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計算機網路技術試題,求助
10.B 11.D12.B 13.A 14.B 15.A 16.D 17.A 18.C 19.A 20.D
有些答案不是很肯定,緊供參考
❷ 計算機網路技術試題,請高手進來!
1.B
2.B
3.C
4.A
5.A
6.A
7.B
8.B
9.D
10.A
11.A
12.B
13.D
14.A
15.B
16.B
17.B
18.A
19.A
20.A
❸ 關於計算機網路考研真題的疑問
還是做做真題集,這里有一份最全的考研歷年真題資料分享給你
鏈接:
通過不斷研究和學習歷年真題,為考生沖刺階段復習提分指點迷津,做真題,做歷年真題集,對照考綱查缺補漏,提高實戰素養,制定做題策略,規劃方向;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❹ 計算機網路技術試題,請高手幫忙!!
很長時間沒有看過了,就說幾個我知道的吧
21.資源子網
22.計算機-計算機網路
23.協議規格說明
25.文件服務
26.非同步傳輸模式
27.虛電路
28.直接存儲轉發死鎖
29.分組丟棄法
31.面向位元組計數
33.128Kbps
34.非同步的
http://lizisk.blog.163.com/edit/#
呵呵,順便有空踩踩我博客,剛申請的。
❺ 《計算機網路技術》期末試題,求解!!
1計算機網路:
2、網卡
3、活動目錄
4、網路協議:
5、VLAN(Visual local area network)——稱為虛擬區域網
二、判斷題
1、錯
2、錯
3、錯 DNS主要作用是域名解析 ARP協議:IP地址轉化為MAC地址。 ( )
4、錯?
5、錯
6、錯
7、錯 CSMA/CD適用於乙太網。
8、錯 光纖
9、錯
10、NTFS文件系統利用convert命令可以轉化為FAT文件系統。( )
三、填空題
1、WAN MAN LAN
2、星型 樹型
3、光纖 電纜 雙絞線
4、STP<可屏蔽雙絞線> UTP<不可屏蔽雙絞線> ,單膜光纖 多膜光纖。
5、物理層 數據鏈路層 傳輸層 表示層 應用層
6、A類 B類 C類 D類
四、單選題
1、D
2、C
3、A 主機是資源子網
4、D
5、 C
6、B
7、D
8、D
9、C
10、B MAC地址 48位
❻ 計算機網路考研試題
計算機考研統考編號為408,指在每年舉行的研究生入學考試中,計算機等相關專業考試試題由教育司統一命題,而不再是招生學校自主命題。計算機考研統考考試科目固定四門: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和計算機網路,分值共計150分。計算機考研統考在2009年首次實行,全國所有高校必須執行。但在2013年,教育部發布公告,各高校可申請不再參與統考,當年包括東北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計算機專業較強的985高校退出統考,之後眾高校陸續回到自主命題陣營。但計算機統考仍然是計算機專業研究生考試主流。 2016年不參與統考的學校有:哈爾濱工業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東北大學、吉林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南開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科院沈陽所、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北電力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中國海洋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天津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北京工業大學、西北工業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等33所高校。
❼ 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考試選擇題..求助...!!
1:B 2:D 3:D 4:B 5:B 6:A 7:B 8:BA 9:B 10:A
❽ 計算機網路專業考研題目~請高手解答!謝謝!
如果我能答上,我也去考研了,唉!!!
❾ 求解兩道計算機網路技術題目
第二題:
(1)每個分組大小1000b,頭100b,顯然每個分組的數據部分是1000-100=900b,而總數據大小是9000b,故需要9000/900=10個分組
(2)總的發送時延=總分組大小/數據傳輸速度=1000b*10個/10Mbps=1000微秒
(3)如圖所示,題目說了各個線路的傳輸速率都一樣是10Mbps,所以不用什麼迪傑斯特拉演算法求最短路徑,直接數路由器的個數就行了,最少的路由數當然是三個,就是最下面這條嘛
(4)分組在各個路由器內部的排隊處理時延是100微秒,那麼每個分組的時延就是100/10=10微秒
(5)這種分組交換的時延計算問題其實可以這樣看,先將總數據按電路交換算發送時延,再加上最後一個分組按報文交換計算的轉發時延,最後再加上一些傳播、排隊、處理等的時延即可。
總的發送時延就是(2)的1000微秒,最後一個分組第一次的發送時延已經包括在總發送時延裡面了,故只需計算它的轉發時延即可,轉發時延=(1000b/10Mbps)*3=300微秒,故總的發送加轉發時延是1000+300=1300微秒,然後總排隊處理時延=4*100=400微秒,總傳播時延=4*10=40微秒,故從H1發送到H2接收,總時延是1300+400+40=1740微秒
如果答案不對,那有可能是排隊處理時延指的是每個分組,也就是總排隊處理時延要再乘10,最後結果是1300+4000+40=5340微秒,相應的(4)就改為100微秒
大體的過程就是如此,其實出題人很仁慈了,一個一個問號帶你做,真正的考試應該沒有(1)(2)(3)(4)問,直接就是(5)求從發送到接收的總時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