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實際應用
擴展閱讀
雲電腦能不輸入密碼嗎 2025-09-25 00:59:40
td無線網路 2025-09-25 00:50:00

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實際應用

發布時間: 2023-06-12 13:55:32

1. 簡述計算機的網路安全技術有哪些常用技術

計算機的網路安全技術常用技術有:

一、病毒防護技術

阻止病毒的傳播。在防火牆、代理伺服器、SMTP伺服器、網路伺服器、群件伺服器上安裝病毒過濾軟體。在桌面PC安裝病毒監控軟體。在防火牆、代理伺服器及PC上安裝Java及ActiveX控制掃描軟體,禁止未經許可的控制項下載和安裝。

二、入侵檢測技術

利用防火牆技術,經過仔細的配置,通常能夠在內外網之間提供安全的網路保護,降低了網路安全風險。入侵檢測系統是新型網路安全技術,目的是提供實時的入侵檢測及採取相應的防護手段,如記錄證據用於跟蹤和恢復、斷開網路連接等。

三、安全掃描技術

網路安全技術中,另一類重要技術為安全掃描技術。安全掃描技術與防火牆、安全監控系統互相配合能夠提供很高安全性的網路。

安全掃描工具源於Hacker在入侵網路系統時採用的工具。商品化的安全掃描工具為網路安全漏洞的發現提供了強大的支持。安全掃描工具通常也分為基於伺服器和基於網路的掃描器。

四、認證簽名技術

認證技術主要解決網路通訊過程中通訊雙方的身份認可,數字簽名作為身份認證技術中的一種具體技術,同時數字簽名還可用於通信過程中的不可抵賴要求的實現。

該種認證方式是最常用的一種認證方式,用於操作系統登錄、telnet、rlogin等,但由於此種認證方式過程不加密,即password容易被監聽和解密。

五、應用安全技術

由於應用系統的復雜性,有關應用平台的安全問題是整個安全體系中最復雜的部分。下面的幾個部分列出了在Internet/Intranet中主要的應用平台服務的安全問題及相關技術。

同時,新發現的針對BIND-NDS實現的安全漏洞也開始發現,而絕大多數的域名系統均存在類似的問題。如由於DNS查詢使用無連接的UDP協議,利用可預測的查詢ID可欺騙域名伺服器給出錯誤的主機名-IP對應關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網路安全技術

2. 計算機網路安全數據加密技術的運用

計算機網路安全數據加密技術的運用

在計算機網路的運行過程中,應用系統離不開數據的傳輸,不論是各種服務還是最基礎的運行都要通過數據的傳輸,所以,保證數據傳輸的安全是保證計算機網路安全的核心。認證認證技術的應用能有效的核實用戶的身信息,保障網路安全,其中最為常見的認證方式是數字簽名技術。

摘要: 隨著信息化普及范圍越來越大,網路安全問題也逐漸凸顯,導致網路外部與內部均面臨這多項威脅,而加密技術則是保障網路安全的關鍵性技術,在網路安全防護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本文基於上述背景,從計算機網路安全現狀和加密技術應用現狀出發進行分析,並以此為依據,本文主要探討了數據加密技術在網路安全中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 計算機網路安全;數據加密;應用

隨著計算機網路普及范圍越來越大,網路安全事件也越來越多,因此,用戶對網路的安全性能要求越發嚴格,尤其是信息數據的保密性能。有效保障網路安全是目前面臨的巨大挑戰,一方面,老式的防病毒技術已無法滿足現在的加密標准要求,另一方面,網路上的惡意攻擊事件層出不窮。加密技術則是解決網路安全問題的主要技術,目前在計算機網路中應用廣泛,從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提高信息數據傳輸的安全性。

1計算機網路安全受到威脅的主要因素

1.1操作系統存在漏洞

計算機的操作系統是所有程序運行的環境,作為整個電腦的支撐軟體,操作系統如果存在隱患,入侵者就有可能通過竊取用戶口令進一步操作整個計算機的操作系統,得到用戶個人殘留在各個程序中的個人信息;如果系統的CPU程序、系統掌管內存存在隱患,入侵者就可以利用漏洞導致計算機或伺服器癱瘓;如果系統在網路安裝程序、上傳文件等地方出現安全漏洞,在用戶的傳輸過程中入侵者就可以利用間諜程序進行監視,這些隱患都是通過不安全的程序進入操作系統,所以在日常操作的過程中,要盡量避免使用陌生軟體。

1.2網路安全隱患

網路是獲取和發布各類信息十分自由的平台,這種自由也導致了網路面臨的威脅較多。網路安全攻擊有傳輸線攻擊、計算機軟體的硬體攻擊、網路協議攻擊等,其中網路協議不安全因素最為關鍵。計算機協議主要有TCP/IP協議,FTPNFS等協議,如果入侵者利用協議中存在的漏洞,就能通過搜索用戶名得到機器的密碼口令,對計算機的防火牆進行攻擊。

2數據加密技術的原理

在計算機網路的運行過程中,應用系統離不開數據的傳輸,不論是各種服務還是最基礎的運行都要通過數據的傳輸,所以,保證數據傳輸的安全是保證計算機網路安全的核心。數據加密技術是按照某種演算法,將原來的文件或數據進行處理,使與原來的“明文”變為一段不可讀的代碼的“密文”,這種代碼只有通過相應的密鑰才能被讀取,顯示其原來的內容,通過這種方式達到保護數據不被入侵者竊取、閱讀的目的。

3數據加密技術在計算機網路安全中的應用

3.1數據加密

按照確定的密碼演算法將敏感的明文數據轉換成難以識別的密文數據,通過使用不同密鑰,可用同一種演算法把相同的明文加密為不同密文的數據保護方法叫做數據加密。數據加密的方式主要有節點加密,鏈路加密和端到端加密。在“網上銀行”興起的前提下,銀行網路系統的安全問題十分重要,數據加密系統作為新的安全措施顯現出許多優點,得到了各大銀行中採用,通過數據加密技術和網路交換設備的聯動,即在交換機或防火牆在運行過程中,各種數據流信息會上報安全設備,數字加密系統對上報的信息和數據流進行檢測。在發現網路安全隱患時進行針對性的動作,並將安全事件的.反應動作發送給防火牆。通過交換機或防火牆精確地關閉或斷開埠,取得了很好的安全效果

