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協議欄
擴展閱讀
買個平板電腦有什麼推薦 2025-09-28 19:37:13
如何讓一個軟體連接網路 2025-09-28 19:20:07

計算機網路協議欄

發布時間: 2023-05-10 08:01:17

什麼是網路協議有那些常見的網路協議其中又包含那些層次

計算機網路中進行數據交換而建立的規則、標准或約定的集合稱之為網路協議。
常見的網路協議有:
1、TCP/IP協議:作為互聯網的基礎協議,TCP/IP是目前最流行的網路協議,但TCP/IP協議在區域網中的通信效率並不高;
2、NetBEUI協議:即NetBios Enhanced User Interface ,或NetBios增強用戶介面。它是NetBIOS協議的增強版本,曾被許多操作系統採用,例如Windows for Workgroup、Win 9x系列、Windows NT等。NETBEUI協議在許多情形下很有用,是WINDOWS98之前的操作系統的預設協議。NetBEUI協議是一種短小精悍、通信效率高的廣播型協議,安裝後不需要進行設置,特別適合於在「網路鄰居」傳送數據。所以建議除了TCP/IP協議之外,小型區域網的計算機也可以安上NetBEUI協議;
3、IPX/SPX協議:本來就是Novell開發的專用於NetWare網路中的協議,但是也非常常用--大部分可以聯機的游戲都支持IPX/SPX協議,比如星際爭霸,反恐精英等等。雖然這些游戲通過TCP/IP協議也能聯機,但顯然還是通過IPX/SPX協議更省事,因為根本不需要任何設置。除此之外,IPX/SPX協議在非區域網絡中的用途似乎並不是很大.如果確定不在區域網中聯機玩游戲,那麼這個協議可有可無。‍
‍不同的網路協議工作於不同的網路層次,按照osi/rm開放系統互聯標准模型,網路層次劃分為7層,自下而上依次為:物理層(Physics Layer)、數據鏈路層(Data Link Layer)、網路層(Network Layer)、傳輸層(Transport Layer)、會話層(Session Layer)、表示層(Presentation Layer)、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

