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路由器能隔離沖突域嗎
路由器可以隔離沖突域,在實際應用中都是採用二層交換機來隔離沖突域。
沖突域
在乙太網中,如果某個CSMA/CD網路上的兩台計算機在同時通信時會發生沖突,那麼這個CSMA/CD網路就是一個沖突域(collision domain)。如果乙太網中的各個網段以集線器連接,因為不寬旦型能避免沖突,所以它們仍然是一個沖突遲陵域。
預防措施
集線器是一個標準的共享式設備,也就是同一時刻只有一慎猜個埠下聯的設備可以發送數據。正常工作時,集線器隨機選出某一埠設備並讓它獨佔全部帶寬與集線器上聯設備(如交換機、路由器等)進行通信。因此,集線器設備的所有埠即形成了一個沖突域。
為了有效避免沖突,區域網中使用交換機(Switch)來分割沖突域。對網路進行分割的原因是為了分離流量並創建更小的沖突域來使用戶獲得更高的帶寬,否則同一時刻數據太多容易導致網路擁擠形成阻塞。
廣播域可以跨網段,而沖突域只是發生的同一個網段的。 乙太網中,沖突域是由hub組織的。一個hub就是一個沖突域。交換機的每個埠都是一個沖突域。 網段,又叫潛在沖突域。(不是俗稱子網的網段) 沖突域:在同棚讓巧一個沖突域中的每一個節點都能收到所有被發送的幀 廣播域:網路中能接收任一設備發出的廣播幀的所有設備的集合 沖突域是基於第一層(物理層) 而廣播域是機於第二層(數據鏈路層) 廣播域就是說鏈鍵如果站點發出一個廣播信號後能接收到這個信號的范圍。通常來說一個區域網就是一個廣播域。(用路由器連接的除外) 沖突域:一個站點向另一個站點發出信號。除目的站點外,有多少站點能收到這個信號。這些站點就構成一個沖突域。(因為不是自己的東西來了。當然大家要生氣起點沖突嘛)。 HUB 所有埠都在同一個廣播域,沖突域內。 Swith所有埠都在同一個廣播域內,而每一個埠就是一滑芹個沖突域。
採納哦
③ 計算機網路----廣播域和沖突域
在乙太網中,如果某個CSMA/CD網路上的兩台計算機在同時通信時會發生沖突,那麼這個CSMA/CD網路就是一個 沖突域 (collision domain)。如果乙太網中的各個網段以集線器連接,因為不能避免沖突,所以它們仍然是一個沖突域。
沖突域是在同一個網路上兩個比特同時進行傳輸則會產生沖突;在網路內部數據分組所產生與發生沖突的這樣一個區域稱為沖突域,所有的共享介質環境都是一個沖突域,在共享介質環境中一定類型的沖突域是正常行為。租薯
集線器是一種物理層設備,本身不能識別MAC地址和IP地址,當集線器下連接的主機設備間傳輸數據時, 數據包是以廣播的方式進行傳輸 ,由每一台主機自己眼中MAC地址來確定是否接收。
這種情況下,同一時刻由集線器連接的網路中只能傳輸一組數據,如果發生沖突則需要重傳。 集線器下連接的所有埠共享整個帶寬,即所有埠為一個沖突域 ,如圖桐培所示。
交換機則是工弊輪者作在數據鏈路層的設備,在接收到數據後,通過查找自身系統MAC地址表中的MAC地址與埠對應關系,將數據傳送到目的埠。
交換機在同一時刻可進行多個埠之間的數據傳輸,每一埠都是獨立的物理網段,連接在埠上的網路設備獨自享有全部的帶寬。因此, 交換機起到了分割沖突域的作用, 每一個埠為一個沖突域 ,如圖所示。
二層交換機工作在數據鏈路層。
是基於MAC地址的基礎上對數據包的轉發。內部的ASIC的晶元來實現硬體轉發。
二層交換機的埠發送和接受數據獨立,從而可以將各埠歸屬於不同的沖突域,從而有效的隔離了沖突。
廣播是一種信息的傳播方式, 指網路中的某一設備同時向網路中所有的其它設備發送數據,這個數據所能廣播到的范圍即為廣播域 (Broadcast Domain)。
