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松原計算機網路避雷器
擴展閱讀
Hoenr手機無線網路速度慢 2025-09-26 17:40:58

松原計算機網路避雷器

發布時間: 2022-10-11 15:47:47

Ⅰ 室外雙絞線怎麼防雷

如:河南中控防雷,所說:
解決辦法:
1、在架空的雙絞線入室處接一個計算機網路防雷器,防雷器選擇與電腦網卡適應的,比如速率100M。
2、雙絞線套金屬管,金屬管與地網連接
補充:雙絞線傳輸信號種類很多,多數是網路通信信號,也有少數如果視頻監控信號等,有條件就使用金屬管屏閉再安裝相應防雷器.或單獨安裝防雷器亦可,但保護效果就會差一些了.

什麼是防雷器

防雷器包括電源防雷,網路防雷,信號防雷,視頻防雷,天饋防雷等等
防雷器也被稱為避雷器,浪涌保護器,電涌保護器,在信息時代的今天,電腦網路和通訊設備越來越精密,其工作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雷電以及大型電氣設備的瞬間過電壓會越來越頻繁的通過電源、天線、無線電信號收發設備等線路侵入室內電氣設備和網路設備,造成設備或元器件損壞,人員傷亡,傳輸或儲存的數據受到干擾或丟失,甚至使電子設備產生誤動作或暫時癱瘓、系統停頓,數據傳輸中斷,區域網乃至廣域網遭到破壞。其危害觸目驚心,間接損失一般遠遠大於直接經濟損失。防雷器就是通過現代電學以及其它技術來防止被雷擊中的設備。

Ⅲ 防雷器 rj45s-e100/4-f什麼意思

浪涌保護器

最原始的浪涌保護器羊角形間隙,出現於19世紀末期,用於架空輸電線路,防止雷擊損壞設備絕
緣而造成停電,故稱「浪涌保護器」。20世紀20年代,出現了鋁浪涌保護器,氧化膜浪涌保護器和丸式浪涌保護器。30年代出現了管式浪涌保護器。50年代出現了碳化硅防雷器。70年代又出現了金屬氧化物浪涌保護器。現代高壓浪涌保護器,不僅用於限制電力系統中因雷電引起的過電壓,也用於限制因系統操作產生的過電壓。

浪涌也叫突波,顧名思義就是超出正常工作電壓的瞬間過電壓。本質上講,浪涌是發生在僅僅幾百萬分之一秒時間內的一種劇烈脈沖,。可能引起浪涌的原因有:重型設備、短路、電源切換或大型發動機。而含有浪涌阻絕裝置的產品可以有效地吸收突發的巨大能量,以保護連接設備免於受損。

浪涌保護器,也叫防雷器,是一種為各種電子設備、儀器儀表、通訊線路提供安全防護的電子裝置。當電氣迴路或者通信線路中因為外界的干擾突然產生尖峰電流或者電壓時,浪涌保護器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導通分流,從而避免浪涌對迴路中其他設備的損害。
一、浪涌保護器(SPD)工作原理
浪涌、涌保護器(Surge protection Device)是電子設備雷電防護中不可缺少的一種裝置,過去常稱為「避雷器」或「過電壓保護器」英文簡寫為SPD.電涌保護器的作用是把竄入電力線、信號傳輸線的瞬時過電壓限制在設備或系統所能承受的電壓范圍內,或將強大的雷電流泄流入地,保護被保護的設備或系統不受沖擊而損壞。

浪涌保護器的類型和結構按不同的用途有所不同,但它至少應包含一個非線性電壓限制元件。用於電涌保護器的基本元器件有:放電間隙、充氣放電管、壓敏電阻、抑制二極體和扼流線圈等。

浪涌保護器的基本元器件

1.放電間隙(又稱保護間隙):

它一般由暴露在空氣中的兩根相隔一定間隙的金屬棒組成,其中一根金屬棒與所需保護設備的電源相線L1或零線(N)相連,另一根金屬棒與接地線(PE)相連接,當瞬時過電壓襲來時,間隙被擊穿,把一部分過電壓的電荷引入大地,避免了被保護設備上的電壓升高。這種放電間隙的兩金屬棒之間的距離可按需要調整,結構較簡單,其缺點時滅弧性能差。改進型的放電間隙為角型間隙,它的滅弧功能較前者為好,它是靠迴路的電動力F作用以及熱氣流的上升作用而使電弧熄滅的。

