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路的性能主要包括:
速率:b/s(bps)。如100M乙太網,實際是指100Mb/s。往往是指額定速率或標稱速率。
帶寬:數字信道所能傳送的最高速率。
吞吐量:單位時間內通過某個網路(或信道、介面)的數據量。其絕對上限值等於帶寬。
時延(delay或latency):數據(一個報文或分組,甚至比特)從網路(或鏈路)的一段傳送到另一端的時間。也稱延遲。
發送時延:主機或路由器發送數據幀所需的時間,也就是從發送數據幀的第一個比特算起,到該幀的最後一個比特發送完畢所需的時間。也成傳輸時延。
發送時延 = 數據幀長度(b) / 信道帶寬(b/s)
傳播時延:電磁波在信道中傳輸一定距離所需劃分的時間。
傳播時間 = 信道長度(m) / 傳輸速率(m/s)
處理時延:主機或路由器處理收到的分組所花費的時間。
排隊時延:分組在輸入隊列中等待處理的時間加上其在輸出隊列中等待轉發的時間。
總時延 = 發送時延 + 傳播時延 + 處理時延 + 排隊時延。對於高速網路鏈路,提高的是發送速率而不是傳播速率。
時延帶寬積:傳播時延 * 帶寬。表示鏈路的容量。
5.往返時間RTT:從發送方發送數據開始,到發送發收到接收方的確認為止,所花費的時間。 6.利用率:某信道有百分之幾是被利用的(有數據通過)。而信道或網路利用率過高會產生非常大的時延。 當前時延=空閑時時延/(1-利用率)
㈡ 計算機的TCP/IP配置有哪些參數
TCP/IP參數設置:
方法1: 從「控制面板」中設置
(1)開始 -- 設置 -- 控制面板-- 雙擊「網路」 圖標,單擊」配置」, 出現如圖1 所示的窗口。
(2)單擊「TCP/IP-〉網卡類型名」,再單擊「屬性」, 出現對話框。
(3)設置IP地址;
單擊「IP地址」選項卡,選擇「指定IP地址」,在「IP地址」處輸入網路管理員分配給您的IP地址,在「子網掩碼」處輸入: 255.255.255.0.
(4)設置網關:
單擊圖2的「網關」選項卡,出現如圖3所示的窗口,在新網關處輸入您的子網的網關,如圖所示再單擊「添加」將此網關加入到「已安裝的網關」列表中,此網關不同網段是不同的,這是您申請開戶時網路管理員指定的。
(5)設置DNS:單擊「DNS配置」選項卡,出現如圖4所示的窗口。
單擊「啟用DNS」,在主機(H)後的空白欄中輸入你的計算機名,在域(O)後的空白欄中輸入fosu.e.cn。
在「DNS伺服器搜索順序」下的空白欄中輸入如圖4所示的IP地址。
然後點按「添加」按鈕,在下面的空白欄中會出現您剛才添加的IP地址。
(6)單擊「確定」按鈕,若你是在安裝完win98後第一次設置TCP/IP參數,系統會需要從WIN98安裝盤中解壓縮並讀入有關TCP/IP的文件,你需要准備WIN98安裝盤。
(7)系統重新啟動,即完成網路設置。
2.方法2:使用快捷菜單
單擊桌面的「網路鄰居」圖標,點按滑鼠右健,選擇快捷菜單的「屬性」命令,出現圖1所示的窗口,其他設置同以上步驟。
㈢ 如何查看自己電腦的網路配置
使用win+r打開命令提示符,以下是查看電腦信息的一些命令
查看當前IP:開始--運行--(window+r)輸入 cmd -- ipconfig、ipconfig/all
查看電腦配置:開始--運行--(window+r)輸入 dxdiag
查看注冊表:開始--運行--(window+r)輸入 regedit
查看系統屬性:開始--運行--(window+r)輸入 sysdm.cpl
查看系統信息:開始--運行--(window+r)輸入 msinfo32
cmd下查看查看網路信息:
一、nbtstat(該命令使用TCP/IP上的NetBIOS顯示協議統計和當前TCP/IP連接,使用這個命令你可以得到遠程主機的NETBIOS信息,比如用戶名、所屬的工作組、網卡的MAC地址等。在此我們就有必要了解幾個基本的參數。
-a 使用這個參數,只要你知道了遠程主機的機器名稱,就可以得到它的NETBIOS信息(下同)。
-A 這個參數也可以得到遠程主機的NETBIOS信息,但需要你知道它的IP。
-n 列出本地機器的NETBIOS信息。)
二、netstat(這是一個用來查看網路狀態的命令,操作簡便功能強大。
-a 查看本地機器的所有開放埠,可以有效發現和預防木馬,可以知道機器所開的服務等信息。
這里可以看出本地機器開放有FTP服務、Telnet服務、郵件服務、WEB服務等。用法:netstat -a IP。