在傳輸中當不知道目的MAC地址時,需要在網段內廣播當前子網下所有的節點,相應的廣播報文以及目的MAC查找失敗報文會向所有埠轉發,因此會消耗大量的網路帶寬。而 二層交換機只能隔離沖突域,不能隔離廣播域。
沖突域是基於第一層(物理層)
廣播域是基於第二層(鏈路層)
兩個交換機相連,廣播域變大,數量不變,減少了可用帶寬。沖突域數量增加。
路由器不傳播任何廣播流量,路由器能同時分割沖突域和廣播域。
基本概念:
廣播域:是基於第二層(鏈路層)的,是指網路中能接收任一設備發出的廣播幀的所有設備的集合。 廣播域就是說如果站點發出一個廣播信號後能接收到這個信號的范圍 。通常來說一個區域網就是一個廣播域。廣播域內所有的設備都必須監聽所有的廣播包,如果廣播域太大了,用戶的帶寬就小了,並且需要處理更多的廣播,網路響應時間將會長到讓人無法容忍的地步。
沖突域:是基於第一層(物理層)的,在同一個沖突域中的每一個節點都能收聽到所有被發送的幀。 一個站點向另一個站點發出信號,除目的站點外,有多少站點能收到這個信息,這些站點就構成一個沖突域 。
廣播域和沖突域的計算:
集線器(HUB)所有埠都在同一個廣播域、沖突域內,所以 HUB不能分割沖突域和廣播域。
交換機(Switch)所有埠都在同一個廣播域內,而 每一個埠就是一個沖突域 ,所以 交換機能分割沖突域,但分割不了廣播域 。但是,虛擬區域網(Vlan)技術的交換機可以隔離廣播域。
路由器(Router)的每個埠屬於不同的廣播域、沖突域。
也可以這樣理解:
HUB屬於第一層設備所以分隔不了沖突域;
交換機和網橋屬於第二層設備所以能分割沖突域;
路由器屬於第三層設備,所以既能分割沖突域又能分割廣播域。
例1:
由於交換機和集線器都不能隔離廣播域,所以圖中只有1個廣播域。
集線器不隔離沖突域,交換機隔離沖突域,共有5個沖突域。(交換機的一個埠就算一個沖突域,左邊的交換機有四個,中間的交換機除去左邊共享的一個,還有一個,共有5個。)
例2:
只有路由器能隔離廣播域,因為路由器有2個介面,所以有2個廣播域。
交換機和路由器能隔離沖突域,路由器有2個埠,劃分了兩個沖突域,右邊的交換機劃分了4個沖突域,所以一共有2+4=6個,因此有6個沖突域。交換機連接路由器的那個埠也是屬於一個沖突域。路由器下兩個沖突域,交換機下4個沖突域,換句話說,左面1個,右邊5個,一共6個。交換機有4個埠連接主機,一個埠連接路由器,因為交換機每個埠就是一個沖突域,所以路由器右邊有5個沖突域。
見 https://bbs.51cto.com/viewthread.php?tid=679885&extra=&page=1 思科認證。這道題軟考也出過,但是軟考答案是錯的。關鍵就在於交換機連接路由器的那個埠也是屬於一個沖突域。
④ 計算機網路,第七題,在第二張圖中關於廣播域和沖突域的劃分是依據什麼規則的呢
表1-4總結得挺好,需要記住
沖突域對應第一層物理層,在第一層工作且互連的設備屬於同一個沖突域
因此工作在第一層的集線器和中繼器不能起到隔離沖突域的作用
但工作在第二層數據鏈路層的交換機和網橋可以起到隔離低層沖突域的作用
廣播域對應第二層數據鏈路層,因此工作在第二層的交換機和網橋不能起到隔離廣播域的作用
但工作在第三層網路層的路由器可以起到隔離低層廣播域和沖突域的作用
因此圖中的路由器將整個網路隔離成2個廣播域
計算機R、計算機Q和集線器屬於沖突域1,它們被上面的網橋隔開;
計算機P屬於沖突域2,被左邊的網橋和右邊的路由器隔開;
計算機S屬於沖突域3(虛線應該是囊括計算機S的,但不能囊括交換機和路由器,因為沖突域對應第一層,而交換機工作在第二層,路由器工作在第三層),被交換機和路由器隔開;
計算機T屬於沖突域4,被上面的交換機隔開