3.2密鑰技術

密鑰的作用是加密和解碼數據,分私人和公用兩種。私人密鑰的安全性現對較高,因為得到了使用雙方的認可,但當目的不同所需的密鑰不同時會出現麻煩和錯誤,而公用密鑰操作簡單,可以彌補這個缺點。在操作時傳輸方用公用密鑰,接收方用私人密鑰,就很好的解決了問題,並且數據安全性較高。例如:使用信用卡時,商家的終端解密密鑰能解開並讀取用戶信息,再將信息發送到發行信用卡的公司,能確定用戶使用許可權但不能獲取用戶信息,達到方便且安全的效果。

3.3數總簽名

認證認證技術的應用能有效的核實用戶的身信息,保障網路安全,其中最為常見的認證方式是數字簽名技術。此技術以加密技術為基礎,對加密解密技術方式進行核實,採用最多的應用是公用密鑰的數字簽名和私人密鑰的數字簽名。如上文所述,私人密鑰的數字簽名是通過雙方認證的,可能會存在一方篡改信息的情況,此時要引入第三方認證,公用密鑰就避免了這種麻煩。例如在國內稅務行業中,數字簽名認證為網上稅務業務的辦理提供了安全保障。

4結語

綜上,隨著經濟的發展,信息時代的更新十分迅速,網路惡意攻擊和木馬病毒等也層出不窮,操作系統技術再高還是會有安全漏洞。所以,建立完善的防護體系,注重管理網路安全應用才能有效的保護信息安全,因此,技術人員要跟隨網路發展的腳步,不斷完善安全防護系統,才能更好的保護用戶信息安全。

參考文獻

[1]郭其標.基於同態加密的無線感測器網路安全數據融合分析[J].網路安全技術與應用,2015,(5):76-79.

[2]於海龍.網路安全中的信息加密[J].青春歲月,2015,(4):574-575.

[3]李帥.淺析加密技術在網路安全中的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11(18):23-24,28.

;

3. 計算機網路技術安全及解決方案

計算機網路技術安全及解決方案

隨著計算機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尤其是互聯網的應用變得越來越廣泛,計算機網路系統安全問題必須放在首位。下面是我為大家搜索整理的關於計算機網路技術安全及解決方案,歡迎參考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培訓網!

一、計算機網路技術現狀

全球互聯、全球信息化已是這個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網路則是全球信息化推進的一個重要的工具,它無疑成為推動世界技術革命的重要工具之一。從它的出現到快速的發展,為全人類構建起一個快捷、便利的虛擬世界空間。事物是有兩面性的,在我們欣賞成就的同時,空間中的黑暗勢力也開始利用互聯網在發展過程中的稚嫩性和脆弱性作為滋生的溫床而不斷的擾亂著人們的生產、生活。“垃圾郵件”、“病毒”這兩個正是這其中的典型。它們強強聯手成為時下網路中的“騷擾者”,由此成為目前網路信息安全最備受矚目的。

以往垃圾郵件主要來自於一個具有欺騙性信息發送出去,或是代幫一些商業、企業而從中牟利,或是發送虛假信息以騙取錢財。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反垃圾郵件軟體偵測的出現,它的格式也越來越日新月異。情勢轉而向“病毒和黑客”進行發展。

二、影響網路安全的手段

利用郵件批量散播病毒,順利攻入電腦系統後,種植非法程序,同時再將信息反饋給郵件發件人,以獲得收益。其內容包括賺錢信息、成人廣告、商業或個人網站廣告、電子雜志、連環信等。而垃圾郵件可以分為良性和惡性的。良性垃圾郵件是各種宣傳廣告等對收件人影響不大的信息郵件。惡性垃圾郵件是指具有破壞性的電子郵件。很多人會從網上查找曾在論壇、新聞等收集網民的電子郵件地址,再售予廣告商,從而發送垃圾郵件到這些地址。該計算機一旦接受後便可稱之為“僵屍計算機”。一旦被垃圾郵件 “喚醒”,就會成為垃圾郵件的“中轉站”,不斷向外發送大量垃圾郵件,而機主卻絲毫不知。高額的收入致使“病毒+垃圾郵件”的連鎖成為屢禁不止的情況。

三、產生的危害性

它的泛濫已經使整個網際網路不堪重負;其危害性主要體現在下面幾方面:(1)佔用網路帶寬,造成郵件伺服器擁塞,從而降低了整個網路的運行效率;(2)侵犯收件人的隱私權,侵佔收件人信箱空間;(3)黑客的輔助工具,造成網站網路癱瘓。(4)欺騙、傳播色情等內容的垃圾郵件,危害社會安危

四、探索解決方案

尋找一種有效的方法,保證合法郵件不被阻隔在外。方法多種多樣,但主要有兩種:客戶端的軟體安裝;硬體設備。

1、 客戶端的軟體安裝

客戶端軟體方案的價格是低廉的,消費者能直接購買並安裝在個人電腦中。它成為小企業和家庭個人的首選方式。但用戶需要大量的伺服器資源,將存儲和處理所有的垃圾郵件使其能在使用者的電腦和郵件伺服器上出現。

