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階段按順序是
擴展閱讀
手機綁定網路電影 2024-05-20 06:32:48
禁用抖音網路設置 2024-05-20 05:53:22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階段按順序是

發布時間: 2024-05-09 06:18:42

1. 1計算機網路的發展分哪幾個階段 每個階段各有什麼特點

1、第一代計算機網路——遠程終端聯機階段。

2、第二代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網路階段。

3、第三代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網路互聯階段。

4、第四代計算機網路——國際互聯網與信息高速公路階段。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與一般的事物分類方法一樣,可以按事物所具有的不同性質特點(即事物的屬性)分類。計算機網路通俗地講就是由多台計算機(或其它計算機網路設備)通過傳輸介質和軟體物理(或邏輯)連接在一起組成的。

總的來說計算機網路的組成基本上包括:計算機、網路操作系統、傳輸介質(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如無線網路的傳輸介質就是空間)以及相應的應用軟體四部分。

(1)計算機網路的發展階段按順序是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可按網路拓撲結構、網路涉轄范圍和互聯距離、網路數據傳輸和網路系統的擁有者、不同的服務對象等不同標准進行種類劃分。一般按網路范圍劃分為:區域網(LAN);城域網(MAN);廣域網(WAN)。

區域網的地理范圍一般在10千米以內,屬於一個部門或一組群體組建的小范圍網,例如一個學校、一個單位或一個系統等。廣域網涉轄范圍大,一般從幾十千米至幾萬千米。

例如一個城市,一個國家或者洲際網路,此時用於通信的傳輸裝置和介質一般由電信部門提供,能實現較大范圍的資源共享。城域網介於LAN和WAN之間,其范圍通常覆蓋一個城市或地區,距離從幾十千米到上百千米。

局部區域網路(local area network)通常簡稱為"區域網",縮寫為LAN。區域網是結構復雜程度最低的計算機網路。區域網僅是在同一地點上經網路連在一起的一組計算機。區域網通常挨得很近,它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一類網路。通常將具有如下特徵的網稱為區域網。

1、網路所覆蓋的地理范圍比較小。通常不超過幾十公里,甚至只在一幢建築或一個房間內。

2、信息的傳輸速率比較高,其范圍自1Mbps 到10Mbps ,已達到100Mbps 。而廣域網運行時的傳輸率一般為2400bps 、9600bps 或者38.4kbps 、56.64kbps 。專用線路也只能達到1.544Mbps 。

3、網路的經營權和管理權屬於某個單位。

2. 計算機網路發展經歷了哪三個階段

四個發展階段:

第一個發展階段:1946-1956年電子管計算機的時代,1946年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問世美國賓西法尼亞大學它由馮·諾依曼設計的,運算速度慢還沒有人快,是計算機發展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第二個發展階段:1956-1964年晶體管的計算機時代:操作系統。

第三個發展階段:1964-1970年集成電路與大規模集成電路的計算機時代。

第四個發展階段:1970- 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計算機時代。

計算機發明者約翰·馮·諾依曼。計算機是20世紀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發明之一,對人類的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並以強大的生命力飛速發展。

應用領域從最初的軍事科研應用擴展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已形成了規模巨大的計算機產業,帶動了全球范圍的技術進步,由此引發了深刻的社會變革,計算機已遍及一般學校、企事業單位,進入尋常百姓家,成為信息社會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2)計算機網路的發展階段按順序是擴展閱讀:

計算機的應用已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正在日益改變著傳統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的方式,推動著社會的科學計算。

科學計算是計算機最早的應用領域,是指利用計算機來完成科學研究和工程技術中提出的數值計算問題。在現代科學技術工作中,科學計算的任務是大量的和復雜的。

利用計算機的運算速度高、存儲容量大和連續運算的能力,可以解決人工無法完成的各種科學計算問題。例如,工程設計、地震預測、氣象預報、火箭發射等都需要由計算機承擔龐大而復雜的計算量。

3.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經過幾個階段

計算機網路的發握晌棚展過程大致可以分為4個階段:

第一代面向終端的計算機網謹鄭絡;

