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實驗當發送速率大於傳輸速率的情況新浪
擴展閱讀
筆記本電腦屏幕黑屏又亮 2025-09-25 16:15:53
哪裡有網站建立的公司 2025-09-25 16:15:41

計算機網路實驗當發送速率大於傳輸速率的情況新浪

發布時間: 2022-10-30 08:30:52

A. 計算機網路的性能

計算機網路的性能一般是指它的幾個重要的性能指標。但除了這些重要的性能指標外,還有一些非性能特徵(non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也對計算機網路的性能有很大的影響。本節將討論這兩個方面的問題。計算機網路的性能指標,性能指標從不同的方面來度量計算機網路的性能。下面介紹常用的七個性能指標。我們知道,計算機發送出的信號都是數字形式的。比特(bit)來源於binary digit,意思是一個「二進制數字」,因此一個比特就是二進制數字中的一個1或0。比特也是資訊理論中使用的信息量的單位。網路技術中的速率指的是數據的傳送速率,它也稱為數據率(data rate)或比特率(bit rate)。速率是計算機網路中最重要的一個性能指標。速率的單位是bit/s(比特每秒)(或b/s,有時也寫為bps,即bit per second)。當數據率較高時,就常常在bit/s的前面加上一個字母。例如,k(kilo)=103=千,M (Mega)=10=兆,G(Giga)=109=吉,T(Tera)=10=太,P(Peta)=10=拍,E(Exa)=1018=艾,Z(Zetta)=101-澤,Y(Yotta)=104=堯。這樣,4x10'bit/s的數據率就記為40Gbit/s。現在人們在談到網路速率時,常省略了速率單位中應有的bit/s,而使用不太正確的說法,如「40G的速率」。另外要注意的是,當提到網路的速率時,往往指的是額定速率或標稱速率,而並非網路實際上運行的速率。

B. 關於網路數據傳輸速率

是描述數據傳輸系統的重要技術指標之一。在數值上等於每秒種傳輸構成數據代碼的二進制比特數,單位為比特/秒(bit/second),記作bps。對於二進制數據,為:s=1/t(bps)其中,t為發送每一比特所需要的時間。例如,如果在通信信道上發送一比特0、1信號所需要的時間是0.001ms,那麼信道的為1
000
000bps。
在實際應用中,常用的單位有:kbps、mbps和gbps。其中:
1kbps=103bps
1mbps=106kbps
1gbps=109bps
帶寬與
在現代網路技術中,人們總是以「帶寬」來表示信道的,「帶寬」與「速率」幾乎成了同義詞。信道帶寬與的關系可以奈奎斯特(nyquist)准則與香農(shanon)定律描述。
奈奎斯特准則指出:如果間隔為π/ω(ω=2πf),通過理想通信信道傳輸窄脈沖信號,則前後碼元之間不產生相互竄擾。因此,對於二進制數據信號的最大rmax與通信信道帶寬b(b=f,單位hz)的關系可以寫為:
rmax=2.f(bps)
對於二進制數據若信道帶寬b=f=3000hz,則最大為6000bps。
奈奎斯特定理描述了有限帶寬、無雜訊信道的最大與信道帶寬的關系。香農定理則描述了有限帶寬、有隨機熱雜訊信道的最大傳輸速率與信道帶寬、信噪比之間的關系。
香農定理指出:在有隨機熱雜訊的信道上傳輸數據信號時,rmax與信道帶寬b、信噪比s/n的關系為:
rmax=b.log2(1+s/n)
式中,rmax單位為bps,帶寬b單位為hz,信噪比s/n通常以db(分貝)數表示。若s/n=30(db),那麼信噪比根據公式:
s/n(db)=10.lg(s/n)
可得,s/n=1000。若帶寬b=3000hz,則rmax≈30kbps。香農定律給出了一個有限帶寬、有熱雜訊信道的最大的極限值。它表示對於帶寬只有3000hz的通信信道,信噪比在30db時,無論數據採用二進制或更多的離散電平值表示,都不能用越過0kbps的速率傳輸數據。
因此通信信道最大傳輸速率與信道帶寬之間存在著明確的關系,所以人們可以用「帶寬」去取代「速率」。例如,人們常把網路的「高」用網路的「高帶寬」去表述。因此「帶寬」與「速率」在網路技術的討論中幾乎成了同義詞。

C. 計算機網路 數據發送傳輸 發送速率

發送速率
的意思是比如,你發送100MB的數據,用了1秒鍾,那你的發送速率就是100MB/s,換算成bps就是800Mbps,你說的那種應該理解為時延,從站點A到站點B的時延。

D. 計算機網路速度的問題

首先對您的提問做一個糾正:
在通信領域術語上,較為規范的說法,發送速率和傳輸速率是同一個含義。
而您問題中所提到的傳輸速率,應該叫做傳播速率。由於國內書籍對此並沒有做統一的規范,在不會引起歧義的情況下,有時可以混用,初學者還是盡量區分開來。

在計算機網路中,發送速率是指主機或路由器發送數據幀的速度;而傳播速率則是指信號在信道中傳播單一定距離的速度。您首先要把這兩個概念搞清楚。

我們通常是用帶寬來描述發送速率的。所謂帶寬,你可以理解成信號頻率的變化的范圍;

光纖是傳輸光信號的,而可見光的頻率是非常非常高的,大約在10e8MHz數量級上,遠遠大於電磁頻率,從而大大提高了發送速率;而即使是做工極好的銅線,也至多隻能達到近1GHz的帶寬。兩者的差距是非常明顯的。

