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威盛計算機網路
擴展閱讀
手機快讀無法連接網路 2025-09-26 21:14:05
相機軟體製作手機視頻 2025-09-26 20:17:35

威盛計算機網路

發布時間: 2022-10-09 03:42:06

❶ 人工智慧需要學習哪些課程

在美國,單獨開設AI的院校不多,一般是博士才會涉及AI的具體科研項目,碩士主要是修讀相關課程。

核心課程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人工智慧

Machine Learning 機器學習

Advanced Operating Systems 高級操作系統

Advanced Algorithm Design 高級演算法設計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計算復雜性

Mathematical Analysis 數學分析

Advanced Computer Graphics 高級計算機圖形

Advanced Computer Networks 高級計算機網路


就業方向參考

(1)搜索方向:網路、谷歌、微軟、yahoo等(包括智能搜索、語音搜索、圖片搜索、視頻搜索等都是未來的方向)

(2) 醫學圖像處理:醫療設備、醫療器械很多都會涉及到圖像處理和成像,大型的公司有西門子、GE、飛利浦等。

(3)計算機視覺和模式識別方向:前面說過的指紋識別、人臉識別、虹膜識別等;還有一個大的方向是車牌識別;目前鑒於視頻監控是一個熱點問題,做跟蹤和識別也不錯;

(4)還有一些圖像處理方面的人才需求的公司,如威盛、松下、索尼、三星等。

另外,AI方向的人才都是高科技型的,在待遇方面自然相對比較豐厚,所以很這個方向很有發展前途。

❷ 有誰知道《威盛中國芯計算機表演賽》具體的賽程安排

我也是參賽者之一哦,好像各個賽區開展的時間都不太一樣,你可以去官網看看啊:http://blog.funshare.com.cn/libei
應該不會影響孩子的學習,一是因為是在假期進行的比賽。二.它的題型都是有助於孩子功課的,都是根據學生的科目分配的題目。所以大可放心啦!

❸ NVIDIA是不是叫威盛縮寫是VIA

不是,VIA是威勝,NVIDIA
NVIDIA Headquarters, Santa Clara, CA NVIDIA® 公司

NVIDIA公司中文名稱:英偉達

NVIDIA公司國家地址:美國加利福尼亞洲

NVIDIA公司的創始人和CEO——黃仁勛先生

NVIDIA公司(Nasdaq代碼:nvda)是全球可編程圖形處理技術領袖。專注於打造能夠增強個人和專業計算平台的人機交互體驗的產品。公司的圖形和通信處理器擁有廣泛的市場,已被多種多樣的計算平台採用,包括個人數字媒體PC、商用PC、專業工作站、數字內容創建系統、筆記本電腦、軍用導航系統和視頻游戲控制台等。NVIDIA總部位於美國加州聖克拉拉,全球雇員數量超過1,700人。 全球各地眾多OEM廠商、顯卡製造商、系統製造商、消費類電子產品公司都選擇NVIDIA的處理器作為其娛樂和商用解決方案的核心組件。在PC應用領域(例如製造、科研、電子商務、娛樂和教育等),NVIDIA公司獲獎不斷的圖形處理器可以提供出色的性能和鮮銳的視覺效果。其媒體和通信處理器能夠執行寬頻連接和通信應用中要求十分苛刻的多媒體處理任務,並在音頻應用能力方面取得突破。 NVIDIA產品和技術的基礎是NVIDIA ForceWare,這是一種綜合性軟體套件,能夠實現業內領先的圖形、音頻、視頻、通信、存儲和安全功能。NVIDIA ForceWare可以提高採用NVIDIA GeForce圖形晶元和NVIDIA nForce平台解決方案的各類台式和移動PC的工作效率、穩定性和功能。

NVIDIA公司專門打造面向計算機、消費電子和移動終端,能夠改變整個行業的創新產品。專門打造面向計算平台、消費類電子產品和移動裝置的助推行業發展的創新產品。這些產品家族正在改變視覺豐富和運算密集型應用例如視頻游戲、電影產業、廣播、工業設計、財政模型、空間探索以及醫療成像。

此外,NVIDIA致力於研發和提供引領行業潮流的先進技術,包括NVIDIA SLI技術——能夠靈活地大幅提升系統性能的革命性技術,和NVIDIA PureVideo高清視頻技術。

公司性質: NVIDIA公司成立於1993年,目前已在納斯達克交易所(NASDAQ)公開上市,股票代碼:NVDA。

員工數量: NVIDIA公司在全球擁有超過4,000名員工。

公司總部地址: 2701 San Tomas Expressway Santa Clara, CA 95050 408.486.2000 | www.nvidia.com

NVIDIA品牌

NVIDIA GeForce
為圖形和視頻所設計的GPU
配有NVIDIA GeForce 系列GPU的台式電腦和筆記本電腦帶給用戶無法比擬的性能,明快的照片,高清晰的視頻回放,和超真實效果的游戲。GeForce 系列的筆記本GPU還包括先進的耗電管理技術,這種技術可以在不過分耗費電池的前提下保證高性能。

NVIDIA GoForce
為行動電話所設計的超低能耗手持GPU
真實的流動數字電視、控制台類的3D游戲、高保真環繞聲效、流暢的DVD質量視頻回放、和明快生動的照片。所有這些都有更長的電池壽命作保證。

NVIDIA Quadro
完整的專業解決方案帶來性能突破和高質量
所有領先的專業圖形應用均通過鑒定。 專業顯示部件領域的王者。 NVIDIA Quadro Plex 是業內第一個專屬視覺運算系統(VCS)。

NVIDIA nForce
世界上最先進的核心邏輯解決方案
nForce 媒體通信處理器(MCP)帶來高帶寬系統性能、先進的網路、存儲和數字媒體連接。 可以在台式電腦、筆記本電腦、工作站和伺服器上使用。

