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小型網路組網
擴展閱讀
返回重啟的網路如何設置 2025-09-29 19:34:12
平板電腦鍵盤開關鍵在哪 2025-09-29 19:34:12

計算機網路小型網路組網

發布時間: 2023-04-18 17:18:13

① 網路的組網方式是什麼

常見的三種:寬頻路由器組網方式、無線寬頻路由器組網方式、雙網卡互聯組網方式。

光介面板的傳輸距離特性:在OptiX 155/622H(Metro1000)設備中,即便是同一種光板,對於不同的傳輸距離,也都有其對應的型號。因此在組網中,應根據實際需要傳輸的距離選擇其對應型號的單板,以防止接收光功率低於接收靈敏度或光功率過載的現象發生。



網路結構:

基本網路結構有環形網和鏈形網。由於環形網具有良好的自愈能力,因此只要路由分布允許,應盡可能組建環形網。鐵路、公路沿線網,由於路由分布的關系主要採用鏈形網。這種組網方式比較簡單,使用的光纖數少,但對業務通常不能實現保護。

不過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把鏈形網改造成環形網來實現對業務的保護。鏈形網中只要各站之間的距離不太長(一般三個站之間的最大距離≤80km),而線路光纜又足夠(四條光纖)時,我們也建議將其建成環形網,將鏈形網建成環形網。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組網技術與配置

② 小型區域網的組建20~30人的如何做詳細步驟

1、確定網路需求 所謂網路需求,也就是在組建網路之初,要明確此網路環境的用途,主要用來做什麼,要實現什麼樣的網路應用等問題。作為20-30人的小型辦公環境來說,最多的就是文件資料的傳遞和共享訪問互聯網的應用;網路帶寬要求不是很高,聯網設備的選擇上可以考慮夠用就行的原則;而共享互聯網,申請ADSL寬頻也能足夠應付。目前寬頻服務提供商針對小型辦公網路用戶提供了多種資費可供選擇,價格也相當實惠。 1.1 計算機網路的出現,使整個世界實現了信息化。使人們的生活、工作產生了巨大變化,工作效率更是提高了許多。越來越多的人依賴著網路,沒有聯網時,計算機不能真正做到資源的共享和信息的交換,也無法發揮高配置計算機的優勢,更無法使計算機的內部系統或工作性能得到更新與提高。 1.2 信息時代,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僅表現在開發、生產和市場上,企業內部的信息化管理同樣成為形成核心競爭力的因素。信息化已成為現代企業的一個重要標志和衡量企業綜合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區域網當前被人們廣泛應用於網路辦公、信息管理、信息交換、教育、娛樂等方面。而在這些應用領域中,不管出於任何目的其主要的應用目的都是信息資源的共享。當然在全球信息互聯網以極快的速度發展起來之後,網路上的通信交流也成為網路應用的另一個價值點。此外區域網還可方便實現在工作組中的內部信息交換,當工作組內某台計算機出現問題或是負荷過重的時候可以及時由別的計算機來接替工作或是分擔工作負荷;在單台機器無法進行的大型復雜任務時還可以通過網路來協同處理。總地來說網路的功能主要體現就是信息資源的共享、相互間的信息資源交換、負荷分擔協同工作。正是由於這些強大的功能的幫助之下,使我們的信息化產業得以發展至今天的程度,也使網路自身得以飛速發展。 1.3 在我國的計算機網路中,特別是區域網技術發展最為迅速,許多大專院校、科研院所以及銀行、公安、郵電、鐵路、石油等部門都建立了自己的區域網,但在實際運作中,由於一些網路是沒有保密措施的「裸網」,用戶不敢在網上處 理涉密信息,使網路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發揮。因此,開發和運用有效的區域網保密措施,樹起堅實的保密防護網,無論現在還是將來都具有十分突出的現實意義。所以不僅要掌握區域網的組成和結構,而且還要熟悉、了解區域網的維護和信息的安全與保密。這一步驟中,主要考慮所有計算機所處位置。因為辦公場合的移動性並不是很強,所以這里棄無線而選擇有線區域網方式,這樣就會涉及到布線的問題;另外,考慮到網路管理的方便,也盡量將區域網控制中心單獨放置,不要拿出來公用。 1.4 最後就是具體的組網方式,因為要實現區域網到互聯網的共享訪問,而且考慮到成本問題,所以這里採用「ADSL Modem+寬頻路由器+交換機+客戶機」的模式。寬頻路由器就相當於一台共享上網伺服器,客戶機通過這台「共享上網伺服器」即可實現互聯網共享。 2、確定網路設備。 根據前面確定的網路模式,需要添置的網路設備主要為寬頻路由器和交換機。因為ADSL Modem在安裝寬頻時服務商會免費提供,而網卡一般計算機都已自帶,當然還需要支持10/100M自適應適度的網線,來將所有的網路設備與計算機相連。 2.1 寬頻路由器。寬頻路由器是組網方式中最重要的設備。為了獲得良好的共享速度及穩定的性能,大家在選擇此種設備時應多參考相關資料, 2.2 交換機。選購交換機時,主要注意應為區域網的升級留有一定的剩餘埠。此網路環境規模為20-30台,因此建議最好 選擇24口+16口的埠搭配;這樣不僅保證了網路的正常使用,也方便調整客戶端位置、留有足夠的故障調試埠和升級埠。這里同樣選擇了D-Link的產品。 2.2.1 24口交換機:DES-1024R 。這是一款具有高靈活性的非網管10/100Mbps工作組交換機,能夠無縫地集成10BASE-T和100BASE-TX的設備,使之共處於一個網路內而無須更改網路結構;為普通辦公網路提供了一種經濟、有效的快速乙太網解決方案。 2.2.2 16口交換機:DES-1016R 。這款產品跟上面介紹的那款24口的,在性能方面同屬一個規格,只是埠有所減少。在連接兩台交換機時,選擇同一品牌的近似型號,可以獲得最好的性能。 3、確定設備的連接。 3.1 連接使用雙絞線, 3.2 具體連接上,將ADSL Modem的LAN口和寬頻路由器WAN口相連,寬頻路由器一般還有4個LAN口,可以分別連接兩台交換機,也可直接連接其他計算機。這里注意,在寬頻路由器到達交換機這條「路」上有兩種連接方式;兩台交換機級聯,其中一台交換機再與寬頻路由器連接。這種連接方式可以方便交換機的管理。 寬頻路由器分別與兩台交換機連接。在需要設置不同的網段,實現不同的網路應用時可應用此連接方式。

