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與通信考試6

計算機網路與通信考試6

發布時間: 2023-02-04 15:31:56

計算機網路與通信技術的簡答題求助!!

3.下面一段命令是在Quidway路由器上的配置命令,請在橫線處進行解釋。
<Quidwqy>system-view //_進入系統視圖_______(1)_________
[Quidwqy]sysname RouterA
//__ 給設備命名為 「RouterA」(2)________
[RouterA] inter GigabitEthernet0/0 //進入埠E0
[RouterA-GigabitGigabitEthernet0/0] ip address 10.66.1.1 255.255.255.0
// 給GigabitGigabitEthernet0/0埠設置IP地址為10.66.1.1 ,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 (3)__ _______
[RouterA-GigabitGigabitEthernet0/0]quit

其他的自己找吧

② 急求,計算機網路與通信試題答案,求哪位大神解答一下

劃分4個子網,每個子網32個地址,
①180.224.74.0~180.224.74.31;
②180.224.74.32~180.224.74.63;
③180.224.74.64~180.224.74.95;
④180.224.74.96~180.224.74.127
每個子網的第1個是網路地址,最後1個是廣播地址
請採納,謝謝

③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專升本)要考哪些科目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升本要考:政治、英語、高等數學外加一門計算機基礎課。

計算機應用技術的特色:

1、計算機應用專業的特色是「厚基礎,重方向」。本專業學生可以學到很扎實的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就業面廣;同時,在此基礎上又強化專業方向,學生們有重點地掌握一個專門化的技能,以便從事專業性較強的計算機崗位工作。

2、本方向著重研究神經網路、模糊邏輯、模糊神經網路、模擬退火技術、蟻群演算法等在視頻圖像處理與編碼中的應用,旨在發展快速高效和具有在低碼率信道下實現視頻圖像實時編碼潛能的壓縮演算法。

(3)計算機網路與通信考試6擴展閱讀:

專升本的報考條件:

1、選拔對象為列入國家普通高校招生計劃、經省招生部門按規定程序正式錄取的、本省各類普通高校的專科三年級在籍學生(普通全日制統招入學)。

2、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遵紀守法;具有較高思想道德修養和文化素質,上進心強,品行端正;在校期間未受記過(含)以上處分,無考試作弊記錄。

3、分省份要求英語水平,比如上海要求通過大學英語四級考試。

4、具有普通高職(專科)畢業學歷的退役士兵,經民政系統等有關單位按照規定和程序審核後,可參加普通專升本。

專業老師在線權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④ 河南理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考研考哪些

1、河南理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考研研究方向:

01高性能計算與先進計算機體系結構
02網路與分布式計算
03網路與信息安全
04計算機網路與通信技術
05嵌入式系統與智能測控技術
06圖像處理與模式識別
07工程數字化與模擬技術
2、初試科目:
① 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 201英語一
③ 301數學一
④ 940計算機網路、941數據結構任選一門
3、復試科目:
825 C語言程序設計
4、同等學力加試:
①827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828資料庫系統原理
②828資料庫系統原理、887離散數學
①②兩組任選一組

⑤ 遼寧科技大學計算機方面考研要考哪些科目以及考試相關的書籍有什麼,謝謝!!!