⑤ 求"計算機網路原理與使用技術"試題
一、單項或多項選擇題(紅色標記的為答案,每題2分,共60分)
1. 下列哪種交換方法實時性最好?C
(A)報文分組交換
(B)報文交換
(C)線路交換
(D)各種方法都一樣
2.下列傳輸介質中,哪種傳輸介質的抗干擾性最好? B
(A)雙絞線
(B)光纜
(C)同軸電纜
(D)無線介質
3.下列說法哪些正確:B
(1) 虛電路與電路交換沒有實質不同
(2) 在通信的兩站間只能建立一條虛電路
(3) 虛電路有連接建立、數據傳輸、連接拆除三個階段
(4) 虛電路的各結點不需要為每個分組作路由選擇判定
4.決定區域網特性的三個主要技術是: ABC
(A)拓撲結構
(B)傳輸介質
(C)介質訪問控制方法
(D)鏈路距離
5.按照路徑選擇演算法,連接LAN的網橋通常分為A 。
(A)透明網橋
(B)協議轉換網橋
(C)源路徑選擇透明網橋
(D)源路徑選擇網橋
6.在Web的Client/Server工作環境中, 起著控制的作用。 B
(A)Web伺服器
(B)Web瀏覽器
(C)HTTP協議
(D)HTML語言
7.幀中繼技術本質上是分組交換技術,它與X .25建議的主要關系是 。 B
(A)對X.25協議進行了擴充
(B)對X.25協議進行了簡化
(C)與X.25協議進無關
(D)都不是
8.在OSI/RM中,一個層N與它之上的N+1層的關系是什麼? A
(A)第N層為第N+1層提供服務
(B)第N+1層把從第N接收的信息添一個報頭
(C)第N層使用第N+1層提供的服務
(D)第N層與第N+1層相互沒有影響
9.兩個不同計算機類型能通信,如果: ABC
(A)它們符合OSI/RM
(B)它們都使用TCP/IP
(C)它們都使用兼容的協議組
(D)它們一個是WINDOWS,一個是UNIX工作站
10.域名與下面哪個一一對應? B
(A)物理地址
(B)IP地址
(C)網路
(D)以上都不是
11.ARP協議的主要功能是: A
(A)將IP地址解析為物理地址
(B)將物理地址解析為IP地址
(C)將主機名解析為IP地址
(D)將解析IP地址為主機名
12.以下哪個IP地址屬於C類地址?BC
(A)10.2.3.4
(B)202.38.214.2
(C)192.38.214.2
(D)224.38.214.2
13.下列哪些分段可能是數據長度為336位元組的IP數據報的分段? AD
(A)數據長度=320,偏移=0,M標志=1
(B)數據長度=320,偏移=0,M標志=0
(C)數據長度=16,偏移=320,M標志=0
(D)數據長度=16,偏移=40,M標志=0
14.WWW伺服器把信息組織成 。 B
(A)集中網頁
(B)分布式超文本/超媒體
(C)關系資料庫
(D)主頁
15.網路的配置主要是安裝和配置 。 D
(A)用戶
(B)IP地址
(C)網卡
(D)協議
16.無論是SLIP還是PPP協議都是 協議。 D
(A)物理層
(B)傳輸層
(C)網路層
(D)數據鏈路層
17.在計算機網路中 只隔離沖突,但不隔離廣播。 C
(A)中繼器
(B)路由器
(C)網橋
(D)網關
18.當相鄰高層的實體把 傳到低層實體後,被低層實體視為 。 D
(A)IDU,PDU
(B)PDU,IDU
(C)IDU,SDU
(D)PDU,SDU
19.物理層協議主要規定了 等四大特性。 ABCD
(A)機械(B)功能 (C)電氣(D)過程
20.任何一層的報文由 組成。 AD
(A)報頭
(B)協議
(C)數據報
(D)上一個相鄰高層的實體的數據
21.描述中數據鏈路層的數據單位是 。 D
(A)報文
(B)分組
(C)數據報
(D)幀
22.下述哪個選擇正確地描述了OSI/RM的分層次序。C
