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網路安全的故事或事例
1、聊天陷阱
2006年2月24日晚上,上海「網蟲」錢某終於見到了網上聊天認識的女網友「仇某」。然而,兩人散步至一處花店附近時,突然冒出4名手持剪刀的青年男子。毫無准備的錢某不僅遭到一陣毆打,身上僅有的1部手機和300元人民幣也被搶走。
3天以後,案情大白,犯罪嫌疑人裘某正是那位自稱「仇某」的女網友。原來,兩人在網上搭識以後,錢某經常出言不遜,裘某萌發報復念頭,找到以前的男友搶劫錢某財物。
2、低價陷阱
2018年1月,徐某無意中進入一個買賣二手車的網址,發現其中一輛本田CRV車只要13000元。徐某心動不已,隨即聯系網站客服,按照對方要求填寫信息並通過網銀轉賬500元訂金。2天後,對方告知押車員已將車子運送至天台縣,要求徐某支付餘款12500元。
徐某打款後興沖沖等著去提車,結果對方又找各種理由要求他再付16870元,徐某這才恍然大悟自己是被騙了。
3、「支付寶」發郵件稱需升級
小美在淘寶開了一家汽車用品店。一個「買家」來店裡拍了一套汽車坐墊後發了一張截圖,顯示「本次支付失敗」,並提示「由於賣家賬號異常,已發郵件給賣家」。小美打開郵箱,果然有一封主題為「來自支付寶的安全提醒」的未讀郵件。
小美沒有多想就點擊郵件里的鏈接,按提示一步步進行了「升級」,期間幾次輸入支付寶賬號和密碼。隔天,小美發現賬戶里的8000多元余額被人以支付紅包的形式盜空。
4、代「刷信譽」先交「服務費」
阿珍在淘寶網上開了一家賣襪子的小店。去年5月,她在網上看到可以幫忙「刷信譽」的廣告,便心動了。加QQ後,對方要求先付錢才能幫其代刷,阿珍就向對方賬戶匯了1500元「服務費」。沒過多久對方又稱,需要阿珍再付3000元「保證金」。
這下阿珍起了疑心,要求對方先刷一部分信譽再談,對方卻堅持要阿珍再匯款。阿珍越想越覺得可疑,要求對方退回1500元,對方卻怎麼都不理她了。阿珍這才明白,自己是被騙了。
5、「大客戶」下單後要「回扣」
去年7月,小羅的汽車用品淘寶店來了一個「大客戶」。這買家自稱是公司的采購,想要長期合作,但希望小羅給「回扣」。一番溝通後,買家很快用另一個旺旺號拍下1萬多元的寶貝並付款,隨後要求小羅將說好的近2000元「回扣」轉給他。
小羅轉了回扣後,對方卻申請了退款,因為「回扣」是通過支付寶直接轉賬的,無法申請退款,小羅因此損失近2000元。
❷ 計算機常見的網路安全問題和解決方法有哪些
現代企事業單位、個人都依託計算機開展很多工作,內部網路上存在很多保密資料與信息,一旦出現數據泄露、黑客入侵等情況,會對企業健康發展產生影響,這就需要企業提高對網路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視程度,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計算機網路安全漏洞防護措施,提高企業內部計算機網路的安全性。
攻擊文件,病毒對計算機網路文件的攻擊有很大的危害,病毒可以根據文件的類型,隨機對用戶的文件或整個計算機的該類文件文檔進行攻擊,並獲取或損壞文件,在這一過程中可將文件損壞或不同程度的破壞文件,給計算機用戶的使用造成安全隱患。如,木馬是計算機網路安全一大殺手。
消耗資源,計算機病毒的運行原理就是通過計算機病毒對計算機的資源進行消耗,導致計算機應用環境的安全受到破壞,當病毒對計算機進行入侵的時候,整個計算機就會陷入混亂的狀態,整體運行狀態出現問題,病毒在運行時不僅佔用運行內存還將佔用內存的時間。
干擾信息,計算機病毒在進行入侵的時候,會對整個計算機用戶的文件進行攻擊,計算機病毒的入侵除了傳統的攻擊文件之外,最新的病毒還會對計算機的信息造成干擾,嚴重影響計算機的使用。病毒在對計算機進行入侵的時候主要是通過對鍵盤輸入信息進行干擾,造成計算機整體輸入內容紊亂。
解決方案: 以上三種計算機安全問題是我們工作生活中最為常見的,天銳綠盾網路准入控制系統(天銳NAC),宗旨是防止病毒和蠕蟲等新興黑客技術對企業安全造成危害。對能夠接入內部網路的終端進行嚴格、高細粒度的管控,保證合法以及安全的終端入網。全過程進行嚴格管控、全方位的操作審計,實現內網標准化管理,降低內網安全風險。從源頭對用戶以及終端進行管控,真正有效做到內網安全管理。降低因為操作系統和應用程序存在漏洞導致的數據泄露的風險。
❸ 家庭計算機常見的網路安全問題
問:什麼是網路安全?