所以我們所說的光纖速度快於電纜,是從發送速率的角度講的。而並非很多人所誤解的是傳播速率快,而認為「光在光纜上跑得比電在電纜上快」。我們都知道,真空介質中,電磁波的速度與光速度是一樣的,是30萬公里/秒,而事實上,根據光學原理,光在光纖中是通過全反射來傳播的,而這樣,勢必增加了光在光纜中傳播的路徑(走折線路徑比走直線路徑要長),從而在傳播速度上反而不如銅線傳播的快。但是,這一點的速率減緩的劣勢,和之前的發送速率的大大提高的優勢相比,是微乎其微的。

發送速率受什麼影響?是不是能夠無限提高發送速率?等等這些問題,如果您感興趣,可以去參看數據傳輸方面的相關理論,重點參看奈奎斯特定理和香農定理。

希望對您的理解有所幫助。

E. 計算機網路帶寬

這種說法的確在網路界很常見。
例如,當10 Mb/s乙太網升級到100 Mb/s時,這種100 Mb/s的乙太網就稱為快速乙太網,表明速率提高了。當數據機每秒能夠傳送更多的比特時就稱為高速數據機。當網路中的鏈路帶寬增加時,也常說成是鏈路的速率提高了。因此在計算機網路領域,「速率」和「帶寬」有時是代表同樣的意思。
但我們必須對網路的「速度」有正確的理解。。
我們早已在物理課程中學過,速率(或速度)的單位是「米/秒」。我們談到「高速火車」是指這種火車在單位時間內行駛的距離增大了。但「網路提速」並不是指信號在網路上傳播得更快了(更多的「米/秒」),而是說網路的傳輸速率(更多的「比特/秒」)提高了。
這里特別要注意,「傳播」(propagation或propagate)和「傳輸」(transmission或transmit)這兩個中文名詞僅一字之差,但意思卻差別很大。
傳播速率:信號比特在傳輸媒體上的傳播速率就是電磁波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在傳輸媒體上的走多少距離。這個速率大約只有電磁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率的2/3左右。或者說,信號比特在傳輸媒體上1微秒可傳播200米左右的距離。
傳輸速率:計算機每秒鍾可以向所連接的媒體或網路注入(也就是發送)多少個比特則是傳輸速率。若計算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發送更多的比特也就是「發送速率提高了」,但一定要弄清,這里的「速率」指的「比特/秒」而不是指「米/秒(傳播速率)」。
由此可見,當我們使用「速率」表示「比特/秒」時,就應當將其理解為主機向鏈路(或網路)發送比特的速率。這也就是比特進入鏈路(或網路)的速率。
同理,傳播時延和傳輸時延的意思也是完全不同的。由於傳輸時延很容易和傳播時延弄混,因此最好使用發送時延來代替傳輸時延這個名詞。請記住:
發送時延 = 傳輸時延 �8�2 傳播時延

F. 計算機網路中帶寬和傳輸速率的區別是什麼

是兩個不停的概念。帶寬是通道傳輸信息的能力;傳輸速率是單位時間內在通道中傳輸的信息量。

帶寬表示頻帶寬度。在計算機網路應用中,信號的帶寬是指該信號所包含的各種不同頻率成分所佔據的頻率范圍;帶寬也表示通信線路所能傳送數據的能力,即在單位時間內從網路中的某一點到另一點所能通過的「最高數據率」。
數據傳輸速率就是指每秒鍾傳送的二進制脈沖的信息量,其單位通常為bit/s。是衡量單位時間內線路傳輸的二進制位的數量,衡量的是線路傳送信息的能力。通道的頻率是衡量單位時間內線路電信號的振盪次數,頻率與數據傳輸速率的關系類似於高速公路上行車道數量與車流量的關系。

G. 計算機網路的數據傳輸速率

數據傳輸速率是指網路每秒能傳輸的位元組或者比特的數量。單位為「位元組/秒」或「比特/秒」。也就是***b/s或者***bit/s。1位元組=8比特。

H. 計算機網路 數據發送傳輸 發送速率

在物理單位(線路)上的速率是用波特率來表示,在計算機端上是用位元組來表示。
在傳輸線路上是用流量計算的,只要是電路上傳播的是有一定規律的電波,是物理傳輸單位(即比特流,Bit),4M帶寬的完整單位表示為4M/bps(bps指每秒傳輸比特流是4M)。而在計算機這端使用的是位元組(即Byte),所以在計算機這端我們看到的網速是轉化成我們能識別的位元組單位,換算公式如下:
1 Byte(位元組)=8Bit(比特),
1KB=1024B=2的十次方(計算機使用二進制)
1MB=1024KB
1GB=1024MB
1TB=1024GB(目前電腦上最大的容量單位)
4X1024/8=512KB/S (這是理論最大速度)
例如家裡有4MB寬頻,指的是每秒理論最大發送電波數是4MB個,到了計算機這端就轉換成人能識別的位元組單位,即4X1024/8=512KB(位元組),所以物理單位和計算機的邏輯單位轉換正好對應。
註:兩者都是用B,但表示的單位不同。

I. 網路傳輸速率和實際傳輸的文件大小不匹配怎麼解釋

網口的速率是理論上限,一般都是現實100mbps,但是實際上的傳輸速度受限於你到目標文件鏈路上的最低速度,如果你下載文件10秒能下載30到50m,這已經是很不錯的情況了,另外,並不是下載流量多少文件就有多大的,下載的文件確實是一幀一幀發送的,但是每一幀除了文件的一部分,這一幀還需要文件頭,還需要封包結尾,還需要目標地址,還需要完整驗證標識,還需要幀數編號,實際接收的要遠大於文件大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