如何重新網卡驅動和網路協議

對於小范圍內的少數計算機,想共享資源,可以採用兩機互聯的方法,如同一個宿舍里的兩台計算機互聯,可以實現我們共享資源、聯網游戲的目的。大家可以試試。
一、聯網方式選擇
兩台計算機聯網通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直接電纜連接,一種是用網卡和同軸電纜連接。直接電纜連接的優點是花費小、軟體及硬體安裝簡單,缺點是共享是單向的(分主機和客戶機),連接距離短(一般只有幾米),且只橘備能將兩台計算機互連。用網卡和同軸電纜連接,雖然要多花點錢,但使用起來卻非常方便。具體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真正做到了資源共享:連網計算機地位完全平等,雙方都可以共享對方的資源;二是設置靈活:可以根據不同軟體的要求,靈活選用不同的協議;三是連接距離遠,可達150米;四是擴充方便,要連入新的計算機,只要將其串接起來即可。鑒於用網卡和同軸電覽連接的優勢明顯,所以我們選用這種方式。
二、硬體安裝
1.購買兩塊網卡(網路適配器)、一段雙絞線、兩個RJ-45接頭,總費用約兩百元;
2.給每個計算機裝一塊網卡;
3.雙絞線的製作:剪裁適當長度的雙絞線,用剝線鉗剝去其端頭1厘米左右的外皮,(注意內芯的絕緣層不要剝除)一般內芯的外皮上有顏色的配對,按顏色排圓凳毀列好,將線頭插入RJ-45接頭,用鉗子壓緊,確定沒有松動,這樣一個接頭就完成了。按照上述方法將雙絞線的各端都連好接頭。
4.將RJ-45接頭一端插到計算機的網卡上,另外一端連到另一台計算機的網卡上。
三、軟體安裝
1.安裝網卡驅動程序:完成硬體安裝後,可以採用兩種方式來安裝網卡驅動程序。一種是關機重新啟動,這時Windows98將自動搜尋新安裝的網卡,並自動安裝網卡驅動程序。另一種方式是通過「控制面板」中的「添加新硬體」進行安裝。
2.配置網路
(1)選擇「我的電腦」→「控制面板」→「網路」,在「配置」標簽頁中,按「添加」按鈕;
(2)在要安裝的網路組件欄中,選擇「協議」,按「添加」按鈕;
(3)在廠商欄選擇「Microsoft」,在網路協議欄,根據需要選擇網路協議。一般選擇「IPX/SPX兼容協議」或者「TCP/IP」協議。按「確定」按鈕;
(4)在要安裝的網路組件欄中,選粗做擇「客戶」,按「添加」按鈕;
(5)在廠商欄選擇「Microsoft」,在網路用戶欄,選擇「Microsoft網路用戶」,按「確定」按鈕;
(6)在要安裝的網路組件欄中,選擇「服務」,按「添加」按鈕;
(7)選擇「Microsoft網路上的文件與列印機共享」,按「確定」按鈕;
經過以上步驟,在「網路」的「配置」標簽頁的已經安裝的網路組件列表中應該至少有以下四項內容:Microsoft網路用戶、網路適配器(與你的網卡型號相對應)、IPX/SPX兼容協議(或/和TCP/IP協議)和Microsoft網路上的文件與列印機共享。
注意:以上四項內容缺一不可,否則網路不能正常工作。
(8)在「配置」標簽頁中點取「文件與列印機共享」按鈕,設置「允許其他用戶訪問我的文件」和「允許其他計算機使用我的列印機」為有效;
(9)在「網路」的「標識」頁中,設置「計算機名」、「工作組」及「計算機說明」,Windows將使用以上信息在網路上識別你的計算機。
(10)在「網路」的「訪問控制」標簽頁中,設置對共享資源的訪問控制方式。有兩種控制方式:共享級訪問控制和用戶級訪問控制。一般選擇共享級訪問控制即可。
完成以上設置後,按「確定」按鈕,系統將根據你的設置,完成指定網路組件的安裝。在安裝過程中,系統可能會要求你插入Windows系統盤,復制一些必需的文件,這時根據屏幕提示操作即可。
