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如何保護計算機網路
擴展閱讀
免費移動網路可以裝幾個 2025-09-26 13:19:39

如何保護計算機網路

發布時間: 2023-05-31 04:31:13

網路安全的措施有哪幾點

計算機網路安全措施主要包括保護網路安全、保護應用服務安全和保護系統安全三個方面,各個方面都要結合考慮安全防護的物理安全、防火牆、信息安全、Web安全、媒體安全等等。

1、保護網路安全。

網路安全是為保護商務各方網路端系統之間通信過程的安全性。保證機密性、完整性、認證性和訪問控制性是網路安全的重要因素。

2、保護應用安全。

保護應用安全,主要是針對特定應用(如Web伺服器、網路支付專用軟體系統)所建立的安全防護措施,它獨立於網路的任何其他安全防護措施。

雖然有些防護措施可能是網路安全業務的一種替代或重疊,如Web瀏覽器和Web伺服器在應用層上對網路支付結算信息包的加密,都通過IP層加密,但是許多應用還有自己的特定安全要求。

3、保護系統安全。

保護系統安全,是指從整體電子商務系統或網路支付系統的角度進行安全防護,它與網路系統硬體平台、操作系統、各種應用軟體等互相關聯。

(1)如何保護計算機網路擴展閱讀:

安全隱患

1、 Internet是一個開放的、無控制機構的網路,黑客(Hacker)經常會侵入網路中的計算機系統,或竊取機密數據和盜用特權,或破壞重要數據,或使系統功能得不到充分發揮直至癱瘓。

2、 Internet的數據傳輸是基於TCP/IP通信協議進行的,這些協議缺乏使傳輸過程中的信息不被竊取的安全措施。

3、 Internet上的通信業務多數使用Unix操作系統來支持,Unix操作系統中明顯存在的安全脆弱性問題會直接影響安全服務。

4、在計算機上存儲、傳輸和處理的電子信息,還沒有像傳統的郵件通信那樣進行信封保護和簽字蓋章。信息的來源和去向是否真實,內容是否被改動,以及是否泄露等,在應用層支持的服務協議中是憑著君子協定來維系的。

5、電子郵件存在著被拆看、誤投和偽造的可能性。使用電子郵件來傳輸重要機密信息會存在著很大的危險。

6、計算機病毒通過Internet的傳播給上網用戶帶來極大的危害,病毒可以使計算機和計算機網路系統癱瘓、數據和文件丟失。在網路上傳播病毒可以通過公共匿名FTP文件傳送、也可以通過郵件和郵件的附加文件傳播。

② 網路安全防護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1)物理安全策略:物理安全策略的目的是保護計算機系統、網路伺服器、列印機等硬體實體和通信鏈路免受自然災害、人為破壞和搭線攻擊;驗證用戶的身份和使用許可權、防止用戶越權操作;確保計算機系統有一個良好的電磁兼容工作環境;建立完備的安全管理制度,防止非法進入計算機控制室和各種偷竊、破壞活動的發生。
(2)訪問控制策略:訪問控制是網路安全防範和保護的主要策略,它的主要任務是保證網路資源不被非法使用和非常訪問。它主要由入網訪問控制、網路的許可權控制、目錄級安全控制、屬性安全控制、網路伺服器安全控制、網路檢測和鎖定控制和網路埠和結點的安全控制組成。
(3)防火牆控制:防火牆是近期發展起來的一種保護計算機網路安全的技術性措施,它是一個用以阻止網路中的黑客訪問某個機構網路的屏障,也可稱之為控制進/出兩個方向通信的門檻。在網路邊界上通過建立起來的相應網路通信監控系統來隔離內部和外部網路,以阻擋外部網路的侵入。當前主流的防火牆主要分為三類:包過濾防火牆、代理防火牆和雙穴主機防火牆。
(4)信息加密策略:網路加密常用的方法有鏈路加密、端點加密和結點加密三種。鏈路加密的目的是保護網路結點之間的鏈路信息安全;端點加密的目的是對源端用戶到目的端用戶的數據提供保護;結點加密的目的是對源結點到目的結點之間的傳輸鏈路提供保護。信息加密過程是由多種多樣的加密演算法來具體實施的,它以很小的代價提供很大的安全保護。在多數情況下,信息加密是保證信息機密性的唯一方法。據不完全統計,到目前為止,已經公開發表的各種加密演算法多達數百種。主要分為常規加密演算法和公鑰加密演算法。
(5)網路安全管理策略:在網路安全中,除了採用上述技術措施之外,加強網路的安全管理,制定有關規章制度,對於確保網路的安全、可靠地運行,將起到十分有效的作用。網路的安全管理策略包括:確定安全管理等級和安全管理范圍;制訂有關網路操作使用規程和人員出入機房的管理制度;制訂網路系統的維護制度和應急措施等。

