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瑞星和微點
你這個問題問得...
你不知道瑞星和微點是有淵源的,單從軟體來說微點和瑞星2008兼容,後來我就沒用過瑞星,不知道能不能和2009瑞星兼容
看看這個
1989年底,王新找到當時在中國科學院數學所計算機科學研究室工作的劉旭,想邀請劉出山,一起干點事.
劉旭摔給王新一句話:「40歲以前,只做實驗系統,不想搞商品化的軟體.」1991年,王新創辦了瑞星公司,但這位瑞星公司總經理最終說服劉旭的時間已經是1993年了.在這兩年期間,劉事實上充當著瑞星的技術顧問的角色.離開中科院、加盟瑞星,讓劉旭成為中國的「程序員五傑」,另外四人分別是吳曉軍、鮑岳橋、周志農、朱崇君.瑞星成就劉旭的同時,劉旭也成就了瑞星,憑借劉旭主導研製的殺毒軟體與防病毒卡,瑞星在中關村村一度成為與聯想、方正齊名的公司.
但這個故事有一個美麗的開始,卻沒有一個美麗的結局.
2003年,加盟瑞星10年之久的劉旭離開了瑞星,當時對外的說法是「劉旭因身體健康問題離開瑞星」.但不久後劉旭就創立了同樣從事計算機安全業務的微點公司,再不久後微點與瑞星對簿公堂.
2008年2月17日,媒體的一篇報道更是讓王新與劉旭20年的恩怨,放大在聚光燈之下,有關「殺毒業最大丑聞」的說法也隨即不脛而走.
一位中關村企業界人士認為,在20年恩怨的曲折劇情之外,王劉故事的典型性更在於其中關村印記.在這個被稱為「中國矽谷」的地方,這樣的爭斗並不鮮見,從聯想的柳倪之爭,到方正逼宮,再到四通暗鬥……
每當這樣的事件發生,總能在中關村激起波瀾,但旋即消沉.一段時間後,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旁觀者激情如故.恩怨情仇、巧取豪奪、刀光劍影、浪漫與血腥、勾心鬥角……中關村的江湖本色不時閃現.
正如奇虎網CEO周鴻禕所言:「中國矽谷」缺乏的恰恰是矽谷對創新的保護以及對契約的尊重,「(中關村)村民們只有彌補這些短板,中關村才能成為真正的中國矽谷」.
20年恩怨
事實上,微點與瑞星之間的明爭暗鬥,自從劉旭離開瑞星時就埋下了種子.2003年3月5日,瑞星宣布劉旭離職,隨後瑞星宣布裁掉整個系統集成部門以及銷售部門約20名員工.當時,瑞星銷售部的總人員也就在60人左右.
劉旭離開瑞星時仍然是瑞星的第二大股東,約持股30%,王新持股則超過60%.
2005年,劉旭創立微點公司,上述被裁掉員工多追隨劉旭,加盟微點,其中包括曾任瑞星副總裁的田亞葵,以及馬斌、熊不文等.
微點公司的主推產品為「主動防禦病毒軟體」.但就在2005年底,北京警方破獲了一起「全國首例故意傳播網路病毒案件」,當事方正是劉旭創辦的微點公司.
警方稱微點公司:「在軟體研製過程中,違規在互聯網上下載、運行多種病毒,致使計算機病毒在互聯網上大量傳播,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按照網路安全監管規定,商業公司或個人在沒有主管機構的許可下,不能下載病毒樣本進行測試.
微點公司副總裁田亞葵因此被警方關押.2007年11月,田亞葵在被羈押11個月和取保候審12個月後,北京市海淀區檢察院對田亞葵做出了不起訴的決定.
與此同時,微點公司也沒有停下腳步,其產品「主動防禦軟體」獲准向國家計算機病毒防治產品檢測中心辦理產品上市銷售前的檢測手續,並在「國內首例防病毒公司傳播病毒案」過去兩年半後,即2008年2月,獲得銷售許可證.
但這還不是「國內首例防病毒公司傳播病毒案」的全部.2008年2月17日,一篇媒體報道將矛頭直指瑞星,稱其與原北京市公安局網監處處長於兵等人官商勾結,製造了這起假案.
對此,瑞星在2月19日發布公告認為,劉旭曾是瑞星的主要股東與高管,其開發銷售「主動防禦軟體」,違反同業禁止與保密條款協定.該公告還稱:劉旭從瑞星離開時,竊取了瑞星公司交換病毒庫密鑰,傷害了瑞星公司及其他股東的權益.
