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基礎應用操作
擴展閱讀
禁止網路連接的app 2025-09-30 00:43:17

計算機網路基礎應用操作

發布時間: 2023-04-12 23:18:45

『壹』 計算機網路應用基礎的實際操作過程

這個分也太少了吧

『貳』 請問計算機網路應用是學什麼

1.掌握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概念與基本工作原理;
2.掌握網路操作系統中常用網路服務的配置;
3.掌握區域網體系結構和介質訪問控制方法;
4.熟練掌握常用區域網的網路設備及組網技術;
5.掌握Internet基本知識、電子商務和電子政務等網路應用;

『叄』 計算機系統的基本知識,操作系統的使用。

現在分為四個方向:網路技術,PC技術(主要是硬體方面+匯編語言),資料庫技術,信息管理技術。

三級信息管理技術考試大綱
出自考網:www.kaowang.com

基本要求
1.具有計算機軟體及應用的基礎知識。
2.掌握軟體工程方法,具有軟體開發的基本能力。
3.掌握資料庫的基本原理,熟悉資料庫設計的基本方法。
4.掌握信息管理的基本原理,熟悉計算機信息系統開發的方法。
5.掌握計算機操作並具有C語言編程(含上機調試能力)的能力。
考試內容
一、基本知識
1.計算機系統組成和應用領域。
2.計算機軟體基礎知識。
3.操作系統基本概念和應用。
4.計算機網路及應用基礎。
5.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
二、軟體工程
1.軟體工程基本概念。
2.結構化分析,數據流圖,數據字典,軟體需求說明。
3.結構化設計,總體設計、詳細設計、結構圖、模塊設計。
4.結構化程序設計。
5.軟體調試,測試方法、技術和用例。
6.軟體質量控制,軟體文檔。
7.軟體工程技術發展。
三、資料庫
1.資料庫基本概念。
2.關系數據模型。
3.結構化查詢語言SQL。
4.資料庫管理系統。
5.資料庫設計方法、步驟。
6.資料庫開發工具。
7.資料庫技術發展。
四、信息管理
1.信息管理基本概念。
2.計算機信息管理的發展過程。
3.管理信息系統的概念、功能和構成。
4.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內容、策略和方法。
5.決策支持系統的概念、功能和構成。
6.辦公信息系統概念、功能、構成和工具。
7.信息管理技術發展。
五、信息系統開發方法
1.結構化分析與設計方法的步驟和內容。
2.企業系統規劃方法的基本過程和作用。
3.戰略數據規劃方法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內容。
4.原型化方法的策略和應用。
5.方法論的發展。
六、上機操作
1.掌握計算機基本操作。
2.熟練掌握C語言程序設計基本技術、編程和調試。
3.掌握與考試內容相關的知識的上機應用。
三級網路技術考試大綱
基本要求
1. 具有計算機系統及應用的基礎知識。
2. 掌握計算機區域網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3. 了解網路操作系統的基本知識。
4. 掌握Internet的基礎知識,了解電子政務與電子商務的應用。
5. 掌握組網、網路管理與網路安全等計算機網路應用的基本知識。
6. 了解網路技術的發展。
7. 掌握計算機操作並具有C語言編程(含上機調試)的能力。

考試內容
一、 基本知識
1. 計算機系統的組成。
2. 計算機軟體的基礎知識。
3. 多媒體的基本概念。
4. 計算機應用領域。

二、 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概念
1. 計算機網路的定義與分類。
2. 數據通信技術基礎。
3. 網路體系結構與協議的基本概念。
4. 廣域網、區域網與城域網的分類、特點與典型系統。
5. 網路互聯技術與互聯設備。

三、 區域網應用技術
1. 區域網分類與基本工作原理。
2. 高速區域網。
3. 區域網的組網方法。
4. 結構化布線技術。

四、 網路操作系統
1. 操作系統的基本功能。
2. 網路操作系統的基本功能。
3. 了解當前流行的網路操作系統的概況。

五、 Internet基礎
1. Internet的基本結構與主要服務。
2. Internet通信協議???TCP/IP。
3. Internet接入方法。
4. 超文本、超媒體與Web瀏覽器.。