答:網路安全是指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其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因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可以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網路服務不被中斷。
問:什麼是計算機病毒?
答:計算機病毒(Computer Virus)是指編制者在計算機程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破壞數據,影響計算機使用並且能夠自我復制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代碼。
問:什麼是木馬?
答:木馬是一種帶有惡意性質的遠程式控制制軟體。木馬一般分為客戶端(client)和伺服器端(server)。客戶端就是本地使用的各種命令的控制台,伺服器端則是要給別人運行,只有運行過伺服器端的計算機才能夠完全受控。木馬不會像病毒那樣去感染文件。
問:什麼是防火牆?它是如何確保網路安全的?
答:使用防火牆(Firewall)是一種確保網路安全的方法。防火牆是指設置在不同網路(如可信任的企業內部網和不可信的公共網)或網路安全域之間的一系列部件的組合。它是不同網路或網路安全域之間信息的惟一出入口,能根據企業的安全政策控制(允許、拒絕、監測)出入網路的信息流,且本身具有較強的抗攻擊能力。它是提供信息安全服務,實現網路和信息安全的基礎設施。
問:什麼是後門?為什麼會存在後門?
答:後門(Back Door)是指一種繞過安全性控制而獲取對程序或系統訪問權的方法。在軟體的開發階段,程序員常會在軟體內創建後門以便可以修改程序中的缺陷。如果後門被其他人知道,或是在發布軟體之前沒有刪除,那麼它就成了安全隱患。
問:什麼叫入侵檢測??
答:入侵檢測是防火牆的合理補充,幫助系統對付網路攻擊,擴展系統管理員的安全管理能力(包括安全審計、監視、進攻識別和響應),提高信息安全基礎結構的完整性。它從計算機網路系統中的若干關鍵點收集信息,並分析這些信息,檢查網路中是否有違反安全策略的行為和遭到襲擊的跡象
問:什麼叫數據包監測?它有什麼作用?
答:數據包監測可以被認為是一根竊聽電話線在計算機網路中的等價物。當某人在「監聽」網路時,他們實際上是在閱讀和解釋網路上傳送的數據包。如果你需要在互聯網上通過計算機發送一封電子郵件或請求下載一個網頁,這些操作都會使數據通過你和數據目的地之間的許多計算機。這些傳輸信息時經過的計算機都能夠看到你發送的數據,而數據包監測工具就允許某人截獲數據並且查看它。
問:什麼是NIDS?
答:NIDS是Network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的縮寫,即網路入侵檢測系統,主要用於檢測Hacker或Cracker通過網路進行的入侵行為。NIDS的運行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在目標主機上運行以監測其本身的通信信息,另一種是在一台單獨的機器上運行以監測所有網路設備的通信信息,比如Hub、路由器。
問:什麼叫SYN包?
答:TCP連接的第一個包,非常小的一種數據包。SYN攻擊包括大量此類的包,由於這些包看上去來自實際不存在的站點,因此無法有效進行處理。
問:加密技術是指什麼?
