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川大學計算機導論前幾年的試題及答案 在線等 [email protected]
一、簡答題
1、 計算機的輸入設備——向計算機輸入信息的設備;鍵盤、滑鼠、掃描儀等。
2、 操作系統及其功能——是對計算機資源進行管理和控制的程序,時用戶和計算機的介面;處理器管理功能、存儲器管理功能、設備管理功能、文件管理功能、網路和通信管理功能、用戶介面。
3、 存儲器功能及分成若干層次的原因——處方數據和程序;將存儲器分成若干層次是為了擴大存儲容量和提高訪存速度,主存時存儲器和CPU匹配,輔存是為了擴大存儲容量。
4、 三種網路拓撲結構及其特點——星形:優點是結構簡單,易於維護和擴充,某個工作站出現故障不會影響其他站點和全網的工作; 缺點是需要的連接線較多,連接成本高,需要中心站點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一旦中心站點故障,將導致整個網路癱瘓; 樹形:優點是可靠性高,易於擴充網咯站點和分支,某一分支站點或線路故障很容易將其從整個網路中隔離出來; 缺點是使用的連接線較多,整個網路對根站點的依賴較大,一旦根站點出現故障,將導致全網不能正常工作; 網狀:優點是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和傳輸速率,數據傳輸是通過選擇可以繞過出現故障或繁忙的站點; 缺點是連接成本高,結構復雜,不易於管理和維護。
5、 資料庫的組成——資料庫、資料庫管理系統、資料庫管理員、資料庫應用程序和用戶。
6、 區域網及其特點——覆蓋范圍較小,一般在幾千米內的計算機網路;覆蓋范圍小,傳輸速率高,傳輸延遲小,誤碼率低等。
7、 資料庫管理系統的功能——數據定義功能、數據操縱功能、資料庫的建立和維護功能、資料庫的運行管理功能、數據組織存儲和管理
8、 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及OSI/RM的構成——計算機之間互相通信的層次,各層次中的協議和層次間介面的集合;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應用層。
9、 計算機的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運算器:完成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存儲器:存放數據和程序;控制器:協調與控製程序和數據的輸入、程序的執行以及運算結果的處理;輸入設備:將數據和程序輸入計算機;輸出設備:將程序執行結果輸出。
二、名詞解釋
1. 數據通信:通過通信信道在各計算機之間進行數據與信息的收集、傳輸、交換或重新分布的一個過程。
2. 域名:用字元串表示的符號化的ID地址
3. 數據結構:互相之間存在這一種或多種關系的數據元素集合
4. 寬頻:一個信道每秒鍾傳輸的比特數的能力
5. 計算機病毒:對正常計算機系統的運行具有破壞或干擾作用的計算機程序
6. Internet:目前全球最大的、開放式的、有眾多網路互連而成的計算機網路
7. 硬體:組成一台計算機的物理設備的總稱,包括計算機的主機和外部設備
8. 網路協議:網路計算機之間進行通信的規則
9. 軟體生存周期:軟體產品從形成概念開始,經開發、使用和維護,直至退役的全過程
10. ASCII碼:美國標准信息交換碼,用於常用字元的轉換
11. 軟體工程:採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術和方法來開發和維護軟體,把經過時間考驗證明正確的技術方法結合起來
12. 軟體危機:計算機領域把大型軟體開發和維護過程中遇到的一系列嚴重問題稱為「軟體危機」
13. 資料庫(DB):長期儲存在計算機內有組織的,可共享的數據集合
14. 計算機網路:將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具有獨特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信線路和通信設備連接起來,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助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輸的計算機系統
三、填空題
1. 信息系統可分為數據處理系統、管理信息系統、和決策支持系統三類
2. IP地址包括網路地址和主機地址兩個重要的標識符
3. 廣域網的英文縮寫為:WAN,區域網的英文縮寫為:LAN
4. 計算機軟體分為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兩類