六、 網路安全技術
1. 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
2. 網路管理的基本概念。
3. 網路安全策略。
4. 加密與認證技術。
5. 防火牆技術的基本概念。

七、 網路應用:電子商務與電子政務
1.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與系統結構。
2. 電子政務基本概念與系統結構。
3. 瀏覽器、電子郵件及Web伺服器的安全特性。
4. Web站點的內容策劃與應用。
5. 使用Internet進行網上購物與訪問政府網站。

八、 網路技術發展
1. 網路應用技術的發展。
2. 寬頻網路技術。
3. 網路新技術。

九、 上機操作
1. 掌握計算機基本操作。
2. 熟練掌握C語言程序設計基本技術、編程和調試。
3. 掌握與考試內容相關的上機應用。
三級PC技術考試大綱
基本要求

1.具有計算機及其應用的基礎知識。

2.熟悉80X86微處理器的結構、原理及其宏匯編語言程序設計。

3.掌握個人計算機的工作原理及邏輯組成和物理結構。

4.掌握Windows*作系統的主要功能、原理、配置及其維護管理。

5.熟悉個人計算機常用的外部設備的性能、原理及結構。

考試內容

一、計算機應用的基礎知識

1.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計算機信息處理的特點,計算機分類,PC機的組成與性能評測。

2.數值信息在計算機內的表示:整數的表示和運算,實數(浮點數)的表示和運算。

3.文字信息與文本在計算機內的表示:西文字元編碼字元集(Unicode)。

4.多媒體技術基礎:數字聲音的類型,波形聲音與合成聲音,圖像、圖形的特點與區別,圖像、圖形和視頻信息在計算機內的表示。

5.計算機網路的基礎知識:計算機網路的功能、分類和組成。數據通信的基本原理,網路體系結構與TCP/IP協議,網際網路與IP地址,計算機區域網初步。

二、微處理器與匯編語言程序設計

1.微處理器的一般結構:寄存器組,寄存器管理,匯流排時序,工作模式以及類型提供配置。

2.Pentium微處理器的功能與結構:內部結構及工作原理,寄存器組,工作模式及存儲器管理,中斷管理,匯流排時序。

3.80X86系列微處理器指令系統:指令格式與編碼,定址方式,指令系統。

4.80X86宏匯編語言的數據、表達式和偽指令語句。

5.80X86宏匯編語言的程序設計:順序、分支及循環程序設計,子程序設計,ROBBIOS中斷調用和DOS提供功能調用。

三、PC機組成原理與介面技術

1.PC機的邏輯組成與物理結構:主板與晶元組,超級I/O晶元,主板BIOS等。

2.系統匯流排的功能與工作原理,ISA匯流排和PCI局部匯流排。

3.主存儲器的組成與工作原理:ROM和RAM,內存條與主存儲器工作原理,Cache存儲器。

4.輸入輸出控制:I/O定址方式與I/O埠地址,程序控制I/O方式,中斷控制I/O方式。

DMAI/O控制方式。

5.外設介面:串列介面,並行介面,SCSI介面和IEEE-1394.四、Windows*作系統的功能與原理1.*作系統的功能,類型和Windows98體系結構,Windows API與DLL的基本概念。

2.Windows的處理機管理:Windows虛擬機,Windows虛擬機管理程序,Windows的進程調度技術。

3.Windows的存儲管理:Windows的內存結構與管理,Windows的虛擬內尋。

4.Windows的文件管理:Windows的文件系統結構,磁碟的存儲結構,FAT16與FAT32. 5.Windows的設備管理:虛擬設備驅動程序,通用驅動程序與小型驅動程序,即插即用與配置管理,電源管理,列印子系統等。