2、硬體設施

最好的解決方案是尋找一個易於安裝與使用,並能夠協助性工作的硬體設施。阻隔病毒和垃圾郵件的進入,同時,不需要復雜的安裝過程和操作系統的維護。

有些設備,如“梭子魚”垃圾郵件防火牆,整個安裝和設置過程只需幾分鍾,它的防火牆包括八層防護:拒絕服務攻擊和安全防護;IP阻擋清單;速率控制;解壓縮文件的病毒防護;專有病毒查殺;用戶自定義規則;垃圾郵件指紋檢查。等待指定的管理人或最終用戶進行確認,經過用戶確認的郵件才能進入網路。可過濾接收到的郵件,它不會以任何方式干擾內部硬體和網路本身的工作,可大大提高您的工作效率。

3、防火牆的選擇與標准

1.防火牆自身安全性

作為信息系統安全類的產品,防火牆本身也應該較高的`安全保證,不僅不能夠給外部侵入者以可乘之機,同時,也要保證網路系統的安全性。一般說來,防火牆的許多配置需要系統管理員手工修改,如果系統管理員對防火牆不十分熟悉,就有可能在配置過程中遺留大量的安全漏洞。

2. 管理與培訓

管理培訓是評價一個防火牆能否正常使用或者說是使用情況好壞的重要方面。而這部分費用卻有很多人或公司沒有預算成本,而計算時,不可只簡單計算購置成本,還應將人員的培訓和日常維護費用一起參與運算。有好的操作人員,才能保證防火牆的正常使用。

3.可擴充性

當需要增加安全性更高的防火牆產品時,也就意味著防火牆技術需要擴展。而這步也正是提升防火牆功能的一點,同時更是非常浪費經費。

4.防火牆的安全性評估

防火牆產品最終效果如何,即能否最有效的阻擋外部入侵,用戶是無法正常判斷的,那該防火牆則評估後的結果為安全的。

總之,機器+網路(腦+線路),技術革命的再次飛躍,而人們不遺餘力地推進技術進步的同時,卻未曾想到它的狂潮洶涌而來,來勢之大,讓人措手不及,多元化的價值取向在網路沖擊下使人們變得迷失方向。如何造就健康向上的精神價值取向,成為一個大的挑戰。願公平公正、健康的網路監督體系早日形成。而電子郵件已成為大眾通信的一種手段,它的發展導向直接影響著我們市場的發展,希望我們做為一個重要的部分進行了解。

;

4. 簡述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及其應用

網路的安全是指通過採用各種技術和管理措施,使網路系統正常運行,從而確保網路數據的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網路安全的具體含義會隨著「角度」的變化而變化。比如:從用戶(個人、企業等)的角度來說,他們希望涉及個人隱私或商業利益的信息在網路上傳輸時受到機密性、完整性和真實性的保護。
安全技術手段
物理措施:例如,保護網路關鍵設備(如交換機、大型計算機等),制定嚴格的網路安全規章制度,採取防輻射、防火以及安裝不間斷電源(UPS)等措施。
訪問控制:對用戶訪問網路資源的許可權進行嚴格的認證和控制。例如,進行用戶身份認證,對口令加密、更新和鑒別,設置用戶訪問目錄和文件的許可權,控制網路設備配置的許可權,等等。
數據加密:加密是保護數據安全的重要手段。加密的作用是保障信息被人截獲後不能讀懂其含義。防止計算機網路病毒,安裝網路防病毒系統。
網路隔離:網路隔離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採用隔離卡來實現的,一種是採用網路安全隔離網閘實現的。
隔離卡主要用於對單台機器的隔離,網閘主要用於對於整個網路的隔離。這兩者的區別可參見參考資料[1]。
其他措施:其他措施包括信息過濾、容錯、數據鏡像、數據備份和審計等。近年來,圍繞網路安全問題提出了許多解決辦法,例如數據加密技術和防火牆技術等。數據加密是對網路中傳輸的數據進行加密,到達目的地後再解密還原為原始數據,目的是防止非法用戶截獲後盜用信息。防火牆技術是通過對網路的隔離和限制訪問等方法來控制網路的訪問許可權。

5. 分析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的主要應用和發展趨勢

【問題解答】
1.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的主要應用(參見:清華大學出版社《網路安全實用技術》)
計算機網路安全(簡稱網路安全)是指通過採用各種技術和管理措施,使網路系統正常運行,從而確保網路數據的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網路安全的具體含義會隨著「角度」的變化而變化。比如:從用戶(個人、企業等)的角度來說,他們希望涉及個人隱私或商業利益的信息在網路上傳輸時受到機密性、完整性和真實性的保護。
網路啊安全技術的主要應用,包括:
物理措施:例如,保護網路關鍵設備(如交換機、大型計算機等),制定嚴格的網路安全規章制度,採取防輻射、防火以及安裝不間斷電源(UPS)等措施。
訪問控制:對用戶訪問網路資源的許可權進行嚴格的認證和控制。例如,進行用戶身份認證,對口令加密、更新和鑒別,設置用戶訪問目錄和文件的許可權,控制網路設備配置的許可權,等等。
數據加密:加密是保護數據安全的重要手段。加密的作用是保障信息被人截獲後不能讀懂其含義。防止計算機網路病毒,安裝網路防病毒系統。
網路隔離:網路隔離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採用隔離卡來實現的,一種是採用網路安全隔離網閘實現的。
隔離卡主要用於對單台機器的隔離,網閘主要用於對於整個網路的隔離。這兩者的區別可參見參考資料[1]。
其他技術及措施:其他措施包括信息過濾、容錯、數據鏡像、數據備份和審計等。近年來,圍繞網路安全問題提出了許多解決辦法,例如數據加密技術和防火牆技術等。數據加密是對網路中傳輸的數據進行加密,到達目的地後再解密還原為原始數據,目的是防止非法用戶截獲後盜用信息。防火牆技術是通過對網路的隔離和限制訪問等方法來控制網路的訪問許可權。
2.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及其發展趨勢
http://wenku..com/view/6bee3f55f01dc281e53af039.html
http://www.qikan.com.cn/Article/jsjg/jsjg201120/jsjg201120111.html

