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常見的網路互連方式
10.1 網路互連概述
網路互連是指將不同的網路連接起來,以構成更大規模的網路系統,實現網路間的數據通信、資源共享和協同工作。
10.1.1 網路互連的必要性
ISO/OSI雖然問世多年,但實際運行中各種現有的特定網路並不一定都採用OSI七層模型。OSI所採用的通信子網和現有的多種網路產品,它本身就決定了各種類型的通信子網一直共存下去。
網路互連可以改善網路性能,主要體現在提高系統的可靠性、改進系統的性能、增加系統保密性、建網方便、增加地理覆蓋范圍等幾方面。
隨著商業需求的推動,特別是Internet的深入人心,網路互連技術已成為實現如Internet這樣的大規模網路通信和資源共享的關鍵技術。
10.1.2 網路互連的基本原理
1. 網路互連的要求
由於不同的網路間可能存在各種差異,因此對網路互連有如下要求:
(1)在網路之間提供一條鏈路,至少需要一條物理和鏈路控制的鏈路。若不存在鏈路,一個網路的信息就不可能傳輸到另一個網路中去。
(2)提供不同網路結點的路由選擇和數據傳送。
(3)提供網路記賬服務,記錄網路資源使用情況,提供各用戶使用網路的記錄及有關狀態信息。
(4)在提供網路互連時,應盡量避免由於互連而降低網路的通信性能。
(5)不修改互連在一起的各網路原有的結構和協議。這就要求網路互連設備應能進行協議轉換,協調各個網路的不同性能,這些性能包括:
① 不同的編址方式:每個網路有不同的端點名字、編址方法、定址方式和目錄保持方案,需要提供全網編址方法和目錄服務。
② 不同的最大分組長度:在互連網路中,分組從一個網路送到另一網路時,往往需要分成幾部分,稱為分段。不同的網路存在著不同的分組大小。
③ 不同的傳輸速率:在互連網路中,不同網路的傳輸速率可能不同。
④ 不同的時限:對連接的傳送服務總要等待回答響應,如超時後仍沒有接到響應,則需要重傳。但在互連網路中,數據傳送有時需要經過多個網路,這需要更長時間,應該設定合適的超時值,以防不必要的重傳。
⑤ 不同的網路訪問機制:對不同網路上的多個結點,結點和網路之間的訪問機制可以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⑥ 差錯恢復:各個網路有不同的差錯恢復功能。互連網路的服務既不要依賴也不要影響各個網路原來的差錯恢復能力。
⑦ 狀態報告:不同的網路有不同的狀態報告,對互連網路還應該提供網路互連的活動信息。
⑧ 路由選擇技術:網內的路徑選擇一般依靠各個網特有的故障檢測和擁擠控制技術。而互連網路應提供不同網路之間進行路徑選擇的能力。
⑨ 用戶訪問控制:不同的網路有不同的用戶訪問控制方法,用於管理用戶對網路的訪問許可權。互連網路需要具有對不同的用戶訪問許可權的控制能力。
⑩ 連接和無連接服務:不同的網路可能提供面向連接的服務,也可能提供無連接的數據報服務。互連網路的服務不應該依賴於原來各個網路所提供的服務類型。
當源網路發送分組到目的網路要跨越一個或多個外部網路時,這些性能差異會使得數據包在穿過不同網路時產生很多問題。網路互連的目的就在於提供不依賴於原來各個網路特性的互連網路服務。
2. 網路互連的層次
不同目的的網路互連可以在不同的網路分層中實現。由於網路間存在不同的差異,也就需要用不同的網路互連設備將各個網路連接起來。根據網路互連設備工作的層次及其所支持的協議,可以將網間設備分為中繼器、網橋、路由器和網關,如圖10.1所示。
(1)物理層
用於不同地理范圍內的網段的互連。通過互連,在不同的通信介質中傳送比特流,要求連接的各網路的數據傳輸率和鏈路協議必須相同。
工作在物理層的網間設備是中繼器、集線器。
用於擴展網路傳輸的長度,實現兩個相同的區域網段間的電氣連接。它僅僅是將比特流從一個物理網段復制到另一個物理網段,而與網路所採用的網路協議(如TCP/IP、IPX/SPX、NETBIOS等)無關。物理層的互連協議最簡單,互連標准主要由EIA、ITU-T、IEEE等機構制定。集線器就是多埠的中繼器。
(2)數據鏈路層
用於互連兩個或多個同一類型的區域網,傳輸幀。工作在數據鏈路層的網間設備是橋接器(或橋)、交換機。
