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運營產業化:
以Internet運營為產業的企業迅速崛起,從1995年5月開始.多年資助Internet研究開發的美國科學基金會( NSF)退出Internet,把NFSnet的經營權轉交給美國3家最大的私營電信公司(即Sprint, MCI和ANS),這是Internet發展史一的重大轉折。
2、應用商業化:
隨著Internet對商業應用的開放,它已成為一種十分出色的電子化商業媒介。眾多公司和企業不僅把它作為市場銷售和客戶支持的重要手段,而且把它作為傳真、快遞及其他通信手段的廉價特代品,藉以形成與全球客戶保持聯系和降低日常的運營成本。
如電子郵件、IP電話、網路傳真、VPN和電子商務等,日漸受到人們的重視便是最好例證。
3、互聯全球化:
Internet雖然已有30來年的發展歷史,但早期主要是限於美國國內的科研機構、政府機構和它的盟國范圍內使用。隨著各國紛紛提出適合本國國情的信息高速公路計劃,現在已迅速形成了世界性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設熱潮,各個國家都在以最快的速度接入Internet。
4、互聯寬頻化:
隨著網路基礎的改善、用戶接入方面新技術的採用、接入方式的多樣化和運營商服務能力的提高,因為接入網速率慢而形成的瓶頸問題將會得到進一步改善,上網速度將會更快,帶寬瓶頸約束將會消除,互聯必然寬頻化,從而促進更多的應用在網上實現,並能滿足用戶多方面的網路需求。
5、多業務綜合平台化、智能化: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將成為圖像、語音和數據「三網合一」的多媒體業務綜合平台,並與電子商務、電子政務、電子公務、電子醫務和電子教學等交叉融合。10—20年內,互聯網將超過報刊、廣播和電視的影響力,逐漸形成「第四媒體」。
B. 計算機網路未來的發展趨勢
趨勢臘叢仔一:數據安全治理成為數字經濟的基石
趨勢二:智能網聯汽車安全成為產業重鄭頃點
趨勢三: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領域成為行業增長點
趨勢四輪汪:隱私計算技術
趨勢五:網路安全雲化服務被用戶廣泛接納
C.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趨勢【淺析計算機網路的發展趨勢】
[摘 要]本文對進入21世紀後,計算機網路的發展特徵做了一個簡要闡述,從開放和大容量的發展趨勢、一體化和方便使用的發展趨勢、高速信息處理趨勢、光交換與智能光網路技術、應用服務的發展趨勢等五個方面對網路系統的基本發展趨勢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計算機 網路技術 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TP39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416(2010)02-0011-01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和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網路也從最初的簡單連接,到現在的區域網LAN(Local Area Network)、城域網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廣域網WAN(Wide Area Network),計算機網路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直接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對世界產生了重大的影響[1]。下面我們根據計算機網路的現狀,對它的發展趨勢作一些分析。
1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趨勢
1.1 開放和大容量的發展趨勢
系統開放性是任何系統保持旺盛生命力和能夠持續發展的重要系統特性,因此也應是計算機網路系統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互聯網結構是指在網路通信體系第三層路由交換功能統一管理下,實現不同通信子網互聯的結構,它體現了網路分層體系中支持多種通信協議的低層開放性,因為這種互聯網結構可以把高速局域通信網、廣域公眾通信網、光纖通信、衛星通信及無線移動通信等各種不同通信技術和通信系統有機地聯入到計算機網路這個大系統中,構成覆蓋全球、支持數億人靈活、方便上網的大通信平台。計算機網路的這種全球開放性不僅使它要面向數十億的全球用戶,而且也將迅速增加更大量的資源,這必將引起網路系統容量需求的極大增長而推動計算機網路系統向廣域的大容量方向發展,這里大容量包括網路中大容量的高速信息傳輸能力、高速信息處理能力、大容量信息存儲訪問能力,以及大容量信息採集控制的吞吐能力等。對神侍網路系統的大容量需求又將推動網路通信體系結構、通信系統、計算機和互聯技術也向高速、寬頻、大容量方向發展。網路寬頻、高速和大容量方向是與網路開放性方向密切聯系的,21世紀的現代計算機網路將是不斷融入各種新信息技術、具有極大豐富資源和進一步面向全球開放的廣域、寬頻、高速網路[2]。
