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論文網站建設
擴展閱讀
做手機特效用什麼軟體 2025-09-28 18:29:09
有哪些網站有賣土狗 2025-09-28 18:21:48
手機蘋果批發軟體 2025-09-28 18:03:04

計算機網路論文網站建設

發布時間: 2023-05-11 01:07:59

1. 本人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求一篇以計算機網路應用軟體為標題的畢業論文

摘要: 1
一 緒論 2
1.1問題的提出 2
二 系統概述 4
2.1 本系統主要完成的功能 4
2.2 系統預覽圖 4
三 系統需求分析 5
四 系統設計和架構 6
4.1 系統設計思想 6
4.2 系統結構設計 6
4.3 系統功能模塊細分 7
4.4 資料庫的設計、生成與配置 7
4.5 公用模塊的編寫 12
4.6 個人用戶界面設計 27
4.7 企業用戶界面設計 43
五 總結 45
六 致謝 45
七 參考文獻 46

摘要:
隨著網上信息的發展,網上在人們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 招聘網站為應聘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應聘途徑。對招聘單位來說,招聘網站也為他們提供了查詢、檢索應聘者信息庫的條件,使招聘工作中的人員初選工作變得輕松易行。此系統的開發為應聘者及招聘公司帶來了很大的方便和經濟,使他們足不出戶就可以輕輕鬆鬆地完成求職和招聘工作。
本系統開發的核心內容就是實現招聘時企業和人才的交互選擇,這個交互可以理解為企業本身的信息,企業的招聘信息、人才本身的信息及人才的求職信息4個方面,同時,為了更好地實現這些交互,還需要提供一些附屬的欄目,如站點新聞、政策法規等,以便於信息的傳遞。
關鍵字:人才,求職
Abstract:
With the on-line inform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in people's lives more and more applications. To recruit candidates for the site provides a convenient, fast way to the candidates. On the recruitment unit, the recruitment Web site also provided them with information, retrieve information base of candidates, so that the recruitment of staff in primary easily become easier. This system for recruiting candidates and bring a lot of convenience and economy, leaving home so that they can easily complete the job search and recruitment.
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 is the core of the realization of corporate recruitment and talent of interactive options, this interaction can be understood as its own business information, business recruitment, personnel information and its own personnel seeking information 4, at the same time, in order to better To achieve these interactions, but also need to provide some of the subsidiary's columns, such as news sites, such as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Keywords: human resources, job-seekers

人才的招聘是企業認識管理中的重要環節,涉及到企業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水平,而以往人才的選擇往往是十分繁瑣的,不計其數的簡歷的審閱將耗費大量人力,網上招聘方式與傳統招聘方式的不同主要體現在:第一,節約成本,應聘者無需奔波於招聘現場,印製並投放多份簡歷,企業在審閱簡歷時直接從計算機上調用對比,大大降低人力成本;第二,便於建立簡歷電子人才庫,以備不時之需。網上招聘求職方式已經成為了招聘求職的一大重要手段,其招聘求職規模和招聘求職成功率已直逼傳統招聘會,有的甚至超過了傳統招聘會。通過它應聘者和招聘公司/單位可以在網上上通過Internet,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而實現工作求職和公司/單位的人才的招聘。網上招聘的崛起對傳統人才招聘流通體系產生了強烈的沖擊,網上招聘較之傳統招聘具有招聘范圍廣,信息量大,可挑選餘地大,應聘人員素質高,招聘效果好,費用低,獲得了越來越多的公司的認可優勢,同時它有著經營成本低、庫存是虛擬的、用戶檢索方便、地域限制少等特點。
本系統開發的核心內容就是實現招聘時企業和人才的交互選擇,這個交互可以理解為企業本身的信息,企業的招聘信息、人才本身的信息及人才的求職信息4個方面,同時,為了更好地實現這些交互,還需要提供一些附屬的欄目,如站點新聞、政策法規等,以便於信息的傳遞。
一 緒論
1.1問題的提出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中。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技術的發展,知識正在發揮著很大
的作用,市場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體現為人才的競爭。從而。找到合適的人才,成為企業提高競爭力的一項關鍵任務。同時。當今的市場環境又是一個快速變化的環境,市場需求在變,對人才的需求也相應處於變化之中。如何能快速適應這一變化,提高人才招聘流程的工作效率,進行快速定位,也就成為人才招聘公司/單位需考慮的重要因素。
無論是對於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的招聘服務,還是職業中介的跨地域供需信息溝通,或是對外的勞務輸出等等。作為一種服務類型,其服務對象均包含需方驅動特點。其所達到的招聘人員的效率和效果是其存在的價值和理由。對於中介服務的另一個服務對象。即供方,尋求合適工作的各地人士。也同樣關注是否能快速獲得職位需求信息和條件要求等等。所有這些,都產生著對信息系統的需求。而且也只能通過信息系統才能實現基於對人才招聘市場的理解和需求研究。
為了滿足市場對於人才招聘解決方案的需求,推出了網上人才招聘解決方案。作為一種專業化的業務流程改進工具,有效地解決了人才招聘工作效率和效果改進提升中所面臨的問題。本畢業設計,就是為了適應現代求職/招聘方式而做出的一種嘗試。本系統採用ASP這種伺服器端的開發環境以及Windows XP的操作系統為工作平台,同時藉助Microsoft Access2000這一強大的資料庫管理系統來實現本畢業設計。
1.2本文研究路線
網上招聘系統是利用網上構建的網上招聘系統,它涉及了網上應用這一學科。一個網站的建設,首先應該從功能出發。功能是網站的目的所在,為了「個性」而犧牲功能上的需求,那就舍本求末了。通常功能上的需求無非有:(1)能夠明確的表達一個網站的主題。(2)能夠容納多種形式的內容。要開發一個優秀的網站,通常應該遵循以下工作流程:首先定義開發網站的目的;接下來對網站的外觀進行設計;其次進行實際頁面的製作;然後對所製作的網站進行測試,以確保它符合最初設定的目標;最後是將網站發布。在將網站發布後還需要有維護工作,以便及時更新網站內容。所以要做出一個出色的網上招聘系統要做到以下要求。首先,對人才市場網上招聘的定義、特徵和優勢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其次,系統網站的規化、網站構建的目標和市場需求調查分析、網站設計與管理的可行性分析以及網站設計與管理的解決方案的深入分析也是不可少的。再次,網上招聘系統網站運行平台的構建、伺服器選擇、ASP軟體和資料庫的知識更是實現網上招聘的基礎。
上述的網站運行環境及其軟硬體平台的實現,是概括的和基礎性的,也是構建網上招聘系統的基本思路。通過網上求職/招聘這一示範主題,將網站的互動性、美觀性與實用性完整地呈現出來。
1.3主要內容及意義
主要針對人們對網上招聘系統的需要,採用ASP技術使人們輕松自在的實現在網上用戶注冊、簡歷的投放和查找、查看錄用狀態、查看用人單位、留言等。
本論文分為6部分,分別為:緒論、系統概述、需求分析、系統設計和架構、資料庫的設計與生成極其配置、功用模塊的編寫、個人用戶界面設計、企業用戶界面設計、總結部分。緒論部分,主要介紹了問題的提出,以及開發該系統的必要性和該系統研究路線。
系統概述部分,主要介紹系統功能與應用背景、系統預覽圖。
系統需求分析部分,主要介紹系統功能需求描述、管理流程和數據流程圖。
系統設計和架構是具體工作實現部分,其內容是系統實現的具體指導,分為系統設計思想、系統結構設計、系統功能模塊細分三部分。
系統的安裝、測試與調試部分,重點是介紹IIS5.0的安裝及調試和網上系統怎樣在IIS5.0下的瀏覽及系統的調試和測試。
總結部分,主要是總結系統過程中的經驗,完成了那些功能,有那些地方不同於別人或運用了那些先進技術以及系統還存在那些缺點和不足。
二 系統概述
2.1 本系統主要完成的功能
如下:
 企業招聘
 人才求職
 用戶注冊(企業用戶與個人用戶)
 用戶登陸(企業用戶與個人用戶)
 人才新聞
 人才測評
 人才培訓
 政策法規
 收費標准
 給我留言
 友情鏈接
 站內搜索(可根據職位,人才,區域,關鍵字等來查詢)
2.2 系統預覽圖

