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計算機網路實驗:網路系統集成(綜合實驗)
這個是計算機網路綜合實驗,可以參考企業網路建設
B. 計算機網路中級綜合復習題
44.分區
45.FTP
46.NTFS
47.4
48.標注語言
49.TCP/IP
50.先用反病毒軟體進行檢測再做決定
51.設置磁碟配額
52.長
53.Microsoft 網路的文件和列印機共享
54.DNS配置故障
55.CD-ROM$ (windows默認共享,不顯示)
56.
57.
58
59.網卡配置
60.內置管理員帳戶
61.磁碟掃描
62.255.255.255.192
63.通過復印的紙張
(不好意思,那個子網的我不會,學子網劃分的時候沒有學好)
C. 計算機網路綜合布線技術 試題求解!!
所需要的材料如下:
每層應該用到的
信息模塊:7x12x2
出於安全考慮應該多幾個
水晶頭
:7x12x2x4x(1+15%)
就用5類線
線纜:(0.55x(70+10)+6)x24x7
D. 計算機網路是一門綜合技術,主要包括什麼
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
計算機網路是一門綜合技術,主要技術包括: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
E. 計算機網路試題《綜合應用題》
IP地址數=2的10次方-2=1022; 要分成8個網段,那每個網段的ip數1022/8大約等於127個,那就可以用掩碼255.255.255.128; 那前三個的網段網路號就應該是210.43.32.0;210.43.32.128;210.43.33.0;對應的前三個網段廣播地址則是210.43.32.127;210.43.32.255;210.43.33.127;
F. 關於計算機網路綜合題
思路:既然有5個不同地區,那麼就要劃分5個子網段,但是每個部分要有15台主機,因此又要保證每個子公司所屬的網段中有至少15的可用ip地址。
步驟:
1. 先劃分各子網段。
有5個地區,那麼就有2的n次方≥5,n的最小值=3。因此,網路位需要向主機位借3位。那麼就可以從192.138.19.0/24這個大網段中劃出2的3次方=8個子網,因為網路位向主機位借了3位,所以網路號就變成了192.138.19.0/27,此時又保證了每個子網有大於15(2的5次方)可用主機IP,滿足每個子網主機數量的要求。
2.列出子網(這種是比較笨的方法)
先將192.138.19.0/24用二進製表示
11000000.10001010.00010011.00000000/24
借3位後(可劃分出8個子網):
11000000.10001010.00010011.00000000/27→→→→192.138.19.0/27 主機地址范圍: 192.138.19.1 - 192.138.19.30 廣播地址:192.138.19.31
11000000.10001010.00010011.00100000/27→→→→ 192.138.19.32/27 主機地址范圍:192.138.19.33 - 192.138.19.62 廣播地址:192.138.19.63
11000000.10001010.00010011.01000000/27→→→→192.138.19.64/27 主機地址范圍:192.138.19.65 - 192.138.19.94 廣播地址:192.138.19.95
11000000.10001010.00010011.01100000/27→→→→192.138.19.96/27 主機地址范圍:192.138.19.97 - 192.138.19.126 廣播地址:192.138.19.127
11000000.10001010.00010011.10000000/27→→→→192.138.19.128/27 主機地址范圍:192.138.19.129 - 192.138.19.158 廣播地址:192.138.19.159
11000000.10001010.00010011.10100000/27→→→→192.138.19.160/27 主機地址范圍:192.138.19.161 - 192.138.19.190 廣播地址:192.138.19.191
11000000.10001010.00010011.1100000/27→→→→192.138.19.192/27 主機地址范圍:192.138.19.193 - 192.138.19.222 廣播地址:192.138.19.223
11000000.10001010.00010011.11100000/27→→→→192.138.19.224/27 主機地址范圍:192.138.19.225 - 192.138.19.254 廣播地址:192.138.19.255
等你熟練了就可以這樣計算,已知第一個網路號為192.138.19.0/27,那麼第一個子網就是從
192.138.19.0-192.138.19.31 (2的5次方就是32即為0-31的共32個),後面就是32疊加,第二個就是192.138.19.32-192.138.19.63以此類推。
電腦網路用處有哪些
計算機網路是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日益發展和密切結合的產物。隨著信息
時代的到來,計算機和通信在信息的收集、存儲、處理、傳愉和分發中扮演了極
其重要的角色。
計算機網路綜合了計算機軟、硬體及通信等多方面的技術,涉及面寬,應用范圍廣對信息技術的發展有著深刻的影響。隨餚全球范圈「信息高速公路.越來越引起人們的極大興趣和高度重視,相信在不羨謹久的將來,所有計算機.