橋可以將兩個或多個網段互連,如果信息不是發向橋所連接的網段,則橋可以過濾掉,避免了網路的瓶頸。區域網的連接實際上是MAC子層的互連,MAC橋的標准由IEEE802的各個分委員會開發。
(3)網路層
主要用於廣域網的互連中。網路層互連解決路由選擇、阻塞控制、差錯處理、分段等問題。
工作在網路層的網間設備是路由器、第三層交換機。
路由器提供各種網路間的網路層介面。路由器是主動的、智能的網路結點,它們參與網路管理,提供網間數據的路由選擇,並對網路的資源進行動態控制等。路由器是依賴於協議的,它必須對某一種協議提供支持,如IP、IPX等。路由器及路由協議種類繁多,其標准主要由ANSI任務組X3S3.3和ISO/IEC工作組TC1/SC6/WG2制定。
(4)高層
用於在高層之間進行不同協議的轉換,它也為最復雜。工作在第三層以上的網間設備稱為網關,它的作用是連接兩個或多個不同的網路,使之能相互通信。這種「不同」常常是物理網路和高層協議都不一樣,網關必須提供不同網路間協議的相互轉換。最常見的如將某一特定種類的區域網或廣域網與某個專用的網路體系結構相互連接起來。
10.1.3 網路互連的類型
網路互連可分為LAN-LAN、LAN-WAN、LAN-WAN-LAN、WAN-WAN四種類型。
1. LAN-LAN
LAN互連又分為同種LAN互連和異種LAN互連。同構網路互連是指符合相同協議區域網的互連,主要採用的設備有中繼器、集線器、網橋、交換機等。而異構網的互連是指兩種不同協議區域網的互連,主要採用的設備為網橋、路由器等設備。LAN互連如圖10.2所示。
2. LAN-WAN
是目前常見的方式之一,用來連接的設備是路由器或網關,具體如圖10.3所示。
3. LAN-WAN-LAN
這是將兩個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LAN通過WAN實現互連,連接設備主要有路由器和網關。
4. WAN-WAN
通過路由器和網關將兩個或多個廣域網互連起來,可以使分別連入各個廣域網的主機資源能夠實現共享。
10.1.4 網路互連解決方案
網路互連是網路層需要解決的問題。網路互連可以採用面向連接的和面向非連接的兩種解決方案。
1. 面向連接的解決方案
面向連接的解決方案要求兩個節點在通信時建立一條邏輯通道,所有的信息單元沿著這條邏輯通道傳送。路由器將一個網路中的邏輯通道連接到另一個網路中的邏輯通道,最終形成一條從源節點至目的節點的完整通道。
如圖10.4所示,主機A和主機B通信時形成了一條邏輯通道。該通道經過網路1、網路2和網路4,並利用中間系統I和中間系統M連接起來。一旦通道建立起來,主機A和主機B之間的信息傳輸就會沿著該通道進行。面向連接的解決方案要求互聯網中的每一個物理網路(如圖10.4中的網路1、網路2、網路3和網路4)都能夠提供面向連接的服務,但這樣的要求在實際中是不現實的。
2. 面向非連接的解決方案
在面向非連接的解決方案中主機A和主機B之間通信時並不需要建立邏輯通道。網路中的數據單元獨立對待,這些數據單元經過一系列的網路和路由器,最終到達目的節點。
如圖10.5所示為一個面向非連接的解決方案示意圖。當主機A需要發送一個數據單元D1到主機B時,主機A首先進行路由選擇,判斷D1到達主機B的最佳路徑。如果它認為D1經過路由器I到達主機B是一條最佳路徑,那麼主機A就將數據單元D1投遞給路由器I。路由器I收到主機A發送的數據單元D1後,根據自己掌握的路由信息為D1選擇一條到達主機B的最佳路徑,從而決定將D1傳遞給路由器M還是K。這樣,D1經過多個路由器的中繼和轉發,最終到達目的主機B。如果主機A需要發送另外一個數據單元D2到達主機B,那麼主機A同樣需要對D2進行路由選擇。由於網路設備對每一個數據單元的路由選擇是獨立進行的,所以,數據單元D2到達目的主機B可能經過了一條與D1完全不同的路徑。
目前流行的互聯網就是採用了面向非連接的解決方案。
IP協議是面向非連接的互聯網解決方案中最常用的協議。支持IP協議的路由器稱為IP路由器,IP協議處理的數據單元叫做IP數據報
2. 兩個異構的區域網,通過一個路由器互聯,那麼路由器上至少配置幾個ip地址
最少2個IP地址,因為每一個介面最少一個IP地址,而異構網路就是使用不同的介面來連接的。而且這2個IP地址還必須在不同網段。
3. 不同的異構網路通過路由器互聯,那如果我不用路由器 而用中繼器互聯呢,會有什麼影響