三 系統需求分析
① 功能需求:為了滿足市場對於人才招聘解決方案的需求,盡可能減低成本,為更多的人創造更好的就業條件,也為企業招聘帶來便利。
② 性能需求:1、硬體需求:cpu :inter pentuimII 或等效處理器、300MHZ或更高
內存:96MB 可用內存 硬碟:275MB以上可用磁碟
空間
顯示器:可達800×600像素的256色顯示器或更高
2、軟體需求:操作系統windows 98/2000/NT(或更高版本)
瀏覽器:netscape navigator4.0或microsoft internet explover4.0或更高本
四 系統設計和架構
4.1 系統設計思想
①頁面模塊化
本系統把頁面中一些常用的部分集成為模塊,例如頁面的頭和尾部分這
樣在設計新頁面時如有重復出現的部分,只需要拿現成的模塊來組裝。
②流程人性化
程序的流程完全遵守人才市場招聘的流程。首先注冊,在注冊完成後寫
個人基本信息,而後在填寫職業經歷和個人業務水平等信息,同時企業注冊完成後填寫、企業基本信息,而後在填寫所需職位的名稱、需求、報酬等,最後填寫聯系方式。這樣的流程便於使用者快速熟悉整個系統的流程,完成求職或者招聘。
③功能全面化
程序在設計時不僅考慮到基本功能——人才招聘的實現,同時作為一個網站程序,還集成了新聞發布管理、法律法規發布管理等模塊。完善了站點的功能。
4.2 系統結構設計
根據面向對象和三層結構的設計思想,可得出如下所示的系統結構設計圖:

4.3 系統功能模塊細分
根據本系統的系統功能分析,可以畫出系統的功能模塊圖如下:

4.4 資料庫的設計、生成與配置
資料庫在一個信息管理小噸度年個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資料庫結構設計的好壞將直接對應用系統的效率以及實現的效果產生影響。合理的資料庫結構設計可以提高數據存儲的效率,保證數據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設計資料庫系統時應該充分了解用戶各個方面的需求,包括現有的以及將來可能增加的需求。資料庫設計有如下幾個步驟:
 資料庫需求分析
 資料庫概念結構設計
 資料庫邏輯結構設計
下面分別對幾個步驟進行說明:
① 資料庫需求分析
在招聘求職系統中,資料庫應當解決如下需求:
 保存應聘者信息,包括應聘者聯系資料等。
 保存應聘者簡歷,包括應聘者職業經歷和業務水平。
 保存招聘單位信息,包括招聘單位介紹信息。
 保存招聘信息,包括所招聘職位信息和對應聘者的要求等。
 保存其他信息,如新聞、政策法規信息等。
① 資料庫概念結構設計
擁有以上的數據項和數據結構以後,就可以設計出能夠滿足用戶需求的
各種實體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為後面的邏輯結構設計打下基礎。這些實體包含各種具體信息,通過相互之間的作用形成數據的流動。分析本系統的需求,可以得到如下實體間關系圖:

② 資料庫邏輯結構設計
資料庫的概念結構設計完畢後,可以將上面的資料庫概念轉化成某種數
據庫系統所支持的實際數據模型,也就是資料庫的邏輯結構。
下表為站內信件表,其中個人和企業的站內信箋分別放在cmailbox表和pmailbox表中,但是表的結構是一樣的:

Field Type Null Key Default Extra Comment
Id Int Not Null PRI Null IDENTITY(1,1) 主鍵,遞增
Reid Varchar Null Null
Senid Varchar Not Null Null 發送者id
Sendname Varchar Not Null Null 消息標題
Title Varchar Not Null 發送者用戶名
Mailtext Text Not Null 消息內容
Newmail Int Not Null 是否閱讀
Sdate Datetime Not Null 發送時間

下表為jobnwes網站新聞表,存放網站首頁顯示的新聞信息:
Field Type Null Key Default Extra Comment
Id Int Null PRI Null IDENTITY(1,1) 主鍵,遞增
Title Varchar Not Null Null 新聞標題
Text Text Not Null Null 新聞內容
Isate Datetime Not Null Null 添加時間
Click Int Not Null 點擊數目
Zuo Varchar Not Null 作者
Chu Varchar Not Null 出處
下表為system網站系統表,存放網站運行所需常用信息:
Field Type Null Key Default Extra Comment
Title Varchar Not Null Null 網站標題
Homename Varchar Not Null Null 網站名稱
Homeeurl Text Not Null Null 網站地址
Notice Datetime Not Null Null 備注信息
Copyen Int Not Null 英文版權信息
Tel Varchar Not Null 電話
Top Varchar Not Null 首頁導航鏈接
Link11 鏈接一文字
Link1 鏈接一地址
Ymail 業務信箱
Smail 技術信箱
Link22 鏈接二文字
Link2 鏈接二地址
Copycn 中文版權
Link3 鏈接三文字
Link33 鏈接三地址
Link4 鏈接四文字
Link44 鏈接四地址
Link5 鏈接五文字
Link55 鏈接五地址
Link6 鏈接六文字
Link66 鏈接六地址
Address 公司辦公地址

下表為perscn個人用戶表,存放個人用戶的聯系信息及簡歷信息:
Field Type Null Key Default Extra Comment
Id Varchar Not Null PRI Null IDENTITY(1,1) 主鍵,遞增
Uname Varchar Not Null Null 用戶名
Ped Varchar Not Null Null 密碼
Email Varchar Not Null Null 電子郵件
Idate Datetime Not Null Null 注冊日期
Guoji Varchar Not Null Null 國籍
Shengao Varchar Not Null Null 身高
Nianling Varchar Not Null Null 年齡
Tizhong Varchar Not Null Null 體重
Iname Varchar Not Null Null 真實姓名
Sex Varchar Not Null Null 性別
下表為copmany企業用戶表,存放企業用戶的聯系信息及企業信息:
Field Type Null Key Default Extra Comment
Id Varchar Not Null PRI Null IDENTITY(1,1) 主鍵,遞增
Uname Varchar Not Null Null 用戶名
Ped Varchar Not Null Null 密碼
Email Varchar Not Null Null 電子郵件
Idate Datetime Not Null Null 注冊日期
Cname Varchar Not Null Null 企業名稱
Trade Varchar Not Null Null 所屬行業
Rstel Varchar Not Null Null 電話
Renshi Varchar Not Null Null 人事主管
Address Varchar Not Null Null 企業地址
下表為zp招聘職位表,存放企業所招聘的職位信息:
Field Type Null Key Default Extra Comment
Id Varchar Not Null PRI Null IDENTITY(1,1) 主鍵,遞增
Usid Varchar Not Null Null 用戶編號
Uname Varchar Not Null Null 用戶名
Job Varchar Not Null Null 職位名稱
Zptext Datetime Not Null Null 職位信息
Click Int Not Null 0 點擊數
Idate Datetime Not Null Null 發布日期
Zpnum Text Not Null Null 招聘人數
Nianlings Varchar Null Null 年齡要求
Es Varchar Null Null 學歷要求
Languages Varchar Null Null 語言要求
Jobtypes Varchar Null Null 工作類型
Computers Varchar Null Null 計算機水平
Sexs Varchar Null Null 性別要求
Youxiaos Varchar Null Null 有效時間
Marrys Varchar Null Null 婚姻狀況要求
Zyes Varchar Null Null
Moneys Varchar Null Null 工作待遇
Gzdd Varchar Null Null
Cname Varchar Null Null
Addtime Datetime Null Null
Cypic Varchar Null Null
4.5 公用模塊的編寫
① 資料庫連接文件
資料庫連接文件dbconn.inc中定義了資料庫連接對象,並開啟數據連
接備用,同時打開一個記錄集,取出一些系統所需常數並保存在本地變數中,
dbconn.inc文件的內容如下所示:
資料庫連接文件dbconn.inc

<%
Set conn = 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
conn.Open "Driver=; DBQ=" & Server.MapPath("database/jy.mdb")

set rs=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
sql="select * from system"
rs.open sql,Conn
if not rs.eof then
title=rs("title")
homename=rs("homename")
homeurl=rs("homeurl")
en=rs("en")
notice=rs("notice")
tel=rs("tel")
top=rs("top")
link1=rs("link1")
link11=rs("link11")
link2=rs("link2")
link22=rs("link22")
link3=rs("link3")
link33=rs("link33")
link4=rs("link4")
link44=rs("link44")
link5=rs("link5")
link55=rs("link55")
link6=rs("link6")
link66=rs("link66")
ymail=rs("ymail")