NVIDIA 解決方案的應用正在改變很多行業和很多組織,比如麻州總醫院、美國航空航天管理局、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Sportvision公司 和皇家歌劇院。

NVIDIA產品

台式機產品

NVIDIA是全球第一家能夠提供適用於工作和娛樂應用並且同時支持眾多操作系統的全套影院級著色三維圖形解決方案的半導體公司。其GeForce系列圖形晶元(GPU)能夠為娛樂和游戲應用提供最出色的三維、二維和高清晰度電視性能,並可滿足企業用戶所要求的高速性能、鮮銳視覺效果以及水晶般清晰度。GeForce已成為全球領先PC廠商及顯卡生產商的首選品牌。

平台

數字媒體革命已經到來。當今的用戶希望獲得能夠處理、存儲和分配大量數字化內容的PC解決方案。NVIDIA公司的nForce媒體和通信處理器(MCP)可以實現無以倫比的系統性能、高速聯網、擴充數字媒體連接和高保真音效。基於NVIDIA nForce MCP的主板和PC解決方案能夠滿足32位和64位計算環境對可擴充性、功能和性能的需要,是專業和家庭用戶以及游戲發燒友的理想之選。

工作站

NVIDIA公司的Quadro®產品線面向專業三維和二維圖形市場。NVIDIA憑借領先的技術將基於Quadro的工作站解決方案與NVIDIA統一驅動架構(UDA)和nViewTM軟體完美地集成在一起,為設計、創意和科研專業人員提供了穩定的開發和應用環境。 NVIDIA還將系列移動工作站圖形晶元——NVIDIA Quadro Go納入其工作站解決方案中,從而在移動工作站上實現了專業工作站級的特性和性能,並為移動專業人員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移動產品

NVIDIA可提供一整套移動解決方案,滿足最終用戶的多種要求,包括在保持系統性能的前提下運行工程設計應用,為多功能娛樂設備提供圖形處理能力等等。伴隨GeForce™ Go移動圖形處理器家族(包括性能超群的GeForce FX Go系列)的推出,NVIDIA 成為業界首家提供適用於移動市場的高性能三維圖形處理器的企業。對工程師和動畫師而言,全球第一款移動工作站圖形晶元 Quadro Go GL能夠讓他們在移動平台上實現實時交互。立足於大獲成功的媒體和通信處理技術,NVIDIA nForce3 GO MCP集成了能夠擴充筆記本功能和實現極致數字媒體PC體驗的軟硬體技術。

手持終端

NVIDIA GoForce媒體處理器產品線能夠讓手持終端OEM打造極富誘惑力的產品。NVIDIA GoForce節能型圖形晶元能夠在極低的功耗下高效處理圖形和視頻內容,為手持終端設計者提供了一種激動人心的產品,能夠讓他們為配裝數碼相機的手機和其他手持終端開發高解析度圖片採集、視頻採集、視頻播放、游戲和彩信應用。NVIDIA的GoForce產品家族能夠在軟體上兼容MediaQ公司早期推出的媒體處理器,因此,擁有基於MediaQ的產品設計的OEM能夠快速升級產品,支持新的應用。藉助基於硬體的多媒體處理技術,NVIDIA GoForce能夠實現業內領先的性能和超炫視覺效果。

消費類電子產品

微軟XboxTM視頻游戲控制台藉助NVIDIA Xbox圖形處理器(XGPU)以及Xbox媒體和通信處理器(MCPX)實現出色的圖形效果和令人難以置信的音頻效果,以及最富動感的游戲體驗。除此以外,NVIDIA的XGPU和MCPX還能實現超凡脫俗的三維圖形、DVD和高清晰度電視、三維環境音效以及寬頻連接功能。

用戶

NVIDIA公司與全球所有領先OEM合作,包括戴爾、Gateway、MPC、惠普、IBM、微軟、索尼、日立、蘋果和富士通-西門子。在渠道方面,NVIDIA公司與全球的系統製造商合作,提供面向所有消費者的各種價位的解決方案。此外,NVIDIA公司還與下列公司合作,提供基於NVIDIA技術的獨立產品,升技計算機、青雲科技、建基、華碩計算機、BFG、映泰、承啟科技、EPoX 國際、eVGA、耕宇、技嘉科技、Jaton、麗台科技、MSI、同德、 Pine、PNY、寶聯、浩鑫和XFX等等。

NVIDIA發展

January, 1993

NVIDIA 由 Jen-Hsun Huang, Chris Malachowsky, 和 Curtis Priem 三人共同創辦.

April, 1994

NVIDIA三位創辦人制定了令電腦革命化的計劃.

June, 1994

NVIDIA 和全球著名半導體廠商 SGS- Thompson 建立策略夥伴關系.

May, 1995

NVIDIA 發布 NV1, 第一個主流多功能晶元 ? 操縱桿, 游戲埠, 聲效,顯示, 2D, 3D.

July, 1995

NVIDIA 與SEGA 建立夥伴關系.

March, 1996

NVIDIA 和游戲開發者聯盟制訂Direct 3D的主要規則.

June, 1996

NVIDIA 將主要力量投入開發台式電腦專用的領先顯示晶元.

April, 1997

NVIDIA 發布第一個高性能, 128-bit, Direct3D的顯示晶元: RIVA 128?.

August, 1997

NVIDIA 與全球電腦領先OEM廠商建立合作, 包括: Dell, Gateway, Micron 和其它.

November, 1997

NVIDIA的 RIVA 128 獲得 的編輯選擇獎.

December, 1997

NVIDIA 被FSA評為世界上最受尊敬的私營半導體公司.