如果在前面安裝了TCP/IP協議,在「配置」頁已安裝組件列表中選取相應的TCP/IP協議,然後按「屬性」按鈕。進入「TCP/IP屬性」後,在IP地址頁中,選取「指定IP地址」方式,然後在IP地址域輸入一個IP地址,子網掩碼可設置為255.255.255.0。
在完成以上安裝步驟後,關機重新啟動,在計算機工作檯面上應能看見標識為「網上鄰居」的新圖標。選取「網上鄰居」,即可看見兩台計算機。網路連通後,即可分別設置要共享的資源,如硬碟、文件夾、列印機、光碟機等。
兩台機器連成的網路雖然是最小的網路,但有了它,我們就有了共用一個Modem沖浪的舒暢,和對等網上玩「網上大戰」的激烈。
建立Windows 98對等網
一、准備工作
首先是網卡,網卡的牌子和種類很多,最好選用符合Windows98即插即用的網卡,如乙太網卡、D-LINK等,這樣在以後的工作中會方便一些。網卡與網路電纜的介面有兩種,一種是同軸電纜的圓形介面,一種是雙絞線的方形介面,有的網卡是兩種介面都兼容的,可根據所用網線選用不同介面的網卡。
網線有同軸電纜和雙絞線,雙絞線具有價格便宜,網路擴充及維護簡單的特點,所以在此我們就選用雙絞線。雖然被稱為雙絞線,實際是一種包含有8根內芯的扁平電纜。操作中選用10兆的8芯線就可以了。使用雙絞線網路至少需要一台HUB(集線器),HUB有8口、12口、16口等各種類型,選擇時,其介面的數量要大於你的計算機的數量。
然後你還需要足夠量的雙絞線接頭(RJ-45接頭),這種接頭有點像電話線的接頭,不過電話的接頭是4芯的,而且個頭也要比RJ-45接頭小一些;還要一把能配這種接頭的剝線/壓線鉗。
到此,你所需要的所有硬體都已經備齊了,接下來就是安裝網路的靈魂——網路操作系統。不要緊張,其實這個操作系統可以選用我們最常用的Windows98。
二、網路硬體的安裝
1.網卡的安裝:
首先像安裝其他任何硬體卡一樣,將網卡插入PC機的一個ISA或PCI插槽中,固定好即可。
2.雙絞線的製作:
剪裁適當長度的雙絞線,用剝線鉗剝去其端頭1厘米左右的外皮,(注意內芯的絕緣層不要剝除)一般內芯的外皮上有顏色的配對,按顏色排列好,將線頭插入RJ-45接頭,用鉗子壓緊,確定沒有松動,這樣一個接頭就完成了。按照上述方法將雙絞線的各端都連好接頭。
3.HUB的安裝與連接:
把接好接頭的雙絞線的一端插入計算機的網卡上,另外一端插入HUB的介面中,介面的次序不限,然後將HUB所帶的小整流器的電源輸出端插入HUB的電源介面,接上電源。最後的結果是每一台計算機都用一根雙絞線與HUB連接,這種網路的布線方式被稱為「星型拓撲」。
三、軟體的安裝與調試
假設你的計算機已經安裝了Windows98,布線後,就可打開計算機電源。如果用的是即插即用的網卡,開機時系統會提示發現新設備,要求載入設備驅動程序,這時可插入隨卡所帶的軟盤,找到該網卡Windows98下的驅動程序,然後安裝。也可直接使用Windows98提供的設備驅動程序,選擇網卡的「廠商」下 相應網卡的驅動即可。
如果Windows98啟動時沒有找到網卡,可雙擊「我的電腦\控制面板」下的「添加新硬體」,然後選擇「搜索新硬體」,再按上述方法載入設備驅動程序,確認後重新啟動計算機。有可能計算機提示網路適配器工作不正常,這有可能是網卡的中斷或輸入輸出地址與其它設備有沖突,可以在「控制面板\系統\設備管理\網路適配器\屬性\資源」中重新設置網卡的中斷和輸入輸出,可解決沖突問題。網卡的設置完成以後進行網路的設置。