2. 我要計算機畢業論文

計算機網路安全及防範技術

摘 要 主要闡述計算機信息網路攻擊和入侵的特點、方法以及其安全防範手段。
關鍵詞 計算機網路安全 防範技術

1 計算機網路安全的含義
計算機網路安全的具體含義會隨著使用者的變化而變化,使用者不同,對網路安全的認識和要求也就不同。例如從普通使用者的角度來說,可能僅僅希望個人隱私或機密信息在網路上傳輸時受到保護,避免被竊聽、篡改和偽造;而網路提供商除了關心這些網路信息安全外,還要考慮如何應付突發的自然災害、軍事打擊等對網路硬體的破壞,以及在網路出現異常時如何恢復網路通信,保持網路通信的連續性。
從本質上來講,網路安全包括組成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其在網路上傳輸信息的安全性,使其不致因偶然的或者惡意的攻擊遭到破壞,網路安全既有技術方面的問題,也有管理方面的問題,兩方面相互補充,缺一不可。人為的網路入侵和攻擊行為使得網路安全面臨新的挑戰。
2 計算機網路攻擊的特點
計算機網路攻擊具有下述特點:①損失巨大。由於攻擊和入侵的對象是網路上的計算機,所以一旦他們取得成功,就會使網路中成千上萬台計算機處於癱瘓狀態,從而給計算機用戶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如美國每年因計算機犯罪而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達幾百億美元。平均一起計算機犯罪案件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是一般案件的幾十到幾百倍。②威脅社會和國家安全。一些計算機網路攻擊者出於各種目的經常把政府要害部門和軍事部門的計算機作為攻擊目標,從而對社會和國家安全造成威脅。③手段多樣,手法隱蔽。計算機攻擊的手段可以說五花八門。網路攻擊者既可以通過監視網上數據來獲取別人的保密信息;也可以通過截取別人的帳號和口令堂而皇之地進入別人的計算機系統;還可以通過一些特殊的方法繞過人們精心設計好的防火牆等等。這些過程都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通過任何一台聯網的計算機完成。因而犯罪不留痕跡,隱蔽性很強。④以軟體攻擊為主。幾乎所有的網路入侵都是通過對軟體的截取和攻擊從而破壞整個計算機系統的。它完全不同於人們在生活中所見到的對某些機器設備進行物理上的摧毀。因此,這一方面導致了計算機犯罪的隱蔽性,另一方面又要求人們對計算機的各種軟體(包括計算機通信過程中的信息流)進行嚴格的保護。
3 計算機網路中的安全缺陷及產生的原因
網路安全缺陷產生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TCP/IP的脆弱性。網際網路的基石是TCP/IP協議。但不幸的是該協議對於網路的安全性考慮得並不多。並且,由於TCP/IP協議是公布於眾的,如果人們對TCP/IP很熟悉,就可以利用它的安全缺陷來實施網路攻擊。
第二,網路結構的不安全性。網際網路是一種網間網技術。它是由無數個區域網所連成的一個巨大網路。當人們用一台主機和另一區域網的主機進行通信時,通常情況下它們之間互相傳送的數據流要經過很多機器重重轉發,如果攻擊者利用一台處於用戶的數據流傳輸路徑上的主機,他就可以劫持用戶的數據包。
第三,易被竊聽。由於網際網路上大多數數據流都沒有加密,因此人們利用網上免費提供的工具就很容易對網上的電子郵件、口令和傳輸的文件進行竊聽。
第四,缺乏安全意識。雖然網路中設置了許多安全保護屏障,但人們普遍缺乏安全意識,從而使這些保護措施形同虛設。如人們為了避開防火牆代理伺服器的額外認證,進行直接的PPP連接從而避開了防火牆的保護。
4 網路攻擊和入侵的主要途徑
網路入侵是指網路攻擊者通過非法的手段(如破譯口令、電子欺騙等)獲得非法的許可權,並通過使用這些非法的許可權使網路攻擊者能對被攻擊的主機進行非授權的操作。網路入侵的主要途徑有:破譯口令、IP欺騙和DNS欺騙。
口令是計算機系統抵禦入侵者的一種重要手段,所謂口令入侵是指使用某些合法用戶的帳號和口令登錄到目的主機,然後再實施攻擊活動。這種方法的前提是必須先得到該主機上的某個合法用戶的帳號,然後再進行合法用戶口令的破譯。獲得普通用戶帳號的方法很多,如: 利用目標主機的Finger功能:當用Finger命令查詢時,主機系統會將保存的用戶資料(如用戶名、登錄時間等)顯示在終端或計算機上;利用目標主機的X.500服務:有些主機沒有關閉X.500的目錄查詢服務,也給攻擊者提供了獲得信息的一條簡易途徑;從電子郵件地址中收集:有些用戶電子郵件地址常會透露其在目標主機上的帳號;查看主機是否有習慣性的帳號:有經驗的用戶都知道,很多系統會使用一些習慣性的帳號,造成帳號的泄露。
IP欺騙是指攻擊者偽造別人的IP地址,讓一台計算機假冒另一台計算機以達到矇混過關的目的。它只能對某些特定的運行TCP/IP的計算機進行入侵。IP欺騙利用了TCP/IP網路協議的脆弱性。在TCP的三次握手過程中,入侵者假冒被入侵主機的信任主機與被入侵主機進行連接,並對被入侵主機所信任的主機發起淹沒攻擊,使被信任的主機處於癱瘓狀態。當主機正在進行遠程服務時,網路入侵者最容易獲得目標網路的信任關系,從而進行IP欺騙。IP欺騙是建立在對目標網路的信任關系基礎之上的。同一網路的計算機彼此都知道對方的地址,它們之間互相信任。由於這種信任關系,這些計算機彼此可以不進行地址的認證而執行遠程操作。
域名系統(DNS)是一種用於TCP/IP應用程序的分布式資料庫,它提供主機名字和IP地址之間的轉換信息。通常,網路用戶通過UDP協議和DNS伺服器進行通信,而伺服器在特定的53埠監聽,並返回用戶所需的相關信息。DNS協議不對轉換或信息性的更新進行身份認證,這使得該協議被人以一些不同的方式加以利用。當攻擊者危害DNS伺服器並明確地更改主機名—IP地址映射表時,DNS欺騙就會發生。這些改變被寫入DNS伺服器上的轉換表。因而,當一個客戶機請求查詢時,用戶只能得到這個偽造的地址,該地址是一個完全處於攻擊者控制下的機器的IP地址。因為網路上的主機都信任DNS伺服器,所以一個被破壞的DNS伺服器可以將客戶引導到非法的伺服器,也可以欺騙伺服器相信一個IP地址確實屬於一個被信任客戶。
5 常見的網路攻擊及其防範對策
5.1 特洛伊木馬
特洛伊木馬程序技術是黑客常用的攻擊手段。它通過在你的電腦系統隱藏一個會在Windows啟動時運行的程序,採用伺服器/客戶機的運行方式,從而達到在上網時控制你電腦的目的。
特洛伊木馬是夾帶在執行正常功能的程序中的一段額外操作代碼。因為在特洛伊木馬中存在這些用戶不知道的額外操作代碼,因此含有特洛伊木馬的程序在執行時,表面上是執行正常的程序,而實際上是在執行用戶不希望的程序。特洛伊木馬程序包括兩個部分,即實現攻擊者目的的指令和在網路中傳播的指令。特洛伊木馬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在網路中當人們執行一個含有特洛伊木馬的程序時,它能把自己插入一些未被感染的程序中,從而使它們受到感染。此類攻擊對計算機的危害極大,通過特洛伊木馬,網路攻擊者可以讀寫未經授權的文件,甚至可以獲得對被攻擊的計算機的控制權。
防止在正常程序中隱藏特洛伊木馬的主要方法是人們在生成文件時,對每一個文件進行數字簽名,而在運行文件時通過對數字簽名的檢查來判斷文件是否被修改,從而確定文件中是否含有特洛伊木馬。避免下載可疑程序並拒絕執行,運用網路掃描軟體定期監視內部主機上的監聽TCP服務。
5.2 郵件炸彈
電子郵件炸彈是最古老的匿名攻擊之一,通過設置一台機器不斷的大量的向同一地址發送電子郵件,攻擊者能夠耗盡接受者網路的帶寬,占據郵箱的空間,使用戶的存儲空間消耗殆盡,從而阻止用戶對正常郵件的接收,防礙計算機的正常工作。此種攻擊經常出現在網路黑客通過計算機網路對某一目標的報復活動中。
防止郵件炸彈的方法主要有通過配置路由器,有選擇地接收電子郵件,對郵件地址進行配置,自動刪除來自同一主機的過量或重復的消息,也可使自己的SMTP連接只能達成指定的伺服器,從而免受外界郵件的侵襲。5.3 過載攻擊
過載攻擊是攻擊者通過伺服器長時間發出大量無用的請求,使被攻擊的伺服器一直處於繁忙的狀態,從而無法滿足其他用戶的請求。過載攻擊中被攻擊者用得最多的一種方法是進程攻擊,它是通過大量地進行人為地增大CPU的工作量,耗費CPU的工作時間,使其它的用戶一直處於等待狀態。
防止過載攻擊的方法有:限制單個用戶所擁有的最大進程數;殺死一些耗時的進程。然而,不幸的是這兩種方法都存在一定的負面效應。通過對單個用戶所擁有的最大進程數的限制和耗時進程的刪除,會使用戶某些正常的請求得不到系統的響應,從而出現類似拒絕服務的現象。通常,管理員可以使用網路監視工具來發現這種攻擊,通過主機列表和網路地址列表來分析問題的所在,也可以登錄防火牆或路由器來發現攻擊究竟是來自於網路外部還是網路內部。另外,還可以讓系統自動檢查是否過載或者重新啟動系統。
5.4 淹沒攻擊
正常情況下,TCP連接建立要經歷3次握手的過程,即客戶機向主機發送SYN請求信號;目標主機收到請求信號後向客戶機發送SYN/ACK消息;客戶機收到SYN/ACK消息後再向主機發送RST信號並斷開連接。TCP的這三次握手過程為人們提供了攻擊網路的機會。攻擊者可以使用一個不存在或當時沒有被使用的主機的IP地址,向被攻擊主機發出SYN請求信號,當被攻擊主機收到SYN請求信號後,它向這台不存在IP地址的偽裝主機發出SYN/消息。由於此時主機的IP不存在或當時沒有被使用所以無法向主機發送RST,因此,造成被攻擊的主機一直處於等待狀態,直至超時。如果攻擊者不斷地向被攻擊的主機發送SYN請求,被攻擊主機就會一直處於等待狀態,從而無法響應其他用戶的請求。
對付淹沒攻擊的最好方法是實時監控系統處於SYN-RECEIVED狀態的連接數,當連接數超過某一給定的數值時,實時關閉這些連接。
參考文獻
1 胡道元.計算機區域網〔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
2 朱理森,張守連.計算機網路應用技術〔M〕.北京:專利文獻出版社,2001
3 劉佔全.網路管理與防火牆〔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1999

