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工程結課論文
擴展閱讀
電腦網路化怎麼辦 2025-09-27 21:50:58
製作無線網路秘法 2025-09-27 21:33:09

計算機網路工程結課論文

發布時間: 2023-05-17 19:50:38

❶ 網路工程專業畢業論文題目

網路工程主要是指計算機網路系統。以分組交換技術為核心的計算機網路,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得到了飛速發展,採用TCP/IP體系結構的Internet得到廣泛運用。下面是我帶來的關於網路工程專業畢業論文題目的內容,歡迎閱讀參考!
網路工程專業畢業論文題目(一)
1. 電子商務時代的企業資源計劃(ERP)

2. 零售業電子商務解決方案

3. CA認證規范化研究

4. 全自動試管開蓋機

5. 小盤彩票最優化投資方案設計與研究

6. 企業電子商務系統建設的預測性調查報告

7. 電子商務安全技術研究

8. 計算機考證考務系統(B/S模式)

9. 在線考試系統(B/S模式)

10. 企業網路信息安全解決方案設計

11. 酒店網站設計

12. 學生網上練習自測系統設計

13. 網路信息安全問題分類及案例剖析

14. 基於AJAX技術的商務網站設計

15. 基於SQL server資料庫的教務管理系統的開發

16. Delphi+ADO資料庫系統設計分析及應用
網路工程專業畢業論文題目(二)
1. 基於 Web的分布式 EMC資料庫集成查詢系統

2. 基於 Web的網路課程的設計

3. 基於工作流的業務系統開發

4. B1級安全資料庫設計的設計與實現

5. 資料庫加密及密鑰管理方法研究

6. 企業應用集成(EAI)中數據集成技術的應用

7. 音像製品網上租賃管理系統

8. 網上購物網站的製作

9. 在線考試系統

10. 學生網路成績管理系統

11. 企業信息系統建設中業務流程重組(BPR)的研究

12. Delphi的組件開發方法

13. 文件加密解密

14. 網路通信QoS實驗方案的設計與開發

15. 基於WinSock端對端QoS網路傳輸實驗測試器的開發

16. 基於SmartDocument網路辦公系統解決方案的設計與開發

17. 網路文件傳輸實現技術的應用與性能分析

18. 企業形象設計

19. 計算機區域網改建設計

20. 校園網路系統的設計規劃

21. 網吧的規劃與設計
網路工程專業畢業論文題目(三)
1. 基於數據倉庫連鎖店決策支持系統模型的研究

2. VC開發基於 Office 組件應用程序

3. 從 XML到關系資料庫映射技術研究

4. ORACLE9i 資料庫系統性能優化研究與實踐

5. MIS系統統用報表的設計與實現

6. 數字機頂盒系統的軟體加密設計

7. 網上體育用品店的ASP實現

8. 基於ASP的畢業設計管理系統

9. 基於ASP的考務管理系統

10. 如何在網上營銷好生意

11. 網上商店顧客消費心理的研究

12. 信息產品與網路營銷

13. 網路營銷中的廣告策略研究

14. 網路營銷中的價格策略研究

15. 小型企業電子商務系統的系統分析與設計

16. 網路營銷中的競爭策略研究
猜你喜歡:
1. 關於網路工程專業畢業論文

2. 網路工程專業畢業論文精選範文

3. 有關於網路工程專業畢業論文

4. 網路工程專業畢業論文範文

5. 2017網路工程專業畢業論文

❷ 計算機論文參考文獻

計算機論文參考文獻

在學習、工作中,大家都跟論文打過交道吧,論文對於所有教育工作者,對於人類整體認識的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你知道論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計算機論文參考文獻,歡迎閱讀與收藏。

計算機論文參考文獻 篇1

[1]謝延華,徐小亞.計算機網路工程的安全問題及其對策[J].計算機光碟軟體與應用,2014,01:159-160.

[2]蔣偉.計算機網路工程安全問題及其對策[J].網路安全技術與應用,2014,08:159-160.

[3]朱粵杭.計算機網路安全現狀及其對策分析[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2,02:66-67.

[4]韓菁,張京輝,程婧.淺談計算機網路工程安全問題及其對策[J].網路安全技術與應用,2015,05:35+38

[5]現代計算機模擬技術的研究與發展[J].計算技術與自動化,2002,21(4).

[6]付凡成,彭裕.關於計算機模擬技術的研究與發展探討[J].電子製作,2013(21).

[7]賀秀玲,姜運芳,施艷.計算機模擬技術與信息處理結合探究[J].煤炭技術,2013,32(7).

[8]陳振宇.喻文燁.淺析計算機應用技術對企業信息化的影響[J].科技展望,2015(32):117.

[9]黃石磊.淺談企業管理的信息化[J].科技資訊,2010(8):251-252.

[10]吳蘇雲.計算機應用技術對企業信息化的影響分析[J].電子技術與軟體工程,2016(12).

[11]陳香生.計算機應用技術對企業信息化的影響分析[J].中國商貿,2011(22).

[12]文勛,文金萍.淺析計算機應用技術對企業信息化的影響[J].計算機光碟軟體與應用,2013(2).

[13]李滔.分析企業信息化如何受計算機應用技術影響[J].計算機光碟軟體與應用,2013(15).

[14]張新剛.計算機應用技術對企業信息化的影響分析[J].計算機光碟軟體與應用,2013(7).

[15]昌文鑫.淺析計算機應用技術對企業信息化的影響[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4(3):211-212.

[16]程如貴.計算機用用技術對企業的信息化影響[J].計算機應用,2015(6).

[17]黃海明.電子信息化產業的發展及特點[J].企業經濟,2015(4)

計算機論文參考文獻 篇2

[1]孫衛琴,李洪成.《Tomcat 與 JSP Web 開發技術詳解》.電子工業出版社,2003年6月:1-205

[2]BruceEckel.《JSP編程思想》. 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年10月:1-378

[3]FLANAGAN.《JSP技術手冊》. 中國電力出版社,2002年6月:1-465

[4]孫一林,彭波.《JSP資料庫編程實例》.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年8月:30-210

[5]LEE ANNE PHILLIPS.《巧學活用HTML4》.電子工業出版社,2004年8月:1-319

[6]飛思科技產品研發中心.《JSP應用開發詳解》.電子工業出版社,2003年9月:32-300

[7]耿祥義,張躍平.《JSP實用教程》.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5月1日:1-354

[8]孫涌.《現代軟體工程》.北京希望電子出版社,2003年8月:1-246

[9]薩師煊,王珊.《資料庫系統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2月:3-460

[10]Brown等.《JSP編程指南(第二版)》. 電子工業出版社 ,2003年3月:1-268

[11]清宏計算機工作室.《JSP編程技巧》.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4年5月:1-410

[12]朱紅,司光亞.《JSP Web編程指南》.電子工業出版社, 2001年9月:34-307

[13]賽奎春.《JSP工程應用與項目實踐》.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2年8月:23-

[14]趙婷.計算機應用技術對企業信息化的影響分析[J].山東工業技術.2015(23)

[15]譚朝貴.計算機應用技術對企業信息化的作用研究[J].信息化建設.2016(01)

[16]崔玉禮.計算機應用技術對企業信息化進程及信息安全的影響[J].網路安全技術與應用.2016(04)