③ 網路組網配置

1、確定網路組建方案,繪制網路拓撲圖。
2、計算機操作系統的安裝與配置。
3、網路設備硬體的准備和安裝。
4、網路協議的選擇與安裝。
5、授權網路資源共享。
計算機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1] 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④ 常用的區域網組網方法

通常用2種組網方式
無線組網和有線組網
前者組網效率高 見效快 擴展性強 使用自由,缺點穩定性差 對相關設備要求高 比如要無線網卡需要單獨采購配置
後者組網 效率低 擴展性差,前期對網路設備的需求高且有連接數量限制,並且不容易管理,當然其優勢在於其強大的速率,高穩定性
如果小范圍組網建議無線網就可以了 組網方式就是一台強效的無線路由器和N張無線網卡即可
如果大范圍的組網的話建議使用企業級3層交換設備 提高可靠性 和連接數量 後期的維護管理也將容易一些
如果要布置混合小型網路可以採用家用的多口無線路由 可以達到雙重覆蓋的效果 。
如果布置大型混合型網路 建議找專門的網路團隊 這個不是1~2人可以完成的工作。
1、買個路由器,使用路由器進行撥號,然後你們的電腦連接到路由器上(建議買無線路由器家用的就行很便宜的) 這樣就能讓你們通過一個帳號都上網了
2、不買路由器,用其中一台筆記本電腦撥號上網,然後共享撥號網路,再新建一個無線網路 ,其他人通過連接你電腦建立的無線網路上網,缺點是撥號的那台電腦如果關機了 其他人也就不能上網了。你可以把撥號的電腦理解為一台路由器+電腦的功能的東西
ps:當然如果你的帶寬不夠很多人都去上網的話,會卡的。

