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安全論文最新文章
擴展閱讀
名詞解釋網路資源共享 2025-09-26 15:44:17
聯通卡網路如何設置 2025-09-26 15:36:49

計算機網路安全論文最新文章

發布時間: 2022-10-16 04:17:35

❶ 關於計算機論文範文

當今時代,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展,計算機已成為處理信息的主要工具之一。掌握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是科學發展和走向未來信息化時代的需要。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計算機論文,供大家參考。

關於計算機論文 範文 一:計算機 網路技術 中人工智慧的應用

摘要:本文主首先針對現在計算機網路當中存在的普遍的問題進行了簡要的介紹,然後結合了現在人工智慧的特點以及優勢,對現在人工智慧在現在人們要求計算機為自己提供更加的智能化、人性化的服務工作,並且現在的計算機網路技術當中廣泛存在的問題,尤其是在計算機網路安全方面存在的問題,也在強調著現在人工智慧在計算機網路技術發展當中的重要的地位。

關鍵詞:人工智慧;計算機網路技術;應用

一、計算機網路技術存在的問題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的發展,現在不論是在我們的日常的生活當中還是在我們的工作當中,計算機網路技術的應用都是十分的廣泛的,人們對於計算機網路技術的引用越來越廣泛也就意味著現在人們對於計算機網路安全方面的問題採取了更多的關注,也就是說在現在計算機網路的監視以及網路控制已經成為了現在人們都比較關注的兩個方面,人們都認為計算機網路管理系統應該具有著這兩個方面的問題。但是由於我們想在計算機網路安全管理系統當中更好的實現網路監視以及網路控制這兩個方面的功能,我們就必須要對網路當中的信息進行及時的獲取以及處理,但是現在我們通過網路來進行信息的傳遞的時候經常性的會出現不連續或者是不規則的情況,並且在計算機網路技術發展的早起,人們只是能夠使用計算機來對數據進行一個簡單的處理,不能夠通過計算機來對數據的真實性來進行一定的分析以及判斷,同時更加不能夠實現在海量的網路信息當中對有效的信息來進行迅速的篩選的目的,,除此之外就是現在的計算機網路用戶的信息安全網路安全管理也是應該為其提供更加完善的保障的,現在的計算機軟體的開發速度是非常迅猛的,同時計算機網路犯罪也是十分的猖獗的,如果說計算機的網路安全系統自身沒有足夠的靈敏性以及足夠迅速的反應速度的話,完全不能夠應付現在計算機網路當中頻發的侵犯用戶信息安全等各種違法的網路犯罪活動。想要更好的實現計算機網路安全管理,我們就必須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並且有著靈敏反應速度的智能化管理系統,這一套智能化的管理系統能夠自動的對數據來進行手機並且對故障及時的做出診斷依據分析,並且及時的進行處理,恢復計算機網路系統的正常的運行。

二、人工智慧技術的特點以及優勢

我們在對人工智慧進行使用的過程當中,能夠有效的通過人工只能來對一些不確定性的信息進行處理,並且我們能夠通過人工智慧來對整個的系統當中的局部的狀態或者是全局的狀態來進行進行料及而並且對其變化進行跟蹤,能夠自己及時的來對系統當中的信息來進行適當的處理,並且我們還能夠及時的將用戶需要的信息及時的提供給用戶。除了這些能力之外,我們能夠利用人工智慧來進行寫作,也就是說現在的人工智慧的自身是有著非常良好的寫作能力的,能夠通過人工智慧自身來對已經得到的各種的信息以及資源來進行處理,並且能夠實現將這些信息在不同的用戶之間來進行相互的穿束以及共享,再就是現在我們將人工智慧應用到計算機網路智能方面,主要就是為了能夠更好的使現在我國的計算機網路系統能夠有著足夠的學習能力以及更好的推理能力,我們在對網路進行管理的過程當中採用人工智慧的話不僅僅能夠提高對於信息的處理的銷量,而且還能夠憑著人工智慧的記憶能力將信息進行儲存,通過對這些信息的儲存,人工智慧能夠自動的利用這些已經儲存的信息來構建一個完善的信息庫,然後在這個信息庫的基礎之上,在對信息進行一個信息的 總結 以及結束,然後通過總結以及解釋的這個過程形成一個高級的信息,然後將這個高級信息提供給網路給網路管理者。所以說我們在進行計算機網路管理的過程當中採用人工智慧進行管理的話,計算機網路的管理人員其實也就是相當於僱傭了一個非常的聰明並且任勞任怨的秘書,這個秘書不僅僅說能夠對自己的指令進行無條件的服從,並且這個秘書還能夠根據管理者的意願來靈活的對自己將要進行完成的任務來進行一個創新,自動的來尋求一個更加快捷並且有效的 方法 來進行任務的完成,這樣就能夠不斷的提高現在我國網路信息管理的效率。

三、人工智慧在計算機網路技術當中的應用

(一)人工智慧在計算機網路安全管理當中的應用

第一個方面就是一個智能型的反垃圾郵件系統,我們能夠在現在的計算機網路當中通過這么一個系統來對現在的客戶的郵箱來進行一個十分有效的安全保護,所謂的智能型的反垃圾郵件系統就是利用人工智慧技術來開發的一個系統,通過這個系統我們能夠對用戶的來及郵件來進行防護,並且我們在對電子郵件來進行監測以及防護的過程當中,這一個系統是不會對我們的用戶來產生任何的信息安全的威脅的,並且我們還能夠自動的形成一個來及郵件的分類信息,並且及時的將這個信息傳遞給客戶,然後客戶就能夠根據這一個分類信息來對郵箱當中的垃圾郵件來進行處理了。第二個方面,智能防火牆技術。人工智慧防火牆系統與現在我們正在使用的眾多的防火牆系統是有著很大的區別的,這種防火牆系統能夠利用自身的人工智慧的優勢來對需要處理的各種的數據進行自動的收集以及處理,能夠十分有效的提高信息處理的速度以及效率,從而能夠更好的提高防火牆發現現在的計算機網路當中的各種危害行為的能力,能夠更好的組織各種病毒在現在我國的計算機網路系統當中的傳播。第三個方面,入侵監測技術。入侵計策是計算機網路安全管理當中的首要環節,也是其中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是整個的計算機防火牆系統的核心部分。

(二)人工智慧在網路管理以及系統評價當中的應用

我們現在在對人工智慧技術進行應用的過程當中不僅僅可以應用他的人工智慧,還可以對現在人工智慧當中的專家知識庫來進行應用。專家系統其實就是一個職能化的計算機系統,這個系統就是將某一個領域當中的專家的知識以及 經驗 進行了總結以及歸納,將這些知識以及經驗變成有效的資源來輸入系統當中,對系統處理這個領域的問題來提供幫助。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現在計算機技術以及網路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工智慧技術開始出現並且進入到了人們的生活當中,本文主要就是介紹而現在計算機網路當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現在人工智慧技術在現在的計算機網路技術當中的應用情況。

參考文獻:

[1]張彬.探討人工智慧在計算機網路技術中的應用[J].軟體,2012,11:265-266.

[2]馬越.探討人工智慧在計算機網路技術中的應用[J].計算機光碟軟體與應用,2014,22:43-44.

關於計算機論文範文二:電子商務中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研究

【摘要】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計算機網路也在逐漸向著各個領域滲透和發展,尤其對於具有代表性的電子商務產業來說,時刻與計算機網路的應用緊密相連,然而隨著網路環境變得愈加復雜,網路安全技術則成為了大家共同關注的話題,只有將網路安全技術合理的在電子商務中進行利用,才能促使整個網路環境不受破壞,由此電子商務產業也會得到更加平穩快速的發展.

【關鍵詞】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電子技術;應用

前言

在電子商務產業不斷開拓與探索的進程中,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的應用在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對網路環境進行一個系統的、全面的、科學的管理,才能構建一個可靠的網路防護屏障,進而使得電子商務產業的網路系統得到有效地保護和發展。

1電子商務中的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

在電子商務交易中,自然少不了計算機網路的支持與運用,與此同時,在極為復雜的網路環境下,電子商務的網路運行系統在交易中就存在著很多潛在的威脅,只有對電子商務中的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才能更加有助於網路安全技術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電子商務網路安全分為兩大部分,分別是計算機網路安全和商務交易安全。計算機網路安全指的是計算機系統內部網路環境的安全性能,主要包括計算機網路設備安全、計算機網路 系統安全 等幾個重要組織的安全性,其主要是以計算機網路自身的安全性為目標;商務安全則是以傳統商務網路為中心,從Internet在電子商務中應用中的安全問題展開研究,在計算機網路安全的基礎上,進而保障電子商務交易的順利進行,同時又實現了電子商務的保密性、完整性等特徵。

2電子商務網路存在的安全問題

根據對電子商務的了解,其發展以及交易主要是通過計算機網路實現的,那麼這其中就存在著很多的安全問題,尤其是在電子商務這個極其多元化的網路環境下,必定會在網路系統中埋下諸多安全隱患。

(1)病毒入侵

對於整個電子商務網路系統而言,最具有威脅性的就是病毒。由於其工作性質的限制,所以與外環境的接觸機率較大,在信息資源處於半封閉半公開的狀態下,很容易給病毒帶來可乘之機,一旦病毒侵入整個網路系統,計算機中的所有功能以及大量數據將會遭受巨大破壞,病毒的繁殖和復制能力非常迅速,在短時間內,就可以造成整個網路系統癱瘓,互聯網資源自動被侵蝕,最終導致電子商務網路環境崩潰的重大後果。

(2)信息盜用

當網路環境在實現資源傳輸或者共享的過程中,如果沒有對信息採取加密等保護手段進行信息維護的話,那麼傳輸的信息就會以明文的方式展現給大家,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這一疏漏,可能會在數據經過的路線上對信息進行攔截或者提取,之後通過研究得出有價值的資源,嚴重的情況下,可以泄露個人信息、賬戶、密碼等重要信息,對個人和企業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

(3)信息篡改

在電子商務進行交易的過程中,交易雙方必須要保證個人信息真實有效,並且提供完整的個人資料,這樣雙方利益都會受到良好的保護,以免權益遭受侵害。如果在交易過程中,不慎將個人信息泄露,不法分子就會對信息進行掌握,在盜取用戶資料後,通過技術手段會對信息進行解除、修改,致使信息不真實,之後不法分子會將信息重新放置到傳輸地點,從而導致決策者判斷失誤,最終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

3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

為了保證電子商務產業能夠正常的發展和運作,同時也為了電子商務網路環境得到改善和提高,就要採取一些必要的手段或者是方式方法對整個網路環境實施有效的管理,促使安全隱患在網路安全技術的控制下得以緩解和消除。

(1)安裝防火牆

使用計算的人都知道,計算機保護系統中通常都要設立防火牆對干擾因素進行攔截或者是清除,防火牆同樣也適用於電子商務網路安全系統的建立和保護。由於防火牆具有很強的識別能力和區域劃分能力,所以不僅可以為電子商務網路系統提供有力保障,而且通過對數據的有效偵察、過濾、篩選,可以使得整個互聯網交易過程更加安全可靠。很多大型企業使用的都是獨立的網路系統,利用防火牆就必須與獨立的外部網路系統相連接,同時要求網路服務的集中統一性,因此在實現信息傳輸的過程中就對企業網路實行了保護。

(2)個人身份認證

個人身份認證就是指在進行信息交易或者提取時,為了保證交易中參數或者數據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對於交易的個人實行的一種檢測手段,通過身份對比、驗證,對持有信息人進行核實,防止不法分子對用戶資料進行盜取、修改甚至是偽造。目前,最常用的身份認證方式有指紋識別、人體掃描識別等,這些識別方法主要是利用個人特徵,通過系統數據對比的方法進行身份驗證的,具有很高的識別性以及可操作性。電子商務交易採用這種身份認證的方式,可以大大增強信息的安全性,而且有利於網路系統對於信息的保存和提取,在某種程度上推動了電子商務網路市場的發展與開拓。

4結束語

通過本文的敘述,顯而易見,電子商務與計算機網路系統之間是密不可分的,然而由於電子商務系統運行的特殊性,所以很容易遭到安全問題的威脅,只有將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在電子商務中進行合理的安排與應用,才能保證電子商務網路系統不受侵害,更好的為國有經濟發展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梁文陶.計算機技術應用與電子商務發展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8).

[2]沈國祥.計算機安全技術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J].計算機光碟軟體與應用,2012(15).

[3]賈雅娟.計算機安全技術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探討[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1(03).

關於計算機論文相關 文章 :

1. 關於計算機的論文

2. 有關於計算機的論文

3. 關於計算機技術的論文

4. 關於計算機等級考試論文

5. 與計算機有關的畢業論文

6. 關於計算機的小論文

❷ 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專科畢業論文

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人才需求急速增加,而傳統的人才培養專業課程體系已不能適應企業需求。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 畢業 論文,供大家參考。

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畢業論文篇一:《計算機信息安全管理探究》
[摘 要]如今計算機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計算機信息安全問題時刻牽動著百姓的神經。本篇 文章 主要針對計算機信息安全管理工作進行了全面詳細的探討,以期為我國網路信息安全發展作出貢獻。

[關鍵詞]計算機; 信息安全; 管理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計算機信息技術已經和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學習緊密聯系起來。然而隨著 網路技術 本身在各個領域不斷深入的情況下,計算機信息安全問題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所帶來的威脅也在不斷增大。而所謂的計算機信息安全,實際就是針對互聯網所採取的管理技術 措施 ,通過相應的措施,來使得網路環境之內的數據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

1 計算機信息安全存在的問題

1.1計算機信息自身的不確定性。在網路日益發展的今天我們進入了自媒體時代,人人都是傳播者,人人都是接受者,通過網路人們發送個人、集體或單位的信息,供其他網民閱讀。然而,網路的信息傳播具有匿名性的特點,傳播者可以上網播發任何信息,由於網民素質的良莠不齊,就會出現一些虛假信息或內容表述不明確的信息來混淆視聽。另外,隨著人們利用計算機存儲個人信息的普及,許多不法分子通過不合理的途徑盜取私人信息,嚴重侵犯了公民的隱私權,給公民的人身、財產安全帶來巨大的損失。

1.2 安全軟體設計滯後。計算機的出現為各項工作提供了便利的工作 方法 ,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伴隨著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的結合,時空的界限被打破,人們利用計算機幾乎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的新聞動態,可謂是“一機在手,可知天下事”。但是在這一過程中計算機系統總是不時的感染病毒或者出現被黑客侵略的問題,對計算機用戶造成極大的損失。而且相關的病毒查殺軟體總是在問題出現後才相繼出現,具有嚴重的滯後性。還有就是在一些正常軟體的使用過程中由於設計的不合理或者維護工作不完備,一旦有大批量的訪問時就出現卡機、癱瘓的狀況,給用戶的使用帶來不便。

1.3計算機硬體配置不足。在科學技術的推動下計算機的體積越來越小,經歷了從台式電腦到 筆記本 的轉變,從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筆記本掌上電腦,手機將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充滿人們的生活。許多有頭腦的商家都看到了這一商機,紛紛投入這一行業。為了提高自身的競爭優勢,每個商家無所不用其極,而價格優勢可以說是對顧客最大的刺激。在保證較低銷售價格的情況下,各大商家為了繼續維持自身利益把降低成本作為解決途徑,這就造成了計算機很多信息安全保障系統的缺失。還有就是大量盜版軟體和系統的使用,造成計算機信息安全保護工作的不穩定,在系統存在大量漏洞的情況下很容易就泄露了使用者的信息。

1.4網路系統管理薄弱。我國在計算機應用方面的起步,遠遠落後於歐美過程中,現如今,所呈現出的基礎都還較為薄弱,並且信息安全的管理體制也並不完善,這也是我國當前計算機網路信息安全時常暴露出“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網路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本身在執行工作的過程中,沒有對於網路 系統安全 進行嚴格的過濾。部分工作人員抱著不法的目的故意泄露安全信息。這主要是由於灰色產業鏈下,一直都有著利益的來往,部分工作人員經受不住利益的誘惑,私自將計算機信息系統、資料庫等方面的重要信息販賣給他人,這也就直接導致網路安全問題的出現。