6. 計算機網路安全的應用論文開題報告

計算機網路得發展為現代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同時也隱藏著巨大的安全風險,近年來網路犯罪率是不斷上升,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計算機網路安全防護不到位。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計算機網路安全的應用論文開題 報告 ,供大家參考。

計算機網路安全的應用論文開題報告篇一

《 計算機網路安全漏洞及解決 》

摘要:在計算機網技術不斷推廣的情況下,人們的生活方式、交際方式等都發生著巨大變化,不僅可以節約時間,還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生產效率等,對於推動我國市場經濟快速發展有著重要影響。但是,計算機網路存在著一些安全漏洞,給用戶使用網路帶來一定安全威脅,必須採取有效的解決 措施 ,才能真正實現計算機網路的安全運行。本文就計算機網路當前的安全漏洞進行全面分析,提出計算機網路安全漏洞的解決措施,以促進計算機網路運行穩定性、安全性等有效提高。

關鍵詞:計算機網路;安全漏洞;解決措施

一、計算機網路當前存在的主要安全漏洞

(一)計算機網路軟體方面。在計算機網路的正常運行中,計算機軟體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一般在使用前都需要先通過網路下載,才能真正滿足相關操作要求。但是,在下載的過程中,一些病毒也可能一起進入計算機,致使計算機網路的安全性受到威脅。

(二)計算機硬體方面。根據計算機網路的運行情況來看,計算機硬體是非常重要的基礎組成部分,如果其出現安全問題,則會給計算機網路的正常使用帶來極大影響。當前,計算機硬體方面的安全漏洞有使用不正確,致使計算機硬體設施的正常通信受到嚴重影響。一般情況下,計算機網路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受到黑客的攻擊,導致用戶的財產信息、個人信息等大量被竊,給計算機網路的安全運行造成嚴重影響。

(三)計算機 操作系統 方面。在計算機網路的整個組成結構中,計算機操作系統可以保證本地連接與網路系統的正常運行,如果不注重計算機操作系統的安全維護,則有可能出現安全漏洞,最終降低計算機的整體性能,甚至出現計算機無法正常使用的情況。與此同時,計算機系統沒有跟隨計算機 網路技術 的發展及時更新和升級,致使計算機操作系統和計算機之間出現矛盾,最終出現泄漏用戶網路信息的安全漏洞,給計算機網路的安全運行造成極大影響。

(四)人為操作方面。根據用戶的使用目的進行計算機網路的操作,可以真正達到使用計算機網路的目的。但是,如果用戶不能正確操作計算機網路,或者是操作失誤,則有可能出現很多病毒,也給黑客、不法人員提供入侵的機會,最終威脅計算機網路的正常運行,是計算機網路存在的主要安全漏洞之一。

二、計算機網路安全漏洞的有效解決措施

(一)計算機網路軟體方面。根據上述計算機網路軟體存在的安全漏洞,應採取的有效解決措施主要包括如下兩個方面:一是,使用安全防火牆來對外界的訪問、病毒等進行嚴格審查,從而避免計算機造成不合理的安全攻擊。通過設置合適的防火牆,計算機網路的運行效率可以得到有效提高,用戶的個人信息、網路信息等的安全性都能得到提高,最終給計算機的正常運行帶來極大影響。二是,在計算機存在病毒的情況下,需要根據計算機的系統來進行殺毒軟體的合理選用,則能獲得較好的殺毒效果。

(二)計算機網路硬體方面。根據計算機網路硬體的使用情況,選用合適的維護設備,可以有效解決計算機網路硬體存現的安全漏洞。例如:在計算機網路正常運行的過程中,定期對硬碟、網線等進行安全檢查、維修等,不但可以保證相關設備的安全使用,還能促進網路安全性的有效提高,以及在維護設備出現問題時,促使計算機使用壽命真正延長。

(三)網路操作方面。在針對網路操作方面的安全漏洞進行有效解決時,需要對操作人員進行定期的專業培訓,並提高他們的專業水平、操作能力等,才能真正實現網路操作理論知識的有效應用,最終避免錯誤操作、不規范操作等帶來的安全威脅,最終保障計算機網路的安全運行。與此同時,加強計算機網路運行過程的安全管理,加強計算機網路信息的安全維護,對於提高計算機網路的運行穩定性有著極大作用。

(四)注重法制建設。在計算機網路時常出現安全漏洞的情況下,加強計算機通信方面的法制建設,不僅可以增強用戶的安全意識,還能真正防範各種不法行為的入侵,最終提高計算機網路的運行安全性。因此,不斷完善我國當前使用的《保密法》,並加大宣傳力度和投入力度等,才能真正提高民眾的參與性,最終保障計算機網路用戶使用過程的安全性。

三、結束語

對計算機網路的運行情況進行整體分析發現,針對其當前存在的主要安全漏洞採取合適的解決措施,才能真正消除計算機網路的安全威脅,最終保障計算機網路的運行安全性和穩定性等,對於促進我國計算機事業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影響。

參考文獻

[1]黃麟.計算機網路安全漏洞及解決措施分析[J].信息通信,2015,04:163.

[2]俞彤.計算機網路安全漏洞防範分析[J].計算機光碟軟體與應用,2014,08:155-157.

