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急急急急 。。誰考過網路工程師,裡面的基礎知識和應用技術都考些什麼看什麼書
網路工程師考試原名是網路設計師,是2001才開始舉辦的。該考試相對於已經舉辦10多年的程序類的考試來說,報考者人數正在逐年增加,但通過率相對較低。考生們對該科目考試的復習還很不成熟。
網路工程師考試分為上、下午兩場,各75分,均為筆答內容。一般如果上下午考試都能達到45分以上基本就能通過了。其中上午試題以選擇形式給出,即四選一,每空一分。下午部分都是綜合題,共五道。以簡答和填空為主,每題15分。
自2004年1月1日軟考改革以來,網路工程師考試內容做了很大變化。尤其是上午題目形式改變較為明顯。題目大體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計算機系統知識及軟體工程方面理論知識;另一類是計算機網路基礎知識。主要是對網路技術和網路安全等方面的基礎知識的考察,檢查大家的基礎知識是否扎實;下午主要是考查大家的實際動手和應用能力。
以下是2004年11月份網路工程師考試上午考試知識點分布、分值情況:
知識點
知識點 2004[11]
硬體知識 8
操作系統 3
系統開發基礎知識 9
網路操作系統 3
網路配置技術 5
數據通信 4
LAN技術 3
網路通訊設備 4
WAN技術 5
網路互聯與互聯網技術 7
網路管理 3
網路安全 8
標准化知識 1
知識產權信息化知識 2
英語 10
由上表可以看出,考試范圍更加廣泛,給學員復習帶來了一定的難度,經常有學員打電話致網校,尋求復習方法。為此我們特為學員在復習過程中做如下規劃,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 應試准備階段:
首先用2-4小時左右時間來仔細斟酌大綱知識點,弄清考試范圍。而且要通過大綱中給出的關鍵字來判斷復習重點,並在考試指定教材上做好標記,以便以後查閱學習。
二、 專題復習階段:
以網校網路工程師課件為主,並配合教材來全面復習。課件有效期均為180天,總課時為70課時。建議大家用80-140學時把課件內容學習一至兩遍,平均每天學習2-3課時左右。並配合網校提供的章節練習題來加以鞏固。除章節練習題外,學員還要配合網校工作做到如下內容:
1、 對於網校全面開通的同步答疑和非同步答疑服務,要求學員都能參加,與輔導老師或同學們交流解答疑難問題。
2、 對於網校定期提供的階段性測試題,學員必須按要求及時做答並提交答案,網校會保留學員每次小測驗時的成績。
三、 綜合復習階段:
當課件內容已基本掌握,章節練習題都已做完並沒有疑問時,接下來進入綜合復習環節。建議學員用時30-50學時。網校會分期提供多套綜合練習題,配合學員全面綜合復習。在此期間,學員不但要登錄答疑區去與老坦耐毀師或學員們交流外,還要關注並參加網校定期舉畝棚行的以網上集中授課形式為主的系列講座。屆時我們會請資深軟考專家就某一科目某些難點、重點或有待補充的新知識做更進一步的講解。
四、 考前沖刺復習階段:
考前沖刺復習階段,對於每位學員來說都志關重要的。此階段應安排在臨考前10-20學時左右。該階段網校的沖刺班課件和模擬試題全面上線,學員們要利用20-40學時的時間把沖刺班課件內容全部聽完,而且要掌握老師所強調的重點、難點部分。學校的模擬試題要在考試規定的時間內做完。而且最好每天都能登錄到網校答疑區去與輔導老師或同學們交流。再者,在此階段網校還會通過集中授課方式請我們授課教師對模擬試題做專門詳解。或把解析過程以課件形式放到網上,對時希望學員認真在線收聽學習。
五、 臨考交流會:
在臨考試3-5天時間內,網校會為學員專門舉行一次在線臨考交流會,到時我們的授課及輔導老師同時在線,和學員共同探討,傳遞考試方面的具體信息。屆時建議學員都能參加。
六、 參考資料:
《網路工程師教程》 雷振甲主編 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
《網路工程師同步輔導》 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
《計算機原理及應用》 周斌、鄭學堅主編 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
《計算機網路》第四版 謝希仁主編 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