[17]文勛,文金萍.淺析計算機應用技術對企業信息化的影響[J].計算機光碟軟體與應用.2013(03)

計算機論文參考文獻 篇3

[1]米琦.基於多維變換的無線感測器網路定位演算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

[2]湯文亮,曾祥元,曹義親.基於ZigBee無線感測器網路的森林火災監測系統[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06)

[3]宋保業.無線感測器網路關鍵技術研究[D].青島科技大學2008

[4]熊俊俏,馮進維,羅帆.基於JN5139的無線感測器網路節點設計與實現[J].武漢工程大學學報.2010(05)

[5]祝勇.基於LS-SVC的感測網路鏈路質量評估機制研究[D].南昌航空大學2014

[6]程春蕊,劉萬軍.高內聚低耦合軟體架構的構建[J].計算機系統應用.2009(07)

[7]孫利民等編著.無線感測器網路[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8]甄甫,劉民,董明宇.基於面向服務架構消息中間件的業務流程系統集成方法研究[J].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2009(05)

[9]陸瑩.基於無線感測器網路的組網可靠性研究[D].天津大學2007

[10]潘虎.煤礦安全監控無線感測器網路系統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

[11]張杉.無線感測器網路通信機制的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8

[12]魏寶玲.利用無線感測器網路實施道路維護與監控[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6

[13]吳中博,樊小泊,陳紅.基於能量水平的多Sink節點感測器網路路由演算法[J].計算機研究與發展.2008(01)

[14]陳偉,吳健,胡正國.分布式監控組態系統實時數據傳輸模型[J].計算機工程.2006(22)

[15]原羿,蘇鴻根.基於ZigBee技術的無線網路應用研究[J].計算機應用與軟體.2004(06)

[16]任豐原,黃海寧,林闖.無線感測器網路[J].軟體學報.2003(07)

[17]張雪平.使用SecureCRT實現網路管理自動化[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05(02)

[18]R.T.Wainner,B.D.Green,M.G.Allen,M.A.White,J.Stafford-Evans,R.Naper.Handheld,battery-powerednear-IRTDLsensorforstand-[J]..2002(2-3)

[19]I.F.Akyildiz,W.Su,Y.Sankarasubramaniam,E.Cayirci.Wirelesssensornetworks:asurvey[J].ComputerNetworks.2002(4)

計算機論文參考文獻 篇4

[1]江群斌.我國商業銀行網路銀行安全性研究[D].天津大學2012

[2]翟鳳航.組織系統數字檔案管理系統軟體的設計及實現[D].天津大學2012

[3]張興起.基於VPX標准和多核DSP陣列的信息處理平台設計[D].天津大學2012

[4]王璐.基於1553B匯流排的綜合航電數據載入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天津大學2012

[5]孫樹和.電力企業績效管理系統研究與設計[D].天津大學2012

[6]郎桐.無源自組網路輸電線路實時監測技術研究與應用[D].天津大學2014

[7]郭毅.部門預算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天津大學2014

[8]李灝.軟體無線電平台上空時編碼的實現和測量[D].天津大學2014

[9]謝國聰.基於.NET技術和多層架構的出租屋和流動人口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天津大學2014

[10]高宜文.基於Wi-Fi的智能無線網路視頻監控系統視頻採集與處理平台的設計[D].天津大學2012

[11]毛延超.無線感測器網路中分簇多信道傳輸協議研究[D].天津大學2012

[12]夏梓峻.LED-AODV:基於鏈路預測的車輛網路路由演算法研究[D].天津大學2012

[13]尹超.無線網路視頻傳輸性能評測工具的設計與實現[D].天津大學2009

[14]童曦.基於.NET技術和多層架構的人事信息管理系統[D].天津大學2014

[15]王廣彧.基於歷史軌跡預測的車輛自組織網路混合路由演算法[D].天津大學2014

[16]王偉海.龍口礦業集團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設計與實現[D].天津大學2012

[17]賀明.基於NC-OFDM的IEEE802.11n與ZigBee共存技術研究[D].天津大學2012

[18]葉君驕.基於SAT的長距離無線mesh網路管理平台[D].天津大學2012

[19]張松.基於IEEE802.11n的長距離無線鏈路性能實驗研究[D].天津大學2012

[20]鍾武汨.基於壓縮感知的空間無線頻譜感知與重構系統研究[D].天津大學2012

[21]高明飛.北皂煤礦海域下開采水情在線監測應用系統[D].天津大學2012

[22]鄒宇.基於衛星授時的長距離無線Mesh網路MAC協議ST-TDMA[D].天津大學2014

[23]王為睿.山東省龍口礦業集團6000m~3/h制氧工程DCS設計與實現[D].天津大學2013

[24]莫志德.基於Web應用的停車管理系統開發和設計[D].天津大學2013

計算機論文參考文獻 篇5

[1](美)BruceMolay著,楊宗源,黃海濤譯.Unix/Linux編程實踐教程[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2]姜毅,王兆青,曹麗.基於HTTP的實時信息傳輸方法[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08(10)

[3]崔文婧.數字娛樂產業中流行文化對於電子游戲的.影響[D].北京服裝學院2010

[4]劉曉暉.SAP系統中不同物料分類的創建方法[D].上海交通大學2011

[5]封煒.基於GPS/GIS/GSM的物流信息監控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上海交通大學2011

[6]趙胤.基於SAP的離散製造型企業成本控制設計與實現[D].上海交通大學2011

[7]李長斌.駝峰空壓站監控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上海交通大學2012

[8]閔國石.鐵路工務作業安全控制系統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2

[9]龔俊.基於Javamail技術的企業Email安全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上海交通大學2012

[10]朱驍勇.基於SCCM的軟體分發管理與軟體封裝模板助手[D].上海交通大學2013

[11]彭誠.基於GPS的物流車輛監控系統的設計和實現[D].上海交通大學2013

[12]蘇政華.離散製造型企業的SAP系統FICO模塊設計與實現[D].上海交通大學2013

[13]周昕毅.Linux集群運維平台用戶許可權管理及日誌審計系統實現[D].上海交通大學2013

[14]徐朱平.SDP-21框架下項目管理在對日軟體外包中的應用[D].上海交通大學2010

[15]劉進學.DeltaVDCS系統在丙烯均相聚合系統中的應用與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0

[16]李立平.基於數據挖掘的勘探隨鑽分析系統[D].上海交通大學2010

[17]王平.半自動閉塞控制信息數字化傳輸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上海交通大學2012

[18]潘忠銳.鐵路OA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上海交通大學2012

[19]黃怡君.銀行業的存儲虛擬化系統設計與實現[D].上海交通大學2012

[20]孫英.淺談Flash與XML之間的通信[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8(15)

;

