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技術拼音怎麼寫
擴展閱讀
網易顯示網路異常 2025-09-26 11:23:48

計算機網路技術拼音怎麼寫

發布時間: 2022-10-19 02:53:56

A. 計算機網路技術用英語怎麼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正解~

B. CNT 什麼意思

碳納米管(奈米碳管)

碳納米管,與金剛石、石墨、富勒烯一樣,是碳的一種同素異形體。

碳納米管(英文Carbon Nanotube,縮寫CNT)是在1991年1月由日本築波NEC實驗室的物理學家飯島澄男使用高分辨透射電子顯微鏡從電弧法生產的碳纖維中發現的。它是一種管狀的碳分子,管上每個碳原子採取sp雜化,相互之間以碳-碳σ鍵結合起來,形成由六邊形組成的蜂窩狀結構作為碳納米管的骨架。每個碳原子上未參與雜化的一對p電子相互之間形成跨越整個碳納米管的共軛π電子雲。按照管子的層數不同,分為單壁碳納米管和多壁碳納米管。管子的半徑方向非常細,只有納米尺度,幾萬根碳納米管並起來也只有一根頭發絲寬,碳納米管的名稱也因此而來。而在軸向則可長達數十到數百微米。

碳納米管不總是筆直的,局部可能出現凹凸的現象,這是由於在六邊形結構中混雜了五邊形和七邊形。出現五邊形的地方,由於張力的關系導致碳納米管向外凸出。如果五邊形恰好出現在碳納米管的頂端,就形成碳納米管的封口。出現七邊形的地方碳納米管則向內凹進。作為一種高品質的納米材料,由於碳納米管的結構與石墨的片層結構相同,所以具有很好的電學性能,為發展新型直接電化學酶感測器提供了可能性。

碳納米管的分子結構決定了它具有一些獨特的性質。由於巨大的長徑比(徑向尺寸在納米量級,軸向尺寸在微米量級),碳納米管表現為典型的一維量子材料,它的電子波函數在管的圓周方向具有周期性,在軸向則具有平移不變性,大大純化了理論工作,並做出了一些預言。理論預言,碳納米管具有超常的強度、熱導率、磁阻,且性質會隨結構的變化而變化,可由絕緣體轉變為半導體、由半導體變為金屬;具有金屬導電性的碳納米管通過的磁通量是量子化的,表現出阿哈諾夫-波姆效應(A-B效應)。

對比度

CNT:對比度

補充詞義:

CNT MA(MI): 對比度最大(最小)值;

CNT CE 對比度中心值

CNTC 對比度調整中間值;副對比度中間值

環核苷酸

cAMP和cGMP統稱環核苷酸(CyclicNucleaotides,CNT),是生物體內沒有特異性的低分子化合物,廣泛地存在於動物機體的各種組織及細菌中。CNT在生命活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網路用語

CNT:(網路用語)處女帖,拼音「chu nü tie」的縮寫。

其他縮略詞

CNT:Crisis Negotiation Team,危機談判小組,指在特警隊中負責與劫持者或其他威脅者進行談判的人員

CNT GROUP: 北海集團北海集團香港股市股票代碼及名稱

CNT GROUP 北海集團

Checkpoint cnt: 檢查點計數器檢查點計數器

CNT: SKCNT CIERNA NAD TISOU SKCNT CIERNA NAD TISOU 國家名稱-斯洛伐克

DRV CNT: 激勵控制

CNT CouNTer: 計數器計數器電子縮略語

CNT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計算機網路技術

CNT CouNTer 計數器

CNT cannot: 不能

cnt:container 集裝箱

C. 計算機三個字拼音怎麼打

拼音 jì suàn jī
計算機(computer)俗稱電腦,是現代一種用於高速計算的電子計算機器,可以進行數值計算,又可以進行邏輯計算,還具有存儲記憶功能。是能夠按照程序運行,自動、高速處理海量數據的現代化智能電子設備。由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所組成,沒有安裝任何軟體的計算機稱為裸機。可分為超級計算機、工業控制計算機、網路計算機、個人計算機、嵌入式計算機五類,較先進的計算機有生物計算機、光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等。