(A)PH、DL、T、N、P、S、A
(B)PH、DL、N、T、P、S、A
(C)PH、DL、N、T、S、P、A
(D)DL、PH、T、N、P、S、A
23.在載波偵聽與匯流排訪問方法上,CSMA/CD類似------CSMA協議。 A
(A)1-堅持式
(B)P-堅持式
(C)非堅持式
(D)都不是
24.路由器通過 層進行網路互連。 D
(A)物理層
(B)數據鏈路層
(C)運輸層
(D)網路層
25.下面 網路技術最適合多媒體通信的需求。 C
(A)X.25
(B)ISDN
(C)ATM
(D)幀中繼
26.區域網常用的拓撲結構有____。 ABC
(A)匯流排型
(B)星型
(C)環型
(D)不規則型
27.下列哪種交換方法最有效地使用網路帶寬? A
(A)報文分組交換
(B)報文交換
(C)線路交換
(D)各種方法都一樣
28.數據通信中,利用編碼來進行差錯控制的方法,基本上有兩種: AB
(A)自動重發請求ARQ
(B)前向糾錯FEC
(C)混合糾錯HEC
(D)糾錯編碼
29.OSI/RM的三個主要概念是: C
(A)architecture、model、switch
(B)subnet、layer、primitives
(C)services、interface、protocol
(D)WAN、MAN、LAN
30.決定HDLC幀類型的欄位是: C
(A)A欄位
(B)B欄位
(C)C欄位
(D)F欄位
二、(本題12分)三個網路經網橋B和路由器RT互連在一起,如圖1所示。若主機S向主機T發送數據。主機S發送數據幀F1,經路由器RT後變成F2,再經過網橋B達到主機T後變成F3。在每個數據幀中,包含有目的IP地址,源IP地址,目的MAC地址,源MAC地址。那麼請根據這四個地址在幀中的實際位置,用圖中所給定的地址將它們標識在數據幀F1 、F2、和F3中。
F1
F2
F3
三、(本題12分)如圖2所示的是TCP連接管理有限狀態機。圖中客戶端的狀態變換用實線,伺服器端的狀態變換用虛線。請以 事件/動作 的形式,直接在圖中的粗實線和虛線上標出其狀態變換的條件(本題答案做在試題卷上)。
四、(本題16分)請根據圖3所示的網路,描述使用RIP協議時路由表的建立過程(註:只要給出各路由器在建立路由表的過程中使用的路由表)。
路由表樣板:
⑥ 在常用的網路互連設備中,()可以用來隔離沖突域,()可以用來隔離廣播域。
【答案】:交換機;路由器。
解析:沖突域指的是會產生沖突的最小范圍,在計算機和計算機通過設備互聯時,會建立一條通道,如果這前啟條通道只允許瞬間一個數據報文通過,那麼在同時如果有兩個或更多的數據報文想從這里通過時就會出現沖突了。沖突域的大小可以衡量設備的性能,多口hub的沖突域也只有一個,即所有的埠上的數據報文都要排隊等待通過。而交換機就明顯的縮小了沖突域的大小,使到每一個埠都是一個沖突域,即一個或多個埠的高速傳輸不會影響其它埠的傳輸,因為慧鉛如所有的數據報文不同都按次序排隊通過,而只是到同一埠的數據才要排隊。
如果一個數據報文的目標地址是這個網段的廣播地址或者目標計算機的MAC地址是FF-FF-FF-FF-FF-FF,那麼這個數據報文就會被這個網段的所有計算機接收並響應,這就叫做廣播。通常廣播用來進行ARP定址等用途激族,但是廣播域無法控制也會對網路健康帶來嚴重影響,主要是帶寬和網路延遲。這種廣播所能覆蓋的范圍就叫做廣播域了,二層的交換機是轉發廣播的,所以不能分割廣播域,而路由器一般不轉發廣播,所以可以分割或定義廣播域。
⑦ 區域網如何防止IP地址沖突