1、首先,要明白中繼器的作用,中繼器的作用僅僅是對信號進行放大,增加中繼距離,用在擴展區域網的覆蓋范圍,屬於物理層的設備,或者說僅僅是增加了電纜的長度。因此它不能起到分組交換的作用。就像一條馬路,沒有十字路口,修得再長,也只能一條道走到黑。
2、在OSI體系結構中,路由器屬於三層設備路由器具有分組交換的作用,可以實現分組的存貯轉發和路由選擇功能,相當於在網路上增加了交換節點,像十字路口的交警,可以指揮疏導交通流量。
3、因此中繼器工作在物理層,僅有中繼器是無法實現異構網路的互聯的。
4. 請問大家什麼是 異構網路呢
異構網路
更多圖片(11張)
異構網路(Heterogeneous Network)是一種類型的網路,其是由不同製造商生產的計算機,網路設備和系統組成的,大部分情況下運行在不同的協議上支持不同的功能或應用。
關於異構網路的研究最早追溯到1995的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發起的BARWAN(Bay Area Research Wireless Access Network)項目,該項目負責人R.H. Katz在文獻中首次將相互重疊的不同類型網路融合起來以構成異構網路,從而滿足未來終端的業務多樣性需求。為了可以同時接入到多個網路,移動終端應當具備可以接入多個網路的介面,這種移動終端被稱為多模終端。由於多模終端可以接入到多個網路中,因此肯定會涉及到不同網路之間的切換,與同構網路(Hom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s)中的水平切換(Horizontal Handoff, HHO)不同,這里稱不同通信系統之間的切換為垂直切換(Vertical Handoff,VHO)。在此後的十幾年中,異構網路在無線通信領域引起了普遍的關注,也成為下一代無線網路的發展方向。很多組織和研究機構都對異構網路進行了深入廣泛的研究,如3GPP、MIH、ETSI、Lucent實驗室、Ericsson研究所、美國的Georgia理工大學和芬蘭的Oulu大學等。
下一代無線網路將是無線個域網(如Bluetooth)、無線區域網(如Wi-Fi)、無線城域網(如WiMAX)、公眾移動通信網(如2G、3G)以及Ad Hoc網路等多種接入網共存的異構無線網路。
中文名:異構網路
外文名: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s
簡寫:HWNs
分享
介紹
互聯網可以由多個異構網路互聯組成。用來連接異構網路的設備是路由器。
所謂異構是指兩個或以上的無線通信系統採用了不同的接入技術,或者是採用相同的無線接入技術但屬於不同的無線運營商。利用現有的多種無線通信系統,通過系統間融合的方式,使多系統之間取長補短是滿足未來移動通信業務需求一種有效手段,能夠綜合發揮各自的優勢。由於現有的各種無線接入系統在很多區域內都是重疊覆蓋的,所以可以將這些相互重疊的不同類型的無線接入系統智能地結合在一起,利用多模終端智能化的接入手段,使多種不同類型的網路共同為用戶提供隨時隨地的無線接入,從而構成了如圖1所示的異構無線網路。
5. 網關和網段有什_區別
網段:用來區分網路上的主機是否在同一網路區段內,在區域網中,每台電腦只能和自己同一網段的電腦互相通訊。
Gateway的出廠IP地址是192.168.123.250,說明它處於192.168.123.X的網段(X代表1-255之間的任意值)。
若您的路由器的IP地址是192.168.1.X或是其他位址,說明二者不處於同
一網段,則它們之間無法相互連接。
網關(Gateway)(不,並非是比爾·蓋茨(Bill Gates)的道路(way)),又叫協議轉換器,是一種復雜的網路連接設備,可以支持不同協議之間的轉換,實現不同協議網路之間的互連。
網關具有對不兼容的高層協議進行轉換的能力,為了實現異構設備之間的通信,網關需要對不同的鏈路層、專用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協議進行翻譯和轉換。
所以說,網關是一個智能超群的路由器,一個智能超群的網橋,一個智能超群的中繼器。注意到這里的句型了嗎?