D. 計算機及網路技術的定義

計算機及網路技術的定義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里,許多人都有過寫論文的經歷,對論文都不陌生吧,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怎麼寫論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我整理的計算機及網路技術的定義,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1、計算機網路技術概述

1.1計算機網路技術的定義

計算機網路技術即是指一台或者是多台計算機可以在分布在不一致的地方實現通信線路的連接,對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信協議的使用相互協調和管理的一種計算機技術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實現計算機操作系統的轉移。一般說來,計算機網路技術實際上是使得計算機的功能憑借計算機網路讓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兩者相互整合,讓其作用得到最大效應的運用。從而使得計算機的有效性更高,也能實現資源共享的目的。

1.2計算機網路技術發展歷程

1.2.1遠程終端連接階段

計算機網路技術發展的最開始的是遠程終端連接階段,它是一種不同的計算機網路終端,終端與主機相連,用戶可以控制遠程主機,主機網路控制中心,終端一般分布在滑鼠和E盤裡面。主機控制數據處理和存儲終端用戶數據,以及主機和終端之間的通信,終端中的所有數據不進行存儲。

1.2.2計算機網路階段

在1960年左右,人們已經開始運用計算機了。當計算機不斷更新時,計算機網路系統從單一的計算機網路發展到多個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網路通過一個通信線連接到不同區域的計算機,使互聯網用戶繼續使用本地的網路資源,並可以在計算機網路系統中使用資源,使得信息可以進行交互和分享。

1.2.3網路互連階段

現代網路是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網路的形成,主要是採用網路協議將在不同的區域內的網路相互連接,所以是規模更大,更復雜的網路。互聯網路可以使網路擴大通信范圍,使用戶能夠訪問一些不同的網路系統,它可以實現共享這樣的信息和資源的深度交流。

1.2.4信息高速公路階段

20世紀90年代,美國提出了「信息基礎設施」的錯覺,使高速公路上的信息將得到相應的推廣,計算機技術實現了高速化和一體化發展。

1.3計算機網路技術功能

計算機網路技術的功能是:首先資源可以共享,計算機網路技術資源包括計算機軟體資源、資料庫資源和計算機硬體資源。二是協同合作,這種合作是指計算機與計算機之間的用戶或系統之間,計算機設備的任務量是比較大的,如果計算機有少量的任務,由他來分擔工作量,提高網路的可用性和可靠性。三是數據通信。計算機網路通信是指計算機與計算機之間的通信,即使在計算機和用戶之間。

2、計算機網路技術的應用

2.1LAN網路

LAN網路的投資比較少,見效比較快,在我國以及西方發達國家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目前,LAN產品以乙太網比較著名。首先,乙太網(Ethernet),目前,區域網中的乙太網(Ethernet)依然有著非常重要的位置,是常用的粗同軸電纜網路結構支持網路結構,支持細同軸電纜和雙絞線支持網路結構的乙太網結構的三種主要類型。網路結構是在90年代的乙太網的主流,其結構可靠性高,布局非常靈活,易於擴展和管理。隨著網路伺服器和高速乙太網高速傳輸的需求日益增加,快速乙太網的網路結構應運而生,其傳輸速率可以達到100mps,可與原有的乙太網兼容;此外,HP公司的100VG-AnyLAN和乙太網可以匹配。

2.2Internet

Internet作為國際互聯網,是世界上最大的國際計算機網路。可以為網路用戶提供電子郵件服務、遠程登錄服務和文件傳輸服務,和互聯網也可以提供各種信息技術,如WWW,gppher等,提供網路用戶訪問其他的大部分信息的便捷途徑。目前,由於互聯網的優越的應用性能,它在世界上得到了飛快的發展。

2.3ATM

ATM網路也有非同步傳輸模式,這是一種在網路中傳輸和交換的'模型,對模型、區域網和廣域網也都很支持,無縫連接是為區域網和廣域網提供的。需要使用專用的的網路適配器和轉換器,而且還可以與系統的通信環境或專用電話線進行遠程甚至非遠程數據傳輸。目前,空管網路技術已經變得越來越成熟,許多國家也建立了自己的ATM網路,並制定了國際標准,使得該網的使用越來越廣泛。