答:加密技術是最常用的安全保密手段,利用技術手段把重要的數據變為亂碼(加密)傳送,到達目的地後再用相同或不同的手段還原(解密)。
加密技術包括兩個元素:演算法和密鑰。演算法是將普通的信息或者可以理解的信息與一串數字(密鑰)結合,產生不可理解的密文的步驟,密鑰是用來對數據進行編碼和解密的一種演算法。在安全保密中,可通過適當的鑰加密技術和管理機制來保證網路的信息通信安全。
問:什麼叫蠕蟲病毒?
答:蠕蟲病毒(Worm)源自第一種在網路上傳播的病毒。1988年,22歲的康奈爾大學研究生羅伯特。莫里斯(Robert Morris)通過網路發送了一種專為攻擊UNIX系統缺陷、名為「蠕蟲」(Worm)的病毒。蠕蟲造成了6000個系統癱瘓,估計損失為200萬到 6000萬美元。由於這只蠕蟲的誕生,在網上還專門成立了計算機應急小組(CERT)。現在蠕蟲病毒家族已經壯大到成千上萬種,並且這千萬種蠕蟲病毒大都出自黑客之手。
問:什麼是操作系統型病毒?它有什麼危害?
答:這種病毒會用它自己的程序加入操作系統或者取代部分操作系統進行工作,具有很強的破壞力,會導致整個系統癱瘓。而且由於感染了操作系統,這種病毒在運行時,會用自己的程序片斷取代操作系統的合法程序模塊。根據病毒自身的特點和被替代的操作系統中合法程序模塊在操作系統中運行的地位與作用,以及病毒取代操作系統的取代方式等,對操作系統進行破壞。同時,這種病毒對系統中文件的感染性也很強。
問:莫里斯蠕蟲是指什麼?它有什麼特點?
答:它的編寫者是美國康乃爾大學一年級研究生羅特。莫里斯。這個程序只有99行,利用了Unix系統中的缺點,用Finger命令查聯機用戶名單,然後破譯用戶口令,用Mail系統復制、傳播本身的源程序,再編譯生成代碼。
最初的網路蠕蟲設計目的是當網路空閑時,程序就在計算機間「游盪」而不帶來任何損害。當有機器負荷過重時,該程序可以從空閑計算機「借取資源」而達到網路的負載平衡。而莫里斯蠕蟲不是「借取資源」,而是「耗盡所有資源」。
問:什麼是DDoS?它會導致什麼後果?
答:DDoS也就是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它使用與普通的拒絕服務攻擊同樣的方法,但是發起攻擊的源是多個。通常攻擊者使用下載的工具滲透無保護的主機,當獲得該主機的適當的訪問許可權後,攻擊者在主機中安裝軟體的服務或進程(以下簡稱代理)。這些代理保持睡眠狀態,直到從它們的主控端得到指令,對指定的目標發起拒絕服務攻擊。隨著危害力極強的黑客工具的廣泛傳播使用,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可以同時對一個目標發起幾千個攻擊。單個的拒絕服務攻擊的威力也許對帶寬較寬的站點沒有影響,而分布於全球的幾千個攻擊將會產生致命的後果。
問:區域網內部的ARP攻擊是指什麼?
答:ARP協議的基本功能就是通過目標設備的IP地址,查詢目標設備的MAC地址,以保證通信的進行。
基於ARP協議的這一工作特性,黑客向對方計算機不斷發送有欺詐性質的ARP數據包,數據包內包含有與當前設備重復的Mac地址,使對方在回應報文時,由於簡單的地址重復錯誤而導致不能進行正常的網路通信。一般情況下,受到ARP攻擊的計算機會出現兩種現象:
1.不斷彈出「本機的XXX段硬體地址與網路中的XXX段地址沖突」的對話框。
2.計算機不能正常上網,出現網路中斷的症狀。
因為這種攻擊是利用ARP請求報文進行「欺騙」的,所以防火牆會誤以為是正常的請求數據包,不予攔截。因此普通的防火牆很難抵擋這種攻擊。
問:什麼叫欺騙攻擊?它有哪些攻擊方式?