包括家用電腦在內,都會以某種形式連接到計算機網路上,在更大的范圍內.以更快的速度相互交換信息、共享資源和協同工作。計算機網路就是利用通信設備和線路將地理位置不同的、
功能獨立的多個計算機系統互連起來,以功能完善的網路軟體《網路通信協議、信息交換方式及網路操作系統等)實現網路中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系統.
計算機網路的功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硬體資源共享:
可以在柱個網路范圍內提供處理資源、存儲資源、輸入/輸出資源等的共享,特別是對一些較離級和昂貴的設備的共享,如巨型計算機、大型繪圖儀、高精度激光列印機以及大容里外部存儲器等。從而節省用戶投資,也使於竹那。
軟體資源共享:
允許全網上的用戶訪問各種類型的資料庫,使用遠程的軟體資源.從而避免軟體資湃和數據資源的重復存儲與浪費。用戶之間的信息交換:計算機網路為分布在各地的用戶提供了強有力的通信手段。可以通過計算機網路傳送電子郵件、發布新聞消息和進行電子數據交換,極大地方便了用戶提高了工作作效率。
電腦網路有什麼作用?
數據通信
數據通信是計算機網路最基本的功能。它用來快速傳送計算機與終端、計算機與計算機之間的各種信息,兄毀基包括文字信件、新聞消息、咨詢信息、圖片資料、報紙版面等。利用這一特點,可實現將分散在各個地區的單位或部門用計算機網路聯系起來,進行統一的調配、控制和管理。
資源共享
「資源」指的是網路中所有的軟體、硬體和數據資源。「共享」指的是網路中的用戶都能夠部分或全部地享受這些資源。例如,某些地區或單位的資料庫(如飛機機票、飯店客房等)可供全網使用;某些單位設計的軟體可供需要的地方有償調用或辦理一定手續後調用;一些外部設備如列印機,可面向用戶,使不具有這些設備的地方也能使用這些硬體設備。如果不能實現資源共享,各地區都需要有完整的一套軟、硬體及數據資源,則將大大地增加全系統的投資費用。
分布處理
當某台計算機負擔過重時,或該計算機正在處理某項工作時,網路可將新任務轉交給空閑的計算機來完成,這樣處理能均衡各計算機的負載,提高處理問題的實時性;對大型綜合性問題,可將問題各部分交給不同的計算機分頭處理,充分利用網路資源,擴大計算機的處理能力,即增強實用性。對解決復雜問題來講,多台計算機聯合使用並構成高性能的計算機體系,這種協同工作、並行處理要比單獨購置高性能的大型計算機便宜得多。
電腦網路有什麼作用
方法/步驟
現在的網路用途多在應用之上,比如我們使用的網路字典,我們使用的手機游戲,我們看到的網路電影,還有在網路中購的物品等等,都是要通過網路進行選擇使用。
更專業一點說,我們玩的QQ,等一切聊天工具都是一種網路產品,也可以說現在比較流行的應用,可以是自己開發的產品,當然大多數比較熱點的應用都會是我們習慣性的下載工具,那些應用就是網路的存在意義所在了。
以前我們會使用電視進行看電視,電影 ,而現在您是否還會使用電視看一切的一切最近動態呢?如果是否定的,那麼說明你已經進入網路時代,在網路中學會了找自己喜歡看的所有的一切,這也就是我們所了解的網路,平時一天可能只看2-4個小時,而現在大多會10個多小時的時間,看完整個電視節目。
對於某些商品,可能在沖浪余銷的時候,你會發現他的存在,而在實體店中,找還是會找不到,那麼你會怎麼辦呢?以前有很多的朋友,可能是通過朋友選擇購買,而現在大多數的朋友可能已經使用網路進行選擇購買了,是不是這樣呢,如果是,說明你會使用網路了。
在那個時候,我們玩的是什麼游戲,是不是魂斗羅,還是拳王。最近的電視劇中有了一小段的游戲回憶,而現在你在玩什麼樣的游戲呢?是互聯網游戲,一個100多萬同時在線的游戲,所以你已經知道網路的作用所在了。
計算機網路的用途有哪些
計算機網路功能:
1.數據通信
2.計算機系統的資源共享
3.進行數據信息的集中和綜合處理
4.均衡負載,相互協作
5.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6.進行分布式處理
計算機網路的應用:
1.方便的信息檢索
2.現代化的通信方式
3.辦公自動化
4.電子商務與電子政務5.企業的信息化
6.遠程教育與E-learning
7.豐富的娛樂和消遣
8.軍事指揮自動化
計算機網路的主要用途是什麼?