若要使兩個完全不同的網路(異構網)連接在一起,一般使用網關,在Internet中兩個網路也要通過一台稱為網關的計算機實現互聯。這台計算機能根據用戶通信目標計算機的IP地址,決定是否將用戶發出的信息送出本地網路。
同時,它還將外界發送給屬於本地網路計算機的信息接收過來,它是一個網路與另一個網路相聯的通道。為了使TCP/IP協議能夠定址,該通道被賦予一個IP地址,這個IP地址稱為網關地址。
網關主要用於不同體系結構的網路或者區域網與主機系統的連接。在互連設備中,它最為復雜,一般只能進行一對一的轉換,或是少數幾種特定應用協議的轉換。網關一般是一種軟體產品。目前,網關已成為網路上每個用戶都能訪問大型主機的通用工具。
(5)連接兩個異構網路使用擴展閱讀:
網段的含義:
通常使用同一物理層的設備之間必然通過相同的傳輸介質直接相互連接,(如交叉雙絞線直接連接的兩台主機),但是兩組其傳輸介質並非直接相連的網路設備,如果它們的傳輸介質通過工作在物理層的擴展設備如中繼器和集線器等轉接連接,
則仍然被視為同一物理層中的設備,是一個而非兩個網段。另外,工作在數據鏈路層或更高層的設備如網橋、交換機、路由器等等,由它們連接起來的兩組設備仍然分別處於各自獨立的物理層,因此是兩個網段。
網橋實現兩個網段的橋接功能,同時也起到重發器的作用,即延長線路距離及信號再生和轉發。交換機原理上也工作在數據鏈路層,可實現多個網段的信息交換,網橋和交換機可以隔離兩個網段,可以防止在某一個網段的數據被無條件地廣播到另一網段,
這是因為網橋接到數據幀後,判斷接收到的數據幀目的地址是否和源地址在同一網段,是的話,就不再轉發。交換機被稱為多埠網橋,交換機的每個埠可以連接一個網段。
前面所討論的學術定義是「網段」在物理層的嚴格定義,「網段」還有一些不嚴格的含義,比如指代乙太網上的一個廣播域,這是數據鏈路層上一個獨立的內部相互作用區域。
或者在中文的網路知識入門中,這個詞更經常地被誤用來指代「子網」,也就是網路層中由網關或路由器等設備隔開的不同部分。如IP為 192.168.0.1 ~ 192.168.0.254 的設備就位於掩碼 255.255.255.0 的同一子網中,
這句話經常被說成「位於192.168.0.x 『網段』中」,如果不涉及網路層之下的結構,這么說不會引起混淆,但是在深入探討互聯網底層結構的時候,應該避免使用「網段」來指代「子網」。
6. 作為中間設備,轉發器,網橋,路由器和網關有何區別
轉發器、網橋、路由器和網關的區別如下:
1、工作層次不同:
轉發器又被稱為中繼器或放大器,執行物理層協議,負責物理層的數據中繼;網橋負責數據鏈路層的數據中繼;路由器負責網路層的數據中繼;網關負責網路層以上的數據中繼。
2、處理數據的方式不同:
轉發器本身不執行數據的過濾功能;網橋在互聯時克服了物理限制,這意味著構成lan的數據站總數和網段數很容易擴充;路由器則是利用不同網路的ID號(即IP地址)來確定數據轉發的地址。
網關使兩個完全不同的網路(異構網)連接在一起,在Internet中兩個網路也要通過一台稱為網關的計算機實現互聯。
3、執行的功能不同:
轉發器用於互連兩個相同類型的網段,主要功能是延伸網段和改變傳輸媒體。
網橋可以有效地聯接兩個LAN,使本地通信限制在本網段內,並轉發相應的信號至另一網段,網橋通常用於聯接數量不多的、同一類型的網段。
路由器能理解數據中的IP地址,如果它接收到一個數據包,就檢查其中的IP地址,如果目標地址是本地網路的就不理會,如果是其他網路的,就將數據包轉發出本地網路。
網關的作用是將兩個使用不同協議的網路段連接在一起的設備,對兩個網路段中的使用不同傳輸協議的數據進行互相的翻譯轉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轉發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路由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網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網橋