-r 列出當前的路由信息,告訴我們本地機器的網關、子網掩碼等信息。用法:netstat -r IP。)
三、tracert(跟蹤路由信息,使用此命令可以查出數據從本地機器傳輸到目標主機所經過的所有途徑,這對我們了解網路布局和結構很有幫助。這里說明數據從本地機器傳輸到192.168.0.1的機器上,中間沒有經過任何中轉,說明這兩台機器是在同一段區域網內。用法:tracert IP。)
㈣ 寫出個人計算機網路(本地連接中TCP/IP協議的屬性 )的參數配置步驟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簡寫,中譯名為傳輸控制協議/網際網路互聯協議,又名網路通訊協議,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協議、Internet國際互聯網路的基礎,由網路層的IP協議和傳輸層的TCP協議組成。TCP/IP 定義了電子設備如何連入網際網路,以及數據如何在它們之間傳輸的標准。協議採用了4層的層級結構,每一層都呼叫它的下一層所提供的網路來完成自己的需求。通俗而言:TCP負責發現傳輸的問題,一有問題就發出信號,要求重新傳輸,直到所有數據安全正確地傳輸到目的地。而IP是給網際網路的每一台電腦規定一個地址。
㈤ 上網的計算機必須配置那些網路參數,每個參數的作用是什麼
IP地址,
網關,通常指的網關就是路由器的IP
DNS,網際網路上作為域名和IP地址相互映射的一個分布式資料庫,能夠使用戶更方便的訪問互聯網,而不用去記住能夠被機器直接讀取的IP數串
子網掩碼。是一種用來指明一個IP地址的哪些位標識的是主機所在的子網,以及哪些位標識的是主機的位掩碼。子網掩碼不能單獨存在,它必須結合IP地址一起使用。子網掩碼只有一個作用,就是將某個IP地址劃分成網路地址和主機地址兩部分。
㈥ 怎樣查看電腦的網路配置
使用win+r打開命令提示符,以下是查看電腦信息的一些命令
查看當前IP:開始--運行--(window+r)輸入 cmd -- ipconfig、ipconfig/all
查看電腦配置:開始--運行--(window+r)輸入 dxdiag
查看注冊表:開始--運行--(window+r)輸入 regedit
查看系統屬性:開始--運行--(window+r)輸入 sysdm.cpl
查看系統信息:開始--運行--(window+r)輸入 msinfo32
cmd下查看查看網路信息:
一、nbtstat(該命令使用TCP/IP上的NetBIOS顯示協議統計和當前TCP/IP連接,使用這個命令你可以得到遠程主機的NETBIOS信息,比如用戶名、所屬的工作組、網卡的MAC地址等。在此我們就有必要了解幾個基本的參數。
-a 使用這個參數,只要你知道了遠程主機的機器名稱,就可以得到它的NETBIOS信息(下同)。
-A 這個參數也可以得到遠程主機的NETBIOS信息,但需要你知道它的IP。
-n 列出本地機器的NETBIOS信息。)
二、netstat(這是一個用來查看網路狀態的命令,操作簡便功能強大。
-a 查看本地機器的所有開放埠,可以有效發現和預防木馬,可以知道機器所開的服務等信息。
這里可以看出本地機器開放有FTP服務、Telnet服務、郵件服務、WEB服務等。用法:netstat -a IP。
-r 列出當前的路由信息,告訴我們本地機器的網關、子網掩碼等信息。用法:netstat -r IP。)
三、tracert(跟蹤路由信息,使用此命令可以查出數據從本地機器傳輸到目標主機所經過的所有途徑,這對我們了解網路布局和結構很有幫助。這里說明數據從本地機器傳輸到192.168.0.1的機器上,中間沒有經過任何中轉,說明這兩台機器是在同一段區域網內。用法:tracert IP。)
㈦ 計算機網路的性能參數及指標主要有哪些
計算機網路的性能主要包括:
速率:b/s(bps)。如100M乙太網,實際是指100Mb/s。往往是指額定速率或標稱速率。
帶寬:數字信道所能傳送的最高速率。
吞吐量:單位時間內通過某個網路(或信道、介面)的數據量。其絕對上限值等於帶寬。
時延(delay或latency):數據(一個報文或分組,甚至比特)從網路(或鏈路)的一段傳送到另一端的時間。也稱延遲。
發送時延:主機或路由器發送數據幀所需的時間,也就是從發送數據幀的第一個比特算起,到該幀的最後一個比特發送完畢所需的時間。也成傳輸時延。
發送時延
=
數據幀長度(b)
/
信道帶寬(b/s)