2 計算機信息安全管理措施

2.1提高計算機信息安全的意識

雖然計算機技術在我國已經得到長足的發展,但是無論是個人還是單位對計算機信息的安全保護意識仍存在明顯的不足。在這一弊端之下,信息泄露的情況時有發生,輕者只是對個人姓名等一些基本信息的泄露,重者甚至會泄露諸如賬戶密碼、身份證號碼等的重要信息,進而造成惡劣的影響。因此提高個人和單位的安全意識,增加他們有關計算機信息安全常識的培訓非常重要。另外,計算機用戶還可以在使用計算機上網時盡可能少的填寫個人信息,即便填寫也要在有一定信譽和權威的官方網站;在網吧等公共場所使用他人電腦時要及時的刪除遺留下的個人信息。

2.2完善相關人才培養體系

建立並完善以高等學歷 教育 為主,以中等職業教育和各科認證培訓為輔的網路安全人才培養體系。高職高專院校應該根據社會需求,開設網路安全專業。暫時不具備條件的院校可以有選擇地開設網路安全類課程,開設網路安全基礎與防火牆、 操作系統 安全、數據加密與PKI技術等選修課,舉辦網路安全專題講座,結合培訓、認證機制,引進網路安全職業資格認證(如NCSE、CISP、CIW)等多種途徑培養實用型人才,為我國網路系統安全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2.3運用網路技術保證信息安全

防火牆是阻止網路黑客非法進入某個機構網路的主要屏障。它利用內網的邊緣,對計算機、其他外部網路和內部網路之間進行互相隔離,最大程度上阻止黑客的非法活動。計算機網路系統安全防範和保護的一個主要措施就是訪問控制,它主要是控制網路資源不被黑客進入,目前技術條件所支持的訪問控制策略主要以基於規則和角色的兩種方式為主。基於規則控制的訪問控制的策略有很多,如架設防火牆、口令認證、身份認證、證書訪問控制等。基於角色主要針對一些區域網之間,主要控制角色行為,這是最實用也是最安全的。其他控制措施還有網路伺服器安全控制、屬性安全控制、目錄級安全控制、網路埠節點安全控制等。

2.4進一步完善數據保密及數據備份工作

必須有專門的人員負責數據的備份,應進行額外檢查以確保數據的正確備份和歸檔?。定期(每周)檢查原始數據,防止原始數據的錯誤傳播到備份數據中。?把每次進行備份的情況都通過電子文檔記錄下來。?定期(至少每年)測試數據備份和恢復方案,確保數據能夠在預定的時間內恢復,並基於測試結果改進備份方案。確保可靠和正確地獲得可需要備份的數據。如資料庫、業務數據等。核驗並確保獲取備份數據的過程是否可靠的,備份程序是否進行正確的配置。備份驅動器(例如磁帶驅動器)也應定期(每月)進行維護備份介質應定期(每周)檢查其是否正常,並定期更換。確保進行備份的人員經過了培訓並具備足夠的技能。當備份人員暫時無法工作時,應有其他人可完成備份工作。

2.5加強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

2012年,工信部發布了《互聯網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和《通信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了大力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戰略舉措,同時,要求強化信息網路安全保障體系。堅持積極防禦、綜合防範。全面提高信息安全防護能力,重點保障信息網路和重要信息系統安全,創建安全健康的網路環境。保障和促進信息化發展、保護公眾、維護國家的安全。立足國情、以我為主、管理與技術並重,統籌規劃、突出重點。最後發揮各界積極性,共同構築國家信息安全保障體系。

3 結束語

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計算機憑借自身的優勢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的各個方面。假如計算機網路信息安全管理不當,就會導致數據遺失、泄露等問題,那麼所帶來的後果是不可想像的。因此,除了相關部門需要對於計算機網路信息安全工作進行防護措施建立和管理持續完善以外,廣大群眾也應當要自覺的樹立起計算機信息安全的自我保護意識,避免遭受嚴重損失的情況發生。

參考文獻

[1] 李宏飛 . 提高計算機信息安全的策略研究[J]. 南信息與電腦 ( 理論版 ),2012(3).

[2] 周遊 . 計算機信息安全管理研究 [J]. 科技創新與應用 ,2013(3).

[3]千一男,關於計算機網路安全風險的分析與防範對策的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1年29期

[4]魏建兵,計算機網路安全與防範的研究與探討[J]矽谷,2011年22期
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畢業論文篇二:《試談小學計算機信息管理教學》
摘要:對小學計算機信息管理教學的探討首先要正確的認識該課教學的意義,採用恰當的 教學方法 ,實施有效的課前有準備、課中有策略、課後有延伸教學步驟,注重教學中的基礎操作的訓練、小學生認知規律、游戲引入教學、素質、能力培養是教學關鍵等環節來培養全面發展的小學生。

關鍵字:小學計算機信息管理 教學 認知規律

一、小學計算機信息管理課教學意義重認識

隨著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信息管理技術已經深入社會的各個領域,計算機成為人人必須掌握的基本能力,小學生也不例外。教育部提出“用五到十年的時間,在全國小學基本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全面實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的現代化,努力實現基礎教育的跨越式發展”。

小學計算機信息管理教學只是一種基本知識的普及,其目的是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通過形象生動的多媒體教學手段,掌握計算機硬體與軟體的基礎知識,比如計算機的用途、硬體的結構、操作軟體系統,並學會最基本的操作程序。同時,作為素質教育的拓展,培養小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與意識,讓小學生掌握部分將終身受益的基本應用技術,並在學習計算機基本常識過程中讓大腦智力得到開發,讓動手操作能力得到協調提高。

在具體教學中作為一名計算機教師,如何根據小學生的知識結構、認知規律、 兒童 身心健康發展的規律,並能緊貼《教學大綱》要求,用科學的寓教於樂的方式激發、保護孩子們學習計算機的興趣,構建一種輕松、有趣、愉快的學習氛圍,讓教學過程發揮事半功倍的效果,才是小學計算機信息管理課老師應當思考的問題。

二、有效開展小學計算機信息管理教學的教學方法

(一)任務驅動法

任務驅動法是被廣泛用於計算機信息管理課堂教學中的一種很有實效的教法,把教學內容設計在一個個實際任務中,教學過程變成教師帶領小學生在計算機上完成實際任務,讓孩子們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掌握新的知識。對於應用軟體的使用,不是單純地講解菜單和命令的使用,那樣的話,會出現教師講,學生玩的現象,導致授課效率很低。採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後,可以把學生的角色從“讓我學”變成“我要學”。

(二)任務分解法

小學生年齡較小,自控能力較差,時間一長往往注意力就分散了。為此,我在選擇任務時,將大的任務分割成許多的小任務,將每一個小任務再分解成若干個知識點,每次課講解一個小任務中的一個知識點,然後馬上動手進行訓練,以增強趣味性,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另外對於一些比較枯燥的內容,也不適合安排很大的任務,需把任務分割到每一節課中長期訓練,如指法訓練。

三、有效的計算機信息管理課程教學實施過程

(一)課前有準備

計算機教學它既相同於 其它 學科,又有別於其它學科,所以,它同樣需要教師的備課。然而,這里的“備”卻包含既要備軟體又要備硬體。備軟體,即要備教材,備教法,還要備學生。備教材,不僅要掌握小學階整個的教材內容,更要清楚課時教材所在的章節、內容、教材特點、難易程度、重點難點。備教法,要明確上課過程中使用什麼合適的方法,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備學生,就是要充分了解學生的特點。教學過程還有第三者—計算機的參與。所以必須對它也要備一備,即備硬體。一台計算機正常工作,就意味著每個學生能正常地接受學習,要提高40分鍾的教學效率,備好計算機,讓計算機在課堂上正常工作,很好地為學生服務十分重要。最後還得准備好多媒體課件,以便備的課能順利進行,完成目標。

(二)課中有策略

備課是前提,上課是關鍵。如何使備好的課上好,有效率,貴在有法,且得法。而穩定教學秩序,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是最直接的方法。

教學中,除了人的因素外,計算機因素也不可忽視,教師的教,學生的學,全部都得通過計算機,計算機既是學的目的,更是學習的工具,而它卻又偏最會出現問題,到問題,就要學會調控。

(三)課後有延伸

一堂精心准備的計算機課往往在上完之後還會發現或多或少的問題,由於現在同年級班級比較多,為避免在下個班出現同一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後及時不斷 反思 改進,以使教案不斷趨於完善,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四、小學計算機信息管理教學應注意的關鍵環節

(一)注重基礎操作的訓練

計算機信息管理課中最基礎的是打字練習,所有的信息與思考,都得通過鍵盤打字輸入到計算機程序中。在字根練習過程中,可以結合 一年級語文 課識字階段的筆順教學,採用計算機編碼將要教學的字拆成部件在屏幕上顯示出來,讓學生清楚的看到漢字的筆順,引起學習興趣,使筆順教學避免枯燥、死板的情況,活躍了課常教學氣氛。在打字速度練習時,可以讓孩子們輸入自己心裡想的話或者在電腦上寫 作文 ,激起他們藉助計算機表達的興趣,讓學生在靈活處理的細節實踐中熟練掌握操作技巧。

(二)小學計算機信息管理教學要尊重小學生認知規律

小學生的身心發展還沒有定型,有喜歡被表揚的心態。小學計算機老師在展示學生作品的同時,要學會利用誇獎的語言,諸如:“你的排版布局太大方啦”、“你畫的小夥伴真棒”、“你的指法練的太精準啦”、“你擊鍵速度又快又准”等等。同學們的成績得到教師的承認、肯定和贊揚看到自己的成績,能得到教師的表揚或其它同學的羨慕,會激勵他們樹立自信心、增強自豪感,激發學習動力。從而掀起學生們再次學習趕追超的高潮,另外,還可以讓學生在互幫互助中強化學習效果,增強友誼。

(三)游戲引入教學中

小學生只有對事物產生積極的情緒才能產生學習興趣,才能對事物產生積極的態度,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來,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小學生年齡小、有意注意時間短、自我控制能力差, 學習態度 完全取決於個人的喜好。他們只有對教學感興趣,才能產生學習的興奮點,才能以最大的學習熱情投入到學習中來。相反,如果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學習熱情會逐漸降低,甚至產生厭倦情緒,這樣肯定是無法取得好的教育效果的。

在計算機信息管理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在教學中注重運用游戲教學法,以此為切入點,把游戲作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手段。小學階段的學生對游戲情有獨鍾,在教學中引入游戲,迎合了小學生愛玩好動的天性,寓教於樂,讓學生在玩中學到知識,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四)素質、能力培養是教學關鍵

學生素質、能力的培養是關鍵。在培養小學生的動手操作及思維能力的同時,開發小學生的素質和智力。

小學生對計算機的規范操作,對早期的養成教育有很大幫助,有助於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及學習習慣;並且,在指法練習中准確性的要求,也可以培養學生認真、一絲不苟、刻苦的精神;在軟體學習的操作中,有的學生會因為爭得第一而歡呼,而有的則會因為落後而沮喪,這時,教師便可以教導他們勝不驕,敗不餒的道理,以培養他們良好的心理素質,所以,在教學中,只要教師不失時機地對學生加以引導,讓學生充分發展自我、展現自我。

五、小結

小學計算機信息管理教學是一項面向未來的現代化教育,是培養孩子們計算機意識、普及計算機科學、提高科學 文化 素質的重要途徑。作為小學計算機教師,我們將在具體教學中,以啟蒙為本、技能為主、尊重小學生心理特徵、學用結合、循序漸進、立足普及、適度提高為指導思想,不斷探索小學計算機教學的新路子,為社會需要的全面發展人才打下良好的知識基礎。

參考文獻:

[1]凌勇灤.激發學計算機學習興趣教輔結合寓教於樂——小學計算機信息技術教學心得[J].科技致富向導.2012(4).

[2]牛美敬.淺議小學計算機的有效教學[J].金色年華(下).2011(9).

[3]趙岩.淺論小學計算機的教學初探[J].學周刊.2011(1).

[4]胡春花.小學計算機教學模式與技巧初探[J].新課程:小學(中旬).2011(12).
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畢業論文篇三:《淺析計算機網路的信息管理》
摘要:本文旨在對計算機網路的信息管理進行闡述,在介紹計算機網路中面臨的各種問題的基礎上,詳細闡述了計算機網路的防火牆的設定、增加計算機網路的訪問策略以及對計算機網路的傳輸數據進行加密等信息管理策略,從而保證計算機網路信息安全,為互聯網路安全穩定運行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計算機網路的信息管理;防火牆;增加訪問策略;數據加密

一、引言

隨著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通信線路製作工藝的不斷提高,光纖已經作為下一代互聯網中主要的通信線路,從而構成了計算機網路快速的互動式數據傳遞以及聲音圖像等信息的快速傳播的信息告訴公路。由於互聯網路的共享性和開放性,計算機網路中傳遞的信息良莠不齊,需要採用特殊的方法或者技術來對其進行統一管理,從而實現對信息資源本身、操作人員、應用技術以及網路結構等整個信息活動中的各個方面進行管理,實現對各種網路信息資源的合理配置,滿足社會發展所需要的計算機網路信息的服務過程。

二、計算機網路的信息管理的必要性

計算機網路是按照約定的通信協議,以通訊線路和通訊設備為基礎,將不同區域內的計算機系統連接成具有一定規模和功能的通信網路系統,並且能夠利用設備中特有的計算機軟體來來實現計算機網路中的資源共享、信息交換、在線服務、協同處理和分布計算等通信服務功能。計算機網路有利也有弊,只有人們採用正確的方式方法,加強計算機信息管理,加強網路信息監管,才能正確高效地利用計算機網路,同時用法律和政策來制約並引導網路信息市場,增強全民網路信息安全意識,加強網路信息倫理道德建設,才能有效地健全網路信息管理體制,完善網路信息市場運營,保證網路信息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利用。由於計算機網路中充斥的各種信息越來越多,內容越來越復雜,加上有一部分人以了謀取個人私利,通過互聯網路發布各種有害信息,從而加重了計算機網路信息管理的難度,使互聯網路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們必須採取必要的措施,來加強計算機網路信息管理力度,來解決各種互聯網路的信息管理的各種問題。

三、計算機網路的信息管理

計算機網路的信息管理主要是對計算機網路自身傳遞的信息以及網路中個中服務設備等進行統一管理,從而保證計算機網路正常運行。一般的,計算機網路的信息管理包含IP地址、域名和自治系統號AS的管理的基礎運行信息管理,對網路中提供信息服務的伺服器的配置情況、運行負載情況以及信息服務的可用性和完整性的伺服器管理,同時對計算機網路訪問用戶的姓名、身份識別、許可權等進行的用戶信息管理以及對各種網路信息資源的管理,包括信息發布、信息過濾索引和導航等。但是由於人為的疏忽以及技術自身的缺陷,使得計算機網路的信息管理系統並不能完全地抵制互聯網路中各種潛在威脅,導致計算機網路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計算機網路的互聯性使得計算機病毒通過互聯網路更加容易傳播,互聯網自身協議的不完善,為不法分子入侵互聯網路提供了可能,導致計算機網路或者企業內部網路存在安全隱患,人為地對於網路內部用戶許可權分配規則不明朗,為計算機網路造成了不必要的安全漏洞,操作系統自身存在的缺陷和漏洞為黑客入侵計算機網路打開方便之門,使計算機網路時時刻刻受到安全威脅,所以我們必須採取必要的措施,來降低計算機網路的安全威脅,保證互聯網路正常穩定安全運行。

(一)設置防火牆

防火牆是限制傳輸信息通過的一種協助確保信息安全的設備,是採用網路隔離而保護計算機網路的有效措施,它通過智能甄選外部網路請求,來允許或者阻止其是否能夠訪問計算機網路,同時配合相應的殺毒軟體和防病毒策略,對計算機網路中所有的出入口進行設置保護,不僅能夠防止外來訪客惡意攻擊,同時保護了計算機內部網路的文件以及數據安全,另外可在計算機網路中增設網路入侵檢測系統IDS,對網路中的各種操作時時刻刻進行掃描並自動識別破壞性代碼流,當有發現時可以自行記錄並進行報警、阻斷通信連接或者相應的安全策略等操作,從而確保了內部網路的信息安全,增加了互聯網路的容錯率。