5. Internet上最基本的通信協議是TCP/IP, MODEM的中文意思是:數據機
6. 信息管理系統包括系統硬體資源、系統軟體資源、管理信息資源應用軟體和系統管理四部分
7. 計算機系統中硬體主要包括中央處理器、內存儲器、外存儲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五大功能部件
8. 系統軟體主要包括操作系統、語言翻譯程序和資料庫管理系統等
9. 程序設計語言大體經歷了機器語言、匯編語言和高級語言三大階段
10. 計算機網路的主要功能有資源共享、數據通信和協同工作
2. 大學計算機期末考試考什麼
計算機類大一期末考試的科目包括: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和計算機網路,windows系統操作等。
計算機(computer)俗稱電腦,是現代一種用於高速計算的電子計算機器,可以進行數值計算,又可以進行邏輯計算,還具有存儲記憶功能。是能夠按照程序運行,自動、高速處理海量數據的現代化智能電子設備。
它的應用領域從最初的軍事科研應用擴展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已形成了規模巨大的計算機產業,帶動了全球范圍的技術進步。
由此引發了深刻的社會變革,計算機已遍及一般學校、企事業單位,進入尋常百姓家,成為信息社會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3. 計算機網路原理計算題
解答:
p20的總時延定義,總時延=發送時延+傳播時延+處理時延+排隊時延。
從主機A開始發送數據到主機A把數據全部發送到鏈路上所需要的時間叫發送時延。
發送時延=數據幀長度(b)/發送速率(b/s)
依題意,主機A要發送的數據幀長度為10000bit,速率是10Mbit/s即10*10^6bit/s,那麼發送時延就是:
10000bit÷10000000bit/s=0.001s=1000μs
從主機A到交換機的傳播時延是20μs
交換機接收完分組這個分組同樣需要時間,按照題意是35μs
然後交換機開始發送這個分組,又需要計算發送時延,由於分組長度和速率不變,仍然是1000μs
接著這個分組在交換機到主機B之間的鏈路傳遞,傳播時延是20μs。
關於主機B要多少時間才能接收完這個分組,依題意,「從A開始發送至B接收到該分組所需的總時間」,接收到就是主機B開始接收這個分組那一個時刻,也就是分組的第一個位元組到達鏈路末端的那個時刻,後面的時間就不管它了。
總時延就是上面所有時延的和:
1000+20+35+1000+20=2075μs
4. 08大一期末計算機考試復習內容
1.說出幾種多媒體技術在PC中的應用,如何看待現實中的多媒體信息系統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影響?
在多媒體技術被應用於計算機之前,傳統的微機或個人計算機處理的信息住校僅限於文字和數字,只能算是計算機應用的初級階段,同時,由於人機之間的交互只能通過鍵盤和顯示器,故交流信息的途徑缺乏多樣性。為了改換人機交互的介面,媒體技術被應用於計算機,特別是個人計算機(PC機)中,這包括音頻、視頻等媒體技術的應用。當然,多種媒體技術的簡單疊加並不能稱為多媒體,多媒體是相互間建立邏輯連接,並具有交互性的多種媒體集成系統。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普及與應用,多媒體信息系統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主要表現在:
(1)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它集電視、錄像、電話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為人類提供更全面的服務。
(2)改變了教育培訓的模式。教學、學習內容得到丁多種形式的拓展.通過聲音、影像等生動逼真的形式.教學、學習活動變得更生動有趣。
(3)使得電視會議、家庭辦公、電視購物成為可能。
多媒體技術的發展以及多媒體信息系統的廣泛普及,是技術發展的必然,在享受到它所帶來的便利的同時,我們也要審慎得看待它所帶來的其他負面效應,只有這樣才能使其更好地為我們人類服務。
2.試分析一下,描述一個矩形圖形需要一些什麼參數?
在計算機中表示圖,主要有兩種方式;點陣圖和矢量圖。在這里,描述一個矩形圖形即表明描述的是一個矢量圖。相比於點陣圖,對矢量圖的描述數據量要少很多。例如,對於矩形的描述只需給出長、寬、輪廓顏色和填充色等參數即可。
3.請列出你所知道的圖形與圖像處理軟體的名稱,並說明它們有哪些主要區別?分別適用於什麼場合?
