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的實驗室介紹
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實驗室,擔負著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通信工程專業,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物聯網工程專業的多門課程的實驗教學、課程設計、電子工藝實習、畢業設計、學生創新以及科研和技術培訓等任務。實驗室總面積約4000平方米,配備有計算機和其它各種實驗儀器設備共1200餘台件,總價值近1600萬元。 實驗室在學校統一領導下,由主管實驗教學的副院長具體負責開展工作。實驗室現有11名專職實驗教師,其中具有高級職稱教師2名,中級職稱教師6人,全部教師具有本科以上學歷。現有圖像處理實驗室、信號與系統實驗室、數字信號處理實驗室、光纖通信實驗室、嵌入式系統與FPGA實驗室、計算機網路實驗室、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室、微機介面與通信實驗室、高頻電路實驗室、微波與天線技術實驗室、程式控制交換技術實驗室、通信原理實驗室、通信新技術實驗室、無線感測網路實驗室、射頻識別技術RFID實驗室、基礎醫學實驗室、生物信號檢測實驗室、醫學儀器系統實驗室、醫學成像實驗室、工程光學實驗室、學生實習與創新實驗室等21個專業實驗室。各實驗室都配備了專職教師負責指導學生實驗、維護保養儀器設備以及負責安全和衛生管理。實驗室制定了各種規章制度,具有科學合理的實驗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加強對教師和學生的管理,保證了實驗教學正常進行。
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鼓勵學生技術創新,提高實驗設備的利用率和達到實驗資源的共享,各實驗室積極創造條件,全面實現了實驗室的開放,逐步增設了選修實驗、自選實驗、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同時為學生進行科技創新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⑵ 請問有沒有好心人可以給我提供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計算機碩士導師的聯系方式(最好是郵箱)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的導師嗎?呵呵。。。
不知道你想要哪位導師的聯系方式,碩士導師有 王翠榮、黨群、劉傑民 等。。。
算是比較知名,也是有身份的人了。
我以前跟王老師做的畢業設計,她的聯系方式我有,我給你發到郵箱里去了。請查收。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⑶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的專業設置
專業代碼:080605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學制四年,學生畢業後獲得工學學士學位。
骨幹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系統地、較好地掌握自然科學知識、外語能力、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包括計算機硬體、軟體設計與應用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與方法,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的,具有創新精神和開拓意識的科學研究和工程技術方面的高級技術人才。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開設主要課程有:高等數學、大學物理、離散數學、電路原理、模擬電路、數字電路、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編譯原理、軟體工程、計算機網路、高級語言、匯編語言、數據結構、資料庫系統、嵌入式計算機系統等。
計算機科學技術專業具有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組成原理、介面與通信技術等專業實驗室和計算機機房。
通過四年學習,學生能系統地掌握自然科學知識和外語能力;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掌握計算機系統的分析和設計的基本方法;具有研究開發計算機軟體和硬體的基本能力;了解與計算機有關的法規;了解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發展動態;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獲取信息的能力。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畢業生可在科研部門、教育單位、企業、事業、技術和行政管理部門等單位從事教學、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產品設計、軟體開發、系統集成、運營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專業代碼:080604
通信工程專業學制四年,
學生畢業後獲得工學學士學位。
骨幹學科: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通信工程專業培養適應信息領域發展需要,具有良好的科學文化素質和創新精神,掌握信息處理、傳輸、交換、現代通信網路、無線通信、計算機通信、光纖通信、計算機應用、外語、管理等方面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能夠從事電子、信息技術,通信設備與系統的設計、研發與技術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實用型高級技術人才。
通信專業開設主要課程有:電路原理、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FPGA原理與應用、高頻電子線路、信號與線性系統、通信原理、現代通信技術、數字信號處理、電磁場理論與微波技術、現代交換技術、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C語言程序設計、移動通信、光纖通信、資訊理論與編碼技術、單片機原理及應用、計算機通信網等。
通信工程專業設有高頻電路、微波天線、程式控制交換、通信原理、新通信技術、介面與通信、計算機網路、FPGA實驗室、嵌入式系統等實驗室。
畢業生應掌握電子技術、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基本理論與設計方法及程式控制交換技術、光纖通訊、移動通訊和計算機網路通訊的基本原理及應用方法,具有各類通信系統的設計、研究及開發的工作能力。