第段則二代計算機通信網路;

第三代:計算機互聯網路;

第四代:寬頻綜合業務數字網(信息高速公路)。

4. 計算機網路發展的四個階段是如何劃分的

計算機網路發展的四個階段:第一代計算機網路---遠程終端聯機階段;第二代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網路階段;第三代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網路互聯階段;第四代計算機網路---國際互聯網與信息高速公路階段。

1、第一階段: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相結合,形成了初級的計算機網路模型。此階段網路應用主要目的是提供網路通信、保障網路連通。這個階段的網路嚴格說來仍然是多用戶系統的變種。

2、第二階段:在計算機通信網路的基礎上,實現了網路體系結構與協議完整的計算機網路。此階段網路應用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網路通信、保障網路連通,網路數據共享和網路硬體設備共享。這個階段的里程碑是美國國防部的ARPAnet網路。

3、第三階段:計算機解決了計算機聯網與互連標准化的問題,提出了符合計算機網路國際標準的「開放式系統互連參考模型(OSIRM)」,從而極大地促進了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發展。此階段網路應用已經發展到為企業提供信息共享服務的信息服務時代。

4、第四階段:計算機網路向互連、高速、智能化和全球化發展,並且迅速得到普及,實現了全球化的廣泛應用。代表作是Internet。

(4)計算機網路的發展階段按順序是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類型:

1、區域網

(LocalAreaNetwork;LAN)通常我們常見的「LAN」就是指區域網,這是我們最常見、應用最廣的一種網路。區域網隨著整個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發展和提高得到充分的應用和普及,幾乎每個單位都有自己的區域網,有的甚至家庭中都有自己的小型區域網。

2、城域網

(MetropolitanAreaNetwork;MAN)這種網路一般來說是在一個城市,但不在同一地理小區范圍內的計算機互聯。城域網多採用ATM技術做骨幹網。ATM是一個用於數據、語音、視頻以及多媒體應用程序的高速網路傳輸方法。

3、廣域網

(WideAreaNetwork;WAN)這種網路也稱為遠程網,所覆蓋的范圍比城域網(MAN)更廣,它一般是在不同城市之間的LAN或者MAN網路互聯,地理范圍可從幾百公里到幾千公里。

4、互聯網

互聯網,英文是internet,又稱國際網路,屬於傳媒領域。指的是是網路與網路之間所串連成的龐大網路,這些網路以一組通用的協議相連,形成邏輯上的單一巨大國際網路。互聯網始於1969年美國的阿帕網。通常internet泛指互聯網,而Internet則特指網際網路。

5.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過程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1、第一代計算機網路——遠程終端聯機階段。

2、第二代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網路階段。

3、第三代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網路互聯階段。

4、第四代計算機網路——國際互聯網與信息高速公路階段。

我國計算機網路設備製造企業主要分布在華東和華南地區,其中又以廣東、江蘇、浙江三地企業分布最為集中,且是全國計算機網路設備製造行業發展領先的地區,2010年行業銷售收入均在84億元以上。

與此同時,四川、湖北及上海地區的計算機網路設備製造行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2010年銷售收入增長率均在30%以上。

(5)計算機網路的發展階段按順序是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的作用:

21世紀人類將全面進入信息時代。信息時代的重要特徵就是數字化、網路化和信息化。要實現信息化就必須依靠完善的網路,因為網路可以非常迅速地傳遞信息。

因此網路現在已經成為信息社會的命脈和發展知識經濟的重要基礎。網路對社會生活的很多方面以及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已經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

自從20世紀90年代以後,以網際網路(Internet)為代表的計算機網路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已從最初的教育科研網路逐步發展成為商業網路,並已成為僅次於全球電話網的世界第二大網路。

網際網路正在改變著我們工作和生活的各個方面,它已經給很多國家帶來了巨大的好處,並加速了全球信息革命的進程。網際網路是人類自印刷術發明以來在通信方面最大的變革。現在,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和交往都已離不開網際網路了。