此後,微點公司又發布聲明稱:從相關部門獲悉,製造這起假案的北京市公安局網監處原處長於兵、幹警張鵬雲、齊坤和瑞星公司副總經理趙四章已經被北京市檢察院正式批捕.
至此,圍繞著瑞星和微點、王新和劉旭,恩怨之門面向公眾不斷開啟.
未了局
2月25日,微點副總裁田亞葵在電話中對記者表示,不清楚案件細節.他同時表示,微點公司正常運轉,其產品「微點主動防禦軟體」目前可以通過微點網站以及連邦等渠道購買.
瑞星副總裁毛一丁則表示,其正在澳大利亞休假,不太清楚案件進展情況.他建議記者去公安局和檢察院等部門求證.
很顯然,「國內首例防病毒公司傳播病毒案」的全部真相還有待有關部門做出最終的結論.但相關當事人夾雜其中的恩怨情仇卻不難追溯.
據記者了解,加盟瑞星後,劉旭花了2周時間,為瑞星防病毒卡做了很詳細的整體設計,找了一個博士生編程,很快做出了產品.
這款產品的成功出乎劉旭與王新的意料.1993年4月,瑞星防病毒卡一個月就銷了一萬套,瑞星成為國內防病毒卡市場的No.1,華星則被遠遠的甩在了身後.
據知情人士介紹,就在瑞星走向成功之際,其在王新的主導下展開多元化,拿著防病毒卡賺來的錢四處投資.而這段時間,殺毒軟體異軍突起,防病毒卡卻成為過時的產品.至1997年,瑞星的市場份額收縮至不足1%,市場老大的地位被江民科技取代.
劉旭早在1993年就看到了殺毒產品軟體化的問題.面對失利,瑞星開始重組.最終,瑞星決定由劉旭出任總經理;王新任董事長,但在公司決策上只擔任顧問角色.
劉主導瑞星實施新政,聚焦殺毒軟體市場.到了1999年,瑞星開始奪回部分市場份額.同時,瑞星將公司產權股份化、法律化,解決企業遺留的利益問題、地位問題和心態問題,當時確定王新占股約60%、劉旭約30%.
1999年,瑞星重新占據反病毒領域的主導位置.
2003年,離開瑞星後,煙不離手的劉旭有一段時間常把自己封閉起來,回憶瑞星歲月.那是一段有過風雨,更多卻是陽光燦爛的日子.其間,中關村的企業有的合了,有的散了.
陽光沒有燦爛到永遠.中關村這對曾經的最佳合作夥伴最終卻以魚死網破的方式收場.
中關村式生存
忙於賺錢的中關村人喜歡講英雄故事,早年講萬潤南、金燕靜,然後講柳傳志、段永基、王志東,現在則是李彥宏、張朝陽.
但這塊崇拜英雄的地方,不僅有盪氣回腸的英雄傳奇,也總有快意恩仇的豪氣,以及心悸氣短的悲情腳本.
熟悉中關村的人士認為,王星與劉旭代表了中關村的兩類人.
王新是中關村成長的親歷者.1985年,在中科院計算所工作的王新22歲.那時候「兩通兩海」業已建立,王新身邊的人開始上中關村「淘金」.王新隨即也拋卻了「想通過考中戲,當導演,跳出中關村」的路徑,進了聯想工程部.
1988年,他辭去聯想的工作,「沖上了街」.一年之後,王新邂逅堅稱「搞計算機是科研和學問」的劉旭.
與從大學院所來到中關村的「街上」,思想意識、行為邏輯也來到「街上」的王新相比,劉旭代表的則是,從大學院所出來,但思想意識,行為邏輯仍在「院里的人」.
不管是哪一類人,大浪淘沙,既有勝出者,也有失敗之人.前者包括聯想的柳傳志、四通的萬潤南、信通的金燕靜、科海的陳慶振等.那時候,村裡的生存環境與今天截然不同,聯想、四通等都遵循「一櫃台、一張桌,一間房,一層樓,一幢樓……」的發展脈胳,他們沒有現在的風投機制,也貸不來款,他們需要生存,生存需要錢,他們摸著石頭,找到了各自的賺錢、生存方式.
中關村還有第三類人,那就是周邊失地的農民,他們也在街上辦起了企業,並構成了「電子一條街」最初的主體.
上述中關村人士對記者表示,在中關村的大舞台上,農民企業家成為最早的出局者,但他們的「精明、堅韌、草根、不計手段、不重契約、不重知識產權保護」等中關村印記卻流傳了下來.
尤其是在解決了生存問題之後,他們需要解決做大做強的問題,而此時那些所謂的「中關村印記」就開始發酵.不斷有博弈上演,其中包括柳倪之爭、方正逼宮等.