進入「控制面板\網路」,可以看見安裝好的網卡已經在裡面了,這時按「添加」,(1)雙擊「客戶」,選「廠商」下「MICROSOFT」中的「網路客戶\MICROSOFT客戶」,然後按「確定」;(2)雙擊「協議」, 選「廠商」下「MICROSOFT」中的「網路協議—IPX/SPX兼容協議」及「NetBEUI」,然後按「確定」;(3)雙擊「服務」, 選「廠商」下「MICROSOFT」中的「網路服務\MICROSOFT網路的文件和列印機共享」,按「確定」;(4)在「基本網路登錄方式」中選「MICROSOFT網路登錄」;(5)確認「文件和列印共享」中的兩項都已選中;(6)在「標識」中輸入計算機名稱和工作組名稱,每台機器應該有不同的名稱,而工作組的名稱最好相同,這樣在互相訪問時要方便一些;(7)最後按「確定」,這時系統會提示你放入Windows98的安裝盤,安裝好相應的驅動程序後,重新啟動系統。開始系統會提示你輸入登錄的名稱和密碼,如果不輸入密碼,以後進入系統時,就不需要密碼了。這時一個網路已經在你的幾台計算機之間形成了。
四、網路資源的共享
工作還沒有最後完成,因為你沒有設置你的計算機中可以在網路中被共享的設備。雙擊「我的電腦」,在其中一項,將滑鼠移到一圖標,比如你的C盤,用右鍵單擊,會彈出一個菜單,單擊「共享」,將「共享為」一項選中,在「共享名」一項中為你的C盤起一個名字,比如「DISKC」,設置訪問類型可以是「只讀」(只能讀不能寫)、「完全」(可讀、可寫、可刪)和「根據口令訪問」(由口令決定訪問許可權),然後輸入相應的口令,一般情況下設為「只讀」即可。你可對任意的軟碟機、硬碟、光碟機甚至是磁碟上的某一目錄或者文件設置為共享與否,這樣在共享磁碟的同時,你還可以在你的硬碟上保留你自己的一個目錄,用來存放私人信息。當所有的機器都設置好了以後,你就可以像訪問自己的一樣訪問其它計算機的硬碟了。在Windows98的桌面上,有一個「網上鄰居」的圖標,雙擊「網上鄰居」,所有聯網的計算機都會出現在上面,只要雙擊一台計算機,你就可以訪問該計算機的共享資源了。
如果你經常用某個網路驅動器,可以把某個網路驅動器映射到你自己的計算機上。首先在Windows98的桌面上用右鍵點擊「我的電腦」,會彈出一個菜單,選「映射網路驅動器」,在「驅動器」中選擇你所映射的網路驅動器在你的計算機中所佔的盤符,「路徑」指你所要映射的網路驅動器,「登錄時重新連接」是選擇重新啟動計算機時是否再次連接此映射。比如,你想映射的驅動器在網路中的名為「COMPUTER1」的計算機上的驅動器「C:」,它的名字是「DISKC」,把它映射到自己的計算機上作為「G:」盤,下次啟動時還保留此驅動器,那麼在「驅動器」一項中選「G:」,在「路徑」一項中輸入「\\COMPUTER1\DISKC」,選中「下次登錄時重新連接」,再按「確定」,你再次打開「我的電腦」時,你就能看到「G:」盤了,不過對「G:」盤的讀寫操作要受到網路驅動器最初共享級別設置的限制。
如果你的計算機已經安裝了一台列印機,打開「控制面板」中的「列印機」文件夾,用右鍵點擊「列印機」,會彈出一個菜單,選「共享」這一項,選中「共享」,那麼網上的朋友都能使用它了。如果你要在網路上使用別人的列印機,在「我的電腦」中打開「列印機」這一項,雙擊「添加列印機」,在「如何與計算機相連」中選「網路列印機」,在「網路路徑或隊列名」一項選「瀏覽」,在「網上鄰居」中找到列印機所在的計算機,打開那台計算機就能看到你所需要的列印機,選中你所需要的列印機然後按照提示即可完成安裝,最後你還可以列印一張測試頁,看看安裝是否成功。
到此,一個簡單好用的區域網就設置完了。在網路上共享資源,無論是文件的傳遞還是列印機的使用都十分方便。這種網上每一台計算機都可以互相訪問,計算機之間也沒有主次之分,各自都有絕對的自主權的網路被稱為對等式的網路(PEER TO PEER),也叫點對點的網路。這種網路的優點是安裝維護方便,不需要專門的伺服器,價格也就相應地便宜很多。