高數 同濟5版
英語
政治
專業課:
一、數據結構 嚴蔚敏 清華大學出版社
二、計算機組成原理
三、操作系統
四、計算機網路

遼寧科技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
一、適用學科、專業:
 計算機應用技術 (二級學科、專業)
計算機軟體與理論 (二級學科、專業)
二、學科簡介
計算機系始建於1994年,1997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2000年成立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本學科師資力量雄厚,多年來一直承擔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和企業級研發課題,在人工智慧、軟體工程、信息安全技術、智能語言處理等領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在省內有廣泛影響,研究成果獲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市級科技進步獎勵多項;學院教師教學水平高,特別注重教育內容和方法改革,承擔國家和省部級教改項目多項,主持遼寧省精品課程2門,獲得省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依託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學院所屬研究所、計算機實驗中心、校網路中心等單位,為培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實驗條件和工作環境。
三、培養目標、培養方式
1.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領域的專門人才。要求本專業碩士學位獲得者較好地學習與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品德良好;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相關學科上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與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和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
2、培養方式
導師和指導小組根據培養目標及研究生具體情況因材施教,在研究生入學後一周內制定出個人培養計劃。研究生課程學習實行學分制。學習要強調自學,某些課程可以導師指導、答疑,學生自學的方式進行,以培養研究生自學獲取知識的能力。論文研究既可在校內進行,也可到有關生產或科研單位進行。整個培養過程應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方針,課程學習與科學研究並重,不僅使研究生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實驗技術和系統的專門知識,著重培養綜合運用這些知識解決經濟建設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指導方式上採取導師負責和指導小組集體培養相結合的方式。
加強研究生的政治思想工作和道德品質教育,研究生要積極參加政治學習和教研室等組織的學術活動,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和公益勞動等活動。
四、研究方向
本學科碩士生的培養主要側重計算機軟體與理論、計算機應用技術兩個專業領域。
1. 資料庫與信息系統(資料庫挖掘);
2. 計算機信息安全(加密解密技術);
3. 多媒體技術(圖形圖像處理);
4. 智能檢測控制技術(信號處理);
5. 計算機網路與通信(保密通訊、多址通訊);
6. 自然語言處理(搜索引擎、信息檢索);
7. 軟體工程。
五、學習年限
碩士研究生學習年限為2.5~3年。(3年畢業的研究生必須在6月25日前答辯;2.5年畢業的研究生必須在3月25日前答辯。)
六、課程設置
1.課程學習及學分組成
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期間,需獲得學位學分不少於32學分,最多不超過35學分,其中學位課不少於16學分;其餘為非學位課。
教學實踐的內容可根據各專業方向具體情況,安排研究生指導本科生的實驗、生產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論文和文獻閱讀等,或在有關教師指導下試講一定學時的課程,不計學分。
以同等學力考取的研究生,必須補修3~4門本科專業主幹課程,不計學分。
對跨學科考取的研究生,補修2門本科主幹課程,不計學分。
在總學分不超出35學分的前提下,研究生可以加選1~2門校內選修課。
研究生要積極參加校、院舉行的各種形式和內容的學術講座、學術報告和學術交流活動,每個研究生必須聽滿5次,並寫出報告,計1個學分。
教學實踐是培養研究生教學工作的一個環節,必須面向學生,參加教學工作,其工作量摺合為80學時。聯合培養的研究生可深入聯合單位的研究工作,參加助研工作,其工作量同樣摺合為80學時。
2.課程設置
類型 課程代碼 課程名稱 學分 學時 學期
學位課程 0101 自然辯證法 1.5 36 1
0102 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1.5 36 1
第一外國語(上) 3 100 1
第一外國語(下) 2 60 2
0306 組合數學 2 36 1
0302 數理統計與隨機過程 3 54 1
0301 數值分析 3 54 1
5005 計算理論基礎* 2.5 48 2
人工智慧原理* 2.5 48 2

非學位課程 5011 近世代數 2 36 2
5009 演算法設計與分析* 2 36 1
0303 最優化原理與方法 3 54 2
0304 矩陣理論* 2 36 1
5003 現代密碼學 2 36 2

5001 ROUGH 集理論 2 36 2
5006 面向對象技術與應用* 2 36 2
5007 數據採掘知識發現 2 36 2
5008 數字信號處理 2 36 2
5010 小波變換與數字圖象處理 2 36 2
0403 第二外國語(英語)* 0.5 50 1
0404 第二外國語(日語)* 0.5 50 1
電子商務應用與技術 2 36 2
分布式計算及開發模式 2 36 2
自組織網路與感測器網路技術 2 36 2
真實感圖形學 2 36 2
計算幾何* 2 36 2
必修環節 9001 開題報告(第三學期期末完成) 1 3
9002 學術活動
(0.2學分/次,累計1學分,每次要寫書面報告。) 1 3
其它培養環節 教學實踐
(參加不少於80學時的教學活動,外單位在職攻讀或委託培養碩士生可不參加該活動)
導師認可的其它專業的研究生課程
(可跨一級學科)

