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數據傳輸速率
問題一:什麼是數據傳輸率 海據傳輸率指單位時間傳送的數字信息量的多少(傳信率),用比特率衡量. 一般用 KB/s 或 MB/s. K是千,M是兆(百萬),B是byte,s是秒.
數字擾褲隱信息可以是在導線里傳送的電信號,也可以是光纜里傳送的光信號,當然也可以是衛星和地面站之間傳送的電磁信號.
數字信息源不限於計算機,也可以是數字式儀器儀表,也可以是音頻,視頻等.
問題二:什麼是帶寬什麼是數據傳輸速率,有何異同 帶寬又叫頻寬,是指單位時間內可傳輸數據數量,即在傳輸管道中傳輸數據的能力。寬頻是指能夠提供超過2mb每秒比特率的傳輸速度或者比特率的傳輸技術。它們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10m寬頻是指每秒能夠提供10m比特率的數據傳輸速度。
問題三:數據傳輸速率,信號傳輸速率,信道容量各是什麼?關系是什麼? 數據傳輸速率的定義
數據傳輸速率是描述數據傳輸系統的重要技術指標之一。數據傳輸速率在數值上等於每秒種傳輸構成數據代碼的二進制比特數,單位為比特/秒(bit/second),記作bps。對於二進制數據,數據傳輸速率為:S=1/T(bps)其中,T為發送每一比特所需要的時間。例如,如果在通信信道上發送一比特0、1信號所需要的時間是0.001ms,那麼信道的數據傳輸速率為1 000 000bps。
在實際應用中,常用的數據傳輸速率單位有:kbps、Mbps和Gbps。其中:
1kbps=103bps 1Mbps=106kbps 1Gbps=109bps
信號傳輸速率
也稱碼元率、調制速率或波特率,表示單位時間內通過信道傳輸的碼元個數,單位記做BAND
帶寬 :信道可以不失真地傳輸信號的頻率范圍。為不同應用而設計的傳輸媒體具有不同純慶的信道質量,所支持的帶寬有所不同。
信道容量:信道在單位時間內可以傳輸的最大信號量,表示信道的傳輸能力。信道容量有時也表示為單位時間內可傳輸的二進制位的位數(稱信道的數據傳輸速率,位速率),以位/秒(b/s)形式予以表示,簡記為bps。
數據傳輸率:信道在單位時間內可以傳輸的最大比特數。信道容量和信道帶寬具有正比的關系:帶寬越大,容量越大。
區域網帶寬(傳輸速率):10Mbps、100Mbps、1000Mbps;
問題四:什麼是帶寬與數據傳輸速率? 在數字設備中,頻寬通常以bps表示,即每秒可傳輸之位數。在模擬設備中,頻寬通常以每秒傳送周期或赫茲 (Hz)來表示。
帶寬表示頻帶寬度。在計算機網路應用中,信號的帶寬是指該信號所包含的各種不同頻率成分所佔據的頻率范圍。
帶寬也表示通信線路所能傳送數據的能力。即在單位時間內從網路中的某一點到另一點所能通過的「最高數據率」。
對於帶寬的概念,比較形象的一個比喻是高速公路。單位時間內能夠在線路上傳送的數據量,常用的單位是bps(bit per second)。計算機網路的帶寬是指網路可通過的最高數據率,即每秒多少比特。
數據傳輸速率就是指每秒鍾傳送的二進制脈沖的信息量,其單位通常為bit/s。是衡量單位時間內線路傳輸的二進制位的數量,衡量的是線路傳送信息的能力。
問題五:計算機網路中數據傳輸速率指的是什麼? 數據傳輸速率是指網路每秒能傳輸的位元組或者比特的數量。單位為「位元組飢;秒」或「比特/秒」。
問題六:計算機網路中帶寬和傳輸速率的區別是什麼 直白的說,帶寬是通道傳輸信息的能力。速率是單位時間內在通道中傳輸的信息量緩廳。
問題七:什麼是信號傳輸速率 信號傳輸速率是指單位時間內所傳輸的數據量多少。為了能夠統一度量,可以採用兩種方法作為傳輸速率的單位。
一種是碼元速率,單位時間內傳輸的碼元個數,單位為波特(baud),所以也稱波特率。一個數字脈沖為一個碼元。若碼元的寬度為T秒,則B=1/T。
另一種是數據傳輸速率,每秒鍾內傳輸的信息量,單位為比特/秒(b/s或bps),所以也稱比特率。若碼元可取的離散值的個數為M,則R=1/TSM=BSM。
若碼元所攜帶的信息量為I,則I=SM,單位為bit。R=1/TSM=BSM=BI。
尼奎斯特在1924年推倒出了有限帶寬無雜訊信道的最大碼元速率,稱為尼奎斯特定理。若信道帶寬為W,則最大碼元速率B=2W。所以有限帶寬無雜訊信道的最大數據傳輸速率R=BSM=2WSM。僅當M=2時,最大碼元速率才等於最大數據傳輸速率。
香農在尼奎斯特定理的基礎上在1984年推倒出了有限帶寬有雜訊信道的最大數據傳輸速率R=WS(1+s/n)。W為信道帶寬,S為信號的平均功率,N為雜訊的平均功率,S/N為信噪比。信噪比單位為分貝(dB),他們之間的關系為dB=10S10(S/N)。例如當信噪比為30dB時,S/N=10的30除10次方=1000。
『貳』 計算機網路 有效數據率怎麼理解