當計算機使用過程中出現「計算機探測到IP地址與您的網卡物理地址發生沖突」的錯誤時,您就無法使用網路。如果在網路用戶連網的同時,建立IP地址和MAC地址的信息檔案,自始至終地對區域網客戶執行嚴格的管、登記制度,將每個用戶的IP地址、MAC地址、上聯埠、物理位置和用戶身份等信息記錄在網路管理員的資料庫中。
如果知道了非法用戶的MAC地址後,我們可以從管理員資料庫中進行查尋,如果我們對MAC地址記錄全面,我們便可以立即找到具體的使用人的信息,這會節省我們大量寶貴時間,避免大海撈針的煩惱。同時對於某些應用,應避免使用IP地址來進行許可權限制,如果我們從MAC地址上進行限制相對來說要安全的多,這樣可以有效地防止有人竊取IP地址的僥幸行為。
個人IP地址沖突解決方案
1.如果您使用的計算機的操作系統是:Windows 98
點擊左下角「開始」→「運行」,鍵入:winipcfg,點擊「確定」,在彈出的窗口中,點擊「全部釋放」,然後點擊「全部更新」,即可解決問題。
如果系統提示無法更新,則需要重新啟動計算機。
2.如果您使用的計算機的操作系統是:Windows 2000 或Windows XP
點擊左下角「開始」→「運行」,鍵入:ipconfig /release,點擊「確定」,在此點擊「開始」→「運行」,鍵入:ipconfig /renew,點擊「確定」,即可解決問題。
區域網IP地址沖突的原因與解決方法
對於在Internet和Intranet網路上,使用TCP/IP協議時每台主機必須具有獨立的IP地址,有了IP地址的主機才能與網路上的其它主機進行通訊。隨著網路應用大力推廣,網路客戶急劇膨脹,由於靜態IP地址分配,IP地址沖突的麻煩相繼而來。IP地址沖突造成了很壞的影響,首先,網路客戶不能正常工作,只要網路上存在沖突的機器,只要電源打開,在客戶機上都會頻繁出現地址沖突的提示:「如果網路上某項應用的安全策略(諸如訪問許可權,存取控制等)是基於IP地址進行的,這種非法的IP用戶會對應用系統的安全造成了嚴重威脅。
分析原因
出現問題有時並不能及時發現,只有在相互沖突的網路客戶同時都在開機狀態時才能顯露出問題,所以具有相當的隱蔽性。分析原因有如下幾種情況可以造成IP地址沖突。
1.很多用戶對TCP/IP並不了解,不知道「IP地址」、「子網掩碼」、「默認網關」等參數如何設置,有時用戶不是從管理員處得到的上述參數的信息,或者是用戶無意修改了這些信息盯槐啟;2、管理員或用戶根據管理員提供的上述參數進行設置時,由於失誤造成參數輸錯;3、在客戶機維修調試時,維修人員使用臨時 IP地址應用造成;4、有人竊用他人的IP地址。
解決方法
接到沖突報告後,我們首先確定沖突發生的VLAN。通過IP規劃的vlan定義,和沖突的IP地址,找到沖突地址所在的網段。這對成功地找到網卡MAC地址很關鍵,因為有些網路命令不能跨網段存取。
首先將客戶機與網路隔離,讓非法的IP地址的微機在網上運行,網管員便可以設法找到它了。應用網路測試命令有ping命令和arp命令。使用ping命令,假設沖突的IP地址為10.119.40.40,在msdos窗口,命令格式明拿如下,其中斜體部分是命令結果。
C:WIDOWS〉
ping 10.119.40.40
Request timed out Reply from 10.119.40.40 : bytes=32 time <1ms TTL=128 略
之所以要ping這台機器,是出於兩個目的,首先我們要知道我們凱如要找的機器確實在網路上,其次,我們要知道這台機器的網卡的MAC地址,那麼我們如何知道它的MAC地址哪?這就需要使用第二個命令arp:arp命令只能在某一個VLAN中使用有效,它是低層協議,並不能跨路由。
C:WIDOWS〉
arp -a
Interface: ...... on Inerface ......