傳播時延:電磁波在信道中傳輸一定距離所需劃分的時間。
傳播時間
=
信道長度(m)
/
傳輸速率(m/s)
處理時延:主機或路由器處理收到的分組所花費的時間。
排隊時延:分組在輸入隊列中等待處理的時間加上其在輸出隊列中等待轉發的時間。
總時延
=
發送時延
+
傳播時延
+
處理時延
+
排隊時延。對於高速網路鏈路,提高的是發送速率而不是傳播速率。
時延帶寬積:傳播時延
*
帶寬。表示鏈路的容量。
5.往返時間RTT:從發送方發送數據開始,到發送發收到接收方的確認為止,所花費的時間。
6.利用率:某信道有百分之幾是被利用的(有數據通過)。而信道或網路利用率過高會產生非常大的時延。
當前時延=空閑時時延/(1-利用率)
㈧ 一台接入Internet(互聯網)的電腦,必須配置的網路參數有那些
一台接入Internet(互聯網)的電腦必須配置的網路參數如下:
IP地址,子網掩碼,網關及DNS。
IP地址:IP是網路內數據用來定址的 就好比你要寄信給別人 你光寫別人姓名沒用 因為無法定位 如果寫上地址 就有了唯一的標識 信就不會寄錯地址 同時你留下你的地址 對方就可以回信給你 網路內IP地址也是這么一個唯一的標識 所以數據就有了准確的定位 即使你訪問美國的伺服器 數據也能送達 對方也能准確的將你所要的數據傳回。
子網掩碼:IP地址是以網路號和主機號來標示網路上的主機的,只有在一個網路號下的計算機之間才能"直接"互通,不同網路號的計算機要通過網關(Gateway)才能互通。但這樣的劃分在某些情況下顯得並十分不靈活。為此IP網路還允許劃分成更小的網路,稱為子網(Subnet),這樣就產生了子網掩碼。子網掩碼的作用就是用來判斷任意兩個IP地址是否屬於同一子網路,這時只有在同一子網的計算機才能"直接"互通。
網關按功能大致分三類:
1)協議網關:顧名思義,此類網關的主要功能是在不同協議的網路之間的協議轉換。
2)應用網關:主要是針對一些專門的應用而設置的一些網關,其主要做用將某個服務的一種數據格式轉化為該服務的另外一種數據格式,從而實現數據交流。這種網關常做為某個特定服務的伺服器,但是又兼具網關的功能。最常見的此類伺服器就是郵件伺服器了。
3)安全網關:最常用的安全網關就是包過濾器,實際上就是對數據包的原地址,目的地址和埠號,網路協議進行授權。通過對這些信息的過濾處理,讓有許可權的數據包傳輸通過網關,而對那些沒有許可權的數據包進行攔截甚至丟棄。
DNS:把域名解析成IP地址
網路通信實際上是靠IP地址作為目標地址來進行轉發的,域名就是為了解決IP地址的記憶難度而誕生的。
所以,電腦需要把域名換成它自己能懂的編號——IP地址來進行實際通訊
道理就像是我們把電話號碼存到手機里的時候一樣,我們只要看到名字,通訊錄就會把相應的電話號碼弄出來,DNS在網路上,就相當於我們的電話號碼通訊錄一樣,把名字和相應的的電話對應起來,當然,我們打電話的時候不可能撥名字來呼叫對方,只能靠電話號碼來讓對方的通訊設備響起來
㈨ 如何配置計算機網路
在計算機安裝好
網路適配器
且安裝了該設備的驅動程序之後,需配置計算機網路的主要參數包括IP地址、
子網掩碼
、
默認網關
、DNS。配置方式分為
靜態IP地址
和
動態IP地址
兩種設置方法。靜態IP地址設置下面以Win2000為例來說明靜態IP地址的設置和使用方法:
第一步:在
開始菜單
中選擇「設置」單擊「網路和
撥號連接
」
第二步:點擊之後將出現下面的界面
第三步:雙擊「本地連接」
第四步:單擊「屬性」,之後選擇「
Internet協議
(TCP/IP)」
第五步:雙擊「Internet協議(TCP/IP)」,選擇「使用下面的IP地址」和「使用下面的
DNS伺服器
地址」,IP地址、子網掩碼、默認網關按照統一分配的信息進行設置,DNS設置為「202.112.80.106」,最後點擊「確定」
WinXP系統和Win2000系統的主要區別是在開始的步驟,WinXP系統開始的步驟如下:
第一步:在開始菜單中選擇「
網上鄰居
」
第二步:單擊「網上鄰居」,出現如下的界面,此時點擊「查看網路連接」
之後就會出現「本地連接」,以後的步驟和Win2000系統的步驟完全一致。
動態IP地址的設置動態IP地址的設置方法和靜態IP地址的設置方法不同之處在於第五步。雙擊「Internet協議(TCP/IP)」,按照下圖的選項選擇「自動獲得IP地址」和「自動獲得DNS伺服器地址」進行設置,最後點擊「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