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電路交換:在數據傳輸之前必須先設置一條完全的通路。在線路拆除(釋放)之前,該通路由一對用戶完全佔用。電路交換效率不高。
(2)報文交換:報文從源點傳送到目的地採用存儲轉發的方式,報文需要排隊。因此報文交換不適合於互動式通信,不能滿足實時通信的要求。
(3)分組交換:分組交換方式和報文交換方式類似,但報文被分成分組傳送,並規定了最大長度。分組交換技術是在數據網中最廣泛使用的一種交換技術,適用於交換中等或大量數據的情況。
Ⅱ 數據交換三種方式中各自的優點和缺點
數據交換三種方式分別是:線路交換、報文交換、分組交換。
第一種:線路交換(電路交換)
優點:
1、建立線路之後、釋放線路之前,即使站點之間無任何數據可以傳輸,整個線路仍不允許其它站點共享。
2、一旦線路建立,通信雙方的所有資源(包括線路資源)均用於本次通信,除了少量的傳輸延遲之外,不再有其它延遲,具有較好的實時性。
3、線路交換設備簡單。
4、用戶數據透明傳輸。
缺點:
1、線路的利用率較低,並且容易引起接續時的擁塞。
2、不提供任何緩存裝置。
3、要求收發雙方自動進行速率匹配。
第二種:報文交換
優點:
1、不獨占線路,多個用戶的數據可以通過存儲和排隊共享一條線路。
2、提高了線路的利用率。
3、支持多點傳輸(一個報文傳輸給多個用戶,在報文中增加「地址欄位」,中間結點根據地址欄位進行復制和轉發)。
4、中間結點可進行數據格式的轉換,方便接收站點的收取。
5、增加了差錯檢測功能,避免出錯數據的無謂傳輸等。
缺點:
1、由於「存儲-轉發」和排隊,增加了數據傳輸的延遲。
2、報文長度未作規定,報文只能暫存在磁碟上,磁碟讀取佔用了額外的時間。
3、任何報文都必須排隊等待:不同長度的報文要求不同長度的處理和傳輸時間,即使非常短小的報文(例如:互動式通信中的會話信息)。
4、報文交換難以支持實時通信和互動式通信的要求。
第三種:分組交換
優點:
1、兼有電路交換和報文交換的優點。
2、每個分組標識後,在一條物理線路上採用動態復用的技術,同時傳送多個數據分組。
3、分組交換比電路交換的電路利用率高,比報文交換的傳輸時延小,交互性好。
4、線路利用率高:分組交換以虛電路的形式進行信道的多路復用,實現資源共享,可在一條物理線路上提供多條邏輯信道,極大地提高線路的利用率。使傳輸費用明顯下降。
5、不同種類的終端可以相互通信:分組網以X.25協議向用戶提供標准介面,數據以分組為單位在網路內存儲轉發,使不同速率終端,不同協議的設備經網路提供的協議變換功能後實現互相通信。
6、信息傳輸可靠性高:在網路中每個分組進行傳輸時,在節點交換機之間採用差錯校驗與重發的功能,因而在網中傳送的誤碼率大大降低。
7、分組多路通信:由於每個分組都包含有控制信息,所以分組型終端可以同時與多個用戶終端進行通信,可把同一信息發送到不同用戶。
8、提供網路的基本業務:交換虛電路和永久虛電路及其他補充業務,如閉和用戶群,網路用戶識別等。在端到端計算機之間通信時,進行路由選擇,以及流量控制。
9、能提供多種通信規程,數據轉發,維護運行,故障診斷,計費與一些網路的統計等。
缺點:
計費與傳輸距離無關:網路計費按時長、信息量計費,與傳輸距離無關,適合那些非實時性,而通信量不大的用戶, 信息量大的不適用。
(2)簡述計算機網路三種交換方式擴展閱讀
網游的重大特點 就是需要客戶端數據與伺服器端資料庫不斷的更新同步, 這就造成大量的數據雙向傳輸。
光纖的傳輸速度和傳輸帶寬 都是電話線無法追及的。
光纖 類似於雙向8車道高速公路;而電話線 只是雙向二車道公路。
Ⅲ 按交換方式來分類,計算機網路可以分為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和________三種。
按照交換方式來分類,計算機網路可以分為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和分組交換,所以答案應該是分組交換。
拓展:分組交換和報文交換有一些類似,分組交換採用的是存儲轉發技術。通常我們把要發送的整塊數據叫做報文,而在分組交換中呢,把這整塊報文再劃分成一個一個更小的等長數據段。每個數據段都加上有必要的控制信息組成的首部,然後就構成了分組。如下圖所示。
劃分分組的概念
正是因為分組首部中包含了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等控制信息,才能保證分組到達正確的目的地。
更多信息參考謝希仁老師的《計算機網路》
Ⅳ 在計算機網路在使用的交換技術主要有哪三個
電路交換技術 、分組交換技術 、報文交換技術
Ⅳ 計算機網路中通常使用的交換技術的三種是什麼
網路中通常使用三種交換技術:電路交換技術、報文交換技術、分組交換技術。
Ⅵ 計算機網路中數據交換技術有哪三種
1.直通式(Cut Through) 直通方式的乙太網交換機可以理解為在各埠間是縱橫交叉的線路矩陣電話交換機。它在輸入埠檢測到一個數據包時,檢查該包的包頭,獲取包的目的地址,啟動內部的動態查找表轉換成相應的輸出埠,在輸入與輸出交叉處接通,把數據包直通到相應的埠,實現交換功能。由於不需要存儲,延遲非常小、交換非常快,這是它的優點。它的缺點是,因為數據包內容並沒有被乙太網交換機保存下來,所以無法檢查所傳送的數據包是否有誤,不能提供錯誤檢測能力。由於沒有緩存,不能將具有不同速率的輸入/輸出埠直接接通,而且容易丟包。 2.存儲轉發(Store & Forward) 存儲轉發方式是計算機網路領域應用最為廣泛的方式。它把輸入埠的數據包檢查,在對錯誤包處理後才取出數據包的目的地址,通過查找表轉換成輸出埠送出包。正因如此,存儲轉發方式在數據處理時延時大,這是它的不足,但是它可以對進入交換機的數據包進行錯誤檢測,有效地改善網路性能。尤其重要的是它可以支持不同速度的埠間的轉換,保持高速埠與低速埠間的協同工作。 3.碎片隔離(Fragment Free) 這是介於前兩者之間的一種解決方案。它檢查數據包的長度是否夠64個位元組,如果小於64位元組,說明是假包,則丟棄該包;如果大於64位元組,則發送該包。這種方式也不提供數據校驗。它的數據處理速度比存儲轉發方式快,但比直通式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