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路由器位置高低網路性能指標是
擴展閱讀
賓館網路連接失敗 2025-09-21 17:10:01
筆記本平板電腦協同 2025-09-21 16:29:46

路由器位置高低網路性能指標是

發布時間: 2022-12-14 23:51:13

路由器的性能指標

選擇路由器時應注意安全性、控制軟體、網路擴展能力、網管系統、帶電插拔能力等方面。 1.由於路由器是網路中比較關鍵的設備,針對網路存在的各種安全隱患,路由器必須具有如下的安全特性: (1)可靠性與線路安全 可靠性要求是針對故障恢復和負載能力而提出來的。對於路由器來說,可靠性主要體現在介面故障和網路流量增大兩種情況下,為此,備份是路由器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當主介面出現故障時,備份介面自動投入工作,保證網路的正常運行。當網路流量增大時,備份介面又可承當負載分擔的任務。 (2)身份認證 路由器中的身份認證主要包括訪問路由器時的身份認證、對端路由器的身份認證和路由信息的身份認證。 (3)訪問控制 對於路由器的訪問控制,需要進行口令的分級保護。有基於IP地址的訪問控制和基於用戶的訪問控制。 (4)信息隱藏 與對端通信時,不一定需要用真實身份進行通信。通過地址轉換,可以做到隱藏網內地址,只以公共地址的方式訪問外部網路。除了由內部網路首先發起的連接,網外用戶不能通過地址轉換直接訪問網內資源。 (5)數據加密 (6)攻擊探測和防範 (7)安全管理 2.路由器的控制軟體是路由器發揮功能的一個關鍵環節。從軟體的安裝、參數自動設置,到軟體版本的升級都是必不可少的。軟體安裝、參數設置及調試越方便,用戶使用就越容易掌握,就能更好地應用。 3.隨著計算機網路應用的逐漸增加,現有的網路規模有可能不能滿足實際需要,會產生擴大網路規模的要求,因此擴展能力是一個網路在設計和建設過程中必須要考慮的。擴展能力的大小主要看路由器支持的擴展槽數目或者擴展埠數目。 4.隨著網路的建設,網路規模會越來越大,網路的維護和管理就越難進行,所以網路管理顯得尤為重要。 5.在我們安裝、調試、檢修和維護或者擴展計算機網路的過程中,免不了要給網路中增減設備,也就是說可能會要插拔網路部件。那麼路由器能否支持帶電插拔,是路由器的一個重要的性能指標。 外型尺寸的選擇 如果網路已完成樓宇級的綜合布線,工程要求網路設備上機式集中管理,應選擇19英寸寬的機架式路由器,如Cisco2509、華為2501(配置同Cisco2501)。如果沒有上述需求,桌面型的路由器如Intel的8100和Cisco的1600系列,具有更高的性能價格比。 協議的選擇 由於最初區域網並沒先出標准後出產品,所以很多廠商如Apple和IBM都提出了自己的標准,產生了如AppleTalk和IBM協議,Novell公司的網路操作系統運行IPX/SPX協議,在連接這些異構網路時需要路由器對這些協議提供支持。Intel9100系列和9200系列的路由器可提供免費支持,3Com的系列路由產品也提供較廣泛的協議支持。 路由器作為網路設備中的「黑匣子」,工作在後台。用戶選擇路由器時,多從技術角度來考慮,如可延展性、路由協議互操作性、廣域數據服務支持、內部ATM支持、SAN集成能力等。另外,選擇路由器還應遵循如下基本原則:即標准化原則、技術簡單性原則、環境適應性原則、可管理性原則和容錯冗餘性原則。對於高端路由器,更多的還應該考慮是否和如何適應骨幹網對網路高可靠性、介面高擴展性以及路由查找和數據轉發的高性能要求。高可靠性、高擴展性和高性能的「三高」特性是高端路由器區別於中、低端路由器的關鍵所在.

Ⅱ 買無線路由器,主要看什麼參數

1、無線路由器的介面配置。市場上最常見的無線路由器產品為四個LAN介面加上一個WAN介面的配置。如果室內有線主機不超過LAN介面,這樣的配置足以滿足用戶使用,如果需要更多的LAN介面與WAN介面,則需更換產品。因此,用戶在選購無線路由器時,應該首先注意產品的LAN介面與WAN介面配置。

2、無線路由器的無線速率。因為無線路由器的速率可以從數十兆到數百兆不等。而一般來說,速率越快無線路由器的性能越好,但它的費用也會相應增加。同時,家用無線路由器的速率在300兆左右就能完全滿足用戶需求。如果速率要求過高,而自己的無線網卡速率配置跟不上,則完全沒有必要購買。

3、無線路由器的有線速率。絕大多數電子產品的網卡都能集成上千兆的網卡,而寬頻路由器的交換機晶元卻只能支持上百兆的帶寬。因此,連接在一同路由器的區域網里,要傳送大數據,影響速率的是路由器的速率本身。

