管理協議(FTAM) ,以及文件虛擬終端協議(VIP)和公用管理系統信息(CMIP)等。 2.2 TCP/IP分層模型 TCP/IP分層模型(TCP/IP Layening Model)被稱作網際網路分層模型(Internet Layering Model)、網際網路參考模型(Internet Reference Model)。圖2.2表示了TCP/IP分層模型的四層。 ┌————————┐┌—┬—┬—┬—┬—┬—┬—┬—┬—┬—┬—┐ │││D│F│W│F│H│G│T│I│S│U│ │ │││N│I│H│T│T│O│E│R│M│S│其│ │第四層,應用層 ││S│N│O│P│T│P│L│C│T│E│ │ ││││G│I│ │P│H│N│ │P│N│ │ ││││E│S│ ││E│E│ ││E│它│ ││││R│ │││R│T│ ││T│ │ └————————┘└—┴—┴—┴—┴—┴—┴—┴—┴—┴—┴—┘ ┌————————┐┌—————————┬———————————┐ │第三層,傳輸層 ││ TCP │ UDP │ └————————┘└—————————┴———————————┘ ┌————————┐┌—————┬————┬——————————┐ ││││ICMP│ │ │第二層,網間層 ││└————┘│ │││ IP │ └————————┘└—————————————————————┘ ┌————————┐┌—————————┬———————————┐ │第一層,網路介面││ARP/RARP │ 其它 │ └————————┘└—————————┴———————————┘ 圖2.2 TCP/IP四層參考模型 TCP/IP協議被組織成四個概念層,其中有三層對應於ISO參考模型中的相應層。ICP/IP協議族並不包含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因此它不能獨立完成整個計算機網路系統的功能,必須與許多其他的協議協同工作。 TCP/IP分層模型的四個協議層分別完成以下的功能: 第一層??網路介面層 網路介面層包括用於協作IP數據在已有網路介質上傳輸的協議。實際上TCP/IP標准並不定義與ISO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相對應的功能。相反,它定義像地址解析協議(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ARP)這樣的協議,提供TCP/IP協議的數據結構和實際物理硬體之間的介面。 第二層??網間層 網間層對應於OSI七層參考模型的網路層。本層包含IP協議、RIP協議(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路由信息協議),負責數據的包裝、定址和路由。同時還包含網間控制報文協議(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CMP)用來提供網路診斷信息。 第三層??傳輸層 傳輸層對應於OSI七層參考模型的傳輸層,它提供兩種端到端的通信服務。其中TCP協議(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提供可靠的數據流運輸服務,UDP協議(Use Datagram Protocol)提供不可靠的用戶數據報服務。 第四層??應用層 應用層對應於OSI七層參考模型的應用層和表達層。網際網路的應用層協議包括Finger、Whois、FTP(文件傳輸協議)、Gopher、HTTP(超文本傳輸協議)、Telent(遠程終端協議)、SMTP(簡單郵件傳送協議)、IRC(網際網路中繼會話)、NNTP(網路新聞傳輸協議)

❷ 計算機網路的概念和基本功能是什麼

概念:計算機網路就是將地理位置不同、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個計算機系統,用通信線路和通信設備連接起來,在網路軟體支持下,實現數據通信和資源共享的系統。
基本功能:1、.數據通信 ;2、資源共享;3.分布式處理; 4.提供系統的可靠性。

❸ 計算機網路的定義是什麼

計算機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從整體上來說計算機網路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區域的計算機與專門的外部設備用通信線路互聯成一個規模大、功能強的系統,從而使眾多的計算機可以方便地互相傳遞信息,共享硬體、軟體、數據信息等資源。簡單來說,計算機網路就是由通信線路互相連接的許多自主工作的計算機構成的集合體。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與一般的事物分類方法一樣,可以按事物所具有的不同性質特點(即事物的屬性)分類。計算機網路通俗地講就是由多台計算機(或其它計算機網路設備)通過傳輸介質和軟體物理(或邏輯)連接在一起組成的。

總的來說計算機網路的組成基本上包括:計算機、網路操作系統、傳輸介質(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如無線網路的傳輸介質就是空間)以及相應的應用軟體四部分。

