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zigbee路由器維持網路
擴展閱讀
linux怎麼架構網站 2025-09-24 07:29:31
玩手機游戲網路不穩定 2025-09-24 07:25:15
樂橙能不能連移動網路 2025-09-24 07:11:11

zigbee路由器維持網路

發布時間: 2022-11-16 03:58:32

如何查看zigbee路由表

星型網協調器址0x0000.跟網路拓撲沒關系0x000016位ZigBee面沒址8位
協調器般加入別節點別節點加入除非協調器斷電重啟並且期間網路其路由器維持網路
其設備加入協調器星型網路意味著協調器所節點父節點般ZigBee節點(論協調器路由器或者終端設備)自內存限需要保存路由表鄰居表類信息覺協調器8位單片機除協議棧銷少空間保存些值呢

Ⅱ zigbee協調器如何控制不同路由器進行工作,我應該怎麼判斷是那個路由器上傳的命令

如果你學過網路,首先要給每個路由器命名,這樣如果有指令就能在後台准確看到那條路由器在傳輸數據,不難理解。

Ⅲ 在zigbee 網路中,包含幾層結構,各層次在整個網路中有什麼樣的作用

在zigbee 網路中,一共包含4層結構。

1、物理層(PHY)

物理層定義了物理無線信道和MAC 子層之間的介面,提供物理層數據服務和物理層管
理服務。­物理層數據服務從無線物理信道上收發數據。­物理管理服務維護一個由物理層相關數據組成的資料庫。

2、MAC 層

MAC 層負責處理所有的物理無線信道訪問,並產生網路信號、同步信號;支持PAN 連接和分離,提供兩個對等MAC 實體之間可靠的鏈路。_MAC 層數據服務:保證MAC 協議數據單元在物理層數據服務中正確收發。MAC 層管理服務:維護一個存儲MAC 子層協議狀態相關信息的資料庫。

3、網路層(NWK)

ZigBee 協議棧的核心部分在網路層。網路層主要實現節點加入或離開網路、接收或拋棄其他節點、路由查找及傳送數據等功能,支持Cluster-Tree 等多種路由演算法,支持星形(Star)、樹形(Cluster-Tree)、網格(Mesh)等多種拓撲結構。

4、應用層(APL)

ZigBee 應用層框架包括應用支持層(APS)、ZigBee 設備對象(ZDO)和製造商所定義的應用對象。應用支持層的功能包括:維持綁定表、在綁定的設備之間傳送消息。所謂綁定就是基於兩台設備的服務和需求將它們匹配地連接起來。

(3)zigbee路由器維持網路擴展閱讀

Zigbee技術是一種應用於短距離和低速率下的無線通信技術,Zigbee過去又稱為「HomeRF Lite」和「FireFly」技術, 統一稱為Zigbee技術。主要用於距離短、功耗低且傳輸速率不高的各種電子設備之間進行數據傳輸以及典型的有周期性數據、間歇性數據和低反應時間數據傳輸的應用。

與移動通信的CDMA網或GSM網不同的是,ZigBee網路主要是為工業現場自動化控制數據傳輸而建立,因而,它必須具有簡單,使用方便,工作可靠,價格低的特點。

而移動通信網主要是為語音通信而建立,每個基站價值一般都在百萬元人民幣以上,而每個ZigBee「基站」卻不到1000元人民幣。

每個ZigBee網路節點不僅本身可以作為監控對象,例如其所連接的感測器直接進行數據採集和監控,還可以自動中轉別的網路節點傳過來的數據資料。除此之外,每一個ZigBee網路節點(FFD)還可在自己信號覆蓋的范圍內,和多個不承擔網路信息中轉任務的孤立的子節點(RFD)無線連接。

Ⅳ 我用4塊CC2530實現ZIGBEE無線通信,一個協調器,三個路由器。協調器建立網路後,想從網狀結構變成星型。

從zigbee協議上來說,這個做不到。
路由器的主要功能就是維護路由表和數據轉發。
你要實現作為路由器的孩子節點之間不能直接通訊。除非改變網路結構。把路由器角色變成節點。然後重新入網。這樣你的網路裡面就沒有路由器了。