2.4無線網路

無線網路技術的應用非常大,目前市場上一般都是區域網,個人通信和無線家庭網路三個,無線通信技術可以分為紅外技術和射頻無線網路技術兩種。紅外技術是更便宜,速度更快,不受國家頻率限制,抗干擾性更為突出,但還是沒有辦法穿過牆壁或地板和其他地方,所以有效的范圍是有限的;目前,無線網路技術已廣泛應用於醫學、軍事等領域。對於很多用戶來說都是有幫助的,然而,當無線網路與互聯網的結合發生後,無線網路技術得到了飛速的發展。

3、結語

從目前的階段出發,當計算機網路技術不斷地發展起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都跟計算機網路無法分離,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會越來越方便和快捷,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為了將計算機網路技術的應用水平和應用效率也逐步提高了,如此就需要對先進的計算機網路技術進行研究,開發和引進,能夠將虛擬網路技術和虛擬專用撥號網技術進行不斷地推廣,這樣計算機網路得技術含量就得到了提高,而且給人們也能提高便利,快捷,效率高,質量高的服務。

參考文獻

[1]曹社香,單士華.計算機網路技術對測控技術發展的促進作用[J].電子技術與軟體工程,2013(20):45-46.

[2]季澤洋.計算機網路技術在企業信息化過程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商貿,2014(01):113-114.

[3]程向前.計算機網路技術與應用課程改革方案[J].計算機教育,2011(14):28-32+37.

[4]譚同燦.計算機網路技術的應用及其發展[J].計算機光碟軟體與應用,2012(03):106-107.

;

E. 計算機網路技術是什麼

計算機網路技術,是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產物。計算機網路是按照網路協議,將地球上分散的、獨立的計算機相互連接的集合,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系統。連接介質可以是電纜、雙絞線、光纖、微波、載波或通信衛星。計算機網路具有共享硬體、軟體和數據資源的功能,具有對共享數據資源集中處理及管理和維護的能力。一般按網路范圍劃分為區域網(LAN)、城域網(MAN)、廣域網(WAN)。

計算機網路

計算機網路包括計算機和網路兩部分.其中計算機又稱電子計算機,俗稱電腦,是一種能夠按照程序運行,自動、高速處理海量數據的現代化智能電子設備。由硬體和軟體所組成,沒有安裝任何軟體的計算機稱為裸機。常見的形式有台式計算機、筆記本計算機、大型計算機等,較先進的計算機有生物計算機、光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等。而網路就是用物理鏈路將各個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機相連在一起,組成數據鏈路,從而達到資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所以計算機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多台自治計算機系統及其外部網路,通過通信介質互聯,在網路操作系統和網路管理軟體及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系統。

計算機網路可按網路拓撲結構、網路涉轄范圍和互聯距離、網路數據傳輸和網路系統的擁有者、不同的服務對象等不同標准進行種類劃分。一般按網路范圍劃分為:

(1)區域網(LAN);

(2)城域網(MAN);

(3)廣域網(WAN)。區域網的地理范圍一般在10千米以內,屬於一個部門或一組群體組建的小范圍網,例如一個學校、一個單位或一個系統等。廣域網涉轄范圍大,一般從幾十千米至幾萬千米,例如一個城市,一個國家或者洲際網路,此時用於通信的傳輸裝置和介質一般由電信部門提供,能實現較大范圍的資源共享。城域網介於LAN和WAN之間,其范圍通常覆蓋一個城市或地區,距離從幾十千米到上百千米。

按網路的交換方式分類:(1)電路交換(2)報文交換(3)分組交換。電路交換方式類似於傳統的電話交換方式,用戶在開始通信前,必須申請建立一條從發送端到接收端的物理信道,並且在雙方通信期間始終佔用該通道。報文交換方式的數據單元是要發送的一個完整報文,其長度並無限制。報文交換採用存儲--轉發原理,這點有點像古代的郵政通信,郵件由途中的驛站逐個存儲轉發一樣。報文中含有目的地址,每個中間節點要為途經的報文選擇適當的路徑,使其能最終到達目的端。