❹ 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概念

計算機網路概念

計算機網路概念

什麼是計算機網路 簡單地說,計算機網路是由兩台以上計算機連在一起組成的"計算機群",再加上相應"通信設施"而組成的綜合系統
資源共享 我們都已經知道計算機能幹很多事情。雖然計算機的速度越來越快、性能越來越高、容量越來越大,但是總還是存在一些美中不足。比如辦公室為每個人都配備了一台最新式的計算機,但是列印機的配備卻成了問題。如果只為一台或者幾台計算機配備列印機,那些沒有配備列印機的人列印時需要把文件用磁碟拷出來到有列印機的計算機上去列印,不僅麻煩,而且也耽誤別人的時間。在另一方面,如果給所有計算機都配備列印機它們多數情況下是處於閑置狀態,很明顯這是一種浪費。如果只給一台或幾台電腦配備列印機,而其他所有電腦都可以在這上面列印並且相互之間不影響工作,這就是資源共享。
可以在網路上共享的資源除了列印機之外,硬碟、光碟、繪圖儀、掃描儀以及各類軟體、文本和各種信息資源等也都可以共享。在網路中共享資源既節省了大量的投資和開支,又以便於集中管理。
信息交換和信息的集中與分散處理 比如說一家公司,它有生產部、倉儲部、市場部、財務部等很多部門和分公司。這些部門和分公司在地理位置上並不在一起。但是作為一個現代化的大公司,各個業務部門需要隨時知道其他部門的各種數據;分散的銷售數據需要及時集中起來配合倉儲部的庫存和生產部的生產,分散的財務數據也需要隨時送到財務部集中處理以配合公司的整體行動。諸如此類,我們稱之為信息交換和信息的集中與分散處理。這些都需要依託網路才能做到。
網路的本質 計算機網路並不是隨著計算機的出現而出現的,而是隨著社會對資源共享和信息交換與及時傳遞的迫切需要而發展起來的。它是現代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密切結合的產物。如果說的准確一些,計算機網路就是利用通信設備和通訊線路把不在一起的計算機等設備相互聯起來,用相應的軟體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交換的系統。
早期的網路還只是指一個單位的幾台計算機用一根電纜串在一起,實現局部的資源共享和信息交換。今天的網路,是把世界上的上百個國家大大小小幾千萬台的計算機連為一體,形成碩大無朋像蜘蛛網一樣的"怪物",在全世界范圍內實現全方位的資源共享和信息交換。這就是網際網路(Internet),也稱為國際互聯網。對於一個單位來說,只要你把這個單位網路的對外連線往網際網路一搭,你的網路性質就從根本上改變了,其外延與內涵產生了根本的變化。
我們今天講的網路,就是指網際網路,"上網"上的也是網際網路。
網路有何好處 這種好處其實也是體現在資源共享和信息交換與及時傳遞這兩個方面。就拿資源共享來說吧,一個辦公室或者幾個辦公室只安裝一台列印機而不耽誤工作;一個公司或者圖書館只購買一份昂貴的軟體,公司里所有人都可以隨意使用;火車站或者航空公司售票處,把票務信息匯總後放在網上,任何人都可以隨時在網上查閱,知道某一次列車或者航班還有多少張票。諸如此類,既節約資金,又減少重復勞動,都是好處。
在網路中進行信息交換和信息及時傳遞,好處則更大。因為有了計算機網路,《人民日報》就能在北京制完版後幾分鍾內,便將版樣傳送到中國各地,甚至國外的印製點,這樣,你在早晨6點多鍾便從報上知道了報紙印製前半小時發生的新聞;也是因為有了網路,花都的農民在家中便可以把鮮花推銷到世界各國。韶關的孩子坐在家中就可以上廣州師范附中的網校,接受全國特級教師的課外輔導。可以這么說,正是因為可以通過網路進行遠距離的信息交換和及時傳遞,從這個意義上講,網路改變了時空,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變近了,地球也變小了,信息變多了。
網路的分類
(1)區域網(LAN)
(2)城域網(MAN)
(3)廣域網(WAN)
(4)有線網
(5)光纖網
(6)無線網
網路的硬體 網路的各種硬體是組成網路的物質基礎。由於網際網路是由無數區域網支撐著,所有要對網際網路有較深入了解,就應該對區域網有更透徹的了解。區域網的硬體主要由如下四個部分構成: 一是網路伺服器;二是網路工作站;三是網路適配器,也叫網路介面卡或網卡;四是連接線,也稱為是"傳輸介質",主要是電纜或雙絞線,還有不常用的的光纖。我們把這些硬體連接起來,再安裝上專門用來支持網路的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那麼一個能夠滿足工作需求的區域網也就形成了。
網路協議 在所有網路軟體中,除了網路操作系統外,最重要的莫過於各種各樣的網路協議了。 網路能有序安全運行的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它遵循一定的規范,就是說,信息在網路中的傳遞同人在街上行走一樣,也要用規則來約束和規范的。網路里的這個規則就是通訊協議。換句話說,通訊協議是網路社會中信息在網路的計算機之間、網路設備之間及其相互之間"通行"的交通規則。
在不同類型的網路中,應用的網路通訊協議也是不一樣的。
雖然這些協議各不相同,各有優缺點,但是所有協議的基本功能或者目的都是一樣的,即保證網路上信息能暢通無阻、准確無誤地被傳輸到目的地。
通訊協議也規定信息交流的方式,信息在哪條通道間交流,什麼時間交流,交流什麼信息,信息怎樣交流,這就是網路中通訊協議的幾個基本內容。
域名 域名可以簡單地認為是接入INTERNET的用戶在INTERNET上的名稱,它也是接入的用戶在網路上的地址。
域名的形式 INTERNET國際特別委員會把域名定義為國際頂級域名(如www.ibm.com)與國家頂級域名(如www.TCL.com.cn)兩類。域名的構成有兩類比較特殊的部分,一類是由三個字母組成,它表明機構的類型;另一類是兩個字母組成,它表示國家或地區名稱代碼。在我國,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是國務院信息辦授權管理中國域名的唯一機構。域名的一般格式是"機構名、機構類型代碼、國家或地區代碼"。
域名的商業價值 INTERNET是一個新生事物,隨著其商業化的發展,很多人還未能認識到它的前景,就連國際上許多著名的大公司也沒有及時注意到它的發展,更談不上採取對策,這就給了那些不懷好意者以可乘之機。有些投機者甚至一人獨注了上千個域名,以期從中牟利。據悉,在美國域名管理機構的資料庫里通用頂級· com下涉及中國商業的域名,如"中國化工"、"中國機械"、"中國工具"、"中國鞋"、"中國自行車"等都已被注冊,而且其後每周都有涉及中國商業的域名被注冊。但注冊者並未開展相當的Web服務,搶注的意圖顯而易見。隨著信息業的發展,域名也逐漸成為一種無形資產。