⑶ 計算機的網路協議分成幾層

TCP/IP參考模型將計算機網路協議劃分為4層,以下不屬於這4層的是物理層。基於TCP/IP的參考模型將協議分成四個層次,它們分別是:網路訪問層、網際互聯層(主機到主機)、傳輸層、和應用層。

網路訪問層是以IP為代表的網路協議, 這是真正的互聯網通信,兩台電腦之間可能鏈路層傳出的數據協議不一樣,但是都轉換成統一的IP數據協議,通過網線進行通信。

鏈路層主要包括設備驅動程序,網卡,以及區域網,將操作系統上的數據以位流形式封裝成幀,往上發送,也將來自上一層的數據幀,拆裝為位流形式的數據轉發到電腦操作系統中。

運輸層是以TCP,UDP協議為主,因為IP協議發送的數據可靠性不高,並且是最多精確到電腦,TCP協議採用超時重傳、發送和接收端到端的確認分組等機制確保數據傳輸的可靠度,並且可以精確到進程,將數據傳遞給進程。

應用層對應於OSI參考模型的高層,為用戶提供所需要的各種服務,例如:FTP、Telnet、DNS、SMTP等。

(3)計算機網路協議欄擴展閱讀:

在TCP/TP協族中,網路層IP提供的是一種不可靠的服務。它只是盡可能快地把分組從源節點送到目的節點,但不提供任何可靠性的保證。Tcp在不可靠的ip層上,提供了一個可靠的運輸層,為了提供這種可靠的服務,TCP採用了超時重傳、發送和接收端到端的確認分組等機制。

在7層模型中,每一層都提供一個特殊的網路功能。從網路功能的角度觀察:下面4層(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和傳輸層)主要提供數據傳輸和交換功能,即以節點到節點之間的通信為主;第4層作為上下兩部分的橋梁,是整個網路體系結構中最關鍵的部分;

而上3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則以提供用戶與應用程序之間的信息和數據處理功能為主。簡言之,下4層主要完成通信子網的功能,上3層主要完成資源子網的功能。

⑷ 電腦的internet協議怎麼設置

1、打開控制面板找到網路和Internet。

⑸ 網路協議是什麼

網路協議

1、協議:通信雙方所共同遵守的規則。

2、網路協議:計算機在網路中實現通信時必須遵守的規則和約定。

每個網路中至少要選擇一種網路協議。具體選擇哪一種網路通信協議主要取決於網路的規模、網路的兼容性和網路管理等幾個方面。常接觸的區域網中,一般使用NETBEUT、IPX/SPX和TCP/IP三種協議。
NETBEUI:是為IBM開發的非路由協議,用於攜帶NETBIOS通信。NETBEUI缺乏路由和網路層定址功能,既是其最大的優點,也是其最大的缺點。因為它不需要附加的網路地址和網路層頭尾,所以很快並很有效且適用於只有單個網路或整個環境都橋接起來的小工作組環境。
IPX/SPX:它是由Novell提出的用於客戶/伺服器相連的網路協議。使用IPX/SPX協議能運行通常需要NetBEUI支持的程序,通過IPX/SPX協議可以跨過路由器訪問其他網路。IPX具有完全的路由能力,可用於大型企業網。
TCP/IP:TCP/IP是在60年代由麻省理工學院和一些商業組織為美國國防部開發的,即便遭到核攻擊而破壞了大部分網路,TCP/IP仍然能夠維持有效的通信。TCP/IP同時具備了可擴展性和可靠性的需求。每種網路協議都有自己的優點,但是只有TCP/IP允許與Internet完全的連接。TCP/IP的32位定址功能方案不足以支持即將加入Internet的主機和網路數。因而可能代替當前實現的標準是IPv6。

⑹ 計算機網路的協議是什麼

計算機協議,也叫作網路協議,是通信計算機雙方必須共同遵從的一組約定。

為了使數據在網路上從源到達目的,網路通信的參與方必須遵循相同的規則,這套規則稱為協議,它最終體現為在網路上傳輸的數據包的格式。最常見的計算機協議是OSI/RM協議。

國際標准化組織(ISO)在1978年提出了「開放系統互聯參考模型」,即著名的OSI/RM模型。它將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的通信協議劃分為七層,自下而上依次為: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應用層。其中第四層完成數據傳送服務,上面三層面向用戶。

(6)計算機網路協議欄擴展閱讀

常見的計算機協議還有:

1、IPX/SPX協議

是Novell開發的專用於NetWare網路中的協議,但是也非常常用。大部分可以聯機的游戲都支持IPX/SPX協議,比如星際爭霸,反恐精英等等。

2、ARP/RARP協議

地址解析協議,原理是主機發送信息時將包含目標IP地址的ARP請求廣播到網路上的所有主機,並接收返回消息,以此確定目標的物理地址;收到返回消息後將該IP地址和物理地址存入本機ARP緩存中並保留一定時間,下次請求時直接查詢ARP緩存以節約資源。

3、TCP/IP協議

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協議、Internet國際互聯網路的基礎,由網路層的IP協議和傳輸層的TCP協議組成。通俗而言:TCP負責發現傳輸的問題,一有問題就發出信號,要求重新傳輸,直到所有數據安全正確地傳輸到目的地。而IP是給網際網路的每一台聯網設備規定一個地址。

⑺ 筆記本電腦怎樣聯機

一. 直接串列口/並行口電纜連接

我們可以使用計算機的串列口或並行口,將兩台計算機直接互連起來。串列口通常用一個來聯接滑鼠,一般 PC 都會有兩個串列通信口;並行口通常用來聯接列印機。

直電纜連接的優點:是花費小,除了一條專用的電纜線外,不需要網卡之類的特別硬體,也不需要打開機箱加入網卡等工作,所以使用上是非常方便的,尤其是對於攜帶筆記本計算機要經常與其他沒有網卡的計算機進行互連的情況更為優越。我的筆記本通常兩條線是都隨身帶的。軟體上也沒有太多的要求,只要有 Windows95/98,在安裝時加入「直接電纜連接」一項就可以。
直接串列口/並行口電纜聯接的缺點:是速度低(尤其是使用串列口實際連接速率最大為:115200bps);連接距離短(一般只有幾米)。另一個缺點就是網路的共享訪問是單向的,也就是說要將某台計算機設置為伺服器,另一台設置為客戶機,使用客戶機來訪問伺服器上共享的資源。
直接串列口電纜實際上是一條「空調解器電纜」(nomodem cable),一般計算機配件市場都會有賣,但要跟銷售商講明是用於聯機的不是接 modem 的,我曾試過,很少有銷售商知道 nomodem cable,這個名詞的。如果想自己動手作一條也不難,微軟的 DOS 書的附錄部分,或 windows 的幫助中都有線點陣圖。
直接並口電纜一般很少有賣的,只有自己來動手做。
25針並口的接線:

首先根據兩台微機間的距離,購買扁平電纜若干米,兩個25針列印機插頭,將扁平電纜分劈成11根,然後照下圖連接(其中數字代表插頭的第幾根針,在主機和電纜頭上均有標記)。

2 ———15
3 ———13
4 ———12
5 ———10
6 ———11
15——— 2
13——— 3
12——— 4
10——— 5
11——— 6
25———25

將電纜連接好後,在Windows95的「控制面板/網路」下的「適配器」中選MICROSOFT的「撥號網路適配器」和「協議」中的「NetBEUI協議」。然後選擇「控制面板/添加/刪除程序/安裝WINDOWS/通訊」中的「直接電纜連接」,裝入Windows95安裝盤進行安裝。安裝好後,重新啟動計算機。

選定一台計算機作主機,在主機「我的電腦」中用右鍵擊某一驅動器(如C:驅),選擇「共享」,選好共享級別。分別在兩機的附件中運行「直接電纜連接」,在主機上,選擇所用的通訊埠(本例為LPT1)。選另一台作客戶機,按提示操作,稍等片刻,聯機完成。打開「客戶機」桌面上的「網上鄰居」,可通過「網上鄰居」訪問主機,也可以通過「映射網路驅動器」的方法將網路驅動器映射為自己的虛禪大擬物理驅動器,更妙的是如果所聯的主機已經上了區域網,那麼還能通過主機訪問所有的網上資源。而且在訪問的同時,並不影響主機的正常工作,這一點對於筆記本計算機的用戶尤為有利。