Ⅳ ZigBee網路結構中路由器節點的功能和作用

路由與普通設備的功能區別,簡單來說就是路由可以實現數據透傳,普通設備不可以

Ⅵ Zig Bee網路配置有哪些關鍵參數

CHANNEL(信道)、PANID(個域網標識符)、NetworkAddress(網路地址)。
在ZigBee網路中存在三種邏輯設備類型:Coordinator(協調器)、Router(路由器)和EndDevice(終端設備)。ZigBee網路由一個Coordinator以及多個Router或多個End_Device組成。加入到ZigBee網路中的每個節點(協調器、路由器、終端)都會獲得在該網路里一個唯一的16位的地址,該地址稱為網路(短)地址。

Ⅶ ZigBee星形網路中,為什麼一個協調器只能加入255個節點

星型網中協調器的地址還是0x0000.這個跟網路拓撲沒有關系。0x0000還是16位。ZigBee裡面沒有什麼地址是8位的。
協調器一般不會加入到別的節點,而是別的節點加入到它,除非你把協調器斷電重啟並且期間網路中還有其它路由器來維持網路。
其它設備加入協調器時,如果你是星型網路,意味著協調器是所有子節點的父節點。一般ZigBee節點(不論協調器,路由器或者終端設備)它自己的內存有限,然而它需要保存路由表,鄰居表之類的信息,你覺得一個協調器如果是8位單片機,除去協議棧的開銷,還有多少空間去保存這些值呢?
所以在此情況下能夠加入的設備是有限的。但是如果你使用ZigBee PRO的mesh網路,原則上是可以容納6萬個多設備。 但Zigbee協議(這里區別於ZigBee Pro)不行,因為地址是按照規則分配的,所以它最多隻支持數百的設備。
ZigBee網路中所有的網路地址都是16位的,MAC地址是64位的。ZigBee Pro採用的是隨機地址分配方式。

Ⅷ ZigBee網路的組成部分各自的功能什麼、他們之間如何配合工作

  • 協調器——具有建立新網路的能力,負責啟動網路和維護網路

  • 路由節點——轉發數據包,同時允許設備加入網路或者離開網路、為設備分配網路內部的邏輯地址、建立和維護鄰居表等功能

  • 終端節點——發送和接收數據,只需要有加入或離開網路的能力

Ⅸ zigbee路由協議具有怎樣的特點

一、ZigBee網路層次結構與地址分配機制

ZigBee網路中的所有節點都有兩個地址:一個16位網路短地址和一個64位IEEE擴展地址。其中16位網路地址僅僅在網路內部使用,用於路由機制和數據傳輸。這個地址是在節點加入網路時由

其父節點動態分配的。當網路中的節點允許一個新節點通過它加入網路時,它們之間就形成了父子關系。所有加入ZigBee網路的節點一同組成一棵邏輯樹,邏輯樹中的每一個節點都擁有以下兩個參量:

1)16-bit的網路地址。只負責節點之間數據傳輸

2)網路深度。即從該節點到根節點協調器的最短跳數,標識了該節點在網

絡拓撲圖中的層次位置。

當協調器(coordinator)建立了一個新的網路後,它首先將自己的16位網路地址初始化為O,同時初始化自己的網路深度Deptg,=0。


下通過一個具體的實例來說明ZigBee網路父節點為子節點分配16位地址的規范。假設一個節點Node(n)想要加入網路。Node(n)首先發起網路
發現過程,獲取信道上的信標並進行信道選擇後,決定連接到已經在網路中的節點Node(k)。隨後Node(n)向Node(k)發起入網的關聯請求。關
聯請求獲得批准後,Node(n)式加入網路。Node(k)稱為Node(n)的父節點。可以假設已經存在在網路中的父節點Node(k)的地址為
Depthk=Depthk+1。


圖是ZigBee樹狀結構視圖。這里引入三個輔助參數: 參數表示每個深度可以容納的最大子節點個數(Max Children),
表示每個深度可以容納的最大路由器個數(Max Router),。
表示整個網路的最大深度。根據以上說明,ZigBee網路父節點為網路深度d,子節點進行地址分配的規則如下:

(1)假設節點Node(n)是接入其父節點的第n個簡化功能設備節點(RED),即沒有路由能力的節點,則它的父節點Node(n)將會為它分配如F的地址:

(2)設節點Node(n)是接入其父節點的第n個全功能設備節點(FFD),即具各路由能力的節點,則它的父節點Node(n)將會為它分配如下的地址:

其中

當一個路由節點的 為0時,它就不再具備為子節點分配地址的能力,即該路由節點不能在接收新的節點加入網路。

二、ZigBee路由協議分析


由技術主要作用是為數據以最佳路徑通過通信子網到達目的節點提供服務。在傳統的OSI參考模型中,網路層實現路由功能。路由協議是自組網體系結構中不可或
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發現和維護路由.具體的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監控網路拓撲結構的變化,交換路由信息,確定目的節點的位置,產生、維護以
及取消路由,選擇路由並轉發數據。。為了達到低成本,低功耗,可靠性高的設計目標,ZigBee協議採用以下兩種演算法的結合體作為自身的路由演算法[1]
[2]。

(1) AODV:Ad-Hoc On-Demand Distance Vector(按需距離矢量路由)

(2) Cluster-Tree algorithm(樹型網路結構路由)


中AODV路由協議是一種按需路由協議,利用擴展環搜索的辦法來限制搜索發現過的目的節點的范圍,支持組播,可以實現在ZigBee節點間動態的,自發的
路由,使節點很快的獲得通向所需目的的的路由。這也是ZigBee路由協議的核心。針對自身的特點,ZigBee網路中使用一種簡化版本的AODV協議
(AODV Junior,AODVjr[3])。

Cluster-Tree演算法包括地址的分配(configuration of addresses)與定址路由兩部分(addresses routing)。包括子節點的16位網路短地址的分配,以及根據目的節點的網路地址來計算下一跳的演算法。


為兩種演算法的結合體,ZigBee網路中,節點可以按照網路樹狀結構的父子關系使用Cluster-Tree演算法選擇路徑。即每一個節點都會試圖將收到的
信息包轉發給自己的後代節點,如果通過計算發現目的地址不是自己的一個後代節點,則將這個數據包轉發給自身上一級的父節點,由父節點進行類似的判斷處理,
直到找到目的節點。Cluster-Tree演算法的特點在於使不具有路由功能的節點間通過與各自的父節點間的通信仍然可以發送數據分組和控制分組,但它的
缺點是效率不高。為了提高效率,ZigBee中允許具有路由功能的節點使用AODVjr演算法去發現路由,讓具有路由功能的節點可以不按照父子關系而直接發
送信息到其通信范圍內的其他節點。

三、Cluster-Tree路由演算法

Cluster-
Tree路由演算法的描述如下:當一個網路地址為A,網路深度為d的路由節點(FFD)收到目的地址為D的轉發數據包時,路由節點首先要判斷目的地址D是否
為自身的一個子節點,然後根據判斷的結果採取不同的方式來處理這個數據。若地址D滿足一下判別式,則可以判斷D地址節點是A地址節點的一個後代節點:

如果D不在這個范圍之內則D地址節點是A地址節點的父節點。

判斷後採取的數據包轉發措施如下:

1) 目的節點是自身的一個後代節點,則下一跳(next hop)的節點地址為

2) 目的節點不是自身的一個後代節點,路由節點將把該包送交自己的父節點處理。這一點與TCP/IP協議中路由器將路由表項中不存在的數據包自己的網關處理類似。

四、AODVjr路由演算法

AODVjr路由時一種按需分配的路由協議,只有在路由節點接收到網路數據包,並且網路數據包的目的地址不在節點的路由表中時才會進行路由發現過程。也就是說,路由表的內容是按照需要建立的,而且她可能僅僅是整個網路拓撲結構的一部分。