圖形軟體主要有F1ash、freehand以及I11ustrator等,它們主要用於繪制矢量圖,而Animator Studio、Photoshop以及3DS MAX等軟體主要採用點陣圖方式。實際上,越來越多的軟體已經既能處理矢量圖也能處理點陣圖,並把它們加以集成,如Photoshop中的鋼筆工具繪制的就是點陣圖。各種軟體所生成的圖形、圖像具有各自的特點,如FIash生成的多為具有動畫效果的圖,3DS MAX生成的圖像具有二維立體效果,因此,根據需要製作的圖形、圖像的不同,選用的軟體也有差異。
4,計算機在處理動畫時都有哪些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手段和方法很多,現舉一例:在網路帶寬還很有限的情況下,動畫採用流媒體技術.就可實現流式傳輸,動畫由伺服器向用戶計算機進行連續、不間斷的傳送,用戶不必等到整個文件全部下載完畢,而只需經過幾秒或十幾秒的啟動延時即可進行觀看。
5.目前,用於創作不同素材的三維動畫創作軟體都有哪些?通用的三維動畫創作軟體又有哪些?它們分別運行於何種軟硬體環境?
用於製作三維動畫的軟體很多,例如專門用於製作文字動畫的coo1 3D,用於製作三維場景的Bryce 3D,用於製作人體動畫的Proser,用於製作建築模型動畫的3D VIZ,等等。較有影響的通用三維動畫製作軟體有softImage、Lightwave 3D、Renderman、Maya、3D Studio MAX等,其中在PC機Windows環境下使用最多的是Autodesk公司的3D Studio MAX。
6.說出製作三維動畫的一般步驟和需要考慮的要素。
製作三維動畫首先要創建物體和背景的三維模型,然後讓這些物體在三維空間里動起來,可移動、旋轉、變形、變色等。再通過三維軟體內的「攝影機」去拍攝物體的運動過程.當然,也要打上「燈光」,最後生成初期如生的畫面。作為較專業的作品至少要經過三步:造型、動畫和繪圖(渲染)。
7.要採集錄像機、攝像機等視頻源內容並通過電腦做數字化編輯合成.常用的軟體有哪些?
常用的軟體有Adobe Premiere、Ulead MediaStudio Pro以及MGI的Video Wave等。
8. MPEG-1、MPEG-2、MPEG-4和MPEG-7各自的目標是什麼?
MPEG是活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Coding Experts Group)的簡稱。MPEG成立於1988年1月,是致力於研究、開發數字壓縮標准,以保證活動圖像質量的前提下,壓縮傳輸碼率的組織。MPEG所開發的標推被國際標推組織(ISO)和國際電工委員會(1EC)批准為國際標准.形成MPEG系列。
MPEG-1,1992年被ISO/IEC批准為正式標准,目的是把221Mb/s的NTSC圖像壓縮到1.2Mb/s,壓縮率為200:1.這是圖像壓縮的工業認可標推。應用MPEG-1技術最成功的是VCD,VCD作為價格低廉的影像播放設備,得到廣泛的應用和普及。MPEG-1被用於數字電話網路上的視頻傳輸,如非對稱數字用戶線路(ADSL)、視頻點播(VOD)以及教育網路等。
MPEG-2於1994年制定,設計目標是高級工業標準的圖像質量以及更高的傳的率。MPEG-2技術就是實現DVD的標准技術,用於為廣播、有線電視網、電纜網路以及衛星直播提供廣播級的數字視頻o
MPEG-4於1998年公布,它不僅是針對一定比特率下的視頻、音頻編碼,更加註重多媒體系統的交互性和靈活性。這個標准主要應用於視像電話、視像電子郵件等,另外.在家庭攝影錄像、網路實時影像播放等方面也有所使用。
MPEG-7(它的由來是l+2+4=7,因為沒有MPEG-3、MPEG-5、MPEG-6)於1996年10月開始研究。確切地講,MPEG-7並不是一種壓縮編碼方法,其正規的名字叫做「多媒體內容描述介面「,其目的是生成一種用來描述多媒體內容的標准.這個標淮將對信息含義的解釋提供一定的自由度,可以被傳送給設備和電腦程序,或者被設備或電腦程序查取。可應用於數字圖書館,例如圖像編目、音樂詞典等;多媒體查詢服務,如電話號碼薄等;廣播媒體選擇,如廣播與電視頻道選取;多媒體編輯,如個性化的電子新聞服務、媒體創作等。
9.30分鍾的640 x 480大小,16位真彩色的視頻圖像如果未經壓縮,其數據量有多大?