時至今天,這種博弈仍在繼續,只是版本升級,其表現更為豐富,當然也包括王新與劉旭的版本.
如今漫步中關村,這里有買盜版光碟的婦女、發小廣告的民工、附近高校來這兒浪盪的學生、中央廣場有來休閑的市民,就在你不經意間,李彥宏、馬化騰、曹國偉、馮軍、俞敏洪也許就會從身邊走過.
25年過去了,中關村發生了許多變化,人群更復雜,層次感更豐富,但把中關村建成中國矽谷的夢想,卻並沒有成為現實.
「對創新的尊重,對契約的尊重,對商業倫理的尊重,仍然缺失或不足夠,這正在制約中關村的發展.」上述中關村人士說.
Ⅱ 熱血精靈王新版本怎麼一直斷開連接
可能是網路問題
Ⅲ 演員王陽和王新是什麼關系
同一個人,王陽在劇里扮演過王新
王陽(Wayne),原名王洋,1978年3月13日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國內地影視男演員,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
2004年,出演個人首部電視劇《諜戰之特殊較量》,從而正式進入演藝圈[1]。2005年,在現代浪漫功夫喜劇《我的功夫女友》中飾演男主角蒲少傑[2]。2006年,出演個人首部古裝劇《猜心妙手》。2007年,主演情感倫理劇《如果還有明天》[3]。2008年,主演清裝劇《上書房》[4][1]。2009年,出演個人首部電影《舞蹈系》 。2011年,出演都市情感劇《極品男女日記》[5][6]。2012年,在清裝宮廷劇《宮鎖珠簾》中飾演李為[7][8]。2013年,主演家庭倫理劇《老米家的婚事》[9];同年,在古裝言情劇《金玉良緣》中飾演柳文昭[10][11]。2014年,主演現代醫療劇《青年醫生》[12][13];同年,獲得「尖叫2015愛奇藝之夜」年度最佳角色塑造獎[14]、安徽衛視「國劇盛典」演藝青年偶像獎。2016年,主演青春勵志偶像劇《高興遇見你》[15];同年,其主演的警匪懸疑網路劇《無間道》播出[16]。2017年,主演的軍旅劇《深海利劍》播出[17]。2018年,參加浙江衛視演技競演類節目《我就是演員》,獲得徐崢組冠軍、全國總決賽4強及」實力演員「稱號[18]。2019年出演電視劇《慶余年》[19]。
Ⅳ 快遞包裹里放了錢,會被掃描出來嗎
不會。沒有違規物品的話,快遞不會被拆開的。
不過包裹郵寄前郵局的人要檢查裡面裝的是什麼東西,然後才可以封口的。郵寄錢肯定是不允許的。如果你藏的比較好,郵局的人查不出來的話,上飛機掃描估計是查不出來了。
寄快遞注意事項
1、消費者選擇郵政局的快遞服務,或者選擇較為規范、網路健全的快遞公司。接受服務前應認真核查公司的營業執照、經營范圍和辦公地點。
2、快遞單上必須註明快遞物品的名稱、價值、寄件人和收件人的姓名和聯系電話。如果是重要或貴重物品,消費者應選擇保價郵件。對於大額的貴重物品,建議另購投遞保險,避免意外損失,在備注欄註明「貨到後,必須由收件人親自驗貨、簽收」的字樣,以防到貨後僅由保安或其他簽收。
3、收貨時,收件人應依據國家郵政局發布的《〈快遞服務〉郵政行業標准》「快件簽收」有關規定,驗收無異議後再確認簽收。
4、要檢查外包裝是否完好、有無被人拆開的痕跡;其次,要親自當場拆驗貨物,與寄件方確認郵寄內容、物品種類、數量是否一致。如果發現貨物損壞或缺失,要當場退回,不要簽字,盡快聯系快遞公司,追究責任。
Ⅳ 棗強縣王新屯電從哪來過來里
河北省衡水市。棗強縣王新屯是河北省衡水市的一個地區,當地的所有電都由國家電路局從衡水市連接引進的,並且都專門的供電線路。
Ⅵ 鐵血使命網路電視在哪個軟體看
截止2021年10月28日,暫不能在網路觀看。
《鐵血使命》是由貴州廣播電視台出品的電視劇,以「戰爭、女人、暴力」為核心元素,由王珂、王新、王挺等人主演。
該劇講述了在戰火紛飛的抗戰年代,國民黨國防部秘密組建了一支女子炸彈部隊,小隊由5名美麗勇敢的女特種兵組成,她們因各自不同的原因參軍入伍,專門負責排除各種炸彈險情,並利用炸彈技術與日本人展開激烈的斗爭,勇殺敵寇保家衛國的轟烈故事。
劇集評價
該劇充分借鑒好萊塢「爆米花」電影的創作經驗,按照商業類型片的模式打造,情節緊張,動作性強,人物具有各自獨特的魅力,力圖讓觀眾的第一觀感呈現出耳目一新的效果。同時在細節上又有許多笑點,或是跟觀眾產生共鳴的地方,這些都能帶給觀眾愉悅與滿足的觀看體驗。
