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協同
擴展閱讀
復讀機怎麼連無線網路 2025-09-24 03:08:19
平板電腦在哪裡修改密碼 2025-09-24 02:36:23

計算機網路協同

發布時間: 2023-06-18 18:15:31

『壹』 計算機網路的主要網路

計算機網路技術的基本內容
計算機網路技術的基本內容也是我們考試的內容,它包括我們後面將要分節講到的:
1、 網路協議結構
計算機之間相互通信的層次、各層中的協議以及層次之間介面的集合。
2、數據通信
數據通信是兩個實體間數據的傳輸和交換。數據傳輸是傳播處理信號的數據通信,將源站的數據編碼成信號,沿傳輸介質傳播至目的站。數據傳輸的品質取決於被傳輸信號的品質和傳輸介質的性質。
3、網路體系結構與協議
網路協議是計算機網路和分布式系統中相互通信的對等實體間交換信息所必須遵守的規則的集合。
4、區域網
將小區域內的各種通信設備互連在一起的通信網路,最長的連線距離為0.1km~25m,誤碼率為10-8~10-11。決定區域網的主要技術由三個:傳輸介質、拓撲結構、介質訪問控制方法。
5、廣域網
廣域網是地理范圍從數十公里到數千公里,可以連接若干個城市、地區、甚至跨越國界、遍及全球的一種計算機網路。基於X.25協議的公用分組交換網是最早流行的廣域網。而現今廣泛採用幀中繼和非同步傳輸模式(ATM)。幀中繼技術是在數據鏈路層實現網路資源統計復用的一種快速分組交換技術。ATM是以分組交換為基礎並融合電路交換告訴化,並以信息元為單位進行標記復用的一種高速傳送與交換技術。
6、網路互連
網路互連是將多個網路互相連接以實現更大范圍的信息交換、資源共享和協同工作。Internet就是這樣的網路,稱為互聯網或網際網。
7、網路管理
網路管理功能包括配置、故障、性能、安全、計費等管理功能。簡單網路管理協議(SNMP)是基於TCP/IP協議的一種功能比較簡單的廣泛用於Internet的網路管理協議。公共管理信息協議(CMIP)是由國際標准化組織OSI制定的網路管理協議標准。
8、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是指在分布式計算環境中,對信息的傳輸、存儲、訪問提供安全的保護,以防止信息被竊取、篡改和非法操作。其三個基本要素是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服務。

『貳』 計算機網路問題,概念有點混。不要復制。謝謝啊

題主的第一個問題應該是非同步傳輸和同步傳輸的區分吧?那麼我先回答第一個!
先來理解一下他們存在的必要性吧。

在網路通信過程中,通信雙方要交換數據,需要高度的協同工作。為了正確的解釋信號,接收方必須確切地知道信號應當何時接收和處理,因此定時是至關重要的。在計算機網路中,定時的因素稱為位同步。同步是要接收方按照發送方發送的每個位的起止時刻和速率來接收數據,否則會產生誤差。通常可以採用同步或非同步的傳輸方式對位進行同步處理。

1. 非同步傳輸(A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非同步傳輸將比特分成小組進行傳送,小組可以是8位的1個字元或更長。發送方可以在任何時刻發送這些比特組,而接收方從不知道它們會在什麼時候到達。一個常見的例子是計算機鍵盤與主機的通信。按下一個字母鍵、數字鍵或特殊字元鍵,就發送一個8比特位的ASCII代碼。鍵盤可以在任何時刻發送代碼,這取決於用戶的輸入速度,內部的硬體必須能夠在任何時刻接收一個鍵入的字元。

非同步傳輸存在一個潛在的問題,即接收方並不知道數據會在什麼時候到達。在它檢測到數據並做出響應之前,第一個比特已經過去了。這就像有人出乎意料地從後面走上來跟你說話,而你沒來得及反應過來,漏掉了最前面的幾個詞。因此,每次非同步傳輸的信息都以一個起始位開頭,它通知接收方數據已經到達了,這就給了接收方響應、接收和緩存數據比特的時間;在傳輸結束時,一個停止位表示該次傳輸信息的終止。按照慣例,空閑(沒有傳送數據)的線路實際攜帶著一個代表二進制1的信號,非同步傳輸的開始位使信號變成0,其他的比特位使信號隨傳輸的數據信息而變化。最後,停止位使信號重新變回1,該信號一直保持到下一個開始位到達。例如在鍵盤上數字「1」,按照8比特位的擴展ASCII編碼,將發送「00110001」,同時需要在8比特位的前面加一個起始位,後面一個停止位。