6.Windows的網路通信功能:Windows的網路組件,遠程網路通信,分布式組件對象模型DCOM,Windows中的Internet組件。

7.Windows的多媒體功能:Windows對多媒體文件與設備的支持,Windows的多媒體組件,Windows的媒體播放器。

8.Windows的配置、管理與維護:安裝與啟動,注冊表,系統配置與管理,系統性能監視和優化, 故障診斷。

9.PC機的安全與病毒防範:計算機安全的一般概念,PC機病毒及其防範。

五、PC機的常用外圍設備

1.輸入設備:鍵盤、滑鼠器、筆輸入設備、掃描儀、數碼相機,聲音輸入設備及MIDI輸入設備。

2.輸出設備:CRT顯示其、液晶顯示器與顯示控制卡,針式列印機、激光印字機與噴墨列印機;繪圖儀;MIDI音樂合成、3D環繞聲生成與音箱;視頻輸出設備。

3.外存儲器:軟盤存儲器;硬碟存儲器的組成、原理與性能指標,活動硬碟,磁碟陣列;磁帶存儲器;光碟存儲器的原理與分類,CD-ROM、CD-R、CD-RW、DVD光碟存儲器。

4.PC機連網設備:Modem,ISDN與PC機的接入,ADSL接入,有線電視網與Cable Modem,區域網組網設備(乙太網卡與集線器),無線接入技術。

六、上機操作

1.掌握計算機基本*作。

2.熟練掌握80X86宏匯編語言程序設計的基本技術、編程和調試。

3.掌握與考試內容相關的上機應用。

三級資料庫技術考試大綱
基本要求

1. 掌握計算機系統和計算機軟體的基本概念、計算機網路的基本知識和應用知識、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

2. 掌握數據結構與演算法的基本知識並能熟練應用。

3. 掌握並能熟練運用操作系統的基本知識。

4. 掌握資料庫的基本概念,深入理解關系資料庫模型、關系數據理論和關系資料庫系統,掌握關系數據語言。

5. 掌握資料庫設計方法,具有資料庫設計能力。了解資料庫技術發展。

6. 掌握計算機操作,並具有用C語言編程,開發資料庫應用(含上機調試)的能力。

考試內容

一、 基礎知識

1. 計算機系統的組成和應用領域。

2. 計算機軟體的基礎知識。

3. 計算機網路的基礎知識和應用知識。

4. 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

二、 數據結構與演算法

1. 數據結構、演算法的基本概念。

2. 線性表的定義、存儲和運算。

3. 樹形結構的定義、存儲和運算。

4. 排序的基本概念和排序演算法。

5. 檢索的基本概念和檢索演算法。

三、 操作系統

1. 操作系統的基本概念、主要功能和分類。

2. 存儲管理、文件管理、設備管理的主要技術。

3.典型操作系統的使用。

四、 資料庫系統的基本原理

1. 資料庫的基本概念,資料庫系統的構成。

2. 資料庫模型概念和主要的數據模型。

3. 關系數據模型的基本概念,關系操作和關系代數。

4. 結構化查詢語言SQL。

5. 事務管理、並發控制、故障恢復的基本概念。

五、 資料庫設計和資料庫使用

1. 關系資料庫的規范化理論。

2. 資料庫設計的目標、內容和方法。

3. 資料庫應用開發工具。

4. 資料庫技術發展。

六、 上機操作、

1. 掌握計算機基本操作。

2. 掌握C語言程序設計的基本技術、編程和調試。

3. 掌握與考試內容相關知識的上機應用。

『肆』 計算機網路應用要學什麼

專業任選課程:軟體工程、多媒體技術、程序設計方法學、電子商務技術、密鑰學、編譯原理、語言程序設計、分布式計算技術、並行式計算技術等。

計算機應用技術比較偏向軟體方向,培養掌握計算機應用專業必要的基礎理論、常用計算機軟體操作和編程語言,培養目標是具有較強實踐技能的高級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專業課主要有:計算機軟硬體技術基礎、Linux操作系統等等,可以看出來,主要是偏向計算機軟體的編程和應用的。

(4)計算機網路基礎應用操作擴展閱讀:

1、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就業范圍比較廣

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畢業生可以通過參加公司企業舉報的計算機網路技術人才招聘,從事計算機系統維護、網路管理、程序設計、網站建設、網路設備調試、網路構架工程師、網路集成工程師、網路安全工程師、數據恢復工程師、網路安全分析師等崗位工作。

2、有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本科以上文憑的畢業生的其他工作選擇

有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本科以上文憑的畢業生可以選擇參加國家公務員考試,參加事業單位編制考試;如果有教師資格證,可以通過中小學教師競聘,到學校做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參加國家司法考試;還可以自主創業。