分組交換方式也稱包交換方式,1969年首次在ARPANET上使用,現在人們都公認ARPANET是分組交換網之父,並將分組交換網的出現作為計算機網路新時代的開始。採用分組交換方式通信前,發送端現將數據劃分為一個個等長的單位(即分組)這些分組逐個由各中間節點採用存儲--轉發方式進行傳輸,最終達到目的端。由於分組長度有限制,可以在中間節點機的內存中進行存儲處理,其轉發速度大大提高。除以上幾種分類外,還可以按所採用的拓撲結構將計算機網路分為星型網、匯流排網、環形網、樹形網和網形網;按其所採用的傳輸介質分為雙絞線網、同軸電纜網、光纖網、無線網;按信道的帶寬分為窄帶網和寬頻網;按不同的途徑分為科研網、教育網、商業網、企業網、校園網等。

計算機網路由一組結點和鏈絡組成。網路中的結點有兩類:轉接結點和訪問結點。通信處理機、集中器和終端控制器等屬於轉接結點,它們在網路中轉接和交換傳送信息。主計算機和終端等是訪問結點,它們是信息傳送的源結點和目標結點。

計算機網路技術實現了資源共享。人們可以在辦公室、家裡或其他任何地方,訪問查詢網上的任何資源,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促進了辦公自動化、工廠自動化、家庭自動化的發展,計算機網路是服務現代科技的開端。

21世紀已進入計算機網路時代。計算機網路極大普及,計算機應用已進入更高層次,計算機網路成了計算機行業的一部分。新一代的計算機已將網路介面集成到主板上,網路功能已嵌入到操作系統之中,智能大樓的興建已經和計算機網路布線同時、同地、同方案施工。隨著通信和計算機技術緊密結合和同步發展,我國計算機網路技術飛躍發展。

F. 計算機字拼音怎麼打

jisuanji 計算機

計算機(computer)俗稱電腦,是現代一種用於高速計算的電子計算機器,可以進行數值計算,又可以進行邏輯計算,還具有存儲記憶功能。是能夠按照程序運行,自動、高速處理海量數據的現代化智能電子設備。由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所組成,沒有安裝任何軟體的計算機稱為裸機。可分為超級計算機、工業控制計算機、網路計算機、個人計算機、嵌入式計算機五類,較先進的計算機有生物計算機、光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等。
計算機發明者約翰·馮·諾依曼。計算機是20世紀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發明之一,對人類的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並以強大的生命力飛速發展。它的應用領域從最初的軍事科研應用擴展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已形成了規模巨大的計算機產業,帶動了全球范圍的技術進步,由此引發了深刻的社會變革,計算機已遍及一般學校、企事業單位,進入尋常百姓家,成為信息社會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計算機的應用在中國越來越普遍,改革開放以後,中國計算機用戶的數量不斷攀升,應用水平不斷提高,特別是互聯網、通信、多媒體等領域的應用取得了不錯的成績。1996年至2009 年,計算機用戶數量從原來的630萬增長至6710 萬台,聯網計算機台數由原來的2.9萬台上升至5940萬台。互聯網用戶已經達到3.16 億,無線互聯網有6.7 億移動用戶,其中手機上網用戶達1.17 億,為全球第一位。計算工具的演化經歷了由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的不同階段,例
ENIAC計算機
ENIAC計算機
如從「結繩記事」中的繩結到算籌、算盤計算尺、機械計算機等。它們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發揮了各自的歷史作用,同時也啟發了現代電子計算機的研製思想。
1889年,美國科學家赫爾曼·何樂禮研製出以電力為基礎的電動製表機,用以儲存計算資料。
1930年,美國科學家范內瓦·布希造出世界上首台模擬電子計算機。
1946年2月14日,由美國軍方定製的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And Calculator)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問世了。ENIAC(中文名:埃尼阿克)是美國奧伯丁武器試驗場為了滿足計算彈道需要而研製成的,這台計算器使用了17840支電子管,大小為80英尺×8英尺,重達28t(噸),功耗為170kW,其運算速度為每秒5000次的加法運算,造價約為487000美元。ENIAC的問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表明電子計算機時代的到來。在以後60多年裡,計算機技術以驚人的速度發展,沒有任何一門技術的性能價格比能在30年內增長6個數量級。