非同步傳輸的實現比較容易,由於每個信息都加上了「同步」信息,因此計時的漂移不會產生大的積累,但卻產生了較多的開銷。在上面的例子,每8個比特要多傳送兩個比特,總的傳輸負載就增加25%。對於數據傳輸量很小的低速設備來說問題不大,但對於那些數據傳輸量很大的高速設備來說,25%的負載增值就相當嚴重了。因此,非同步傳輸常用於低速設備。

2. 同步傳輸(Synchronous Transmission):同步傳輸的比特分組要大得多。它不是獨立地發送每個字元,每個字元都有自己的開始位和停止位,而是把它們組合起來一起發送。我們將這些組合稱為數據幀,或簡稱為幀。

數據幀的第一部分包含一組同步字元,它是一個獨特的比特組合,類似於前面提到的起始位,用於通知接收方一個幀已經到達,但它同時還能確保接收方的采樣速度和比特的到達速度保持一致,使收發雙方進入同步。

幀的最後一部分是一個幀結束標記。與同步字元一樣,它也是一個獨特的比特串,類似於前面提到的停止位,用於表示在下一幀開始之前沒有別的即將到達的數據了。

同步傳輸通常要比非同步傳輸快速得多。接收方不必對每個字元進行開始和停止的操作。一旦檢測到幀同步字元,它就在接下來的數據到達時接收它們。另外,同步傳輸的開銷也比較少。例如,一個典型的幀可能有500位元組(即4000比特)的數據,其中可能只包含100比特的開銷。這時,增加的比特位使傳輸的比特總數增加2.5%,這與非同步傳輸中25 %的增值要小得多。隨著數據幀中實際數據比特位的增加,開銷比特所佔的百分比將相應地減少。但是,數據比特位越長,緩存數據所需要的緩沖區也越大,這就限制了一個幀的大小。另外,幀越大,它占據傳輸媒體的連續時間也越長。在極端的情況下,這將導致其他用戶等得太久。

同步傳輸方式中發送方和接收方的時鍾是統一的、字元與字元間的傳輸是同步無間隔的。

非同步傳輸方式並不要求發送方和接收方的時鍾完全一樣,字元與字元間的傳輸是非同步的。

同步與非同步傳輸的區別

1,非同步傳輸是面向字元的傳輸,而同步傳輸是面向比特的傳輸。

2,非同步傳輸的單位是字元而同步傳輸的單位是楨。

3,非同步傳輸通過字元起止的開始和停止碼抓住再同步的機會,而同步傳輸則是以數據中抽取同步信息。

4,非同步傳輸對時序的要求較低,同步傳輸往往通過特定的時鍾線路協調時序。

5,非同步傳輸相對於同步傳輸效率較低。
-----------------------我是優雅分割線--------------------

虛電路虛電路又稱為虛連接或虛通道,虛電路交換是分組交換的兩種傳輸方式中的一種。在通信和網路中,虛電路是由分組交換通信所提供的面向連接的通信服務。在兩個節點或應用進程之間建立起一個邏輯上的連接或虛電路後,就可以在兩個節點之間依次發送每一個分組,接受端收到分組的順序必然與發送端的發送順序一致,因此接受端無須負責在收集分組後重新進行排序。虛電路協議向高層協議隱藏了將數據分割成段,包或幀的過程。

信元交換又叫ATM(非同步傳輸模式),是一種面向連接的快速分組交換技術,它是通過建立虛電路來進行數據傳輸的。
信元交換技術是一種快速分組交換技術,它結合了電路交換技術延遲小和分組交換技術靈活的優點。信元是固定長度的分組,ATM採用信元交換技術,其信元長度為53位元組。信元頭5位元組,數據48位元組。
交換技術方面,經歷了: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分組交換——>信元交換的過程。
在信元中包括CRC校驗和,其生成公式為X^8+X^2+X+1,校驗和只是對信元頭進行校驗。
ATDM信元傳輸採用非同步時分復用(Asynchronous Time Division Multioles),又稱統計復用(Statistic Multiptx)。信息源隨機地產生信息,因為信元到達隊列也是隨機的。高速的業務信元來得十分頻繁、集中,低速的業務信元來得很稀疏。這些信元都按順序在隊列中排隊,然後按輸出次序復用到傳輸線上。具有同樣標志的信元在傳輸線上並不對應某個固定的時間間隙,也不是按周期出現的,信息和它在時域的位置之間沒有關系,信息只是按信頭中的標志來區分的。而在同步時分復用方式(如PCM復用方式)中,信息以它在一幀中的時間位置(時隙)來區分,一個時隙對應著一條信道,不需要另外的信息頭來表示信息的身份。
VPI欄位用於選擇一條特定的虛通路,VCI欄位在一條選定的虛通路上選擇一條特定的虛電路。當進行VP交換時,是選擇一條特定的虛通路。
若在交換過程中出現擁塞,該信息被記錄在信元的PT中。

