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構建小型區域網
校園網規劃
摘要 : 本文通過對校園園區區域網(以下簡稱校園園區網)規劃思想過程的論述,對就如何建立一個高效,安全的校園網提供設計思想和組網步驟依據。
關鍵詞:網路需求,規劃實施計劃
0. 引言
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網路技術發展迅猛,信息傳輸已經不僅僅局限於單純文本數據,數字數據
的傳輸,隨之而來的是視頻,音頻等多媒體技術的廣泛運用。隨著技術的發展,網路設備性能和傳輸介質容量有了極大的提高,但是由於用戶需求的日益提高,網路環境的日益復雜,使得網路規劃成為一項越發困難的課題,作為校園園區網的規劃成敗與否,將直接影響到學校教育網路系統性能的高低,從而影響教學進程和教學效果,下面主要對校園園區網的規劃思想進行探討。
1. 校園園區網規劃介紹
校園園區網規劃是校園網進行工程組網的前期准備工作,它的內容涉及到整項網路工程的重要步驟,是網路設計的核心與靈魂,校園園區網優良的長遠規劃和最佳的實現選擇是校園網長期高效能運營的基礎。目前,校園園區網中技術應用主要為輔助管理,教學科研,internet信息服務,以及網路技術探索應用四大類,由於總體的規劃所涉及到的技術因數繁多,因而校園園區網規劃應當實地考察,調研,通過反復論證,結合當今技術及發展方向,提出總體規劃設想,規劃既要適應當前的應用,又要反映未來需求,規劃應當考慮經濟,環境,人文,資源等多方面因素,以合理需求為原則。
2. 校園園區網規劃實施計劃
2.1 了解用戶,收集信息
網路規劃的目的在於收集一線信息的基礎上給出合理可行的設計方案,如戰場指揮,運籌帷幄,決
勝千里,其關鍵之處在於廣泛收集信息,全面合理的規劃校園園區網需認真考慮三點因素:
(1)學校歷史網路資源信息,當前網路規劃設計計劃,領先的技術方向,運營機制和管理辦法,滿足未來網路的高度擴展計劃及其特點
(2)了解學校校園網路的使用者分別是誰?他們各自的知識層次如何?以及他們對計算機的使用觀點和使用頻率如何?他們對當前的網路態度和看法如何?這一點將為日後培訓和安排多少人員進行網路的技術支持和維護起導向作用。
(3)明確網路規模:有哪些校區,哪些部門,多少網路用戶,哪些資源需要上網,採用什麼檔次的設備而又在資金預算范圍內,不同部門之間的信息流向問題,不同時刻網路流量及流量峰值問題,確定網路終端數量及位置,共享數據的存儲位置和哪些人要用這些數據等基本狀況等
(4)找出用戶與用戶,用戶與資源,資源與資源之間的內在關系,相關信息,這是校園網設計的前提和依據,是規劃的核心思想,作為一個龐大的校園網,如何使得設計的網路便於教學需求和管理應用,教學網與管理網各自安全運作,相互兼容,而又不矛盾?這一點尤為重要。
2.2 分析需求,提出網路設計原則
2.2.1 需求分析
教育行業有著自身的特殊性,校園園區網對整個網路性能要求相對較高,校園園區網組建需滿足對數字,語音,圖形圖象等多媒體技術的寬泛應用,以及綜合科研信息的傳輸和處理需求的綜合數字網,並能符合多種協議的要求,其體系應當符合國際標准(如TCP/IP協議,Novell IPX協議等),同時能兼容已有的網路環境,因此設計組網前,應對各方面需求總結歸納,做出細致分析:
(1)內部光纜主幹需求:規劃需分析綜合布線系統及其子系統,主配線間MDF與二及配線間IDF的位置,不同類別的伺服器位置等。
(2)應用管理需求:能夠讓管理人員從繁瑣的文字處理中徹底解脫出去,以計算機信息系統交流和日常事物,構建公文系統,日常辦公系統,檔案系統,電子郵件等功能,且需操作簡單,便於使用。滿足視頻點播,語音教學,多媒體課件等教學需求,具備基本的Internet訪問等。
(3)網路流量需求:要求校園園區網有足夠的網路吞吐量來滿足教學任務,保證信息的高質高效率傳輸,校園網流量涉及到,語音教學,多媒體課件,伺服器訪問,Web瀏覽,視頻點播等,對帶寬需求和時延性要求極高。