6. 計算機網路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經歷三個階段,具體詳情如下:
1、第一階段(60年代初期到60年代中期)。計算機通信網路,特徵是計算機與終端互聯,實現遠程訪問。第一代計算機網路是有主機—通信線路─終端組成,只可算是計算機網路的雛形。
第一階段計算機網路具有遠程通信功能的單機系統解決了多個用戶共享主機資源的問題。終端為啞終端,沒有自己的CPU、內存和硬碟,沒有處能力。存在問題:主機負擔重,通信費用高。還具有遠程通信功能的多機系統,解決了主機負擔重、通信費用昂貴的問題。存在問題:多個用戶只能共享一台主機資源。
2、第二階段(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採用分組交換技術實現計算機―計算機之間的通信,使計算機網路的結構、概念都發生了變化,形成了通信子網和資源子網的網路結構。第二代計算機網路是計算機網路的「形成與發展"階段;美國的ARPA網就是第二代網路的代表,主要問題:網路對用戶不是透明的。
3、第三階段(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期):現代計算機網路互連階段,特徵是網路體系結構的形成和網路協議的標准化。
在計算機通信系統的基礎之上,重視網路體系結構和協議標准化的研究,建立全網統一的通信規則,用通信協議軟體來實現網路內部及網路與網路之間的通信,通過網路操作系統,對網路資源進行管理,極大的簡化了用戶的使用,使計算機網路對用戶提供透明服務。

7. 計算機網路發展階段

計算機網路發展階段?

一、計算機網路的形成與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相結合,形成了初級的計算機網路模型。此階段網路應用主要目的是提供網路通信、保障網路連通。這個階段的網路嚴格說來仍然是多用戶系統的變種。美國在1963年投入使用的飛機定票系統SABBRE-1就是這類系統的代表。
第二階段:在計算機通信網路的基礎上,實現了網路體系結構與協議完整的計算機網路。此階段網路應用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網路通信、保障網路連通,網路數據共享和網路硬體設備共享。這個階段的里程碑是美國國防部的ARPA網路。目前,人們通常認為它就是網路的起源,同時也是Inter的起源
第三階段:計算機解決了計算機聯網與互連標准化的問題,提出了符合計算機網路國際標準的「開放式系統互連參考模型(OSI RM)」,從而極大地促進了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發展。此階
段網路應用已經發展到為企業提供信息共享服務的信息服務時代。具有代表性的系統是1985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NSF。
第四階段:計算機網路向互連、高速、智能化和全球化發展,並且迅速得到普及,實現了全球化的廣泛應用。代表作是Inter。
二、計算機網路的發展趨勢
l 向開放式的網路體系結構發展:使不同軟硬體環境、不同網路協議的網可以互連,真正達到資源共享、數據通信和分布處理的目標。
l 向高性能發展:追求高速、高可靠和高安全性,採用多媒體技術,提供文本、聲音、圖像、視頻等綜合 *** 。
l 向計算機網路智能化發展:提高網路的性能和提供綜合的多功能服務,並更加合理地進行網路各種業務的管理,真正以分布和開放的形式向用戶提供服務

計算機網路發展的關鍵階段

多,運算速度低,存儲容量小,可靠性差;
第二代是晶體管時代,約為1958--1964年。這代計算機比第一代計算機的性能提高了數10倍,軟體配置開始出現,一些高級程序設計語言相繼問世,外圍設備也由幾種增加到數十種。除科學計算而外,開始了數據處理和工業控制等應用;
第三代是集成電路(IC)計算機時代。約從1964--1970年。主要由中、小規模集成電路組成。其電路器件是在一塊幾平方毫米的晶元上集成了幾十個到幾百個電子元件,使計算機的體積和耗電顯著減少,計算速度、存儲容量、可靠性有較大的提高,有了操作系統,機種多樣化、系列化並和通訊技術結合,使計算機應用進入許多科學技術領域;
第四代便是大規模(LSI)電路計算機時代。從70年代到現在。大規模集成電路是在一塊幾平方毫米的半導體晶元上可以集成上千萬到十萬個電子元件,使得計算機體積更小,耗電更少,運算速度提高到每秒幾百萬次,計算機可靠性也進一步提高。