計算機網路安全的應用論文開題報告篇二

《 網路安全管理系統設計思考 》

【摘要】計算機網路技術不斷發展,現在已經被廣泛的應用到各個領域中,網路安全與網路管理也逐漸成為研究管理的要點。雖然一直有各項新型技術被應用到安全防護方面,但是黑客入侵案件不斷發生,危及網路信息安全,必須要採取措施來建立完善網路安全管理系統。本文針對網路安全現狀,對安全管理系統的設計進行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網路安全;管理系統;安全網關

計算機網路的應用效果影響著社會經濟發展,同時也關乎人們生活質量,一直以來都是重點研究內容。但是在網路技術應用普及的同時,受網路環境特點影響,存在較大的安全風險,必須要採取措施來建立完善安全管理系統。網路安全管理系統的建設,需要明確設計目標,然後合理選擇應用技術,設計安全網關,確保安全管理系統的安全性。

1網路安全管理系統分析

網路環境為一個開放的狀態,在運行過程中很容易受外界干擾,進而會發生安全事故。建立網路安全管理系統,對保證信息網路運行安全性與穩定性具有重要意義。信息安全系統應具有完整性、保密性以及不可否認性特點,即保證信息來源、去向以及內容的准確性,並且在運行過程中不會發生泄露或者擴散等情況。另外,不可否認性即確定消息發送以及接收者無法否認自己操作行為。為有效防禦網路系統應用過程中遇到的攻擊行為,需要重點做好防火牆、漏洞掃描、防病毒以及入侵檢測等方面的研究,提高網路設備以及線路自身的可靠性[1]。在此基礎上,還需要對各項安全設備進行統籌分析,構建一個網路安全管理系統,減少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提高網路信息安全性。

2網路安全管理系統設計方案

2.1系統模塊設計

網路監控系統模塊可以分為多個分項,如用戶登錄、用戶管理、單位管理、網路連接監控、網路流量監控、危險數據報警以及數據統計分析等,不同模塊功能不同,相互之間具有一定聯系。例如系統登錄模塊,操作人員將用戶名、編號、密碼等信息輸入到登錄界面,然後通過與資料庫內信息對比一致,允許進入系統,相反會顯示信息錯誤,拒絕進入系統[2]。網路流量監控模塊,即主要對網路流入流出數據進行監控,包括流入流出數據總量、速度、最高速度、平均流速等。

2.2輸入輸出設計

2.2.1輸入設計

要保證系統輸入數據的正確性,系統設計時應遵循“簡單性、最小量、早檢驗、少轉換”原則,對統計報表與資料庫內容選擇相同設計形式。通過Delphi中數據存取組件建立應用程序實現資料庫的連接,保證用戶在任何輸入界面輸入數據均可以對應數據內欄位,滿足信息輸入需求。

2.2.2輸出設計

輸出設計時需要綜合分析用戶需求,遵循易操作原則,提高交互界面的友好性。系統信息錄入、數據檢索以及統計分析通過交互界面完成,利用Delphi專門設計統計分表報表進行列印[3]。其中,對於列印硬體的設計,應能夠直接通過各類型顯示終端、多媒體設備完成顯示輸出,以及能夠利用各類型列印機完成文件的列印輸出。

2.3資料庫設計

資料庫設計目的是提高計算機數據信息的存儲,分為規范化設計、數據、實體、關系的完整性設計、建立資料庫實體與對象以及資料庫設計文檔等。JAVA應用到資料庫設計,為一種數據訪問機制,可以提供統一介面來訪問各類型資料庫伺服器,通過應用程序來實現與資料庫的穩定連接。本文分析系統,資料庫設計共包括兩個部分六個數據表,一部分為本地資料庫,包括網路流量表、本機詳細表與網路連接表。另一部分為遠程資料庫,包括網路流量表、網路連接表、單位表以及用戶表。

3網路安全管理系統設計要點分析

3.1各功能模塊演算法

3.1.1系統登錄模塊

設置參數:UserName獲取用戶信息,Password獲取口令信息。將獲得的用戶信息與輸入信息進行對比,如果數據值相同,則返回boolean值true,允許用戶登入系統;如果數據值不同,則返回false,提示信息錯誤重新登錄。

3.1.2用戶管理模塊

為保證系統運行安全性,需要對不同用戶進行許可權設置,不同許可權用戶登錄要求不同,但是均需要按照要求登錄驗證。如果為超級用戶許可權登錄,可以對當前用戶進行管理與設置,並且可以隨時增加用戶並設置許可權。如果以普通用戶許可權登錄,則只允許對個人信息的修改,以及本級別許可權對應操作。

3.1.3網路流量輸入模塊

以流出、流入流量大小信息為依據,將網路流量保存到本地數據中,包括MAC地址、IP地址、時間、日期、流入流出數據量等。在下一次啟動時,需要自動將上次啟動後產生變動的數據內容保存到遠程資料庫中,整個操作工程需要通過相應組件與遠程資料庫連接完成。

3.1.4網路連接輸入模塊

將網路連接情況數據信息保存到本地資料庫內,包括MAC地址、本地IP地址、遠程IP地址、時間、日期、連接類型以及連接狀態等。將各組件與本地、遠程資料庫進行連接,確保在系統下次啟動時,能夠將上次啟動產生的數據,以及變動後內容全部存儲到遠程資料庫內。

3.1.5網路查詢模塊

主要是來完成網路連接狀態、網路流量變動等數據信息的統分析,對許可權內計算機運行某時間段的連接與流量情況進行查詢。然後通過查詢模塊來對各項數據進行分析,得出分析結果後,有針對性的提出安全管理措施。

3.2用戶界面設計

為提高系統使用安全性,應對各限制系統進行操作許可權設計,如用戶登錄模塊,需要對用戶信息與許可權進行驗證,確定信息無誤後才可進入系統,相反不允許登錄。登錄成功後顯示系統操作主界面,包括系統選擇區、功能按鈕區與條件選擇區,選擇目錄樹形式設計單位選擇區,根據不同級別設置相應對象。同時還需要對查詢對象進行選擇設置,如網路流量、網路連接以及查詢時間段等。

4結束語

提高網路安全性是計算機網路技術研究的要點,對提高網路信息應用效果具有重要意義。除了要對網路設備進行安全防護處理外,還應針對實際情況建立網路安全管理系統,在確定系統框架後,對不同功能模塊進行分析,確保其功能的正常發揮。通過安全管理系統,對網路運行流量、連接以及信息等進行管理,提高網路抵禦外界攻擊的功能。

參考文獻

[1]高瞻.網格環境下的校園網路安全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D].電子科技大學,2013.

[2]張熙.多域網路安全管理系統策略一致性的研究與設計[D].北京郵電大學,2009.