4、無線信號的質量。無線路由器的無線信號質量也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標,信號質量好,就不會產生大幅衰減、經常性中斷、信號連接不穩定的現象。這可以從無線路由器的天線數目上判斷,如果能分析它的無線晶元構造更佳。

5、無線路由器的USB需求。市場上帶上USB介面的無線路由器都支持3G網路,高端的路由器產品還可以支持離線下載。如果用戶需要選購這類路由器,可以帶上自己的3G無線上網卡,連入到無線路由器的USB介面測試它是否能用。同時,如果USB需要連接硬碟,還需要對USB介面的供電大小做出判斷。



(2)路由器位置高低網路性能指標是擴展閱讀

在購買路由器時,一定要注意路由器相關說明,或在商家處詢問清楚是否提供web界面管理,否則對於家庭用戶來說可能存在配置或維護方面的困難。並且許多路由器維護界面已經是全中文,界面更加人性化,讓操作變得更簡單。

路由器的功能就是將不同的子網之間的數據進行傳遞。 具體功能有以下幾點:

1、實現IP、TCP、UDP、ICMP等網路的互連。

2、對數據進行處理。收發數據包,具有對數據的分組過濾、復用、加密、壓縮及防護牆等各項功能。

3、依據路由表的信息,對數據包下一傳輸目的地進行選擇。

4、進行外部網關協議和其他自製域之間拓撲信息的交換。

4、實現網路管理和系統支持功能。

Ⅲ 路由器的主要性能參數有哪些

路由器的主要參數:

1、 CPU

CPU是路由器最核心的組成部分。不同系列、不同型號的路由器,其中的CPU也不盡相同。處理器的好壞直接影響路由器的吞吐量(路由表查找時間)和路由計算能力(影響網路路由收斂時間)。

一般來說,處理器主頻在100M或以下的屬於較低主頻,這樣的低端路由器適合普通家庭和SOHO用戶的使用。100M到200M屬於中等主頻,200M以上則屬於較高主頻,適合網吧、中小企業用戶以及大型企業的分支機構。

2、內存

內存可以用Byte(位元組)做單位,也可以用Bit(位)做單位,兩者一音之差,容量卻相差8倍(1Byte = 8 Bit)。目前的路由器內存中,1M到4MB屬於低等,8MB屬於中等,16MB或以上就屬於較大內存了。

3、吞吐量

網路中的數據是由一個個數據包組成,對每個數據包的處理都要耗費資源。吞吐量是指在不丟包的情況下單位時間內通過的數據包數量,也就是指設備整機數據包轉發的能力,是設備性能的重要指標。路由器吞吐量表示的是路由器每秒能處理的數據量,是路由器性能的一個直觀上的反映。

4、支持網路協議

在網路上的各台計算機之間也有一種語言,這就是網路協議,不同的計算機之間必須共同遵守一個相同的網路協議才能進行通信。常見的協議有:TCP/IP協議、IPX/SPX協議、NetBEUI協議等。在區域網中用得的比較多的是IPX/SPX。用戶如果訪問Internet,就必須在網路協議中添加TCP/IP協議。

5、 線速轉發能力

線速轉發能力,指在達到埠最大速率的時候,路由器傳輸的數據沒有丟包。路由器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數據包轉發,在同樣埠速率下轉發小包是對路由器包轉發能力的最大考驗,全雙工線速轉發能力是指以最小包長(乙太網64位元組、POS口40位元組)和最小包間隔(符合協議規定)在路由器埠上雙向傳輸同時不引起丟包。

線速轉發是路由器性能的一個重要指標。簡單的說就是進來多大的流量,就出去多大的流量,不會因為設備處理能力的問題而造成吞吐量下降。

6、帶機數量

帶機數量就是路由器能負載的計算機數量。在廠商介紹的性能參數表上經常可以看到標稱自己的路由器能帶200台PC、300台PC的,但是很多時候路由器的表現與標稱的值都有很大的差別。這是因為路由器的帶機數量直接受實際使用環境的網路繁忙程度影響,不同的網路環境帶機數量相差很大。

(3)路由器位置高低網路性能指標是擴展閱讀

路由器(Router),是連接網際網路中各區域網、廣域網的設備,它會根據信道的情況自動選擇和設定路由,以最佳路徑,按前後順序發送信號。 路由器是互聯網路的樞紐,"交通警察"。

目前路由器已經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各種不同檔次的產品已成為實現各種骨幹網內部連接、骨幹網間互聯和骨幹網與互聯網互聯互通業務的主力軍。

路由和交換機之間的主要區別就是交換機發生在OSI參考模型第二層(數據鏈路層),而路由發生在第三層,即網路層。這一區別決定了路由和交換機在移動信息的過程中需使用不同的控制信息,所以說兩者實現各自功能的方式是不同的。

路由器(Router)又稱網關設備(Gateway)是用於連接多個邏輯上分開的網路,所謂邏輯網路是代表一個單獨的網路或者一個子網。當數據從一個子網傳輸到另一個子網時,可通過路由器的路由功能來完成。