③ 當代大學生如何維護網路安全

當代大學生維護網路安全可以從以下方面出發:

一、加強網路安全教育:高校思政工作者要深刻認識到移動互聯網時代正確開展大學生網路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正視移動互聯網時代大學生網路安全教育的特點,改變被動應對的思維方式,提升網路安全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網路安全的保護措施

1、物理措施:例如,保護網路關鍵設備(如交換機、大型計算機等),制定嚴格的網路安全規章制度,採取防輻射、防火以及安裝不間斷電源(UPS)等措施。

2、訪問控制:對用戶訪問網路資源的許可權進行嚴格的認證和控制。例如,進行用戶身份認證,對口令加密吵氏、更新和鑒別,設置用戶訪問目錄和文件的許可權,控制網路設備配置的許可權,桐蠢等等。

3、數據加密:加密是保護數據安全的重要手段。加密的作用是保障信息被人截獲後不能讀懂其含義。防止計算機網路病毒,安裝網路防病毒系統。

④ 如何保障計算機網路安全

保障計算機網路安全可以用以下方法進行防護。

1、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包括系統管理員和用戶在內的人員的技術素質和職業修養。對重要部門和信息,嚴格做好開機查毒,及時備份數據,這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

2、網路訪問控制。訪問控制是網路安全防範和保護的主要策略。它的主要任務是保證網路資源不被非法使用和訪問。它是保證網路安全最重要的核心策略之一。訪問控制涉及的技術比較廣,包括入網訪問控制、網路許可權控制、目錄級控制以及屬性控制等多種手段。

3、資料庫的備份與恢復。資料庫的備份與恢復是資料庫管理員維護數據安全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操作。備份是恢復資料庫最容易和最能防止意外的保證方法。恢復是在意外發生後利用備份來恢復數據的操作。有三種主要備份策略,只備份資料庫、備份資料庫和事務日誌、增量備份。

⑤ 目前常用的保護計算機網路安全的技術性措施是

目前常用的保護計算機網路安全的技術性措施是防火牆技術,防火牆技術不僅可以阻止外部網路對受保護網路的異常訪問,還可以防止系統內部對外部網路的不安全訪問。防火牆在一定程度上相當於在被保護的網路和外部網路之間建立了一道不可逾越的保護層。任何訪問操作都必須經過保護層的驗證、過濾和許可,只有經過防火牆驗證和授權的信息交換才能通過該操作。

數據加密技術,又稱密碼學,是一種通過加密演算法和加密密鑰將明文轉換為密文的技術。數據加密技術可以利用密碼技術對重要信息進行加密,使信息得以隱藏和屏蔽,從而達到保護信息安全的目的。

⑥ 計算機網路中有哪些安全設置

1、對於計算機的網路安全可以加強和更新計算機中的防火牆來增加相應的系數,點擊——控制面板——系統和安全。

⑦ 怎樣保障網路安全

網路安全順口溜4句如下:

1、密碼口令設置好,有事離開鎖電腦;

2、優盤硬碟要管嚴,一機兩網不互聯;

3、不明鏈接切莫點,病毒陷阱在裡面;

4、出入機房須申請,硬體軟體都盯緊。

網路安全是指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其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因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網路服務不中斷。

計算機網路的根本目的在於資源共享,通信網路是實現網路資源共享的途徑,因此,計算機網路是安全的,相應的計算機通信網路也必須是安全的,應該能為網路用戶實現信息交換與資源共享。下文中,網路安全既指計算機網路安全,又指計算機通信網路安全。