《網路安全與讓備防火牆技術》 王睿、林海波主編 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
Ⅱ 自學網路工程師要看哪些書麻煩明確點
推薦你買網路工程師輔導課程參考教材:
《網路工程師教程》(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體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指定用書;清華大學出社)
《網路工程師同步輔導》(清華大學出版社)
《計算機網路》第四版(電子工業出版社)
《網路安全與防火牆技術》(清華大學出版社)
Ⅲ 求:計算機網路(第四版)(中文版)
http://lib.verycd.com/2006/07/28/0000112659.html
eMule資源
下面是用戶共享的文件列表,安裝eMule後,您可以點擊這些文件名進行下載
計算機網路(第四版)潘愛民版.rar 18.4MB
eMule主頁 下載eMule 使用指南 如何發布
Ⅳ 關於謝希仁著《計算機網路》(第四版)的兩個問題
1。連接簡單;在小規模的網路中不需要專用的網路設備;匯流排結構省線。星型結構比較穩定,任何一個線出問題了都不會影響其他埠;不使用共享匯流排,所以不會有匯流排擁塞問題;可擴展性好,可以通過級聯擴展網路。
2.
1)首先強調關於HDLC的定義問題:
約束通信雙方按一定規則進行通信的體系為數據鏈路控制規程(DLCP),也叫數據通信控制規程(DCCP)。自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世界上許多國家組織和大財團都在研究制定此類規程。從發布的規程體系看,共包括兩類——面向字元的控制規程和面向比特的控制規程。
面向字元的規程,典型代表有美國標准協會ANSI的X3.28,ISO的ISO1745、DEC公司的DDCMP、中國的GB3453-82、IBM公司的BSC。
後來,IBM公司在同步數據鏈路控制規程(SDLC)基礎上發展出面向比特的規程。再後來,ANSI和ISO兩組織以IBM的SDLC為基礎發展了兩個類似的規程,一個是ANSI的高級數據通信控制規程(ADCCP),另一個就是ISO的高級數據鏈路控制規程,即HDLC。
(2)一般情況下,HDLC規程幀格式中的8位地址碼段已經足夠(256個地址),若實在不夠,則該8位地址是可以擴展的(按8位擴展),並且可以許循環擴展下去,具體擴展方式是將地址的首8比特的第一位置0,表示下一個8比特是基本地址的擴展(沒有擴展時則表示是控制碼段)。
(3)地址的命名規則以實際系統構造方式為前提,是可以設計的。不同的系統,對規則的定義是不同的,應結合具體系統來理解。例如,基本地址方式下,256個地址是等同的,擴展後,前128位可以是主系統,後256位可以是子系統。也可以是128位與256位的組合形成新的獨立地址碼(但在解碼時需要設計具體進程)。還可以是其它解釋,一切看自己的系統規程設計。
(4)如第(2)點所說的地址擴展方式,一切以具體系統的具體規程為原則,不存在絕對的「網路層向鏈路層提供的是網路層地址」(此情況僅指你目前正在認識的系統),另一方面,在地址擴展方式下,很容易區分網路層地址和接入系統地址。
(5)MAC是和網路拓撲及具體互聯媒質相關的協議規程。但是,僅僅適合於區域網的規定結構方式(不能與網路拓撲重構概念混淆)。在許多網路中,其互聯媒質通常是按照一定的技術要求有所規定,因此不存在MAC問題,但在區域網中,由於結構形式、聯結媒質可以多樣化,因此相關規程中作了一些定義,試圖全方位適應各種情況的規程協議(也是目前流行規程),將MAC接入控製作為規程要點之一。當然,目前一些區域網技術規程有擴大化應用趨勢(包括MAC方面),但MAC的重點是根據具體媒質和具體拓撲結構來選擇不同的數據傳輸進程式控制制方式或規程,是比地址碼概念更外圍的規程,一旦選定具體MAC規程(可以是動態選擇),通信進程便按照設計的HDLC規程約定完成
3.交換機應該用在區域網負荷重的那個網路。
4.因為無線網可靠性比較差,丟包率高,在底層協議做完整性檢查比較劃算。乙太網物理介質可靠性高,在高層協議做完整性檢查更劃算。
Ⅳ 在計算機網路中,什麼是沖撞域
1,使用集線器進行網路通信時,會產生沖突。沖突是,若網上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工作站同時發送數據,在匯流排上就會產生信號的混合,多個工作站都同時發送數據,在匯流排上就會產生信號的混合,該多個工作站都辨別不出真正的數據是什麼。這種情況稱數據沖突又稱碰撞。