『叄』 計算機網路由哪些部分組成

計算機網路的組成基本上包括:計算機,網路操作系統,傳輸介質(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如無線網路的傳輸介質就是空氣)以及相應的應用軟體四部分。

計算機網路的組成及分類:計算機網路通俗地講就是由多台計算機(或其它計算機網路設備)通過傳輸介質和軟體物理(或邏輯)連接在一起組成的。

(3)計算機網路協同擴展閱讀

主要網路

雖然網路類型蠢巧的劃分標准各種各樣,但是從地理范圍劃分是一種大家都認可的通用網路劃分標准。按這種標准可以把各種網路類型劃分為區域網、城域網、廣域網和互聯網四種。區域網一般來說只能是一個較小區域內,城域網是不同地區的網路互聯,不過在此要說明的一枯檔模點就是這里的網路劃分並沒有嚴格意義上地理范圍的區分,只能是一個定性的概念。下面簡要介沒緩紹這幾種計算機網路。

區域網

(Local Area Network;LAN) 通常我們常見的「LAN」就是指區域網,這是我們最常見、應用最廣的一種網路。區域網隨著整個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發展和提高得到充分的應用和普及,幾乎每個單位都有自己的區域網,有的甚至家庭中都有自己的小型區域網。

『肆』 計算機網路的主要功能有數據通信、協同工作,還有一個是什麼

計算機網路的主要功能有:數據通信、協同工作和資源共享。
因此,另外一個是資源共享。

『伍』 簡述計算機網路的兩級體系結構和特點

結構:
計算機網路系統就是利用通信設備和線路將地理位置不同、功能獨立的多個計算機系統互聯起來,以功能完善的網路軟體實現網路中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系統。通過計算機的互聯,實現計算機之間的通信,從而實現計算機系統之間的信息、軟體和設備資源的共享以及協同工作等功能,其本質特徵在於提供計算機之間的各類資源的高度共享,實現便捷地交流信息和交換思想。
特點:
計算機網路系統是由網路硬體和網路軟體組成的。在網路系統中,硬體的選擇對網路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而網路軟體則是挖掘網路潛力的工具。
①計算機網路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實現計算機資源的共享。計算機資源主要是指計算機硬體、軟體與數據。
②互連的計算機是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的多台獨立的「自治計算機」。連網的計算機既可以為本地用戶提供服務,也可以為遠程用戶提供網路服務。
③連網計算機之間遵循共同的網路協議。

『陸』 計算機網路的功能有哪些

計算機網路的基本功能:

1. 數據通信

數據通信是計算機網路基本的功能,可實現不同地理位置的計算機與終端、計算機與計算機之間的數據傳輸。

2. 資源共享

資源共享包括網路中軟體、硬體和數據資源的共享,這是計算機網路最主要和最有吸引力的功能。

3. 集中管理

4. 分布式處理

5. 均衡負荷

6. 綜合信息服務

(6)計算機網路協同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是信息產業的基礎,在各行各業都獲得了廣泛的應用。具體有以下幾種應用:

1.辦公自動化系統(OAS)

辦公自動化是以先進的科學技術(信息技術、系統科學和行為科學)完成各種辦公業務。辦公自動化系統的核心是通信和信息。通過將辦公室的計算機和其他辦公設備連接成網路,可充分有效地利用信息資源,以提高生產效率、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更好地輔助決策。

2. 管理信息系統(MIS)

MIS是基於資料庫的應用系統。在計算機網路的基礎上建立管理信息系統,是企業管理的基本前提和特徵。例如,使用MIS系統,企業可以實現各部門動態信息的管理、查詢和部門間信息的傳遞,可以大幅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3. 電子數據交換(EDI)

電子數據交換,是將貿易、運輸、保險、銀行、海關等行業信息用一種國際公認的標准格式,通過計算機網路,實現各企業之間的數據交換,並完成以貿易為中心的業務全過程。電子商務系統(EB或EC)是EDI的進一步發展。

4. 現代遠程教育(Distance Ecation)

遠程教育是一種利用在線服務系統,開展學歷或非學歷教育的全新的教學模式。遠程教育的基礎設施是網路,其主要作用是向學員提供課程軟體及主機系統的使用,支持學員完成在線課程,並負責行政管理、協同合作等。

5. 電子銀行

電子銀行也是一種在線服務,是一種由銀行提供的基於計算機和計算機網路的新型金融服務系統,其主要功能有:金融交易卡服務、自動存取款服務、銷售點自動轉帳服務、電子匯款與清算等。

6. 企業信息化

分布式控制系統(DCS)和計算機集成與製造系統(CIMS)是兩種典型的企業網路系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計算機網路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