⑤ 求:「中小型校園網路的規劃與設計」

校園網規劃的設計

-----不同層次的中小學計算機網路

一、網路的連接方式

1、匯流排型結構

這是早期NOVELL網路中採用較多的一種方式。它是典型的匯流排拓樸結構,網路傳輸率10Mbps。

文件伺服器和學生工作站用50歐姆的細同軸電纜連接,電纜貫穿整個網路,最大網路段不超過185米。學生工作站中配置有BNC插口的網卡,計算機利用T型連接器接駁網卡與同軸線,各個接駁被視為一個結點。網路段必須接上50歐姆的終端器,其中一端接地。

採用這種結構組網的缺點是,如果網路中的其中一個結點發生故障,將影響整個網路的正常運行,導致整個網路癱瘓。

2、星型結構

這種連網方式拓樸結構為星型,傳輸率達10Mbps。與傳統匯流排型結構不同,在拓樸結構上新增加了一個集線器(HUB),所有工作站都用無屏蔽雙絞線(UTP)連接在集線器(HUB)上。在實際連網中,常常用細同軸電纜將HUB連接成匯流排結構,每個HUB上的工作站連接成星型,雙絞線從HUB到學生工作站的距離不超過100米。

星型網路結構中的每個學生工作站都配置有RJ-45介面的網卡,通過RJ-45接頭接駁雙絞線與集線器的RJ-45介面相連。由於HUB具有動態監測網路運行狀況及容錯的功能,因此網路中的其中一個結點出現故障隻影響結點所連接的學生工作站,並不影響整個網路的正常操作。

網路的建設可以有以下不同層次:

1、局域教學網路(LATN)應用於教學的教室內的計算機區域網絡,有兩種形式:

種是普通的計算機區域網絡,網路連接線纜把作為伺服器的計算機和作為工作站的計算機連接起來,不需要額外的設備,提供通常意義上的網路功能。這種方式可以實現網路上軟、硬體的共享,對於計算機房的管理有著很大的幫助。但它對課堂教學的交互不提供方便(除非編制專門的軟體)。還有一種教室內的教學網路,就是在上述網路的基礎上,每台計算機上附加一塊轉接音頻和視頻的硬卡(LATN卡),提供視頻和音頻模擬信號的切換,把教師用計算機的鏈豎屏幕信息和教師扒敏的聲音轉切到學生作計算機,或者把學生用計算機的屏幕信息轉切到其它計算機,輔助教師的課堂教學。該教學網路,由於造價低、實用好,目前有著廣泛的市場。但是由於它採用的是模擬信號傳輸形式,傳輸的距離有限,只局限於一個教室內。而全數字化的信息傳輸方式才是網路發展的最終趨勢。

局城教學網路通常提供以下的教學功能:

?師生雙向的語言教學系統。

?把教師用計算機的顯示內容傳輸到全部或部分學生用計算機屏幕上廣播功能。

?教師對學生所用的計算機的監督、察看的控制功能。

?教師把某個學生的操作轉播給學生的功能。

2、小型辦公室對等網

建立小型辦公室計算機對等網就可以實現辦公室內各種資源的共享:列印機、硬碟、調解器、文件資料等等,從而各種共享文檔不需要利用軟盤在各機器間傳遞,減少了工作量和計算機病毒傳播的可能性,提高了設備的利用率,這種形式的網路對設備的要求低,實現容易。尤其是Win95、Win98的環境下,操作非常方便。

所需的額外設備,總路線式網路結構:同軸電纜,網卡、雙絞線、集線器。

網卡:小型辦公室只需10M乙太網足夠,但各PC可配置10/100網卡,以便在必要時向快速以太遷移。

集線器:運行在10或100Mbps下,並提供額外的埠以滿足發展需要。

列印機:列印機共享有三種形式:(1)最簡單的方式是安裝一個列印共享緩沖器,

連接需要列印服務的多台PC機實現列印機的共享,這種方式對計算機網路沒有要求;(2)普通的列印機,連接在一台PC上設為列印伺服器;(3)網路列印機,作為一個網路設備連接,運行更快速,目前有些計算機公司還推出了集成網路列印機、傳真機、掃描儀、復印機等的多功能列印機。