❸ 求一篇計算機網路工程專業的畢業論文

1 摘要 1
2 Abstract 2
3 目錄 4
4 引言 6
4.1 如今的網路社會 6
4.2 本課題的目的 6
4.3 關於Cisco 6
5 用戶需求分析 8
5.1 網路需求分析 8
5.2 資金預算 8
6 網路系統的建議方案 9
6.1 網路主幹 9
6.2 教學樓的接入 11
6.3 圖書館的接入 11
6.4 辦公樓的接入 11
6.5 學生機房的接入 11
6.6 學生宿舍的聯網 12
6.7 PIX防火牆 12
6.8 Cisco 2610 遠程訪問路由器 12
6.9 網路管理 13
7 網路總體設計方案 14
7.1 網路拓撲 14
7.2 VLAN及IP地址規劃 14
8 交換模塊設計 16
8.1 訪問層交換服務的實現-配置訪問層交換機 16
8.1.1 設置交換機名稱 17
8.1.2 設置交換機的加密使能口令 17
8.1.3 設置登錄虛擬終端線時的口令 18
8.1.4 設置終端線超時時間 19
8.1.5 設置禁用IP地址解析特性 20
8.1.6 設置啟用消息同步特性 21
8.1.7 配置訪問層交換機jxl的管理IP、默認網關 22
8.1.8 埠雙工配置 24
8.1.9 埠速度 24
8.1.10 設置快速埠 25
8.1.11 配置訪問層交換機jxl的主幹道埠 26
8.1.12 配置其餘的訪問層交換機 27
8.2 分布層交換服務的實現-配置分布層交換機 28
8.2.1 配置分布層交換機jxq 的基本參數 28
8.2.2 配置分布層交換機jxq 的管理IP、默認網關 29
8.2.3 配置分布層交換機jxq的VLAN 29
8.2.4 配置分布層交換機jxq 的埠基本參數 30
8.2.5 配置分布層交換機jxq 的3層交換功能 31
8.2.6 配置分布層交換機ssq 33
8.3 核心層交換服務的實現-配置核心層交換機 34
8.3.1 配置核心層交換機CoreSwitch1的基本參數 34
8.3.2 配置核心層交換機CoreSwitch1的管理IP、默認網關 35
8.3.3 配置核心層交換機CoreSwitch1的埠參數 36
8.3.4 配置核心層交換機CoreSwitch1的路由功能 36
9 PIX防火牆的接入 38
9.1 PIX防火牆的管理訪問模式 39
9.2 PIX防火牆的基本命令 39
10 廣域網接入設計 40
10.1 配置接入路由器InternetRouter的基本參數 40
10.2 配置接入路由器InternetRouter的各介面參數 41
10.3 配置接入路由器InternetRouter的路由功能 41
10.4 配置接入路由器InternetRouter上的NAT 42
10.4.1 定義NAT內部、外部介面 42
10.4.2 定義允許進行NAT的工作站的內部局部IP地址范圍 43
10.5 配置接入路由器InternetRouter上的ACL 44
10.5.1 對外屏蔽簡單網管協議,即SNMP 44
10.5.2 對外屏蔽遠程登錄協議telnet 45
10.5.3 對外屏蔽其它不安全的協議或服務 46
11 結束語 48
12 致謝 49
13 參考文獻 50

❹ 計算機方面的畢業論文題目

學術堂整理了二十條計算機方面的畢業論文題目,供大家參考:

1、星連通圈網路和三角塔網路的若乾性質研究

2、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分層次教學研究

3、基於MSP430單片機的電能質量檢測儀設計

4、光學遙感相機數據存儲系統設計與實現

5、基於單片機的級聯型升壓逆變器的設計及實現

6、翻轉課堂在職業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的應用研究

7、基於信息物理系統架構的微機介面遠程實驗系統設計與實現

8、基於1553B匯流排的星務模擬系統設計

9、曲面噴墨運動控制系統的研究

10、項目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11、虛擬化在鐵路數據中心的應用

12、基於微信的學校學習支持服務的設計研究

13、基於量化方法的高校師范生教學能力培養模式研究

14、職業院校一體化課程教學模式研究

15、應用於PowerPC處理器的乘法器設計與驗證

16、微項目學習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17、信譽度約束下超邊際分析的雲存儲資源分配研究

18、機房環境監控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19、計算機基礎課的過程性測評系統設計