二.網卡和同軸電纜連接

細同軸網路電纜好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但是用於家用來連接計算機是很好的選擇。一方面,很多單位都淘汰了同軸纜的網路,有時可以很方便地找到被丟棄的電纜和網卡;另一方面,同軸電纜的網路構建不是很昂貴,不需要 Hub 這類的連接設備,此外還可以連接不止兩台計算機,理論上可以連接 30 台以內的計算機。對於小型網路來說是夠用的了。

優點:

真正做到了資源共享:這是一個真正的乙太網,組建後作為對等網路使用時,連網的計算機地位完全吵仿平等,雙都可以共享對方的資源
設置靈活:可以根據不同軟體的要求,靈活選用不同的協議
連接距離遠:最遠可達185米
擴充方便:要連入新的計算機,升襲纖只要將其用 T 型接頭串接起來即可

硬體安裝:(兩台互連)

硬體清單:兩塊網卡、兩個終端器、一段同軸電纜、兩個接頭
每台計算機裝一塊網卡
將T型接頭一端插到計算機的網卡上,另外兩端,一端通過同軸電纜與另一台計算機的T型
接頭相連,另一端接終端器。

安裝網卡驅動程序:完成硬體安裝後,通過控制面板中的添加新硬體進行驅動程序的安裝

配置網路:

(1)選擇我的電腦→控制面板→網路;在配置頁中→添加
(2)選擇協議→添加
(3)選擇Microsoft,在網路協議欄,選擇網路協議→確定
建議選擇 NetBUI協議,這是個不可路由但效率很高的區域網協議
(4)在要安裝的網路組件欄中,選擇客戶→添加
(5)選擇 Microsoft,在網路用戶欄,選擇Microsoft網路用戶→確定
(6)在要安裝的網路組件欄中,選擇服務→添加
(7)選擇 Microsoft 網路上的文件與列印機共享→確定
(8)配置頁→文件與列印機共享→設置允許其他用戶訪問我的文件和使用我的列印機
(9)標識頁→設置計算機名、工作組及計算機說明

經過以上步驟,在網路已安裝的組件列表中應該至少有以下四項內容:Microsoft網路用戶、網路適配器(與你的網卡型號相對應)、網路協議(如:NetBUI)協議、Microsoft網路上的文件與列印機共享。以上四項內容缺一不可,否則網路不能正常工作。

完成以上設置後,按確定按鈕,系統將根據你的設置,完成指定網路組件的安裝。在安裝過程中,系統可能會要求你插入Windows系統盤,復制一些必需的文件,這時根據屏幕提示操作即可。

在對兩台計算機完成以上安裝步驟後,關機重新啟動,在計算機桌面上就會有網上鄰居新圖標。選網上鄰居,即可看見兩台計算機。網路連通後,即可分別設置要共享的資源,如硬碟、文件夾、列印機、光碟機等。

⑻ 對於自己家的已建立都電視,計算機網路,在網上購物時主要使用了哪些協議

常用的網路協議有:
IP/IPv4:網際協議
TCP:傳輸控制協議
IGMP:Internet 組管理協議
ICMP/ICMPv6:Internet控制信息慶吵皮協議
SNMP:簡譽差單碰賀網路管理協議
DNS:域名系統(服務)協議

⑼ 計網5:分層結構、協議、介面、服務

發送文件前要完成的工作:
1.發起通信的計算機必須將數據通信的通路進行激活。
2.要告訴網路如何識別目的主機。
3.發起通信的計算機要查明目的主機是否開機,並且與網路連接正常。
4.發起通信的計算機要弄清楚,對方計算機中文件管理程序是否已經做好准備工作。(如是否有足夠的空間存儲)
5.確保差錯和意外可以解決。
6.其他。。

因為問題非常多,因此考慮將大問題分解成小問題,所以分層。

1.各層之間相互獨立,每層只實現一種相對獨立的功能。
2.每層之間界面自然清晰,易於理解,相互交流盡可能少。
3.結構上可分割開。每層都採用最合適的技術來實現。
4.保持下層對上層的獨立性,上層單向使用下層提供的服務。
5.整個分層結構應該能促進標准化工作。