答:網路欺騙的技術主要有:HONEYPOT和分布式HONEYPOT、欺騙空間技術等。主要方式有:IP欺騙、ARP欺騙、DNS欺騙、 Web欺騙、電子郵件欺騙、源路由欺騙(通過指定路由,以假冒身份與其他主機進行合法通信或發送假報文,使受攻擊主機出現錯誤動作)、地址欺騙(包括偽造源地址和偽造中間站點)等。
❹ 4:請列出至少4種可能會對計算機安全造成威脅的問題
1. 電腦病毒
對於日常Internet用戶,計算機病毒是對網路安全的最常見威脅之一。
從一台計算機傳播到另一台計算機。通常以電子郵件附件的形式發送或從特定的網站下載,通過使用網路上的系統來感染計算機以及聯系人列表中的其他計算機。
病毒會發送垃圾郵件,禁用安全設置,破壞和竊取計算機中的數據(包括密碼等個人信息),甚至會刪除硬碟上的所有內容,危害較大。
2. 網路釣魚
這是屬於社會工程學范疇的一種方法,只為獲取敏感數據,例如密碼,用戶名,信用卡號。
攻擊方式多以即時消息或網路釣魚電子郵件為主,粗看之下這些郵件都合法。一旦當收件人打開惡意鏈接,就會導致計算機被安裝惡意軟體。很多時候也會通過疑似銀行來源的電子郵件來獲取個人信息,要求收件人提供私人信息來驗證身份。
3. 廣告與間諜軟體
我們都知道,市面上廣大的廣告軟體,都是通過跟蹤用戶平日瀏覽習慣的數據並基於此向我們顯示廣告和彈出窗口的。
未經同意即下載廣告軟體的被視為惡意軟體。
而廣告軟體經過同意收集數據的方法有很多也很微妙,對於允許用戶免費試用其軟體但在使用該軟體時會顯示廣告的公司來說,是合法的收入來源。
在「用戶協議」文檔中存在貓膩,但可以通過仔細閱讀安裝軟體時接受的所有內容來對其進行檢查。僅在那些彈出窗口中,計算機上才會出現廣告軟體,但有時會降低計算機的處理器和Internet連接速度。
而間諜軟體的工作方式其實也很類似,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已安裝在你的計算機上。它可以包含記錄個人信息的按鍵記錄程序,包括電子郵件地址,密碼,甚至信用卡號,由於身份盜竊的風險很高,因此危險系數更高。
4. 流氓安全軟體.
其實流氓安全軟體本身也是一種惡意軟體,打著保障安全的旗號誤導用戶以為自己中了電腦病毒,或者當前安全措施不是最新。進一步就提供安裝或更新用戶的安全設置。要麼要求下載程序以刪除涉嫌的病毒,要麼支付工具費用。以上兩種情況都會導致計算機安裝實際的惡意軟體。
5. 木馬病毒
「特洛伊木馬」是指誘使某人邀請攻擊者進入安全保護的區域。是一種惡意的攻擊代碼或軟體,它通過隱藏在合法程序的後面來誘騙用戶隨意運行它。
當你點擊某些不明網站的虛假廣告時,木馬就會傳播,進入個人計算機之後,特洛伊木馬可以通過記錄按鍵,劫持網路攝像頭並竊取計算機上可能擁有的任何敏感數據來記錄密碼。
❺ 我國曾面臨哪些網路安全事故是如何應對的
我國曾面臨的網路安全事故有千年蟲,是在1999年廣泛受人關注的一個很有名的網路安全事件,後來給出的官方說法是千年蟲不是病毒,而是計算機誕生起就留下的一個大BUG。
應對方法是集中了很多的專業技術人員來降低千年蟲問題帶來的影響,但是千年蟲問題是沒有被完全解決的。
計算機2000年問題,又叫做「千年蟲」、「電腦千禧年千年蟲問題」或「千年危機」。縮寫為「Y2K」。是指在某些使用了計算機程序的智能系統(包括計算機系統、自動控制晶元等)中,由於其中的年份只使用兩位十進制數來表示。
因此當系統進行(或涉及到)跨世紀的日期處理運算時(如多個日期之間的計算或比較等),就會出現錯誤的結果,進而引發各種各樣的系統功能紊亂甚至崩潰。因此從根本上說千年蟲是一種程序處理日期上的bug(計算機程序故障),而非病毒。
❻ 計算機網路安全攻擊來與哪些方面,請使用例子詳細敘述.對於這些攻擊
黑客攻擊的主要目的是:
(1) 竊取信息。
(2) 獲取口令。
(3) 控制中間站點。
(4) 獲得超級用戶許可權。
計算機網路系統的安全威脅主要來自黑客攻擊、計算機病毒和拒絕服務攻擊三個方面。網路的安全威脅方向也分為外部和內部。黑客攻擊早在主機終端時代就已經出現,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現代黑客則從以系統為主的攻擊轉變到以網路為主的攻擊。
1. 黑客攻擊類型
任何系統的安全都是相對的,沒有一個網路操作系統是絕對安全的。區域網上網即使有防火牆的保護,由於防火牆錯誤配置等其他原因,仍很難保證百分之百的安全。網路攻擊主要類型如下。
⑴Data Diddling 未經授權刪除檔案,更改其資料。
⑵Scanner 利用工具尋找暗門漏洞。
⑶Sniffer 監聽加密之封包。
⑷Denial of Service 拒絕服務,使系統癱瘓。
⑸IP Spoofing 冒充系統內網路的IP地址。
⑹其他。
2.防範黑客的措施
⑴選用安全的口令。據統計,大約80%的安全隱患是由於口令設置不當引起的。
⑵用戶口令應包含大小寫,最好能加上字元串和數字,綜合使用能夠達到更好的保密效果。不要使用用戶姓名、常用單詞、生日和電話號碼作為口令。根據黑客軟體的工作原理,口令長度設置時應遵循7位或14位的整數倍原則。口令應定期修改。
⑶建立賬號鎖定機制,一旦同一賬號密碼校驗錯誤若干次即斷開連接,並鎖定該賬號,至一段時間才解鎖再次開放使用。
⑷實施存取控制。主要是針對網路操作系統的文件系統的存取控制。存取控制是內部網路安全理論的重要方面,它包括人員許可權、數據標識、許可權控制、控制類型和風險分析等內容。
⑸確保數據安全。完整性是在數據處理過程中,在原有數據和現行數據之間保持完全一致的證明手段。一般常用數字簽名和數據加密演算法來保證。您可以參照以下幾個加密站點:(規定公共密鑰加密),(RSA加密專利公司)。
⑹使用安全的伺服器系統。雖然沒有一種網路操作系統是絕對安全的,但Unix經過幾十年來的發展已相當成熟,以其穩定性和安全性成為關鍵性應用的首選。
⑺謹慎開放缺乏安全保障的應用和埠。很多黑客攻擊程序是針對特定服務和特定服務埠的,所以關閉不必要的服務和服務埠,能大大降低遭受黑客攻擊的風險。
⑻定期分析系統日誌。日誌文件不僅在調查網路入侵時十分重要的,它們也是用最少代價來阻止攻擊的辦法之一。這里提供給大家一些比較有用的日誌文件分析工具,具體如下。
NestWatch能從所有主Web伺服器和許多防火牆中導入日誌文件。它運行在Windows NT機器上,能夠以HTML格式輸出報告,並將它們分發到選定的伺服器上。
LogSurfer是一個綜合日誌分析工具。根據它發現的內容,能夠執行各種動作,包括告警、執行外部程序,甚至將日誌文件數據分塊並將它們送給外部命令或進程處理等。
⑼不斷完善伺服器系統的安全性能。無論是Unix還是Windows NT的操作系統都存在安全漏洞,他們的站點會不定期發布系統補丁,系統管理員應定期下載補丁,及時堵住系統漏洞。
⑽排除人為因素。要制定一整套完整的網路安全管理操作規范。
⑾利用網路管理軟體對整個區域網進行動態站點監控,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⑿掃描、攻擊自己的站點。
⒀請第三方評估機構或專家來完成網路安全的評估。
⒁謹慎利用共享軟體。
⒂做好數據的備份工作。有了完整的數據備份,我們在遭到攻擊或系統出現故障時才可能迅速恢復系統。
⒃使用防火牆。
防火牆分為網路級防火牆和應用網關防火牆。 網路級防火牆一般是具有很強報文過濾能力的路由器,可以通過改變參數來允許或拒絕外部環境對站點的訪問,但其對欺騙性攻擊的保護很脆弱。 應用代理防火牆的優勢是它們能阻止IP報文無限制地進入網路,缺點是它們的開銷比較大且影響內部網路的工作。