3. 學校網站設計論文

時間倉促,整個框架,自己再做吧。
網際網路正在改變世界,由於網際網路具有傳播信息容量極大、形態多樣、迅速方便、全球覆蓋、自由和交互的特點,已經發展成為新的傳播媒體,現在很多的大學和社會其他部門都已經建立了網站,通過計算機網路實現宣傳、交流及資源的整合。建立學校網站有以下作用:
1.學校網站是學校的"商標"。在這個高度信息化的社會里,建立自己學校網站是最直接的宣傳手段。網站的超時空特性,不僅能讓地區內的人們了解學校,更可讓世界了解學校。
2.學校網站是實現教育資源分配的橋梁網路有巨大的教育資源庫,它使每一位教師和學生都能均等的得到培訓和受教育的機會。極大的提高教學效率。
3.學校網站能提供教學互動的全新方式學校網站使得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有了全新的方式,它不再受到傳統課堂的制約。它可以使不同的學校同處一室,共同討論,共同共享。地理上的界限在這里模糊和消失了,學校網站是真正沒有圍牆的學校。
4.學校網站能夠提供個性化學習的平台,不同的學生理解世界的方式各不相同,認知世界有諸多方式。網路提供的豐富資源可以使學生尋覓不同的教育方式,各取所需。學校網站允許不同的學生沿著自己的途徑,按自己的速度接受教育與學習,學生將有機會享受最佳的教育機會,充分發掘自己的內在潛力,培植獨特的個性和人格。
5.學校網站是最佳的教學研究室,學校網站與教育類專門網站的有效鏈接,給學校教學研究帶來了一片新天地,各種優秀教案、專家論壇、網路觀摩課、各科素材、多媒體課件製作等內容為教師教研提供了極佳的平台。有效地降低教研成本、提高效率。

目錄:
一、前 言
二、基本知識
ASP技術介紹
SQL語句介紹
VBScript介紹
三、網純殲站設計准備
(一)、基本介紹
(二)、運行系統和系統結構
(三)、設計准備
1、定製一套完整的約定和規則
2、對網站建設分階段
四、網站詳細設計
網站總做森沖體設計
設計學校網站的主題
設計網站形象
(1)、設計網站標志(logo)
(2)、設計網站的標准色彩
(3)、設計網站的標准字體
確定網站的目錄結構
確定網站的鏈接結構
站點整體風格創意設計
網站的界面設春清計
網站版式設計
(一)、文字的格式化
字型大小、字體、行距
文字的整體編排
網頁布局
網頁製作
首頁製作
首頁內容模塊
製作過程
(二)子頁面製作
交互設計
反饋系統設計
新聞與公告系統設計
BBS使用
同學錄使用
4、網站測試
速度及瀏覽器兼容性測試。
鏈接正確性的測試
程序健壯性測試
五、結論
六、致謝
七、附錄
八、參考文獻

4. 網路建設論文

網路作為人類信息交流使用的一個工具,網路的建設也是網路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下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網路建設論文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網路建設論文篇1

網路倫理建設管窺

【摘要】 當計算機將一切種類的信息數字化、當傳載信息的網路將世界聯結成一個“地球村”的時候,人類的整個生存狀態正在發生一次根本性的變革。為了迎接網路時代的挑戰,我們必須對網路倫理進行重新定位和思考――建設中國特色的剛柔相濟的網路倫理體系。

【關鍵詞】 網路社會 道德危機 道德化 法律化作為信息技術革命產物的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已經引起了一個劃時代的產業革命――信息革命。人類已在不知不覺中乘上了知識經濟的快車,來到了信息時代,當計算機將一切種類的信息數字化、當傳載信息的網路將世界聯結成一個“地球村”的時候,人類的整個生存狀態正在發生一次根本性的變革。但當我們暢游其中時,才發現我們還面臨著許多倫理道德難題。為了迎接網路時代的挑戰,我們必須對網路倫理進行重新定位和思考,否則,我們將在新一輪的國際競爭中再次落伍。

一、信息網路時代的基本特徵

世界正邁向新的文明,“網路”作為信息化的特殊代名詞,某種意義上說已是信息社會的一個縮影。而網路社會不同於現實社會,它有其自身的特點。

1.開放性。網路是應軍事的需要而產生的,當科學家們在設計Internet的前身Arpanet時,為了防止核打擊的破壞,軍方就要求這個網路必須是完全開放沒有中心的。於是便被設計成了不需要控制中心就可以工作的樣式,網上也沒有可以對傳送的信息進行監控、審查和封鎖的中心阻塞點。這樣做的理由是,不管網路上的哪一個特定的點受到攻擊,它的其他部分都能夠正常工作。這樣Internet就成了一大片相互聯接在一起的網路,沒有哪片網路統治哪片網路,也沒有哪片網路是主要的。信息可以在網路間無國家、無地域地傳播,人們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自由交往,於是,不同的價值取向、思想觀念、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和生活方式等等的沖撞與融合就成了我們必須面對的事實。

2.自由性。當我們暢游在完全開放的,沒有中心的網路世界時,發現“無政府”、“個人至上”、“絕對自由”等口號充斥其中。因為在網路的世界裡,人們不必面對面(face to face)直接打交道,從而擺脫了傳統“熟人社會”眾多的道德約束。任何人、任何組織都可以在網路上自由自在地沖浪,選擇信息,上載、發布信息,也沒有嚴格的新聞審查制度和核查系統。網路使每個人都成了信息的製造者和傳播者,其間難免泥沙俱下、玉石俱存。

