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計算機網路第5版》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計算機網路》(謝希仁)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書名:計算機網路
作者:謝希仁
豆瓣評分:7.9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8-1
頁數:402
內容簡介:
《計算機網路(第5版)》自1989年首次出版以來,於1994年、1999年和2003年分別出了修訂版。2006年8月本教材通過了教育部的評審,被納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計算機網路》的第5版,在內容和結構方面都有了很大的修改。
全書分為10章,比較全面系統地介紹了計算機網路的發展和原理體系結構、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運輸層、應用層、網路安全、網際網路上的音頻/視頻服務、無線網路和下一代網際網路等內容。各章均附有練習題。此外,附錄A給出了部分習題的答案和提示。隨書配套的光碟中,有全書課件和作者教學中經常遇到的150多個問題及解答,計算機網路最基本概念的演示(PowerPoint文件),以及《計算機網路(第5版)》引用的全部RFC文檔等,供讀者參閱。
㈡ 計算機網路的定義是什麼
計算機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從整體上來說計算機網路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區域的計算機與專門的外部設備用通信線路互聯成一個規模大、功能強的系統,從而使眾多的計算機可以方便地互相傳遞信息,共享硬體、軟體、數據信息等資源。簡單來說,計算機網路就是由通信線路互相連接的許多自主工作的計算機構成的集合體。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與一般的事物分類方法一樣,可以按事物所具有的不同性質特點(即事物的屬性)分類。計算機網路通俗地講就是由多台計算機(或其它計算機網路設備)通過傳輸介質和軟體物理(或邏輯)連接在一起組成的。
總的來說計算機網路的組成基本上包括:計算機、網路操作系統、傳輸介質(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如無線網路的傳輸介質就是空間)以及相應的應用軟體四部分。
㈢ 論文相似度是全部相似度加起來不超過30%嗎,還只要不低於一篇的30%
論文重合度是學扒肆術論文在內容上的相似或重合程度,通常用來檢測論文是否抄襲,一般高校將重合度30%以上定為抄襲的文章,即論文審核不通過。
2019年4月,清華大學近日公布的新版《清華大學告吵學生紀律處分管理規定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格外引人關注。
學位論文、公開發表的研究成果中有抄襲、篡改、偽造等情形,情節嚴重的;或代寫、由他人代寫學位論文、買賣學位論文的,經學校學術委員會認定,將給予開除學籍處分。而上述行為原來的處罰是給予「記過以上處分」。
(3)計算機網路原豆丁網擴展閱讀:
抄襲基本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低級抄襲」,即原封不動或者稍作調整復制他人的作品內容;另一種是「高級抄襲」,即將他人作品中的獨創性內容通過改變作品類型春友轎、表現形式的方式竊為己有。審判實務中,認定「低級抄襲」較為容易,可通過比對重合內容的比例數據進行一般判斷。
而認定「高級抄襲」難度相對較高,在判斷是否構成著作權侵權時需要考慮的認定標准有:相似部分是否具有獨創性、是否使用了他人思想表達形式的主要部分或實質性部分、相似部分在作品中的篇幅比例和重要程度以及相關公眾對作品的整體認知等。
㈣ 全國20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計算機網路基本原理試題答案
網路文庫、新浪文庫、豆丁網,基本都會有,再者去相關官網看看。
㈤ 大神求解答-計算機網路原理
147換扮運算成二進制10010011
掩碼224換算成二進制11100000
進行與運算0和 0為0
1和1為 1,0和1為0
得:10000000轉換十進制廳卜梁為128
所以所屬網路地址弊明為202.120.167.128
㈥ 計算機網路技術實訓原理
主要涉及計算機網路的基本原理、網路拓撲結構、網路協議、網路安全等方面的內容。
根據查詢網路文庫得知,計算機網路技術實訓原理是一門計算機網路技術的實踐課程,主要涉及計算機網路的基本原理、網路拓撲結構、網路協議、網路安全等方面的內容。在這門課程中,尺手學生需要通過實驗來掌握計算機網路的基本原理和實際應用,例如:區域網的搭建、網路協議的分析、網路安全的陵羨嫌防範等等。
計算機網路技術(ComputerNetworkTechnology)是中國派改普通高等學校專科專業。專業代碼是510202,該專業的修業年限是三年。
㈦ 計算機網路原理自考知識點
計算機網路原理自考知識點如下:
計算機網路向用戶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兩個,即連通性和共享。計算機聯網後,各計算機可以通過網路互為後備,一旦某台計算機發生故障,則由別處的計算機代為處理,還可以在網路的一些結點上設置一定的備用設備。
㈧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可分為哪幾個階段每個階段各有什麼特點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可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1、面向終端的計算機通信網:其特點是計算機是網路的中心和控制者,終端圍繞中心計算機分布在各處,呈分層星型結構,各終端通過通信線路共享主機的硬體和軟體資源,計算機的主要任務還是進行批處理,在20世紀60年代出現分時系統後,則具有互動式處理和成批處理能力。
2、分組交換網:分組交換網由通信子網和資源子網組成,以通信子網為中心,不僅共享通信子網的資源,還可共享資源子網的硬體和軟體資源。網路的共享採用排隊方式,即由結點的分組交換機負責分組的存儲轉發和路由選擇,給兩個進行通信的用戶段續(或動態)分配傳輸帶寬,這樣就可以大大提高通信線路的利用率,非常適合突發式的計算機數據。
3、形成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為了使不同體系結構的計算機網路都能互聯,國際標准化組織ISO提出了一個能使各種計算機在世界范圍內互聯成網的標准框架—開放系統互連基本參考模型OSI.。
4、高速計算機網路:其特點是採用高速網路技術,綜合業務數字網的實現,多媒體和智能型網路的興起。
特點:
第一階段為面向終端的計算機網路,特點是由單個具有自主處理功能的計算機和多個沒有自主處理功能的終端組成網路。
第二階段為計算機-計算機網路,特點是由具有自主處理功能的多個計算機組成獨立的網路系統.。
第三階段為開放式標准化網路,特點是由多個計算機組成容易實現網路之間互相連接的開放式網路系統.。
第四階段為網際網路的廣泛應用與高速網路技術的發展,特點是網路系統具備高度的可靠性與完善的管理機 。
(8)計算機網路原豆丁網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類:
1、根據網路的交換功能分為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分組交換和混合交換;
2、根據網路的拓撲結構可以分為星型網、樹型網、匯流排網、環型網、網狀網等;
3、根據網路的通信性能可以分為資源共享計算機網路、分布式計算機網路和遠程通信網路;
4、根據網路的覆蓋范圍與規模可分為區域網、城域網和廣域網;
5、根據網路的使用范圍分為公用網和專用網。
計算機網路也稱計算機通信網。一些相互連接的、以共享資源為目的的、自治的計算機的集合。若按此定義,則早期的面向終端的網路都不能算是計算機網路,而只能稱為聯機系統(因為那時的許多終端不能算是自治的計算機)。
但隨著硬體價格的下降,許多終端都具有一定的智能,因而「終端」和「自治的計算機」逐漸失去了嚴格的界限。若用微型計算機作為終端使用,按上述定義,則早期的那種面向終端的網路也可稱為計算機網路。
㈨ 怎樣才能學習網路知識
推薦你一本書《計算機網路原理及應用》
拿出你自學軟體的勁頭來,不信學不好
㈩ 計算機網路原理真題
我認為R1會更新這幾條路由信息;30.0.0.0 4 40.0.0.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