2,交換機比集線器更加先進,允許連接在交換機上的設備並行通訊,設備間通訊不會再發生沖突,因此交換機打破了沖撞域。沖撞域,交換機每個介面是一個沖撞域,它不會與其他介面發生通訊沖突,從而實現多個節點可同時發送和接收數據並能獨立地利用更多的帶寬。
Ⅵ 計算機專業考研要作哪些准備看什麼書要求會用什麼語言
先做做真題集,這里有一份最全的考研歷年真題資料分享給你
鏈接:https://pan..com/s/1t0SUkI-X-BW4v7Isl0dk4w
通過不斷研究和學習歷年真題,為考生沖刺階段復習提分指點迷津,做真題,做歷年真題集,對照考綱查缺補漏,提高實戰素養,制定做題策略,規劃方向;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Ⅶ 上海交通大學電子與通信工程研究生好考不,參考書和考試科目是神馬
上海交通大學電子與通信工程 2016年 招生目錄
上海交通大學電子與通信工程考研非常難,欲報考的考生要做好復習。
Ⅷ 什麼書介紹IP地址和子網掩碼
《計算機網路》
《網路管理員入門》
《CISCO網路工程師》
《操作系統管理》
《信息技術》
《計算機組裝與維修》
推薦你看思科網路工程師一咐友書,這個書我認為是最好的鉛簡首介紹IP地址與子網掩碼的,你上書店看一下槐數CISCO的CCNA書吧,寫的特別好,看看你那的科技城有沒有賣計算機書的,值得你看
Ⅸ 考計算機研究生院要學哪些課程
上海交大:
計算機基礎(I):《現代操作系統》陳向群、馬洪兵譯 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編譯原理》侯文永等編 電子工業出版社2002,《數據結構與演算法(C++)》竇延平、張局宴飢同珍、姜麗紅、陳玉泉編著,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計算機基礎(II):《計算機組成與系統結構》胡越明編 電子工業出版社2002,《數據結構與演算法(C++)》竇延平、張同珍、姜麗紅、陳玉泉編,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信號系統與信號處理:《信號與系桐返統》(第二版) 奧本海姆著 電子工業出版社 2004; 《離散時間信號處理》(第二版)奧本海姆著 劉樹棠譯 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2001
微型計算機原理與應用:《微型計算機原理與介面技術》(第三版)吳秀清、周荷琴編中國科技大學出版社2005;《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王玉良等編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0
計算機通信網:《計算機通信網基礎》顧尚傑電子工業出版社2000,《計算機網路》(第四版)中譯本Andrew S.Tanenbaum清華大學出版社
數據結構與操作系統:《數據結構》嚴蔚敏 清華大學出版社,《操作系統教程》陸松年、薛質等編 電子工業出版社2000
軟體工程基礎:《數據結構與演算法(C++)》,竇延平等編著,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軟體工程:實踐者之路》(第5版或第6版)Roger S. Pressman著,清華大學出版社
北京航祥汪空:
研究方向(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軟體與理論、計算機應用技術):《數據結構教程》(第二版,第三次印刷〕北航出版社 唐發根著
《計算機組成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唐朔飛編著
《操作系統實用教程》清華大學出版社 任愛華主編
《離散數學》(數理邏輯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 尹寶林等編
研究方向(集成電路設計、日文應用軟體開發 、嵌入式軟體、軟體工程與管理 ):《數據結構教程第二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唐發根著
《C程序設計》清華大學出版社 譚浩強著
你可以上你想報考的學校研究生院網站去看看,哪裡都有詳細的招生簡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