January, 1998

NVIDIA 的RIVA 128出貨量達到一百萬片.

February, 1998

NVIDIA 發布 RIVA 128ZX?

March, 1998

NVIDIA 和台積電(TSMC)建立策略聯盟夥伴關系.

March, 1998

NVIDIA 發布行業第一個多紋理3D顯示晶元: RIVA TNT.

May, 1998

NVIDIA 和 Microsoft? 聯手在電腦游戲開發者會議推廣他們共同開發的DirectX? 6.0 .

September, 1998

NVIDIA 被PC Magazine 評為最有影響力的 3D 顯示晶元公司.

September, 1998

NVIDIA 被選進 OpenGL 結構審核委員會.

November, 1998

NVIDIA''s 的RIVA TNT 獲得PC Magazine的編輯選擇獎.

December, 1998

NVIDIA 再次被FSA評為世界上最受尊敬的私營半導體公司.

February, 1999

NVIDIA贏取主要電腦OEM廠商所有Intel? Pentium? III 的春季訂單.

February, 1999

NVIDIA獲得電腦游戲者第五屆年度游戲者大獎特別成就獎.

November, 1998

NVIDIA 發布 NVIDIA Vanta? 顯示晶元, 藉此進入商用台式電腦市場.

May, 1999

NVIDIA 發布擁有行業第一個 32-bit 的畫面結構的: RIVA TNT2,.

May, 1999

NVIDIA 的顯示晶元出貨量達到一千萬個.

June, 1999

NVIDIA''s 的執行長 Jen-Hsun Huang被安永會計事物所評為年度高科技企業家.

July, 1999

NVIDIA 和 SGI 建立策略聯盟.

August, 1999

NVIDIA 發布 GeForce 256?, 這是行業第一個顯示圖形處理單元 (GPU).

August, 1999

NVIDIA 和 ALI 推出整合圖形晶元技術.

November, 1999

NVIDIA 發布全球最快的工作站GPU: Quadro?.

January, 2000

NVIDIA 獲得Microprocessor Report 分析家選擇獎: 最好的3D加速器.

February, 2000

NVIDIA 和 S3 簽署協議, 同意廣泛的共享專利.

March, 2000

NVIDIA 被Microsoft 選為X-Box游戲機的指定圖形處理單元.

April, 2000

NVIDIA 發布全球第一個可每一條渲染線著色的圖形處理單元: GeForce2 GTS?.

June, 2000

NVIDIA 發布主流圖形處理單元 GeForce2 MX?.

June, 2000

NVIDIA 獲得<商業周刊>評為全球第一半導體公司.

July, 2000

NVIDIA 發布全球最快的工作站圖形處理單元: Quadro2 Pro?.

July, 2000

NVIDIA 發布高端專業工作站圖形處理單元: Quadro2 MXR?.

August, 2000

NVIDIA 發布第一個十億像素的圖形處理單元(GPU): GeForce2 Ultra.

August, 2000

NVIDIA 發布 Detonator 3, 改良了統一軟體結構.

September, 2000

NVIDIA 被公認為矽谷發展最快的技術公司之一.

September, 2000

NVIDIA 為微軟的 Xbox 供應第二個主要處理器: 媒體傳送處理器(MCP).

November, 2000

NVIDIA 發布行業中第一個移動圖形處理單元 GeForce2 Go .

November, 2000

NVIDIA 將突破性的 3D 技術特許給微軟.

November, 2000

NVIDIA 獲得Comdex 「最有聲望的產品」的獎項.

November, 2000

NVIDIA 獲得CADENCE Magazine的編輯選擇獎..

November, 2000

NVIDIA被 PC Magazine公認為行業的技術領頭羊.

ber, 2000

NVIDIA 收購 3dfx 的核心圖形資產.

January, 2001

NVIDIA 和 Apple Computers 建立聯盟夥伴關系.

January, 2001

NVIDIA 發布 DirectX 8 技術, 從而促進了微軟的 Xbox 和電腦的發展.

February, 2001

NVIDIA 發布行業中有史以來第一個可編程的圖形處理單元(GPU): GeForce3.

Febraury, 2001

NVIDIA 為 XBox 大量供應圖形處理單元(GPU)媒體傳送處理器MCP.

February, 2001

NVIDIA GeForce3 獲得全球領先電腦和板卡OEM廠商的選用.

March, 2001

NVIDIA 擴充 GeForce2 MX 家族圖形處理單元, 發布 GeForce2 MX 200 和 400 GPUs .

April, 2001

NVIDIA GeForce2 Go 使用在 Dell 的 Inspiron 8000機型.

May, 2001

NVIDIA 宣布成為全球工作站圖形處理單元最大的供應商.

May, 2001

NVIDIA 發布Quadro DCC, 這是全球領先的專業圖形方案,被游戲開發商制定為開發新游戲的必選方案.

May, 2001

NVIDIA的 Quadro2 EX 被Intel和Compaq選用在專業高端工作站.

May, 2001

NVIDIA 入選 Nasdaq-100 指數股.

June, 2001

NVIDIA 全球第一個在台式電腦推出杜比數碼實時解碼器.

June, 2001

NVIDIA 在台灣COMPUTEX 交易會發布nForce? 平台, 進軍晶元組市場.

June, 2001

NVIDIA''s的 nForce 平台被 Fujitsu-Siemens使用.

June, 2001

NVIDIA 被<時代周刊>評為全球半導體行業的第一名.

July, 2001

NVIDIA的 GeForce3? 被E3 Game Critics評為最好的電腦硬體.

August, 2001

NVIDIA 推出全球第一移動工作站圖形處理單元: Quadro2 Go.

August, 2001

NVIDIA 推出 Personal Cinema.