如果按照25fps計算,30分鍾就需要640 x 480x16x 25x 60x30/8≈25.75GB。
10.數字電影中常見的格式有哪些7它們都有哪些特點?
(1)Video for Windows和ActiveMovie。Windows使用的標推視頻軟體是Video for Windows。所使用的文件稱為「音頻—視頻交錯文件(Audio-Video Interleaved)」,其擴展名為AVI。顧名思義,AVI格式文件是將視頻和音頻信號混合交錯地儲存在一起。Video for Windows作為Windows操作系統標淮組成部分,是一種可擴展的視頻體系,共採用的主要壓縮方式有Cinepak、Indeo和RLE等。ActiveMovie是擴展VFW(Video for Windows)文件格式的一種ActiveX模塊,對於使用Windows 95以上視窗操作系統的用戶,由於系統內置了ActiveMovie,因此可方便地高質量地播放包括MPG、DAT、QT和MOV等格式的視頻文件。
(2)QuickTime。QuickTime是Apple計算機公司於1991年發布的數字視頻格式標准,其使用的數字視頻文件的擴展名為MOV。QuickTime原是Macintosh系列計算機使用的一種視頻軟體,隨著大量原本運行在Macintosh上的多媒體軟體向PC/Windows環境的移植,導致了QuickTime視頻文件的流行。
(3)MPEG。將MPEG格式用於壓縮全運動視頻圖像,即可生成為目前多媒體電腦上全屏幕活動視頻標准文件:MPG文件。MPG格式文件在1024x 786的解析度下可以用每秒25幀(PAL制式)或30幀(NTSC制式)的速率同步播放128 000種顏色的全運動視頻圖像和CD音樂伴音、並且其文件大小僅為AVI文件的1/6。
11.簡述將攝像機攝錄的節目如生日晚會、出外郊遊等刻錄成VCD光碟的過程及所需的軟硬體環境。
標準的VCD電影製作系統主要由計算機、MPEG-1視頻圖像採集壓縮卡、CD—R刻錄機、信號源設備(如錄像機、攝像機等)、監視器、VCD插放機等硬體設備組成,再配以相應的刻錄軟體和視頻編輯軟體。
12.什麼是多媒體著作工具?常見的多媒體著作軟體有哪些?
媒體著作工具是指能夠將各類現有素材進行有機組合,用於設計和開發多媒體作品的軟體工具。常見的多媒體著作工具有以幻燈片為基礎的PowerPoint、以流程圖為基礎的Authorware、以時間軸為基礎的Director以及以書頁為基礎的ToolBook。
13.互聯網的發展給多媒體應用帶來了哪些要求?多媒體技術又是如何滿足這些要求的?
互聯網對於多媒體所對應的龐大的信息量提出挑戰,如何在現有的網路傳輸條件下實現多媒體技術成為了值得關注的問題。對應於網路的需求,多媒體技術從兩方面做了改進:減小多媒體文件的容量和信息「流」的傳榆。
14.通過本章的學習,你是否認為引起信息革命的直接動力是網路和多媒體技術?