20、3D列印機等層厚切片演算法研究及軟體實現

❺ 計算機網路工程有哪些

近年來;隨著國家大學生人數的不斷擴招;網路工程專業畢業生數量也逐年增加;給應屆生求職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對於未畢業的大學生來說;除了學習書本知識以外;更應對未來職業方向作一個好的規劃;文章是網路工程導論結課論文6篇,供大家借鑒參考。
網路工程導論結課論文第一篇:廣播電視光纜傳輸網路I程施工與技術研究
摘要:當前,廣播電視的進步和發展有目共睹,隨著數字化時代來臨,人們對於廣播電視的圖像、音質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為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需要做好廣播電視各個環節的工作。廣播電視光纜傳輸網路工程對於廣播電視信號輸送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現階段信號傳輸絕大多數是通過光纜來進行,光纜質量是否良好、設計是否合理、施工是否規范都會對通信信號造成直接影響,因此我們需要重點關注該工程施工關鍵要素,不斷提升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和施工質量,確保廣播電視光纜傳輸工程高質量完成。本文對光纜傳輸網路的結構進行了詳細分析,對施工技術進行了認真探討。
Abstract:At present,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are obvious to all. With the advent of the digital age,people have higher and higher requirements on the image and sound quality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In order to meet people's growing spiritual needs, we need to do well in all aspects of broadcasting and television. Optical fiber network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 television network engineering for radio and television signal transmission has a very important role, because at present are mostly by cable, signal transmission cable quality is good, design is reasonable, whether the 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s will directly influence on the communication signal, so we need to focus on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is a key element, Constantly improve the level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construction quality, to ensure the high-quality completion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cable transmission projects. In this paper, the structure of optical cable transmission network is analyzed in detail, and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s discussed carefully.
廣播電視信號傳輸的主要載體是光纜,優質的光纜能夠將廣播電視傳輸信號以最低損耗傳輸至用戶終端。與傳統廣播電視信號傳輸介質電纜相比較,採用光纜傳輸能夠有效解決諸多傳統傳輸過程中遇到的疑難雜症。為確保光纜工程施工順利開展,需要做好施工前期准備,包括地質勘察、路線規劃、材料選取等;在施工過程中,要做好施工管理,內容包含安全管理、施工進度管理、人員管理、資源分配等;工程竣工後,要做好驗收工作,如果發現問題要及時整改,避免光纜帶病運行。
1 光纜網路傳輸技術
隨著科技發展進步,電視信號傳輸技術也有了極大發展,運用光纜來進行有線電視信號傳輸就是新技術的實踐應用。光波通過光纖進行傳輸,光纖是一種玻璃纖維,有著非常精細的製作工藝,能夠實現光信號的快速傳導。在實際應用中,單模光纖由於自身強度不夠,需要在其外部塗覆增加強度的物質,並輔以安全罩,最終形成光纜。
和傳統的電纜傳輸模式相比較,廣播電視光纜傳輸網路有著明顯優勢。首先,光纜傳輸損耗較低,能夠實施長距離的信號傳輸,在20km以內無需中繼設備,能夠滿足大部分城市規劃建設中對於電視信號傳輸主幹線的需求。並且光纖傳輸無須設置頻率平衡及溫度補償,能夠在一定范圍內保持頻帶頻率不發生變化。其次,光纜傳輸容量大、頻帶寬。單模光纜的帶寬即可達到幾十G赫茲,多模光纜的帶寬高達百兆赫茲,這種高帶寬高容量的特質能夠支持數百路電視信號的傳輸。最後光纜傳輸抗擾能力較強。與傳統信號傳輸模式相比較,光纜傳輸模式有著較好的抗干擾能力。眾所周知,現代城市各種設備設施眾多,干擾量極大,光纖是由抗干擾能力較強的石英製作而成,在信號傳輸時能夠提供很好的保護作用,使其不被外界電磁波或自然界雷電所干擾,而且光纖也無需擔心電磁泄漏,增加了電視傳輸信號安全性,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密效果。
2 光纜傳輸網路結構分析
光纜敷設可以選擇懸空架設、地下直埋和地下管道三種方式。由於光纖抗側壓與抗張性能較差,光纖傳輸質量很容易受到儀表精準度與施工人員技術水平的影響,而且光纜傳輸在測試方面較為復雜,因此對於施工工藝要求十分嚴格。
光纜傳輸網路結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一是星型網路。這種傳輸結構網路較為常見,有著結構簡單、便於管理控制、網路搭建方便等優勢,在星型網路的線路當中分布眾多光分路器,能夠使光信號均勻快速傳輸,同時有著較廣的信號傳遞范圍。二是樹狀網路。該網路又被稱之為分級集中型網路,在該網路任意兩個節點之間信號都是單向傳輸,沒有迴路,在節點擴充方面有著較大優勢。利用樹狀網路進行信號傳輸能夠節約光纜芯數,從而達到降低成本的效果。三是環形網路。該網路較為封閉,在擴充上有一定難度。但是其雙向環狀結構使得數據網路有著較高的利用率,而且具備極強的自愈保護功能,運行穩定、安全、可靠,因此在現代網路傳輸工程中應用十分廣泛[1]。
3 光纜施工之前的工作準備
3.1 設計方案制定
光纜施工前需要制定具體施工方案,設計人員一定要深入現場進行實地測量和考察,收集用戶分布情況,採取網上問卷調查、電話查詢、上門拜訪等多種形式進行用戶需求調查,將收集到的數據信息進行匯總,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綜合分析、評估和處理,認真研判用戶實際需求,制定有針對性的施工方案,做到設計方案精準度高、可操作性強、經濟適用。
3.2 施工材料選擇
網路信息傳輸最為關鍵的材料就是光纜,如果光纜自身存在質量問題的話勢必會影響到網路信息傳輸。因此,在光纜材料選擇時一定要確保質量過關,所有施工材料都必須符合國家入網標准,設備設施確保在有效期內,對於有質量問題的一律不得使用,防止對施工質量產生不良影響。采購的所有材料需經過國家廣電總局批准核實後方可入網。
3.3 施工人員准備
施工人員對於整個網路工程建設有著直接影響,要組織具備相應資質、施工管理水平強、經驗豐富的施工隊伍來進行工程施工。要確保施工隊伍有著多年安裝光纜的實踐經驗,所有施工人員均能夠熟練使用安裝工具,嚴格按照安全操作規程進行相關施工。
3.4 組織方案確定
在項目工程進場前,有關技術人員要對圖紙資料進行熟悉,同時,要組織具備豐富操作經驗和現場管理水平的管理人員進行現場勘查,明確施工區域地質、地形地貌、自然氣候、交通、待建路由基本走向與大概長度等情況。然後再根據具體勘查結果結合光纜過程自身特點,制定優選方案。如果遇到大型項目工程,一定要進行認真研究、優化組合、反復比較,盡量選擇經濟適用、安全可靠、經久耐用的建設路由,同時制定多套備選方案,以備不時之需。
3.5 施工方法選擇
廣播電視(光纜)施工方法主要有直埋、管道、架空三種。直埋光纜需要提前挖掘出管理埋放槽路,在地面上使用水泥柱進行標記,水泥柱標記間距控制在200m~300m之間,編寫好編號代碼以便後續檢修。直埋模式成本低廉,但是存在一定安全隱患,並且光纜出現問題後難以排查。加上城市地表之下情況相對復雜,很容易受到各種工程活動的破壞與干擾,因此並不適合在城市范圍內使用。管道光纜敷設模式是在光纜外部安裝塑料套管來保護光纜,能夠有效防止光纜破損。在進行光纜管道施工時,要注意牽引作業需從中點開始,再向兩側實施牽引,防止光纜在施工時出現破損。管道施工安全性較高,光纜傳輸效果能夠得以充分發揮,並且在後期維護方面也十分方便。尤其是當前許多城市進行的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更是為光纜傳輸施工提供了極大便利。架空光纜就是將光纜設置在固定桿上,可以最大限度減少光纜網路結構對於鋪設位置的需求,在實際運行過程中,架空光纜容易受到自然因素破壞,因此必須強化光纜穩定性,減少牽引摩擦,做好防雷防斷裂措施。由於架空光纜移動時極易受到損害,需要在其固定措施上下功夫,採用穩定固定方式,實行規范施工。當遇到鐵路、河流等區域施工時,要選擇強度較好的光纜線進行施工,提前做好加固工作防止光纜脫落。