7. 網路互連的類型
LAN-LAN
LAN互連又分為同種LAN互連和異種LAN互連。同構網路互連是指符合相同協議區域網的互連,主要採用的設備有中繼器、集線器、網橋、交換機等。而異構網的互連是指兩種不同協議區域網的互連,主要採用的設備為網橋、路由器等設備。
LAN-WAN
這是最常見的方式之一,用來連接的設備是路由器或網關。
LAN-WAN-LAN
這是將兩個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LAN通過WAN實現互連,連接設備主要有路由器和網關。
WAN-WAN
通過路由器和網關將兩個或多個廣域網互連起來,可以使分別連入各個廣域網的主機資源能夠實現共享。
8. 什麼叫網關(gateway)
網關
網關(Gateway)又稱網間連接器、協議轉換器。網關在傳輸層上以實現網路互連,是最復雜的網路互連設備,僅用於兩個高層協議不同的網路互連。網關的結構也和路由器類似,不同的是互連層。網關既可以用於廣域網互連,也可以用於區域網互連。 網關是一種充當轉換重任的計算機系統或設備。在使用不同的通信協議、數據格式或語言,甚至體系結構完全不同的兩種系統之間,網關是一個翻譯器。與網橋只是簡單地傳達信息不同,網關對收到的信息要重新打包,以適應目的系統的需求。同時,網關也可以提供過濾和安全功能。大多數網關運行在OSI 7層協議的頂層--應用層。
大家都知道,從一個房間走到另一個房間,必然要經過一扇門。同樣,從一個網路向另一個網路發送信息,也必須經過一道「關口」,這道關口就是網關。顧名思義,網關(Gateway)就是一個網路連接到另一個網路的「關口」。
按照不同的分類標准,網關也有很多種。TCP/IP協議里的網關是最常用的,在這里我們所講的「網關」均指TCP/IP協議下的網關。
那麼網關到底是什麼呢?網關實質上是一個網路通向其他網路的IP地址。比如有網路A和網路B,網路A的IP地址范圍為「192.168.1.1~192. 168.1.254」,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網路B的IP地址范圍為「192.168.2.1~192.168.2.254」,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在沒有路由器的情況下,兩個網路之間是不能進行TCP/IP通信的,即使是兩個網路連接在同一台交換機(或集線器)上,TCP/IP協議也會根據子網掩碼(255.255.255.0)判定兩個網路中的主機處在不同的網路里。而要實現這兩個網路之間的通信,則必須通過網關。如果網路A中的主機發現數據包的目的主機不在本地網路中,就把數據包轉發給它自己的網關,再由網關轉發給網路B的網關,網路B的網關再轉發給網路B的某個主機(如附圖所示)。網路B向網路A轉發數據包的過程。
所以說,只有設置好網關的IP地址,TCP/IP協議才能實現不同網路之間的相互通信。那麼這個IP地址是哪台機器的IP地址呢?網關的IP地址是具有路由功能的設備的IP地址,具有路由功能的設備有路由器、啟用了路由協議的伺服器(實質上相當於一台路由器)、代理伺服器(也相當於一台路由器)。
在和 Novell NetWare 網路交互操作的上下文中,網關在 Windows 網路中使用的伺服器信息塊 (SMB) 協議以及 NetWare 網路使用的 NetWare 核心協議 (NCP) 之間起著橋梁的作用。網關也被稱為 IP 路由器。
計算機主機網關的作用是什麼?