是的。信息革命首先是信息技術的革命,網路和多媒體技術是引起這場革命的直接動力。網路和多媒體技術對於杜會生活的滲透是多方面的,以教育為例.它們在改變傳統教育方式的同時,豐富了教育信息資源,促使教育逐步走向資源全球化、教學自主化、個性化。網路和多媒體技術對於人們日常生活也帶來沖擊:視額電話、語音聊天、可視會議、遠程醫療等不僅改變著人們的交流方式,對於人們生活、工作的理念和習慣也將帶來深遠影響。可以說,現代化社會各環節的發展都離不開兩者的結合.網路和多媒體技術已經成為科技發展的「基礎平台」。
15.闡述PhotoShop中的「層」和「通道」的含義與作用。
在PhotoShop中,圖像由多個圖層組合而成,圖層通過上下疊加的方式來組成圖像,在每個圖層中都可以進行獨立編輯。圖層像是一塊塊大小相同的透明「玻璃」,圖層內容就畫在這些「玻璃」上,如果「玻璃」什麼都沒有,就是個完全透明的空圖層,當各「玻璃」中都有內容時,自上而下俯視所有圖層,就形成圖像的最終顯示效果。
通道是存儲不同類型信息的灰度圖像,如果打開一張RGB模式的圖像,在通道里分別選擇不同的R、G、B通道,看到的將是幾張灰度圖,它們就是通道。通道的作用很多,主要體現在保存和處理選擇區域上。如果說工具箱為我們提供了規則的區域選擇工具(如橢圓、矩形等)的話,不規則區域的選取和操作就需要通道來完成。另外.通道還用於同圖像層進行計算合成,從而生成豐富的文字特效。
16.在F1ash中可以創建哪幾種形式的動畫?
動作動畫和形狀動畫。
17.在製作漸變動畫之前,首先要記住哪些准則?
創建關鍵幀、層和需要的元件,並設置漸變方式。
18.在Flash中使用元件的優點是什麼?
可重復使用。
19 使用Flash製作交互動畫的過程中,事件、目標和動作三者之間的關系是什麼?
事件可以用來觸發動作,是Flash動畫中創建交互的關鍵。友Flash中,事件分為兩種:幀事件(Frame Events)和滑鼠事件(Mouse Events)。每當事件觸發時會去執行動作代碼,動作代碼中可以指定要完成的任務,比如在新窗口中打開網頁、播放音樂等,這就是目標(Target)。
20 什麼叫「版式」?它和「設計模板」有何區別?
「版式」用於設計幻燈片的布局,「設計模板」用於設置幻燈片的背景。
21.簡述創建一個演示文稿的主要步驟(見教材)。建立好的幻燈片能否改變它的版式?
已建好的幻燈片可以改變它的版式。
22.試列舉出至少3種打開已有演示文稿的方法。
(1)雙擊演示文稿文件。
(2)啟動PowerPoint,單擊「文件 | 打開」,瀏覽到文件。
(3)利用「查找」命令,查找Powerpnt .exe文件,找到後雙擊之。
23.在PowerPoint的哪種視圖方式下可以方便地實現對一張演示文稿的幻燈片進行移動、復制、刪除等操作?
幻燈片瀏覽視圖。
24.PowerPoint演示文稿與幻燈片是什麼關系?