(二)增加數據加密策略

互聯網路中防止信息竊聽、篡改、泄露等對於計算機網路的信息管理同樣不容忽視。對計算機網路中應用數據、文件、傳輸口令以及控制信息等傳輸信息等採取數據加密可以有效地增加侵入者破譯傳輸信息的難度,從而保護了計算機網路信息傳輸安全,減少入侵黑客對信息進行非法操作的可能性。數據加密是採用各種不同的演算法,將原始信息通過特殊的技術,按照特定的演算法與密鑰值進行的數據處理。在收發雙方協定加密演算法和密鑰之後,在信息傳輸時可以根據協定的加密演算法和密鑰對進行加密操作,然後將生成的加密信息通過計算機網路進行傳輸,當接收者收到傳播數據後,根據協定的密鑰,採用解密演算法對其進行解密操作,從而得到原始數據,從而保證了計算機網路的信息安全。

(三)增加訪問策略

訪問許可權的設定可以讓訪客不能訪問某些受保護的文件和數據,防火牆機制就是其中一種訪問策略設定。當然,我們還需要增加計算機網路的訪問策略,設置多級訪問許可權,從而保證計算機網路資源不被非法訪問和使用。首先可以對計算機網路的訪問者進行許可權分配,內部用戶和外來用戶對於網路中資源的使用許可權和范圍不同,同時設置對於不同的內部用戶對於計算機網路的不同目錄級別訪問許可權也不同,保障了文件和數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並且通過對網路伺服器以及網路埠和節點的安全控制、網路的檢測控制,從而增加信息傳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保證計算機網路的信息安全。

四、結語

❸ 本科計算機專業畢業論文參考

【摘要 】 本文論述了網路通信監測的實現原理與實現過程,遵照國際標准化開放系統互聯(OSI)七層體系結構,利用網路驅動介面規范WinDis32 V5.0技術,實現了在應用層對數據鏈路層的控制,完成了對網上流動數據幀的實時截獲、解封與分析。

關鍵詞】 網路分層 WinDis32技術 網路信息截獲 數據幀 NDIS網路適配器

1.前言

隨著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發展,各類網路規模的擴大,遠程訪問的增加,虛擬專用網(VPN)的出現和Internet的普及,網路安全性已成為計算機網路領域一門重要的研究學科。

網路監控是保障網路安全性的基本措施之一。網路監控,用於監測網上流動信息,並對網路信息給予適當控制。網路監控,可用於調試網路應用程序,判斷應用程序是否正確地發送或接收了數據包。網路監控,還可用於監視網路信息,杜絕不健康站點的不健康內容,維護網路環境。應用於安全防範,可監視我方信息內容、保障網路安全,截獲情報、分析懷有敵意方的網站。在計算機網路上實施有效的攻擊與保護,是網路監控技術在軍事上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

本文論述的網路通信實時監測的實現,是用於特殊目的數據通信程序設計的突破口,是網路監控技術的'基礎部分,其實現基於網路體系結構與WinDis32技術。

2.網路體系結構

現代計算機網路設計是按高度的結構化方式進行的,國際標准化組織(ISO)為更廣泛的計算機互聯制定了標准化的開放系統互聯(OSI)網路體系結構,如圖1所示。

OSI參考模型用結構描述方法,即分層描述的方法,將整個網路的通信功能劃分為七個部分(也叫七個層次),每層各自完成一定的功能。由低層至高層分別稱為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兩台網路主機之間進行通信時,發送方將數據從應用層向下傳遞到物理層,每一層協議模塊為下一層進行數據封裝,數據流經網路,到達接收方,接著再由下而上通過協議棧傳遞,並與接收方應用程序進行通信。

在通用網路中,數據鏈路層由網路適配器實現,本文中網路通信監測的立足點在於數據鏈路層,基於電纜是固有的廣播性介質,通過對網路適配器的控制,實時截獲與分析經過網路適配器的所有網上流動信息。

3.WinDis32技術

WinDis32全稱為Win32 NDIS(Network Driver Interface Specification)網路驅動介面規范,用於開發Windows產品,可在Windows 9X和Windows NT上直接訪問NDIS媒體訪問控制(MAC)驅動介面。圖2顯示了Windows網路驅動組件與Win32 NDIS結構組件:

圖2.Windows網路驅動組件與Win32 NDIS結構組件

WinDis32網路組件由四部分組成:NDIS適配器、PCANDIS5 NDIS協議驅動、W32N50 WinDis32 API DLL、WinDis32應用程序。WinDis32應用程序調用W32N50.DLL動態鏈接庫提供的API應用程序介面,通過NDIS協議驅動模塊,實現對NDIS適配器進行的存取操作。網路驅動介面規范NDIS的主要特徵是所有適配器相關驅動均由NDIS介面打包,例如,最底層NDIS NIC驅動不能對網卡直接執行I/O,它通過NDIS打包服務來訪問硬體;高層Windows NDIS網路組件使用NDIS打包界面與適配器相關驅動通信。只有NDIS協議驅動可以調用NDIS打包,訪問NDIS適配器。

WinDis32應用程序介面函數包括:W32N_OpenAdapter(),打開一個已被命名NDIS適配驅動器,若操作成功,則生成一個面向適配器對象WinDis32適配器句柄,這一句柄被隨後多個在該適配器上操作的W32N_XXX函數所用; W32N_CloseAdapter(),關閉已打開的適配器句柄;W32N_PacketRead(),數據幀讀操作;W32N_PacketReadEx(),數據幀非同步讀操作;W32N_PacketSend(),發送數據幀操作;W32N_PacketSendEx()、W32N_MakeNdisRequest()等等。

WinDis32技術使得從Win32應用層進行NDIS請求如同在一個內核模式的驅動器內部進行請求一樣簡單,並支持多個網路適配器同時打開,完成各自的信息發送與接收。

4.網路信息監測的實現

網路信息監測程序分為信息截獲與信息分析兩大部分,其中信息截獲程序流程如圖3所示,採用多進程與多線程技術,完成數據的實時截獲。

其中網路適配器列表通過讀取系統注冊表生成;網路適配器詳細信息包括適配器型號、網路適配器物理地址、傳輸最大幀、傳輸速率以及機內標識符,通過函數W32N_MakeNdisRequest()獲得。

協議過濾部分是包括PCAUSA埠的PCANDIS5協議驅動,BPF過濾器是由UNIX環境到Windows的模擬機制,為Win32應用程序提供了一種普通而又便利的機制,可過濾指定協議,由協議驅動執行,拒絕不想要的數據幀。支持協議包括:傳輸控制協議TCP、互連網協議IP、地址解析協議ARP、反向地址解析協議RARP、互連網控制報文協議ICMP、互連網組管理協議IGMP、Novell SPX/IPX協議IPX、用戶數據報協議UDP、NetBEUI協議、AppleTalk協議。

信息分析部分利用已獲知的媒體訪問控制協議,提取出數據幀中的有效域值,如源主機物理地址、目的主機物理地址、幀長度等。並同時為每一被截獲的數據包打上時標,註上序列號,為下一步數據重組提供可靠依據。

接收數據幀顯示與信息統計結果範例如下:

包序列號:0000000032 時間:0005860470 msec 長度:54/54

Ethernet 目的:00.40.05.39.A2.B0 源:00.00.B4.86.74.FA 類型:0x0800

000000: 00 40 05 39 A2 B0 00 00 : B4 86 74 FA 08 00 45 00 [email protected].

000010: 00 28 26 03 40 00 20 06 : A3 25 64 64 64 7A 64 64 .(&.@. ..%dddzdd

000020: 64 65 04 06 00 8B 00 40 : BF 14 00 6C 24 B9 50 10 [email protected]$.P.

000030: 22 38 12 EA 00 00 : "8..............

包序列號:0000000033 時間:0005860764 msec 長度:109/109

Ethernet 目的:00.40.05.39.A2.B0 源:00.00.B4.86.74.FA 類型:0x0800

000000: 00 40 05 39 A2 B0 00 00 : B4 86 74 FA 08 00 45 00 [email protected].

000010: 00 5F 27 03 40 00 20 06 : A1 EE 64 64 64 7A 64 64 ._'.@. ...dddzdd

000020: 64 65 04 06 00 8B 00 40 : BF 14 00 6C 24 B9 50 18 [email protected]$.P.

000030: 22 38 DE C6 00 00 00 00 : 00 33 FF 53 4D 42 1A 00 "8.......3.SMB..

000040: 00 00 00 00 00 80 00 00 :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

000050: 00 00 03 08 25 2D 03 08 : 01 4C 08 01 08 00 80 10 ....%-...L......

000060: 00 00 10 00 00 00 00 00 : 00 00 00 00 00 ................

包序列號:0000000034 時間:0005860766 msec 長度:1514/1514

Ethernet 目的:00.00.B4.86.74.FA 源:00.40.05.39.A2.B0 類型0x0800

000000: 00 00 B4 86 74 FA 00 40 : 05 39 A2 B0 08 00 45 00 [email protected].

000010: 05 DC 64 0B 40 00 80 06 : FF 68 64 64 64 65 64 64 [email protected]

000020: 64 7A 00 8B 04 06 00 6C : 24 B9 00 40 BF 4B 50 10 [email protected].

000030: 20 B7 86 DA 00 00 00 00 : 10 00 7E 8B 77 DA D2 D0 .........~.w...

000040: D7 27 59 9A 8F 18 D3 77 : 15 D5 6C 86 0F 2C 62 3E...

停止數據幀接收應用統計:

已接收數據幀數目 :34

已發送數據幀數目 : 0

5.進一步研究與發展

本文所研究的網路信息監測屬於計算機網路系統安全對策研究的一部分,屬於網路信息監測的基礎性研究。以此研究成果為基礎,可進行進一步的軟體開發,從而實現網路通信狀況實時監測、情報獲取、網上各站點地址分析、站點類型分析,為計算機網路的安全維護提供監測手段,因此,具有特別的意義。

參考文獻:

1.PCAUSAWinDis 32 V5.0文檔1998.3

2.劉錦德等計算機網路大全電子工業出版社1997.7

3.Kris Jamsa等INTERNET編程電子工業出版社1996.5

4.David J.KruglinskiVisual C++技術內幕清華大學出版社1996.5

5.廖湖聲面向對象的Windows程序設計基礎人民郵電出版社1996.2

6.張國峰C++語言及其程序設計教程電子工業出版社1992.12

7.湯子瀛等計算機操作系統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8.4

8.劉彥明等實用網路編程技術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8.4

9.何莉等計算機網路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4

10.杜毅Unix系統組網技術電子工業出版社1998.3

❹ 計算機畢業論文8000字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世界各個國家的經濟都在飛速的發展中,經濟的發展必然會促進科技的進步,科技的發展包括很多方面,計算機技術就是科技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表現形式。下文是我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於計算機 畢業 論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計算機畢業論文8000字篇1

淺談計算機網路安全問題與病毒防護

1計算機網路安全的影響因素

計算機網路安全問題主要來源是網路自身無法避免的系統卻是和脆弱性。以下是影響計算機網路安全的具體因素。

1.1非授權訪問。非授權訪問是指沒有經過原有用戶的同意就擅自的使用了網路資源。常常會有人通過假冒身份或者非法攻擊的形式,來避開訪問認證系統,強制性的進入網路系統中,對網路資源進行非法使用,甚至會惡意竊取部分信息或者對信息進行修改。

1.2信息的非法利用。

信息的非法利用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形式:一是,信息的破壞;二是,信息的泄漏;三是,非法信息流的傳輸。其中信息的破壞是指積極網路侵犯者截取了網路中正在進行上傳或者下載的資源包,並對之進行加工或者修改,使得資源包失去效用,或者會添加一些對自己有益處的信息,並將添加信息後的資源包重新返回。信息的泄漏是指消極網路侵犯者通過電磁泄漏或者自身搭線的方式[1],對一些信息進行竊聽,或者通過對信息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將對自己有用的信息篩選或者推論得出,這個過程中不會對信息造成任何損害,但是信息卻失去了保密性。非法信息流的傳輸是指用戶在允許自身與其他用戶進行某種通信,但會將禁止其他類型的通信。

1.3網路資源的錯誤或者非法使用網路資源。

用戶沒有對資源進行合理的訪問許可權設置或者訪問控制,造成資源的偶然性丟失或者對資源造成破壞,甚至會有一些有害信息侵入。或者非法用戶強制登陸,使用了網路資源造成了資源的消耗,對原用戶造成了利益損害。

1.4環境對網路安全的影響。

環境對網路安全的影響可分為自然環境對網路安全的影響和社會環境對網路安全的影響。比如在惡劣天氣的影響下造成電纜的損害,進而導致網路系統癱瘓,甚至計算機損壞的情況。再有就是當人們進行會產生電磁輻射的作業時,輻射會破壞網路傳輸的數據,有可能會被不良分子記錄下來,造成了信息泄密。

1.5軟體的漏洞。

計算機中裝有不同的軟體,而有些軟體設計中存在著漏洞,這些漏洞會使得用戶的計算機受到破壞。其中常見的軟體漏洞主要存在以下幾個部分:一是 操作系統 ,二是TCP/IP協議,三是密碼設置,四是資料庫。而漏洞的存在會給予黑客進行攻擊的機會,一旦病毒侵入就會造成很嚴重的後果。

1.6對拒絕服務的攻擊。

對拒絕服務的攻擊會導致網路服務系統受到強烈的干擾,妨礙網路服務系統的正常運作,減慢程序的運行,逐漸的造成整個系統的網路癱瘓,這將會造成合法用戶無法正常使用,甚至合法用戶都無法進入到計算機網路中進行相關操作得到相應服務。

2網路病毒的概念與特點

網路病毒是指一些人利用計算機軟體與硬體固有的脆弱性來編制的一組指令集成程序代碼。網路病毒通過四種方式來侵入電腦:一是,代碼取代;二是,源代碼嵌入;三是,附加外殼;四是,修改系統[2]。雖然病毒侵入的方式不同,但是都會對計算機造成損害。一般來說病毒具有以下特點:

2.1網路病毒有較強的偽裝性與繁殖感染力。

計算機技術越來越成熟的同時,網路病毒的危害越來越大,不僅僅可以篡改計算機程序,而且可以對數據和信息造成一定的破壞或者使其被更改,從而會對計算機用戶安全造成嚴重威脅。雖然用戶的計算機會裝有一些殺毒軟體,但是網路病毒具有較強的偽裝性,擁有較強的隱蔽性,一般很難被發現,所以即使用戶通過殺毒軟體進行殺毒,也無法除去這些網路病毒,進而就會對用戶的信息以及其他資料與文件造成破壞。再有就是計算機病毒具有很強的繁殖能力,網路病毒之間會相互感染,病毒在不斷擴大的過程中會對整個用戶群體造成一定的感染,一旦病毒發生變異,就會具有較強的破壞力和攻擊性。

2.2網路病毒存在一定的潛伏期以及較強的攻擊力。

計算機遭到病毒入侵後,一般會有一定的潛伏期,在某一個特定時期,病毒將會全面的爆發,這時就會對計算機用戶的網路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網路病毒同時也具有較強的攻擊力,主要表現在它會竊取用戶的信息,進而泄漏用戶的一些重要資料或者需要保密的文件。網路病毒對於計算機用戶安全有著嚴重的威脅,所以要注重對計算機病毒的防護,最主要的是對計算機用戶資料安全進行保護。

3計算機網路安全與病毒防護的有效 措施

3.1對軟體進行防範和保護。

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會在計算機中安裝殺毒軟體,有時甚至會安裝防黑軟體,安裝這些軟體的目的是來防止病毒侵入計算機。再有就是,當我們在使用U盤或者光碟的時候一定要保持警惕,絕對不去使用那些來源未知的磁碟或者游戲盤,在必須要使用這些盤的情況下,要做好對這些盤進行殺毒清理工作。還有就是,不要從一些不可靠的網站上下載軟體,因為這些軟體很可能帶有病毒,當安裝後就會對你的計算機造成嚴重的破壞。以及還有,不要隨意的去打開或者瀏覽那些不明來歷的郵件或者網頁,因為這些郵件或者網頁很可能帶有惡意代碼。最後就是要形成對重要文件進行經常的備份或者更新。