G. 計算機網路技術用英文怎麼說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H. 計算機網路技術常用英語縮寫

ACPI:Advanced Configuration and Power Interface 高級電源配置電源介面
AD:Active Directory 活動目錄
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非同步傳輸模式
CA:Certificate Authority 認證授權
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 載波偵聽多波/沖突檢測
DDN:Digital Data Network 數字數據網路
DLC:Data Link Control 數據鏈接控制
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動態主機配置協議
DNS:Domain Name System(Service) 動態域名系統(服務)
EXP:
FAT:File Allocation Table 文件分配表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 文件傳輸協議
GPF:General Protection Fault 一般保護錯
GC:Global Catalog 全局類目
GG:Global Group 全局組
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圖形用戶介面
HAL:Hardware Abstraction Layer 硬體抽象層
HCI: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人機介面
HCL:Hardware Compatibility List 硬體兼容性列表
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 高速數據鏈路協議
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超文本標記語言
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超文本傳輸協議
HTTP:Secure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安全超文本傳輸協議
I/O:Input/Output 輸入/輸出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互聯網控制信息協議
ICP:Internet Commerce Provider 互聯網商業提供商
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互聯網組管理協議
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 互聯網信息伺服器
IMAP:Internet Message Access Protocol 互聯網信息訪問協議
IPX:Internetwork Packet Exchange 互連網包交換
IrDA: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 紅外數據傳輸組織
IRDP:ICMP Router Discovery Protocol ICMP路由發現協議
ISAPI:Internet Server 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 互聯網伺服器應用程序介面
ISP:Internet or Independent Service Provider 互聯網(獨立)服務提供商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 信息技術(我發現很多朋友認為IT是Internet Technology其實不對
L2TP:Layer Two Tunneling Protocol 第二曾通道協議
LAN:Local Area Nerwork 區域網
LCP:Link Control Protocol 鏈路控制協議
LLP:Lower Layer Protocol 低層協議
MAC:Media Access Control 媒體訪問控制
MBR:Master Boot Record 主引導記錄
MPPE:Microsoft Point to Point Encryption 微軟點對點加密
MTU: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 最大傳輸單元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網路地址轉換
NetBEUI:NetBIOS Expand User Interface NetBIOS擴展用戶介面
NetBIOS:Network Basic Input/Output System 網路基本輸入/輸入系統
NDIS:Network Driver Interface Specification 網路驅動程序介面規范
NFS:Network File System 網路文件系統
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 網路介面卡
NTFS:NT File System NT文件系統

I. 世界上第一台計算機是哪一年問世的拼音怎麼寫

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誕生於1946年2月14日。
1946年2月14日,由美國軍方定製的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And Calculator)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問世了。ENIAC(中文名:埃尼阿克)是美國奧伯丁武器試驗場為了滿足計算彈道需要而研製成的,這台計算器使用了17840支電子管,大小為80英尺×8英尺,重達28t(噸),功耗為170kW,其運算速度為每秒5000次的加法運算,造價約為487000美元。ENIAC的問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表明電子計算機時代的到來。
計算機(computer)俗稱電腦,是一種用於高速計算的電子計算機器,可以進行數值計算,又可以進行邏輯計算,還具有存儲記憶功能。是能夠按照程序運行,自動、高速處理海量數據的現代化智能電子設備。由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所組成,沒有安裝任何軟體的計算機稱為裸機。可分為超級計算機、工業控制計算機、網路計算機、個人計算機、嵌入式計算機五類,較先進的計算機有生物計算機、光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等。
計算機發明者約翰·馮·諾依曼。計算機是20世紀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發明之一,對人類的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並以強大的生命力飛速發展。它的應用領域從最初的軍事科研應用擴展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已形成了規模巨大的計算機產業,帶動了全球范圍的技術進步,由此引發了深刻的社會變革,計算機已遍及一般學校、企事業單位,進入尋常百姓家,成為信息社會中必不可少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