❺ 簡述計算機網路的概念和基本功能

概述 計算機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功能計算機網路的功能主要表現在硬體資源共享、軟體資源共享和用戶間信息交換三個方面。
(1)硬體資源共享。可以在全網范圍內提供對處理資源、存儲資源、輸入輸出資源等昂貴設備的共享,使用戶節省投資,也便於集中管理和均衡分擔負荷。
(2)軟體資源共享。允許互聯網上的用戶遠程訪問各類大弄資料庫,可以得到網路文件傳送服務、遠地進程管理服務和遠程文件訪問服務,從而避免軟體研製上的重復勞動以及數據資源的重復存貯,也便於集中管理。
(3)用戶間信息交換。計算機網路為分布在各地的用戶提供了強有力的通信手段。用戶可以通過計算機網路傳送電子郵件、發布新聞消息和進行電子商務活動。

❻ 計算機網路安全的基本概念是什麼

計算機網路安全不僅包括組網的硬體、管理控制網路的軟體,也包括共享的資源,快捷的網路服務,所以定義網路安全應考慮涵蓋計算機網路所涉及的全部內容。參照ISO給出的計算機安全定義,我認為計算機網路安全是指:「保護計算機網路系統中的硬體,軟體和數據資源,不因偶然或惡意的原因遭到破壞、更改、泄露,使網路系統連續可靠性地正常運行,網路服務正常有序。」

❼ 如何掌握計算機網路基本概念

工具/材料 計算機基礎知識
01
掌握計算機網路的基本分類形式,可以按照分布范圍、拓撲結構以及其它分類形式來列舉,當然掌握這些知識點的前提是知道計算機網路包含著硬體、軟體和協議三部分內容,協議也是分為國際標准和公認標准兩種形式,,正是有了這些內容才能計算機能夠涵蓋全世界的互聯網。
02
掌握OSI/RM分層形式,也稱為開放系統互聯參考模型,從上往下分別是應用層、表示層、會話層、傳輸層、網路層、數據鏈路層,以及物理層,前四層是高層范圍,是用來處理數據的,後三層則是底層,用來通信,最簡單的物理層就是指我們平常提到的網線、光纖。
03
掌握TCP/IP,也稱為網際網路傳輸協議,說白了就是分層減少到只有四層,分別是應用層、傳輸層、互聯網層和網路介面層,這個網際網路傳輸協議也是平常我們經常會聽到的一個計算機術語,是屬於比較重要的一個知識點。
04
掌握OSI和TCP/IP協議之間的區別,說到底其實是後者將前者的有些層進行總結,減少內容層的區分,但實際功能還是原來的那些,只不過將有些分層的功能整合到一個層而已,而對應的主要協議也是能夠說明其中的功能區分。
05
掌握主要協議的含義內容,最為常見的HTTP是有關網址的信息,而FTP是關於傳輸文件的,DNS則是用來解析網址的,TELNET則是用來遠程登錄的,TCP代表著傳輸控制協議,都是盡可能地豐富互聯網上的「互聯」功能。
特別提示
計算機基本概念要從最基礎的開始學起,系統性學習更有利掌握。

❽ 計算機網路的概念是什麼

互聯網(英語:Internet),又稱網際網路,或音譯網際網路(Internet)、英特網,互聯網始於1969年美國的阿帕網。是網路與網路之間所串連成的龐大網路,這些網路以一組通用的協議相連,形成邏輯上的單一巨大國際網路。通常internet泛指互聯網,而Internet則特指網際網路。這種將計算機網路互相聯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稱作「網路互聯」,在這基礎上發展出覆蓋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聯網路稱互聯網,即是互相連接一起的網路結構。互聯網並不等同萬維網,萬維網只是一建基於超文本相互鏈接而成的全球性系統,且是互聯網所能提供的服務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