Internet Address/Physical Address/Type
10.119.40.40/00-00-21-34-63-56/ dynamic 以下略
以上列表表示出沖突IP地址10.119.40.40 處網卡的MAC地址為00-00-21-34-63-56。接下來我們要找的是MAC地址為00-00-21-34-63-56的網卡的具體物理位置。
網路簡介中已經說明,每台客戶機的網卡直接連接到第二級交換機上,接下來面對大量的乙太網交換機,我們要查找是沖突MAC所對應交換機埠。本網路中與客戶連接的設備是Bay的303/304,本文以303為例,描述如何查找某一個MAC地址所在的埠位置。Bay303的網管有多種方式,下面僅以 Web瀏覽器方式描述查找非法MAC的方法。
查找之前,首先要確定VLAN內的交換機位置,查出這些交換機的IP地址,使用交換機地址可以訪問該交換機的網管信息。
在網管員的機器上啟動瀏覽器
鍵入交換機的IP地址
提示登陸信息後輸入用戶名和密碼
進入「MAC Address Table」選項
顯示表格如下:
Index/MAC address/Learned on Port/Learning Method/
Filter Packets to this Address 1 00:00:21:34:63:56
13
Dynamic
No
2 00:00:81:65:c3:a0
N/A
Static
No
3 00:00:a2:f7:c3:e4 25
Dynamic
No
4 00:00:21:34:63:56 2
Dynamic
No ……
此時你可以看到索引的第4項,它正是我們要查找的MAC地址,它的埠號為2。根據綜合布線資料,可以查找出相應的信息點的物理位置,從而定位到所連接的微機位置。當然,在此是針對特有的交換機所舉的例子,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要查找很多台交換機,才能找到我們要找的MAC地址,當VLAN中存在大量的交換機時,我們需要在這些交換機中逐個去查找,直到找到為止,這是一個相當煩瑣的事情。
對於某一交換機的埠中存在下聯交換機的情況,因為交換機支持多個MAC地址,會在上級的MAC表中有下級MAC的記載,所以首先查找上級交換機MAC表,確定較具體位置後再去查找下一級交換機,這樣會大幅度地縮減查找范圍。
使用有效徹底的管理策略
管理策略
對於區域網來講此類IP地址沖突的問題會經常出現,用戶規模越大,查找工作就越困難,所以網路管理員必須深思加以解決。目前有兩種方案,一是使用動態IP地址分配(DHCP),另一種方案是使用靜態地址分配,但必須加強MAC地址的管理。
用動態IP地址分配(DHCP)的最大優點是客戶端網路的配置非常簡單,在沒有管理員的幫助和干預的情況下,用戶自己便可以對網路進行連接設置。但是,因為IP地址是動態分配的,網管員不能從IP地址上鑒定客戶的身份,相應的IP層管理將失去作用。而且使用動態IP地址分配需要設置額外DHCP伺服器。
使用靜態IP地址分配可以對各部門進行合理的IP地址規劃,能夠在第三層上方便地跟蹤管理,如果我們通過加強對MAC地址的管理,同樣也會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
⑧ 為了隔離沖突域,用網橋可以嗎,那麼廣播域呢VLAN呢還有交換機能抑制廣播風暴嗎
在乙太網中,如果某個CSMA/CD網路上的兩台計算機在同時通信時會發生沖突,那麼這個CSMA/CD網路就是一個沖突域。如果乙太網中的各個網段以中繼器連接,因為不能避免沖突,所以它們仍然是一個沖突域。使用交換核者備機可有效避免沖突。而集線器則不行!因為交換機可以利用物理地址進行選路,它的每一個埠為一個沖突域。而集線器不具有選路改毀功能,只是將接受到的數據以廣播的形式發出,極其容易產生廣播風暴。它的所有埠為一個沖突域。用 網橋 劃分多個纜段,多個纜段之間沒有沖突,但一個纜段中有沖突(各個纜段中用HUB連接),一個纜段中的一個沖突是一個沖突域,一個沖突域(即同一纜段中的)都能收到所有被發送的幀,因為HUB是完全復制的因為交換設備可以分隔沖突信號,我們可以利用交換設備將幾個分離的網路組合為一個大的互聯的乙太網。沖突域是在同一個網路上兩個比特同時進行傳輸則會產生沖突;在網路內部數據分組所產生與發生沖突的這樣一個區域稱為沖突域,所有的共享介質環境都是一個沖突域,在共享介質環境中一定類型的沖突域是正常行為。對網路進行分段的原因是:分離嫌友流量並創建更小的沖突域來使用戶獲得更高的帶寬則網路很快會被流量所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