4 光纜現場施工管理
4.1 做好安全管控
安全控制是所有工程施工都必須重點關注的問題,安全無小事、時刻記心中;警鍾要長鳴,牢記不懈怠。要堅持安全第一原則,實施預防為主措施,確保施工安全。要嚴格執行安全施工操作流程,制定細化量化安全制度,將安全責任具體到崗到人。施工企業要組織專業管理人員,進行全程監管,制定應急預案,抓好應急演練,有效應對和處置施工過程中有可能發生的問題。由於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經常會遇到諸多不可控因素,需要相關管理人員根據實際情況採取有效措施予以應對。總的來說,安全施工是所有工程項目施工建設永恆不變的主題,因此,施工人員一定要不斷強化自身安全意識,扎實做好安全施工工作。施工雜物要進行規范擺放,預留充足安全距離,禁止將雜物擺放至光纜線地面,不允許在光纜旁邊燃點垃圾。要保障線路之間安全距離,防止光纜線路破損[3]。
4.2 實施規范作業
光纜網路工程施工時,作業方法是否規范也會對工程質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專業技術施工人員在進入現場後,應當與工程負責人及時聯系,了解施工情況,積極做好各項工作。所有施工人員必須嚴格按照設計圖紙進行規范施工,要嚴禁施工團隊不按照既定工藝流程私自施工,一些施工團隊過度相信自身專業技術能力,認為自己對於整個管理工程施工流程了如指掌,經常會出現私自施工現象,管理人員一定要做好此方面的監管,一旦發現私自施工必須嚴懲不貸,以儆效尤。施工人員一定要嚴格按照要求進行作業,比如光纜曲徑和傳輸技術的選擇、電力設備之間的連接等,都必須滿足技術要求。在光纜敷設前需要檢查光纜所經過的所有路由,待確定路由位置後,計算出所需光纜長度,制定好路徑施工圖,在光纜敷設時一定要選擇同一批次裸纖,不得跳號,架設光纜時要按照確定好的路由次序依次布放。同時,要做好光纜彎曲半徑的控制,嚴禁光纜打小圈或者出現著折扭現象[4]。
4.3 進行施工協調
要想實現施工質量與施工進度統籌兼顧,施工企業應當及時跟進,根據現場施工實際與施工方案進行對比,發現有不合理的地方及時進行整改。要完善例會制度,在會上實時匯報施工進度,保障各項工作順利完成。施工企業對外需要對接好政府以及周邊居民等相關利益者,保障工程施工順暢進行;對外要做好施工團隊的溝通協調工作,確保各種資源分配合理。在施工結束後一定要做好施工資料的保管,為接下來的工程驗收打下堅實基礎。
4.4 注意施工機械安全
對於大型機械操作人員來說,需要具備較強的專業技能,所有操作人員需要持證上崗,並定期進行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崗操作。在實際施工操作時,要注意空間安全距離的保持,同時做好安全保護措施,確保大型機械施工設備操作安全。
4.5 做好進度質量控制
要對施工質量進行嚴格把關,雖然大部分光纜傳輸網路工程在施工時間上有著明確要求,但是切忌因為片面追求施工進度而忽視了施工質量。在施工過程中,相關管理人員要把握好施工進度與施工質量之間的平衡,以嚴謹周密的施工質量保障措施,有序推進施工工序進展,杜絕返工現象出現。
5 光纜網路工程驗收
5.1 施工企業自主驗收
施工企業在工程完工後要先組織內部工作人員,以相關技術標准為規范,專業技術人員牽頭進行自主驗收工作。如果在驗收時發現工程質量問題,施工企業需要立即採取有效措施予以整改。施工企業在工程施工過程中,要注意保存好所有與施工相關的資料,包括施工方案、施工合同、安全規章制度等方面內容,在自檢驗收時,如果發現施工資料不夠健全完善,要馬上進行相關施工資料的補充完善,為工程移交做好准備[5]。
5.2 驗收傳輸線路、測試光纖
驗收人員要按照竣工技術資料具體內容對光纜網路工程進行驗收。通常驗收採取巡檢和抽檢兩種形式進行,驗收重點放在纜線等關鍵部位。要仔細檢查專項關鍵部位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和電力設施之間的距離是否安全,纜線高度、垂度以及保護措施是否到位等。測試光纖傳輸時提出採取抽測模式,重點關注回波損耗、光纖鏈路損耗、波形圖正常與否等方面,要將測試結果全部登記在冊,並製作成紙質檔案進行保存,成為工程驗收最原始的資料。
5.3 驗收工程竣工資料
要對施工企業工程竣工資料進行驗收,查看內容是否與實際相符合,並進行嚴格比對與審核,確保資料完整、准確、真實。
當前,有線電視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廣播電視光纜傳輸網路工程對於人民群眾精神生活追求有著積極意義,相關部門要牢牢把握光纜傳輸網路工程技術要點,嚴格按照設計方案執行。做好施工材料、工序等多個方面的把控,在確保施工質量的前提下全力提升施工效率,為我國廣播電視行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申建飛.廣播電視光纜傳輸網路工程施工探討[J]科學與財富,2018(24):158.
[2]彭艷.廣播電視光纜傳輸網路工程施工淺析[J]數字化用戶.2018,24(8):10.
[3]孔罡,劉賀廣播電視光纜傳輸網路工程施工探討[J]聲屏世界,2019(S1):27-28.
[4]陳再佳.廣播電視光纜傳輸網路工程施工與技術研究[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8,36(1):126-127.
[5]牛俊德,張銘廣播電視光纜傳輸網路工程施工探討[J]電視指南,2017(9):225.
網路工程導論結課論文第二篇:現代工程網路技術在電子信息工程中的應用
關鍵詞:計算機工程網路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應用意義;應用舉措;
摘要:電子信息工程是一門專門研究信息的獲取與處理、信息系統的設計與開發的技術學科,對於社會的高質量運行和健康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而計算機工程網路技術有助於提高電子信息工程的發展質量和水平。本文首先對計算機工程網路技術與電子信息工程的基本內容進行簡要概述,其次對計算機工程網路技術在電子信息工程中的應用意義進行分析,最後提出具體的應用舉措並做出總結。
在當前的互聯網信息時代下,計算機工程網路技術在電子信息技術中的應用深度和廣度都得到了較為顯著的提升,而且對於電子信息工程實現高質量的發展也發揮著積極意義。未來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快速發展,對於更為先進的電子信息技術的需求,將會越來越迫切。因此,就更需要進一步發揮出計算機工程網路技術的優勢。
1 計算機工程網路技術與電子信息工程基本內容概述
1.1 計算機工程網路技術
計算機工程網路技術是兩種關鍵技術的結合,分別是計算機工程技術和通信技術。專業技術人員會把這兩類技術的優點進行恰當有效的融合,而後形成了計算機工程網路技術。該技術能夠顯著提高通信技術的速率,因此能夠在眾多場景中得到廣泛的應用。除此之外,計算機工程網路技術也能夠讓大量的工程計算機實現協同作業,快速實現資源共享,並有效提高技術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計算機工程網路技術的快速發展,也與電子設備的升級和換代有著密切的聯系。正是在電子設備不斷地獲得創新和發展的過程中,才能夠讓計算機工程網路技術的優勢得以充分體現。
1.2 電子信息工程
電子信息工程的基本要義是關於信息的獲取、分析和處理工作,是利用多項先進技術,去科學有效地處理數據信息的過程。電子信息工程涉及多項先進的技術例如通信技術、電子技術以及信息技術。上述三種技術通過技術人員的調整,而能夠恰當地融合到一起。電子信息技術的專業人士不但要能夠有效掌握當代先進的電子技術理論知識,而且還要能夠具備高超的電子系統設計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需要能夠對電子技術的基本運作原理、主要優勢與劣勢進行科學的判斷,恰當地融合多項技術來提高其應用的科學性。
電子信息工程是技術人員通過計算機對電子信息進行科學的處理和分析,控制電子信息的傳輸路徑和渠道,進而建立更加合理且有效的信息網路與系統。除此之外,電子信息工程中的電子設備,只有不斷地保持更新和換代,才能夠有效提高計算機的運行和處理速率,也就真正能夠把電子信息技術的優勢發揮出來。而且在電子信息工程中,通過把電子信息技術與先進的設備進行結合,能夠顯著提高電子信息工程處理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效率,並且也為自身的快速發展奠定基礎。
2 計算機工程網路技術在電子信息工程中的應用意義
2.1 有利於加快信息傳輸的速度
計算機工程網路技術在電子信息工程中的應用,有利於顯著提升信息傳輸的速度,縮短人們獲取信息的時間,對於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們日常生活都產生了非常重要的積極影響。當計算機工程網路技術在電子信息工程中得到合理且恰當的應用後,能夠有助於電子信息工程中的相關技術人員,極為便捷的獲取數據,快速高效的處理數據,既保證了效率又提高了准確度。除此之外,計算機工程網路技術在電子信息工程中的應用,也有利於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社會運轉的模式。例如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最為劇烈的時期,技術人員應用人工智慧機器人替代人工完成了多項工作。而人工智慧機器人能夠得到快速推動和推廣的基礎,正是得益於先進的計算機工程網路技術。
2.2 有利於增強信息傳輸的安全度
計算機工程網路技術在電子信息工程中的應用,也有利於增強信息傳輸的安全程度,保持信息能夠在作為安全且可靠的路徑中來進行傳輸,從而為社會運轉以及個人生活都能夠產生積極作用。現如今很多不法犯罪分子惡意盜取互聯網用戶的隱私和信息,故意破壞系統的正常運行,對所有互聯網用戶以及整個社會都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隱患。但是計算機網路工程技術在電子信息工程中的有效應用,有利於及時發現系統在運行過程中的漏洞,也有利於有效防止不法分子對系統的攻擊,有效構建強大的網路防火牆來保證信息的安全性。
2.3 有利於推動電子設備的升級
計算機網路工程技術,在電子信息工程中的應用有利於進一步推動電子設備的不斷升級和換代。例如移動通訊設備3G、4G、5G信號的轉化,就需要藉助計算機網路工程技術,而且也加快了智能化電子設備的不斷研發和持續升級。另外計算機工程網路技術在電子信息工程中的應用,也有助於快速實現信息數據以及有關資料的准確匯總、分析和處理,既能保證數據信息傳輸的安全性,又能夠保證其傳輸的穩定性和高效性。現如今隨著計算機工程網路技術在電子信息工程中,應用的和滲透的程度不斷提升,電子信息技術的水平和質量更得到了快速的提高,對於顛覆社會發展模式、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都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3 計算機工程網路技術在電子信息工程中的應用舉措
3.1 積極改善信息傳輸環節
在當前互聯網信息社會下,各種生產要素相互之間重疊交叉,無論是人們的生活還是企業的運轉都會產生龐大數量的數據。而有關這些數據如何有效地進行匯總、處理、分析、傳輸等多個方面的工作,是未來計算機網路工程技術在電子信息工程中的應用舉措之一。未來在電子信息工程開展的過程中,要強調計算機工程網路技術對於持續優化信息傳輸路徑上的積極作用,確保信息傳輸能夠在更加穩定、高效、安全的環境中來進行推動,既保證了信息傳輸的速率,又要保證信息傳輸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所以未來計算機工程網路技術在電子信息工程中的應用,要根據實際情況和具體需要,快速搭建廣域網,持續改善信息傳輸的環境。
3.2 積極拓寬資源共享渠道
電子信息工程之所以能夠得到快速的發展和廣泛的應用,是因為其能夠具備非常顯著的資源共享功能。並且這也是計算機工程網路技術在電子信息工程中應用的主要著力點。計算機工程網路技術能夠將來自多方的信息資源進行恰當的融合和有效的分析,既能夠著力提升信息傳輸的安全性,又能夠有效改善信息傳輸的效率。除此之外,計算機工程網路技術在電子信息工程中科學地進行應用,不僅有助於信息資源的充分整合,而且有利於保證信息的准確度和安全性,確保信息傳輸的路徑能夠在100%安全的環境中來進行推動,進一步提升電子信息工程對於社會所產生的積極影響。
3.3 積極促進電子設備的創新
在電子信息工程發揮效力和作用的過程中,電子設備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礎。當前隨著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對於更加智能化、自動化和科技化的電子設備需求越來越迫切。而要想實現上述目標,必須要依賴於高水平且先進的計算機工程網路技術。計算機工程網路技術在電子信息工程中的科學應用,有助於引導電子設備生產和製造商持續更新技術,研發更加先進的電子設備,從而使電子設備的功能更加豐富、運行速度更快、智能化程度更加顯著。除此之外,計算機工程網路技術在電子信息工程中的科學運用,也有利於電子設備產品生產製造廠商中的研發人員,不斷研究更加新型且先進的技術,加快技術創新和促進電子設備產品升級換代。
3.4 積極增強信息傳輸安全
現如今得益於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對於網路的依賴性越來越強烈。但是未來網路仍然需要在計算機工程網路技術的輔助下,才能夠得到更加高質量的發展。尤其是對於互聯網用戶影響最為顯著的信息安全,不斷增強信息傳輸安全,有利於保護互聯網用戶的正常利益以及為推動社會穩定快速發展,計算機工程網路技術在電子信息工程中的應用,能夠有助於進一步加快信息傳輸安全的建設路徑,而且還能夠有效的彌補系統漏洞。未來計算機工程網路技術在電子信息工程中的應用,要積極構建科學、有效且完整的信息傳輸保護系統,充分發揮防火牆技術的優勢並不斷地對其進行升級,從而始終保持防火牆技術能夠在防止黑客攻擊、彌補系統漏洞,為互聯網用戶營造安全可靠的網路環境上的發揮積極作用。未來應當進一步擴大計算機工程網路技術在電子信息工程中的應用范圍,顯著提升技術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從而保證信息傳輸的准確性和高效性。將外界干擾因素及時地進行排除,讓電子信息工程能夠得到高質量的快速發展。
4 總結
綜上所述,計算機工程網路技術有利於推動電子信息工程的高質量發展,進而對保障社會的有序運行和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重要的幫助。當前信息社會下,人們的生活以及社會的運行都離不開網路。而高質量運行的網路,離不開計算機工程網路技術所發揮的價值。未來要繼續深入研究計算機工程網路技術在電子信息工程中應用的著力點,提高滲透質量和滲透水平,為有效促進電子信息工程的快速發展,進而為社會的有序運行奠定基礎。