[3]朱賓.內部網路安全管理系統的研究與實現[D].北京郵電大學,2010.

計算機網路安全的應用論文開題報告篇三

《 信息時代計算機網路安全及防護 》

【摘要】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及進步,互聯網的應用也愈趨廣泛。計算機網路的迅猛發展標志著人們正式邁入信息時代。在信息時代的大背景下,網路信息安全問題得到廣泛關注,如何做好相應的防護工作已經成為人們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本文將從分析信息時代計算機網路安全危險因素入手, 總結 相關防護策略。

【關鍵詞】信息時代;計算機網路安全;防護策略

現如今計算機網路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作、生活“用品”。隨著人們對計算機網路依賴性的愈趨提高,網路安全危險性也逐漸增加。網路信息安全是一門需要應用到多學科知識的系統,其不僅包括了計算機技術,而且也涉及到信息安全技術方面的知識。在對網路信息或系統硬軟體進行維護的過程中,做好加密工作是確保網路信息安全性的重要屏障。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為確保用戶的信息安全,不斷更新強化網路安全防護措施十分重要。

1前言

1.1信息時代

近年來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信息時代逐漸走入人們的生活,隨著計算機網路技術的普及以及應用的不斷深入,信息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網路信息已經滲入到各個行業當中,互聯網以及信息行業的不斷發展標志著信息時代的來臨。現如今各行各業或各個領域均可見到“大數據”的身影,其可在人們工作當中將更多消息或事實轉化為條理清晰的數據,以便為人們提供更為清晰的參考,從而減輕人們的工作量,為人們的工作、生活以及學習等帶來便捷。信息時代的來臨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社會的變革。

1.2信息時代下的計算機網路安全性

信息時代的來臨使得人們多數工作或生活均通過互聯網時間,許多重要的信息或數據存儲在了網路資料庫當中,因此為確保計算機信息數據的存儲安全性,積極尋求有效的網路信息防護策略十分重要。在信息時代計算機網路信息安全防護涉及到的技術及知識面較廣,只有應用多種技術,結合多種科技成果才能不斷提高防護效果,確保計算機網路的安全性。在計算機網路系統的運行過程當中不斷尋找可能對信息安全構成威脅的危險因素,並建立具有較強針對性的網路防護體系,並進行不斷完善,以便促使防護體系可適應不同安全威脅,提高防護性能。

2信息時代背景下計算機網路安全相關危險因素分析

2.1自然災害對計算機網路安全的威脅

現如今計算機信息系統多依靠智能機器進行運行,環境因素的影響會導致設備的硬體出現退化,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計算機的使用壽命,降低了計算機的使用性能。而在應用網路系統的階段,因計算機網路系統中Internet技術具有開放性的特點,故其較易受到各個方面的攻擊。另外在對TCP/IO協議依賴階段,安全性相對較低,這不僅導致網路系統在實際運行階段會存在欺騙攻擊情況,甚至可能存在數據截取以及篡改的風險。

2.2用戶操作不當以及電腦病毒對計算機網路安全的威脅

用戶在使用計算機的過程中,因多數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識,從而導致用戶口令設置過為簡單,這不僅增加了用戶帳戶被盜的風險,而且也在極大程度上增加了網路安全危險性。例如人們最為熟悉的人為惡意攻擊,也就是俗稱的黑客入侵。這種惡意攻擊不僅具有主動攻擊行為,而且其也具有被動性攻擊行為。該種惡意攻擊會對計算機網路信息的有效性構成破壞,而且也會在極大程度上損傷信息的完整性。被動型破壞則是指在對機密性網路信息竊取過程中為計算機用戶造成的種種損失。計算機病毒是人們十分熟悉的一種網路安全威脅,計算機病毒可能隱藏在一些可執行程序當中,其可能在系統控制過程中實現文件的復制以及傳遞,從而導致網路系統工作速度減慢甚至是癱瘓。計算機病毒具有較強的傳染性以及潛伏性,其在對文件進行損壞或刪除的過程中甚至可能造成系統硬體的損壞,可能為用戶帶來更為嚴重的損失。

2.3垃圾郵件以及計算機犯罪對網路信息安全構成的威脅

電子郵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公開性,在電子郵件傳播的過程點那個中,可以在別人的電子郵件中強制插入自己的郵件,並結合計算病毒為計算機網路系統造成直接的破壞。另外垃圾信息不僅可通過電子郵件進行傳遞,新聞等也會強制性傳播類似商業、宗教等信息。在計算機網路當中竊取信息的主要原因是導致間諜軟體的入侵,其不僅會損害計算機系統,而且也會在此過程中盜取用戶的個人信息,泄露用戶的隱私。上述危險因素不僅為計算機網路信息安全性帶來較大威脅,而且也會在一點程度上導致有害信息的傳播。

3計算機網路信息安全防護策略分析

3.1構建計算機網路信息安全防護體系

信息時代計算機網路建立安全防護體系除了要結合目前計算機信息攻擊手段、防護網路運行過程中的安全性以外,也要同時注意做好對網路安全性的評估工作。目前網路信息安全防護主要包含3個模塊:(1)網路安全評估,主要是進行系統漏洞掃描、網路訪問控制、評估網路管理等。(2)安全防護,主要是構建病毒防護體系,進行網路安全監控以及進行網路信息數據保密。(3)網路安全服務,構建應急服務體系,進行數據恢復以及安全技術培訓等。在信息時代,計算機網路安全防護除了要做好以上防護措施外,也需要注意以下幾個環節。

3.2設置防火牆並強化帳戶安全管理

因用戶帳號是進行某些數據瀏覽、保存、修改的基礎。網路系統遭受攻擊往往會先從竊取用戶帳戶及密碼開始。因此用戶在進行帳號密碼設定的過程中應盡量使用不同密碼組合,並要定期更換密碼。目前網路防火牆技術主要是為了強化網路訪問控制的安全性,避免外部網路以非法的方式控制系統,以便對內部網路的操作進行保護。以此安裝網路防火牆十分必要,另外對於個人使用計算機而言,同時結合殺毒軟體進行安全防護可進一步提高防護的有效性。

