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業務量特性
擴展閱讀
linux怎麼架構網站 2025-09-24 07:29:31
玩手機游戲網路不穩定 2025-09-24 07:25:15
樂橙能不能連移動網路 2025-09-24 07:11:11

計算機網路業務量特性

發布時間: 2022-11-16 03:14:52

計算機網路的主要特點有哪些

計算機網路的主要特點:數據通信和集中處理、資源共享分布式信息處理、提高計算機系統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② 計算機網路的主要特徵

計算機網路的主要特徵是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計算機網路也稱計算機通信網。關於計算機網路的最簡單定義是:一些相互連接的、以共享資源為目的的、自治的計算機的集合。若按此定義,則早期的面向終端的網路都不能算是計算機網路,而只能稱為聯機系統(因為那時的許多終端不能算是自治的計算機)。

但隨著硬體價格的下降,許多終端都具有一定的智能,因而「終端」和「自治的計算機」逐漸失去了嚴格的界限。若用微型計算機作為終端使用,按上述定義,則早期的那種面向終端的網路也可稱為計算機網路。

(2)計算機網路業務量特性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是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相結合的產物。隨著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網路也經歷了從簡單到復雜,從單機到多機的發展過程,其發展過程大致可以細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面向終端的計算機網路。

20世紀50~60年代,計算機網路進入到面向終端的階段,以主機為中心,通過計算機實現與遠程終端的數據通信。

第二階段:多台計算機互連的計算機網路。

計算機網路發展的第二個階段是以通信子網為中心的網路階段(又稱為「計算機-計算機網路階段」),它是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由若乾颱計算機相互連接成一個系統,即利用通信線路將多台計算機連接起來,實現了計算機與計算機之間的通信。

第三階段:面向標准化的計算機網路。

20世紀70年代末至20世紀80年代初,微型計算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各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為了適應辦公自動化的需要,迫切要求將自己擁有的為數眾多的微型計算機、工作站、小型計算機等連接起來,以達到資源共享和相互傳遞信息的目的,而且迫切要求降低聯網費用,提高數據傳輸效率。

第四階段:面向全球互連的計算機網路。

20世紀90年代以後,隨著數字通信的出現,計算機網路進入到第4個發展階段,其主要特徵是綜合化、高速化、智能化和全球化。1993年美國政府發布了名為「國家信息基礎設施行動計劃」 的文件,其核心是構建國家信息高速公路。

這一時期在計算機通信與網路技術方面以 高速率、高服務質量、高可靠性等為指標, 出現了高速乙太網、VPN、無線網路、P2P網路、NGN等技術,計算機網路的發展與應用滲入了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進入一個多層次的發展階段。

什麼是計算機網路

計算機網路是利用通信設備和線路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獨立的多個計算機系統連接起來,以功能完善的網路軟體實現網路的硬體、軟體及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系統。簡單的說即連接兩台或多台計算機進行通信的系統。

計算機網路主要是由一些通用的、可編程的硬體互連而成的,而這些硬體並非專門用來實現某一特定目的,這些可編程的硬體能夠用來傳送多種不同類型的數據,並能支持廣泛的和日益增長的應用。

計算機網路的特點

1、可靠性:在一個網路系統中,當一台計算機出現故障時,可立即由系統中的另一台計算機來代替其完成所承擔的任務。同樣當網路的一條鏈路出了故障時可選擇其它的通信鏈路進行連接。

2、高效性:計算機網路系統擺脫了中心計算機控制結構數據傳輸的局限性,並且信息傳遞迅速,系統實時性強。網路系統中各相連的計算機能夠相互傳送數據信息,使相距很遠的用戶之間能夠即時、快速、高效、直接地交換數據。

3、獨立性:網路系統中各相連的計算機是相對獨立的,它們之間的關系是既互相聯系,又相互獨立。

4、擴充性:在計算機網路系統中,人們能夠很方便、靈活地接入新的計算機,從而達到擴充網路系統功能的目的。

5、廉價性:計算機網路使微機用戶也能夠分享到大型機的功能特性,充分體現了網路系統的「群體」優勢,能節省投資和降低成本。

6、分布性:計算機網路能將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計算機進行互連,可將大型、復雜的綜合性問題實行分布式處理。

7、易操作性:對計算機網路用戶而言,掌握網路使用技術比掌握大型機使用技術簡單,實用性也很強。

④ 計算機網路應具備哪些特徵

多台電腦連接在一起,能夠實現電腦相互間信息的互相交換,並可共享電腦資源的系統,就是計算機網路。

可以分為:(1)按網路的交換功能分類: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分組交換、混合交換;
(2)按網路的拓撲結構分類:匯流排型結構、星型結構、環形結構、蜂窩結構(是隨著無線通信技術的產生而產生的);
(3)按作用范圍的大小分類:區域網(LAN)、廣域網(WAN)、城域網。

世界上公認的、最成功的第一個遠程計算機網路是在1969年,20世紀60年代中期之前的第一代計算機網路是以單個計算機為中心的遠程聯機系統。典型應用是由一台計算機和全美范圍內2 000多個終端組成的飛機定票系統。後來第二代計算機網路是以多個主機通過通信線路互聯起來,為用戶提供服務,興起於60年代後期;20世紀70年代末至90年代的第三代計算機網路發展迅猛,應運而生了兩種國際通用的最重要的體系結構,即TCP/IP體系結構和國際標准化組織的OSI體系結構。

特點:
1.極強的時效性
2.廣泛的傳播面
3.多媒體化的信息
4.突破線形限制的超鏈接方式
5.不斷增強的互動性
6.靈活多變的傳播形式
最大的特點是網路的傳播互動性。

網路通信協議,是網路中(包括互聯網)傳遞、管理信息的一些規范。常見的協議有:TCP/IP協議、IPX/SPX協議、NetBEUI協議等。在區域網中用得的比較多的是IPX/SPX。用戶如果訪問Internet,則必須在網路協議中添加TCP/IP協議。TCP主要指傳輸控制協議,而IP協議指互聯網路協議。

⑤ 計算機網路的基本特徵有哪些

計算機網路通信的基本特徵:
1.極強的時效性
2.廣泛的傳播面
3.多媒體化的信息
4.突破線形限制的超鏈接方式
5.不斷增強的互動性
6.靈活多變的傳播形式
最大的特點是網路的傳播互動性。

⑥ 計算機網路具有哪些特點

計算機網路的特點有能實現數據信息的快速傳輸和集中處理,可共享計算機系統資源,提高了計算機的可靠性及可用性,能均衡負載互相協作。

⑦ 計算機網路的主要特點有哪些

計算機網路的主要特點:
數據通信和集中處理、資源共享分布式信息處理、提高計算機系統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1、網路
是用物理鏈路將各個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機相連在一起,組成數據鏈路,從而達到資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通信是人與人之間通過某種媒體進行的信息交流與傳遞。網路通信一般指網路協議。
2、網路協議
網路協議就是網路之間溝通、交流的橋梁,只有相同網路協議的計算機才能進行信息的溝通與交流。這就好比人與人之間交流所使用的各種語言一樣,只有使用相同語言才能正常、順利地進行交流。從專業角度定義,網路協議是計算機在網路中實現通信時必須遵守的約定,也就是通信協議。主要是對信息傳輸的速率、傳輸代碼、代碼結構、傳輸控制步驟、出錯控制等作出規定並制定出標准。
3、計算機網路
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利用計算機網路進行的通信叫做網路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