August, 2001

NVIDIA 公布惠普的專業工作站將採用 Quadro2 Pro 圖形方案.

August, 2001

NVIDIA 發布新的能延長電池壽命的移動技術 PowerMizer?.

September, 2001

NVIDIA 發布3D圖形處理單元的Detonator? XP 統一軟體.

September, 2001

NVIDIA 發布GeForce Titanium 系列產品, 再次擴大圖形處理單元的領先地位.

October, 2001

NVIDIA的 Quadro2 Pro 被IBM的工作站指定為固定價構.

October, 2001

NVIDIA的 Detonator XP 被Windows XP認證.

October, 2001

NVIDIA 的圖形處理器(GPU)入選 前十名名單.

November, 2001

NVIDIA nForce 平台價構被 MicronPC使用.

November, 2001

NVIDIA的 GeForce3 圖形處理單元(GPU)被<電腦顯示世界雜志>評為2001年最創新的產品.

November, 2001

NVIDIA的 Quadro2 Go 被評為最好的硬體.

November, 2001

NVIDIA 入選 S&P 500指數.

December, 2001

NVIDIA GeForce3? 的3D圖形技術獲得<游戲開發雜志>的最創新獎.

December, 2001

NVIDIA被FSA評為最受尊敬的和財務管理最好的半導體公司.

December, 2001

NVIDIA 成為全球最快達到10億美元營業額的半導體公司.

December, 2001

NVIDIA 的GeForce3? 獲得的編輯選擇獎.

February, 2002

NVIDIA 推出行業中速度最快、功能最強、產品線最豐富的圖形處理單元(GPU): GeForce4.

February, 2002

NVIDIA圖形處理單元(GPU)出貨量達到 1億顆.

February, 2002

NVIDIA 推出覆蓋高中低端的Quadro4 系列工作站產品.

February, 2002

NVIDIA 為XBOX設計的游戲晶元被 評為 「2001年年度最好的游戲晶元」

February, 2002

NVIDIA 推出 NVDVD 播放/解碼軟體.

March, 2002

GeForce4被聯想公司採納為 「家庭數碼港」 產品的標准配置.

March, 2002

GeForce3 圖形處理單元(GPU)被<電腦游戲雜志>評為 「2001年年度最好的硬體」

March, 2002

NVIDIA與索尼在線娛樂公司攜手推動在線游戲市場

April, 2002

GeForce4 420 Go被聯想公司昭陽V80筆記本電腦用作標准配置.

2002年5月14日,

NVIDIA GeForce4 系列圖形處理單元(GPU)被評為業界最好的產品,

June, 2002

NVIDIA 推出 Cg: C for Graphics.

July, 2002

NVIDIA 發布數字媒體平台 : nForce2.

September, 2002

NVIDIA 發布業界第一個支持AGP8X規格的GPU: NV18, NV28

October, 2002

NVIDIA 發布速度最快、功能最強的移動圖形處理單元(GPU): GeForce?4 460 Go

November, 2002

NVIDIA 發布業界有史以來速度最快、功能最強的圖形處理單元(GPU) GeForce FX. 同時,它擁有多項業界第一的領先技術, 包括: 第一個使用0.13微米製造工藝, 擁有1GHz速度DDRII顯存, 完美支持Direct X9. 等等.

February, 2003

GeForce FX被評為2002年最好的圖形處理單元.

March, 2003

NVIDIA推出覆蓋高中低端的支持Direct X9的圖形處理單元: NV31和NV34.

March, 2003

GeForce FX被全球著名電腦廠商和裝機商評為2002年最好的硬體.

March, 2003

NVIDIA和IBM建立策略聯盟夥伴關系.

March, 2003

NVIDIA nForce2晶元被全球著名IT網站tomshardware評為最好的AMD平台晶元.

April, 2003

NVIDIA和著名游戲開發商EA建立策略聯盟夥伴關系.

2004年1月

NVIDIA被《財富》雜志評為「 最適合工作的100家公司」之一。

2004年4月

NVIDIA推出面向手機的新款超低功耗媒體處理器。

2004年4月

NVIDIA發布GeForce 6系列產品——公司歷史上最大幅度的性能飛躍。

2004年4月

NVIDIA發布Gelato——業界首款硬體加速的電影渲染器。

2004年5月

NVIDIA與領先筆記本電腦製造商聯合發布MXM。

2004年6月

NVIDIA被《WIRED》和《Business 2.0》雜志評選為美國最快成長科技公司之一。

2004年6月

NVIDIA發布SLI——基於PCI Express匯流排技術的革命性圖形處理解決方案。

2004年7月

NVIDIA的GeForce 6800 Ultra和GeForce 6800 GT被譽為驅動《毀滅戰士三》的最佳晶元。

2004年9月

NVIDIA發布全球首款3D無線媒體處理器——GoForce 3D 4500。

2004年11月

無生產線半導體協會(Fabless Semiconctor Association)向黃仁勛授予2004年度「張忠謀模範領袖獎」。

2006年11月

NVIDIA發布頂級DX10游戲顯卡8800GTX

2007年11月

NVIDIA發布最具性價比顯卡8800GT,其性能超越8800GTS,比8800GTX只落後2%的性能。

2007年12月

被商業周刊評為2007年美國高增長IT企業10強(第6名)

