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計算機網路
報文3200+160=3360bit
因為區域網只能傳1200bit,所以要切片,每個切片前面還要加20bit(沒記錯的話)的首部,也就是1200bit中只有1180bit能用來傳報文。
3360/1180=3片
共需傳播的數據量為3360+3*20=3420bit。
計算機網路的課學了n久,快忘光了,不知道對不對
❷ 關於計算機網路的一些計算問題,比如log2(log以2底)是怎樣參與計算的
用換底公式計算
log(a)(b)表示以a為底的b的對數。換底公式就是 log(a)(b)=log(n)(b)/log(n)(a),log2就把a換成2 ,把b換成你要求的數,n換成10,這樣就可以用計算器算出來了!
❸ 計算機網路這個題如何計算
這個題目很直白啊,沒有任何彎彎繞繞,拿出來問說明要多看書羅。線路交換時延:電路交換建立時延+從源點到終點的傳播時延+數據發送時延+電路拆除時延。根據題目意思,電路交換時間(S)+從源點到終點的傳播時延(k*d)+數據發送時延(X/b)+電路拆除時延(0)。這樣,電路交換傳輸xbit共需要s+k*d+x/b+0 分組交換時間=發送延遲+傳輸延遲+節點處理延遲。由於xbit分成了(x/p個分組),源點的發送延遲是(x/p)*(p/b),以後每個節點的發送延遲是p/b,一共是k-1個節點,所以後面節點的發送延遲一共是(k-1)*(p/b),傳輸延遲是kd。節點處理延遲是0 這樣,這部分的值是:(x/p)*(p/b)+(k-1)*(p/b)+kd 要使分組交換時延小於電路交換時延,即:(x/p)*(p/b)+(k-1)*(p/b)+kd
❹ 計算機網路原理計算題(簡單題
1、時間間隙:就是AB間通訊一次的時間,也就是通訊節拍,計算方法是AB間距離乘以2,然後除以通訊速率,加上雙倍的通訊延遲;你的答案似乎有問題;
2、最小幀長度:就是說100Mbps的傳輸頻率情況下,來得及傳播的最小數據串長度;也就是說1000米長度上,分布100M個數據包,有多少個,然後換算為位元組。你的答案是對的。
❺ 計算機網路中IP數據報的片偏移計算
答案是A,偏移量的意思就是這個數據包是從源數據包哪個地方開始的,因為IP報文有40個位元組的IP報文頭,所以1300個位元組的數據會被分成以下三個包: A數據包:包含40個位元組的IP報文頭,0-460位元組的數據,偏移量為0; B數據包:包含40個位元組的IP報文頭,460-920位元組的數據,偏移量為460; C數據包:包含40個位元組的IP報文頭,920-1300位元組的數據,偏移量為920
❻ 有關計算機網路計算的問題
1、可以劃成8個32個地址的小網段,掩碼是255.255.255.224,每個子網有30個地址可用(除掉網段地址和廣播地址),比如192.168.1.0/255.255.255.224,192.168.1.0是網段地址,192.168.1.31是廣播地址。
2、網段地址是這個網段的最開始那個地址,而廣播地址是這個網段的最後一個地址,192.168.10.130是隸屬於192.168.10.128/255.255.255.252這個地址段裡面的,網段廣播地址就是192.168.10.128,廣播地址是192.168.10.131
❼ 計算機網路網路層計算題
樓主你這題回答太麻煩了。。。我講講思路吧。五個部門劃分五個子網,從主機數最大的開始劃分,然後把餘下的空閑子網一次根據主機數大小降序進行劃分,需要注意的是,每個網段里開始和結尾的那個地址不能用。如果再添加一個部門,只需要將以上剩餘的子網外進行劃分,然後倆路由器直連的話中間需要一個掩碼為30的子網。最後部署rip,唉,自己網路步驟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