(4)網路安全需求:校園網路必須有完善的安全管理機制,能夠確保網路內部可靠運行,還要防止來自外部的和來自內部的非法訪問和入侵,保證關鍵資料庫的存儲安全
2.2.2 提出設計原則
(1)網路可靠性原則:
網路設計過程中網路拓撲應採用穩定可靠的形式,如:雙路由網路拓撲,環行網路結構。因為它們即可冗餘備份,安全性又可以得到保障,核心層交換可採用高端交換設備和光纖技術的主幹鏈路(TRUNK)來實現較高的容錯性,這樣就可以避免單點故障的出現,網路結構使用雙鏈路,雙核心交換設備,雙路由備份可靠措施,都可以使校園網可靠性和實用性得到大大的提高
(2)網路可擴展性原則:
校園園區網擴展性包含2層意思(一):新的教學部門能簡單的接入現有網路 (二):升級新技術的應用能夠無逢的在現有網路上運行
可見,規劃校園園區網路時不但要分析當前的技術指標,而且要對未來的網路增長情況做出估計和預算,以滿足新的需求,保證網路可靠性,從而保證校園正常的教學秩序
(3)網路實用性和可管理性原則:
校園園區網系統設計在性能價格比方面要體現系統的實用性,可採用先進的設備,但有要在資金允許的條件下實現建網的目標,校園園區網應基於簡單網路管理協議(SNMP),並支持管理信息庫(MIB),利用圖形化,可視化管理界面和操作方式,易於管理,這也正體現出了實用性原則,合理的網路規劃策略,可提供強大的管理
功能,能使管理一體化進行,這就便於日後的校園網更新與維護
(4)網路安全性原則
1.對物理層及網路拓撲結構,操作系統及應用軟體要求具備相應的安全檢測機制,邊界網關應該構築防火牆,安裝殺毒軟體,對網關路由器進行必要的安全性過濾,如訪問控制列表ACL配置,用戶身份認證,數據加密,密鑰等技術來實現校園園區網的安全化
2.採用靜態虛擬區域網技術(靜態VLAN)加強內網的管理,因為VLAN是基於邏輯劃分而非物理地理劃分,這就有效的控制了各個網段的相互訪問,從而保證了內網的安全性,同時VLAN又可抑制不必要的廣播,從而節約了帶寬,又便於管理
3.以TCP/IP四層網際模型為框架建立持續過程的網路安全性措施運行機制,做到維護網路,監測網路,測試網路,改進網路四位一體的網路持續性保衛工作,它是網路安全性管理的核心思想,如圖所示:
應用層
傳輸層
網際層
internet層
網路接入
圖(1)以TCP/IP模型構建持續性網路安全管理方式
3. 總結失敗項目,明確網路規劃的必要性
當前很多學校紛紛建立自己的校園網,但由於組網設計前期規劃工作做的不徹底,不扎實,使得校園
網發揮效益不大,巨大的投資沒有換來實實在在的成效收益。這一點在中小學校園網建設上體現的較為明顯,其原因主要三點:
(1)認識不到為
學校對校園網概念定義缺乏認識,帶有盲目性和自我偏見性,沒有明確建校園網的目的,不曉得校
園網到底起什麼樣的實質性作用。
(2)投資方案不合理
由於對校園園區網建設認識不正確,使得很多學校出現「重硬體,輕軟體」的現象,結果校園園區網建設成了基於硬體設備的校園網組網解決方案,是純粹的設備集合。而對建網後的維護極不重視,後期的管理投入所佔比例微乎其微,所以使得校園網不能很好的服務與教學和管理,甚至還會使整個網路趨於崩潰。
(3)缺乏有效的組織管理和實施手段
校園園區網的建設不僅僅涉及到技術問題,還會引起更深層次的變革,而學校在建設校園園區網時,認識不充分,在新技術,新思想面前不能及時轉變觀念,沒有行之有效的組織管理和實施手段。
基於上述三點指出:盲目的進行校園網建設,不採取合理的規劃,都會導致校園網建設失敗,一個成功的校園網規劃應當是集穩定開放的網路平台,量身定製的應用軟體,有效的組織實施方案三位於一體的的校園園區網建設過程。
4. 總結