假設你的名字叫小不點,你住在一個大院子里,你的鄰居有很多小夥伴,在門口傳達室還有個看大門的李大爺,李大爺就是你的網關。當你想跟院子里的某個小夥伴玩,只要你在院子里大喊一聲他的名字,他聽到了就會回應你,並且跑出來跟你玩。
但是你不被允許走出大門,你想與外界發生的一切聯系,都必須由門口的李大爺(網關)用電話幫助你聯系。假如你想找你的同學小明聊天,小明家住在很遠的另外一個院子里,他家的院子里也有一個看門的王大爺(小明的網關)。但是你不知道小明家的電話號碼,不過你的班主任老師有一份你們班全體同學的名單和電話號碼對照表,你的老師就是你的DNS伺服器。於是你在家裡撥通了門口李大爺的電話,有了下面的對話:
小不點:李大爺,我想找班主任查一下小明的電話號碼行嗎?
李大爺:好,你等著。(接著李大爺給你的班主任掛了一個電話,問清楚了小明的電話)問到了,他家的號碼是211.99.99.99
小不點:太好了!李大爺,我想找小明,你再幫我聯系一下小明吧。
李大爺:沒問題。(接著李大爺向電話局發出了請求接通小明家電話的請求,最後一關當然是被轉接到了小明家那個院子的王大爺那裡,然後王大爺把電話給轉到小明家)
就這樣你和小明取得了聯系。
解決跨網關技術
現行的IPV4的IP地址是32位的,根據頭幾位再劃分為A、B、C三類地址;但由於INTERNET的迅猛發展,IP資源日漸枯竭,可供分配的IP地越來越少,跟一日千里的INTERNET發展嚴重沖突,在IPV6還遠未能全面升級的情況下,惟有以代理伺服器的方式,實行內部網地址跟公網地址進行轉化而實現接入INTERNET。
中介作用的代理伺服器就是一個網關,也就是這個網關帶給現階段的多媒體通訊系統無盡的煩惱。在IP資源可憐的情況下,惟有以網關甚至多層網關的方式接入寬頻網, 因為多媒體通訊系統的協議如H.323等要進行業務的雙方必須有一方有公網的IP地址,但是現在的寬頻有幾個用戶能符合這個要求?microsoft的NETMEETING等等多媒體通訊系統就是處於這種尷尬的位置;跨網關成為頭疼的難題。
跨網關: 網路數據通過層層網關,受制於網關節點速度,網路速度大大降低。 跨網關技術基於底層網路協議,突破網關瓶頸,實現客戶點對點交流。
網關的類型
1、傳輸網關。傳輸網關用於在2個網路間建立傳輸連接。利用傳輸網關,不同網路上的主機間可以建立起跨越多個網路的、級聯的、點對點的傳輸連接。
2、應用網關。應用網關在應用層上進行協議轉換。例如,一個主機執行的是ISO電子郵件標准,另一個主機執行的是Internet 電子郵件標准,如果這兩個主機需要交換電子郵件,那麼必須經過一個電子郵件網關進行協議轉換,這個電子郵件網關是一個應用網關。
9. 使用網關有什麼好處
網關既可以用於廣域網互連,也可以用於區域網互連。 網關是一種充當轉換重任的計算機系統或設備。在使用不同的通信協議、數據格式或語言,甚至體系結構完全不同的兩種系統之間,網關是一個翻譯器。與網橋只是簡單地傳達信息不同,網關對收到的信息要重新打包,以適應目的系統的需求。同時,網關也可以提供過濾和安全功能。
網關實質上是一個網路通向其他網路的IP地址。比如有網路A和網路B,網路A的IP地址范圍為「192.168.1.1~192. 168.1.254」,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網路B的IP地址范圍為「192.168.2.1~192.168.2.254」,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在沒有路由器的情況下,兩個網路之間是不能進行TCP/IP通信的,即使是兩個網路連接在同一台交換機(或集線器)上,TCP/IP協議也會根據子網掩碼(255.255.255.0)判定兩個網路中的主機處在不同的網路里。而要實現這兩個網路之間的通信,則必須通過網關。如果網路A中的主機發現數據包的目的主機不在本地網路中,就把數據包轉發給它自己的網關,再由網關轉發給網路B的網關,網路B的網關再轉發給網路B的某個主機(如附圖所示)。網路B向網路A轉發數據包的過程。
所以說,只有設置好網關的IP地址,TCP/IP協議才能實現不同網路之間的相互通信。
10. 當連接兩個完全不同結構的網路時,必須使用A中繼器B集線器C路由器D網關
應該是路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