3.非人性化。網路雖然為人們的交往與溝通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但是隔著網路這種非人性化的交往中介,人們的言談舉止都被轉換成二進制的語言,他們的音容笑貌以數字化字元方式在屏幕上傳播,成了數碼化的存在。網路社會的非人性化特徵徹底改變了人際交往的方式,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變成了人與機器之間的交流,這與現實生活中人與人的直接交往相比,人與人之間的隔膜不是減少了,而是增大了。

4.虛擬性。 所謂虛擬就是人們通過技術手段對自然和人類生活進行人工仿製和再造,即以0和1組合的bit數據對人類現實社會的數字化再現。在虛擬化的網路社會中,那些備受關注的傳統特徵,諸如性別、年齡、相貌、身份等都可以藉助虛擬網路得到隱匿和篡改,於是,人們的行為因“非實體化”而變得“絕對自由”。

二、信息網路時代的道德危機

人們生活在社會中,其行為主要靠法律和道德來調節,信息網路社會也不例外。但由於網路是個新興事物,其發展速度是以秒在計算,所以,在我們尚未作好充分准備時,網路就好像從原始社會突然進入了制度化時代,沒有一點過渡,便呈現在我們面前。傳統的法律應接不暇自不必言,就連滲透性極強、適應性極廣的傳統道德也受到了巨大的沖擊。

(一)信息網路發展對道德意識的影響

1.道德相對主義盛行

開放的社會是價值多元化的社會,而價值多元化從邏輯上講必然導致道德相對主義的盛行。道德相對主義者承認道德的存在,認為個人有個人的道德,社會也有社會的道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道德。這種觀點與網路的開放性和自由性一結合,就迅速找到了它最適宜生長繁衍的領域。

2.無政府主義泛濫

當網路的開放性和自由性特徵充分展現於信息時代時,在平面媒體上起作用的信息的外在過濾功能也逐漸失效,信息越來越呈現出“原始化”的趨勢。所以,在信息時代要控制網上言論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在這里,任何人都可以按照他自己的原則說任何話,做任何事。正如洛杉磯加州大學網路教授比格爾所說,網路本質上是一個“無政府式的建築”,它有著極強的抗拒政府調控的性質。

(二)信息網路發展對道德規范的影響

1.傳統道德規范約束力減弱

盡管有一些網路道德規范,但都是非強制性的,只能靠個人的內心信念來維系,而網路的虛擬性特徵又使得網民是否遵從道德規范,不易被察覺和監督,不像現實社會中的道德要靠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內心信念三者同時來維持。因此建立在網上的道德規范約束力就明顯減弱了。

2.網路道德規范逐步向法制化轉變

網路道德規范在量上積聚到一定程度後必然會發生質變,向法律法規轉化。針對網路社會中的犯罪行為和日益嚴重的社會問題,道德規范已經顯得軟弱無力了,因此國際社會及許多國家相繼制定了一些網路法律規范,力求規范團體和個人在網上的行為。例如聯合國制定的《電子商務示範法》、WTO通過的《全球基礎電信協議》、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公布的《工商界全球商務行動計劃》、歐盟發表的《歐盟隱私保護指令》以及美國的《信息凈化法》、《總統反恐怖法》、《隱私權保護法》,加拿大的《統一電子商務法》,法國的《信息技術法》,菲律賓與新加坡的《電子商務法》等。

我國為了促進Internet的健康發展,也於1996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暫行規定》;97刑法,第一次增加了計算機犯罪的罪名,包括非法侵入計算機系統罪,破壞計算機系統功能罪,破壞計算機系統數據、程序罪,製作、傳播計算機破壞程序罪等;1999年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通過了《電子交易法令》;2000年9月,國務院審議並通過了《互聯網內容服務管理辦法》。目前《電子商務法》也正在審議中,這表明我國計算機法制管理正在步入一個新階段,並開始和世界接軌。

(三)信息網路發展對道德行為的影響

1.不規范行為與日俱增

杜爾凱將失范注釋為“一種社會規范缺乏,含混或者社會規范變化多端以致不能成為社會成員提供指導的社會情境”。在網路發展初期,新舊道德規范並存、交替、更迭,造成規范內容的沖突和銜接的脫鉤,引發了大量的失范行為,主要表現為:

(1)失規范的行為。建立在現實社會中的道德規范由於不適應網路運行的新環境,而形同虛設。面對新的網路領域,又一時沒有形成新的道德規范,從而大量網上行為處於既不受舊規范的制約,又無新法可依的“真空”狀態。例如:某個人通過某個ISP或BBS傳播了侵權或違法的信息,那麼ISP業者或BBS站長應承擔什麼樣的責任?是過錯責任還是無過錯責任?如是過錯責任,在什麼情況下才算有過錯呢?對此,法律上至今還沒有明確的界定。

(2)網路犯罪。網路的四大特徵加速了信息時代前進的步伐,但也暴露了自身安全性差的弱點。因為網路是一個跨時空、跨地域,完全開放的無主控的虛擬世界,所以,網路上時常會非法潛入一些“黑客”甚至“駭客”。就連美國國家標准局號稱固若金湯的DES加密演算法也曾兩次被人破譯。可以說:一台計算機只要一進入網路就絕無安全性可言,網路成了犯罪分子開拓的新領域,網路犯罪由此產生,並有愈演愈烈之勢,已經成為信息網路社會的公害。

當然立法的滯後也是網路犯罪現象俱增的一個客觀原因。例如,通過在互聯網上建立淫穢網站,鏈接淫穢站點尤其是國外的淫穢站點的行為,算不算犯罪?如果算犯罪,究競是應當適用刑法第363條第1款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第364條第1款傳播淫穢物品罪還是第152條走私淫穢物品罪?目前的法律尚沒有明確的規定,那麼“罪刑法定”基本原則在這種情況下又將如何貫徹?!

2.“觸黃”已經成為網民必過的一道“坎”

據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對網路色情進行的調查,他們考察了約97萬種相關的照片、描述、短篇小說和影片剪輯,發現那些儲有數字化數據的用戶網專題網頁上,83.5%的圖片都是色情的。目前,全球范圍內,已監測出23萬個色情網站,而且,網路中的色情網站,還正以每日300至500個的數量增長。這充分顯示出“性”是網上文化的第一大洪流。在國內,個人網站已成為當今的一大時尚,在這一時尚的後面,有一股“黃潮”也在蠢蠢欲動,色情內容在一些個人主頁也有增多的傾向。許多人做個人網站,除了自己追逐時尚、玩一回外,多少都有一個將來把網站出手賺錢的夢想,而最終決定成交價格的就是這個網站的訪問量。為了提高訪問量,相當多的網站走的是美女路線,結果是網上“美眉”滿天飛,一些網站的“美眉”照片越穿越少,走上了“蛻化變質”的色情路線。對此,有人談網色變。筆者以為,信息時代離不開網路,網路離不開網民,網民又以年輕人為先,所以,“觸黃”僅僅是年輕的網民獵奇時必過的一道“坎”,過去後必然海闊天空!關鍵看我們如何引導。

計算機網路就像一把雙刃劍,它既可以極大地造福人類,又可以無情地損害人類。當然網路發展對倫理道德的影響不可能一夜之間形成,所以在評價它的影響時,我們既要有一種超前意識,又要有一種現實的態度,更要立足於現實,對網路倫理進行重新定位和思考。

三、積極推進網路立法的道德化和網路倫理的法律化進程

1.明確法律與道德的關系是走出網路化陰影的理論前提

現實中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法律與道德是兩個不同的領域,它們調整的范疇各不相同。也有部分同志認為,今天是法律萬能的時代,一切終斷於法。所以在當今時代道德的弱化是必然趨勢。這種把法律與道德對立化的觀念是依法治國的理論障礙,也是引領我們步入網路化陷阱的理論前提。

法律與道德同屬於上層建築,都是規范人們行為的准則,但二者發生作用的機制不同。道德主要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內心信念來約束人們的行為,具有“人格化”的特徵,可以“自由裁量”或“意思自治”。而法律則具有國家強制力,是一種典型的非人格化權威。正如亞里士多德所說:“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慾影響的神祗和理智的體現。”所以,法律與道德在“規范”的層面上是相通的。可以說法律是道德的底線,道德是最高的法律。