1.2 一體化和方便使用的游敗吵發展趨勢
從系統整體性出發對系統重新設計、構建,以達到進一步增強系統功能、提高系統性能、降低系統成本和方便系統使用的目的。一體化結構就是一種系統優化的結構。計算機網路發展初期確是由計算機之間通過通信系統簡單互聯而實現的,這種初期的網路功能比較簡單(主要是遠程計算機資源共享),聯網後的計算機和通信系統基本上仍保持著聯網前的基本結構。隨著計算機網路應用范圍的不斷擴大和對網路系統功能、性能要求的不斷提高,網路中的許多成分必將根據系統整體優化的要求重新分工、重新組合,甚至可能產生新的成分。系統一體化的另一條路徑是基於虛擬技術,通過硬體的重新組織和軟體的重新包裝來構造各種網路虛擬系統以優化系統性能。網路上各種透明結點的分布應用服務,如分布枯悔文件系統、分布資料庫系統、分布超文本查詢系統等。用戶看到的是一個虛擬文件系統、虛擬資料庫系統和虛擬信息查詢系統,他們可以方便地使用這些虛擬系統而不必關心網路內部結構和操作細節。21世紀的現代計算機網路將是網路內部進一步優化分工,而網路外部用戶可以更方便、更透明使用的網路[3]。
1.3 高速信息處理趨勢
隨著互聯網技術迅速發展起來,產生了專門針對復雜科學計算應用的一種新型計算模式網路技術。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網路技術和應用將成為具有高性能處理、海量數據存儲和大量儀器設備等特徵的21世紀人類社會的信息處理基礎設施。通過它可以匯聚Internet中分散異構、動態變化的計算和信息資源,使人們能把Internet從通訊和信息交互平台提升到資源共享和協同工作的平台。
1.4 光交換與智能光網路技術
當前組網技術正從具有上下光路復用(OADM,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和光交叉連接(OXC,Optical Cross Connect)功能的光聯網向由光交換機構成的智能光網路發展;從環形網向網狀網發展;從光――電――光交換向全光交換發展。即在光聯網中引入自動波長配置功能,也就是自動交換光網路(ASON, Automatic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使靜態的光聯網走向動態的光聯網。它的主要特點是:(1)允許將網路資源動態的分配給路由;(2)縮短業務層升級擴容的時間;(3)顯著增大業務層結點的業務量負荷,快速的業務提供和拓展;(4)降低運營維護管理費用;(5)具備光層的快速反應和業務恢復能力;(6) 也減少了人為出錯的機會;還具有可擴展的能力,提高了用戶的自助性;(7) 提高了網路的可擴展性和可靠性等;因此,智能光網路將成為今後光通信網的發展趨勢[4]。
1.5 應用服務的發展趨勢
設計和建造計算機網路系統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應用。網路應用最終體現了網路系統的目的性和系統功能。作為高度綜合各種先進信息技術的計算機網路,正是在人類社會信息化應用需求的推動下迅速發展起來的;而計算機網路也正是通過各種具體網路應用系統來體現對社會信息化支持。國家信息化、領域信息化、區域信息化和企業信息化最後都要落實到建立各行各業、各具體單位的各種具體網路應用系統。因此,基於基本網路系統平台之上的各種網路應用系統已成為計算機網路系統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網路應用系統體系結構的研究、網路應用軟體開發工具的研究、分類應用系統規范和標准化的研究,以及綜合應用系統集成方法的研究等都非常活躍,取得了很大進展。21世紀的現代計算機網路呈現給廣大用戶面前的將是適應更廣泛應用需求的、更方便使用的、但卻更看不到網路的各種各樣網路應用系統。
2 結語
未來的計算機網路是智能化、一體化、高效化、多面化、完整多功能化的網路。因此,人工智慧技術、智能計算機與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結合與融合,形成具有更多思維能力的智能計算機網路,是人工智慧技術和智能計算機發展的必然趨勢。當前,基於計算機網路系統的分布式智能決策系統、分布專家系統、分布知識庫系統、分布智能控制系統及智能網路管理技術等的發展,也都明顯的體現了未來計算機網路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 李青.計算機網路的發展方向.濟南市第二人民醫院,2009(7).