3.2安全模塊的建立。

我們可以通過建立入網訪問的功能模塊來作為網路的第一道控制保護層[3],具體來說,該功能模塊要限制使用網路的用戶、限制用戶使用時間,並建立黑名單對非法用戶進行記錄。與此同時,可以通過建立智能型網路日誌系統,這個系統的作用是自動記錄用戶使用的過程或者使用情況,同個這個系統的建立,我們可以發現是否有病毒侵入到計算機中。

3.3保證傳輸線路安全。

保證傳輸線路的安全可以通過將傳輸線路埋於地下來保護,或者進行一些其他類型的保護措施來保護傳輸線路的安全。這保證傳輸線路安全的同時,要確保傳輸線路遠離輻射,這是為了減少因為電磁干擾而造成的數據丟失或者信息錯誤問題。還有就是將線路的集中器等放在可以監控到的位置,防止線路外連。再有就是要對連接的埠進行檢查,來防止竊聽情況的發生。

3.4進行網路加密。

我們對重要數據進行特別保護,比如通過設置加密演算法或者密鑰作為保護。在設置密碼時要保證密碼的難度以及不能與用戶個人信息有聯系,網路加密的方式有:鏈路加密、端對端加密、以及節點加密等。

3.5進行存取控制。

在鑒別用戶的基礎上,對用戶的特權進行控制。鑒別是指在用戶被認證後撤銷對該用戶服務的相關限制,做到支持存取控制。對於存儲矩陣的限制可以通過不同方式來進行,比如對重要文件設置只讀、只寫、或者可修改等,就是在限制存儲矩陣。

3.6採用鑒別機制。

鑒別主要是通過對報文或者數字簽名等進行識別來實現對用戶身份的鑒別,並授予用戶特權使用戶可以獲得相應服務。它是經過雙方認證,來將危險成分進行排除,來順利展開對雙方身份的檢驗。

4結束語

計算機帶給大家很多便利的同時,也會給大家帶來很多風險,所以關注計算機網路安全問題以及對網路病毒進行防護是十分必要也是極其重要的。

計算機畢業論文8000字篇2

淺談計算機網路安全漏洞及解決

一、計算機網路當前存在的主要安全漏洞

(一)計算機網路軟體方面。在計算機網路的正常運行中,計算機軟體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一般在使用前都需要先通過網路下載,才能真正滿足相關操作要求。但是,在下載的過程中,一些病毒也可能一起進入計算機,致使計算機網路的安全性受到威脅。

(二)計算機硬體方面。根據計算機網路的運行情況來看,計算機硬體是非常重要的基礎組成部分,如果其出現安全問題,則會給計算機網路的正常使用帶來極大影響。當前,計算機硬體方面的安全漏洞有使用不正確,致使計算機硬體設施的正常通信受到嚴重影響。一般情況下,計算機網路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受到黑客的攻擊,導致用戶的財產信息、個人信息等大量被竊,給計算機網路的安全運行造成嚴重影響。

(三)計算機操作系統方面。在計算機網路的整個組成結構中,計算機操作系統可以保證本地連接與網路系統的正常運行,如果不注重計算機操作系統的安全維護,則有可能出現安全漏洞,最終降低計算機的整體性能,甚至出現計算機無法正常使用的情況。與此同時,計算機系統沒有跟隨計算機 網路技術 的發展及時更新和升級,致使計算機操作系統和計算機之間出現矛盾,最終出現泄漏用戶網路信息的安全漏洞,給計算機網路的安全運行造成極大影響。

(四)人為操作方面。根據用戶的使用目的進行計算機網路的操作,可以真正達到使用計算機網路的目的。但是,如果用戶不能正確操作計算機網路,或者是操作失誤,則有可能出現很多病毒,也給黑客、不法人員提供入侵的機會,最終威脅計算機網路的正常運行,是計算機網路存在的主要安全漏洞之一。

二、計算機網路安全漏洞的有效解決措施

(一)計算機網路軟體方面。根據上述計算機網路軟體存在的安全漏洞,應採取的有效解決措施主要包括如下兩個方面:一是,使用安全防火牆來對外界的訪問、病毒等進行嚴格審查,從而避免計算機造成不合理的安全攻擊。通過設置合適的防火牆,計算機網路的運行效率可以得到有效提高,用戶的個人信息、網路信息等的安全性都能得到提高,最終給計算機的正常運行帶來極大影響。二是,在計算機存在病毒的情況下,需要根據計算機的系統來進行殺毒軟體的合理選用,則能獲得較好的殺毒效果。

(二)計算機網路硬體方面。根據計算機網路硬體的使用情況,選用合適的維護設備,可以有效解決計算機網路硬體存現的安全漏洞。例如:在計算機網路正常運行的過程中,定期對硬碟、網線等進行安全檢查、維修等,不但可以保證相關設備的安全使用,還能促進網路安全性的有效提高,以及在維護設備出現問題時,促使計算機使用壽命真正延長。

(三)網路操作方面。在針對網路操作方面的安全漏洞進行有效解決時,需要對操作人員進行定期的專業培訓,並提高他們的專業水平、操作能力等,才能真正實現網路操作理論知識的有效應用,最終避免錯誤操作、不規范操作等帶來的安全威脅,最終保障計算機網路的安全運行。與此同時,加強計算機網路運行過程的安全管理,加強計算機網路信息的安全維護,對於提高計算機網路的運行穩定性有著極大作用。

(四)注重法制建設。在計算機網路時常出現安全漏洞的情況下,加強計算機通信方面的法制建設,不僅可以增強用戶的安全意識,還能真正防範各種不法行為的入侵,最終提高計算機網路的運行安全性。因此,不斷完善我國當前使用的《保密法》,並加大宣傳力度和投入力度等,才能真正提高民眾的參與性,最終保障計算機網路用戶使用過程的安全性。

三、結束語

對計算機網路的運行情況進行整體分析發現,針對其當前存在的主要安全漏洞採取合適的解決措施,才能真正消除計算機網路的安全威脅,最終保障計算機網路的運行安全性和穩定性等,對於促進我國計算機事業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影響。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計算機畢業論文8000字”

❺ 1500字論文格式模板

論文模板能提高編輯工作質量和效率並指導作者規范寫作。下面是由我整理的1500字論文格式模板,謝謝你的閱讀。

1500字論文格式模板篇一

計算機網路綜述

摘要: 從計算機網路軟體硬體進行闡述,使人們對計算機網路的構造以及設備有一個整體了解,以使在以後的工作和學習中,面對網路問題不再束手無策,從而提高工作和學習的效率。

關鍵詞: 計算機網路;網路組成;網路功能;網路設備

中圖分類號:TP3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12)0110183-01

1 計算機網路的定義

計算機網路就是利用通訊設備和通信線路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系統遵循約定的通信協議互連成一個規模大、功能強的網路系統,用功能完善的網路軟體(即網路通信協議、信息交換方式和網路操作系統等)來實現交互通信、資源共享、信息交換、綜合信息服務、協同工作以及在線處理等功能的系統。

2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1)計算機網路按照地理范圍劃分為:區域網、城域網、廣域網和互聯網四種;2)按拓撲結構劃分為:匯流排型、星型、環型、樹型和網狀網;3)按交換方式劃分為:線路交換網、存儲轉發交換網和混合交換網;4)按傳輸帶寬方式進行劃分為:基帶網和寬頻網;5)按網路中使用的操作系統分為:NetWare網、Windows NT網和Unix網等;6)按傳輸技術分為:廣播網、非廣播多路訪問網、點到點網。

3 計算機網路系統的構成

計算機網路系統通常由資源子網、通信子網和通信協議三個部分組成。資源子網在計算機網路中直接面向用戶;通信子網在計算機網路中負責數據通信、全網路面向應用的數據處理工作。而通信雙方必須共同遵守的規則和約定就稱為通信協議,它的存在與否是計算機網路與一般計算機互連系統的根本區別。

4 計算機網路的主要功能

資源共享:計算機網路的主要目的是共享資源。共享的資源有:硬體資源、軟體資源、數據資源。其中共享數據資源是計算機網路最重要的目的。

數據通信:數據通信是指利用計算機網路實現不同地理位置的計算機之間的數據傳送,運用技術手段實現網路間的信息傳遞。這是計算機網路的最基本的功能,也是實現其他功能的基礎。如電子郵件、傳真、遠程數據交換等。

分布處理:是指當計算機網路中的某個計算機系統負荷過重時,可以將其處理的任務傳送到網路中的其它計算機系統中,以提高整個系統的利用率。對於大型的綜合性的科學計算和信息處理,通過適當的演算法,將任務分散到網路中不同的計算機系統上進行分布式的處理。促進分布式數據處理和分布式資料庫的發展。利用網路實現分布處理,建立性能優良、可靠性高的分布式資料庫系統。

綜合信息服務:在當今的信息化社會中,各行各業每時每刻都要產生大量的信息需要及時的處理,而計算機網路在其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5 計算機網路的常用設備

網卡(NIC):插在計算機主板插槽中,負責將用戶要傳遞的數據轉換為網路上其它設備能夠識別的格式,通過網路介質傳輸。

集線器(Hub):是單一匯流排共享式設備,提供很多網路介面,負責將網路中多個計算機連在一起。所謂共享是指集線器所有埠共用一條數據匯流排,因此平均每用戶(埠)傳遞的數據量、速率等受活動用戶(埠)總數量的限制。

交換機(Switch):也稱交換式集線器。它同樣具備許多介面,提供多個網路節點互連。但它的性能卻較共享集線器大為提高:相當於擁有多條匯流排,使各埠設備能獨立地作數據傳遞而不受其它設備影響,表現在用戶面前即是各埠有獨立、固定的帶寬。此外,交換機還具備集線器欠缺的功能,如數據過濾、網路分段、廣播控制等。

線纜:網路的距離擴展需要通過線纜來實現,不同的網路有不同連接線纜,如光纖、雙絞線、同軸電纜等。

公共電話網:即PSTN(Public Swithed Telephone Network),速度9600bps~28.8kbps,經壓縮後最高可達115.2kbps,傳輸介質是普通電話線。

綜合業務數字網:即ISDN(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是一種撥號連接方式。低速介面為128kbps(高速可達2M),它使用ISDN線路或通過電信局在普通電話線上加裝ISDN業務。ISDN為數字傳輸方式,具有連接迅速、傳輸可靠等特點,並支持對方號碼識別。

專線:即Leased Line,在中國稱為DDN,是一種點到點的連接方式,速度一般選擇64kbps~2.048Mbps。專線的好處是數據傳遞有較好的保障,帶寬恆定。

X.25網:是一種出現較早且依然應用廣泛的廣域網方式,速度為9600bps~64kbps;有冗餘糾錯功能,可 靠性高,但由此帶來的副效應是速度慢,延遲大。

非同步傳輸模式:即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是一種信元交換網路,最大特點是速率高、延遲小、傳輸質量有保障。ATM大多採用光纖作為連接介質,速率可高達上千(109bps)。

數據機(Modem):作為末端系統和通信系統之間信號轉換的設備,是廣域網中必不可少的設備之一。分為同步和非同步兩種,分別用來與路由器的同步和非同步串口相連接,同步可用於專線、幀中繼、X.25等,非同步用於PSTN的連接在計算機網路時代。

6 結語

人們對計算機和互聯網的利用必將會滲透到社會生產和生活的各個方面,通過計算機和網路的功能,將會給企業的生產和經營活動的開展以及老百姓的工作和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在互聯網的聯系和溝通下,各種信息傳播的速度將加快,企業和個人對網路信息的依賴程度也將不斷加深,信息需求程度相對較大的部門將成為未來社會中創造高附加值的行業。並通過他們帶動相關知識產業的進步和發展,甚至帶動全社會的經濟結構的優化調整,推動社會經濟的全面進步。

計算機網路取得今天的發展成就,是人類文明進入到更高階段的標志,它推動著人類社會向更現代化的方向發展,同時推動了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人們通過計算機網路的連接,打破了原先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阻隔,在無形中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我們生存的空間,網路給我們提供了超乎尋常的方便和成功。但是,網路也給社會帶來了更多的挑戰,它要求我們要以更高的層次去面對新的生活和環境,同時不斷地改變我們的思想和行為,我們要抓住網路時代帶給我們機遇,不斷努力推動人類社會向更的高階段發展。

此論文為湖南省十二五課題規劃論文。課題批准號:XJK011CZJ010

參考文獻:

[1]謝希仁,《計算機網路(第4版)》.

1500字論文格式模板篇二

計算機網路安全

【摘 要】如何在一個開放式的計算機網路物理環境中構造一個封閉的邏輯環境來滿足於國家、群體和個人實際需要,已成為必須考慮的實際問題。計算機網路的安全就是為了克服這些安全問題,使計算機網路的使用更有保障而誕生和發展起來的。

【關鍵詞】加密技術;防火牆技術;網路安全策略

0.概述

網路系統安全涉及通信安全、計算機系統安全、存儲安全、物理安全、人員安全等諸多要素,是與人、網路、環境有關的技術安全、結構安全和管理安全的總和。

1.計算網路面臨的威脅

網路安全缺陷產生的原因主要有:TCP/IP的脆弱性、網路結構的不安全性 、易被竊聽、缺乏安全意識。

2.計算機網路安全策略

2.1物理安全策略

抑制和防止電磁泄漏(即TEMPEST技術)是物理安全策略的一個主要問題。

2.2訪問控制策略

訪問控制是網路安全防範和保護的主要策略,它的主要任務是保證網路資源不被非法使用和非常訪問。

2.2.1入網訪問控制

入網訪問控制為網路訪問提供了第一層訪問控制。它控制哪些用戶能夠登錄到伺服器並獲取網路資源,控制准許用戶入網的時間和准許他們在哪台工作站入網。

2.2.2網路的許可權控制

網路的許可權控制是針對網路非法操作所提出的一種安全保護措施。用戶和用戶組被賦予一定的許可權。

2.2.3目錄級安全控制

網路應允許控制用戶對目錄、文件、設備的訪問。對目錄和文件的訪問許可權一般有八種:系統管理員許可權(Supervisor)、讀許可權(Read)、寫許可權(Write)、創建許可權(Create)、刪除許可權(Erase)、修改許可權(Modify)、文件查找許可權(File Scan)、存取控制許可權(Access Control)。

2.2.4屬性安全控制

當用文件、目錄和網路設備時,網路系統管理員應給文件、目錄等指定訪問屬性。屬性往往能控制以下幾個方面的許可權:向某個文件寫數據、拷貝一個文件、刪除目錄或文件、查看目錄和文件、執行文件、隱含文件、共享、系統屬性等。

2.2.5網路伺服器安全控制

網路伺服器的安全控制包括可以設置口令鎖定伺服器控制台,以防止非法用戶修改、刪除重要信息或破壞數據;可以設定伺服器登錄時間限制、非法訪問者檢測和關閉的時間間隔。

2.2.6監測和鎖定控制

網路管理員應對網路實施監控,伺服器應記錄用戶對網路資源的訪問,對非法的網路訪問,伺服器應以圖形或文字或聲音等形式報警,以引起網路管理員的注意。

2.2.7網路埠和節點的安全控制

網路中伺服器的埠往往使用自動回呼設備、靜默數據機加以保護,並以加密的形式來識別節點的身份。

3.信息加密策略

數據加密的基本過程就是對原來為明文的文件或數據按某種演算法進行處理,使其成為不可讀的一段代碼,通常稱為"密文",使其只能在輸入相應的密鑰之後才能顯示出本來內容,通過這樣的途徑來達到保護數據不被非法人竊取,閱讀的目的。該過程的逆過程為解密,即將該編碼信息轉化為其原來數據的過程。