而且該劇把「炸彈」作為推動劇情發展的關鍵道具並貫穿始終,劇中所呈現的構思精妙的關於「炸彈」的種種設計,能讓觀眾得到超出以往的觀看體驗和新鮮感,同時圍繞「炸彈」所營造的分秒必爭的緊張氣氛,以及激烈的動作場面,也是本劇的一大特色。
Ⅶ 王新要從深圳運送1000台電腦到惠州他選擇鐵路運輸 走深圳廣州惠州線怎麼走
你要從伸進運送1000台電腦到惠州他選擇鐵路運輸到深圳廣州會線路的話怎麼走這個應該是多快就是通過運送的話應該你要通過的話就是走鐵路運輸的話直接在網路上的話就根據鐵路的路線來的
Ⅷ 在班會上,王新說,他負責幫助小東,讓他把學習趕上去。(改為直接敘述)
在班會上,王新說:「我負責幫助小東,讓他把學習趕上去。」
希望採納
Ⅸ 請問你知道惠普電腦,怎麼直接連接貓了嗎
您好!感謝您選擇惠普產品。
根據您的描述,建議您參考下列信息:
進行撥號上網需要您進行下面的操作:
1、聯系當地的網路運營商,申請相應的網路服務。
2、根據網路運營商及網路配置相應的撥號貓(如ADSL撥號貓或光纖撥號貓)。
3、連接相應的電話線或光纖到您的貓中。
4、使用網線連接貓的WAN口及您機器的王新介面。
5、在機器中建立撥號連接,關於如何建立撥號連接您可以參看下下面的官方文檔:
win7系統:
http://h10025.www1.hp.com/ewfrf/wc/document?cc=cn&lc=zh-hans&dlc=zh-hans&docname=c02719586
xp系統:
http://h10025.www1.hp.com/ewfrf/wc/document?docname=c01645755&cc=cn&dlc=zh-hans&lc=zh-hans&jumpid=reg_r1002_cnzh_c-001_title_r0004
6、建立撥號連接後直接進行撥號上網即可。
希望以上回復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Ⅹ 瑞星殺毒軟體的創始人
說起瑞星,不能不說起瑞星創始人王新與劉旭。讓我們感受一下他們的人生感悟!
中關村很少有失敗的英雄,很少有摔倒了仍能爬起來的人,失敗的人只能成為新近成功者的陪襯以及茶餘飯後的談資,只能被別人當作會議上或者文章中的經驗教訓。
王新是個例外!
王新事業的第一個頂點發生在1993年3月,那個月,瑞星防毒卡的月銷量達到一萬套,創下日銷量1000套、毛利20多萬元的記錄。這個數字對於當時處於剛剛起步階段的中國軟體業來說是一個天文數字。王新開啟了中國反病毒市場,並在200多家競爭對手中成為第一。
當別人把OEM當作公司利潤來源的時候,王新把OEM當作了比廣告宣傳作用更大的迅速提高佔有率的市場推廣行為。說服眾多用戶改用瑞星不易,但說服對技術十分了解的廠商容易。這樣瑞星一口氣和聯想、同創、方正、浪潮、實達、和光等十幾家知名廠家以及中關村十幾家中小廠商簽下了OEM合同。通過OEM方式,瑞星只用幾個月時間就完成了三四十萬套殺毒軟體的銷售。
OEM一方面迅速為瑞星搶下了市場份額,另一方面,也證明了瑞星殺病毒軟體的技術領先。一種優秀的反病毒產品如何盡快打入零售市場?王新復出後的第二個策略是分銷渠道。廠家強大的宣傳支持給了分銷商強勁的動力,「啟動零售市場的三個月之內,我們向零售市場發售了5萬套瑞星8.0,現在瑞星殺病毒軟體是盡人皆知」。
和「老將不提當年勇」的思路不同,王新這次復出的想法是「既然我們做過全國第一,在200多家競爭對手中打遍天下無敵手,那麼,我們今天就依然有能力重新做到全國第一。而一旦我們再次確立了第一的位置,有了一次失敗的教訓,我們不會失誤第二次。」
瑞星殺毒軟體99世紀版的推出,實現了瑞星重新成為市場第一的設想,創下我國軟體月銷量10萬套的奇跡。
附:王新簡歷
1963年8月24日出生;
1984年進入中科院計算所;
1990年創辦萬達輕印刷世界;
1991年創辦瑞星電腦科技公司並擔任總經理。
1992年榮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3年榮獲北京市優秀科技企業家稱號;
1994年榮獲首屆十大傑出青年提名獎;
1995年被授予北京市優秀青年知識分子稱號。
1996年擔任瑞星公司董事長至今。
再說劉旭!