計算機網路的三個發展階段是?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過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1)以單個計算機為主的遠程通信系統 這種系統也稱為「面向終端的計算機網路」,包括一台中心計算機和多台終端。系統主要功能是完成中心計算機和各個終端之間的通信,而終端之間通過中心計算機進行通訊。 (2)多個主計算機通過通信線路互連起來的系統 這種系統中的每台計算機都具有自主處理功能,各個計算機之間不存在主從關系。 系統中最重要的兩個部分是主機(Host)和介面信息處理機(Interface Message Processer:IMP)。主機主要用來運行用戶程序,而IMP則主要負責進行主機之間通信請求的處理。 (3)計算機網路 計算機網路是遵循國際標准化協議、具有統一網路體系的結構。 隨著計算機通信網路的發展和廣泛應用,人們希望在更大的范圍內共享資源。某些計算機系統用戶希望使用其他計算機系統中的資源;或者想與其他系統聯合完成某項任務,這樣就形成了以共享資源為目的的計算機網路。

計算機網路發展經歷了哪三個階段?

一以單計算機為中心的聯機終端系統
二以通信子網為中心的主機互聯
三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標准化

我想掌握計算機網路的三個發展階段

當今社會,計算機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使人們的生活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回想計算機網路的發展階段,可以預見未來計算機網路發展的潛力,使我們對計算機網路有更好的期待.從計算機網路的發展來看,主要是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
一以單計算機為中心的聯機終端系統
計算機網路主要是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它從20世紀50年代起步至今已經有50多年的發展歷程,在20世紀50年代以前,因為計算機主機相當昂貴,而通信線路和通信設備相對便宜,為了共享計算機主機資源和進行信息的綜合處理,形成了第一代的以單主機為中心的聯機終端系統.
在第一代計算機網路中,因為所有的終端共享主機資源,因此終端到主機都單獨佔一條線路,所以使得線路利用率低,而且因為主機既要負責通信又要負責數據處理,因此主機的效率低,而且這種網路組織形式是集中控制形式,所以可靠性較低,如果主機出問題,所有終端都被迫停止工作.面對這樣的情況,當時人們提出這樣的改進方法,就是在遠程終端聚集的地方設置一個終端集中器,把所有的終端聚集到終端集中器,而且終端到集中器之間是低速線路,而終端到主機是高速線路,這樣使得主機只要負責數據處理而不要負責通信工作,大大提高了主機的利用率.改進效果如下圖所示:
二以通信子網為中心的主機互聯
隨著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發展,到20世紀60年代中期,計算機網路不再極限於單計算機網路,許多單計算機網路相互連接形成了有多個單主機系統相連接的計算機網路,形如下圖:
這樣連接起來的計算機網路體系有兩個特點:
①多個終端聯機系統互聯,形成了多主機互聯網路
②網路結構體系由主機到終端變為主機到主機
後來這樣的計算機網路體系在慢慢演變,向兩種形式演變,第一種就是把主機的通信任務從主機中分離出來,由專門的CCP(通信控制處理機)來完成,CCP組成了一個單獨的網路體系,我們稱它為通信子網,而在通信子網連基礎上接起來的計算機主機和終端則形成了資源子網,導致兩層結構體現出現.第二種就是通信子網逐規模漸擴大成為社會公用的計算機網路,原來的CCP成為了公共數據通用網.
三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標准化
隨著計算機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網路的逐漸普及,各種計算機網路怎麼連接起來就顯得相當的復雜,因此需要把計算機網路形成一個統一的標准,使之更好的連接,因為網路體系結構標准化就顯得相當重要,在這樣的背景下形成了體系結構標准化的計算機網路.
為什麼要使計算機結構標准化呢,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就是因為為了使不同設備之間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更加緊密.第二個就是因為體系結構標准化是為了更好的實現計算機網路的資源共享,所以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標准化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