3、小型客戶機伺服器區域網

區域網絡的網路操作系統可以選擇MSWindowsNT,NovellNerware和UNIX等。目前較為春喚枝常用的是支持的軟體較多。WindowsNT比較適用於以windows為平台的客戶端,客戶端常常以DOS系統為操作平台,且對文件服務有較多的要求時,最好選用NovellNetware建立小型的客戶機/伺服器區域網絡,最好有一台專用伺服器。而性能較好的PC、Pcserver和專用伺服器分別屬於不同的檔次伺服器,可以滿足不同層次的需求。

對於中小學來說,圖書館、具有教學網路的計算機教室、膳食系統都可建立小型的區域網絡。

4、面向全校的計算機信息網路

當需要把全校的各種計算機設備進行連接,實現一個應用於全校的信息管理系統和教學時,就有必要性建立面向全校工作的校園計算機信息網路。關於「校園網路」這一概念,並沒有確切的定義,校園網路的建設也沒有一個統一的標准。從字面上講,面向全校的校園信息網路應該是指應用於全校范圍的信息管理的計算機教育的計算機網路系統。每個學校由於各自的應用需求、資金情況的建築環境不同,他們的校園計算機信息網路也各有其特點,但最根本目的都是提高學校的教育效率。

建立校園計算機信息網路之前,需要考慮以下的幾個問題:

(1)需要利用計算機校園網路提供的功能是什麼,應用需求實現的可行性(包括技術上的可行性和對使用人員的要求)?

(2)學校可以承擔的資金投入多少?完成所需求的功能的投入是多少?

(3)建立校園網路的設入/產出比是多少?

(4)能否利用其它更為價廉、合理的手段實現相同的功能?

(5)對校園網路的建設是否將有長遠的開發計劃?學校本身有否進一步應用開發力量?

一個完整的校園網路系統,通常應包括以下部分:

(1)校園信息服務系統。

(2)資料庫服務系統;包括校長辦公室系統;學生管理系統;教務管理系統;財務管理系統;資產管理系統;食堂生活管理系統;文檔管理系統。

(3)教育資源管理的查詢系統。

(4)CAI應用系統。

(5)電子郵件系統。

中小學校園計算機網路的功能的核心,是提供各種信息資源的共享;教學資源的共享、教育知識的共享、管理信息的共享,以及加強師生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管理人員與教師之間的交互,從而為學校教育的現代化和管理的科學化提供基礎。根據當前技術的發展情況,建立校園的Internet將會是校園網路建設中所採用的信息管理技術。

二、計算機網路的建設機制

1、計算機網路的建設,尤其是計算機校園網路的建設,需要有一個系統、全面的分析和

規劃過程。由於建設的周期較長,網路的管理、維護、軟體系統的開發都要有專人管理。從提高網路角度出發、也需要有人長期從事網路應用的開發。因此,進行網路建設的首要工作,就是建立一個包括學校領導、技術人員、後勤人員和各個部門、組室負責人網路建設小組。通過小組內成員的相互協作,共同完成網路建設工作台和後期的應用開發及維護工作。

2、採用自頂向下和迭代原型法相結合項目需求分析模式。

傳統的生存周期方法強調自頂向下的開發模式,它要求在實際開發之前必須先對需求嚴格定義,以提就高軟體開發的成功率。而原型法通過在初步分析獲行一組基本需求後、不斷修改的擴充,完善設計方案。

3、多次、多方的方案認證

網路建設的方案是校園網路的藍圖,它不僅應該能夠反映學校的應用需求,在網路技術上實用、正確,而且要求資金投入合理。方案的開成一般需要有以下步驟:

(1)根據需求分析形成初步方案。

(2)校方與系統集成商討方案。

(3)請網路專家組討論方案。

(4)形成最終網路建設方案。

4、第三方監督的網路實施方法

對於網路建設工程的實施,雖然系統集成商方面有一個工程質量保證方案,但一般中小學並沒有相應的技術力量對網路的建設工程實行監督。

5、重視應用系統開發,保證網路應用「可持續發展」

對於校園網路的建設,完成了網路硬體的架設,只能夠算是完整個工作的一半。相對於網路的架設,網路應用系統的建設更為復雜,隱開的工作量大,建設周期長,利潤小。

6、完善的網路管理制度和應用發展規劃

完善的網路如果沒有人使用,則相當於無。學校在建網的同時,不可忽視應用隊伍的建

設,這包括:網路管理技術人員:網路應用開發人員:網路使用人員(教師、學生、員工等)