校園園區網應順應時代教育思想的革命,在網路技術上具備響應的本質特徵,教育的一個基本特徵是打破時間和地域的限制,面向全體社會成員,這就要求規劃校園園區網路時必須站的高,看的遠,時刻明確思想定位和技術定位,本文主要探討了如何行之有效的規劃一個滿足教學,科研,管理全方面高效新型校園園區網,並指明規劃思想。總之,未來校園園區區域網的規劃目標,規劃方向應該是建成一個集IP服務,寬頻光傳輸且提供服務的運營級多功能網路
參考文獻:[1]王竹林等 . 校園網組網與管理<M> 清華大學出版社 . 2001出版
[2]思科網路技術教程(三. 四)學期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02出版
[3]http://www.net130.com.cn
[4]方東權 . 楊巋 . 校園網路安全與管理[J]. 網路安全與技術 2005第51期
2. 計算機網路技術畢業設計
(校園網路工程綜合布線方案)
0.1 網路應用的發展
目前,全球已掀起一股信息高速公路規劃和建設的高潮,作為其雛形,國際互聯網(Internet)上相連的計算機已近達數千萬台,全球有數億人在Internet上進行信息交換和各種業務處理。Internet上積累了大量信息資源,這些資源涉及人類面對和從事的各個領域、行業及社會公用服務信息。成為信息時代全球可共享的最大信息基地。由於計算機網路技術和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對信息的要求越來越強烈,「網路就是計算機」的說法被全世界普遍接受。各國紛紛宣布建設本國的信息高速公路,全球信息一體化局面已指日可待。
我國自1993年與Internet連通以來,已建成了四大主幹信息網:中國公眾信息網ChinaNET,中國金橋網ChinaGBN,中國教育科研網CERNET和中科院網CASNET。全國各大中城市的網路節點相繼開通。廣東省已經建立了面向本地服務的公共信息網。Internet顯示出誘人的商業前景,被國人稱為"第二國道的建設。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中小學校園網的建設已經逐漸提到議事日程上來。當前由於網路、資料庫及與之相關的應用技術不斷發展,尤其國際互聯網(Internet)和內部網(Intranet)技術的廣泛應用,世界正在邁入網路中心計算(NetworkCentricComputing)時代。人們傳統的交互和工作模式正在改變。處在不同地理位置的人們可以共享數據,使用群件技術(GroupWare)進而能夠協同工作;多媒體數據的存儲、傳輸、應用技術的不斷成熟;以上這些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對學校傳統的計算機業務系統產生影響,使用戶能更方便、更直觀的使用系統,也使系統的性能更完善、功能更強大。
Internet的發展帶動了全世界的信息產業的發展,也為現代學校應用程序結構提供了一個新的計算模式,這種計算模式能真正適應學校發展的需要,使學校的計算機應用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將Internet技術應用到學校內部,並建立基於這種開放技術的學校應用程序,使學校本身具有了Internet的特性,這種應用體系結構就是Intranet —— 學校內部網。
Internet和Intranet代表著全新的信息時代的到來。Intranet使實現學校內部的信息化成為可能。學校工作人員和在校學生面對的信息資源已不僅僅來自於一個部門、一個學校或者是一個行業,而是所有Internet世界上的資源,使得學校教學、科研、管理和決策更為有效。
0.2 建設XX中學校園網的必要性
是否在學校採用最先進的信息和傳播技術是一個有決定性意義的問題,而且十分重要的是,學校應該處於影響整個社會深刻變革的中心地位。