2.網路倫理的法律化是網路發展的客觀要求

計算機尤其是網路技術的發展為人們提供了一個無限的虛擬空間,在網路世界裡,每一個人既是參與者,又是組織者,人們必須自己確定自己的行為,自己對自己負責,自己管理自己。可見,網路的發展客觀上要求人們的倫理觀念、道德行為有很高的自律性。但由於網路技術的超常規發展,在我們尚未作好充分准備時,已經被網路快車送入了信息時代。Internet在帶給人們新的思想、新的觀念、新的感受的同時,也帶來了許許多多道德和法律上的問題,如黑客入侵、色情網站、病毒泛濫、安全性差、侵權詐騙等,使一些人談網色變。

的確,在網路世界裡,小則發布虛假信息,大則利用網路犯罪,如黃色信息、惡意的政治信息、文化霸權主義、行為主體的匿名性等。這些都極大地加劇了電子空間中國家、地區之間道德和文化的沖突,增大了維持國家觀念、民族共同理想和共同價值觀的難度。匿名性所體現的許多觀念很難再放到傳統意義上的社會關系、社會實踐中加以認識、檢驗和適用,謊言、偷竊的責任者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與傳統意義的社會直接接觸,責任者之外的他人難以有針對性地做出道德反應並採取道德措施。

常言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虛擬的網路社會中,如果自律性尚不足以維持其正常運行的話,就必須引入剛性的法律!法律是社會關系的調解器,信息網路對社會各領域的深刻影響必然對傳統法律產生巨大的沖擊。而法律的發展又總要受到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制約,所以,原有的傳統法律面對新興的計算機信息網路帶來的新的社會問題已經顯得力不從心了。因此,制定新的法律規范,調整在計算機信息網路的建設、經營和應用中產生的社會關系,規范人們相應的權利與義務,保障網路建設、經營與應用的健康發展,是十分必要和緊迫的。

所謂網路倫理的法律化就是立法者將網路社會自發形成的或約定俗成的網路道德理念、網路倫理規范或網路道德規則藉助於立法程序以法律的、國家意志的形式表現出來並使之規范化、制度化。這既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心願,更是網路發展的客觀要求。

我國從1990年9月通過的《著作權法》首次將“計算機軟體”列入了著作權的保護范圍起,就開始了計算機信息網路立法的探討,盡管其目前在我國法律體系中的層次並不高,但我們決不能因此而忽視計算機信息網路立法的重要性。計算機信息網路是現代社會的信息基礎設施,是信息社會的神經系統。用信息網路法和其它一些法律規范,共同調整網路上的社會關系,對於信息社會的正常運轉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就我國目前的法律體系而言,信息網路法很難直接歸屬某一個法律部門,所以在標榜不懂計算機的人將是21世紀新文盲的今天,信息網路法應當也必將成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

3.網路立法的道德化是規范網路行為的根本途徑

中國有句古語“徒法不足於自行”,在依法治國的今天,雖然人們的行為主要依靠嚴密的法律來規范,但是,法總是要人去制定、去遵守、去執行的。如果人的網路倫理素質不高,網路倫理觀念不強,就會缺乏遵守信息網路法規的內在要求,缺乏棄惡從善、抑惡揚善的自覺信念和“慎獨”精神,從而也就不可能自覺地去遵守法紀;就會有法不依,甚至知法犯法;就會挖空心思地投機鑽營,鑽法律的空子,甚至利用網路法制的某些不完備去做損人利己、圖利害人之事。進而信息網路法律、法規就不可能有效地實施;市場經濟就會變形而不能正常運行;網路犯罪就會屢禁而不止,社會風氣也就不可能凈化。可見,道德是法律的“助手”,穩定社會離不開法律,也離不開道德。

所謂網路立法的道德化是指法律主體(如信息網路時代的網民)把守法內化為一種道德義務,以道德義務對待法律義務。假如沒有這種道德義務,那麼服從法律就僅僅是暴力下的被迫服從,當法律由人“不得不”而不是“自覺”遵守的時候,法律終將成為紙上的文字游戲,守法精神蛻化為避法精神,建立法治國家也將成為一句空話。所以,在信息時代、在依法治國的今天,提高網民的法律意識和網路倫理素質,使其在網路世界遨遊、追逐網路利益的同時,把信息時代的外在行為准則要求變為其內在的道德律令,由外在的社會立法,變成其內在的心靈立法,由他律變為自律,在正確處理好法律與道德、情與法、競爭與協作、自主與監督、效率與公平、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等關系中驅人為善,避人為惡,形成良好的網路社會風尚。這是走出網路倫理教育怪圈的根本途徑,也是建設中國特色網路倫理體系的根本途徑。

網路建設論文篇2

淺議網路文明建設

【摘要】從90年代初,互聯網被人們所認識,通過技術的不斷成熟,速度的不斷提升,在學習、生活、管理、金融、政治、軍事等各個方面,互聯網已經成為其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截止2009年,中國網民數量已經位居世界第一,可是互聯網在帶給人類方面和快捷的同時,其在中國的各種負面影響也不斷的呈現在大眾眼前。在國家倡導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網路文明的建設也已經刻不容緩。

【關鍵詞】網路文明;建設;倫理;法律

網路作為人類信息交流使用的一個工具。它的誕生無疑提升了全球人類生活品質。網路以其不可阻擋的影響力,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和思維,一個全新的“網路”信息時代正向我們走來。網路虛擬的空間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加大加快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似乎晝夜之間,人類生活的地方彷彿只是一個村——“地球村”。網路讓人類更便捷地獲取信息,找到所求,生活更加快樂和豐富。然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網路猶如一把雙刃劍,在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更給我們中職生帶來了許多的隱患。其負面的影響愈來愈突出,各種黑色的陰影正向我們慢慢襲來。例如黃毒,暴力,非法網站,網路游戲彷彿裹著糖果的炮彈向我們發射。因此,網路又彷彿一個戰斗的陣地,在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不去佔領,就會被那些精神垃圾佔領。

一、網路虛擬性與共享性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一)我國網路技術落後於西方等發達國家

中國的網路真正發展始於20世紀90年代,而當時的西方國家,網路及其相關管理已經基本健全,無論在網路基礎設施還是相關技巧方面我國都有著較大差距,而這一差距也成為我國網路文明建設的短板所在。

(二)網路的自身特徵導致網路文明建設難度的增加

互聯網自身具有開放性、虛擬性和隱蔽性等特徵,人們在網路所構建的虛擬空間中時,現實社會的法律和道德無法起到約束其行為的作用,而現有的互聯網技術又無法有效的抵制網路犯罪的發生,從而使得網路垃圾文化和負面影響無法進行有效過濾和抵禦,從而使網路成為國家想管卻又無法可管的死角。

(三)我國現有的互聯網相關法律法規還處於起步的初期

階段

無法行之有效的對網路不文明、違法行為進行約束和管制。最近幾年,雖然由於各種網路犯罪的頻繁發生,使國家開始逐漸重視互聯網法制和文明的建設,但是多以規章、通知、措施、文件的形式發布,不具有法律效應,無法真正達到抵制和改善的效果。

(四)傳統的倫理道德規范在互聯網上的作用有限

道德,是通過社會輿論、民族傳統思想對人們的行為起到限制和束縛的作用的無形束縛,使人們壓制住人性的陰暗面;但是互聯網所構建的虛擬空間特性,使得人性中被現實社會中法律、道德等被壓抑的陰暗面失去了束縛,使得自製力不強的,尤其是喜歡新鮮和刺激的青少年群體將陰暗面釋放出來。因此,網路上的道德倫理問題一直屢見不鮮,又因為互聯網的開放性、快速、無地域性,使得中華民族的傳統道德觀念受到西方思想的沖級和腐蝕,加之網民自身道德修養普遍不高,很容易受到其不良影響。