因此,路由器具有判斷網路地址和選擇IP路徑的功能,它能在多網路互聯環境中,建立靈活的連接,可用完全不同的數據分組和介質訪問方法連接各種子網,路由器只接受源站或其他路由器的信息,屬網路層的一種互聯設備。


參考資料:路由器-網路

Ⅳ 路由器的各個參數是什麼意思

路由器能支持的介面種類,體現路由器的通用性。常見的介面種類有:通用串列介面(通過電纜轉換成RS?232 DTE/DCE介面、V.35 DTE/DCE介面、X.21 DTE/DCE介面、RS?449 DTE/DCE介面和EIA530 DTE介面等)、10M乙太網介面、快速乙太網介面、10/100自適應乙太網介面、千兆乙太網介面、ATM介面(2M、25M、155M、633M等)、POS介面(155M、622M等)、令牌環介面、FDDI介面、E1/T1介面、E3/T3介面、ISDN介面等。
用戶可用槽數
該指標指模塊化路由器中除CPU板、時鍾板等必要系統板及/或系統板專用槽位外用戶可以使用的插槽數。根據該指標以及用戶板埠密度可以計算該路由器所支持的最大埠數。

CPU
無論在中低端路由器還是在高端路由器中,CPU都是路由器的心臟。通常在中低端路由器中,CPU負責交換路由信息、路由表查找以及轉發數據包。在上述路由器中,CPU的能力直接影響路由器的吞吐量(路由表查找時間)和路由計算能力(影響網路路由收斂時間)。在高端路由器中,通常包轉發和查表由ASIC晶元完成,CPU只實現路由協議、計算路由以及分發路由表。由於技術的發展,路由器中許多工作都可以由硬體實現(專用晶元)。CPU性能並不完全反映路由器性能。路由器性能由路由器吞吐量、時延和路由計算能力等指標體現。

內存
路由器中可能由多種內存,例如Flash、DRAM等。內存用作存儲配置、路由器操作系統、路由協議軟體等內容。在中低端路由器中,路由表可能存儲在內存中。通常來說路由器內存越大越好(不考慮價格)。但是與CPU能力類似,內存同樣不直接反映路由器性能與能力。因為高效的演算法與優秀的軟體可能大大節約內存。

埠密度
該指標體現路由器製作的集成度。由於路由器體積不同,該指標應當摺合成機架內每英寸埠數。但是出於直觀和方便,通常可以使用路由器對每種埠支持的最大數量來替代。

路由信息協議(RIP)
RIP是基於距離向量的路由協議,通常利用跳數來作為計量標准。RIP是一種內部網關協議。由於RIP實現簡單,是使用范圍最廣泛的路由協議。該協議收斂較慢,一般用於規模較小的網路。RIP協議在RFC 1058規定。

策略路由方式
路由器除將目的地址作為選路的依據以外,還可以根據TOS欄位、源和目的埠號(高層應用協議)來為數據包選擇路徑。策略路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流量工程,使不同服務質量的流或者不同性質的數據(語音、FTP)走不同的路徑。

距離矢量組播路由協議(DVMRP)
DVMRP是基於距離矢量的組播路由協議,基本上基於RIP開發。DVMRP利用IGMP與鄰居交換路由

全雙工線速轉發能力
路由器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功能是數據包轉發。在同樣埠速率下轉發小包是對路由器包轉發能力最大的考驗。全雙工線速轉發能力是指以最小包長(乙太網64位元組、POS口40位元組)和最小包間隔(符合協議規定)在路由器埠上雙向傳輸同時不引起丟包。該指標是路由器性能重要指標。

設備吞吐量
指設備整機包轉發能力,是設備性能的重要指標。路由器的工作在於根據IP包頭或者MPLS標記選路,所以性能指標是轉發包數量每秒。設備吞吐量通常小於路由器所有埠吞吐量之和。

埠吞吐量
埠吞吐量是指埠包轉發能力,通常使用pps:包每秒來衡量,它是路由器在某埠上的包轉發能力。通常採用兩個相同速率介面測試。但是測試介面可能與介面位置及關系相關。例如同一插卡上埠間測試的吞吐量可能與不同插卡上埠間吞吐量值不同。

路由表能力
路由器通常依靠所建立及維護的路由表來決定如何轉發。路由表能力是指路由表內所容納路由表項數量的極限。由於Internet上執行BGP協議的路由器通常擁有數十萬條路由表項,所以該項目也是路由器能力的重要體現。

背板能力
背板能力是路由器的內部實現。背板能力能夠體現在路由器吞吐量上:背板能力通常大於依據吞吐量和測試包場所計算的值。但是背板能力只能在設計中體現,一般無法測試。

QoS分類方式
指路由器可以區分QoS所依據的信息。最簡單的QoS分類可以基於埠。同樣路由器也可以依據鏈路層優先順序(802.1Q中規定)、上層內容(TOS欄位、源地址、目的地址、源埠、目的埠等信息)來區分包優先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