1.實體:第n層中的活動元素稱為n層實體。同一層的實體叫對等實體。
2.協議:為進行網路中的對等實體數據交換而建立的規則、標准或約定稱為網路協議。(協議是水平的,因為是對等層次之間使用的)
協議三大要素:
語法:規定傳輸數據的格式(例如數據如何分割)
語義:規定所要完成的功能
同步:規定各種操作的順序(例如數據報發送順序)
3.介面(訪問服務點SAP):上層使用下層服務的入口。
4.服務:下層為相鄰上層提供的功能調用。(垂直)

SDU服務數據單元:為完成用戶所要求的功能而應傳送的數據。
PCI協議控制信息:控制協議操作的信息。
PDU協議數據單元:對等層次之間傳送的數據單位。

PCI+SDU=PDU
圖示(上層的PDU作為下層的SDU):

1.網路體系結構是從功能上描述計算機結構。
2.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簡稱網路體系結構,是分層結構。
3.每層遵循某個/些網路協議以完成本層功能。
4.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是計算機網路的各層及其協議的集合。
5.第n層在向n+1層提供服務時,此服務不僅包含第n層本身的功能,還包含由下層服務提供的功能。
6.僅僅在相鄰層間有介面,且所提供服務的具體實現細節對上一層完全屏蔽。
7.體系結構是抽象的,而實現是指能運行的一些軟體和硬體。

⑽ 計算機網路協議有哪些

應用層
·DHCP(動態主機分配協議) · DNS (域名解析) ·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傳輸協議 · Gopher (英文原義:The Internet Gopher Protocol 中文釋義:(RFC-1436)網際Gopher協議) · HTTP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傳輸協議 · IMAP4 (Internet Message Access Protocol 4) 即 Internet信息訪問協議的第4版本 · IRC (Internet Relay Chat )網路聊天協議 · NNTP (Network News Transport Protocol)RFC-977)網路新聞傳輸協議 · XMPP 可擴展消息處理現場協議 · POP3 (Post Office Protocol 3)即郵局協議的第3個版本 · SIP 信令控制協議 · SMTP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即簡單郵件傳輸協議 · SNMP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簡單網路管理協議) · SSH (Secure Shell)安全外殼協議 · TELNET 遠程登錄協議 · RPC (Remote Procere Call Protocol)(RFC-1831)遠程過程調用協議 · RTCP (RTP Control Protocol)RTP 控制協議 · RTSP (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實時流傳輸協議 · TLS (Transport Layer Security Protocol)安全傳輸層協議 · SDP( 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會話描述協議 · SOAP (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簡單對象訪問協議 · GTP 通用數據傳輸平台 · STUN (Simple Traversal of UDP over NATs,NAT 的UDP簡單穿越)是一種網路協議 · NTP (Network Time Protocol)網路校時協議
傳輸層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傳輸控制協議 · 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 用戶數據報協議 · DCCP (Datagram Congestion Control Protocol)數據報擁塞控制協議 · SCTP(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流控制傳輸協議 · 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或簡寫RTP)實時傳送協議 · RSVP (Resource ReSer Vation Protocol)資源預留協議 · PPTP ( Point to Point Tunneling Protocol)點對點隧道協議
網路層
IP (IPv4 · IPv6) · ARP · RARP · ICMP · ICMPv6 · IGMP · RIP · OSPF · BGP · IS-IS · IPsec
數據鏈路層
802.11 · 802.16 · Wi-Fi · WiMAX · ATM · DTM · 令牌環 · 乙太網 · FDDI · 幀中繼 · GPRS · EVDO · HSPA · HDLC · PPP · L2TP · ISDN
物理層
乙太網物理層 · 數據機 · PLC · SONET/SDH · G.709 · 光導纖維 · 同軸電纜 · 雙絞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