七、考核方式及要求
研究生在培養計劃中制定的課程、教學實踐和學位論文等環節都必須進行考核。考核分為考試、考查和答辯等形式。學位課程必須進行考試,考試成績按百分制計;選修課、教學實踐可以考試或考查,考查成績可按百分制也可按優、良、中、及格、不及格計;學位論文必須進行答辯,成績按優秀、通過、不通過計。
為保證研究生培養質量,第四學期末對研究生進行中期考核,從思想政治方面;業務能力方面(包括課程學習情況,論文開題情況,實驗操作能力等);身體健康等方面進行考核,對考核不合格者按有關規定進行學籍處理。
八、學位論文工作
學位論文是碩士生基礎理論知識和科學研究能力的具體體現,是碩士生培養質量的重要標志。
1. 基本要求
(1)碩士生應首先在導師的指導下做好選題工作,選題應在本學科或交叉學科範圍內,選擇在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中的科學研究或工程技術問題,或在學術上有一定理論價值的課題。
(2)從事學位論文研究的時間不少於一年。
(3)學位論文必須在導師的指導下由碩士生獨立完成。
(4)學位論文要求選題新穎、概念清楚、立論有據、分析嚴謹、計算精確、數據可靠、言簡意賅、圖表清晰、層次分明、格式規范,能體現碩士生堅實的理論基礎、較強的獨立工作能力和優良的學風。
(5)論文工作初期作開題報告;論文進行過程中,碩士生應定期向導師組作論文進展匯報,接受導師組對論文工作的階段性檢查,其中學位論文正文字數要求參照《遼寧科技大學學位授予工作細則》。
(6)學位論文撰寫格式參照《遼寧科技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撰寫格式的統一要求》。
2. 論文選題
論文的准備工作應盡早開始。按照培養計劃的要求,在研究生入學後的第一個春季學期後八周,較集中地進行論文研究工作與選題報告准備工作,並完成剩餘課程學習。
研究生應在導師指導下制訂《學位論文工作計劃》。內容包括文獻閱讀、選題報告、科學研究、社會調查、研究方法、試驗手段、理論分析、文字總結等要求以及進度計劃。研究生一般應在論文答辯一年前完成書面文獻綜述與選題報告,研究生選題報告由各個所統一組織,於第一個春季學期結束前完成。
學位論文的選題應當來源於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領域,並是對學科發展或社會進步有一定推動作用的課題。鼓勵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選擇實際課題,直接為四化建設服務。研究生的研究工作要充分考慮實驗室條件和現有物質條件,合理安排,提高水平和效益。
A.文獻調研
文獻調研是碩士生培養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廣大碩士生的知識面、活躍學術思想、培養獨立工作能力及掌握國內外本學科(及相關學科)的動態都有重要意義,也是學位論文選題過程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碩士生必須較廣泛地閱讀中文和外文文獻,以外文文獻為主。
指導教師必須重視碩士生的文獻閱讀工作,加強對文獻閱讀的指導和考核。導師按規定督促並檢查學生如期撰寫文獻閱讀報告,做出實事求是的評價,並作為開題的重要組成部分。
碩士生應首先搜集有關文獻資料並進行實際調查,把握學科發展前沿,重視文獻知識產權,寫好文獻綜述,在此基礎上,寫出開題報告,並在碩士點導師組統一安排的開題報告會上作公開報告、答辯,經審核通過者方可進入學位論文工作。
B.開題報告
碩士研究生正式進入論文工作前必須先進行開題報告。開題報告由所在研究所(課題組)安排作口頭報告,經審核合格後方可開展論文工作。
開題報告必須包括文獻閱讀結論、國內課題調研結論、計劃進行的課題還需解決的具體問題、碩士論文工作計劃進行的具體研究內容、論文工作的條件這幾個方面的內容。
在第三學期結束前需完成論文開題報告。論文開題需由包括導師在內的不少於3位教師參加,經他們同意後方可開題。開題的文獻閱讀量應不少於20篇。
3.中期檢查
為保證碩士生按時、較好地完成學業,建立碩士生學習、工作中期檢查制度。碩士生在第五學期的十月進行集中中期考核檢查,碩士生要認真填寫《碩士生學業情況檢查表》,進行學習或工作階段匯報,導師簽署意見。而後由各學科點組織報告會,組織專家進行測評。針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協調有關方面,及時解決處理,以保證碩士生培養工作的順利進行。
中期檢查,既是督促、幫助碩士生按時完成學業的重要措施,也是培養、考查碩士生的重要內容和依據。
4.論文內容
(1)綜述課題的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國內外研究動態,需要解決的問題和途徑以及本人做出的貢獻。
(2)說明採用的演算法、理論和系統,並對整理和處理的數據進行理論分析與討論。
(3)對所得結果進行概括和總結,並提出進一步研究的看法和建議。
(4)給出所有的公式、程序說明、列出必要的原始數據以及所引用的文獻資料。
(5)引用別人的科研成果必須明確指出,與別人合作的部分應說明本人的具體工作。
5.論文內容知識產權
研究生從事畢業論文的工作內容、所取得成果的知識產權屬遼寧科技大學。與外單位聯合培養研究生或聯合開展畢業論文的,根據合作合同判定知識產權歸屬。
九、論文答辯及學位授予
1.研究生在申請碩士學位以前其研究工作至少具有下列條件之一:
以第一作者(導師為第一作者,可為第二作者)在學院認定的學術期刊上發表與學位論文相關內容的論文一篇以上;
研究生參加市級以上科研項目,且項目與研究生論文工作相關,其導師認定該研究生為項目組成員之一;
橫向科研(與學位論文工作相關)經費在1萬元人民幣及以上,導師認定該研究生為主要參加人。
申請校優秀碩士論文的碩士生,應至少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或者錄用論文1篇。
2.其他有關研究生論文答辯及學位授予等事宜,依照學校有關規定組織進行。