PowerPoint演示文稿是由PowerPoint應用程序創建的文件,一個演示文稿中可包含若干張幻燈片。
25.簡述幻燈片母版的用途。
幻燈片母版用於設置在所有幻燈片上均顯示的內容,用於實現全局設置,如作者的版權信息、微標等。
26. PowerPoint有哪幾種視圖?各有什麼特點?
PowerPoint有6類12種常用視圖,分別是:普通、幻燈片瀏覽、幻燈片放映、備注頁以及母版、顏色/灰度視圖。其中母版視圖又包含幻燈片母版、講義母版、備注頁母版視圖,顏色/灰度視圖又包含顏色、灰度、黑白視圖。
(1)普通視圖。「普通視圖」為PowerPoint啟動後的默認視圖,在「普通視圖」中,用戶可對文稿中各張幻燈片逐一進行插入、編輯、修飾、設置,是使用頻率最高的視圖。
(2)幻燈片瀏覽視圖。「幻燈片瀏覽視圖」是以縮略圖形式顯示文稿中所有幻燈片的一種視圖,通過該視圖,可方便地瀏覽文稿中幻燈片的整體布局,快速排列文稿中各幻燈片的順序,快速添加或刪除指定幻燈片。
(3)幻燈片放映視圖。「幻燈片放映視圖」是一種以實際放映方式顯示文稿幻燈片的視圖形式,通過該視圖,用戶可查看所有幻燈片的實際放映效果,可看到插入對象的 實際視覺或聲音效果。
(4)備注頁視圖。「備注頁視圖」用來顯示幻燈片的備注頁,用戶可通過該視圖,輸入及顯示制定幻燈片的備注頁信息。
(5)母版視圖。「母版」是用來記錄和保存當前文稿幻燈片統一信息的特殊幻燈片,這些統一信息有幻燈片使用的佔位符格式、大小和位置、背景和配色方案,以及在所有幻燈片中要顯示的文字、圖片等。使用「母版」的目的是使幻燈片可以實現全局修改,並使修改的效果能快速應用到當前文稿的所有幻燈片上。
(6)顏色/灰度視圖。通過該菜單中命令,用戶可選擇以灰度、黑白或彩色視圖方式查看幻燈片顯示效果。
27.在PowerPoint中輸入和編排文本與Word有什麼類似的地方?
在PowerPoint中輸入和編排文本是在文本框和佔位符中進行的,而word應用程序窗口中提供了游標插入點,從游標插入點處可直接輸入文本。
28.什麼是計算機網路?
把分布在不同地點且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個計算機系統通過通信設備和線路連接起來,在功能完善的網路軟體的支持下,實現彼此之間的數據通信和資源共享,這個系統就是計算機網路。
29.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各有什麼特點?
略。
30. 什麼是網路執撲結構?常見的網路拓撲結構有哪些?
把網路中的計算機以及各種設備都看作為一個「點」,而連接各設備的電纜看作為「線」,由點和線就構成了網路形狀,這種網路形狀稱為網路拓撲結構。常見的網路拓撲結構有匯流排型、星型、環型、樹型和網狀型。
31.舉例說明什麼是客戶機/伺服器網路。
在客戶機/伺服器網路中計算機分為伺服器和客戶機。伺服器是為網路中其他設備提供服務的計算機,一般用戶使用的計算機都是客戶機,它專門接受伺服器提供的服務。
在客戶機/伺服器網路中至少要有一台專用的伺服器,所有的客戶機都可以直接訪問伺服器,但客戶機與客戶機之間的通信,必須經過伺服器。全球最大的廣域網Internet,使用的就是這種工作模式。Internet上有很多種伺服器,為網上的用戶提供各種各樣的服務。
32.什麼是賬戶?什麼是組?
賬戶是為操作計算機而開設的用戶組是為了方便管理用戶的許可權而設計的,通常把許可權相似的用戶放入同一個組。
33. 什麼是網路協議?
略。
34 區域網中常用的協議有哪些?其各自的作用是什麼?
NWLink IPX/SPX/NetBIOS:區域網通信協議。
35. 常用的傳輸介質有哪些?(略)
36.集線器和交換機有什麼區別?
集線器是一種共享設備。與集線器相連的每一個設備都要競爭可用的帶寬,某一時刻只能有一對設備佔用線路,因此所連設備越多,競爭越激烈,網路的性能越低。一個用戶傳送數據時,其他所有用戶都必須等待,因而用戶的實際使用速率比較低。例如,在一個有5個用戶的10Base—T網路中,當負載較重時,每個用戶的平均可用網路帶寬僅約是網路總帶寬的1/5,即2Mb/s。
交換機(switch Hub),也叫做交換式Hub,它採用交換技術,為所連接的設備可同時建立多條專用線路,當兩個埠工作時並不影響其他埠的工作,使網路的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上例5個用戶的10Base—T網路中,如果將普通的集線器改為交換式集線器,則相當於每個用戶都可以獨立使用l0Mb/s帶寬,因而大幅度提高網路性能。
37 什麼是路出器?它與集線器有什麼區別?
路由器用於網路互聯,包括區域網和區域網互聯、區域網和廣域網互聯及廣域網間的互聯。
集線器僅用於同一區域網中的設備互聯。
5. 誰有計算機網路第五版期末試題的給我來一份 快要考試了,跪求!!!!