隨著計算機多媒體和網路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普及,校園網信息系統的建設,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主要表現在:
1、當前校園網信息系統已經發展到了與校際互聯、國際互聯、靜態資源共享、動態信息發布、遠程教學和協作工作的階段,發展對學校教育現代化的建設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
2、教育信息量的不斷增多,使各級各類學校、家庭和教育管理部門對教育信息計算機管理和教育信息服務的要求越來越強烈。個人是否具有獲得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對於能否成功進入職業界和融入社會及文化環境都是個決定性的因素,因此學校應該培養所有學生具有駕馭和掌握這種技術的能力。另一方面,信息技術在作為青少年教育工具的同時也向青少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會。新技術提供的機會以及它們在教學方面具有的優勢都是很多的,特別是計算機和多媒體系統的使用有助於個人化的道路,每個學生在個人的學習道路上都可以按照自己的速度發展。
3、我國各級教育研究部門、軟體開發單位、教學設備供應商和各級學校不斷開發提供了各種在網路上運行的軟體及多媒體系統,並且越來越形象化、實用化,迫切需要網路環境。
4、現代教育改革的需要。在校園網中將計算機引入教學各個環節,從而引起了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工具的重大革新。對提高教學質量,推動我國教育現代化的發展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網路又為學校的管理者和老師提供了獲取資源、協同工作的有效途徑。毫無疑問,校園網是學校提高管理水平、工作效率、改善教學質量的有力手段,是解決信息時代教育問題的基本工具。
5、隨著經濟發展,我國各級政府對教育的投入不斷加大;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使相應產品價格不斷下降;同時人們的認識水平和經濟實力不斷提高。大量計算機進入學校和家庭,使得計算機用於教育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務是完全可行的。
Internet在學校的應用越來越普遍,也越來越普及。據統計,美國的學校建設了校園內部信息網路並與Internet連通的比例高達90%,國內的主要大學也已經建成或正在建設自己學校的內部信息網路。廣東省的絕大多數高校,包括中專學校,都建成了自己的內部網路。因此,建設學校內部網,是一個高瞻遠矚的舉措,也是一個迫在眉睫的事情。隨著校園網路的成功建設,必將給學校的管理部門、各級行政部門、學校的教育科研帶來積極的影響,提高學校的教學科研水平、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極大地提高學校的知名度。
目 錄
前 言 3
0.1 網路應用的發展 3
0.2 建設XX中學校園網的必要性 4
第一章 XX中學校園網需求分析 6
1.1 XX中學網路現狀 6
1.2 用戶需求分析 6
1.3 功能需求 7
第二章 系統方案設計的總體思路 9
2.1 校園網路系統的構成 9
2.2 系統方案設計的總體思路 9
第三章 網路系統設計方案 12
3.1 網路的分層設計原則: 12
3.1.1 核心層 Core Layer 12
3.1.2 分布層 Distribution Layer 12
3.1.3 接入層 Access Layer 13
3.2 綜合布線系統設計 13
3.2.1 綜合布線系統組成簡介 14