因此,在計算機網路建設的同時,也要求有合理的培訓計劃,建設一支開發和應用網路隊伍。

新加坡「主人計劃」中「扇型教師培訓模式」是值得我們借鑒的。在該計劃中,信息主管部門的早期受過培訓的教師將通過兼職的方式培訓其他的教師,並且把此工作量折算為自己本職工作的三分之一。而扇型教師培訓模式將產乘方的效應。

與此同時,網路的使用和管理制度也應與網路應用同步出台,以保證網路的正常動轉。

參考文獻

?中國電化教育?周旭江福西

?計算機教育報?黃明東龍愛珍

?當代教育科學譯叢,教育技術學概論?伍任澤春秋出版社

?當代教育科學譯叢,計算機在現代教育中的應用?張傑夫春秋出版社

⑥ 設計題:設計一個小型區域網,畫出一個網路拓撲圖,以及需要哪些設備

電腦數目小的話用路由器就可以,把路由接在貓上然後設置pppoe的秘密帳號,然後把所有電腦電腦接在路由上設置自動分配ip,這個是星型網路結構,調試是分別在每台電腦cmd裡面運行ipconfig命令,可以檢測出網卡ip以及dns的證明網路布局成功

如果你數銷電腦數目過多可以用交換機來接路由器然後電腦接交換機,這樣就培畢譽建成一個二級結構,一般電腦超配段過十台最好設置固定ip,小於十台的可以用路由自動分配

⑦ 如何組建一個小型區域網

關於如何建立一個小型的區域網具體操作如下:
1、設置硬體環境
將所有電腦網線插入路由器的LAN口,使路由器與電腦相連。
2、配置電腦IP地址
對所有電腦分別按如下提示操作:網上鄰居右鍵屬性-本地連接右鍵屬性-雙擊「internet協議(TCP/IP)」,在出現界面里都選自動獲得。

如下圖所示:選擇紅框里的標識。

3、建立了區域網後有必要開通一下網路和列印共享。操作如下:網上鄰居右鍵屬性-左鍵點擊「設置家庭或小型家庭網路」,然後根據一直「下一步」,直到完成。

4、網路安裝向導的指示圖。

5、選擇其他網路連接方法。

6、下一步文件和列印機共享的選擇。

7、繼續,區域網創建成功。

⑧ 計算機網路分為哪幾種

按覆蓋地理范圍的大小,可以把計算機網路分為區域網、城域網和廣域網。

1) 區域網LAN(Local Area Network)
區域網的分布於一個間房、每個樓層、整棟樓及樓群之間等,隱扒范圍一塵攜叢般在2km以內,最大距離不超過10km。它是在小型計算機和微派櫻型計算機大量推廣使用之後過逐漸發展起來的。一方面,它容易管理與配置;另一方面,容易構成簡潔整齊的拓樸結構。區域網速率高,延遲小,傳輸速率通常為10Mpbs-2Gbps.因此,網路節點往往能對等地參與對整個網路的使用與監控。再加上成本低、應用廣、組網方便及使用靈活等特點,深愛用戶歡迎,是目前計算機網路技術發展中最活躍進的一個分支。區域網的物理風絡通常只包含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

2) 城域網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城域網是介於廣域網與區域網之間的一種大范圍的高速網路,它的覆蓋范圍通常為幾公里至幾十公里。隨著使用區域網帶來的好處,人們逐漸要求擴大區域網的范圍,或者要求將己經使用的區域網互相連接起來,使其成為一個規模較大的城市范圍內的網路。因此,城域網設計的目標是要滿足幾十公里范圍內的大量企業、機關、公司與社會服務部門的計算機連網需求,實現大量用戶、多種信息傳輸的綜合信息網路。城域網主要指在型企業集團、ISP、電信部門、有線電視台和政府構建的專用網路和公用網路。

3) 廣域網WAN(Wide Area Network)
廣域網的覆蓋范圍很大、幾個城市,一個國家,幾個國家甚至全球都屬於廣域網的范疇,從幾十公里到幾千或幾萬公里。由於廣域網公布距離在主遠,其速率要比區域網低得多。另外在廣域網中,網路之間連接用的通信線路大多租用專線,當然也有專門鋪設的線路。