計算機網路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第一代是電子管計算機時代,從1946--1958年左右。這代計算機因採用電子管而體積大,耗電多,運算速度低,存儲容量小,可靠性差;
第二代是晶體管時代,約為1958--1964年。這代計算機比第一代計算機的性能提高了數10倍,軟體配置開始出現,一些高級程序設計語言相繼問世,外圍設備也由幾種增加到數十種。除科學計算而外,開始了數據處理和工業控制等應用;
第三代是集成電路(IC)計算機時代。約從1964--1970年。主要由中、小規模集成電路組成。其電路器件是在一塊幾平方毫米的晶元上集成了幾十個到幾百個電子元件,使計算機的體積和耗電顯著減少,計算速度、存儲容量、可靠性有較大的提高,有了操作系統,機種多樣化、系列化並和通訊技術結合,使計算機應用進入許多科學技術領域;
第四代便是大規模(LSI)電路計算機時代。從70年代到現在。大規模集成電路是在一塊幾平方毫米的半導體晶元上可以集成上千萬到十萬個電子元件,使得計算機體積更小,耗電更少,運算速度提高到每秒幾百萬次,計算機可靠性也進一步提高。
目前計算機技術已經在巨型化、微型化、網路化和人工智慧化等幾個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四個發展階段:
第一個發展階段:1946-1956年電子管計算機的時代。1946年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問世美國賓西法尼亞大學,它由馮·諾依曼設計的。佔地170平方 ,150KW。運算速度慢還沒有人快。是計算機發展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ator and calculator)全稱叫「電子數值積分和計算機」。
第二個發展階段:1956-1964年晶體管的計算機時代:操作系統。
第三個發展階段:1964-1970年集成電路與大規模集成電路的計算機時代
(1964-1965)(1965-1970)
第四個發展階段:1970-現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計算機時代。

計算機網路發展趨勢

應該是A

計算機網路發展四個階段的主要技術

計算機網路從產生到發展,總體來說可以分成4個階段。 第1階段:20世紀60年代末到20世紀70年代初為計算機網路發展的萌芽階段。其主要特徵是:為了增加系統的計算能力和資源共享,把小型計算機連成實驗性的網路。第一個遠程分組交換網叫ARPANET,是由美國國防部於1969年建成的,第一次實現了由通信網路和資源網路復合構成計算機網路系統。標志計算機網路的真正產生,ARPANET是這一階段的典型代表。 第2階段: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是區域網絡(LAN)發展的重要階段,其主要特徵為:區域網絡作為一種新型的計算機體系結構開始進入產業部門。區域網技術是從遠程分組交換通信網路和I/O匯流排結構計算機系統派生出來的。1976年,美國Xerox公司的Palo Alto研究中心推出乙太網(Ether),它成功地採用了夏威夷大學ALOHA無線電網路系統的基本原理,使之發展成為第一個匯流排競爭式區域網絡。1974年,英國劍橋大學計算機研究所開發了著名的劍橋環區域網(Cambridge Ring)。這些網路的成功實現,一方面標志著區域網絡的產生,另一方面,它們形成的乙太網及環網對以後區域網絡的發展起到導航的作用。 第3階段:整個20世紀80年代是計算機區域網絡的發展時期。其主要特徵是:區域網絡完全從硬體上實現了ISO的開放系統互連通信模式協議的能力。計算機區域網及其互連產品的集成,使得區域網與局域互連、區域網與各類主機互連,以及區域網與廣域網互連的技術越來越成熟。綜合業務數據通信網路(ISDN)和智能化網路(IN)的發展,標志著區域網絡的飛速發展。1980年2月,IEEE (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學會)下屬的802區域網絡標准委員會宣告成立,並相繼提出IEEE801.5~802.6等區域網絡標准草案,其中的絕大部分內容已被國際標准化組織(ISO)正式認可。作為區域網絡的國際標准,它標志著區域網協議及其標准化的確定,為區域網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第4階段:20世紀90年代初至現在是計算機網路飛速發展的階段,其主要特徵是:計算機網路化,協同計算能力發展以及全球互連網路(Inter)的盛行。計算機的發展已經完全與網路融為一體,體現了「網路就是計算機」的口號。目前,計算機網路已經真正進入社會各行各業,為社會各行各業所採用。另外,虛擬網路FDDI及ATM技術的應用,使網路技術蓬勃發展並迅速走向市場,走進平民百姓的生活。