❻ 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論文8000字到1W字左右 我急用謝謝郵箱[email protected] 很急用 謝謝

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研究

隨著計算機及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全球信急化己成為人類發展的必然趨勢,計算機在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由於網路的開放性、互連性、連接形式的多樣性,致使網路易受黑客、惡意軟體和其它不軌的功擊,存在著自然和人為等諸多因素的脆弱性和潛在威脅,如何保證網路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否則網路將是個無用、計算機網路安全工程論文甚至危及國家安全的網路。網路安全越來越引起社會的高度重視。
計算機網路安全從技術上來說,主要由防病毒、防火牆、人侵檢測,網路監控、信自、審計、通信加密等多個安全組件組成,單獨的組件是無法確保網路信息、的安全性的。目前廣『泛運用和比較成熟的網路安全技術主要有:防火牆技術、數據加密技術、人侵檢測技術、防病毒技術等,以下就此兒項術分別進行分析。
防火牆技術是指網路之間通過預定義的安全策略,對內外網通信強制實施訪問控制的安全應用錯施。它對兩個或多個網路之間傳輸的數據包按照一定的安全策略來實施檢查,以決定網路之間的通信是否被允許,並監視網路運行狀態。
(l)包過濾技術。包過濾技術是依據網路中的分包來進行傳輸的一種技術。由於網路上的數據都是被分割成為若干個一定大小的數據包進行傳輸的,防火牆通過讀取數據包中的地址信息來判斷這些「包」是否來自可信任的安全站點,一旦發現是來自危險站點數據包,防火牆便會將這些數據拒之門外。
(2)代理型防火牆。代理型防火牆也稱為代理伺服器,『色位於客戶機與伺服器之間,完全阻擋一r二者間的數據交流。當客戶機需要使用伺服器上的數據時,首先將數據請求發給代理伺服器,代理伺服器再根據這一請求向伺服器索取數據,計算機安全工程畢業論文然後再由代理伺服器將據傳輸給客戶機。由於外部系統與內部伺服器之間沒有直接的數據通道,外部的惡意侵害也就很難傷害到內部網路系統。
(3)網關防火牆。分為電路網關和應用網關,前者處於內外網路之間,工作在051協議的第三層(會話層)、根據網路安全的要求&開通或封閉基於TCP/II,的連接;應用網關的物理位置和包過濾一樣,邏輯位置處於051一七層協議的應用層卜,技術上主要採用應用協議代理服務來實施安全策略,在應用層上提供訪問控制。