2.氣體放電管:

它是由相互離開的一對冷陰板封裝在充有一定的惰性氣體(Ar)的玻璃管或陶瓷管內組成的。為了提高放電管的觸發概率,在放電管內還有助觸發劑。這種充氣放電管有二極型的,也有三極型的,

氣體放電管的技術參數主要有:直流放電電壓Udc;沖擊放電電壓Up(一般情況下Up≈(2~3)Udc;工頻而授電流In;沖擊而授電流Ip;絕緣電阻R(>109Ω);極間電容(1-5PF)

氣體放電管可在直流和交流條件下使用,其所選用的直流放電電壓Udc分別如下:在直流條件下使用:Udc≥1.8U0(U0為線路正常工作的直流電壓)

在交流條件下使用:U dc≥1.44Un(Un為線路正常工作的交流電壓有效值)

3.壓敏電阻:

它是以ZnO為主要成分的金屬氧化物半導體非線性電阻,當作用在其兩端的電壓達到一定數值後,電阻對電壓十分敏感。它的工作原理相當於多個半導體P-N的串並聯。壓敏電阻的特點是非線性特性好(I=CUα中的非線性系數α),通流容量大(~2KA/cm2),常態泄漏電流小(10-7~10-6A),殘壓低(取決於壓敏電阻的工作電壓和通流容量),對瞬時過電壓響應時間快(~10-8s),無續流。

壓敏電阻的技術參數主要有:壓敏電壓(即開關電壓)UN,參考電壓Ulma;殘壓Ures;殘壓比K(K=Ures/UN);最大通流容量Imax;泄漏電流;響應時間。

壓敏電阻的使用條件有:壓敏電壓:UN≥[(√2×1.2)/0.7]U0(U0為工頻電源額定電壓)

最小參考電壓:Ulma≥(1.8~2)Uac (直流條件下使用)

Ulma≥(2.2~2.5)Uac(在交流條件下使用,Uac為交流工作電壓)

壓敏電阻的最大參考電壓應由被保護電子設備的耐受電壓來確定,應使壓敏電阻的殘壓低於被保護電子設備的而損電壓水平,即(Ulma)max≤Ub/K,上式中K為殘壓比,Ub為被保護設備的而損電壓。

4.抑制二極體:

抑制二極體具有箝位限壓功能,它是工作在反向擊穿區,由於它具有箝位電壓低和動作響應快的優點,特別適合用作多級保護電路中的最末幾級保護元件。抑制二極體在擊穿區內的伏安特性可用下式表示:I=CUα,上式中α為非線性系數,對於齊納二極體α=7~9,在雪崩二極體α=5~7.

抑制二極體的技術參數主要有

(1)額定擊穿電壓,它是指在指定反向擊穿電流(常為lma)下的擊穿電壓,這於齊納二極體額定擊穿電壓一般在2.9V~4.7V范圍內,而雪崩二極體的額定擊穿電壓常在5.6V~200V范圍內。

(2)最大箝位電壓:它是指管子在通過規定波形的大電流時,其兩端出現的最高電壓。

(3)脈沖功率:它是指在規定的電流波形(如10/1000μs)下,管子兩端的最大箝位電壓與管子中電流等值之積。

(4)反向變位電壓:它是指管子在反向泄漏區,其兩端所能施加的最大電壓,在此電壓下管子不應擊穿。此反向變位電壓應明顯高於被保護電子系統的最高運行電壓峰值,也即不能在系統正常運行時處於弱導通狀態。

(5)最大泄漏電流:它是指在反向變位電壓作用下,管子中流過的最大反向電流。

(6)響應時間:10-11s

5.扼流線圈:扼流線圈是一個以鐵氧體為磁芯的共模干擾抑制器件,它由兩個尺寸相同,匝數相同的線圈對稱地繞制在同一個鐵氧體環形磁芯上,形成一個四端器件,要對於共模信號呈現出大電感具有抑製作用,而對於差模信號呈現出很小的漏電感幾乎不起作用。扼流線圈使用在平衡線路中能有效地抑制共模干擾信號(如雷電干擾),而對線路正常傳輸的差模信號無影響。

這種扼流線圈在製作時應滿足以下要求:

1)繞制在線圈磁芯上的導線要相互絕緣,以保證在瞬時過電壓作用下線圈的匝間不發生擊穿短路。

2)當線圈流過瞬時大電流時,磁芯不要出現飽和。

3)線圈中的磁芯應與線圈絕緣,以防止在瞬時過電壓作用下兩者之間發生擊穿。

4)線圈應盡可能繞制單層,這樣做可減小線圈的寄生電容,增強線圈對瞬時過電壓的而授能力。

6. 1/4波長短路器

1/4波長短路器是根據雷電波的頻譜分析和天饋線的駐波理論所製作的微波信號電涌保護器,這種保護器中的金屬短路棒長度是根據工作信號頻率(如900MHZ或1800MHZ)的1/4波長的大小來確定的。此並聯的短路棒長度對於該工作信號頻率來說,其阻抗無窮大,相當於開路,不影響該信號的傳輸,但對於雷電波來說,由於雷電能量主要分布在n+KHZ以下,此短路棒對於雷電波阻抗很小,相當於短路,雷電能量級被泄放入地。

由於1/4波長短路棒的直徑一般為幾毫米,因此耐沖擊電流性能好,可達到30KA(8/20μs)以上,而且殘壓很小,此殘壓主要是由短路棒的自身電感所引起的,其不足之處是工頻帶較窄,帶寬約為2%~20%左右,另一個缺點是不能對天饋設施加直流偏置,使某些應用受到限制。

三、SPD的基本電路

電涌保護器的電路根據不同需要,有不同的形式,其基本元器件就是上面介紹的幾種,一個技術精通的防雷產品研究工作者,可設計出五花八門的電路,好似一盒積木可搭出不同的結構圖案。研製出既有效又性能價格比好的產品,是防雷工作者的重任。
二、浪涌保護器(也稱防雷器)的分級防護
由於雷擊的能量是非常巨大的,需要通過分級泄放的方法,將雷擊能量逐步泄放到大地。第一級防雷器可以對於直接雷擊電流進行泄放,或者當電源傳輸線路遭受直接雷擊時傳導的巨大能量進行泄放,對於有可能發生直接雷擊的地方,必須進行CLASS—I的防雷。第二級防雷器是針對前級防雷器的殘余電壓以及區內感應雷擊的防護設備,對於前級發生較大雷擊能量吸收時,仍有一部分對設備或第三級防雷器而言是相當巨大的能量會傳導過來,需要第二級防雷器進一步吸收。同時,經過第一級防雷器的傳輸線路也會感應雷擊電磁脈沖輻射LEMP,當線路足夠長感應雷的能量就變得足夠大,需要第二級防雷器進一步對雷擊能量實施泄放。第三級防雷器是對LEMP和通過第二級防雷器的殘余雷擊能量進行保護。

1、第一級保護

目的是防止浪涌電壓直接從LPZ0區傳導進入LPZ1區,將數萬至數十萬伏的浪涌電壓限制到2500—3000V。

入戶電力變壓器低壓側安裝的電源防雷器作為第一級保護時應為三相電壓開關型電源防雷器,其雷電通流量不應低於60KA。該級電源防雷器應是連接在用戶供電系統入口進線各相和大地之間的大容量電源防雷器。一般要求該級電源防雷器具備每相100KA以上的最大沖擊容量,要求的限制電壓小於1500V,稱之為CLASS I級電源防雷器。這些電磁防雷器是專為承受雷電和感應雷擊的大電流以及吸引高能量浪涌而設計的,可將大量的浪涌電流分流到大地。它們僅提供限制電壓(沖擊電流流過電源防雷器時,線路上出現的最大電壓稱為限制電壓)為中等級別的保護,因為CLASS I級保護器主要是對大浪涌電流進行吸收,僅靠它們是不能完全保護供電系統內部的敏感用電設備的。

第一級電源防雷器可防範10/350μs、100KA的雷電波,達到IEC規定的最高防護標准。其技術參考為:雷電通流量大於或等於100KA(10/350μs);殘壓值不大於2.5KV;響應時間小於或等於100ns。

2、第二級防護

目的是進一步將通過第一級防雷器的殘余浪涌電壓的值限制到1500—2000V,對LPZ1—LPZ2實施等電位連接。

分配電櫃線路輸出的電源防雷器作為第二級保護時應為限壓型電源防雷器,其雷電流容量不應低於20KA,應安裝在向重要或敏感用電設備供電的分路配電處。這些電源防雷器對於通過了用戶供電入口處浪涌放電器的剩餘浪涌能量進行更完善的吸收,對於瞬態過電壓具有極好的抑製作用。該處使用的電源防雷器要求的最大沖擊容量為每相45kA以上,要求的限制電壓應小於1200V,稱之為CLASS II級電源防雷器。一般用戶供電系統做到第二級保護就可以達到用電設備運行的要求了