年銷售額增長:30%

年利潤增長:84%

股票回報:28.4%

2007年12月26日

啟用官方中文名「英偉達」

❹ 威盛梯控的加密方式

具體參考如下:
威盛最近推出的C7-M移動處理器整合了先進的PadLock加密引擎,這使得機密的資料無論是儲存在電腦里,或者是通過區域網絡和廣域網路傳輸時,都能擁有值得信賴的安全保護。同時,PadLock也將使得許多專業的資料保全應用系統更加強大,包括更理想的高負載資訊編密系統、以及更安全的線上交易機制等等。PadLock的原理為:其核心為一組高階的隨機數值產生器(RandomNumberGenerator),利用晶元上無規律的電子雜訊,計算出對應資料本身的隨機數值作為加密編碼之用;而產品研發人員則可由新的x86指令,直接由硬體取得這些隨機數值,無須通過軟體的驅動程序。這種純硬體的設計比過去軟硬體組合的資料加密架構更有效率、更可靠。另外,PadLock也支持多種運行模式,提供由每秒鍾750K位至6百萬位不等的各種效能。以AES加密演算法為例,此時最快可以達到25Gb/s的速度,因此用戶絲毫不會因為重視的安全性而令產品性能得到損失。
與外置硬體加密晶元相比,C7-M顯然有著巨大的成本優勢,而且其加密解密處理速度也更為迅速。除此以外,威盛還提供了PadLock應用軟體,幫助用戶更好地以軟硬體結合方式充分理工內置的加密引擎。對比以往任何一種加密技術,PadLock加密引擎都具備明顯的優勢——加密級別高、處理速度快、耗費成本低。展望未來,移動平台的數據安全性將會越來越受人重視,而在CPU內部集成加密引擎顯然是最合理的發展方向。

❺ via wifi network什麼意思

via-wifi-network
通過WiFi網路

via

英 [ˈvaɪə] 美 [ˈvaɪə, ˈviə]
prep.經過; 通過,憑借; 取道

威盛;經由;通過;經過

network

英 [ˈnetwɜ:k] 美 [ˈnetwɜ:rk]
n.網; (電視與計算機)網路; 網狀物; 廣播網
vt.& vi.將…連接成網路; 建立工作關系
vt.把(地方節目)編排到廣播網(或電視網)聯播; 使(全國)聯播; (如)用網覆蓋; 廣泛分布
vi.溝通,互助

網路;網狀物;網路;電視台風雲
復數: networks 過去式: networked 過去分詞: networked 現在分詞: networking 第三人稱單數: networks
派生詞:networkable

❻ 威盛也生產台式電腦CPU

是啊```

VIA

1.【威盛】

VIA威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VIATechnologies,Inc.,簡稱VIA),成立於公元1992年9月,目前資本額達127.04億新台幣,為全球IC設計與個人電腦平台解決方案領導廠商,以自有品牌進軍國際市場。在整個半導體產業鏈中,威盛也因其無晶圓廠的經營模式、加上重視人才招攬與技術開發,成為知識經濟時代的企業典範,現階段全球員工人數超過2000人。

個人計算機中所使用的系統晶元組,為威盛電子的主力產品線。由於1999年大力推動PC-133系統規格,並領先業界導入DDR的內存技術,使得公司近年來屢獲客戶與消費者支持,市場佔有率不斷提升,2001年達到四成左右的水準,同時也針對各主流平台的特殊設計,提供了完整的對應解決方案,包括支援Pentium4平台的ApolloPT、PM系列晶片組,以及支持AMDAthlon、K8處理器的ApolloKT/K8T系列等等。其中,威盛電子在AMD處理器平台方面,出貨量更居於主導地位,單一平台的佔有率達八成以上。

此外,經過1998年來包括Cyrix、IDTCentaur、S3、ICEnsemble等數項重大的收購與合資案,威盛電子也已由過去單純的系統晶元組廠商,升級成全方位的網際網路系統整合組件供貨商。產品線內容除了跨平台的系統晶元組以外,還包括VIA-C3系列處理器,IEEE1394、USB2.0、乙太網絡通訊晶元,光儲存、音效視訊多媒體控制晶元及WindowsCE相關的嵌入式系統產品等等;同時藉由與S3的策略合作,威盛亦已掌握先進的繪圖晶元技術,並且在取得LSIlogic的無線通訊設計團隊後,大步跨入新世代的無線通訊領域,未來將可望擁有建構個人計算機、網際網路裝置及信息家電所需的完整實力。

2001年底正式成軍的平台方案產品事業部,便是威盛積極發展系統等級開發能力的重要里程碑,而2002年展開的迦南計畫,目前亦已開花結果,成立了威騰與威瀚等多家產品子公司。2003年10月,威盛電子進一步統整平台事業部、中央處理器部門及嵌入式研發部門等事業單位,成立嵌入式平台事業部(VEPD),更在「全方位聯結」的理念下、展現了傑出的營運績效,正全力進軍IA及嵌入式應用市場。

威盛電子的客戶群涵蓋全球各大OEM廠商、主機板製造業者及系統整合業者,總部則位於台灣台北縣新店市,並於美國、歐洲及中國大陸等地擁有分支據點,分別就業務拓展、人才招募、區域型軟硬體整合產品開發等工作進行強化。威盛為高知識集中的IC設計廠商、以研發為IC設計公司的核心競爭力,而建構跨國、跨區域性的品開發據點,目的在於擴大技術能力的廣度,以及加強對不同市場的了解深度,這同時也是威盛邁向下一階段的高速成長、所必須進行的策略布局。公司未來仍將以大中華區為營運中心,但勢必會逐漸展現全球化的研發與經營格局,長期來看,歐美、日本等地都將是威盛跨國經營架構的重要環節。

官方網站-全球網站入口:

www.via.com.tw英文

www.viatech.com.cn中文

http://www.viatech.co.jp日文

http://de.viatech.com德文

http://ru.viatech.com俄文

http://es.viatech.com西班牙文

http://fr.viatech.com法文

http://br.viatech.com葡萄牙文

http://kr.viatech.com韓文

http://eg.viatech.com阿拉伯文

威盛新一代Isaiah處理器平台

威盛Isaiah架構是新的x86處理器架構,對於台式機、移動設備和UMPC而言,它不但可以提升產品性能,還能擴展產品的功能性,並同時滿足目標產品對低功耗的需求,以延長電池續航時間並實現超小型系統設計。