資源共享,遠程協作
計算機網路就是將分布在不同位置的具有獨立操作系統的計算機以及其他附屬設備用通信設備和線路連接起來,按照共同的網路協議,實現相互之間的通信和資源共享的系統。
根據網路覆蓋范圍的大小,計算機網路可以分為兩大類:廣域網(WAN,Wide Area Network)和區域網(LAN,Local Area Network)。
廣域網是各種遠程網路的總稱,其覆蓋范圍可能是一個省或者一個地區或者若干個省區甚至整個國家。廣域網採用遠距離通信手段如電話線、衛星、微波、光纖等將位於不同地域距離很遠的計算機連接起來。
區域網是在一個較小的區域中的網路,比如一幢大樓或一個教室內部的網路,通常區域網的網間通信速度比較高。
由網路構成的網路是網際網,通常覆蓋一個國家或者跨越國界、洲界甚至延伸到全球范圍。如網際網路(Internet,又稱國際互聯網),是由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千百萬台計算機和網路組成的、開放的、全球性的廣域網。
網路為計算機提供了以下主要功能:
數據傳輸:網路間個計算機之間互相進行信息的傳遞。
資源共享:進入戶絡的用戶可以對網路中的數據、軟體和硬體實現共享。
分布處理功能:通過網路可以把一件較大工作分配給網路上多台計算機去完成。
電腦網路有什麼神奇的功能
網路中,電腦網路(計算機網路)給出的定義是: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簡單的說,它的主要的功能在於共享文件。我們可以使用這些共享的文件來進行工作、娛樂、學習等。
電腦網路有什麼用處???
網路主要的應用是電子商務,包括的層面很廣,廣義上是 娛樂 與學習 滿足基本計算需求。俠義上講通俗說就是,小孩和部分不成熟人群的游戲機,成人的計算娛樂工具 因為目前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以網路雲技術發展為前沿,所以基本很多計算內容,如殺毒 共享bt等都是通過 雲 來實現的,計算機網路可以比作天空,我們的主機就是小個頭雲朵或雲塊,地方廣域網就是大點的雲朵,這個解釋簡單些。
電腦與網路的功能有哪些?