第二級電源防雷器採用C類保護器進行相—中、相—地以及中—地的全模式保護,主要技術參數為:雷電通流容量大於或等於40KA(8/20μs);殘壓峰值不大於1000V;響應時間不大於25ns。

3、第三級保護

目的是最終保護設備的手段,將殘余浪涌電壓的值降低到1000V以內,使浪涌的能量有致損壞設備。

在電子信息設備交流電源進線端安裝的電源防雷器作為第三級保護時應為串聯式限壓型電源防雷器,其雷電通流容量不應低於10KA。

最後的防線可在用電設備內部電源部分採用一個內置式的電源防雷器,以達到完全消除微小的瞬態過電壓的目的。該處使用的電源防雷器要求的最大沖擊容量為每相20KA或更低一些,要求的限制電壓應小於1000V。對於一些特別重要或特別敏感的電子設備具備第三級保護是必要的,同時也可以保護用電設備免受系統內部產生的瞬態過電壓影響。

對於微波通信設備、移動機站通信設備及雷達設備等使用的整流電源,宜視其工作電壓的保護需要分別選用工作電壓適配的直流電源防雷器作為末級保護。

4、根據被保護設備的耐壓等級,假如兩級防雷就可以做到限制電壓低於設備的耐壓水平,就只需要做兩級保護,假如設備的耐壓水平較低,可能需要四級甚至更多級的保護。第四級保護其雷電通流容量不應低於5KA。
三、浪涌保護器的分類:
1、按工作原理分:

1.開關型:其工作原理是當沒有瞬時過電壓時呈現為高阻抗,但一旦響應雷電瞬時過電壓時,其阻抗就突變為低值,允許雷電流通過。用作此類裝置時器件有:放電間隙、氣體放電管、閘流晶體管等。

2.限壓型:其工作原理是當沒有瞬時過電壓時為高阻擾,但隨電涌電流和電壓的增加其阻抗會不斷減小,其電流電壓特性為強烈非線性。用作此類裝置的器件有:氧化鋅、壓敏電阻、抑制二極體、雪崩二極體等。

3.分流型或扼流型

分流型:與被保護的設備並聯,對雷電脈沖呈現為低阻抗,而對正常工作頻率呈現為高阻抗。

扼流型:與被保護的設備串聯,對雷電脈沖呈現為高阻抗,而對正常的工作頻率呈現為低阻抗。

用作此類裝置的器件有:扼流線圈、高通濾波器、低通濾波器、1/4波長短路器等。

按用途分:(1)電源保護器:交流電源保護器、直流電源保護器、開關電源保護器等。

(2)信號保護器:低頻信號保護器、高頻信號保護器、天饋保護器等。

安裝方法

1)鑽孔:在選好的施工場地開挖直徑600mm×600mm垂直地面的圓坑,在坑裡鑽出直徑130mm×3100mm垂直地面的孔洞。

2)配製填充料

(1)在容積大於150升的容器內放入50Kg淡水(井水、自來水均可);

(2)加入專用高能填充料,攪拌至糊狀。

3)將電解離子接地極從包裝中取出,檢查產品是否完整。

4)拆開地極兩端及中間的密封膠帶;

5)將四分之一配製好的填充料填入孔洞底部;

6)將接植入孔洞中,接地極頂部與圓坑的底部平齊;