(五)西方等發達國家利用互聯網進行文化滲透等手段嚴

重阻礙了我國網路文明建設步伐

互聯網的基礎設施有將近一半以上都設置在西方國家,其設施和技術的先進性,使得西方文化在互聯網中處於主導地位。而互聯網作為一個開放的平台,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文化的傳播和意識的交流。西方諸國利用其網路優勢不斷向我國釋放其資產主義的不良思想和文化垃圾,由因為之前提到過的,我國設備和技術實力的落後,導致我國無法進行有效抵禦,這對我國的長遠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產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

二、促進網路文明建設的若干建議

現階段,網路文明建設的重點是採取一系列復合我國現有情況,從而提出可行的、且具有針對性的措施來抵制和降低互聯網的負面影響,目前,我國大力提倡的網路實名制建設就成為推進我國網路文明建設的必要步驟以及實施以下建議的基礎構架。

(一)大力提倡正確的上網理念

從我國社會主義特色出發,以中國現有的思想理論為基礎,利用輿論、傳媒等傳播方式建立並引導網民正確、健康的綠色上網理念,從根本上培養網民自身思想和道德意識,主動抵制網路垃圾信息,為建設和諧的網路環境打下基礎。

(二)為網路文明建設營造良好的法律環境

單靠引導網民從自身修養出發,主動抵制網路負面影響,營造和諧上網環境是不夠的。在引導的同時更應該加緊完善互聯網的法制體系,只有通過法律的強制性和威懾力,建立健全的網路監督、管理、追責機制,將網路主體的責任、權利和義務加以明確,使網民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做了以後的嚴重後果和將要承擔的法律責任,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杜絕或極大的打擊各種網路不文明行為的發生。由於現在網路的法律體系還處在摸索和實踐階段,但這更需要相關部門能夠及時、快速、准確的對已有的或新出現的網路問題做出有針對性的處理和頒布相關法律規定進行有效限制,而不是敷衍了事,確保落實實處,最終目的是從點到面,逐步完善我國互聯網的法律體系。

(三)提高網路基礎設施和技術水平,加強網路監控和打擊力度

互聯網作為新興的網路技術平台,要對其實施管理和有效監控,為打擊網路不文明、違法行為提供必要的技術保障,這就需要對應的技術實力和硬體水平以及相關人才的培養,只有技術水平的提高、基礎設施的加強,才能真正實現對互聯網的管理,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抵制互聯網不文明信息的傳播和西方不良思想對我國網民的腐蝕,才能真正的讓在網路上進行不文明行為和違法行為的人受到應有的懲罰,才能從根本上消除網路不文明行為的發生,只有我國自身技術和能力達到相應的水準,我國構建網路文明建設才不會只是一句空話。

(四)利用中華民族傳承下來的優良傳統文化、倫理資源

互聯網作為文化的載體之一,那麼就不能忽略倫理道德的教育。中華文明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在歷史長河的篩選中已經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精神文化財富,我們因該充分利用這筆寶貴的財富,通過相關部門組織專家、學者有目的、有步驟的通過互聯網將其傳遞給民眾,通過優良的傳統文化抵制網路負面文化的影響,將祖先傳承下來的寶貴財富建立成現代網路文明建設的前沿陣地。

三、總結

互聯網的迅速崛起,在帶來各種便捷的同時,其危害在我國這幾年的快速發展中逐漸顯現,控制其危害已經刻不容緩,但是依然有大多數人並沒有意識到其危害性而沒有產生應有的警惕心理。光靠國家出台相應的法律政策、提升網路管理水平只能治標,根本還是需要依靠廣大人民群眾真正了解其危害,並從自身素質、思想品德培養著手,主動抵制網路垃圾文化的侵蝕和不文明行為的發生,共同攜手參與到網路文明建設的行動中來,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杜絕網路不文明行為的發生,才能真正建設屬於我們自己的網路精神文明家園。

參 考 文 獻

[1]張波,閆建芳.道德主體教導與網路文明建設[J].大連科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0:12(22):32

[2]盛湘卾.略論網路倫理教導[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2(7):169

5. 計算機網路畢業論文大綱該怎麼

1、論文題目:要求准確、簡練、醒目、新穎。
2、目錄:目錄是論文中主要段落的簡表。(短篇論文不必列目錄)
3、提要:是文章主要內容的摘錄,要求短、精、完整。字數少可幾十字,多不超過三百字為宜。
4、關鍵詞或主題詞:關鍵詞是從論文的題名、提要和正文中選取出來的,是對表述論文的中心內容有實質意義的詞彙。關鍵詞是用作機系統標引論文內容特徵的詞語,便於信息系統匯集,以供讀者檢索。 每篇論文一般選取3-8個詞彙作為關鍵詞,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題詞是經過規范化的詞,在確定主題詞時,要對論文進行主題,依照標引和組配規則轉換成主題詞表中的規范詞語。
5、論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稱前言、序言和導言,用在論文的開頭。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寫出作者意圖,說明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並指出論文寫作的范圍。引言要短小精悍、緊扣主題。
〈2)論文正文:正文是論文的主體,正文應包括論點、論據、 論證過程和結論。主體部分包括以下內容:
a.提出-論點;
b.分析問題-論據和論證;
c.解決問題-論證與步驟;
d.結論。
6、一篇論文的參考文獻是將論文在和寫作中可參考或引證的主要文獻資料,列於論文的末尾。參考文獻應另起一頁,標注方式按《GB7714-87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進行。
中文: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標題--出版物信息
所列參考文獻的要求是:
(1)所列參考文獻應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讀者考證。
(2)所列舉的參考文獻要標明序號、著作或文章的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

6. 計算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教學網站的設計與實現(一)

畢業設計(論文)開題報告


一、選題的依據、意義和理論或實際應用方面的價值


本課題圍繞C語言課程教學網站的設計與實現展開,此教學網站的開發突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給學習者提供豐富的網路教學資源及各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同時使課程中抽象和難以體會的概念等變得生動起來,加深加快對該門課程的理解,使學習者通過網路可在線學習理論與實驗,提高學習能力及實踐能力,師生之間更具有交互性。不僅如此,也為學校節約了大量的人力及物力,教學網站上開設的在線自測功能使得學習者隨時掌握自己的學習情況,知曉自己知識點的遺漏之處進而補足。



二、本課題在國內外的研究現狀


在國外,網路教學的發展較國內更加迅速,除了普及廣泛外,已經向更高層次的應用和標准化方面發展。以美國為例,美國是目前遠程教育規模最大的國家。近年來,美國高校遠程教育課程建設快速發展,達到了4萬種。其中本科課程3.5萬種,研究生課程1.4萬種,非學歷學位課程50000種。虛擬大學的辦學模式。所有的教學活動和教育管理都是通過網路教學技術實現的,網路教學技術幾乎成為學員唯一獲取知識的途徑。


在國內,關於教學信息化我國已有一些網路教學平台,如軟酷網,各大重點高校的在線教學平台等都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學習平台。但由於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網路教學並未得到很好的推廣。因此,教學網站的設計實現以及觀念的轉變顯得尤為重要。我國的網路基本普及到全國各大中小城市,但現在網路教育資源並不是很豐富,再加上教育水品並不高的廣大農村地區。因此在未來,我國的網上教育平台的建設將有很大的前景。要提高我國網路教學水平,必須注重網路教育的教學設計,加強適應個性化教學,合作性教學,加強資源庫的標准化建設。


以上就是小編分享的關於計算機類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的分享,小夥伴們可以仔細研究其中的內容,為自己的畢業論文尋找一些靈感,更多論文相關內容,請關注本平台,小編會做及時的整理與發布。

7. 網站設計的畢業論文怎麼做

畢業論文很簡單。你就網路很多質料下來。。把他們組合在一起!就可以了!