計算機網路 第五版 期末考試 (1)2011-07-04 11:13
第一章
1.三網:電線網路,有線電視網路,計算機網路
2.計算機網路為用戶提供的最重要的兩個功能:連通性,共享性
3.網路是由若干結點和連接這些結點的鏈路組成。
4.網際網路是世界上最大的互連網路。
5.網路把許多計算機連接在一起,網際網路把許多網路連接在一起。
6.網際網路發展的三階段:
(1)從單個網路ARPANET向互聯網發展的過程。
(ARPANET:網際網路之父,第一個投入運行的分組交換網)
(2)建成了三級結構的網際網路。(internet 互聯網或網際網路)
(3)逐漸形成了多層次的ISP結構的網際網路。(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
7.網際網路體系結構委員會(internet architecture board)設有兩個工程部:
網際網路工程部IETF(engineering task force),網際網路研究部IRTF
8.制訂網際網路的正式標准要經過以下四個階段:
網際網路草案,建議標准,草案標准,網際網路標准。
9.網際網路的組成:邊緣部分,核心部分
10.在網路邊緣部分的端系統中運行的程序之間的通信方式分為:
客戶伺服器方式(C/S方式),對等方式(P2P方式)。
11.客戶和伺服器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兩個應用進程。(客戶程序,伺服器程序)
本來是指計算機進程(軟體)。
12.客戶是服務請求者,伺服器是服務提供者。
13.客戶程序:①被客戶調用後,在通信時主動向遠地伺服器發起通信(請求服務)。因此客戶程序必須知道伺服器程序的地址。②不需要特殊的硬體和很復雜的操作系統
14.伺服器程序:①是一種專門用來提供某種服務的程序,可同時處理多個遠地或本地客戶的請求。②系統啟用後即自動調用,並一直不斷的運行著,被動的等待並接受來自各地客戶的通信請求。因此伺服器程序不需要知道客戶程序的地址
15.路由器是實現分組交換的關鍵部件,其任務是轉發收到的分組。
16.分組交換的特點:分組交換採用存儲轉發技術。①在發送報文前,先將較長的報文劃分成一個個更小的等長的數據報。②在每一個數據報前面,加上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組成的首部後,就構成一個分組。③路由器收到一個分組,先暫時存儲起來,在檢查首部,查找路由表,按照首部中的目的地址,找到合適的介面轉發出去,把分組交給下一個路由器。④這樣一步步的以存儲轉發方式,把分組交付給最終的目的主機。
17.計算機網路,根據不同的作用范圍分為:
①廣域網(WAN wide area network) 幾十到幾千公里
②城域網(MAN metropolition) 5~50km
③區域網(LAN local) 1km左右
④個人區域網(PAN) 10m左右
18.不同使用者的網路:公用網,專用網
19.法律上的國際標准:OSI/RM (開放系統互連基本參考模型reference model)
事實上的國際標准:TCP/IP
20.網路協議:為進行網路中的數據交換而建立的規則,標准或約定。
由以下三要素構成:
①語法:數據與控制信息的 結構或格式
②語義:需要發送何種控制信息,完成何種動作 以及 做出何種響應
③同步:事件實現順序的詳細說明
21.分層可以帶來的好處:各靈結易能
①各層之間是獨立的 ②靈活性好 ③結構上可分割開
④易於實現和維護 ⑤能促進標准化工作
22.體系結構:計算機網路各層及其協議的集合。
23. OSI 7層:物理層 數據鏈路層 網路層 運輸層 會話層 表示層 應用層
TCP/IP 4層:網路介面層 網際層 運輸層 應用層
五層協議:物理層 數據鏈路層 網路層 運輸層 應用層
24.應用層:直接為用戶應用進程提供服務。
運輸層:負責向兩個主機中進程之間的通信提供服務。
傳輸控制協議TCP 用戶數據報協議UDP
網路層:負責為分組交換網上的不通主機提供通信服務。
數據鏈路層:將網路層交下來的IP數據報封裝成幀,在兩個相鄰結點之間的鏈路上「透明」的傳送幀中的數據。