(7)如何保護計算機網路擴展閱讀

網路安全的攻擊形式主要有四種方式中斷、截獲、修改和偽造。

1、中斷是以可用性作為攻擊目標,它毀壞系統資源,使網路不可用。

2、截獲是以保密性作為攻擊目標,非授權用戶通過某種手段獲得對系統資源的訪問。

3、修改是以完整性作為攻擊目標,非授權用戶不僅獲得訪問而且對數據進行修改。

4、偽造是以完整性作為攻擊目標,非授權用戶將偽造的數據插入到正常傳輸的數據中。

⑧ 如何保護網路信息安全

具體如下。
內外網隔離及訪問控制。在內外網之間放置隔離設備實現隔離以及設置訪問控制策略,如防火牆、代理伺服器。防火牆是常用的內外隔離設備,通過對防火牆訪內網安全域的隔離及訪問控制。
為了更好地保護特定的網路或設備,在內網劃分不同的區域,增加更多的保護設備,達到縱深防禦的目的。如為了保護網站,網路信息安全檢測。定期對網路系統進行安全性孫友分析,及時發現並修補存在的漏洞。審計與監控。審計是指記錄用戶使用計算機網路系統進行所有活動的過程,用於確定是否有網路攻擊情況。監控是指發現系統中存在的薄弱環節並告警則卜槐。網路反病毒。網路弊州反病毒技術包括預防病毒、檢測病毒和消毒三種技術。

⑨ 怎樣維護網路安全

維護網路安全的方式如下:
1、制定內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確定網路安全負責人,落實網路安全保護責任;
2、採取防範計算機病毒和網路攻擊、網路侵入等危害網路安全行為的技術措施;
3、採取監測、記錄網路運行狀態、網路安全事件的技術措施,並按照規定留存相關的網路日誌不少於六個月;
4、採取數據分類、重要數據備份和加密等措施。
網路安全應具有以下五個方面的特徵:
1、保密性:信息不泄露給非授權用戶、實體或過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
2、完整性:數據未經授權不能進行改變的特性。即信息在存儲或傳輸過程中保持不被修 改、不被破壞和丟失的特性;
3、可用性:可被授權實體訪問並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當需要時能否存取所需的信息。例如:網路環境下拒絕服務、破壞網路和有關系統的正常運行等都屬於對可用性的攻擊;
4、可控性:對信息的傳播及內容具有控制能力;
5、可審查性:出現的安全問題時提供依據與手段。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第二十二條
網路產品、服務應當符合相關國家標準的強制性要求。網路產品、服務的提供者不得設置惡意程序;發現其網路產品、服務存在安全缺陷、漏洞等風險時,應當立即採取補救措施,按照規定及時告知用戶並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網路產品、服務的提供者應當為其產品、服務持續提供安全維護;在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的期限內,不得終止提供安全維護。
網路產品、服務具有收集用戶信息功能的,其提供者應當向用戶明示並取得同意;涉及用戶個人信息的,還應當遵守本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關於個人信息保護的規定。

⑩ 目前常用的保護計算機網路安全的技術性措施是

目前常用的保護計算機網路安全的技術性措施是防火牆技術。

防火牆技術不僅可以阻止外部網路對受保護網路的異常訪問,還可以防止系統內部對外部網路的不安全訪問。

防火牆在一定程度上相當於在被保護的網路和外部網路之間建立了一道不可逾越的保護層。任何訪問操作都必須經過保護層的驗證、過濾和許可,只有經過防火牆驗證和授權的信息交換才能通過該操作

如何加強計算機網路系統

1、加強設施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防止非法用戶進入計算機控制室和各種非法行為的發生;注重在保護計算機系統、網路伺服器、列印機等硬體實體和通信線路免受自然災害、人為破壞和搭線攻擊;驗證用戶的身份和使用許可權,防止用戶越權操作,確保計算機網路系統實體安全。

2、強化訪問控制策略。訪問控制是網路安全防範和保護的主要策略,它的主要任務是保證網路資源不被非法使用和非法訪問。各種安全策略必須相互配合才能真正起到保護作用,但訪問控制是保證網路安全最重要的核心策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