AODVjr
的優點是,相對於有線網路的路由協議而言,它不需要周期性的路由信息廣播,節省了一定的網路資源,並降低了網路功耗。缺點是在需要時才發起路由尋找過程,
會增加數據到達目的地址的時間。由於ZigBee網路中對數據的實時性要求不大,而更重視對網路能量的節省,因此AODVjr非常適合應用在ZigBee
網路中。

一次路由建立由以下三個步驟組成:

1) 路由發現

2) 反向路由建立

3) 正向路由的建立

經過這三個步驟,即可建立起一條路由節點到目的節點的有效傳輸路徑。在這個路由建立過程中,AODVjr使用3種消息作為控制信息:

1)Route Request(RREQ),路由請求

2)Route Replies(RREP),路由回復

3)Route Error(RERR),路由錯誤

以下將對路由建立的三個過程進行詳細描述。

(1)路由發現過程

對於一個具有路由能力的節點,當接收到一個從網路層的更高層發出的發送數據幀的請求,且路由表中沒有和目的節點對應的條目時,它就會發起路由發現過程。源節點首先創建一個路由請求分組(RREQ),並使用多播(Multi.Broadcast)的方式向周圍節點進行廣播。

如果一個節點發起了路由發現過程,它就應該建立相應的路由表條目和路由發現表條目,狀態設置為路由發現中。任何一個節點都可能從不同的鄰居節點處接收到廣播的RREQ。接收到後節點將進行如下分析:

1)如果是第一次接收到這個RREQ消息,且消息的目的地址不是自己,則節點會保留這個RREQ分組的信息用於建立反向路徑,然後將這個RREQ消息廣播出去。

2)如果之前已經接受過這個RREQ消息,表明這是由於網路內多個節點頻繁廣播產生的多餘消息,對路由建立過程沒有任何作用,則節點將丟棄這個消息。

(2)反向路由建立過程


RREQ消息從一個源節點轉發到不同的目的地時,沿途所經過的節點都要自動建立到源節點的反向路由。也就是記錄當前接收到的RREQ消息是由哪一個節點轉
發而來的的。通過記錄收到的第一個RREQ消息的鄰居地址來建立反向路由,這些反向路由將會維持一定時間,該段時間足夠RREQ消息在網內轉發以及產生的
RREP消息返回源節點。

當RREQ消息最終到達了目的節點,節點驗證RREQ
中的目的地址為自己的地址之後,目的節點就會產生RREP消息,作為一個對RREQ消息的應答。由於之前已經建立了明確的反向路由,因此RREP無需進行
廣播,只需按照反向路由的指導,採取單播的方式即可把RREP消息傳送給源節點。

(3)正向路由建立過程


RREP以單播方式轉發回源節點的過程中,沿著這條路徑上的每一個節點都會根據PREP的指導建立到目的節點的路由,也就是說確定到目的地址節點的下一跳
(next-hop)。方法就是記錄RREP是從哪一個節點傳播而來.然後將該鄰居節點寫入路由表中的路由表項。一直到RREP傳送到源節點。至此.一次
路由建立過程完畢。源節點與目標節點之間可以開始數據傳輸。可以看出,AODV是按照需求驅動的、使用RREQ.RREP控制實現的、先廣播,後單播的路
由的路由建立過程。

具體請看:http://hanbo31.blog.163.com/blog/static/12282196820114319221316/

Ⅹ zigbee路由器是怎麼轉發數據的

zigbee協議也是使用2.45GHz的頻率傳輸的,在歐洲使用868/915MHz波段,原理上與WiFi類似。
ZigBee規范定義了三種類型的設備,每種都有自己的功能要求:ZigBee端終設備可以執行它的相關功能,並使用ZigBee網路到達其它需要與其通信的設備。ZigBee協調器是啟動和配置網路的一種設備。協調器可以保持間接定址用的綁定表格,支持關聯,同時還能設計信任中心和執行其它活動。一個ZigBee網路只允許有一個ZigBee協調器。它的存儲器容量要求最少。ZigBee路由器是一種支持關聯的設備,能夠將消息轉發到其它設備。ZigBee網格或樹型網路可以有多個ZigBee路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