❼ 網路工程畢業設計論文

網路工程畢業設計論文範文

網路工程專業具有創新意識,具有本專業領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備一定的實踐技能,並具有良好的外語應用能力的高級研究應用型專門人才。下面,我為大家分享網路工程畢業設計論文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摘要: 針對計算機網路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進行分析,提出計算機工程信息化優勢,闡述計算機網路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總結如何實施計算機網路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人員信息化水平和網路安全意識。

關鍵詞: 計算機網路工程;全面信息化;扁平組織結構

計算機網路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主要指項目工程信息化管理軟體平台,將計算機網路作為信息傳播媒介,針對項目工程實施過程中所需要的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儲存和傳輸,最終實現計算機網路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為保障信息安全可靠傳輸,彌補傳統項目管理中的不足,提高工作效率,對計算機網路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進行分析運用顯得十分必要。

1計算機網路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的優勢

計算機網路工程項目全面信息化管理,可以在項目運行系統以及外部環境之間建立相對有效的溝通渠道,進行及時溝通聯絡,這為工作人員的分權、集權統一性提供保障,並且使臨時性組織和經常性組織穩定發展,實現性質的柔性化,促使項目各方面資源有效利用,針對變化環境而保障其適應能力。充分發揮計算機網路工程項目全面信息化管理的作用,能夠讓各個部門之間較為方便地結合數字化數據信息進行協調,對項目進度、質量以及成本進行綜合優化,促進技術協調、經濟指標可靠實現。另外,處於傳統工程項目管理模式下的不同類型的統計數據,是比較粗略和靜態的統計,通常存在明顯時滯。因此藉助工程信息日報子系統,可以對工程項目進行及時跟蹤,憑借項目信息進行分組、篩選和管理,可以對各類工程項目進行核算評估,對工程項目中的人力、物力、財力進行全方位控制和管理。隨著網路技術的更新換代,網路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功能進一步加強,網路電視、網路監控、視頻電話等不斷進入信息化管理系統,實現了信息化的全方位遠程管理控制。

2計算機網路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計算機網路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優勢極大,應用十分廣泛,但在各領域工程項目開發實施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由於各領域各企業的工程項目組織和地點具有較強的臨時性,隨機性,有些工程項目的組織地點偏遠,網路通信條件差,難於用計算機硬體設施和計算機網路作基礎,使組織的工程項目難以通過網路工程信息進行管理,阻礙了計算機網路工程向全面信息化方向發展[1]。在我國,信息技術發展速度極快,信息化管理日益普及,但全面信息化管理缺乏統一管理標准,大部分企業在進行信息化管理軟體的開發中,只重視自身軟體建設,不重視共享,導致不同企業間的軟體交互使用性差,阻礙了信息資源的高效共享,信息難以順利流通。企業開發軟體時,主要考慮自身的商業機密和自身經濟利益,對計算機網路信息平台具有一定的排斥心理。因此,在實現計算機網路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過程中,企業由於考慮自身的安全和利益保護,對電子文件不信任,只認同傳統的辦公模式和信息管理傳輸方式,造成對網路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的普及率低,應用受限。計算機網路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中存的問題,將影響計算機網路工程向全面信息化方向發展,對於信息資源的高效共享、信息順利流通等帶來了一定阻礙。

3計算機網路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

計算機網路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屬於一個系統的社會化工程,需要相關部門提高重視力度,維護信息安全可靠,高效傳輸,因此,針對計算機網路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進行如下探討。

3.1提高企業人員的信息化意識

要實現計算機網路工程全面信息管理,需要對管理人員實行科學管理,提高管理人員的信息化意識,大力培養管理人員的網路技術技能,提高信息化管理的基礎水平。只有網路工程全面信息化的思想深入人心,才能保障高效有序的進行信息處理,建立良好的信息處理環境。針對人員信息化意識淡薄等原因,要加強信息化管理宣傳力度,通過計算機硬體技術,對信息資源進行優化配置,使管理人員藉助信息工程對各種文檔進行儲存、處理、傳輸,對工程項目質量、進度、成本進行監控,提高防風險意識,促使管理人員充分認識到網路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轉變管理人員的信息化意識,著力推進工程項目全面信息化管理的實現。

3.2提高企業在網路工程全面信息化建設中的技術開發

企業應建設信息化互聯網路平台,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務,開發全新的自動化辦公系統,保障企業內部信息共享,溝通及時。應加強對信息軟體及計算機軟體進行開發應用,使其在現代網路運行過程中得到逐漸增強。同時應對網路數據進行收集整理,保障數據有效傳輸,在數據傳輸過程中,不但要確保數據傳輸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安全性,還要提升網路信息技術在項目管理中的有效應用。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要形成新的管理理念,讓數據傳輸、信息安全、項目應用有機融合,使網路工程信息化得到全面發展,最終為企業實現現代化網路管理奠定堅實基礎,使企業在網路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的基礎上獲得最大效益。

3.3建設和信息化管理相吻合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的基石,只有形成良好的企業文化,企業才有生機,才有發展。而企業文化的滯後,往往是影響企業信息化建設及管理的制約因素,導致信息設計和實際管理相互脫節。因此,企業需著力建設和企業發展相適應的信息化企業文化,防止企業文化和信息化建設相背離,影響企業信息化發展。為使企業網路工程信息化得到全面發展,企業應將企業文化和網路信息技術有機結合,營造企業信息化管理的企業文化環境,使企業文化成為推動企業全面信息化建設的良好基石。

3.4實行扁平化組織結構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扁平化組織結構應運而生。面對市場環境的瞬息萬變,企業組織必須做出快速反應和迅速決策以保持企業的`競爭優勢。因此,組織結構的扁平化無疑增強了組織快速反應的能力,可以減少行政管理層次,消除冗餘人員,最終建立一種緊湊干練的組織結構。這種扁平化組織結構形式,它的優點是能夠提高管理效率,減少管理失誤,降低管理成本,擴大管理幅度。而傳統企業的層級式組織結構,基本上採用金字塔形式,在這種組織結構下,企業在對內部信息進行交互過程中,層級多,時間長,效率低,對信息進行處理時也不科學全面,使企業正常運行受到阻礙,管理效率不高。因此,企業需要對組織結構進行科學優化,實行組織結構扁平化,最終使企業內部信息得到快速交流和傳遞。對企業內部資源進行科學優化配置和充分有效共享。因此,採用扁平化組織結構,有利於企業管理的信息交互,同時可根據臨時性和全面綜合管理結構,促使工程項目管理得到更加高效的運行[3]。在當前信息化管理過程中,缺少相對規范管理,使項目工程的有效運行受到嚴重製約,對統一管理標准做出自動完善,屬於當前形勢下的必然發展趨勢,企業之間建立統一管理標准以及相應的軟體管理體系,確保系統之間良性競爭,互促發展。

4結束語

計算機網路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是信息時代現代化管理過程中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只有在信息上注重項目工程的管理,才能適應市場變化,滿足社會發展的市場需求,保證項目工程信息傳遞及時准確。因此,實施計算機網路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意義深遠。企業建立計算機網路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具有提高企業自身信息化綜合能力,實現企業內部和項目的動態管理,推動企業管理全面信息化和自動化,促進企業的科學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戰武.計算機網路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探索[J].電腦開發與應用,2013,(8):24-26.

[2]朱君瑞卿.計算機網路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的實踐探索與嘗試[J].電子技術與軟體工程,2016,(9):11.