⑥ 計算機網路與通信技術選擇題求助!

1: D 2:B 3:B 4:C 5:C 6: D 7:C 8:B 9: D 10:? 11:C 12:? 13: D 14:C(其實D也可以) 15:C 16:C 17:B 18:A 19:A 20:C

⑦ 誰能告訴我這個從哪下載啊!!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計算機網路與通信試題及答案

我就是學計算機網路專業的

北京自考計算機網路(獨立本科段)
課程代碼 課程名稱 學分 非筆試課程代碼 非筆試課程名稱 非筆試課程學分 備注
00004 毛澤東思想概論 2
00005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 3
00015 英語(二) 14
00023 高等數學(工本) 10
00420 物理(工) 5 00421 物理(工)(實驗) 1
02194 工程經濟 4
02314 模擬電路與數字電路 6 02315 模擬電路與數字電路(實驗) 2 加考課
02142 數據結構導論 4
02319 微型計算機及其介面技術 2 02320 微型計算機及其介面技術(實驗) 2
02384 計算機原理 4
02335 網路操作系統 5
02354 信號與系統 4 02355 信號與系統(實驗) 1
02364 數據通信原理 5
02379 計算機網路管理 3
03137 計算機網路基本原理 7 03138 計算機網路基本原理實驗 1
03139 資料庫技術 4 03140 資料庫技術(實驗) 1
03141 區域網技術與組網工程 5
03142 互聯網及其應用 4 03143 互聯網及其應用(實驗) 1
10032 計算機網路專業畢業設計(論文) 0

你說的網路工程專業好像沒有,是不是通信工程專業?

(01B0809)計算機通信工程(獨立本科段)
課程代碼 課程名稱 學分 非筆試課程代碼 非筆試課程名稱 非筆試課程學分 備注
00004 毛澤東思想概論 2
00005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 3
00015 英語(二) 14
00023 高等數學(工本) 10
00420 物理(工) 5 00421 物理(工)(實驗) 1
02197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二) 3
02199 復變函數與積分變換 3
02326 操作系統 4 02327 操作系統(實驗) 1
02331 數據結構 3 02332 數據結構(上機) 1
02336 資料庫原理 4 02337 資料庫原理(上機) 1
02338 光纖通信原理 4
02342 非線性電子電路 3 02343 非線性電子電路(實驗) 1 加考課
02361 通信技術基礎 4
02354 信號與系統 4 02355 信號與系統(實驗) 1
02360 數字通信原理 4
02368 通信英語 4
02369 計算機通信介面技術 3 02370 計算機通信介面技術(上機) 1
02372 程式控制交換與寬頻交換 5
02373 計算機通信網 4 02374 計算機通信網(上機) 1
02364 數據通信原理 5
10029 計算機通信工程專業畢業設計 0

不過如果你選擇自學高考,選擇理工科不是很容易,文科相對容易一些,相關專業可以參見www.BJZIKAO.COM這個網站。祝你好運!