經由美國處理器設計子公司CentaurTechnologyInc.設計研發,威盛Isaiah架構結合了所有最新x86處理器技術,包括64位的超標量亂序執行的微體系結構(superscalarspeculativeout-of-ordermicroarchitecture),實現了高性能的多媒體計算和新型虛擬機器架構。

第一代威盛Isaiah系列產品兼容威盛C7系列針腳,採用65納米技術以獲得更低功耗,實現了市場上最佳的每瓦性能值。

威盛Isaiah架構下的首款處理器——VIANano處理器

威盛為個人電腦、瘦客戶機、超移動及嵌入式設備提供了一系列低功耗的處理器。威盛處理器以其領先行業的瓦性能、精巧設計、低耗能和與全系列多功能威盛數字多媒體晶元組的兼容性著稱,為嵌入式產品、移動產品和電子消費產品市場注入了嶄新的創新活力。

威盛凌瓏(VIANano™)處理器家族及威盛C7&reg;處理器家族針對特定的,基於低功耗及性能標準的各類設備。滿足從主流台式機及筆記本電腦的更高性能要求,無風扇運轉,到移動設備的電池節能水平。

protelDXP中VIA為過孔

有通孔、盲孔和埋孔之分,主要用於同一網路在不同層的導線的連接,一般不用作焊接元件。

❼ 請問VIA是什麼公司做什麼的哪個國家的

威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VIA Technologies, Inc.,簡稱VIA),成立於公元1992年9月,目前資本額達94.68億新台幣,為全球IC設計與個人計算機平台解決方案領導廠商,以自有品牌進軍國際市場;而在整個半導體產業鏈中,威盛也因其無晶圓廠的經營模式、加上重視人才招攬與技術開發,成為知識經濟時代的企業典範,現階段全球員工人數超過2000人,2001年全年營收則達到新台幣341億元,在信息市場詭譎多變的情況下,仍然有著優異的營吲c獲利表現,並擠身全球前五大專業IC設計公司之列。

個人計算機中所使用的系統晶元組,為威盛電子的主力產品線。由於1999年大力推動PC-133系統規格,並領先業界導入DDR的內存技術,使得公司近年來年屢獲客戶與消費者支持,市場佔有率不斷提升,2001年達到四成左右的水準,同時也針對各主流平台的特殊設計,提供了完整的對應解決方案,包括支持Pentium 4平台的Apollo P4X、P4M系列晶元組,以及支持AMD Athlon處理器的Apollo KT系列等等。其中,威盛電子在AMD處理器平台方面,出貨量更居於主導地位,,單一平台的佔有率達八成以上。

此外,經過1998年來包括Cyrix、IDT Centaur、S3、IC Ensemble與等數項重大的購與合資案,威盛電子也已由過去單純的系統晶元組廠商,升級成全方位的網際網路整合組件供貨商。產品線內容除了跨平台的系統晶元組以外,還包括VIA-C3處理器,IEEE 1394、USB2.0、乙太網絡通訊晶元,光儲存、多媒體控制晶元及Windows CE相關的嵌入式系統產品等等。同時藉由與S3的策略合作,威盛亦已掌握先進的繪圖晶元技術,並且在取得LSI logic的無線通訊設計團隊後,大步跨入新世代的無線通訊領域,未來將可望擁有建構個人計算機、網際網路裝置及信息家電所需的完整實力。2001年底正式成軍平台方案產品事業部(VPSD),便是威盛積極發展系統等級開發能力的重要里程碑。

威盛電子的客戶群涵蓋全球各大OEM廠商、主機板製造業者及系統整合業者,總部則位於台灣台北縣新店市,並於美國、歐洲及中國大陸等地擁有分支據點。威盛目前已先後於北京、上海、深圳及杭州等地設立據點,初期以拓展業務與客戶支持主要任務,並分別就人才招募、區域型軟硬體整合產品開發等工作進行強化,而未來大中國區的營嚦偛浚瑒t將坐落於北京。同時威盛亦已經與北京的清華大學、郵電大學等學術機構,展開密切的合作,藉由當地豐沛的人力資源來強化公司的研發實力。另外,威盛以高知識集中的IC設計本業,並無資本或生產線外移等問題。而研發為IC設計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建構跨國、跨區域性的品開發據點,目的系在於擴大技術能力的廣度,以及加強對不同市場的了解深度,這同時也是威盛邁向下一階段的高速成長、所必須進行的策略布局。公司未來仍將以中國為營咧行模�珓荼貢�餖u展現全球化的研發與經營格局,長期來看,歐美、日本等地都將是威盛跨國經營架構的重要環節。