3.3使用漏洞軟體,並進一步完善網路監控技術

及時安裝漏洞補丁軟體,對漏洞進行掃描,以便及時發現並解決安全隱患,避免信息或數據的泄露。如做好360安全衛士的殺毒,發現軟體漏洞要進行及時修補。另外在應用入侵檢測技術的過程當中往往需要結合統計技術以及其他規則,另外也要注意應用網路通信技術,以便實現對網路計算機系統的直接監控。在進行統計分析的過程中則要注意動作模式的應用。

4結語

在信息時代背景下要更為重視對計算機網路信息安全性的保護,注意信息傳播、保存過程中的安全性。因為計算機網路的開放性以及覆蓋性具有建立穩定、安全網路運行環境的要求,因此積極強化計算機安全信息技術的發展及應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彭珺,高珺.計算機網路信息安全及防護策略研究[J].計算機與數字工程,2014,35(01):121~124.

[2]如先姑力•阿布都熱西提.信息時代的計算機網路安全及防護策略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32(06):30~31,36.

[3]汪東芳,鞠傑.大數據時代計算機網路信息安全及防護策略研究[J].無線互聯科技,2015,13(24):40~41.

有關計算機網路安全的應用論文開題報告推薦:

1. 計算機網路安全發展論文開題報告

2. 計算機安全論文開題報告

3. 大學計算機信息管理的論文開題報告範文

4. 計算機專業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範文

5. 計算機病毒防範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6. 關於計算機軟體的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範文

7. 計算機研究生論文開題報告範文

7. 計算機網路安全概念與應用

計算機網路安全概念與應用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計算機網路安全是重中之重,下面由我來普及一下計算機網路安全的概念與應用。

計算機網路安全的總體含義:計算機網路安全是指利用網路管理控制和技術措施,保證在一個網路環境里,數據的保密性、完整性及可使用性受到保護。計算機網路安全包括兩個方面:即物理安全和邏輯安全。物理安全指系統設備及相關設施受到物理保護,免於破壞、丟失等;邏輯安安全包括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一、計算機網路安全簡介

計算機網路安全不僅包括組網的硬體、管理控制網路的軟體,也包括共享的資源,快捷的網路服務,所以定義網路安全應考慮涵蓋計算機網路所涉及的全部內容。參照ISO給出的計算機安全定義,認為計算機網路安全是指:“保護計算機網路系統中的硬體,軟體和數據資源,不因偶然或惡意的原因遭到破壞、更改、泄露,使網路系統連續可靠性地正常運行,網路服務正常有序。”

二、計算機網路的脆弱性

互聯網是對全世界都開放的網路,任何單位或個人都可以在網上方便地傳輸和獲取各種信息,互聯網這種具有開放性、共享性、國際性的特點就對計算機網路安全提出了挑戰。互聯網的不安全性主要有以下幾項:

1、網路的開放性

網路的'技術是全開放的,使得網路所面臨的攻擊來自多方面。或是來自物理傳輸線路的攻擊,或是來自對網路通信協議的攻擊,以及對計算機軟體、硬體的漏洞實施攻擊。

2、網路的國際性

意味著對網路的攻擊不僅是來自於本地網路的用戶,還可以是互聯網上其他國家的黑客,所以,網路的安全面臨著國際化的挑戰。

3、網路的自由性

大多數的網路對用戶的使用沒有技術上的約束,用戶可以自由的上網,發布和獲取各類信息。

計算機系統硬體和通訊設施極易遭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如:各種自然災害(如地震、泥石流、水災、風暴、建築物破壞等)對計算機網路構成威脅。還有一些偶發性因素,如電源故障、設備的機能失常、軟體開發過程中留下的某些漏洞等,也對計算機網路構成嚴重威脅。此外管理不好、規章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水平較低、操作失誤、瀆職行為等都會對計算機信息安全造成威脅。

三、防火牆的脆弱性

防火牆指的是一個由軟體和硬體設備組合而成、在內部網和外部網之間、專用網與公共網之間的界面上構造的保護屏障.它是一種計算機硬體和軟體的結合,使Internet 與Intranet 之間建立起一個安全網關(SecurityGateway),從而保護內部網免受非法用戶的侵入。

但防火牆只能提供網路的安全性,不能保證網路的絕對安全,它也難以防範網路內部的攻擊和病毒的侵犯。並不要指望防火牆靠自身就能夠給予計算機安全。防火牆保護你免受一類攻擊的威脅,但是卻不能防止從LAN 內部的攻擊,若是內部的人和外部的人聯合起來,即使防火牆再強,也是沒有優勢的。它甚至不能保護你免受所有那些它能檢測到的攻擊。隨著技術的發展,還有一些破解的方法也使得防火牆造成一定隱患。這就是防火牆的局限性。

四、潛在威脅

對計算機信息構成不安全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人為的因素、自然的因素和偶發的因素。其中,人為因素是指,一些不法之徒利用計算機網路存在的漏洞,或者潛入計算機房,盜用計算機系統資源,非法獲取重要數據、篡改系統數據、破壞硬體設備、編制計算機病毒。人為因素是對計算機信息網路安全威脅最大的因素。

五、如何提高網路的安全性

1、建立良好的安全習慣。不要輕易下載小網站上的軟體和程序;不要隨意打開來歷不明的郵件以及附件;安裝正版的殺毒軟體,安裝防火牆;不要在線啟動、閱讀某些文件;使用移動存儲器之前先殺毒。

2、安裝專業的殺毒軟體。

3、使用復雜的密碼。

4、迅速隔離受感染計算機。當發現計算機中毒或有異常情況時,應立即斷網,以防止其他計算機中毒。

5、關閉或刪除系統中不需要的服務。

6、經常升級補丁。

;

8. 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及其應用

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及其應用

近些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泄密事件的不斷發生,計算機網路安全的問題隨之凸顯,下面我為大家搜索整理了關於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及其應用,歡迎參考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培訓網!