⑧ 有全國計算機四級考試么,非計算機專業的可以考么,都什麼內容啊,很難么


不過官方只有考試大綱,沒有具體可參考的書
以下是大綱

基本要求

1.具有計算機及其應用的基礎知識。
2.熟悉計算機操作系統,軟體工程和資料庫的原理及其應用。
3.熟悉計算機體系結構、系統組成和性能評價的基礎和應用知識。
4.具有計算機網路和通信的基礎知識。
5.具有計算機應用項目開發的分析設計和組織實施的基本能力。
6.具有計算機應用系統安全性和保密性知識。

考試內容

一、計算機系統組成及工作原理

1. 基本概念:

⑴ 計算機系統的硬體組成。
⑵ 計算機系統的層次結構。
⑶ 計算機的主要性能指標。

2.運算方法基礎與運算器:

⑴ 數值數據在計算機中的表示。
⑵ 非數值數據在計算機中的表示。
⑶ 數據校驗碼。
⑷ 基本的算術運算。
⑸ 基本的邏輯運算。
⑹ 運算器的組成。

3.指令系統及控制器:

⑴ 指令格式和指令的定址方式。
⑵ 指令類型。
⑶ 控制器的組成。
⑷ CPU的總體結構。
⑸ 中斷系統。

4.存儲系統

⑴ 存儲系統原理。
⑵ 半導體隨機存儲器和只讀存儲器。
⑶ 主存儲器的組成與讀寫操作。
⑷ 外存儲器的工作原理。

5.輸入/輸出設備與輸入/輸出系統:

⑴ 常用輸入/輸出設備。。
⑵ 程序查詢方式。
⑶ 程序中斷方式。
⑷ DMA方式。
⑸ 通道方式。
⑹ 典型匯流排。

二、數據結構與演算法

1.基本概念:

⑴ 數據結構的基本概念。
⑵ 演算法的定義、性質、描述與演算法分析。

2.線性表:

⑴ 線性表的基本概念。
⑵ 線性表的順序存儲結構。
⑶ 線性表的鏈式存儲結構(單鏈表、循環鏈表、雙向鏈表。

3.數組:

⑴ 數組的基本概念(定義,基本操作)。
⑵ 數組的存儲方法。
⑶ 特殊矩陣的壓縮存儲。

4.堆棧與隊列:

⑴ 堆棧的基本概念與操作。
⑵ 堆棧的順序存儲結構。
⑶ 堆棧的鏈式存儲結構。
⑷ 隊列的基本概念與操作。
⑸ 隊列的順序存儲結構。
⑹ 隊列的鏈式存儲結構。

5.樹和二叉樹:

⑴ 樹的基本概念(定義,名詞術語)和存儲方法。
⑵ 二叉樹的基本概念及性質。
⑶ 二叉樹順序存儲結構與鏈式存儲結構。
⑷ 二叉樹的遍歷(前序遍歷,中序遍歷,後序遍歷,按層次遍歷)。
⑸ 線索二叉樹。
⑹ 二叉排序樹(建立與查找)。

6.圖:

⑴ 圖的基本概念(定義,分類,名詞術語)。
⑵ 圖的存儲方法(鄰接矩陣存儲方法,鄰接表存儲方法)。
⑶ 圖的遍歷(深度優先搜索,廣度優先搜索)。
⑷ 最小生成樹。
⑸ 最短路徑問題。
⑹ 拓撲排序。

7.文件及其查找:

⑴ 數據文件的基本概念。
⑵ 順序文件及其查找方法(順序查找方法,折半查找方法)。
⑶ 索引文件及其查找方法。
⑷ 散列文件及其查找方法。

8.內排序:

⑴ 排序的基本概念(定義,功能,分類)。
⑵ 插入排序方法。
⑶ 選擇排序方法。
⑷ 起泡排序方法。
⑸ 希爾排序方法。
⑹ 快速排序方法。
⑺ 堆排序方法。
⑻ 二路歸並排序方法。

三、離散數學

1.數理邏輯:

⑴ 命題、聯結詞及其命題符號化。
⑵ 命題公式及其分類。
⑶ 命題邏輯等值演算。
⑷ 析取範式與合取範式。
⑸ 命題邏輯推理理論。
⑹ 謂詞與量詞。
⑺ 謂詞公式與解釋。
⑻ 謂詞公式的分類。
⑼ 謂詞邏輯等值演算與前束範式。
⑽ 謂詞邏輯推理理論。