3.2.2 設計綜合布線系統依據的標准 16
3.2.3 LUCENT 布線系統簡介 17
3.2.4 設計XX中學綜合布線系統的考慮 19
3.3 網路系統方案設計 22
3.3.1 校園網的設計目標 22
3.3.2 網路建設原則要求 23
3.3.3 系統需求分析 24
3.3.4 產品技術選型 25
3.3.5 廠家產品選擇 30
第四章 主機系統設計方案 34
第五章 軟體系統設計方案 36
5.1 系統軟體 36
5.2 伺服器軟體 36
5.3 應用軟體 37
5.4 工具軟體 38
第六章 校園多媒體教室系統實施方案 39
6.1 多媒體教室概述 39
6.2 系統結構及實施 39
第七章 項目材料清單 44
7.1 綜合布線系統 44
7.2 網路設備 45
7.3 伺服器 45
7.4 多媒體設備及外設 46
第八章 工程實施管理 47
8.1 工程組織 47
8.2 施工技術要求 48
8.2.1 設備間環境建議和施工管理 48
8.2.2 施工技術要求 48
8.2.3 測試的方案 60
8.2.4 竣工及驗收 61
8.3 工程實施 62
8.3.1 工程設計 62
8.3.2 實施步驟 63
8.3.3 施工進度 64
8.4 系統支持和維護 65
第九章 售後服務和技術支持 66
9.1 產品質量保證 66
9.2 工程質量 66
9.3 工程圖紙和售後服務 66
9.4 培訓 66
3. 求寫計算機網路課程設計 校園網
1.設計任務
以學院本部校園為背景,設計一個校園網方案。
本部分為辦公區、教學區和生活區三部分。現假設:辦公區中各樓宇名為:教務處樓,黨政辦公樓,圖書館,計算機樓、講堂樓、機械樓、土木樓、海洋學院樓、藝術學院樓、教學主樓、文通樓等,生活區中有學生公寓區和教師住宅區及各食堂。假設使用預留的INTERNET地址,試根據本部校園網的應用需求和管理需求、各建築物的地理分布、確定信息點個數及信息點分布,設計出本部的校園網方案。方案中應明確學院網管中心的位置,確定拓撲方案,進行IP地址規劃,完成設備選型,註明各種設備、設施和軟體的生產商、名稱、型號、配置與價格,並分別給出其價格的出處(如網站等),基本確定方案的預算。
2.設計要求
(1)通過資料查閱和學習,了解園區網路規劃、設計的一般方法。
(2)參考和研究一些公司和高校/企業園區網的規劃和建設方案,結合《計算機網路》課程中所學知識,積極完成設計任務。
(3)認真完成需求分析,並根據需求分析完成園區網路的總體方案設計,確定網路邏輯拓撲結構和所採用的網路技術、主要設備的性能指標,進而完成設備的選型和經費預算。
(4)動手架構一個具體的LAN,要求實現WEB伺服器、FTP伺服器的安裝,並能實現WEB信息發布。
(5)創建區域網內的DNS伺服器,配置相關文件,可以對區域網內的主機作域名解析。
(6)認真按時完成課程設計報告,課程設計報告內容包括:課程設計目的、設計任務與要求、設計說明書、設計成果和設計心得五個部分。
4. 如何組建工廠區域網
首先,准備一根網線,這線沒什麼特殊,就是那些常見的網線,商店裡也好買,一兩塊錢。
註:別把這網線想多復雜,就那普通線,別考慮那些專業名詞。
網線兩頭有水晶頭,分別接到兩台已經啟動的電腦的插網線的孔里。
插好後,建議將兩台筆記本的系統都注銷一下,要麼都直接重啟一下也好。要不想重啟或注銷的話,請等兩台筆記本桌面右下角的網路圖標上都出現黃色感嘆號為止。
OK,兩台筆記本已成功建立區域網,可以安心玩二人紅警、cs、魔獸。。。。
方法二:多台電腦建立有線區域網
當有三台或三台以上的電腦要想建立有線區域網的時候,這就要有一個路由器了。
路由器是什麼?就是現在很多家庭都用的用來建立wifi的那個東西,實在不行,網路或者去電子商店裡問也可以,幾十塊就可以買到。
將路由器通上電。
路由器沒有建立wifi的功能,只是像大家展示一下什麼是路由器。