加密技術通常分為三大類:"對稱式","非對稱式"和"單項式"。

對稱式加密就是加密和解密使用同一個密鑰,通常稱之為"Session Key"這種加密技術目前被廣泛採用。

非對稱式加密就是加密和解密所使用的不是同一個密鑰,通常有兩個密鑰,稱為"公鑰"和"私鑰",它們兩個必需配對使用,否則不能打開加密文件。

單項加密也叫做哈希加密,這種加密使用hash演算法把一些不同長度的信息轉化成雜亂的確128位的編碼里,叫做hash值。

4.防火牆技術

網路防火牆技術是一種用來加強網路之間訪問控制,防止外部網路用戶以非法手段通過外部網路進入內部網路,訪問內部網路資源,保護內部網路操作環境的特殊網路互聯設備。

4.1防火牆的分類

根據防火牆所採用的技術不同,我們可以將它分為四種基本類型:包過濾型,網路地址轉換―NAT,代理型和監測型。

4.2包過濾型

包過濾型產品是防火牆的初級產品,其技術依據是網路中的分包傳輸技術。

4.3網路地址轉化―NAT

網路地址轉換是一種用於把IP地址轉換成臨時的,外部的,注冊的IP地址標准。它允許具有私有IP地址的內部網路訪問網際網路。

4.4代理型

代理型防火牆也可以被稱為代理伺服器,它的安全性要高於包過濾型產品,並已經開始向應用層發展,代理伺服器位於客戶機與伺服器之間,完全阻擋了二者間的數據交流。

4.5監測型

監測型防火牆是新一代的產品,這一技術實際已經超越了最初的防火牆定義。監測型防火牆能夠對各層的數據進行主動的,實時的監測,在對這些數據加以分析的基礎上,監測型防火牆能夠有效地判斷出各層中的非法侵入。

5.計算機網路安全的防範措施

5.1網路系統結構設計合理與否是網路安全運行的關鍵

由於區域網採用的是以廣播為技術基礎的乙太網,任何兩個節點之間的通信數據包,也被處在同一乙太網上的任何一個節點的網卡所截取。網路分段技術的應用將從源頭上杜絕網路的安全隱患問題,以交換式集線器代替共享式集線器的方式將不失為解除隱患的又一方法。

5.2強化計算機管理是網路系統安全的保證

(1)加強設施管理,確保計算機網路系統實體安全。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防止非法用戶進入計算機控制室和各種非法行為的發生;(2)強化訪問控制,力促計算機網路系統運行正常。(3)建立網路的許可權控制模塊。網路的許可權控制是針對網路非法操作所提出的一種安全保護措施。(4)建立屬性安全服務模塊。屬性安全控制可以將給定的屬性與網路伺服器的文件、目錄和網路設備聯系起來。(5)建立網路伺服器安全設置模塊。(6)建立檔案信息加密制度。(7)建立網路智能型日誌系統。(8)建立完善的備份及恢復機制。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網路將日益成為工業,農業和國防等方面的重要信息交換手段,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因此,認清網路的脆弱性和潛在威脅,採取強有力的安全策略,對於保障網路的安全性將變得十分重要,相信在未來十年中,網路安全技術一定會取得更為長足的進展。

【參考文獻】

[1]朱雁輝.防火牆與網路封包[M].電子工業出版社.

[2]信息管理系列編委會.網路安全管理[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3]張紅旗.信息網路安全[M].清華大學出版社.

[4]張千里,陳光英.網路安全新技術.人民郵電出版社.

[5]湯子瀛等.計算機網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6]彭民德.計算機網路教程.清華大學出版社,67~88.

[7]張偉.網路安全.機械工業出版社,99.

[8]何炎祥.計算機網路安全學習指導與習題解答.清華大學出版社,101~112.

[9]袁津生,吳硯農.計算機網路安全基礎(第二版).人民郵電出版社,2003:78~92.

[10]殷偉.計算機安全與病毒防治 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372~382.

❻ 關於計算機專業學年論文範文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計算機在每個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計算機學年論文,供大家參考。

關於計算機學年論文 範文 一:高校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改革策略

摘要:針對高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從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角度出發,提出了一系列有改革 措施 ,旨在提高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產業升級;計算機;人才培養

1研究背景

信息技術產業的創新升級和新技術、新產品的不斷涌現,促使社會對計算機應用技術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急劇增加,與時俱進的改革與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對計算機類專業高端人才培養至關重要。為全面貫徹安徽省「十二五」 教育 事業發展規劃,充分發揮職業教育為地方經濟建設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的作用,筆者在產業升級背景下,提出計算機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創新,有利地區於計算機類專業的深入發展,也滿足了新型信息產業發展的需要,從而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人才支撐。

2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2.1計算機專業課程體系同質化

目前我國缺乏一大批能從事基礎性工作的「軟體藍領」,更缺乏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軟體高級人才。而現實中,我國高校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過於單一,學生素質的同質化也比較嚴重,這種情況很難適應市場需求,也不可能滿足軟體產業發展的需要。普通高校計算機專業課程體系向示範學校看齊,全國出現課程體系同質化傾向,專業建設及人才培養缺乏特色,與地方經濟、行業發展不相適應[1]。

2.2專業教育滯後於專業知識的更新

從信息技術發展來看,方向日漸增多,分工越趨細化,學科的不同領域匹配的知識結構和技能素質往往大相徑庭,而高校在知識的積累與傳授上,遠遠趕不上信息技術和知識的更新速度。因為缺乏必要的教學改革,課程內容遠遠落後於現代技術的進步速度,導致學校在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培養模式等方面與社會、行業、崗位各方面的脫節。

2.3 教學 方法 死板落後

教師為了最大限度地傳授知識,大多採用了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而且在講授中又側重於單方面的灌輸,導致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實踐應用能力和主動創造能力低下。教學方式也不能滿足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社會競爭力的高素質人才需要。

2.4考核評價方式單一僵化

多數課程的考核方式不是考試就是考查,大量的格式化的筆試或機試題目造成學生死記硬背,缺乏靈活多樣的考核評價方式,極大的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降低了學生接觸新知識的機會,不利於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鍛煉,嚴重妨礙了學生的人才培養質量。

2.5綜合實踐環節過少

教學中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的傾向。實踐教學內容存在不足,在實踐項目的體系安排上基本上是驗證理論性的體系,理論課與實踐課同步,前後實踐項目之間縱向聯系較少,在不同課程之間橫向聯系更少,不能滿足實際工作需要[2]。

3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

3.1人才培養目標市場化

主動適應人才市場需求的變化,以就業為導向,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積極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主動適應區域、行業經濟發展的需要,根據學院的自身條件,建立連動機制,適時的設計人才培養目標。

3.2課程體系模塊化和職業化

根據市場設專業,根據崗位要求制定培養方案,根據能力要求設計課程模塊,在教材建設過程中充分體現職業化。將課程體系設置成基本素質模塊、基本技能模塊、專業技能模塊和拓展技能模塊。基本素質模塊主要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遵紀守法的意識、誠信品質、扎實的 文化 功底、吃苦耐勞精神;基本技能模塊主要培養學生基本的計算機組裝和維護能力、熟練使用辦公軟體的能力、基本的圖像處理能力;專業技能模塊由三個部分組成:軟體編程部分、網路建設部分和網頁設計部分,主要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是本專業的核心部分;拓展技能主要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團隊協作精神等。教材建設是能力培養的保證,在選用教材方面堅持職業化。通過選用高職高專的規劃教材、與企業合作開發教材、建立校本教材等方式,使得教材的內容職業化,課程體系結構化。使學生在校所學內容即工作所需內容,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3.3教育方式工學結合化

建立與生產勞動和 社會實踐 相結合的教育模式。在課程體系模塊化和職業化的基礎上,建立工學結合的教育模式。主要通過課程實訓、模塊實訓、綜合實訓和頂崗實習的方式來改善教育模式。模塊中每門課程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課程實訓將知識和實踐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知其理還要知其用;模塊實訓在課程實訓的基礎上完成,通過模擬的項目幫助學生綜合課程知識,構建相應的能力;綜合實訓是在學業即將結束時完成,通過綜合實訓,培養學生綜合技能和職業素養;頂崗實習讓學生到具體的工作實際進行工作,在工作的環境中運用專業知識、 總結 學習成果、提高職業能力。學生實習實踐的安排採取靈活機制,可以採取學生到企業見習、企業人員到學校指導、學院建立模擬工作環境、學生成立校園虛擬公司進行運營等方式。

3.4教學組織多樣化

為實現實驗區的人才培養目標,擬採用「2+0.5+0.5」的教學組織模式,即在校內進行2年扎實的教學與技能實訓,再進行0.5年的綜合實訓,然後在校外實訓基地採用雙元制進行0.5年的實踐教學和崗位培訓。在具體的組織形式上採用任務驅動、項目導向、案例呈現、團隊協作、工作模擬、工學交替等方式,將老師講授課堂移到實習實訓地點,是課堂與實習地點一體化,達到融「教、學、做」為一體的目的。另外充分利用網路環境,建立開放的學習實訓交流平台[3]。

3.5師資隊伍多元化

計算機應用人才的培養必須突出「應用型」的目標定位,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知識與技能相結合、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相結合[4]。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要求通過多元化的教師隊伍具體來實現。這就要求我們構建專兼結合,有較高造詣和豐富實踐 經驗 的師資隊伍,這是達成教學目的、實現人才培養,促進學科發展,保證人才培養雙元制實施的重要保證。

參考文獻:

[1]李春傑.能力導向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J].渤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2(2):176-179

[2]杜娟,衣治安,劉志剛.計算機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一體化教學模式的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1(8):38-39

[3]易萬程,桂穎.淺談計算機專業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J].信息系統工程,2011(1):75-76

[4]范穎.高職高專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新校園(理論版),2010(6):52-52

關於計算機學年論文範文二:計算機網路安全的防範思考

摘要:21世紀是信息的時代,計算機作為信息的源泉已經深入到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隨之而來的是計算機網路安全問題。網路安全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怎樣保障我們自身信息的安全性是計算機網路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不論是國家還是個人都對安全問題異常關注。從計算機網路安全基本概念入手來分析現有的網路安全現狀以及解決這些威脅的防範措施。

關鍵詞:計算機網路;安全;防範措施

伴隨計算機的廣泛應用而產生計算機網路安全問題是現代信息社會的重點關注問題,計算機網路安全問題制約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也影響著人們日常生活的安定。但計算機的安全防範需要全社會的共同探索,最終找到一個安定的計算機網路環境。所謂計算機網路安全是由硬體安全和軟體安全兩大部分組成,硬體安全主要指保證構成計算機的硬體設備不會遭受自然或者是人為的破壞。這些破壞導致計算機不能正常運行,一般是指計算機硬碟和其他設備的通信線路不受到破壞。計算機軟體安全是指計算機在傳輸信息的過程中要保證信息完整性、信息保密性和信息可靠性。完整性是指信息在傳輸中保持整體性,不會被修改或篡改;保密性是指信息只可以被授權的人閱讀和改寫,不能被人隨意竊取或修改;可靠性是指信息是真實有效的,不是過期或者非法的信息[1]。

1計算機網路的主要威脅

計算機網路安全主要面對的威脅分為硬體威脅和軟體威脅,硬體威脅是指構成計算機的硬體設備面臨的威脅,軟體威脅是指計算機在傳輸信息時面對的威脅。

1.1硬體安全威脅。計算機網路的載體是計算機硬體,如果硬體遭到破壞計算機網路系統必然會受到很大的限制甚至陷入癱瘓狀態。但是計算機硬體安全威脅比較單一,主要是指計算機網路的線路、伺服器等設備是否受到火災、輻射的影響。

1.2軟體安全威脅。網際網路最初是為學術性探討而設計,埠設置簽訂的協議處於開放狀態。這種開放狀態是互聯網迅速發展的原因,也造成了現在錯綜復雜的網路安全問題。這種先天性的缺陷讓很多不法分子乘虛而入,產生了無數的安全隱患。以下主要介紹較為普遍網路安全問題的成因。

1.2.1用戶淡薄的安全意識。很多用戶在使用公共計算機時不注意保護自己的私密信息,在計算機上留下了很多個人信息,諸如計算機記住密碼等。還有很多用戶隨意泄露自己的個人信息給陌生人,這都是很大的安全隱患。在開發層次中,軟體開發者漫不經心造成易於被黑客侵襲軟體安全漏洞也是重大安全隱患。

1.2.2有缺陷的 操作系統 。任何一個操作系統在理論上都有安全漏洞,如果在漏洞被人非法利用前排除故障則可避免損失。若黑客控制了安全漏洞後,常利用漏洞控制計算機,使計算機陷入癱瘓。這是黑客竊取計算機信息的常用手段,很多用戶的資料信息便在不經意間泄露出去。

1.2.3計算機病毒。計算機病毒是指黑客編寫出的一段計算機小程序,通常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這種程序很難被刪除,且有極快的傳播速度,常常會導致計算機反應遲緩甚至陷入癱瘓狀態,如果長時間感染電腦還可能完成病毒進化造成更嚴重的後果。在這個過程中,用戶信息也會被黑客非法盜取,致使用戶損失很多資料和個人信息。

1.2.4網路黑客。網路黑客是各種計算機病毒的始作俑者,進一步來說黑客的威脅遠遠大於一般的網路威脅,他們是網路威脅的源頭。網路黑客對計算機操作系統了如指掌,他們利用計算機系統中的漏洞編寫特定的程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一定是為了竊取資料而來,有些黑客甚至是純粹為了好玩或者惡作劇而攻擊計算機。黑客的破壞手段就像HIV病毒一樣實時變換,難點不在於解除某種特定的計算機病毒,而在於變幻莫測的攻擊形式,這是現代互聯網整體要面對的問題[2]。

2安全防範措施

無窮的安全隱患致使安全防範措施不能一招奏效,對於不同的安全隱患需要對症下葯。安全防範措施不僅要包含技術上的防範措施,更要開展社會教育,健全安全法制,從人們的潛意識里消滅安全問題。

2.1硬體防範措施。上文提到的硬體安全隱患主要是設備遭到破壞造成的,保護硬體安全就是有效的防範措施,主要有防範火災、抗輻射、抗寒凍等。對於大型機房需要配備安全人員保證事故發生後能得到有效的處理,不會將災害蔓延到更大的范圍,安全人員按時檢查全部的計算機設備,防患於未然。在此基礎上應該為電腦配備備用的儀器設備,當出現故障是能及時更換正常設備。對於普通用戶來說,主要是保證計算機處於安全的環境,不被不法分子強行破壞。

2.2提高用戶的安全意識。計算機用戶操作不當或者安全意識薄弱在安全問題上占很大的比例,加強計算機用戶的安全意識是防範措施中最重要的一環。計算機用戶必須學習一定的安全使用策略,培養出良好的安全意識習慣,這對於一般的黑客攻擊和計算機威脅是十分有效的。

2.3開發先進的 網路技術 。國家積極招收網路相關人才開發出防範軟體程序是安全措施的重要部分,這不僅能找到先進的防範策略,還能吸引一部分潛在黑客,使他們成為為網路安全作重要貢獻的積極分子。例如防火牆技術,防火牆的主要功能是過濾和控制計算機與外在互聯網的連接,及時發現並阻止潛在威脅從而保障計算機有一個安全的網路環境。但防火牆技術有較多的缺陷,不能有效地保障牆內計算機用戶的信息安全,對已經感染了的計算機文件和程序無計可施。開發這種技術一方面要發揚原有優勢,另一方面要突破原有瓶頸。再比如計算機加密技術,加密技術是指將原有的信息通過計算機程序轉換成特定的密文,再通過密鑰將密文翻譯成原始信息。這是現代計算機最常用的安全保護措施。目前加密技術主要表現為兩種形式,一是信息的加密,即利用相應的演算法程序將原始信息加密鎖定,保證信息安全。二是對信息傳輸協議進行加密,這種加密方法較為復雜。以上兩種形式的加密可以有效地阻止電腦遭受病毒感染,防止黑客入侵,保證計算機網路的安全運行[3]。

2.4定期備份信息和漏洞掃描。計算機備份可以在系統受到破壞後有效的恢復到系統的原始狀態,當受到諸如地震等無法防範的災害時成功保護系統數據,保證計算機網路能正常安全運行。在面對多變的網路環境時,只有不斷的檢查修復才能保障計算機安全。單憑技術人員已有的 安全知識 和經驗很難解決所有問題,用戶要時刻保持安全意識並積極檢查,才能發現漏洞並及時修復,保證 系統安全 。

3結束語

隨著雲計算大數據的迅速發展,未來的網路安全環境肯定會面臨更多的挑戰。個人和國家都必須重視網路安全問題,運用先進的網路安全防範技術來保護網路環境。在此基礎上還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安全知識。國家也應該健全安全法律法規,強化公民安全意識,營造出全民防範的氛圍才能有效的解決安全問題。

參考文獻

[1]楊光,李非非,楊洋.淺析計算機網路安全防範措施[J].科技信息,2011,29:70,93.