[2] https://wenwen.省略/z/q162538664.htm.
[3] 廉潔.面向未來計算機網路聽思索.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9).
[4] https://www.省略/shalong/ShowPost.asp?PostID=233.
D. 什麼不是計算機網路未來的發展趨勢a ip v4協議b3合一光通信技術的寬頻接入技
選A IPV4協議.
因為IPV4目前己經不夠現在網路設備的使用,所以其不是計算機網路未來的發展趨勢。
E. 畢業論文--光纖通信技術的發展趨勢
光通信從一開始就是為傳送基於電路交換的信息的,所以客戶信號一般是TDM的連續碼流,如PDH、SDH等。隨著計算機網路,特別是互聯網的發展,數據信息的傳送量越來越大,客戶信號中基於分組交換的分組信號的比例逐步增加。分組信號與連續碼流的特點完全不同,它具有隨機性、突發性,因此如何傳送這一類信號,就成為光通信技術要解決的重點。
另外,傳送數據信號的光收發模塊及設備系統與傳統的傳送連續碼流的光收發模塊及設備系統是有很大區別的。在接入網中,所實現的系統即為ATM-PON、EPON或GPON等。在核心網,實現IP等數據信號在光層(包括在波分復用系統)的直接承載,就是大家熟知的IP over Optical的技術。
由於SDH系統的良好特性及已有的大量資源,可充分利用原有的SDH系統來傳送數據信號。起初只考慮了對ATM的承載,後來,通過SDH網路承載的數據信號的類型越來越多,例如FR、ATM、IP、10M-baseT、FE、GE、10GE、DDN、FDDI、Fiber Channel、FICON、ESCON等。
於是,人們提出了許多將IP等信號送進SDH虛容器VC的方法,起初是先將IP或Ethernet裝進ATM,然後再映射進SDH傳輸,即IP/Ethernet over ATM,再over SDH。後來,又把中間過程省去,直接將IP或Ethernet送到SDH,如PPP、LAPS、SDL、GFP等,即IP over SDH、POS或EOS。
不斷增加的信道容量
光通信系統能從PDH發展到SDH,從155Mb/s發展到10Gb/s,近來,40GB/s已實現商品化。同時,還正在探討更大容量的系統,如160Gb/s(單波道)系統已在實驗室研製開發成功,正在考慮為其制定標准。此外,利用波分復用等信道復用技術,還可以將系統容量進一步提高。目前32×10Gb/s(即320Gb/s)的DWDM系統已普遍應用,160×10Gb/s(即1.6Tb/s)的系統也投入了商用,實驗室中超過10Tb/s的系統已在多家公司開發出來。光時分復用OTDM、孤子技術等已有很大進展。毫無疑問,這些對於骨幹網的傳輸是非常有利的。
信號超長距離的傳輸
從宏觀來說,對光纖傳輸的要求當然是傳輸距離越遠越好,所有研究光纖通信技術的機構,都在這方面下了很大工夫。特別是在光纖放大器出現以後,這方面的記錄接連不斷。不僅每個跨距的長度不斷增加,例如,由當初的20km、40km,最多為80km,增加到120km、160km。而且,總的無再生中繼距離也在不斷增加,如從600km左右增加到3000km、4000km。
從技術的角度看,光纖放大器其在拉曼光纖放大器的出現,為增大無再生中繼距離創造了條件。同時,採用有利於長距離傳送的線路編碼,如RZ或CS-RZ碼;採用FEC、EFEC或SFEC等技術提高接收靈敏度;用色散補償和PMD補償技術解決光通道代價和選用合適的光纖及光器件等措施,已經可以實現超過STM-64或基於10Gb/s的DWDM系統,4000km無電再生中繼器的超長距離傳輸。
光傳輸與交換技術的融合
隨著對光通信的需求由骨幹網逐步向城域網轉移,光傳輸逐漸靠近業務節點。在應用中人們覺得光通信僅僅作為一種傳輸手段尚未能完全適應城域網的需要。作為業務節點,比較靠近用戶,特別對於數據業務的用戶,希望光通信既能提供傳輸功能,又能提供多種業務的接入功能。這樣的光通信技術實際上可以看作是傳輸與交換的融合。目前已廣泛使用的基於SDH的多業務傳送平台MSTP,就是一個典型的實例。