另外,有幾台電腦,就需要有幾條網線,分別將電腦與路由器連接
稍等片刻,直到各台電腦座廟右下角的電腦圖標上出現一個黃色感嘆號位置。
多台電腦的區域網建立完畢,可以盡情享受區域網的樂趣了。
方法3:多台電腦建立無線區域網
以其中一台為例,此台計算機用來建立無線區域網:
打開「網路和共享中心」
接著選擇「設置新的連接或網路」
下拉,選擇「設置無線臨時(計算機到計算機)網路」,單擊「下一步」,在彈出的新界面中繼續單擊「下一步」:
在彈出的新的對話框中,輸入你要建立的無線區域網的名字,以及別人想要連進這個區域網需要的密碼,單擊「下一步」:
完成區域網的建立,這樣,就可以告訴你的小夥伴該區域網的密碼,讓他們呢直接連接進來即可。
然後就可以在區域網中暢遊了。
5. 如何構建一個小型區域網
連接各網線,配置電腦IP地址,開通網路共享即可。
6. 計算機網路組建區域網所需的設備主要有哪些各有何作用
一、 組網設備准備
這里假設你已經到電信申請了ADSL寬頻業務,並且已經安裝到位。組建共享區域網時,請先查看你的ADSL Modem產品說明,如果支持路由功能,那就可以省去購買寬頻路由器的錢;反之,這一設備必不可少;
另外,另一必不可少的設備就是交換機,計算機之間的相互通信全靠它作中轉設備;還有就是每台計算機需要安裝一塊網卡負責接收數據,基本上就這些東西了。而如果你只有兩台計算機,大可不必如此麻煩,直接在兩台計算機里各安裝一塊網卡,再用網線連接起來就OK了。
1、 寬頻路由器
寬頻路由器有兩個作用,一個作用是連通不同的網路,另一個作用是選擇信息傳送的線路,它是共享寬頻連接的最佳解決方案。並以易使用、易管理、零維護的優點成為Internet共享接入的首選設備。
選擇路由器和選擇電腦是一個道理,首先要看硬體。硬體是路由器運行的基礎,硬體型號好,質量高,路由器不但功能穩定,而且可進行功能的擴展。比如接入計算機數量,一般中上檔次的接入路由器可支持100台PC機,且除了IP共享和路由功能外還具有防火牆、時間管理、DMZ等功能;再比如大容量的內存和快閃記憶體,都可為路由器提供強勁的處理能力。
目前市面上,這類產品的品牌不少,大家可向周圍朋友打聽打聽,什麼牌子在當地口碑不錯。比較常見的有:友訊(D-LINK)、TP-LINK、艾泰科技、思科、3Com、華為3Com等。
2、 交換機
交換機,這個集線器的後續產品,無論是在速度及具備功能上,都是前者所不能比擬的。其主要功能就是實現多台計算機的互連互通,相當於文前提到的「中間人」的作用。
而在如今家用交換機市場,因為不同品牌、不同埠數的交換機價格差距很大,所以在選購時,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比如選擇的組網方式、承受的價格、品牌、喜歡的交換機外形等,另外還必須注意交換機的各項性能指標,比如介面數量等,一般說來,5口和8口的交換機是首選。
3、 網卡、網線
網卡亦稱作NIC,其意思是Network Interface Card(網路介面卡),它的作用是將數據分解為數據包再發送至網路。目前市面上主要是PCI介面的網卡。
另一方面,我們平常所說的10M網卡,100M網卡,10M/100M自適應網卡等,主要是按照網卡連接速率來劃分的。綜合以上所說,如今家用最成熟的選擇是PCI介面的10M/100M產品。筆記本則是使用的PCMCIA介面的網卡,其價格比普通PC機上的PCI網卡要貴出不少,一般PCI網卡幾十元即可拿下,而PCMCIA通常都要1、2百。
而在網線方面,沒有過多注意的。一般都是選擇超五類的雙絞線,大家在購買時,商家就會依據你的網路類型替你做好接頭的,所以不必擔心。網線的價格以長度來衡量,一般為1.5元/米。
PCI網卡(普通台式機)
PCMCIA網卡(筆記本)
三、 關於設備的連接
前面我們已經清楚了組建這么一個網路需要什麼設備,以及各設備的選購常識。那麼,如何根據具體情況,最終確定自己究竟需要哪些設備呢?以下是可能的幾種情況:
1、 雙機直連
即是說其中一台計算機與ADSL Modem相連,然後通過網卡直接與另一台計算機連接。如果採用這種連接,就需要在寬頻接入的計算機上作internet共享代理設置,比如安裝wingate等代理軟體,來實現雙機共享上網。這算是最最廉價的網路。
2、 寬頻路由器+網卡+計算機
這種方式主要用在共享計算機不多的情況下。因為一般的寬頻路由器都提供了4個交換機埠,如果需要共享的計算機小於4台的話,就沒必要再花錢去購買交換機了。具體連接方式為:ADSL寬頻線路連接ADSL Modem,直連雙絞線連接Modem和路由器,其它計算機用交叉雙絞線與路由器相連即可。
3、 寬頻路由器+交換機+網卡+計算機
對應上面一種情況,此方式就是運用在共享計算機大於寬頻路由器交換埠的情況下。這時就需要交換機幫忙,並根據共享計算機的數量選擇相應埠的交換機。即是說,所有共享計算機先與交換機相連,再通過交換機連接寬頻路由器,從而實現共享上網。
4、 交換機+網卡+計算機
如果你的ADSL Modem自帶有寬頻路由功能(請查看產品說明書),那就可以省去路由器。這是跟上面三種方式唯一的區別。連接起來也更方便,根本不需要設置,連接方式為:ADSL Modem的LAN口用雙絞線和交換機的任一埠連接,再將各計算機分別接入交換機剩餘埠即可。
7. 中小企業網構建
區域網LAN是指在較小的地理范圍內,將有限的通信設備互聯起來的計算機通信網路。從功能的角度來看,區域網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①共享傳輸信道。在區域網中,多個系統連接到一個共享的通信媒體上。
②地理范圍有限,用戶個數有限。通常區域網僅為一個單位服務,只在一個相對獨立的局部范圍內連網,如一座樓或集中的建築群內。一
般來說,區域網的覆蓋范圍約為10m~10km內或更大一些。
③傳輸速率高。區域網的數據傳輸速率一般為1~100Mbps,能支持計算機之間的高速通信,所以時延較低。
④誤碼率低。因近距離傳輸,所以誤碼率很低,一般在10-8~10-11之間。
⑤多採用分布式控制和廣播式通信。在區域網中各站是平等關系而不是主從關系,可以進行廣播或組播。
從網路的體系結構和傳輸控制規程來看,區域網也有自己的特點:
①低層協議簡單。在區域網中,由於距離短、時延小、成本低、傳輸速率高、可靠性高,因此信道利用率已不是人們考慮的主要因素,所
以低層協議較簡單。
②不單獨設立網路層。區域網的拓撲結構多採用匯流排型、環型和星型等共享信道,網內一般不需要中間轉接,流量控制和路由選擇功能大
為簡化,通常在區域網不單獨設立網路層。因此,區域網的體系結構僅相當與OSI/RM的最低兩層。
③採用多種媒體訪問控制技術。由於採用共享廣播信道,而信道又可用不同的傳輸媒體,所以區域網面對的問題是多源、多目的的鏈路管
理。由此引發出多種媒體訪問控制技術。
在OSI的體系結構中,一個通信子網只有最低的三層。而區域網的體系結構也只有OSI的下三層,沒有第四層以上的層次。所以說區域網只是一種通信網。
8. 中小企業構建網路需要哪些主要設備
交換機,機房位置,伺服器,機櫃,UPS,配線架及相應模塊,電話交換機,電話酵母架及相應模塊,網線,PC機,
相應的工具:如鉗,刀,螺絲刀等
1.遠程列印需要連接在區域網中。如果還沒有連接,先建立區域網。如果不懂得區域網如何建立,可以在網路上下載一個批處理「解決區域網共享」。最好在我的電腦屬性「計算機名」那裡把連接列印機的電腦和要使用遠程列印的電腦設置在同一個「工作組」。
2.確保連接列印機的電腦本身可以列印,如線路連接正常,列印機驅動正常等。然後這台電腦開通遠程共享,可以在列印機圖標上選擇共享屬性,在其他連接到區域網到電腦網上鄰居里可以看到連接列印機那台電腦時基本就完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