[2]吳儼儼.計算機網路安全防範措施研究[J].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2013,2:83-84,106.

[3]付欣,郭鵬.計算機網路安全隱患與防範措施研究[J].計算機光碟軟體與應用,2013,22:161,163.

計算機 學年論文相關 文章 :

1. 大學計算機論文精選範文

2. 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論文:網路的話語

3. 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論文範文

4. 計算機科學論文精選範文

5. 大學計算機論文

❼ 計算機畢業論文優秀範文參考

計算機 畢業 論文是有一定難度的論文,如果不懂一定要參考別人是怎麼做的。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計算機畢業論文優秀 範文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關於計算機類論文範文
【摘 要】全球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為人們的生活帶來的巨大的變化,信息共享、信息交互程度的不斷提高,也同時為計算機網路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能夠使網路系統中的硬體、軟體以及傳輸數據的安全得到有效的保證,成為信息時代的首要問題.

【關 鍵 詞】計算機;網路安全;信息時代;信息安全

前言

計算機誕生之初功能較為單一,數據處理相對簡單,而隨著計算機 網路技術 的發展,計算機功能的多樣化與信息處理的復雜程度顯著提高.網路的出現,將過去時間與空間相對獨立和分散的信息集成起來,構成龐大的數據信息資源系統,為人們提供更加便捷化的信息處理與使用方式,極大的推動了信息化時代的發展進程.然而,隨之而來的是這些信息數據的安全問題,公開化的網路平台為非法入侵者提供了可乘之機,不但會對重要的信息資源造成損壞,同時也會給整個網路帶來相當大的安全隱患.因此,計算機網路安全問題成為當今最為熱門的焦點之一,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安全防範 措施 也在不斷更新.

2影響計算機網路安全的因素分析

影響計算機網路安全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既包括人為因素,也包括技術因素,因此,在計算機網路安全受到威脅時,首先要確定導致網路威脅的因素來源,這樣才能夠有效的、有針對性的進行解除,從而維護計算機網路信息的完整性、秘密性與可用性.

2.1人為操作失誤導致的安全隱患

計算機用戶都擁有各自不同的網路使用許可權,由於用戶安全意識不強經常會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在用戶將 泄露或 設置過於簡單的情況下,非法用戶很容易侵入網路系統,對網路內的數據信息進行使用或篡改、刪除、破壞等.因此,由於合法用戶人為保護程度不夠而導致的網路安全威脅,是計算機網路安全中常見的隱患之一.

2.2人為的惡意攻擊

人為的惡意攻擊是目前最為常見同時也是威脅力最大的計算機網路安全隱患,病毒與黑客就是人為惡意攻擊的體現.惡意攻擊往往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因此破壞程度較大,不僅能夠截獲、竊取和破譯重要信息,同時也能夠對信息數據造成破壞性的影響,對其的可用性與完整性進行損壞(計算機/計算機網路論文.木馬程序是人為惡意攻擊的代表性手段之一,它可以偽裝成系統程序或其他可執行文件來誘使用戶啟用,從而為惡意攻擊者提供埠信息,為實施進一步攻擊帶來可能.由此可見,人為惡意攻擊的存在使計算機用戶很難防範,特別是一般用戶遭到惡意攻擊的幾率要大大高於一些高端用戶.

2.3軟體本身的漏洞

隨著計算機應用軟體多樣化程度的不斷提高,軟體開發的復雜程度也不斷提高,成千上萬的代碼構成的邏輯指令,再由繁雜的邏輯指令構建成能夠實現用戶需求的軟體功能,其中程序漏洞的存在在所難免.黑客就是針對這些漏洞來對網路進行攻擊的,軟體的漏洞甚至可以造成致命的網路打擊,黑客的攻擊與軟體的不斷完善是一對長期伴生的矛盾,也成為了不可忽視的網路安全隱患.免費論文下載中心維護計算機網路安全的幾點對策.

3.1物理安全維護對策

計算機網路安全包括物理安全與邏輯安全,物理安全往往容易被人忽略,如果能夠引起人們的關注,計算機網路物理安全還是能夠得到有效保障的.首先,物理安全是針對物理介質層次而言的,明確物理安全范圍的界定,對構建物理安全體系非常必要.自然災害所導致的設備物理損壞或操作失誤而導致的硬體設備損毀,都屬於物理安全范疇.因此,在計算機設備的維護上,既要做到最大限度的防止自然災害所帶來的破壞,同時更要注意人為操作的規范性,避免因操作不當而對硬體存儲設備中的數據造成損壞.

3.2防火牆過濾措施

防火牆技術是網路之間的一道安全屏障,目前所使用的防火牆具有雙層式結構,外部防火牆可以實現數據包過濾功能,內部防火牆是內部網路與外部網路連接的一條安全通道.防火牆位於計算機與外部網路之間,實現了限制外界用戶對內部網路的訪問,同時也將內部用戶訪問外部網路劃分為不同許可權.任何接入網際網路的用戶,開啟防火牆進行數據包過濾與內部防護非常重要.

3.3入侵檢測技術

入侵檢測技術是針對計算機 系統安全 而設計的檢測程序,啟動入侵檢測程序可以及時發現並向管理員 報告 系統中存在的未經授權的入侵或異常狀況.入侵檢測系統不僅可以發出入侵警告,同時也可以及時做出應對反映,對入侵源進行及時的切斷,從而最大限度的保護計算機系統安全,提高計算機的抗病毒入侵能力.

3.4計算機漏洞掃描措施

應用軟體的不斷更新,功能復雜程度的不斷提升與網路復雜性的日益增加,都增添了計算機漏洞的產生幾率,依靠人為的漏洞查詢顯然不切實際,那麼如何對計算機漏洞進行查找並改進,就成為了困擾軟體開發者的一個核心問題.安裝計算機漏洞掃描系統就可以及時查找與發現系統漏洞,並對該漏洞進行威脅等級評估,同時提出修改建議.利用這種掃描工具,可以通過及時安裝補丁來完善軟體程序,彌補系統漏洞,從而消除安全隱患.計算機漏洞掃描不僅保護了系統的完備性不受侵害,同時也促使軟體開發者不斷關注軟體漏洞,並及時修正程序,是一種促使計算機系統不斷完善的有效手段,也是維護網路安全的重要對策之一.

4.結語

構建全球化的信息網路平台已經成為了當今計算機網路發展的共識,實現這一目標的最根本支撐點,就是強大的網路安全保障,因此,針對各種安全隱患而採取的網路安全對策顯得尤為重要,應當引起廣大信息使用者的廣泛關注.無論是在區域網還是網際網路都同樣存在信息數據的保護問題,在人為因素與技術因素的干擾下,如何實現信息數據的最大化安全成為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發展的根本出發點.計算機網路安全對策應當更加全方位的針對各種安全隱患,並充分考慮到各種威脅的特點來實施,這樣才能夠實現我們保護網路信息數據完整性、可用性與保密性的目標,隨著網路安全技術的進步而不斷繼續完善,是我們今後將繼續探討的核心之一.

參考文獻

[1]王瑋.小議計算機網路系統的安全維護[J].現代經濟信息.2010(5)

[2]王永剛.淺談計算機網路系統安全[J].計算機光碟軟體與應用.2010(5)
如何做好檔案網站建設
隨著Internet的高速增長以及網路的成熟和發展,網站的設計也開始從以技術為中心,即以追求技術的新穎性和技巧的網站設計思想,逐漸發展為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思想。網站的可用性及易用性等逐漸成為了網站能否吸引訪問者的要點。相信網站的建立者也不僅僅滿足於每天數十人次的訪問量和下載量,而是思考如何讓網站更加符合用戶的需求,讓用戶認同網站的價值。為此筆者綜合考慮了我國檔案網站現階段的情況以及以往學者專家的意見,提出自己的一些見解。

1提高檔案網站的服務,完善檔案網站建設

網路環境下用戶需求的顯著特點之一就是個性化、差異化,他們不再滿足一視同仁的信息內容,而是要求網站能夠根據他們的個體需求,提供不同的信息內容,檔案網站的服務要立足於「以用戶為中心」的宗旨,除了強化檔案網站的現有的檔案查詢、現行文件查詢的服務外,檔案網站應不斷推出更多的特色服務、個性服務。這一方面是檔案網站面臨的挑戰,另一方面也是檔案網站提高自身存在價值的良好機遇。

首先,加強民生檔案工作,推動民生檔案資源體系建設和利用體系建設。必須堅持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充分發揮檔案信息資源在改善民生方面的積極作用;積極爭取黨委、政府的重視支持,為民生檔案工作的發展創造條件;主動加強與各涉民職能部門的協調配合,建立完善工作協調機制,實現各系統民生檔案的良勝互動;主動了解群眾需要,圍繞民生需求,積極調整館藏收集范圍,建立面向民生的多元化館藏體系;加大民生檔案資源的整合力度,實現民生檔案信息資源共享;大膽創新服務機制,切實加強民生檔案資料庫建設,努力構建便捷高效的民生檔案服務體系。

其次,增強與用戶的交互,利用多種形式與訪問者進行廣泛的互動,如:①網站論壇,檔案網站可以組織網站的訪問者(尤其是網站的固定訪問者)針對某方面的問題進行廣泛的探討。②標簽,利用標簽,用戶可以鏈接到相同或相關標簽的網站、網頁,並且對網頁內容按照自己的方式進行描述和分類,這樣可以方便信息資源的檢索和共享。③檔案博客,可以附加評論的個人網頁,以個人或群體按時間順序所作的一種記錄,並且不斷更新。博客這種形式給檔案館館員與用戶之間搭建互動的交流平台,使檔案網站的服務更具個性化和針對性。不僅改善了利用E-mail方式互動中的溝通延時和不透明的弊端,而且這種透明式的互動方式,讓關注同樣問題的其他用戶在瀏覽時便可以獲得解答,減少了重復工作,提高了效率。在線實時交流,專家答疑等。檔案網站可以嵌入類似於QQ或MSN等聊天的工具,由專門人員負責在線回答用戶提問,解決用戶在查詢、索取信息時遇到的問題,這有助於讓用戶在遇到問題時能夠得到快速的解決方案。另外網上調查可以讓檔案館更好的了解用戶對於檔案網站的需求。

最後, 生活類 相關的服務。對於一個專業檔案網站來說,如果提供相關的檔案網站鏈接並不算新奇和特色的話,提供幾乎所有與用戶生活相關信息查詢的網站鏈接則可以看作是檔案網站強烈服務意識的生動體現。檔案網站要吸引眾多的訪問者,需要提供更多與大眾生活相關的服務,不僅包括與大眾利益相關的現行公開的文件的查詢,還包括實時的便民信息,生活中與檔案相關的知識以及生活類小常識的信息,如各大新聞網站、天氣查詢、火車航空時刻查詢、甚至是股市動態等,當訪問者進入一個檔案網站,也能夠看到熟悉的網站的鏈接,只需選擇點擊就可進入相關網站瀏覽相關信息,這樣能夠給訪問者提供貼心溫馨的服務。

2加強檔案網站日常維護

網站維護主要內容是網站內容的編輯添加,當網站出現問題能迅速解決,網站有什麼活動可以隨時美化自己的網站。另外,網站隔一段需要改版,改版是對網站總體風格作調整。包括版面設計,色彩搭配等各方面。改版後的網站不僅會讓用戶感覺改頭換面,煥然一新,吸引更多的新用戶;而且.是檔案網站不斷完善不斷進步的需要。從檔案網站這幾年的發展來看,各地檔案部門也意識到了檔案網站是需要不斷的完善和改進的,如上海檔案信息網上設置用戶對網站改版的看法調查,四川省檔案信息網剛剛經歷過一次新的改版等。

3建立安全的防護體系

檔案數字信息安全不僅是保障檔案管理現代化建設的關鍵,也是檔案工作者普遍關注的焦點問題。數據安全在網站維護中是一個重中之重的課題。而要保障數據的安全性,那要從存儲安全、系統安全和網路安全三個方面考慮。只有當三層保護連成一體時,才可成為一個完整的保護系統。

首先是信息的存儲安全。信息的存儲安全常常是被人們所忽視的地方。造成對存儲安全疏忽的原因可以歸結三個方面:①社會對計算機信息安全的保護系統認識不足,往往認為網路安全和系統安全得到保障以後就可高枕無憂了;②部門缺乏對內部非法入侵的認識和重視;③市場上缺少合適的存儲安全保護產品。所以對於檔案部門來說必須要建立和完善檔案信息安全制度、信息調存的管理制度我國檔案網站建設的問題,、對策研究和網站信息、編審制度等,構建檔案信息安全體系。加強對從事檔案網站維護的人員信息安全制度的培訓,並對相關人員的許可權進行嚴格的控制。即使是合法的用戶,也應該有嚴格的訪問控制。杜絕內部泄密的可能。另外要加強相關目錄的許可權設置,有些目錄在系統安裝時和安裝後,web伺服器系統後台進程的許可權是不同的,必須及時修改,防止暴露某些重要文件信息,甚至重要數據文件被篡改。盡量選用安全性能高的存儲設備,增強信息的保密性。

其次是系統安全維護,其實沒有完全安全的 操作系統 ,我們要選用盡可能可靠的操作系統和硬體平台,並對操作系統進行安全配置。①檢查和確認未知的安全漏洞,及時裝好安全補丁。為了系統安全,必須使用正版操作系統或者開源操作系統。要及時使用好操作系統自身的更新機制,還要保證殺毒軟體實時更新。②更改系統的默認設置。特別是下載現成的網站系統,下載完成後應該按照程序技術文檔說明修改重要信息的路徑,尤其是默認的管理員密碼、資料庫的路徑、後台管理頁面等信息。③建立詳細的安全審計日誌。通過日誌分析,管理員可以知道系統受到過哪些操作,以便確定這些操作是否是經過授權的,然後採取進一步的安全策略。④加強登陸過程的強制認證,確保用戶的合法性,並且應該嚴格限制登錄者的操作許可權,將其完成的操作限制在最小的范圍內。

再次,加強網路安全維護。保證機密性、完整性、認證性和訪問控制性是網路安全的重要因素。①物理措施,保護網路關鍵設備,制定嚴格的網路安全 規章制度 ,採取防輻射、防火以及安裝不間斷電源(UPS)等措施,減少物理方面的隱患。②訪問控制,對訪問網路資源的用戶的許可權進行嚴格的認證和控制。進行用戶身份認證,對口令加密,設置用戶訪問目錄和文件的許可權。③數據加密,對網路中傳輸的數據進行加密,待到達目的地後再進行解密還原,以防止非法用戶攔截後盜用信息。④採用專用的伺服器。將論壇、留言板等資源和重要的檔案信息資源分開設置在不同的伺服器上。⑤利用網路隔離和防火牆。防火牆技術是通過對網路的隔離和限制訪問等 方法 來控制網路的訪問許可權。在防火牆上可以很方便的監視網路的安全性,並產生報警。網路管理員必須審計並記錄所有通過防火牆的重要信息。如果網路管理員不能及時響應報警並審查常規記錄,防火牆就形同虛設。

最後,建立檔案網站應急機制,為防禦自然災害、戰爭及日常意外事故,保證檔案資源信息的安全與日常檔案業務的運行,必須建立檔案資源信息應急恢復備份系統,提供可靠的系統備份、應用備份、數據備份和系統恢復能力,提倡異地備份,保證檔案網路工作不間斷地運行。當網站出現不可預測性錯誤時,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把網站恢復到最近備份狀態。以保證檔案網路系統健康持續的發展。

相關 文章 :

1. 計算機專業論文範文3篇

2. 計算機專業論文精選範文

3. 計算機論文範文大全

4. 有關計算機網路的畢業論文

❽ 計算機論文參考文獻

計算機論文參考文獻

在學習、工作中,大家都跟論文打過交道吧,論文對於所有教育工作者,對於人類整體認識的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你知道論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計算機論文參考文獻,歡迎閱讀與收藏。

計算機論文參考文獻 篇1

[1]謝延華,徐小亞.計算機網路工程的安全問題及其對策[J].計算機光碟軟體與應用,2014,01:159-160.