『伍』 計算機應用基礎學什麼

計算機應用基礎主要學計算機軟硬體技術基礎、Linux操作系統、資料庫系統SQL、數據結構與C程序設計、單片機原理與技術、計算機網路原理、Office辦公軟體Word、Excel、PowerPoint的使用等。

專業知識。專業知識是從事計算機應用技術工作的根基。專業知識包括Visual FoxPro程序設計、VisualBasic點net程序設計、JAVA程序設計擾消陵、圖形圖像處理、FLASH動畫製作、網頁製作等。

『陸』 計算機網路應用設計必要的基礎什麼

很高興來回答你的問題。因為每個學校設的課程不一樣,所以頌緩對應有所區別。

1、計算機數學答櫻運基礎

2、計算機應用基礎

3、C語言程序設計

4、計算機網路基礎清梁

5、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基礎

6、操作系統原理

7、圖形圖像處理

8、網路安全技術與防範

『柒』 計算機網路基礎

計算機網路基礎知識如下:

計算機網路它是這樣定義的:存在著一個能為用戶自動管理的網路操作系統。有它調用完成用戶所調用的資源,而整個網路像一個大的計算機系統一樣,對用戶是透明的。下面是我整理的計算機網路基礎知識,希望大家認真閱讀!

計算機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簡單地說,計算機網路就是通過電纜、電話線或無線通訊將兩台以上的計算機互連起來的集合。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經歷了面向終端的單級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網路對計算機網路和開放式標准化計算機網路三個階段。

計算機網路通俗地講就是由多台計算機(或其它計算機網路設備)通過傳輸介質和軟體物理(或邏輯)連接在一起組成的。

總的來說計算機網路的組成基本上包括:計算機、網路操作系統、傳輸介質(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如無線網路的傳輸介質就是看不見的電磁波)以及相應的應用軟體四部分。

『捌』 計算機網路基礎專業簡介

計算機網路基礎專業簡介

計算機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下面是我整理的關於計算機網路基礎專業簡介,歡迎大家參考!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經歷了面向終端的單級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網路對計算機網路和開放式標准化計算機網路三個階段。

計算機網路通俗地講就是由多台計算機(或其它計算機網路設備)通過傳輸介質和軟體物理(或邏輯)連接在一起組成的。總的來說計算機網路的組成基本上包括:計算機、網路操作系統、傳輸介質(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如無線網路的傳輸介質就是看不見的電磁波)以及相應的應用軟體四部分。

計算機網路的主要功能

計算機網路的功能要目的是實現計算機之間的資源共享、網路通信和對計算機的集中管理。除此之外還有負荷均衡、分布處理和提高系統安全與可靠性等功能。

1、資源共享

(1)硬體資源:包括各種類型的計算機、大容量存儲設備、計算機外部設備,如彩色列印機、靜電繪圖儀等。

(2)軟體資源:包括各種應用軟體、工具軟體、系統開發所用的支撐軟體、語言處理程序、資料庫管理系統等。

(3)數據資源:包括資料庫文件、資料庫、辦公文檔資料、企業生產報表等。

(4)信道資源:通信信道可以理解為電信號的傳輸介質。通信信道的共享是計算機網路中最重要的共享資源之一。

2、網路通信

通信通道可以傳輸各種類型的信息,包括數據信息和圖形、圖像、聲音、視頻流等各種多媒體信息。

3、分布處理

把要處理的任務分散到各個計算機上運行,而不是集中在一台大型計算機上。這樣,不僅可以降低軟體設計的復雜性,而且還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

4、集中管理

計算機在沒有聯網的條件下,每台計算機都是一個“信息孤島”。在管理這些計算機時,必須分別管理。而計算機聯網後,可以在某個中心位置實現對整個網路的管理。如資料庫情報檢索系統、交通運輸部門的定票系統、軍事指揮系統等。