7) 接好引出線;引出線採用不小於35mm的多股銅線或不小於40mm×4mm的鍍鋅扁鋼,引出線與接地極體實行壓接,接點防腐處理。

8)將填充料填在接地極周圍至接地極頂端100mm時止,測量接地電阻,達到要求後,用土填蓋在接地極周圍。

9) 當一套接地極達不到接地電阻要求時,可用兩套或多套並聯使用,接地極與接地極之間的間隔不宜小於5m。

知名的浪涌保護器有雷科星浪涌保護器,雷科星防雷器

Ⅳ 電腦防雷方法

解決方案
1.
使用地線在日常計算機使用過程中,要注意經常定期檢查電腦所使用的接地線是否正常接通。大多數電腦的外殼幾乎都與這條接地線相連,其主要目的是對人身安全起保護作用,此外地線還可以消除電腦運行過程,產生的靜電對設備的影響,同時能快速將雷擊所產生的電流導入地下,減少損失。
2.
合理擺放電腦電腦與建築物的外牆及柱子要保持一定距離。特別是城市內的高層建築,柱內有大量鋼筋。因為當您所住的建築物發生直擊雷或側擊雷時,強大的雷電流將沿著建築物的外牆及柱子流入地下。在這個過程中,由於建築物的外牆或柱子有強大的雷電流流過,便在周圍的空間產生電場和磁場,如果電腦與外牆或柱子靠得太近,電腦內的集成電路模塊則有可能受到損壞。
3.
雷雨天氣不要上網雷雨天氣盡量不要上網,因為雷擊可能通過電源線引入,把MODEM燒壞,甚至將計算機的網卡、主板等器件燒壞。即使是沒有直接引入雷電,也可能損壞,其原因是各類線路對雷電空間電磁場感應較敏感,集成電路模塊容易在瞬間感應高壓下損壞、損傷。
4.
雷雨天氣切斷所有線路在雷雨來臨之際,盡可能把各種與電腦相連的線路(包括電源線、網線、電話線等)拔掉。由於電腦和與其連接的網路、電源緊密相關,因此應在雷電有可能入侵的各個關口層層設防。現在多數家用電腦沒有在數據機上安裝避雷器,所以更要注意防雷,除雷雨天不使用電腦外,還要切斷電源,拔掉電源插座,讓其徹底斷電,以免雷電時產生的電波激活電路寬頻上網的除切斷電源外,還要將網卡介面處的網線拔下;撥號上網的要拔掉上網的電話線,以免雷電摧毀上網計算機的數據機。
5.
使用防雷設備使用帶防雷設計的外設如防雷插座、防雷MODEM等,電腦硬體如主板,也要購買具備防雷功能的產品。因為雷電通過電源和網路信號線,最先遭受破壞的就是主板。

Ⅳ 避雷裝置的種類有哪四大類型

避雷裝置的種類基本上分四大類型:

一是接閃器,如避雷針、避雷帶、避雷網等 。
二是電源避雷器(安裝時主要是並聯方式,也可是串聯方式)。
三是信號型避雷器,多數用於計算機網路、通信系統上,安裝的方式是串聯。
四是天饋線避雷器,它適用於有發射機天線系統和接收無線電信號設備系統,連接方式也是串聯。

Ⅵ 防雷器的種類主要分成三類

電涌保護器(Surge protection Device)是電子設備雷電防護中不可缺少的一種裝置,過去常稱為"避雷器"或"過電壓保護器"英文簡寫為SPD。電涌保護器的作用是把竄入電力線、信號傳輸線的瞬時過電壓限制在設備或系統所能承受的電壓范圍內,或將強大的雷電流泄流入地,保護被保護的設備或系統不受沖擊而損壞。
電涌保護器的類型和結構按不同的用途有所不同,但它至少應包含一個非線性電壓限制元件。 用於電涌保護器的基本元器件有:放電間隙、充氣放電管、壓敏電阻、抑制二極體和扼流線圈等。

一、SPD的分類:
1、按工作原理分:
1.開關型:其工作原理是當沒有瞬時過電壓時呈現為高阻抗,但一旦響應雷電瞬時過電壓時,其阻抗就突變為低值,允許雷電流通過。用作此類裝置時器件有:放電間隙、氣體放電管、閘流晶體管等。
2.限壓型:其工作原理是當沒有瞬時過電壓時為高阻擾,但隨電涌電流和電壓的增加其阻抗會不斷減小,其電流電壓特性為強烈非線性。用作此類裝置的器件有:氧化鋅、壓敏電阻、抑制二極體、雪崩二極體等。
3.分流型或扼流型
分流型:與被保護的設備並聯,對雷電脈沖呈現為低阻抗,而對正常工作頻率呈現為高阻抗。
扼流型:與被保護的設備串聯,對雷電脈沖呈現為高阻抗,而對正常的工作頻率呈現為低阻抗。
用作此類裝置的器件有:扼流線圈、高通濾波器、低通濾波器、1/4波長短路器等。
按用途分:(1)電源保護器:交流電源保護器、直流電源保護器、開關電源保護器等。
(2)信號保護器:低頻信號保護器、高頻信號保護器、天饋保護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