⑨ 組網是什麼意思 組網的解釋

1、組網是指網路組建技術,分為乙太網組網技術和ATM區域網組網技術。以太爛碰網組網非常靈活和簡飢者談嫌鍵便,可使用多種物理介質,以不同拓撲結構組網,是國內外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網路,已成為網路技術的主流。

2、組網技術就是網路組建技術,計算機網路的類型有很多,根據不同的組網技術有不同的分類依據。設備組網配置的確定必須根據傳輸網路的實際需求來進行設計選擇。

⑩ 區域網組網技術_區域網組網技術論文

無線區域網結合了計算機網路和無線通信技術兩者的特點,擯棄了傳統的電纜而採用新型的無線通信技術,但是仍然保留了有線區域網的謹卜功能。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區域網組網技術論文,希望你們喜歡。

區域網組網技術論文篇一

無線區域網的組網技術研究

摘 要:無線區域網結合了計算機網路和無線通信技術兩者的特點,擯棄了傳統的電纜而採用新型的無線通信技術,但是仍然保留了有線區域網的功能。本文介紹了無線區域網(WLAN)的概念及特點,本文先對無線區域網技術及發展進行了介紹,探討了無線區域網的組成以及應用。

關鍵詞:無線區域網;組網方式

作為無線網路之一的無線區域網WLAN[1](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利用無線技術在空中傳輸數據、話音和視頻信號,是以野模計算機網路與無線通信技術相結合的產物,應用無線通信技術將計算機設備互聯起來,構成可以互相通信和實現資源共享的網路體系。它採用無線傳送方式提供傳統有線區域網的所有功能,從而使網路的構建和終端的移動更加靈活,實現網路在WLAN系統規劃熱點的無線延伸。

1 無線區域網的概念

無線區域網是一種數據傳輸系統,利用了射頻技術代替了過去比較麻煩的雙絞銅線所構成的區域網絡,它以無線多址信道作為傳輸媒介,提供傳統有線區域網LAN(Local Area Network)的功能,能夠使用戶真正實現隨時、隨地、隨意的寬頻網路接入。

2 無線區域網技術的發展

無線區域網的起源最早可以迫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軍事應用。1971年,美國夏威夷大學(University Hawaii) 的研究人員創造了第二個基於封包式技術的無線電通信網路 ALOHNET,這被認為是最早的無線區域網絡。

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伴隨著以太區域網的迅猛發展,無線區域網以其無需架線、靈活性強等優點贏得了特定市場的認可,成為有線乙太網的有效補充。這一時期的無線區域網產品直接架構於IEEE802.3標准上,存在著易受其他微波雜訊干擾、傳輸速率低、各廠商產品互不兼容等弱點,從而限制了無線區域網的進一步應用。

1990年11月,為了順應無線區域網的發展需求,美國國際電子電機學會(IEEE)成立了802.11委員會,開始制定無線區域網標准,迄今已推出了IEEE802.11、IEEE802.11a、IEEE802.11b、IEEE802.11g、IEEE802.11n等多項標准。目前,無線區域網產品所採用的技術標准主要有IEEE802.11系列、歐洲的HiperLAN 系列等。

1999年,Wi―Fi聯盟成立。它的主要目的是在全球范圍內推行WLAN產品的兼容認證,發展802.11技術。目前,該聯盟成員單位超過200家,其中42%的成員單位來自亞太地區,中國區會員也有5個。

3 無線區域網的組網方式

無線區域網主要由無線網卡、計算機、無線接入點以及相關的一些設備組成。它採用了一種廣泛使用的單元結構,從而使整個系統分成了許多個單元,而一個基本服務組又服務一個單元。下面介紹介紹WLAN網路中兩個關鍵的組成部分:

⑴AP(Access Point:無線訪問節點)是一個包含很廣的名稱,它不僅包含單純性無線接入點,也同樣是無線路由器、無線網關等類設備的統稱。AP通過無線鏈路和終端進行通信,AP上行鏈路和AC通過有線鏈路連接。

⑵AC(Access Controller:接入控制器):在無線區域網和外網之間充當網關功能,AC來自不同AP之間的數據進行匯聚,並與外網連接,AC支持用戶安全控制,業務控制,計費採集以及對網路進行監控。