計算機網路發展方向

我三年前,也就是大學剛畢業的時候跟你做差不多的工作,去年也跟你現在有同樣的想法,也同樣迷茫了很長時間,甚至想改行去學財會.後來我去考了MCSE和CCNA,(我不是傳說中的PAPER)然後在學這些東西的過程中,慢慢的提升自己的英語水平.再後來我被一家外企錄用.希望我的經歷能幫到你.如果需要其他幫助.我郵箱:choosile@126.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分哪4個階段?

按計算機聯網的地理位置劃分,網路一般有兩大類:廣域網和區域網。 Inter網(網際網路,許多人也稱其為"互聯網")是最典型的廣域網,它們通常連接著范圍非常巨大的區域。我國比較著名的中國科技信息網(NCFC)、中國公用計算機網(CHINANET)、中國教育科研網(CERNET)和中國公用經濟信息網(CHINAGBN)都屬於廣域網。 區域網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網路,例如:你所在的機關電大計算機網路就是一個區域網,我們通常也把它稱之為校園網。區域網通常也提供介面與廣域網相連。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 1、計算機-終端 將地理位置分散的多個終端通信線路連到一台中心計算機上,用戶可以在自己辦公室內的終端鍵入程序,通過通信線路傳送到中心計算機,分時訪問和使用資源進行信息處理,處理結果再通過通信線路回送到用戶終端顯示或列印。這種以單個為中心的聯機系統稱做面向終端的遠程聯機系統。 在主機之前增加了一台功能簡單的計算機,專門用於處理終端的通信信息和控制通信線路,並能對用戶的作業進行預處理,這台計算機稱為"通信控制處理機"(CCP:Communication Control Processor),也叫前置處理機;在終端設備較集中的地方設置一台集中器(Concentrator),終端通過低速線路先匯集到集中器上,再用高速線路將集中器連到主機上。 2、以通信子網為中心的計算機網路 將分布在不同地點的計算機通過通信線路互連成為計算機-計算機網路。連網用戶可以通過計算機使用本地計算機的軟體、硬體與數據資源,也可以使用網路中的其它計算機軟體、硬體與數據資源,以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 3、網路體系結構標准化階段 ISO 制訂了OSI RM成為研究和制訂新一代計算機網路標準的基礎。各種符合OSI RM與協議標準的遠程計算機網路、局部計算機網路與城市地區計算機網路開始廣泛應用。 4、網路互連階段 各種網路進行互連,形成更大規模的互聯網路。Inter為典型代表,特點是互連、高速、智能與更為廣泛的應用。
(1)面向終端的計算機通信網:其特點是計算機是網路的中心和控制者,終端圍繞中心計算機分布在各處,呈分層星型結構,各終端通過通信線路共享主機的硬體和軟體資源,計算機的主要任務還是進行批處理,在20世紀60年代出現分時系統後,則具有互動式處理和成批處理能力。
(2)分組交換網:分組交換網由通信子網和資源子網組成,以通信子網為中心,不僅共享通信子網的資源,還可共享資源子網的硬體和軟體資源。網路的共享採用排隊方式,即由結點的分組交換機負責分組的存儲轉發和路由選擇,給兩個進行通信的用戶段續(或動態)分配傳輸帶寬,這樣就可以大大提高通信線路的利用率,非常適合突發式的計算機數據。
(3)形成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為了使不同體系結構的計算機網路都能互聯,國際標准化組織ISO提出了一個能使各種計算機在世界范圍內互聯成網的標准框架—開放系統互連基本參考模型OSI.。這樣,只要遵循OSI標准,一個系統就可以和位於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也遵循同一標準的其他任何系統進行通信。
(4)高速計算機網路:其特點是採用高速網路技術,綜合業務數字網的實現,多媒體和智能型網路的興起。
2、以通信子網為中心的計算機網路
3、網路體系結構標准化階段 ISO 制訂了OSI RM成為研究和制訂新一代計算機網路標準的基礎。