通信工程專業畢業生可在各類企事業單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術公司從事通信與信息系統、電子技術、信息處理、計算機網路、等方面的研究、開發、設計和教學工作,以及經營與管理工作。 專業代碼:080603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學制四年,
學生畢業後獲得工學學士學位。
骨幹學科: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是一個屬於電子技術和信息工程領域的寬口徑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系統地、較好地掌握自然科學知識、外語能力、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理論基礎、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具備電子技術應用與工程設計、信息獲取與處理、通信系統與信息網路設計、電子和信息產品開發能力的實用型高級技術人才。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開設主要課程有:電路原理、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高頻電路、資訊理論基礎、信號與系統分析、通信原理、數字圖象處理、語音信號處理、電磁場與電磁波、微波技術、計算機網路、檢測與轉換技術、單片機原理、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電子設計自動化、嵌入式系統及應用、DSP原理及應用、自動控制原理等。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設有微機原理與介面、信號與系統分析、光纖通信、數字信號處理、天線與微波技術、高頻電路、通信原理、數字圖像處理、嵌入式系統等專業實驗室。
通過四年學習,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畢業生能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寬廣的技術基礎理論知識,適應電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廣泛的工作范圍;掌握電子電路的基本理論和實驗技術,具備分析和設計電子設備的基本能力;掌握信息獲取、處理的基本理論和應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設計、集成、應用及計算機模擬信息系統的基本能力;了解信息產業的基本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企業管理的基本知識;了解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理論前沿,具有研究、開發新系統、新技術的初步能力;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畢業生可在各類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高新技術公司從事信息處理、通信技術、計算機網路、電子工程、自動控制等方面的研究、開發、設計和教學工作,以及經營與管理工作。 專業代碼:080607
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學制四年,學生畢業後獲得工學學士學位。
骨幹學科:生物醫學工程、信號與信息處理。
生物醫學工程是一門新興的高度綜合性的邊緣學科,是將電子、計算機、信息處理等技術應用於醫學領域的新興學科。本學科涉及計算機軟硬體、電子技術、基礎醫學等學科領域,培養在生物醫學工程、電子信息工程和檢測技術等領域從事設計、製造、研究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高等數學、大學物理、人體解剖學、病生理學、電路原理、電子技術、信號與系統分析、單片機原理及應用、生物醫學感測器及檢測技術、醫學成像技術及系統、醫學電子儀器及系統、數字信號處理、工程光學等。實行3+1教學模式。專業方向為智能化醫學儀器與系統、生物醫學信息處理技術。
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主要實驗室包括:基礎醫學實驗室、生物信號檢測實驗室、醫學儀器系統實驗室、醫學成像實驗室、信號與系統分析、數字信號處理實驗室、數字圖像處理實驗室等。
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畢業生可在科研院所、大專院校、醫療器械單位、醫院、廠礦企業從事計算機應用、電子技術應用、信息處理等方面的科研、教學、業務管理及設備維護等工作。 專業代碼:080640S
東北大學是2010年教育部批准開設物聯網工程專業的首批重點高校之一。
物聯網工程專業學制四年,學生畢業後獲得工學學士學位。
骨幹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
物聯網工程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系統地、較好地掌握自然科學知識、外語能力,在感測技術、網路通信、嵌入式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移動計算、計算機應用技術等方面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專業知識,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需求的,具有創新精神和開拓意識的科學研究和工程技術方面的高級人才。
物聯網工程專業開設的主要課程有:高等數學、大學物理、離散數學、物聯網工程導論、電路與電子技術、數字邏輯與系統、C++程序設計、感測器技術、物聯網通信技術、計算機組成原理、數據結構與演算法、操作系統、計算機網路、單片機技術及應用、資料庫原理、RFID原理及技術、嵌入式系統與應用、無線感測器網路等。
無線感測器網路實驗室、RFID原理與技術實驗室、物聯網綜合技術實驗室、嵌入式系統與FPGA實驗室、計算機網路實驗室等8個專業實驗室可為物聯網工程專業提供優良的實驗教學環境和條件;並設有物聯網與信息安全研究所,作為學生進行實習和參與科研等實踐活動的場所。
通過四年學習,學生能系統地掌握自然科學知識和具有較高的外語能力;掌握物聯網工程專業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掌握物聯網應用系統的分析和設計的基本方法;具有研究、設計與開發物聯網應用系統、軟體、硬體的基本能力;了解與物聯網相關的政策法規;了解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動態;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獲取信息的能力。
物聯網工程專業學生畢業後可以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事業單位、技術和管理部門等從事教學、科研、技術開發、系統集成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