2.集合論:

⑴ 集合基本概念。
⑵ 集合的運算。
⑶ 基本的集合恆等式。
⑷ 有序對與卡氏積。
⑸ 二元關系。
⑹ 關系的逆、限制及象。
⑺ 關系的性質。
⑻ 關系的閉包。
⑼ 關系的復合。
⑽ 等價關系與劃分。
⑾ 偏序關系與哈斯圖。
⑿ 函數及其性質。
⒀ 復合函數與反函數。
⒁ 自然數與自然數集合。
⒂ 集合之間的等勢與優勢。
⒃ 集合的基數。

3.代數結構:

⑴ 代數運算及其性質。
⑵ 代數系統。
⑶ 代數系統的同態與同構。
⑷ 半群與群。
⑸ 子群與陪群。
⑹ 正規子群與商群。
⑺ 循環群與置換群。
⑻ 環與域。
⑼ 格與布爾代數。

4.圖論:

⑴ 無向圖與有向圖。
⑵ 路、迴路與圖的連通性。
⑶ 圖的矩陣表示。
⑷ 二部圖與完全二部圖。
⑸ 歐拉圖與哈密爾頓圖。
⑹ 平面圖。
⑺ 無向樹及其性質。
⑻ 生成樹。
⑼ 根樹及其應用。

四、操作系統

1.操作系統基本概念:

⑴ 操作系統的功能。
⑵ 操作系統的基本類型。
⑶ 操作系統的介面。

2.進程管理:

⑴ 進程、線程與進程管理。
⑵ 進程式控制制。
⑶ 進程調度。
⑷ 進程通信。
⑸ 死鎖。

3.作業管理:

⑴ 作業與作業管理。
⑵ 作業狀態與調度。

4.存儲管理:

⑴ 存儲與存儲管理。
⑵ 虛擬存儲原理。
⑶ 頁式存儲。
⑷ 段式存儲。
⑸ 段頁式存儲。
⑹ 局部性原理與工作集概念。

5.文件管理:

⑴ 文件與文件管理。
⑵ 文件的分類。
⑶ 文件結構與存取方式。
⑷ 文件目錄結構。
⑸ 文件存儲管理。
⑹ 文件存取控制。
⑺ 文件的使用。

6.設備管理:

⑴ 設備與設備分類。
⑵ 輸入輸出控制方式。
⑶ 通道技術。
⑷ 緩沖技術。
⑸ 設備分配技術與SPOOLing系統。
⑹ 磁碟調度。

7.典型操作系統的使用:

⑴ UNIX的特點與使用。
⑵ Linux的特點與使用。
⑶ Windows的特點與使用。

五、軟體工程

1.軟體工程基本概念:

⑴ 軟體與軟體危機。
⑵ 軟體工程定義。
⑶ 軟體生命周期。
⑷ 軟體過程模型。

2.結構化分析與設計:

⑴ 問題定義與可行性研究。
⑵ 軟體需求分析。
⑶ 數據流程圖與數據字典。
⑷ 軟體體系結構設計。
⑸ 概要設計與詳細設計。
⑹ 模塊結構設計與數據結構設計。
⑺ 用戶界面設計。

3.原型化開發方法:

⑴ 原型化開發的基本原理。
⑵ 原型化開發模型。
⑶ 原型化開發過程。
⑷ 軟體復用。

4.面向對象分析與設計:

⑴ 面向對象的基本概念。
⑵ 面向對象分析。
⑶ 面向對象設計。
⑷ 統一建模語言(UML)。

5.軟體測試:

⑴ 軟體測試的基本概念。
⑵ 軟體測試方法。
⑶ 測試用例設計。
⑷ 軟體測試過程。

6.軟體維護:

⑴ 軟體維護的基本概念。
⑵ 軟體維護活動。
⑶ 軟體可維護性。
⑷ 軟體維護的負作用。

7.軟體開發工具與環境:

⑴ 軟體開發工具。
⑵ 軟體工程環境。


8.軟體質量保證與軟體質量度量:

⑴ 軟體質量概念。
⑵ 軟體質量保證。
⑶ 軟體質量度量與評價。
⑷ 軟體技術的評審。
⑸ 軟體可靠性。

8.軟體管理:

⑴ 軟體管理職能。
⑵ 軟體項目組織與計劃。
⑶ 風險分析。
⑷ 項目進度與跟蹤。
⑸ 軟體配置管理。
⑹ 軟體過程成熟度模型(CMM)。
⑺ 軟體工程標准化與軟體文檔。
⑻ 軟體產權保護。

六、資料庫

1.資料庫基本概念:

⑴ 信息處理與資料庫。
⑵ 數據模型。
⑶ 資料庫系統結構。
⑷ 資料庫系統組成。

2.關系資料庫:

⑴ 關系資料庫的基本概念。
⑵ 關系數據模型。
⑶ 關系的完整性。
⑷ 關系代數。
⑸ 元組關系演算
⑹ 域關系演算。

3.關系資料庫標准語言SQL:

⑴ SQL語言的特點。
⑵ SQL語言的基本概念。
⑶ 數據定義。
⑷ 數據操縱。
⑸ 視圖。
⑹ 數據控制。
⑺ 嵌入式SQL。

4.關系資料庫設計理論:

⑴ 函數依賴。
⑵ 多值依賴。
⑶ 關系模式分解。
⑷ 關系模式的規范化。

5.資料庫保護:

⑴ 資料庫恢復。
⑵ 並發控制。
⑶ 完整性。
⑷ 安全性。

6.資料庫設計:

⑴ 資料庫設計的目標。
⑵ 資料庫設計的方法和步驟。
⑶ 需求分析。
⑷ 概念設計。
⑸ 邏輯設計。
⑹ 物理設計。
⑺ 資料庫的實施與維護。

7.資料庫管理系統:

⑴ 資料庫管理系統的組成。
⑵ 資料庫系統的工作過程。
⑶ 資料庫管理系統產品。

8.資料庫新技術:

⑴ 資料庫技術的發展。
⑵ 分布式資料庫。
⑶ 並行資料庫。
⑷ 多媒體資料庫。
⑸ 對象和對象-關系資料庫。
⑹ 資料庫倉庫。
⑺ 數據挖掘。
⑻ Web資料庫。

七、計算機體系結構

1.體系結構的基本概念:

⑴ 計算機系統的層次結構。
⑵ 體系結構的定義。
⑶ 體系結構的分類。
⑷ 體系結構發展的影響因素。
⑸ 體系的定量分析。

2.存儲體系:

⑴ 存儲層次。
⑵ Cache工作原理。
⑶ 虛存工作原理。

3.指令與時間並行性:

⑴ 指令優化策略。
⑵ 流水線技術。
⑶ RISC。

4.並行處理技術:

⑴ 並行性概念。
⑵ 超流水線與超標量技術。
⑶ 向量處理機。
⑷ 陣列處理機。
⑸ 多處理機。
⑹ 機群處理機。

5.系統性能評價:

⑴ 性能評價概念。
⑵ 基準測試程序。

八、計算機網路與通信

1.計算機網路與Internet:

⑴ 網路發展與網路用戶。
⑵ 網路硬體。
⑶ 網路軟體。
⑷ 參考模型。
⑸ 網路實例(Internet)。

2.應用層:

⑴ 應用層概述。
⑵ 萬維網:HTTP。
⑶ 文件傳輸:FTP。
⑷ 電子郵件。
⑸ 域名系統:DNS。
網路安全

3.傳輸層:

⑴ 傳輸層概述。
⑵ 傳輸協議的要素。
⑶ 無連接傳輸:UDP。
⑷ 面向連接傳輸:TCP。
⑸ 擁塞控制。

4.網路層與路由:

⑴ 網路層概述。
⑵ 路由原理。
⑶ Internet協議。
⑷ Internet路由。
⑸ 服務質量。
⑹ 網路互聯。

5.鏈路層與區域網:

⑴ 數據鏈路層概述。
⑵ 流量控制。
⑶ 差錯控制。
⑷ Internet鏈路層與HDLC。
⑸ 多路訪問協議與ETHERNET。
⑹ 數據鏈路層交換。

上機測試內容

1.計算機操作能力。
2.C語言程序設計能力。
3.項目開發能力。
4.開發工具的使用能力。

考試方式

1.考試形式包括筆試(180分鍾)和上機測試(60分鍾)。
2.筆試的試題包括選擇題和論述題兩種類型,其中在五分之一的選擇題用英文書寫,其餘選擇題和論述題用中文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