8.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分為哪幾個階段

第一代計算機網路——遠程終端聯機階段。

第二代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網路階段。

第三代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網路互聯階段。

第四代計算機網路——國際互聯網與信息高速公路階段。

中國計算機網路設備製造行業是改革開放後成長起來的,早期與世界先進水平存在巨大差距;但受益於計算機網路設備行業生產技術不斷提高以及下游需求市場不斷擴大,我國計算機網路設備製造行業發展十分迅速。

近兩年,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國際金融危機的逐漸消退,計算機網路設備製造行業獲得良好發展機遇,中國已成為全球計算機網路設備製造行業重點發展市場。

(8)計算機網路的發展階段按順序是擴展閱讀

從單個網路ARPAnet向互聯網發展:1969年美國國防部創建了第一個分組交換網ARPAnet只是一個單個的分組交換網,所有想連接在它上的主機都直接與就近的結點交換機相連,它規模增長很快。

到70年代中期,人們認識到僅使用一個單獨的網路無法滿足所有的通信問題。於是ARPA開始研究很多網路互聯的技術,這就導致後來的互聯網的出現。

1983年TCP/IP協議稱為ARPAnet的標准協議。同年,ARPAnet分解成兩個網路,一個進行試驗研究用的科研網ARPAnet,另一個是軍用的計算機網路MILnet。1990,ARPAnet因試驗任務完成正式宣布關閉。

9. 璁$畻鏈虹綉緇滅殑鍙戝睍鍒嗗嚑涓闃舵

璁$畻鏈虹綉緇滅殑褰㈡垚涓庡彂灞曠粡鍘嗕簡鍥涗釜闃舵碉細

1.絎1闃舵碉細20涓栫邯60騫翠唬鏈鍒20涓栫邯70騫翠唬鍒濅負璁$畻鏈虹綉緇滃彂灞曠殑钀岃娊闃舵點

鍏朵富瑕佺壒寰佹槸錛氫負浜嗗炲姞緋葷粺鐨勮$畻鑳藉姏鍜岃祫婧愬叡浜錛屾妸灝忓瀷璁$畻鏈鴻繛鎴愬疄楠屾х殑緗戠粶銆傜涓涓榪滅▼鍒嗙粍浜ゆ崲緗戝彨ARPANET錛屾槸鐢辯編鍥藉浗闃查儴浜1969騫村緩鎴愮殑錛岀涓嬈″疄鐜頒簡鐢遍氫俊緗戠粶鍜岃祫婧愮綉緇滃嶅悎鏋勬垚璁$畻鏈虹綉緇滅郴緇熴

2.絎2闃舵碉細20涓栫邯70騫翠唬涓鍚庢湡鏄灞鍩熺綉緇(LAN)鍙戝睍鐨勯噸瑕侀樁孌點

鍏朵富瑕佺壒寰佷負錛氬矓鍩熺綉緇滀綔涓轟竴縐嶆柊鍨嬬殑璁$畻鏈轟綋緋葷粨鏋勫紑濮嬭繘鍏ヤ駭涓氶儴闂ㄣ傚矓鍩熺綉鎶鏈鏄浠庤繙紼嬪垎緇勪氦鎹㈤氫俊緗戠粶鍜孖/O鎬葷嚎緇撴瀯璁$畻鏈虹郴緇熸淳鐢熷嚭鏉ョ殑銆

1976騫達紝緹庡浗Xerox鍏鍙哥殑Palo Alto鐮旂┒涓蹇冩帹鍑轟互澶緗(Ethernet)錛屽畠鎴愬姛鍦伴噰鐢ㄤ簡澶忓▉澶峰ぇ瀛ALOHA鏃犵嚎鐢電綉緇滅郴緇熺殑鍩烘湰鍘熺悊錛屼嬌涔嬪彂灞曟垚涓虹涓涓鎬葷嚎絝炰簤寮忓矓鍩熺綉緇溿