[2]蔣偉.計算機網路工程安全問題及其對策[J].網路安全技術與應用,2014,08:159-160.

[3]朱粵杭.計算機網路安全現狀及其對策分析[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2,02:66-67.

[4]韓菁,張京輝,程婧.淺談計算機網路工程安全問題及其對策[J].網路安全技術與應用,2015,05:35+38

[5]現代計算機模擬技術的研究與發展[J].計算技術與自動化,2002,21(4).

[6]付凡成,彭裕.關於計算機模擬技術的研究與發展探討[J].電子製作,2013(21).

[7]賀秀玲,姜運芳,施艷.計算機模擬技術與信息處理結合探究[J].煤炭技術,2013,32(7).

[8]陳振宇.喻文燁.淺析計算機應用技術對企業信息化的影響[J].科技展望,2015(32):117.

[9]黃石磊.淺談企業管理的信息化[J].科技資訊,2010(8):251-252.

[10]吳蘇雲.計算機應用技術對企業信息化的影響分析[J].電子技術與軟體工程,2016(12).

[11]陳香生.計算機應用技術對企業信息化的影響分析[J].中國商貿,2011(22).

[12]文勛,文金萍.淺析計算機應用技術對企業信息化的影響[J].計算機光碟軟體與應用,2013(2).

[13]李滔.分析企業信息化如何受計算機應用技術影響[J].計算機光碟軟體與應用,2013(15).

[14]張新剛.計算機應用技術對企業信息化的影響分析[J].計算機光碟軟體與應用,2013(7).

[15]昌文鑫.淺析計算機應用技術對企業信息化的影響[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4(3):211-212.

[16]程如貴.計算機用用技術對企業的信息化影響[J].計算機應用,2015(6).

[17]黃海明.電子信息化產業的發展及特點[J].企業經濟,2015(4)

計算機論文參考文獻 篇2

[1]孫衛琴,李洪成.《Tomcat 與 JSP Web 開發技術詳解》.電子工業出版社,2003年6月:1-205

[2]BruceEckel.《JSP編程思想》. 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年10月:1-378

[3]FLANAGAN.《JSP技術手冊》. 中國電力出版社,2002年6月:1-465

[4]孫一林,彭波.《JSP資料庫編程實例》.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年8月:30-210

[5]LEE ANNE PHILLIPS.《巧學活用HTML4》.電子工業出版社,2004年8月:1-319

[6]飛思科技產品研發中心.《JSP應用開發詳解》.電子工業出版社,2003年9月:32-300

[7]耿祥義,張躍平.《JSP實用教程》.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5月1日:1-354

[8]孫涌.《現代軟體工程》.北京希望電子出版社,2003年8月:1-246

[9]薩師煊,王珊.《資料庫系統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2月:3-460

[10]Brown等.《JSP編程指南(第二版)》. 電子工業出版社 ,2003年3月:1-268

[11]清宏計算機工作室.《JSP編程技巧》.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4年5月:1-410

[12]朱紅,司光亞.《JSP Web編程指南》.電子工業出版社, 2001年9月:34-307

[13]賽奎春.《JSP工程應用與項目實踐》.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2年8月:23-

[14]趙婷.計算機應用技術對企業信息化的影響分析[J].山東工業技術.2015(23)

[15]譚朝貴.計算機應用技術對企業信息化的作用研究[J].信息化建設.2016(01)

[16]崔玉禮.計算機應用技術對企業信息化進程及信息安全的影響[J].網路安全技術與應用.2016(04)

[17]文勛,文金萍.淺析計算機應用技術對企業信息化的影響[J].計算機光碟軟體與應用.2013(03)

計算機論文參考文獻 篇3

[1]米琦.基於多維變換的無線感測器網路定位演算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

[2]湯文亮,曾祥元,曹義親.基於ZigBee無線感測器網路的森林火災監測系統[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06)

[3]宋保業.無線感測器網路關鍵技術研究[D].青島科技大學2008

[4]熊俊俏,馮進維,羅帆.基於JN5139的無線感測器網路節點設計與實現[J].武漢工程大學學報.2010(05)

[5]祝勇.基於LS-SVC的感測網路鏈路質量評估機制研究[D].南昌航空大學2014

[6]程春蕊,劉萬軍.高內聚低耦合軟體架構的構建[J].計算機系統應用.2009(07)

[7]孫利民等編著.無線感測器網路[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8]甄甫,劉民,董明宇.基於面向服務架構消息中間件的業務流程系統集成方法研究[J].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2009(05)

[9]陸瑩.基於無線感測器網路的組網可靠性研究[D].天津大學2007

[10]潘虎.煤礦安全監控無線感測器網路系統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

[11]張杉.無線感測器網路通信機制的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8

[12]魏寶玲.利用無線感測器網路實施道路維護與監控[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6

[13]吳中博,樊小泊,陳紅.基於能量水平的多Sink節點感測器網路路由演算法[J].計算機研究與發展.2008(01)

[14]陳偉,吳健,胡正國.分布式監控組態系統實時數據傳輸模型[J].計算機工程.2006(22)

[15]原羿,蘇鴻根.基於ZigBee技術的無線網路應用研究[J].計算機應用與軟體.2004(06)

[16]任豐原,黃海寧,林闖.無線感測器網路[J].軟體學報.2003(07)

[17]張雪平.使用SecureCRT實現網路管理自動化[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05(02)

[18]R.T.Wainner,B.D.Green,M.G.Allen,M.A.White,J.Stafford-Evans,R.Naper.Handheld,battery-powerednear-IRTDLsensorforstand-[J]..2002(2-3)

[19]I.F.Akyildiz,W.Su,Y.Sankarasubramaniam,E.Cayirci.Wirelesssensornetworks:asurvey[J].ComputerNetworks.2002(4)

計算機論文參考文獻 篇4

[1]江群斌.我國商業銀行網路銀行安全性研究[D].天津大學2012

[2]翟鳳航.組織系統數字檔案管理系統軟體的設計及實現[D].天津大學2012

[3]張興起.基於VPX標准和多核DSP陣列的信息處理平台設計[D].天津大學2012

[4]王璐.基於1553B匯流排的綜合航電數據載入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天津大學2012

[5]孫樹和.電力企業績效管理系統研究與設計[D].天津大學2012

[6]郎桐.無源自組網路輸電線路實時監測技術研究與應用[D].天津大學2014

[7]郭毅.部門預算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天津大學2014

[8]李灝.軟體無線電平台上空時編碼的實現和測量[D].天津大學2014

[9]謝國聰.基於.NET技術和多層架構的出租屋和流動人口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天津大學2014

[10]高宜文.基於Wi-Fi的智能無線網路視頻監控系統視頻採集與處理平台的設計[D].天津大學2012

[11]毛延超.無線感測器網路中分簇多信道傳輸協議研究[D].天津大學2012

[12]夏梓峻.LED-AODV:基於鏈路預測的車輛網路路由演算法研究[D].天津大學2012

[13]尹超.無線網路視頻傳輸性能評測工具的設計與實現[D].天津大學2009

[14]童曦.基於.NET技術和多層架構的人事信息管理系統[D].天津大學2014

[15]王廣彧.基於歷史軌跡預測的車輛自組織網路混合路由演算法[D].天津大學2014

[16]王偉海.龍口礦業集團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設計與實現[D].天津大學2012

[17]賀明.基於NC-OFDM的IEEE802.11n與ZigBee共存技術研究[D].天津大學2012

[18]葉君驕.基於SAT的長距離無線mesh網路管理平台[D].天津大學2012

[19]張松.基於IEEE802.11n的長距離無線鏈路性能實驗研究[D].天津大學2012

[20]鍾武汨.基於壓縮感知的空間無線頻譜感知與重構系統研究[D].天津大學2012

[21]高明飛.北皂煤礦海域下開采水情在線監測應用系統[D].天津大學2012

[22]鄒宇.基於衛星授時的長距離無線Mesh網路MAC協議ST-TDMA[D].天津大學2014

[23]王為睿.山東省龍口礦業集團6000m~3/h制氧工程DCS設計與實現[D].天津大學2013

[24]莫志德.基於Web應用的停車管理系統開發和設計[D].天津大學2013

計算機論文參考文獻 篇5

[1](美)BruceMolay著,楊宗源,黃海濤譯.Unix/Linux編程實踐教程[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2]姜毅,王兆青,曹麗.基於HTTP的實時信息傳輸方法[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08(10)

[3]崔文婧.數字娛樂產業中流行文化對於電子游戲的.影響[D].北京服裝學院2010

[4]劉曉暉.SAP系統中不同物料分類的創建方法[D].上海交通大學2011

[5]封煒.基於GPS/GIS/GSM的物流信息監控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上海交通大學2011

[6]趙胤.基於SAP的離散製造型企業成本控制設計與實現[D].上海交通大學2011

[7]李長斌.駝峰空壓站監控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上海交通大學2012

[8]閔國石.鐵路工務作業安全控制系統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2

[9]龔俊.基於Javamail技術的企業Email安全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上海交通大學2012

[10]朱驍勇.基於SCCM的軟體分發管理與軟體封裝模板助手[D].上海交通大學2013

[11]彭誠.基於GPS的物流車輛監控系統的設計和實現[D].上海交通大學2013

[12]蘇政華.離散製造型企業的SAP系統FICO模塊設計與實現[D].上海交通大學2013

[13]周昕毅.Linux集群運維平台用戶許可權管理及日誌審計系統實現[D].上海交通大學2013

[14]徐朱平.SDP-21框架下項目管理在對日軟體外包中的應用[D].上海交通大學2010

[15]劉進學.DeltaVDCS系統在丙烯均相聚合系統中的應用與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0

[16]李立平.基於數據挖掘的勘探隨鑽分析系統[D].上海交通大學2010

[17]王平.半自動閉塞控制信息數字化傳輸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上海交通大學2012

[18]潘忠銳.鐵路OA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上海交通大學2012

[19]黃怡君.銀行業的存儲虛擬化系統設計與實現[D].上海交通大學2012

[20]孫英.淺談Flash與XML之間的通信[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8(15)

;

❾ 計算機畢業論文3000字

二十一世紀的現在,計算機技術已經普及全球並且已經處在快速發展的階段。當前世界已是信息化的世界,社會各行各業都有著計算機技術的影子。下文是我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於計算機畢業論文3000字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計算機畢業論文3000字篇1

淺談網路安全治理路徑

計算機網路無可厚非的是在世界發展史一個里程碑式的發明,計算機能夠穿越時空,使我們的生產生活方便了很多,並且用計算機辦公我成為了人們的首選,越來越深的影響著人們的生活。但是計算機網路的安全問題也同樣的越來越深地影響著人們,使人們身處越來越危險的網路環境下,那麼就應該趕緊地對網路安全進行管理。本文接下來將要淪述的就是解決這種網路安全問題所帶來的惡性影響,還有其相應的管理手段和影響因素。

1當前網路安全威脅因素分析

現在,人們越來越多的運用網路,同時其安全問題也在日益嚴重。網路在這些威脅下使其收到極大的影響,不能發揮出其有益的運用,所以盡快解決網路安全問題極為重要。接下來就簡析一下造成網路安全隱患的因素有哪些:

第一,當前網路所面對的最關鍵的問題是木馬和病毒入侵。一些不法分子把各種信息資料當做病毒的載體,在這些信息中編寫一些木馬程序或者惡意的指令來破壞網路系統,對網路存在的漏洞進行入侵,從而破壞網路的一部分功能,甚至造成數據丟失,比如熊貓燒香病毒、特洛伊木馬病毒等

木馬程序病毒是一種竊取用戶個人信息的程序,不法分子通過將程序編輯到計算機中,達到能夠控制別人計算機的目的,從而進行信息的竊取和惡意操控

第二,垃圾信息的傳播和非授權訪問也是現在計算機網路急於解決的問題,因為其影響了計算機網路的安全。不法分子通過對計算機程序設計的精通來編制一些程序,運用這些程序來進行非法操作,侵染授權公司的網路,從而做到授權信息的竊取。但是一些垃圾信息的傳播,是作為信息傳播的介質,將程序編寫到信息中,此信息一經瀏覽,程序就會強制性的寫入到用戶的計算機內,不法分子便會有機可乘,實行信息盜竊。

第三,電磁波的干擾,自然災害的影響和計算機陳舊的因素也會影響到計算機網路,一旦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而產生了系統漏洞,便會給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機,入侵計算機網路。

2 計算機網路實施安全管理的相關技術措施

當下,網路普及程度高,網路用戶不斷增加,對於網路使用的依賴程度也日益增加,網路安全不可忽視,保護私人信息安全,維護網路使用者的合法權益,防止利用網路犯罪等問題日益成為重要的議題。在新的信息時代中,如何對網路安全進行有效的保護和管理,是我們應該著重考慮的。以下是對於應對網路安全管理措施的具體介紹:

2.1 防火牆技術的應用

防火牆技術在計算機網路安全管理中的應用歷史較久,這中技術的操作原理主要是通過控制訪問量和篩選訪問信息實現的,防護牆對於進入個人網路的信息進行篩選,利用特定的軟硬體結合的方式,審視各種信息的安全程度,並進行嚴格的限定,增強網路內部抵禦不安全信息的能力。防火牆技術只要是由不允許訪問和不允許通過兩個地址表構成,再利用 IP地址匹配和信息包過濾兩種演算法對網路進行安全保護,他的作用就是在內部網路和外部網路之間形成一個保護屏障,通過對外部信息進行安全篩選,限制危險程度高的信息進入內部網路,保護內部網路的相對安全。就當下而言,具體應用於防火牆的方法主要是代理伺服器、動態以及靜態分組過濾等。

2.2 數據加密技術的應用

數字化不斷發展的當下,數據加密技術被廣泛應用於計算機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之中,並成為眾多安全措施中的關鍵技術,其特點就是網路保護人員設置的各種不同演算法進行網路保護,具有低投入高收益的優勢。舉一個具體的實例,密鑰管理之所以被廣泛應用,是應為它的運行方式占據優勢,網路保護人員運用獨特的方法將訪問系統的信息發亂,以至於未經授權的用戶,無法破解該信息排布方式,從而無法完成非法訪問。相比之下,公鑰的使用是利用兩條新的加密和解密程序對網路進行保護,私鑰則是利用一條信息的加密和解密。這兩者都是從保護網路安全出發,防止信息被非法分子利用為所欲為。

2.3 身份認證技術的應用

認證技術廣泛應用於計算機安全防護,工作人員將獨特的身份與客戶綁定,使得符合身份認證要求的用戶進入,而將不持有有效身份認證的用戶阻止在外,避免非法分子的非法訪問。在計算機的安全管理技術中,身份認證、授權訪問、數字簽名等的應用也有所體現。具體的操作說明如下:身份認證是網路用戶自己設定屬於自己的用戶名和密碼。在訪問時需要登錄進行核對,核對無誤方可訪問。

授權訪問時針對部分用戶而言的,系統僅僅授予一小部分用戶特殊的訪問權而不具有許可權者,無法進行內容的瀏覽。數據簽名是一種函數演算法技術,通過用戶設施個人私鑰實現的。報文認證則是從雙方文件傳遞的內容出發,在經過雙方認證之後確認內容准確無誤,未受到損害和破壞,從未送達受傳者手中。

3結語

網路安全關乎每一位使用網路的用戶,其所設計的安全面廣泛,包括財產安全、人生安全等等,這就可以看出網路安全的重要性。這樣給我們啟示,需要我們每一位網路用戶攜手合作,關注網路安全,積極營造安全的網路環境。更重要的是,從事網路安全工作的專業人員,需要提高創新能力,研發應用相關治理網路的軟體,聯合網民利用入侵檢測系統技術和虛擬專用技術,打擊破壞網路安全的行為。

參考文獻

[1] 白兆輝 . 淺析計算機網路安全防範的幾種關鍵技術 [J]. 科技信息 ,2013,23.

[2] 戴銳 . 探析防火牆技術在計算機網路安全中的應用 [J]. 信息與電腦 ( 理論版 ),2011,11.