8. 計算機組網技術論文(2)

計算機最新技術論文篇二
計算機網路雲計算技術研究

摘 要:計算網路技術取得了較快的發展,這也有效的帶動了計算機網路中雲計算技術的快速進步,而且在實際網路信息化服務過程中,雲計算技術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引為了能夠有效的推動計算機網路雲計算技術的發展,我們需要加強對計算機網路雲計算技術的研究力度。文中從計算機網路雲計算技術的概述入手,分別從計算機網路雲計算技術的分類、實現、問題及確保數據安全的措施進行了具體的闡述,以便於能夠更好的推動雲計算技術的快速發展。

關鍵詞:計算機;網路;雲計算技術;分類;實現;問題;措施

前言

近年來,計算機技術和網路技術在各個領域得以廣泛的應用,這也使網民對計算機網路的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傳統的計算模型中,由於需要大規模的進行底層基礎設施的鋪設,這就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但當前很大一部分企業由於自身資金不足,再者在短時間內也無法實現資金的回籠和調度,這也是導致傳統計算模型成本高的重要因素。同時在傳統計算模型中,由於其服務平台缺少彈性,而且不能及時進行調整,這也使其無法滿足當前網民不斷增長的需求,傳統計算模型服務平台較為僵硬,缺乏靈活性。另外在傳統計算模型中,由於需要服務商長期進行維護工作,導致佔有的時間和精力較多,不利於新的業務和資源的開辟。由於傳統計算模型越來越無法適當當前社會發展的要求,為了能夠滿足網民日益增長的對計算機性能的要求,則雲計算應運而生,而且在雲計算應用過程中服務商也在不斷的進行完善和改時,使其自身的靈活性和實用性得以提升,從而更好的服務於廣大用戶。

1 計算機網路雲計算技術的概述

網路雲計算技術是由美國一家網路公司最早提出來的,其主要是對網路和軟體等相互之間進行融合,而且網路雲計算技術還具有規模化、安全性和虛擬性的特點。在雲計算中,不同的雲都屬於計算機並行分布式體系,其服務基礎主要是以網路化的計算機為主,同時還要確保其與計算資源之間具有較好的契合性。雲計算作為一個綜合體,其較有龐大性,而且網路雲計算技術作為計算機軟體技術發展的重要環節之一,在具體研究中對於計算機網路雲計算的特點更為重視。在當前大多數網路計算機用戶中,由於沒有對基礎設施建設制定有效的方案,這就需要充分的發揮計算機網路雲計算技術自身的優勢,及時向用戶傳輸其所需要的資源,這就需要計算機雲技術能夠具有較強的實用性、靈活性和方便性。

2 計算機網路雲計算技術的分類

在網路雲計算技術分類中,可以從不同的方面來將網路雲計算技術進行不同的分類。根據其不同類別的服務特點可以分為公有雲和私有雲。私有雲是針對用戶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進行獨立應用,並建立平台,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和實用性。而公有雲則是對其他用戶的雲資源進行開發利用。可以從服務的連續性、數據安全性、成本費用及監測能力等幾個方面對公有雲和私有雲進行分類。在提供服務方面,公有雲受外界因素影響較大,而私有雲則沒有這方面的問題。相對於私有雲的安全等級來講,公有雲安全等級不高,但其費用成本較低,而私有雲成本費用則相對較高,具有較好的穩定性。另外公有雲的監測能力也較為強大,能夠根據用戶的實際需求來執行非常嚴格的監測。

3 計算機網路雲計算技術的實現

在當前計算機系統中,需要將系統劃分為兩個層次,即功能實現過程及預處理過程,這兩個過程的處理效果和作用都會有所不同,但能夠確保系統功能的實現。在對實現過程中和預處理過程進行應用過程中,可以有效的提高計算機系統的簡潔化,確保計算機整體運行效率的提高。近年來,我國信息化技術取得了較快的發展,在實際生活中雲計算技術也得以不斷的應用,為雲計算技術的實現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當前計算機網路雲計算的實現形式中,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方面:

第一,通過對軟體程序在 企業管理 程序中進行應用,在當前雲計算應用實現方式中,多是利用網路瀏覽器來對用戶所需要的信息進行傳遞,這有效的實現了資金和費用的節約。

第二,網路服務。主要是通過對實際軟體程序的利用,從而使研發人員更好的參與到計算機網路實際應用的開發中來。

第三,管理服務提供商。相對於其他實現形式,管理服務提供商主要都是向信息技術行業提供較為專業的服務。

4 計算機網路雲計算技術的發展遇到的問題

在當前計算機網路雲計算技術廣泛應用的過程中,雲計算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這就需要在當前雲計算廣泛應用過程中要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來對數據的安全性進行有效的保障,這是當前雲計算技術發展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項課題。當前很大一部分雲端是通過瀏覽器來進行接入的,在計算機系統中,瀏覽器處於十分薄弱的環節,自身存在許多漏洞,這樣在雲端接入瀏覽器過程中,用戶的證書和認證秘鑰則極易由於瀏覽器自身的漏洞而發生泄露。而且在雲端中,由於不同的應用都需要進行認證,這就需要對認證機制的高效性和安全性進行有效的保障。在應用服務層中,需要使用安全可行的手段來確保用戶隱私的安全性,在基礎設施層中需要採取有效的措施來確保數據的安全和保密性,有效的對數據的安全性和保密性產生影響的因素的控制。

5 採取措施保障網民數據安全

當數據存在著安全風險時,則會對雲計算的發展帶來較大的影響,因此為了有效地確保網民數據安全能夠得到有效的保障,則需要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來保證數據的安全性。

(1)隔離操作系統和計算資源。為了有效的確保網民數據的安全性,則需要充分的運用Hypervisor,從而將網民的操作系統與所需要存儲的計算資源有效的隔離開來,從而有效的提高計算資源的安全性,避免其受到來自於網民操作系統所可能帶來的影響。

(2)重置API保護層。服務商把API供給用戶,用戶按需進行運用。但是,第三方也會使用這些API。如果想要保護數據安全,就必須再安裝API保護層,對API進行重疊保護。

(3)嚴格身份認證。服務商需要執行嚴格的身份認證,加強對網民賬號和密碼的管理,對冒充網民身份的行為進行有效的防範,確保網民只對自己的數據和程序進行訪問,有效的提高數據的安全性。

6 結束語

隨著計算機網路技術的快速發展,當前計算機網路雲計算技術也取得了一定的進步,盡管當前計算機網路雲計算技術還處於初步發展階段,但其具有較高的實用性,而且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效果,給我們的生活方式帶來了較大的改變。近年來,計算機網路雲計算技術越來越受到重視,國家和企業都加大對其進行研究力度,這使計算機網路雲計算技術的高速計算優勢得以更好的發揮出來,已成為當前信息科技發展的主要方向。

參考文獻

[1]李靜媛,徐榮靈.計算機網路雲技術分析[J].計算機光碟軟體與應用,2013,4(1).

[2]矯玉勛.元計算技術在現代農業中應用分析及發展策略[D].吉林大學,2013,5(24).

[3]姜博.基於網路計量學的雲計算技術發展態勢研究[D].北京工業大學,2013,6(1).


看了“計算機最新技術論文”的人還看:

1. 淺談計算機網路專業論文範文

2. 關於計算機網路的論文精選範文

3. 計算機網路技術論文的範文

4. 關於計算機網路技術的論文

5. 計算機網路應用技術論文

9. 急需 (計算機網路的設計與實現)的畢業論文

一篇關於校園網路建設的。可以參考下。

目錄

摘要2

Abstract3

第一章案例環境4

1.1.校園網路的現狀4

1.2.改造需求5

第二章系統總體設計目標6

第三章系統設計原則7

3.1.實用性7

3.2.開放性7

3.3.先進性7

3.4.可擴充性7

3.5.可靠性7

3.6.安全性7

第四章方案實施9

4.1.方案應用模式9

4.2.結構化布線9

4.3.網路技術選擇10

4.3.1.千兆位乙太網10

4.3.2.FDDI方案11

4.3.3.ATM方案11

4.3.4.得出結論11

4.3.5.方案特點12

第五章網路設備13

5.1.網路設備組成13

5.2.網路拓撲結構圖14

5.3.網路設備配置16

結束語17

致辭18

參考文獻19

關於校園網路改造建設

摘要

新世紀的開端,學習和教育成為全人類關注的焦點。只有率先認識到信息技術在現代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用它解決教育中的問題,把它作為現代教育的基本工具,才能在全球教育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校園網作為學校的信息基礎設施,和Internet連接後所形成的網路成為整個社會的重要教育基礎設施

二十一世紀是信息化時代,辦公自動化、網路化、信息化已成為一種必不可少必備條件。

作為基礎教學與科研基地的學校自然走在所有行業的最前列,全國各大、中、小學校都在積極建設和完善校園計算機網路。校園網已成為各學校必備的重要信息基礎設施,其規模和應用水平已成為衡量學校教學與科研綜合實力的一個重要標志。本文就某一具有代表性的大學校園網的建設,研究校園網路改造建設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