❽ 這段時間經常在網上看到計算機表演賽的報道,到底什麼是計算機表演賽

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衛生部、全國婦聯兒童、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國優生優育協會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主辦的全國兒童青少年計算機表演賽主要面向我國三億七千萬兒童青少年,歷時22年,覆蓋全國30個省、直轄市,參賽選手超過2000萬人次,已連續成功舉辦了十七屆。今年舉辦的是第十八屆,全稱叫做《第十八屆中國兒童青少年威盛中國芯計算機表演賽》(以下簡稱《威盛中國芯計算機表演賽》)
從第十七屆活動開始,《威盛中國芯計算機表演賽》組委會搭建了一個全新的互聯網技術支持平台,採用網上報名、網上參賽的形式,賽事內容涉及計算機在音樂製作和機器人等先進領域的應用技術,同時創新了計算機自動評分系統。《威盛中國芯計算機表演賽》已成為我國規模最大、影響面最廣、內容最為豐富、獲獎面最多、全國最具影響力的兒童青少年計算機賽事。
《威盛中國芯計算機表演賽》在去年完全實現網路賽事的基礎上,為選手設置兩個不同級別的比賽平台:計算機網路基礎,考驗的是學生在計算機和互聯網上必須要掌握的基礎知識,是必選比賽項目;特長發揮,主要突出選手的特長技能,選手可以通過這個比賽平台盡情的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這是選項比賽。
《威盛中國芯計算機表演賽》將採用兩級比賽制,即:分賽區選拔賽和全國總決賽。分賽區選拔賽包含初賽、復賽和決賽三個階段。
今年的大賽覆蓋30個省(市)、直轄市,分別是:北京、上海、天津、遼寧、吉林、河北、山東、新疆、四川、重慶、深圳、福建、山西、浙江、江蘇、陝西、青海、湖南、江西、甘肅、寧夏、內蒙古、黑龍江、海南、河南、湖北、共同成長分賽區。
本屆賽事將按照年齡的不同共設立5個組,分別為:學前組(3-6歲);小學一組(7-9歲或1-3年級);小學二組(10-12歲或4-6年級);初中組和高中組。最大參賽年齡為18歲。具體情況可以查看計算機表演賽官方報名網站http://www.funshare.com.cn/jsjds/index.php

❾ 威盛CPU不是破產了嗎

我也記得VIA的CPU好像是被收購了,但是發現以下文章說明它還是VIA旗下的:

「我相信市場還會發揮它的力量的,威盛在原有PC市場的份額會擴大,而在新興市場能得到的份額會更多。」最近,威盛電子全球CEO陳文琦一反低調的常態,頻頻穿梭於歐美、中國的各種
技術會議,並向公眾和媒體講解其雄心勃勃的計劃。

7年前,威盛的晶元組曾經有過輝煌的業績,包括IBM、惠普等大客戶的支持使威盛的晶元市場佔有率高達70%。然而,這也惹了英特爾的眼紅,一面對威盛提起專利訴訟,一面發起強大的市場攻勢,結果威盛雖然達成了交互授權協議卻元氣大傷,市場份額一度只有20%,市值也縮水了61%,始終沒能擺脫「下滑通道」,2003和2004年分別虧損4800萬美元和1.5億美元。

威盛全球CEO陳文琦堅信未來的移動終端市場大有機會

去年,AMD抓住了市場機會直面英特爾一躍而起,成為市場追捧的熱點,而那時威盛卻幾乎被人遺忘了。

今年,威盛電子創造了近5年來的最佳業績,據台灣媒體報道,威盛上半年的營業額約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61%,基本恢復到2001及2002年年營收7.6億美元以上的水準,而陳文琦也鼓起勇氣帶領威盛重新回到聚光燈下。

但今天威盛面臨的局面簡直讓人看不到希望。全球晶元市場95%的份額由英特爾和AMD掌控,獨立的晶元玩家越來越少。曾經以低功耗處理器聞名的全美達去年也退出了處理器生產,這讓威盛更感到了一絲「悲涼的感覺」。

面對強大的對手以及滿腹疑雲的股東,聲稱重新樹立起信心的陳文琦將如何帶領威盛,去尋求生存和發展?

鬥智不鬥力

陳文琦從上衣口袋裡掏出來一塊3.5厘米見方的模塊,幾個月前,這款整合了C7-M處理器和晶元組名叫「約翰」模塊發布後,已經在電影《諜中諜III》中湯姆·克魯斯手裡的一款手機大小的超移動PC上派上了用場。這是陳文琦理想中的PC和手機結合的智能通信終端,他堅信「小就是美」,現在「不太健康」的PC將會被未來各種新的移動終端所取代,威盛准備在處理器市場東山再起,不能對兩大巨頭亦步亦趨,而要搶先進入新的市場。

7年前,威盛收購Cyrix之後開始進軍×86處理器市場,那時陳文琦就看好具有低功耗和高移動性的晶元,他對股東承諾說C3處理器將實現盈利。然而,讓人失望的是,性能卓越的C3沒有獲得幾個大客戶,而威盛的利潤在英特爾強勢的競爭下一落千丈。眼看著客戶和員工不斷流失,股東對威盛的前途越來越悲觀。

陳文琦當時並沒有放棄處理器平台的研發,從第一代的「馬太」「馬克」「路加」,一路升級到今年集成了C7-M移動處理器的第四代「約翰」。它將用於威盛未來主推的超便攜數字產品UMPC上面,融合PC、通信和GPS等功能的智能終端。

易觀國際的分析師王濤認為,威盛占國內處理器市場份額不到2%,但威盛集團的智能手機市場份額卻遙遙領先,威盛在逐漸利用移動通信晶元的優勢帶動其CPU的市場份額。

事實上,威盛董事長王雪紅早就開始在移動通信晶元領域布局,並逐步打通整條IT產業鏈。今年6月,威盛集團的宏達宣布以1.5億美元收購了多普達手機100%的股份,宏達國際作為全球最大的手機代工廠商,與威盛電子等30多家企業形成了威盛集團手機、PC、晶元的生產設計市場一整套產業鏈,這些各自獨立運營的公司,實際上成為威盛電子定位在手機和PC結合的強大支撐力。

另一方面,微軟也為威盛客觀上幫了忙。2002年,威盛董事長王雪紅在比爾·蓋茨的支持下,決心在控股成立的多普達通訊有限公司設計生產綁定Windows Mobile系統的智能手機。出乎意料的是,4年後雙方都看到了巨大的收益,多普達一躍成為市場的領頭羊,而微軟的操作系統也在手機世界分到了1/5的市場份額。有了愉快的合作經驗,微軟又一次找到威盛共同實現其整合桌面和移動領域的龐大計劃。