[3]錢程乾.淺談計算機網路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的應用與發展[J].科技與企業,2015,(11):73.

[4]雷小梅.以計算機網路為紐帶全面推進企業管理信息化工作[J].通訊世界,2016,(10):88.

;

❽ 計算機網路技術畢業設計

(校園網路工程綜合布線方案)
0.1 網路應用的發展
目前,全球已掀起一股信息高速公路規劃和建設的高潮,作為其雛形,國際互聯網(Internet)上相連的計算機已近達數千萬台,全球有數億人在Internet上進行信息交換和各種業務處理。Internet上積累了大量信息資源,這些資源涉及人類面對和從事的各個領域、行業及社會公用服務信息。成為信息時代全球可共享的最大信息基地。由於計算機網路技術和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對信息的要求越來越強烈,「網路就是計算機」的說法被全世界普遍接受。各國紛紛宣布建設本國的信息高速公路,全球信息一體化局面已指日可待。
我國自1993年與Internet連通以來,已建成了四大主幹信息網:中國公眾信息網ChinaNET,中國金橋網ChinaGBN,中國教育科研網CERNET和中科院網CASNET。全國各大中城市的網路節點相繼開通。廣東省已經建立了面向本地服務的公共信息網。Internet顯示出誘人的商業前景,被國人稱為"第二國道的建設。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中小學校園網的建設已經逐漸提到議事日程上來。當前由於網路、資料庫及與之相關的應用技術不斷發展,尤其國際互聯網(Internet)和內部網(Intranet)技術的廣泛應用,世界正在邁入網路中心計算(NetworkCentricComputing)時代。人們傳統的交互和工作模式正在改變。處在不同地理位置的人們可以共享數據,使用群件技術(GroupWare)進而能夠協同工作;多媒體數據的存儲、傳輸、應用技術的不斷成熟;以上這些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對學校傳統的計算機業務系統產生影響,使用戶能更方便、更直觀的使用系統,也使系統的性能更完善、功能更強大。
Internet的發展帶動了全世界的信息產業的發展,也為現代學校應用程序結構提供了一個新的計算模式,這種計算模式能真正適應學校發展的需要,使學校的計算機應用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將Internet技術應用到學校內部,並建立基於這種開放技術的學校應用程序,使學校本身具有了Internet的特性,這種應用體系結構就是Intranet —— 學校內部網。
Internet和Intranet代表著全新的信息時代的到來。Intranet使實現學校內部的信息化成為可能。學校工作人員和在校學生面對的信息資源已不僅僅來自於一個部門、一個學校或者是一個行業,而是所有Internet世界上的資源,使得學校教學、科研、管理和決策更為有效。
0.2 建設XX中學校園網的必要性
是否在學校採用最先進的信息和傳播技術是一個有決定性意義的問題,而且十分重要的是,學校應該處於影響整個社會深刻變革的中心地位。
隨著計算機多媒體和網路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普及,校園網信息系統的建設,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主要表現在:
1、當前校園網信息系統已經發展到了與校際互聯、國際互聯、靜態資源共享、動態信息發布、遠程教學和協作工作的階段,發展對學校教育現代化的建設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
2、教育信息量的不斷增多,使各級各類學校、家庭和教育管理部門對教育信息計算機管理和教育信息服務的要求越來越強烈。個人是否具有獲得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對於能否成功進入職業界和融入社會及文化環境都是個決定性的因素,因此學校應該培養所有學生具有駕馭和掌握這種技術的能力。另一方面,信息技術在作為青少年教育工具的同時也向青少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會。新技術提供的機會以及它們在教學方面具有的優勢都是很多的,特別是計算機和多媒體系統的使用有助於個人化的道路,每個學生在個人的學習道路上都可以按照自己的速度發展。
3、我國各級教育研究部門、軟體開發單位、教學設備供應商和各級學校不斷開發提供了各種在網路上運行的軟體及多媒體系統,並且越來越形象化、實用化,迫切需要網路環境。
4、現代教育改革的需要。在校園網中將計算機引入教學各個環節,從而引起了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工具的重大革新。對提高教學質量,推動我國教育現代化的發展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網路又為學校的管理者和老師提供了獲取資源、協同工作的有效途徑。毫無疑問,校園網是學校提高管理水平、工作效率、改善教學質量的有力手段,是解決信息時代教育問題的基本工具。
5、隨著經濟發展,我國各級政府對教育的投入不斷加大;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使相應產品價格不斷下降;同時人們的認識水平和經濟實力不斷提高。大量計算機進入學校和家庭,使得計算機用於教育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務是完全可行的。
Internet在學校的應用越來越普遍,也越來越普及。據統計,美國的學校建設了校園內部信息網路並與Internet連通的比例高達90%,國內的主要大學也已經建成或正在建設自己學校的內部信息網路。廣東省的絕大多數高校,包括中專學校,都建成了自己的內部網路。因此,建設學校內部網,是一個高瞻遠矚的舉措,也是一個迫在眉睫的事情。隨著校園網路的成功建設,必將給學校的管理部門、各級行政部門、學校的教育科研帶來積極的影響,提高學校的教學科研水平、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極大地提高學校的知名度。
目 錄
前 言 3
0.1 網路應用的發展 3
0.2 建設XX中學校園網的必要性 4
第一章 XX中學校園網需求分析 6
1.1 XX中學網路現狀 6
1.2 用戶需求分析 6
1.3 功能需求 7
第二章 系統方案設計的總體思路 9
2.1 校園網路系統的構成 9
2.2 系統方案設計的總體思路 9
第三章 網路系統設計方案 12
3.1 網路的分層設計原則: 12
3.1.1 核心層 Core Layer 12
3.1.2 分布層 Distribution Layer 12
3.1.3 接入層 Access Layer 13
3.2 綜合布線系統設計 13
3.2.1 綜合布線系統組成簡介 14
3.2.2 設計綜合布線系統依據的標准 16
3.2.3 LUCENT 布線系統簡介 17
3.2.4 設計XX中學綜合布線系統的考慮 19
3.3 網路系統方案設計 22
3.3.1 校園網的設計目標 22
3.3.2 網路建設原則要求 23
3.3.3 系統需求分析 24
3.3.4 產品技術選型 25
3.3.5 廠家產品選擇 30
第四章 主機系統設計方案 34
第五章 軟體系統設計方案 36
5.1 系統軟體 36
5.2 伺服器軟體 36
5.3 應用軟體 37
5.4 工具軟體 38
第六章 校園多媒體教室系統實施方案 39
6.1 多媒體教室概述 39
6.2 系統結構及實施 39
第七章 項目材料清單 44
7.1 綜合布線系統 44
7.2 網路設備 45
7.3 伺服器 45
7.4 多媒體設備及外設 46
第八章 工程實施管理 47
8.1 工程組織 47
8.2 施工技術要求 48
8.2.1 設備間環境建議和施工管理 48
8.2.2 施工技術要求 48
8.2.3 測試的方案 60
8.2.4 竣工及驗收 61
8.3 工程實施 62
8.3.1 工程設計 62
8.3.2 實施步驟 63
8.3.3 施工進度 64
8.4 系統支持和維護 65
第九章 售後服務和技術支持 66
9.1 產品質量保證 66
9.2 工程質量 66
9.3 工程圖紙和售後服務 66
9.4 培訓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