電腦早已是多媒體了,可以通過網路看電影,視頻通話,語音通話,玩游戲,在線學習各種學科,電腦辦公,制圖,唬錄存儲視頻,音頻資料,炒股,聊天,以及網上購物,交話費,水費,電費,網上銀行,等等。
計算機網路常用的功能有哪些
計算機網路功能: 1.數據通信 2.計算機系統的資源共享 3.進行數據信息的集中和綜合處理 4.均衡負載,相互協作 5.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6.進行分布式處理 計算機網路的應用: 1.方便的信息檢索 2.現代化的通信方式 3.辦公自動化 4.電子商務與電子政務 5.企業的信息化 6.遠程教育與E-learning 7.豐富的娛樂和消遣 8.軍事指揮自動化
電腦網路有什麼作用
計算機網路是以資源共享(硬體、軟體和數據等)為目的而連接起來的,在協議控制下,由一台或多台計算機、若乾颱終端設備、數據傳輸設備、以及便於數據流動的通信控制處理機等組成的系統的 *** ,這些計算機系統應當具有獨立自治的能力。計算機網路的最主要功能是實現用戶信息資源的共享,而用戶本身無需考慮自己以及所用資源在網路中的位置。資源是指在有限時間內可為用戶提供各種服務的軟硬體設施,資源共享包括硬體共享、軟體共享和數據共享。上網的人經常說「互聯網」、「國際互聯網」、「網際網路」、甚至只有一個字「網」,其實它們指的都是一個東西----「Internet」
計算機網路的最主要的功能
計算機網路功能
主要提供傳真、電子郵件、電子數據交換(EDI)、電子公告牌(BBS)、遠程登錄和瀏覽等數據通信服務。
數據通信
計算機網路主要提供傳真、電子郵件、電子數據交換(EDI)、電子公告牌(BBS)、遠程登錄和瀏覽等數據通信服務。
資源共享
凡是入網用戶均能享受網路中各個計算機系統的全部或部分軟體、硬體和數據資源,為最本質的功能。
提高性能
網路中的每台計算機都可通過網路相互成為後備機。一旦某台計算機出現故障,它的任務就可由其他的計算機代為完成,這樣可以避免在單機情況下,一台計算機發生故障引起整個系統癱瘓的現象,從而提高系統的可靠性。而當網路中的某台計算機負擔過重時,網路又可以將新的任務交給較空閑的計算機完成,均衡負載,從而提高了每台計算機的可用性。
分布處理
通過演算法將大型的綜合性問題交給不同的計算機同時進行處理。用戶可以根據需要合理選擇網路資源,就近快速地進行處理。
H. 計算機網路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計算機網路功能主要包括實現資源共享,實現數據信息的快速傳遞,提高可靠性,提供負載均衡與分布式處理能力,集中管理以及綜合信息服務。
1、資源共享
凡是入網用戶均能享受網路中各個計算機系統的全部或部分軟體、硬體和數據資源,為最本質的功能。
2、提高性能
網路中的每台計算機都可通過網路相互成為後備機。一旦某台計算機出現故障,它的任務就可由其他的計算機代為完成,這樣可以避免在單機情況下,一台計算機發生故障引起整個系統癱瘓的現象,從而提高系統的可靠性。
而當網路中的某台計算機負擔過重時,網路又可以將新的任務交給較空閑的計算機完成,均衡負載,從而提高了每台計算機的可用性。
3、分布處理
通過演算法將大型的綜合性問題交給不同的計算機同時進行處理。用戶可以根據需要合理選擇網路資源,就近快速地進行處理。
(8)計算機網路綜合擴展閱讀:
一、主要網路
雖然網路類型的劃分標准各種各樣,但是從地理范圍劃分是一種大家都認可的通用網路劃分標准。按這種標准可以把各種網路類型劃分為區域網、城域網、廣域網和互聯網四種。
區域網一般來說只能是一個較小區域內,城域網是不同地區的網路互聯,不過在此要說明的一點就是這里的網路劃分並沒有嚴格意義上地理范圍的區分,只能是一個定性的概念。下面簡要介紹這幾種計算機網路。
二、相關應用
21世紀人類將全面進入信息時代。信息時代的重要特徵就是數字化、網路化和信息化。要實現信息化就必須依靠完善的網路,因為網路可以非常迅速地傳遞信息。
因此網路現在已經成為信息社會的命脈和發展知識經濟的重要基礎。網路對社會生活的很多方面以及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已經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
這里所說的網路是指「三網」,即電信網路、有線電視網路和計算機網路。這三種網路向用戶提供的服務不同。