物理層:透明的傳送比特流。
25.實體:任何可以發送或接收信息的硬體或軟體進程。
協議:控制兩個對等實體(或多個實體)進行通信的規則的集合。
協議和服務的關系:在協議控制下,兩個對等實體間的通信使得本層能夠向上一層提供服務。要實現本層協議還需要使用下面一層所提供的服務。
協議和服務的區別:①首先,使用本層服務的實體只能看見服務而無法 看見下面的協議。下面的協議對上面的實體是透明的。
②其次,協議是「水平」的,服務是「垂直」的。
26. everything over IP: TCP/IP協議可以為各式各樣的應用提供服務。
27. IP over everything: TCP/IP協議允許IP協議在各式各樣的網路構成的互聯網上運行。
第二章
1.根據信號中代表消息的參數的取值方式的不同,信號可分為:
模擬信號(連續信號),數字信號(離散信號)
2.從通信雙方消息交互的方式來看:單向通信(單工通信),
雙向交替通信(半雙工通信),雙向同時通信(全雙工通信)。
3.基帶信號:來自信源的信號
4.基帶調制:交換後的信號仍然是基帶信號
5.帶通信號:經過載波調制後的信號
6.最基本的帶通調制方法:調幅(AM),調頻(FM),調相(PM)
7.奈氏准則:在任何信道中,碼元傳輸速率是有上限的,傳輸速率超過此上限,就會出現嚴重的碼間串擾問題,使接收端對碼元的判決(或識別)成為不可能。
8.信噪比:信號的平均功率/雜訊的平均功率 即S/N
9.香農公式:C = W log2(1+S/N) b/s
表明:信道的帶寬或信道中的雜訊比越大,信息的極限傳輸速率就越高。
10.導向傳輸媒體:①雙絞線(屏蔽雙絞線STP shielded twisted pair,非屏蔽雙絞線UTP)②同軸電纜 ③光纜(多模光纖,單模光纖)
11.最基本的復用:頻分復用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時分復用TDM
12.脈碼調制PCM(pulse code molation)體制:由於歷史上的原因,PCM有兩個互不兼容的國際標准,即北美的24路PCM(簡稱T1,V=1.544Mb/s)和歐洲的30路PCM(簡稱E1,V=2.048Mb/s,我國採用的)
13.寬頻接入技術:
①x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數字用戶線)
用數字技術對現有的模擬電話用戶線進行改造
②光纖同軸混合網(HFC網,hybrid fiber coax)
③FTTx技術:FTTH(fiber to the home光纖到家),FTTB(光纖到大樓),
FTTC(curb光纖到路邊)
第六章
1.域名系統 DNS:基於的運輸層協議:TCP或UDP 埠:53
com(公司企業) gov 政府部門 e 教育機構 mil 軍事部門
採用劃分區的方法來提高系統運行效率
域名是按照自右到左逐漸減小的多層排列方式。
2.文件傳送協議 FTP協議:基於的運輸層協議:TCP 埠:21
3.簡單文件傳送協議 TFTP:基於的運輸層協議:UDP 埠:69
4.遠程終端協議 TELNET: 基於的運輸層協議: TCP 埠:23
5.統一資源定位符 URL :是對可以從網際網路上得到的資源的位置和訪問方 法的一種簡潔的表示。
HTTP協議: 基於的運輸層協議:TCP 埠:80
6.簡單郵件傳送協議 SMTP
發送郵件使用SMTP
讀取郵件使用POP3和IMAP
6. 大學計算機期末考試怎麼考
您好。大學計算機網路是筆試形式,大學計算機基礎是上機考試的形式,C語言程序設計是筆試考試的形式。
7. 計算機網路原理的計算題(CRC校驗和數據傳輸問題)
第一題:進行模2除法時被除數錯了,應該是M*2^4,不是M*2^5,因為多項式是4階的,在M後面添4個0
8. 計算機網路原理試題請教(關於IP計算的)
172.20.8.0~172.20.9.255 就算不劃VLSM都有500多個IP地址。 8個公司一共才316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