5、均衡負荷

當網路中某台計算機的任務負荷太重時,通過網路和應用程序的控制和管理,將作業分散到網路中的其它計算機中,由多台計算機共同完成。

計算機網路的特點

1、可靠性

在一個網路系統中,當一台計算機出現故障時,可立即由系統中的另一台計算機來代替其完成所承擔的任務。同樣,當網路的一條鏈路出了故障時可選擇其它的通信鏈路進行連接。

2、高效性

計算機網路系統擺脫了中心計算機控制結構數據傳輸的局限性,並且信息傳遞迅速,系統實時性強。網路系統中各相連的計算機能夠相互傳送數據信息,使相距很遠的用戶之間能夠即時、快速、高效、直接地交換數據。

3、獨立性

網路系統中各相連的計算機是相對獨立的,它們之間的關系是既互相聯系,又相互獨立。

4、擴充性

在計算機網路系統中,人們能夠很方便、靈活地接入新的計算機,從而達到擴充網路系統功能的目的。

5、廉價性

計算機網路使微機用戶也能夠分享到大型機的功能特性,充分體現了網路系統的“群體”優勢,能節省投資和降低成本。

6、分布性

計算機網路能將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計算機進行互連,可將大型、復雜的綜合性問題實行分布式處理。

7、易操作性

對計算機網路用戶而言,掌握網路使用技術比掌握大型機使用技術簡單,實用性也很強。

計算機網路的結構組成

一個完整的計算機網路系統是由網路硬體和網路軟體所組成的。網路硬體是計算機網路系統的物理實現,網路軟體是網路系統中的技術支持。兩者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網路功能。

網路硬體:一般指網路的計算機、傳輸介質和網路連接設備等。

網路軟體:一般指網路操作系統、網路通信協議等

網路硬體的組成

1、主計算機

在一般的區域網中,主機通常被稱為伺服器,是為客戶提供各種服務的計算機,因此對其有一定的技術指標要求,特別是主、輔存儲容量及其處理速度要求較高。根據伺服器在網路中所提供的服務不同,可將其劃分為文件伺服器、列印伺服器、通信伺服器、域名伺服器、資料庫伺服器等。

2、網路工作站

除伺服器外,網路上的其餘計算機主要是通過執行應用程序來完成工作任務的,我們把這種計算機稱為網路工作站或網路客戶機,它是網路數據主要的發生場所和使用場所,用戶主要是通過使用工作站來利用網路資源並完成自己作業的。

3、網路終端

是用戶訪問網路的界面,它可以通過主機聯入網內,也可以通過通信控制處理機聯入網內。

4、通信處理機

一方面作為資源子網的主機、終端連接的介面,將主機和終端連入網內;另一方面它又作為通信子網中分組存儲轉發結點,完成分組的接收、校驗、存儲和轉發等功能。

5、通信線路

通信線路(鏈路)是為通信處理機與通信處理機、通信處理機與主機之間提供通信信道。

6、信息變換設備

對信號進行變換,包括:數據機、無線通信接收和發送器、用於光纖通信的編碼解碼器等。

網路軟體的組成

在計算機網路系統中,除了各種網路硬體設備外,還必須具有網路軟體

1、網路操作系統

網路操作系統是網路軟體中最主要的.軟體,用於實現不同主機之間的用戶通信,以及全網硬體和軟體資源的共享,並向用戶提供統一的、方便的網路介面,便於用戶使用網路。目前網路操作系統有三大陣營:UNIX、NetWare和Windows。目前, 我國最廣泛使用的是Windows網路操作系統。

2、網路協議軟體

網路協議是網路通信的數據傳輸規范,網路協議軟體是用於實現網路協議功能的軟體。

目前, 典型的網路協議軟體有TCP/IP協議、IPX/SPX協議、IEEE802標准協議系列等。其中, TCP/IP是當前異種網路互連應用最為廣泛的網路協議軟體。

3、網路管理軟體

網路管理軟體是用來對網路資源進行管理以及對網路進行維護的軟體,如性能管理、配置管理、故障管理、記費管理、安全管理、網路運行狀態監視與統計等。

4、網路通信軟體

是用於實現網路中各種設備之間進行通信的軟體,使用戶能夠在不必詳細了解通信控制規程的情況下,控制應用程序與多個站進行通信,並對大量的通信數據進行加工和管理。

5、網路應用軟體

網路應用軟體是為網路用戶提供服務,最重要的特徵是它研究的重點不是網路中各個獨立的計算機本身的功能,而是如何實現網路特有的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