電信網路的用戶可得到電話、電報以及傳真等服務;有線電視網路的用戶能夠觀看各種電視節目;計算機網路則可使用戶能夠迅速傳送數據文件,以及從網路上查找並獲取各種有用資料,包括圖像和視頻文件。
這三種網路在信息化過程中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其中發展最快的並起到核心作用的是計算機網路。隨著技術的發展,電信網路和有線電視網路都逐漸融入了現代計算機網路(也稱計算機通信網)的技術,這就產生了「網路融合」的概念。
I. 2019年同等學力申碩計算機綜合試題解析--計算機網路
本文解析的原文出處都是《計算機網路第七版謝希仁》
一、填空題
1. 乙太網的爭用期是指(乙太網的端到端往返時間2 ),乙太網發送數據使用(曼切斯特)編碼
解析: 第一空出處教材P88,第七段第三句: 「因此乙太網的端到端往返時間2 稱為爭用期」
第二空原話出處教材p86,第二段第一句:「 乙太網發送的數據都使用曼切斯特編碼 的信號」
2. 一個廣域網傳輸比特率是4Kbps,傳播時延為20ms,若採用停-等協議效率是50%,幀長至少為(160)位
解析: 停止等待協議概念出處P213,
傳播時延為20ms,則往返時延rtt為40ms,效率即為信道利用率,設分組時延為T, , 忽略不計,把已知數據代入公式求出
幀長度為 (式子中有單位轉換),因此幀長度最少為160位。
3. 一個網段的網路號為130.10.3.0/21,子網掩碼可以寫為(255.255.248.0)
解析:用位與的方法即可求出。
4. TCP協議中發送窗口的大小應該由(擁塞)窗口和(接收)窗口中較小的一個決定
二、 選擇題
1. 數據鏈鏈路層採用後退N幀協議,若發送窗口大小是16,那至少需要(C)位序號才能保證不出錯
A. 7
B.6
C.5
D.4
解析: 發窗口的大小 ,n代表序號位數,n位序號要減去0的組合,最大窗口只有n個1表示為 ,因此該題選C
2. 一台主機的IP地址為152.68.70.3,子網掩碼為255.255.224.0,必須路由器才能與該主機通信的是(A)
A.152.68.62.23
B.152.68.67.15
C.152.68.85.220
D.152.68.90.30
解析: 根據子網掩碼可知網路號是19位,主機IP為152.68.70.3,與子網掩碼按位求與,其網路號為152.68.64.0,把子網掩碼與選項中ip按位求與得到,A的網路號為152.68.32.0,其他選項的網路號為152.68.64.0,因此A與題干中ip不在一個網路,因此要路由器通信。
3. 對分片後的數據進行重組的是(B)
A.中間主機
B. 目的主機
C. 核心路由器
D.下一跳路由器
解析: IP協議規定,只有最終的目的主機才可以對分片數據報進行重組,這樣做有兩個好處:首先,在目的主機上進行重組減少了路由器的計算量,當轉發一個IP數據報時,路由器不需要知道它是不是個分片;其次,路由器可以為每個分片獨立選擇路由,每個分片到達目的地所經過的路徑可以不同。
4. CIDR地址塊192.168.10.0/20所包含的IP地址范圍是(D)
A.192.168.10.0-192.168.12.255
B.192.168.10.0-192.168.13.255
C.192.168.10.0-192.168.14.255
D.192.168.10.0-192.168.15.255
解析: 根據題干192.168.10.0/20可以得到
子網掩碼是 ,
IP地址的二進製表示為:
因此原題干IP范圍為
192.168.10.0-192.168.15.255
5. 一個由25台計算機組成的通信網路,網路中任意兩台計算機之間的往返時延為20ms,他們之間採用UDP協議進行請求和響應,如果40ms內未收到響應,該計算機立即重傳請求,但很快網路發生崩潰,解決辦法是(D)
A.增加超時計時器時間
B.增加路由中隊列長度
C.在接收方使用滑動窗口機制防止緩沖區溢出
D.超時後重傳請求時,使用二進制指數退避演算法
解析: P88,二進制指數退避演算法用來確定碰撞後重傳時機,這種演算法讓發生碰撞的站在停止發送數據後,不是等待信道變為空閑後就立即再發送數據,而是推遲一個隨機的時間。
三、名詞解釋
1.BGP協議
解析: (P164第三段和第四段)