3.絎3闃舵碉細鏁翠釜20涓栫邯80騫翠唬鏄璁$畻鏈哄矓鍩熺綉緇滅殑鍙戝睍鏃舵湡銆

鍏朵富瑕佺壒寰佹槸錛氬矓鍩熺綉緇滃畬鍏ㄤ粠紜浠朵笂瀹炵幇浜咺SO鐨勫紑鏀劇郴緇熶簰榪為氫俊妯″紡鍗忚鐨勮兘鍔涖

璁$畻鏈哄矓鍩熺綉鍙婂叾浜掕繛浜у搧鐨勯泦鎴愶紝浣垮緱灞鍩熺綉涓庡矓鍩熶簰榪炪佸矓鍩熺綉涓庡悇綾諱富鏈轟簰榪烇紝浠ュ強灞鍩熺綉涓庡箍鍩熺綉浜掕繛鐨勬妧鏈瓚婃潵瓚婃垚鐔熴傜患鍚堜笟鍔℃暟鎹閫氫俊緗戠粶(ISDN)鍜屾櫤鑳藉寲緗戠粶(IN)鐨勫彂灞曪紝鏍囧織鐫灞鍩熺綉緇滅殑椋為熷彂灞曘

4.絎4闃舵碉細20涓栫邯90騫翠唬鍒濊嚦鐜板湪鏄璁$畻鏈虹綉緇滈為熷彂灞曠殑闃舵點

鍏朵富瑕佺壒寰佹槸錛氳$畻鏈虹綉緇滃寲錛屽崗鍚岃$畻鑳藉姏鍙戝睍浠ュ強鍏ㄧ悆浜掕繛緗戠粶(Internet)鐨勭洓琛屻傝$畻鏈虹殑鍙戝睍宸茬粡瀹屽叏涓庣綉緇滆瀺涓轟竴浣擄紝浣撶幇浜嗏滅綉緇滃氨鏄璁$畻鏈衡濈殑鍙e彿銆

鎷撳睍璧勬枡錛

璁$畻鏈虹綉緇滐紝鏄鎸囧皢鍦扮悊浣嶇疆涓嶅悓鐨勫叿鏈夌嫭絝嬪姛鑳界殑澶氬彴璁$畻鏈哄強鍏跺栭儴璁懼囷紝閫氳繃閫氫俊綰胯礬榪炴帴璧鋒潵錛屽湪緗戠粶鎿嶄綔緋葷粺錛岀綉緇滅$悊杞浠跺強緗戠粶閫氫俊鍗忚鐨勭$悊鍜屽崗璋冧笅錛屽疄鐜拌祫婧愬叡浜鍜屼俊鎮浼犻掔殑璁$畻鏈虹郴緇熴

浠庢暣浣撲笂鏉ヨ磋$畻鏈虹綉緇滃氨鏄鎶婂垎甯冨湪涓嶅悓鍦扮悊鍖哄煙鐨勮$畻鏈轟笌涓撻棬鐨勫栭儴璁懼囩敤閫氫俊綰胯礬浜掕仈鎴愪竴涓瑙勬ā澶с佸姛鑳藉己鐨勭郴緇燂紝浠庤屼嬌浼楀氱殑璁$畻鏈哄彲浠ユ柟渚垮湴浜掔浉浼犻掍俊鎮錛屽叡浜紜浠躲佽蔣浠躲佹暟鎹淇℃伅絳夎祫婧愩傝$畻鏈虹綉緇滃悜鐢ㄦ埛鎻愪緵鐨勬渶閲嶈佺殑鍔熻兘鏈変袱涓錛屽嵆榪為氭у拰鍏變韓銆

綆鍗曟潵璇達紝璁$畻鏈虹綉緇滃氨鏄鐢遍氫俊綰胯礬浜掔浉榪炴帴鐨勮稿氳嚜涓誨伐浣滅殑璁$畻鏈烘瀯鎴愮殑闆嗗悎浣撱

鍙傝冭祫鏂欙細璁$畻鏈虹綉緇淿鐧懼害鐧劇