1)採用胖AP(FAT AP)組網:所謂胖AP是指AP本身集成了WLAN的物理層,用戶數據加密、認證、漫遊頌晌緩、網路管理等功能集於一身。目前接觸最多的就是家庭用戶的無線路由器組網。使用胖AP組網有其局限性。胖AP適用於小型無線網路部署,不適用於大規模網路部署;每台胖AP都只支持單獨進行配置,組建大、中型無線網路時,配置工作量大;對網路中的胖AP進行軟體升級時,需要手工逐台進行升級,維護工作量大;胖AP上保存著備配置信息,當設備失竊時造成配置信息泄漏;胖AP難於實現自動無線盲區修補、流氓AP檢測等功能;此外,胖AP一般都不支持三層漫遊。

2)採用瘦AP(FIT AP)組網:所謂瘦AP是指將用戶鑒權,加密,漫遊控制等功能全部上移至AC,AP只提供接入功能,這里可以把瘦AP看做一個天線來對待。這種方式一般用作運營商的網路組網。瘦AP只負責用戶無線通道的接入,其餘用戶的鑒權,漫遊,網路管理等功能全部上移AC負責,這樣,整個網路的可控性大大增強,作為寬頻有線接入網的延伸和補充。

4 無線區域網的應用

根據無線區域網的特點,它主要應用於室內和室外。通常在室內,無線區域網與有線區域網是一種共存的狀態,並且是有線區域網的一種補充。而在室外,無線區域網的應用就非常多了。

4.1 在辦公場所的無線區域網部署

確定AP的位置和數量是在室內部署無線區域網的第一步。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雖然AP在理論上的覆蓋值是250米,但有時候因為空間的封閉或者是牆壁等一些障礙物會減少AP的覆蓋值。同時,在正常工作的情況下,一個AP支持的同時上網的用戶數也是有限的,即使理論上一個AP最多可支持多達80台計算機的接入。雖然理論上是這樣的,但是當應用到實際的生活中時,二十台左右是一種合理的安排,網路的寬頻以及上網的速度都是在布線時所要考慮的因素,一個服務區相對應一個網路接入點。對於校園中的大多數場合,如教學樓、網書館、辦公室、實驗樓、宿舍樓等,在原本的布置上就已經存在了校園網,只需要讓它在有線的布線基礎上實現移動上網的能力,可以以一個AP為中心建立一個無線區域網的服務區,這樣就可以使各個埠都會連接到一起。這樣一個中心點周圍就會有許多個支點,可以把將網路都連接起來。在校外的布線中,無線網橋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讓網路路由進行選擇和協議的轉換,對於這種方式比較適合兩個區域網的遠距離連接。

4.2 室外場所的無線局城網部署

與室內網的布局相比,室外與室內相比無線接入點要復雜一些,在具體的設計上以無線站作為一種中心,考慮到布線以及周圍的建築物,都要使用無縫隙式的覆蓋。例如,在學校的網路主幹線作為聯網的主要接入點,考慮到操場,廣場,宿舍,教學樓,草坪,使得有線區域網對於這些建築都要無縫覆蓋。在距離較遠的一些學校內的建築來說,布線可能都不太方便,這樣就可以增加一些AP的數量來增加網路的連接,因為距離遠信號會相對的比較弱一些,對於其他的室外空間也要注意覆蓋,通過無線網橋和中心連接在埠的無線接入點,這樣就可以增高天線的使用益度。

5 結束語

無線區域網有許多優勢,在諸多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目前,越來越多的無線區域網產品投放市場,價格越來越低、覆蓋范圍也不斷增大。無線區域網已作為一種寬頻網路解決方案得到了應用,可以預見,隨著網上多媒體技術的日益發展,傳輸速率更高的無線網路設備將會不斷涌現。所以,對無線區域網設備和服務投資的前景非常樂觀。

[參考文獻]

[1]鍾章隊,趙紅禮.無線區域網[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2]王群,李敵娟,等.無線區域網.北京:人民郵電出版杜,2001.7.

[3]嚴國榮.無線區域網的最新發展[J].電聲技術,2003(01).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區域網組網技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