1、計算機網路安全的重要性

計算機技術日新月異,互聯網廣泛普及,辦公、學習、娛樂,購物,計算機網路已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捷,企事業單位也都創建了自己的辦公信息化、自動化系統,計算機網路已經融入到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計算機網路給人們帶來便捷的同時,也由於其開放性,計算機網路用戶的安全受到威脅,如病毒、黑客、系統漏洞等。這些威脅嚴重影響了網路安全,給人們的工作和學習帶來困擾,整個互聯網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因此,研究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防範和消除不穩定因素,提高計算機網路的安全性和數據的穩定性是非常必要的。

2、計算機網路安全問題

1.病毒

計算機網路安全中,最為突出的一個問題就是計算機病毒。計算機病毒通常以網路、U盤、光碟等存貯設備進行急速傳播,一般是一種能夠自我復制的計算機程序,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和破壞性。感染了病毒的計算機一般會速度緩慢,文件損壞或丟失,嚴重後果影響了計算機用戶的使用質量。

2.黑客攻擊

黑客攻擊主要是網路黑客破解程序,更改並破壞系統程序,干擾計算機程序、獲取用戶許可權、非法訪問等形式,盜取數據、資料,從而使計算機用戶的網路安全受到威脅。黑客攻擊多為破解密碼、信息爆炸、網路監聽、郵件攻擊、木馬攻擊、系統漏洞等。

3.系統漏洞

系統漏洞是由於操作系統在設計上的缺失或不完善的地方,給不法分子創造了機會,不法分子通過系統漏洞將病毒、木馬等植入計算機,破壞電腦系統。因此系統漏洞是給病毒入侵創造了機會。因此,計算機用戶要有防病毒、防漏洞的主觀意識,以正版系統進行系統安裝,及時更新系統,將系統漏洞給自己帶來的不便降至最低。

3、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應用分析

1.防火牆技術

防火牆是由軟體和硬體組合而成的、計算機網路內外部之間、專用網和共用網之間一種保護屏障,是將計算機與公共網路進行隔離的一種技術,流入流出計算機的數據和通信都要經過防火牆。防火牆技術是計算機預防網路安全問題的主要手段和最基本的方法。透過防火牆,把不安全、不確定的因素隔離掉,從而提高了網路安全性,降低了安全風險。

2.數據加密技術

為方便用戶充分利用網路、給用戶帶來便捷,雲計算、大數據應運而生。如何有效保障用戶存儲在雲端的數據安全完整,如何保障用戶數據的隱私性、保密性。數據加密技術對於計算機網路安全來說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加密、保密技術。數據加密技術是通過在數據發送方和接收方之間對數據進行加密的方式來對用戶的數據進行保密的。加密方式多為原信息通過機密函數轉換為加密文件,用戶接收前再將加密文件轉換成原文。加密和解密過程需要的重要的一環就是密鑰,密鑰是數據發送方和接收方之間的重要的加密、解密信息。密鑰一般有三種:專用密鑰、對稱密鑰和公開密鑰。

3.網路訪問控制技術

網路訪問控制技術一般是由路由器作為網關來控制外界傳遞近來的各種數據、信息,以此來防止計算機用戶在訪問網路、傳輸文件、遠程登錄訪問時,受到惡意攻擊。與此同時,登錄時要驗證登錄著的身份是否合法有效,這樣可以有效的防止外部非法入侵,提高計算機網路的安全性。

4.安全漏洞檢測技術

對安全漏洞進行掃描、檢測,在黑客攻擊之前掃描檢測到系統的重大漏洞,並及時恢復漏洞,保障系統的安全性。對計算機用戶來說,安全漏洞檢測是一個必要的環節。掃描安全漏洞可以分為主動掃描、被動掃描、主機掃描和網路掃描等幾種形式。掃描檢測的內容一般是從程序代碼、網路入侵安全漏洞、web漏洞、資料庫漏洞等幾個方面進行掃描,切實保障系統網路的安全性。

5.資料庫的備份與恢復技術

資料庫是系統數據存儲的重要一環,資料庫一定要一用一備,資料庫的備份和恢復,做好主資料庫維護,備份資料庫的維護,日誌以及增量備份的維護等。通過對資料庫的維護,在系統發生突發事件時,不會對系統造成重大影響。

6.虛擬專用網路技術

虛擬專用網路,其通過相對透明的加密方法,對公網提供雙向通信,對於分布在不同區域的專用網路、公共網路、VPN技術對其進行安全保密的通信,使用復雜的演算法,對傳輸的'數據和信息進行加密,避免數據丟失,對於網路以確保計算機數據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7.代理伺服器

代理伺服器作為計算機終端用戶與網路之間的互通鏈接者,將用戶的訪問請求從網站上獲取下來,起到緩沖的作用,提高了用戶瀏覽的效率和速度。同時,代理伺服器可以作為一道屏障,將用戶主機隱藏於代理伺服器後面,使外部入侵不會直接攻擊用戶主機,從而起到了降低安全風險的作用,

8.PKI技術

PKI技術主要功能有公鑰密碼證書管理、黑名單的發布和管理、密鑰的備份和恢復、自動更新密鑰、自動管理歷史密鑰、支持交叉認證等。PKI技術通過密鑰對計算機網路的信息進行甄別、驗證,對信息進行加密。PKI技術集效率高和數據安全於一體,具有極高的安全性。一般多在政府的電子政務、企業的電子商務等領域得到應用,保障電子商務交易過程中的數據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綜上所述,對於計算機網路的安全問題,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我們要從思想上重視起來,提高網路安全意識,從安全技術角度解決各種安全隱患,保障計算機網路安全、有序、穩定的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