「黃色的樹林里有兩條岔開的路,可惜我不能同時走兩條路,我選擇了少人行走的那條,就造成了一切的差異。」這是英國著名詩人弗羅斯特的詩。
的確,人生的每次選擇都將使人的命運發生戲劇般的變化。如果當初不離開中科院,劉旭今天可能是個專家,是位頗有建樹的學者,然而命運卻讓他走上了另一條路,他怎麼也沒想到離開中科院七年後的今天,他會成為中關村知名人物,更沒想到他的人生從此開始譜寫另一篇章。
劉旭是幸運的,因為在中關村那麼多的公司里象他那樣成績卓著的似乎不多,關於這一點看看他的簡歷就知道了:
1987年獲福建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1993年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1990年被中科院數學所評為助理研究員;
1994年獲國家科技成果獎;
1992年獲北京地區優秀軟體一等獎;
1995年被中科院軟體所評為高級工程;
1993年獲北京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1997年再次獲國家科技成果獎……
或許他原本就該是一名學者。
劉旭是幸福的,有位作家曾說過,人生最不幸的莫過於一輩子做自己不喜歡的事了。只有醉心於事業的人才能取得不斷的超躍與進步,而他正是這樣一種人。劉旭經常說「寫程序不是人乾的活」。「非常苦,苦不堪言。」
1997年,在第一個殺滅宏病毒的產品即將問世時,有將近30天時間,他每天只睡2個小時,到7月份,他的臉都是綠的。在科學院他曾經連續50天,每天搞到早上6點多,睡到10點起來,然後再干到第二天6點多,編了6萬多行C語言,而且全部調通,苦不堪言。
「做程序沒有自我犧牲的精神,肯定干不好,做程序就是拚命精益求精,永不滿足,一定要把它做成我目前能做的最好的。」
「但做完之後,大家都承認自己做的東西確實有特色,廣大用戶在用,那種感覺不是用錢回報的。所以,下輩子從頭再來,我可能還是寫程序,程序給我帶來很多樂趣。」這些都是劉旭的「格言」。
樂趣始終是他工作的源動力。
劉旭是執著的,這可能是一切天才的「通病」。
他從來沒有服輸過。1998年8月4日,初秋的北京剛剛去掉一點酷暑的炎熱,人們牽掛著經洪水沖擊的災區人民,心中仍象在酷暑中一樣燥熱。作為瑞星公司的總經理兼總工程師劉旭在電腦前查看剛由研發部送來的幾個新病毒樣本。幾個病毒在瑞星公司自行研製的解毒工具的幫助下,頃刻之間便已破解。但有一個病毒樣本卻遲遲未能通過,劉旭那深邃的目光立刻放出光彩。劉旭是這樣一種人,他喜歡挑戰,喜歡和高手較量。在近十年與計算機病毒的斗爭中,每當發現一個具有挑戰性的新病毒,他都會抑制不住內心的沖動!
由於「宏」病毒的困擾,他連續二十幾天每天只睡二個來小時,「宏」病毒最終敗在了他的手下。「我這人很自負,很難有一個人,我是很服氣他的,除了我不在意的方面,否則我一定要超過別人。」至少是寫反病毒程序,劉旭永遠都要求自己超過別人。「我可以吃再多的苦,可以苦不堪言,可以連天加夜地寫個不停,但我不能忍受別人的反病毒程序比我強。」
「我不明白大家為什麼對國外軟體那麼害怕,包括我看足球,我就覺得中國人缺乏一種自信,我挺欣賞求伯君,包括他賣掉別墅。中國的軟體就應該破釜沉舟,看準一個東西,就勇往直前。」
就是憑著這股執著的精神,才使宏病毒、CIH、美麗莎、小賊婆等電腦殺手都成了他的手下敗將。
軟體產業的競爭其實是人才的競爭,一個出類拔萃的人才有時能帶動一個企業,劉旭就是這樣一種人才,從1993年的瑞星殺毒卡到今天的世紀版,他和瑞星一起成長著。劉旭正他的智慧和對事業的狂熱創意著瑞星也創意著他自己的每一段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