BGP邊界網關協議,是不同AS的路由器之間交換路由信息的協議。BGP力求尋找一條能夠到達目的網路且比較好的路由,而並非要尋找一條最佳路由。BGP採用路徑向量路由選擇協議。
2.DHCP協議
解析: (P295-P296)
動態主機配置協議DHCP提供了一種機制,即插即用連網,這種機制允許一台計算機加入新的網路和獲取IP地址而不用手工參與。DHCP對於運行客戶軟體和服務軟體器軟體都適用。DHCP使用客戶伺服器方式。DHCP伺服器分配給DHCP客戶的IP是臨時的,因此DHCP客戶只能在一段有限時間內使用這個分配到的IP地址。
四、計算
1. 一台路由器收到一個1500位元組的IPv4分組,IP頭部為20位元組,如果需要將該分組轉發到一個MTU為500位元組的鏈路上,
1)該IP分組共分成幾個分片,長度分別為多少位元組
2)最後一個分片的片偏移是多少位元組
解析:
(1)IP頭部20個位元組,而轉發mtu500位元組,因此數據量只有480位元組。1500個位元組分成4組,前三組都是480+20 = 500位元組,其中數據長度為480位元組,共用了1440個位元組,原來的數據量為1500-20=1480,因此第四組長度為 1480-1440 +20= 60位元組,其中數據長度為40位元組。
(2)最後一個分片的片偏移了三個分組,mtu大小為500位元組,ip佔20個位元組,每片大小最大為480,片偏移必須為8位元組的整數倍。
第一個片偏移是:0/8 = 0,第二個片偏移是:480/8=60;
第三個片偏移是:480*2/8=960/8=120, 第四個片偏移是:480*3/8=1440/8=180, 因此得到答案180。
2. 一個TCP連接使用256Kbps鏈路,其端到端的傳輸時延為128ms,實際吞吐量是128Kbps,若忽略數據封裝開銷及接收方響應分組的發送時間,發送窗口大小是多少位元組
解析: 實際吞吐量為128Kbps,使用的是256Kbps的鏈路,則說明信道利用率只有50%
ms,發送窗口大小即發送分組長度的大小,根據信道利用率公式: , 其中 忽略不計,rtt代入公式求出分組時間T=256ms,
則窗口大小為
3. 客戶端C和S之間建立一個TCP連接,該連接總是以1KB的最大段長發送TCP段,C有足夠數據發送,當擁塞窗口為32KB時,收到了三個重復的ACK報文,如果接下來4個RTT時間內TCP段的傳輸是成功的,那麼在當四個RTT時間內發送的TCP段都得到ACK,擁塞窗口大小是多少?採用了怎樣的擁塞機制?
解析: (P234-P235)有題干可知MSS=1KB,當收到3個重復確認時,就知道接收方確實沒有收到最近發的那個報文段,立即使用 快重傳 ,此時不是用慢啟動而是使用 快恢復 演算法,接下來的 第一個rtt ,發送放調整門限ssthresh = cwnd /2 = 32/2 = 16KB,於此同時設置擁塞窗口cwnd = ssthresh = 16KB。之後並開始執行 擁塞避免演算法 ,因此接下來的連續 3個rtt 都是連續加法增大,因此最終擁塞窗口cwnd = 16+3*MSS = 19KB
因此該擁塞機制過程為: 快重傳 → 快恢復 → 擁塞避免
J. 計算機網路綜合題
5.在數字通信中發送端和接收端必需以某種方式保持同步。 (× ) 6.OSI參考模型是一種國際標准。 (√ ) 7.CRC碼主要用於數據鏈路層控制協議中。 ( √ ) 8.減少差錯的最根本途徑就是採用自動校正的前向糾錯法。 ( × ) 9.LAN和WAN的主要區別是通信距離和傳輸速率。 ( √ ) 10.度量傳輸速度的單位是波特,有時也可稱作調制率。( ) 11.非同步傳輸是以數據塊為單位的數據傳輸。 ( √ ) 12.白雜訊在任意傳輸速率上強度相等。 ( ) 13.所有的雜訊都來自於信道的內部。(× ) 14.差錯控制是一種主動的防範措施。 ( √ ) 15. 雙絞線不僅可以傳輸數字信號,而且也可以傳輸模擬信號。( × ) 16.OSI層次的劃分應當從邏輯上將功能分開,越少越好。 ( × ) 17.ISO/OSI是一個國際標准。 () 18.高層協議決定了一個網路的傳輸特性。 ( √ ) 19.為推動區域網技術的應用,成立了IEEE。 ( √ ) 20. TCP/IP屬於低層協議,它定義了網路介面層。 (×) 21. TCP/IP是一個工業標准而非國際標准。 (√ ) 22. TCP/IP不符合國際標准化組織OSI的標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