今年3月,微軟發布了個性化的便攜UMPC,相當於功能齊全的電腦、PDA和手機的集合體。與非移動PC同步,微軟期待其方便於攜帶大量辦公和娛樂內容的特性將成為未來移動設備的首選。

微軟處理器的老搭檔英特爾為此投入了相當的精力,聯合三星、華碩、索尼和方正等廠商,在隨後的IDF和CeBit大會上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隆重推介。陳文琦並不願與英特爾直接競爭,考慮到與微軟的合作關系,他決定選擇規模小一點的客戶先看看市場反應,結果其選定的客戶日本的PBJ出貨量在市場上遙遙領先。威盛也藉此成為微軟UMPC計劃的理想搭檔。

顯然,這次陳文琦把賭注押在了超移動計算機上,他要帶領威盛朝自己最擅長的領域發揮。他聲稱「尺有所長,寸有所短」,英特爾、AMD在伺服器產品上的絕對優勢,足夠把後來者牢牢地擋在門外,即便市場再大,威盛也不會涉足半步。而在高端的伺服器晶元領域,英特爾和AMD花了太多精力研究64位處理器,但美中不足的是缺少支持其發揮完美功效的軟體系統。相比之下,威盛的技術能夠免去碩大的散熱風扇,使得移動設備可以做到更微小,電池壽命也相對更長。陳文琦認為,從英特爾的公司和技術構架上看,需要進行修改才能實現低功耗的效果,但改變根深蒂固的體系需要相當長的時間,這給了威盛搶占市場先機的窗口。

威盛不願跟隨英特爾和AMD亦步亦趨,但它能抓住並守住移動終端市場嗎

服軟不服輸

不過,沒有人知道UMPC能走多遠,分析師對UMPC的市場前景大多並不樂觀,此前Gartner研究副總裁萊斯利·費爾林表示,UMPC的概念超出現有的電池和流媒體視頻等應用技術水平,成本和價格過高也難以啟動市場。整機廠商也懷有同樣的矛盾心理,因此他們對微軟的呼籲持續觀望。

陳文琦對此當然很清楚,所以他除了搶新概念,也沒放棄在老概念上的改良。其實,AMD的崛起帶給陳文琦的是一條路徑。他希望威盛比照AMD的路線快速跟進,不管是筆記本電腦還是UMPC,陳文琦覺得首先要吸引強有力的終端和渠道的支持,因為PC廠商會傾向於能帶給自己更大價值的晶元。

今年4月,消費電子的重要廠商三星決定在新版UMPC產品Q1b搭載威盛C7-M處理器。此前,三星的第一代產品Q1量產的最主要問題,就是產品的價格和電池待機時間,而威盛晶元的節能特點可以減小整機功耗。另外,比起索尼等其他使用英特爾晶元的產品,三星在成本上也獲得了更多游刃空間。9月,新款產品已經在韓國和德國量產上市,而威盛的工程師希望過一段時間電池續航時間可以延長到8小時。

威盛電子甚至獲得了第一個國內筆記本電腦的訂單。作為國內PC領域的老二,同方迫切需要不拘一格的市場策略,此前,同方使用性價比較高的AMD晶元嘗到了甜頭,在國內高潮迭起的低價電腦大戰中,威盛晶元特殊性能和更低的價格確實很有吸引力。

搭載威盛處理器的同方超銳V30筆記本電腦的廣告牌上「安全又持久」的廣告語,顯然是威盛渴望已久的首肯,陳文琦希望這將成為對包括聯想等國內PC廠商推廣的突破口。而消費電子第一品牌廠商三星的支持,則讓他看到了手機和PC兩個市場,三星在這兩個領域強大的渠道和號召力,可能吸引眾多跟隨潮流的企業和用戶。

今天,重新進軍處理器市場的威盛依然處在「夾縫」中。近幾年,紅極一時的威盛主板在國內台式電腦和DIY市場的份額都在逐年下降。如同一些本土主板廠商指出的,與兩大巨頭充裕的營銷資金和大批配套終端廠商相比,威盛的晶元出貨量相對小,主板生產成本和風險都在增加,而當英特爾晶元大幅降價時,大批生產威盛主板廠商也隨之虧損。

因此業內人士分析,威盛在處理器市場引起「大腕」的關注之前,重要的策略就是利用性價比優勢,想方設法開辟新的市場渠道。比如,對價格敏感的超市渠道。不久前,物美超市推出自有品牌「優宜」筆記本電腦,每台售價低至3000多元,而威盛的C3處理器及其晶元組使得超市電腦的毛利率並不低於PC廠商的平均利潤率。樂觀的預計是,如果AMD產能不足,威盛也可能抓住機會,填補低端市場出現的真空。

在陳文琦看來,新興市場是所有新市場的融合,其中,對計算機和互聯網處於封閉狀態下「下一個10億人群」是重要部分。因此他積極地推動PC-1計劃,並為此花了很大精力,對學校等組織機構、網路咖啡廳和鄉村信息的長期投資做了周密的計劃。

事實上,英特爾和AMD針對這個市場的服務競賽也早已經打響了,11月初,英特爾全球總裁貝瑞特親自到中國宣講中國的「未來教育計劃」。而陳文琦似乎走得更遠,他已經把目光對准印度、越南、南非和南太平洋上的偏遠海島,以及對環境影響越來越重視的英國和歐盟等政府需求。

陳文琦今天已經不願意強調與兩大巨頭的直接競爭,而更願意去捕捉新興市場的機會。他相信市場的需求正在變得多元化,而威盛的未來也不是沒戲可唱。

或許,「服軟不服輸」是如今對威盛的最好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