[3] 李傳金 . 淺談計算機網路安全的管理及其技術措施 [J].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1,26.

>>>下頁帶來更多的計算機畢業論文3000字

❿ 多媒體信息加密技術論文

多媒體多媒體信息加密技術論文是解決網路安全問要採取的主要保密安全 措施 。我為大家整理的多媒體多媒體信息加密技術論文論文,希望你們喜歡。

多媒體多媒體信息加密技術論文論文篇一
多媒體信息加密技術論文研究

摘要:隨著 網路 技術的 發展 ,網路在提供給人們巨大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的安全隱患,病毒、黑客攻擊以及 計算 機威脅事件已經司空見慣,為了使得互聯網的信息能夠正確有效地被人們所使用,互聯網的安全就變得迫在眉睫。

關鍵詞:網路;加密技術;安全隱患

隨著 網路技術 的高速發展,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利用信息和資源共享的主要手段,面對這個互連的開放式的系統,人們在感嘆 現代 網路技術的高超與便利的同時,又會面臨著一系列的安全問題的困擾。如何保護 計算機信息的安全,也即信息內容的保密問題顯得尤為重要。

數據加密技術是解決網路安全問要採取的主要保密安全措施。是最常用的保密安全手段,通過數據加密技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數據傳輸的安全性,保證傳輸數據的完整性。

1加密技術

數據加密的基本過程就是對原來為明文的文件或數據按某種演算法進行處理。使其成為不可讀的一段代碼,通常稱為“密文”傳送,到達目的地後使其只能在輸入相應的密鑰之後才能顯示出本來內容,通過這樣的途徑達到保護數據不被人非法竊取、修改的目的。該過程的逆過程為解密,即將該編碼信息轉化為其原來數據的過程。數據加密技術主要分為數據傳輸加密和數據存儲加密。數據傳輸加密技術主要是對傳輸中的數據流進行加密,常用的有鏈路加密、節點加密和端到端加密三種方式。

2加密演算法

信息加密是由各種加密演算法實現的,傳統的加密系統是以密鑰為基礎的,是一種對稱加密,即用戶使用同一個密鑰加密和解密。而公鑰則是一種非對稱加密 方法 。加密者和解密者各自擁有不同的密鑰,對稱加密演算法包括DES和IDEA;非對稱加密演算法包括RSA、背包密碼等。目前在數據通信中使用最普遍的演算法有DES演算法、RSA演算法和PGP演算法等。

2.1對稱加密演算法

對稱密碼體制是一種傳統密碼體制,也稱為私鑰密碼體制。在對稱加密系統中,加密和解密採用相同的密鑰。因為加解密鑰相同,需要通信的雙方必須選擇和保存他們共同的密鑰,各方必須信任對方不會將密鑰泄漏出去,這樣就可以實現數據的機密性和完整性。對於具有n個用戶的網路,需要n(n-1)/2個密鑰,在用戶群不是很大的情況下,對稱加密系統是有效的。DES演算法是目前最為典型的對稱密鑰密碼系統演算法。

DES是一種分組密碼,用專門的變換函數來加密明文。方法是先把明文按組長64bit分成若干組,然後用變換函數依次加密這些組,每次輸出64bit的密文,最後將所有密文串接起來即得整個密文。密鑰長度56bit,由任意56位數組成,因此數量高達256個,而且可以隨時更換。使破解變得不可能,因此,DES的安全性完全依賴於對密鑰的保護(故稱為秘密密鑰演算法)。DES運算速度快,適合對大量數據的加密,但缺點是密鑰的安全分發困難。

2.2非對稱密鑰密碼體制

非對稱密鑰密碼體制也叫公共密鑰技術,該技術就是針對私鑰密碼體制的缺陷被提出來的。公共密鑰技術利用兩個密碼取代常規的一個密碼:其中一個公共密鑰被用來加密數據,而另一個私人密鑰被用來解密數據。這兩個密鑰在數字上相關,但即便使用許多計算機協同運算,要想從公共密鑰中逆算出對應的私人密鑰也是不可能的。這是因為兩個密鑰生成的基本原理根據一個數學計算的特性,即兩個對位質數相乘可以輕易得到一個巨大的數字,但要是反過來將這個巨大的乘積數分解為組成它的兩個質數,即使是超級計算機也要花很長的時間。此外,密鑰對中任何一個都可用於加密,其另外一個用於解密,且密鑰對中稱為私人密鑰的那一個只有密鑰對的所有者才知道,從而人們可以把私人密鑰作為其所有者的身份特徵。根據公共密鑰演算法,已知公共密鑰是不能推導出私人密鑰的。最後使用公鑰時,要安裝此類加密程序,設定私人密鑰,並由程序生成龐大的公共密鑰。使用者與其向 聯系的人發送公共密鑰的拷貝,同時請他們也使用同一個加密程序。之後他人就能向最初的使用者發送用公共密鑰加密成密碼的信息。僅有使用者才能夠解碼那些信息,因為解碼要求使用者知道公共密鑰的口令。那是惟有使用者自己才知道的私人密鑰。在這些過程當中。信息接受方獲得對方公共密鑰有兩種方法:一是直接跟對方聯系以獲得對方的公共密鑰;另一種方法是向第三方即可靠的驗證機構(如Certification Authori-ty,CA),可靠地獲取對方的公共密鑰。公共密鑰體制的演算法中最著名的代表是RSA系統,此外還有:背包密碼、橢圓曲線、EL Gamal演算法等。公鑰密碼的優點是可以適應網路的開放性要求,且密鑰 管理問題也較為簡單,尤其可方便的實現數字簽名和驗證。但其演算法復雜,加密數據的速率較低。盡管如此,隨著現代 電子 技術和密碼技術的發展,公鑰密碼演算法將是一種很有前途的網路安全加密體制。

RSA演算法得基本思想是:先找出兩個非常大的質數P和Q,算出N=(P×Q),找到一個小於N的E,使E和(P-1)×(Q-1)互質。然後算出數D,使(D×E-1)Mod(P-1)×(Q-1)=0。則公鑰為(E,N),私鑰為(D,N)。在加密時,將明文劃分成串,使得每串明文P落在0和N之間,這樣可以通過將明文劃分為每塊有K位的組來實現。並且使得K滿足(P-1)×(Q-1I)K3加密技術在 網路 中的 應用及 發展

實際應用中加密技術主要有鏈路加密、節點加密和端對端加密等三種方式,它們分別在OSI不同層次使用加密技術。鏈路加密通常用硬體在物理層實現,加密設備對所有通過的數據加密,這種加密方式對用戶是透明的,由網路自動逐段依次進行,用戶不需要了解加密技術的細節,主要用以對信道或鏈路中可能被截獲的部分進行保護。鏈路加密的全部報文都以明文形式通過各節點的處理器。在節點數據容易受到非法存取的危害。節點加密是對鏈路加密的改進,在協議運輸層上進行加密,加密演算法要組合在依附於節點的加密模塊中,所以明文數據只存在於保密模塊中,克服了鏈路加密在節點處易遭非法存取的缺點。網路層以上的加密,通常稱為端對端加密,端對端加密是把加密設備放在網路層和傳輸層之間或在表示層以上對傳輸的數據加密,用戶數據在整個傳輸過程中以密文的形式存在。它不需要考慮網路低層,下層協議信息以明文形式傳輸,由於路由信息沒有加密,易受監控分析。不同加密方式在網路層次中側重點不同,網路應用中可以將鏈路加密或節點加密同端到端加密結合起來,可以彌補單一加密方式的不足,從而提高網路的安全性。針對網路不同層次的安全需求也制定出了不同的安全協議以便能夠提供更好的加密和認證服務,每個協議都位於 計算 機體系結構的不同層次中。混合加密方式兼有兩種密碼體制的優點,從而構成了一種理想的密碼方式並得到廣泛的應用。在數據信息中很多時候所傳輸數據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包含重要或關鍵信息,只要這部分數據安全性得到保證整個數據信息都可以認為是安全的,這種情況下可以採用部分加密方案,在數據壓縮後只加密數據中的重要或關鍵信息部分。就可以大大減少計算時間,做到數據既能快速地傳輸,並且不影響准確性和完整性,尤其在實時數據傳輸中這種方法能起到很顯著的效果。

4結語

多媒體信息加密技術論文作為網路安全技術的核心,其重要性不可忽略。隨著加密演算法的公開化和解密技術的發展,各個國家正不斷致力於開發和設計新的加密演算法和加密機制。所以我們應該不斷發展和開發新的多媒體信息加密技術論文以適應紛繁變化的網路安全 環境。
多媒體多媒體信息加密技術論文論文篇二
信息數據加密技術研究

[摘 要]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到來,信息安全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而信息數據加密是防止數據在數據存儲和和傳輸中失密的有效手段。如何實現信息數據加密,世界各個國家分別從法律上、管理上加強了對數據的安全保護,而從技術上採取措施才是有效手段,信息數據加密技術是利用數學或物理手段,對電子信息在傳輸過程中和存儲體內進行保護,以防止泄漏的技術。

[關鍵字] 信息 數據加密 對稱密鑰加密技術 非對稱密鑰加密技術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到來,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信息交換的大量增加給整個社會帶來了新的驅動力和創新意識。信息技術的高速度發展,信息傳輸的安全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世界各個國家分別從法律上、管理上加強了對數據的安全保護,而從技術上採取措施才是有效手段,技術上的措施分別可以從軟體和硬體兩方面入手。隨著對信息數據安全的要求的提高,數據加密技術和物理防範技術也在不斷的發展。數據加密是防止數據在數據存儲和和傳輸中失密的有效手段。信息數據加密技術是利用數學或物理手段,對電子信息在傳輸過程中和存儲體內進行保護,以防止泄漏的技術。信息數據加密與解密從宏觀上講是非常簡單的,很容易掌握,可以很方便的對機密數據進行加密和解密。從而實現對數據的安全保障。

1.信息數據加密技術的基本概念

信息數據加密就是通過信息的變換或編碼,把原本一個較大范圍的人(或者機器)都能夠讀懂、理解和識別的信息(這些信息可以是語音、文字、圖像和符號等等)通過一定的方法(演算法),使之成為難以讀懂的亂碼型的信息,從而達到保障信息安全,使其不被非法盜用或被非相關人員越權閱讀的目的。在加密過程中原始信息被稱為“明文”,明文經轉換加密後得到的形式就是“密文”。那麼由“明文”變成“密文”的過程稱為“加密”,而把密文轉變為明文的過程稱為“解密”。

2. 信息數據加密技術分類

信息數據加密技術一般來說可以分為兩種,對稱密鑰加密技術及非對稱密鑰加密技術。

2.1 對稱密鑰加密技術

對稱密鑰加密技術,又稱專用密鑰加密技術或單密鑰加密技術。其加密和解密時使用同一個密鑰,即同一個演算法。對稱密鑰是一種比較傳統的加密方式,是最簡單方式。在進行對稱密鑰加密時,通信雙方需要交換彼此密鑰,當需要給對方發送信息數據時,用自己的加密密鑰進行加密,而在需要接收方信息數據的時候,收到後用對方所給的密鑰進行解密。在對稱密鑰中,密鑰的管理極為重要,一旦密鑰丟失,密文將公開於世。這種加密方式在與多方通信時變得很復雜,因為需要保存很多密鑰,而且密鑰本身的安全就是一個必須面對的大問題。

對稱密鑰加密演算法主要包括:DES、3DES、IDEA、FEAL、BLOWFISH等。

DES 演算法的數據分組長度為64 位,初始置換函數接受長度為64位的明文輸入,密文分組長度也是64 位,末置換函數輸出64位的密文;使用的密鑰為64 位,有效密鑰長度為56 位,有8 位用於奇偶校驗。DES的解密演算法與加密演算法完全相同,但密鑰的順序正好相反。所以DES是一種對二元數據進行加密的演算法。DES加密過程是:對給定的64 位比特的明文通過初始置換函數進行重新排列,產生一個輸出;按照規則迭代,置換後的輸出數據的位數要比迭代前輸入的位數少;進行逆置換,得到密文。

DES 演算法還是比別的加密演算法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因為DES演算法具有相當高的復雜性,特別是在一些保密性級別要求高的情況下使用三重DES 或3DES 系統較可靠。DES演算法由於其便於掌握,經濟有效,使其應用范圍更為廣泛。目前除了用窮舉搜索法可以對DES 演算法進行有效地攻擊之外, 還沒有發現 其它 有效的攻擊辦法。

IDEA演算法1990年由瑞士聯邦技術協會的Xuejia Lai和James Massey開發的。經歷了大量的詳細審查,對密碼分析具有很強的抵抗能力,在多種商業產品中被使用。IDEA以64位大小的數據塊加密的明文塊進行分組,密匙長度為128位,它基於“相異代數群上的混合運算”設計思想演算法用硬體和軟體實現都很容易且比DES在實現上快的多。

IDEA演算法輸入的64位數據分組一般被分成4個16位子分組:A1,A2,A3和A4。這4個子分組成為演算法輸入的第一輪數據,總共有8輪。在每一輪中,這4個子分組相互相異或,相加,相乘,且與6個16位子密鑰相異或,相加,相乘。在輪與輪間,第二和第三個子分組交換。最後在輸出變換中4個子分組與4個子密鑰進行運算。

FEAL演算法不適用於較小的系統,它的提出是著眼於當時的DES只用硬體去實現,FEAL演算法是一套類似美國DES的分組加密演算法。但FEAL在每一輪的安全強度都比DES高,是比較適合通過軟體來實現的。FEAL沒有使用置換函數來混淆加密或解密過程中的數據。FEAL使用了異或(XOR)、旋轉(Rotation)、加法與模(Molus)運算,FEAL中子密鑰的生成使用了8輪迭代循環,每輪循環產生2個16bit的子密鑰,共產生16個子密鑰運用於加密演算法中。

2.2 非對稱密鑰加密技術

非對稱密鑰加密技術又稱公開密鑰加密,即非對稱加密演算法需要兩個密鑰,公開密鑰和私有密鑰。有一把公用的加密密鑰,有多把解密密鑰,加密和解密時使用不同的密鑰,即不同的演算法,雖然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但不可能輕易地從一個推導出另一個。使用私有密鑰對數據信息進行加密,必須使用對應的公開密鑰才能解密,而 公開密鑰對數據信息進行加密,只有對應的私有密鑰才能解密。在非對稱密鑰加密技術中公開密鑰和私有密鑰都是一組長度很大、數字上具有相關性的素數。其中的一個密鑰不可能翻譯出信息數據,只有使用另一個密鑰才能解密,每個用戶只能得到唯一的一對密鑰,一個是公開密鑰,一個是私有密鑰,公開密鑰保存在公共區域,可在用戶中傳遞,而私有密鑰則必須放在安全的地方。

非對稱密鑰加密技術的典型演算法是RSA演算法。RSA演算法是世界上第一個既能用於數據加密也能用於數字簽名的非對稱性加密演算法,RSA演算法是1977年由Ron Rivest、Adi Shamirh和LenAdleman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開發的。RSA是目前最有影響力的公鑰加密演算法,它能夠抵抗到目前為止已知的所有密碼攻擊,已被ISO推薦為公鑰數據加密標准。

RSA演算法的安全性依賴於大數分解,但現在還沒有證明破解RSA就一定需要作大數分解。所以是否等同於大數分解一直沒有理論證明的支持。由於RSA演算法進行的都是大數計算,所以無論是在軟體還是硬體方面實現相對於DES演算法RSA演算法最快的情況也會慢上好幾倍。速度一直是RSA演算法的缺陷。

3. 總結

隨著計算機網路的飛速發展,在實現資源共享、信息海量的同時,信息安全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需要程度,多媒體信息加密技術論文也凸顯了其必不可少的地位,同時也加密技術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需求,加密技術發展空間無限。

參考文獻:

[1] IDEA演算法 中國信息安全組織 2004-07-17.


看了“多媒體多媒體信息加密技術論文論文”的人還看:

1. ssl加密技術論文

2. 詳解加密技術概念加密方法以及應用論文

3. 淺談計算機安全技術畢業論文

4. 電子信息技術論文範文

5. 計算機網路安全結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