在計算機網路中,表徵數據傳輸可靠性的指標是(A.誤碼率 )。
A.誤碼率
B.頻帶利用率
C.信道容量
D.傳輸速率
4. 在計算機網路中,表徵數據傳輸有效性的指標是(B.頻帶利用率 )。
A.誤碼率
B.頻帶利用率
C.信道容量
D.傳輸速率
『叄』 計算機網路的數據傳輸速率
數據傳輸速率是指網路每秒能傳輸的位元組或者比特的數量。單位為「位元組/秒」或「比特/秒」。也就是***b/s或者***bit/s。1位元組=8比特。
『肆』 當計算機網路能傳輸的「最高數據率」指網路的 性能指標。
最高數據率指網路的傳輸量及傳輸數據的速率。
『伍』 計算機網路主要的兩個性能指標是什麼啊
速率、帶寬、吞吐量、時延、時延帶寬積、往返時間rtt、利用率
計算機發送出的信號都是數字形式的。比特(bit)是計算機中的數據量的單位,也是資訊理論中使用的信息量單位。英文字bit來源binary
digit(一個二進制數字),因此一個比特就是二進制數字中的一個1或0。網路技術中的速率指的是鏈接在計算機網路上的主機在數字信道上傳送數據的速率,也稱為數據率(data
rate)或者比特率(bit
rate)。速率的單位是b/s(比特每秒)或者bit/s,也可以寫為bps,即bit
per
second。當數據率較高時,可以使用kb/s(k=10^3=千)、mb/s(m=10^6=兆)、gb/s(g=10^9=吉)或者tb/s(t=10^12=太)。現在一般常用更簡單並不是很嚴格的記法來描述網路的速率,如100m乙太網,而省略了b/s,意思為數據率為100mb/s的乙太網。這里的數據率通常指額定速率。
『陸』 計算機網路中數據傳輸速率即比特率(bps)指的是
計算機網路中數據傳輸速率即比特率(bps)指的是指數據在信道中傳輸的速度。
比特率是指每秒傳送的比特(bit)數。單位為bps(Bit
Per
Second),比特率越高,傳送的數據越大。
Kbps:首先要了解的是,ps指的是/s,即每秒。Kbps指的是網路速度,也就是每秒鍾傳送多少個千位的信息(K表示千位,Kb表示的是多少千個位),為了在直觀上顯得網路的傳輸速度較快,一般公司都使用kb(千位)來表示,如果是KBps,則表示每秒傳送多少千位元組。1KBps=8Kbps。ADSL上網時的網速
是512Kbps,如果轉換成位元組,就是512/8=64KBps(即64千位元組每秒)。
基本的演算法是:【碼率】(kbps)=【文件大小】(位元組)X8/【時間】(秒)/1000
『柒』 計算機網路的性能指標及計算例題
指的是數據的傳送速率,也稱為數據率或者比特率, 單位是b/s 也有(千)kb/s(10的三次) (兆)Mb/s(10的六次) (吉)Gb/s(10的九次) (太)Tb/s(10的十二次) 速率往往是指額定速率或標稱速率,而並非網路實際上運行的速率。
指的是某信道允許通過的信號頻帶范圍,代表網路中某信道傳送數據的能力,表示在單位時間內網路某信道中通過的「最高數據率」
在時間軸上,信號的寬度隨帶寬的增大而變窄。如下圖:
一條通信鏈路的「帶寬」越寬,其所能傳輸的「最高數據率」就越高
表示在單位時間內通過某個網路的 實際的數據量 。其受網路的帶寬或網路的額定速率的限制。比如最大吞吐量也不會超過額定速率。
時延表示數據從網路的一端傳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時間。 時延 = 發送時延+傳播時延+處理時延+排隊時延
發送時延:發送數據時,數據塊從結點進入到傳輸媒體所需要的時間。公式如下:
傳播時延:電磁波在信道中需要傳播一定的距離而花費的時間。公式如下:
對比:發送時延發生在機器內部的發送器中,一般發生在網路適配器中,與傳輸信道的長度沒有半點關系,而傳播時延發生在機器外部的傳輸信道媒體上,與信號的發送速率無關,和信號傳送的距離有關,信號傳送的距離越遠,傳播時延就越大。
處理時延:主機或路由器在收到分組時進行處理花費的時間。(比如差錯校驗、查找適當的路由)
排隊時延:分組經過網路傳輸時,經過多個路由器,當分組較多時就要先在輸入隊列中排隊等待處理,排隊時延的長短取決於網路當時的通信量,且當網路的通信量很大時會發生隊列溢出,使分組丟失,相當於排隊時延無窮大。
對於高速網路鏈路,我們提高的僅僅是數據的發送速率而不是比特在鏈路上的傳播速率。 提高數據的發送速率僅僅是減小了數據的發送時延。
又稱為以比特為單位的鏈路長度。
信道利用率指出某信道有百分之幾的時間是被利用的, 完全空閑的信道的利用率是零。信道利用率並非越高越好,打個比方:車子在道路上多了起來,道路的利用率變大了,道路被占滿了,但是道路變擁擠了,這樣就導致排隊時延的增大了。
2道小例題鞏固下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