❼ 計算機網路中存在哪些安全隱患
這個問題問的比較大了,嚴格意義上講,能列出的安全隱患的例子太多了。
對於計算機網路的安全隱患,主要的還是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是一個非常關鍵而又復雜的問題。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指計算機信息系統資產(包括網路)的安全,即計算機信息系統資源(硬體、軟體和信息)不受自然和人為有害因素的威脅和危害。
計算機信息系統之所以存在著脆弱性,主要是由於技術本身存在著安全弱點、系統的安全性差、缺乏安全性實踐等;計算機信息系統受到的威脅和攻擊除自然災害外,主要來自計算機犯罪、計算機病毒、黑客攻擊、信息戰爭和計算機系統故障等,除了系統本身和自然的災害,其他基本來源於網路危害。
可以安裝一些常用網路安全軟體,如360、qq管家等其他防病毒軟體(網路上很多免費的)
❽ 列舉近兩年計算機網路安全問題給電子商務帶來的重大事故
1)源代碼被盜事件。
2)重大黑客攻擊事件。
3)惡意軟體肆虐事件。
4)信息泄密事件。
5)重大漏洞事件 。
6)操作系統安全事件。
❾ 有哪些影響互聯網界的重大安全事件
震驚網路的熊貓燒香病毒。
十四年前,中國駭客whboy(李俊)發布熊貓燒香病毒,因中毒電腦桌面上出現「熊貓燒香」圖案名噪一時,這也成為了當時一度讓人談網色變的病毒。
熊貓燒香病毒可通過感染系統的*.exe、*.com、*.pif、*.src、*.html、*.asp文件,導致打開網頁文件時IE自動跳轉到指定病毒網址中下載病毒,同時出現藍屏、頻繁重啟以及系統硬碟中數據文件被破壞等現象。
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熊貓燒香感染門戶網站、擊潰數據系統、導致網路癱瘓,在全國范圍內帶來了無法估量的損失,「熊貓燒香」已經永遠停留在十幾年前。
總結如下:
如今看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變革,熊貓燒香跟今天的勒索病毒、木馬、黑客攻擊等帶來的危害完全不能相比,但該病毒卻是國內民眾第一次對計算機病毒的危害有了真實的感受,因此成為病毒史上的經典案例,對國內未來的網路安全發展起到了推動和警示作用。
❿ 談談網路安全問題
網路對我們來說,可以是離不開它了。網路的信息傳輸是那麼的迅速和快捷,只要我們想找某些方面的信息,你只要上網簡單的輸入幾個關鍵的字,搜一搜就可以找到你想要的信息了。是那麼的快捷,他給了我們很大的方便。現在隨著網路的發展,許多以前必須面對面完成的事情,都可以在網路上得以實現了。如:在網上購物,網上辦公,遠程網路手術,網路游戲等等。現在對我們來說是那麼的自然,由於有它,我門的生活變的多采了,社會的發展也迅速了,使地球變成了一個地球村,人們之間的交流更加的方便了。
當然,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的,網路的發展也給我們帶來了一些我們並不想帶來的東西。網路是一個虛幻的東西,在上面你可以,以任何一個你想出現的身份出現在網路上,當然這就造成了下信用的下降,使我們感到不是那麼的安全。有些不法的分子,就是利用網路技術,製造騙局,使好多無心人上當受騙。給社會帶了很大的損失,同時也給他人的人身和財產帶了了很大的損失。由於,網路可以以非真實的身份暢游,是網路分子大膽的利用網路,進行各種犯罪活動。這個案件的偵破帶來了很大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