基於SDH的MSTP是指在SDH的平台上,同時實現TDM、ATM、乙太網等業務的接入處理和傳送,提供統一網管的多業務節點設備。實際上,有些MSTP設備除了提供上述業務外,還可以提供FR、FDDI、Fiber Channel、FICON、ESCON等眾多類型的業務。
除了基於SDH的MSTP之外,還可以有基於WDM的MSTP。實際上是將WDM的每個波道分別用作各個業務的通道,即可以用透傳的方式,也可以支持各種業務的接入處理,如在FE、GE等埠中嵌入乙太網2層甚至3層交換功能等,使WDM系統不僅僅具有傳送能力,而且具有業務提供能力。
進一步在光層網路中,將傳輸與交換功能相結合的結果,則導出了自動交換光網路ASON的概念。ASON除了原有的光傳送平面和管理平面之外,還增加了控制平面,除了能實現原來光傳送網的固定型連接(硬連接)外,在信令的控制下,還可以實現交換的連接(軟連接)和混合連接。即除了傳送功能外,還有交換功能。
互聯網發展需求與下一代全光網路發展趨勢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IP業務呈現爆炸式增長。預測表明,IP將承載包括語音、圖像、數據等在內的多種業務,構成未來信息網路的基礎;同時以WDM為核心、以智能化光網路(ION)為目標的光傳送網進一步將控制信令引入光層,滿足未來網路對多粒度信息交換的需求,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組網應用的靈活性。因此如何構建能夠有效支持IP業務的下一代光網路已成為人們廣泛關注的熱點之一。
對承載業務的光網路而言,下一步面臨的主要問題不僅僅是要求超大容量和寬頻接入等明顯需求,還需要光層能夠提供更高的智能性和在光節點上實現光交換,其目的是通過光層和IP層的適配與融合,建立一個經濟高效、靈活擴展和支持業務QoS等的光網路,滿足IP業務對信息傳輸與交換系統的要求。
智能化光網路吸取了IP網的智能化特點,在現有的光傳送網上增加了一層控制平面,這層控制平面不僅用來為用戶建立連接、提供服務和對底層網路進行控制,而且具有高可靠性、可擴展性和高有效性等突出特點,並支持不同的技術方案和不同的業務需求,代表了下一代光網路建設的發展方向。
研究表明,隨著IP業務的爆發性增長,電信業和IT業正處於融合與沖突的「洗牌」階段,新技術呼之欲出。尤其是隨著軟體控制(「軟光」技術)的使用,使得今天的光網路將逐步演進為智能化的光網路,它允許運營者更加有效地自動配置業務和管理業務量,同時還將提供良好的恢復機制,以支持帶有不同QoS需求的業務,從而使運營者可以建設並靈活管理的光網路,並開展一些新的應用,包括帶寬租賃、波長業務、光層組網、光虛擬專用網(OVPN)等新業務。
綜上所述,以高速光傳輸技術、寬頻光接入技術、節點光交換技術、智能光聯網技術為核心,並面向IP互聯網應用的光波技術已構成了今天的光纖通信研究熱點,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里,人們將繼續研究和建設各種先進的光網路,並在驗證有關新概念和新方案的同時,對下一代光傳送網的關鍵技術進行更全面、更深入地研究。
從技術發展趨勢角度來看,WDM技術將朝著更多的信道數、更高的信道速率和更密的信道間隔的方向發展。從應用角度看,光網路則朝著面向IP互聯網、能融入更多業務、能進行靈活的資源配置和生存性更強的方向發展,尤其是為了與近期需求相適應,光通信技術在基本實現了超高速、長距離、大容量的傳送功能的基礎上,將朝著智能化的傳送功能發展。
參考資料:http://www.chinabgao.com/freereports/1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